CN104767624A -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7624A
CN104767624A CN201510195301.9A CN201510195301A CN104767624A CN 104767624 A CN104767624 A CN 104767624A CN 201510195301 A CN201510195301 A CN 201510195301A CN 104767624 A CN104767624 A CN 104767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plus
new
user
serve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53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7624B (zh
Inventor
张筱
唐绍婷
单宝松
郑志明
李轩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953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7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7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方法,属于信息安全领域。采用高效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系统初始化产生椭圆曲线参数;步骤2:用户通过安全信道向服务器提交注册信息,服务器经过数据处理后,将信息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将信息发送给用户;步骤3:用户需计算登录信息,然后将登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步骤4:用户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两次“握手”即可实现认证及密钥协商的目的,并产生一个会话密钥;步骤5:用户无需服务器的帮助,仅通过智能卡运算即可实现修改口令和生物特征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协议的安全性能强,能够抵抗所有提到的已知攻击,同时采用动态身份保护了用户的匿名性,计算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适用于在线教育及远程医疗等远程认证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服务提供了可扩展的平台,远程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服务器。远程通讯系统提供了独特的在线服务的机会,这样用户不需要物理存在的服务中心。这些服务采用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以确保授权和对资源的安全访问。1981年,Lamport首先提出了基于口令的认证协议,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口令需要存储且具有容易被忘记和丢失的缺点,单纯的基于口令的认证协议不能在满足复杂网络环境的需求,协议设计中逐渐采用生物特征等因素,并形成了多因素认证协议体制。
生物特征具有如下优点:(1)不易被丢失或忘记;(2)极难被伪造;(3)不易被复制或分享;(4)相比低熵的口令生物因素不易被猜测;(5)具有独特性,很难被破解。正是基于生物特征的如上优点,越来越多的远程认证系统,比如远程医疗、网上银行,在安全认证协议中嵌入生物特征,保证用户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安全的通讯。近年来,大量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被相继提出,但均不能提供足够安全的性能,同时计算性能仍然有提升的空间。2014年,黄朝阳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协议,然而他的协议具有不能保护用户匿名性、不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和私钥泄露冒充攻击,计算消耗较高等缺陷。
本发明提出一个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采用高效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能,能够抵抗所有提到的已知攻击,同时采用动态身份保护了用户的匿名性,计算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远程认证协议,其特征在于,该协议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1:服务器S产生系统参数;
步骤2:用户Ui通过安全信道向服务器提交注册信息,服务器S经过数据处理后,将信息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将信息发送给用户Ui
步骤3:为了能够登录到远程服务器S,用户Ui需计算登录信息,然后将登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4:用户Ui与服务器S之间通过两次“握手”即可实现认证及密钥协商的目的,并产生一个会话密钥sk;
步骤5:口令和生物特征值修改阶段;用户Ui无需服务器S的帮助,仅通过智能卡运算即可实现修改口令和生物特征的目的。
步骤1中服务器S选择椭圆曲线E:y2≡x3+ax+b(modp),Ep(a,b)是椭圆曲线E的n阶点加法群,P为其生成元,即n·P=O。选择作为自己的私钥并保存,计算Y=s·P为公钥,然后选择单向哈希函数S保密s,公布其系统参数Ψ={Ep,H(*),P,p,Y}。
步骤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用户Ui选择账号IDi,口令PWi及和随机数生物特征提取器计算生物特征值Bi,计算然后通过安全信道将IDi、W1和W2发送给服务器S。
步骤2.2:在接收到IDi、W1和W2之后,S首先验证Ui的IDi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2.3:服务器S计算 V 1 = W 1 ⊕ W 2 ⊕ I D i = P W i ⊕ B i ⊕ I D i , V 2 = H ( I D i | | s ) , V 3 = H ( W 1 ) ⊕ H ( W 2 ) ⊕ V 2 . S将{Ep,H(),P,p,Y,V1,V3}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发送给U。
步骤2.4:Ui接收到智能卡后,将w输入其内保存。最终,智能卡包含信息为{Ep,H(),P,p,Y,V1,V3,w}。
步骤3中用户Ui将智能卡SC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口令PWi,生物特征提取器提取生物特征值然后智能卡SC计算如果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C计算 W 1 = P W i ⊕ w , W 2 = B i ⊕ w , H ( W 1 ) ⊕ ( W 2 ) . 然后选择和时间戳T1,计算C1=c·P,C2=c·Y=c·s·P,F1=H(IDi||C2||T1||V2||Y)。然后智能卡SC将m1={CIDi,B1,F1,T1}发送给S。
步骤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接收到m1后,S验证T1是否有效,如果T1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计算 C 2 * = s · C 1 , I D i * = CI D i ⊕ H ( Y | | C 2 * | | T 1 ) , V 2 * = H ( I D i * | | s ) , F 1 * = H ( I D i * | | C 2 * | | T 1 | | V 2 * | | Y ) . 然后,S验证和F1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成功认证Ui
步骤4.2:S选择随机数和时间戳T2,然后计算D=d·Y=d·s·P, F2=H(sk||e||T2||Y)。然后S将m2={F2,T2,D}发送给Ui
步骤4.3:Ui接收到m2后,检查T2是否有效。如果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计算 s k * = H ( ID | | C 2 | | D | | e * ) , F 2 * = H ( s k * | | e * | | T 2 | | Y ) 并验证F2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成功认证S,并接受sk*为正确的会话密钥。
步骤5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用户Ui将智能卡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原有口令PWi,输入原有生物特征值
步骤5.2:智能卡SC计算 V 2 = V 3 ⊕ H ( W 1 ) ⊕ H ( W 2 ) , B i = V 1 ⊕ P W i ⊕ I D i , 如果则SC拒绝修改口令请求并将拒绝修改信息反馈给用户,否则,继续执行下面步骤。
步骤5.3:智能卡SC要求Ui输入两遍设置的新口令并选择一个新的随机数计算 W 1 new = P W i new ⊕ w new , W 2 new = B i new ⊕ w new . V 1 new = W 1 new ⊕ W 2 new ⊕ I D i = P W i new ⊕ B i new ⊕ I D i , 将智能卡中{Ep,H(),P,p,Y,V1,V3,w}更新为 { E p , H ( ) , P , p , Y , V 1 new , V 3 new , w new } .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保护用户匿名性。在步骤2中,用户Ui通过安全信道将IDi发送给S,在登录认证阶段,我们采用动态身份 CI D i = I D i ⊕ H ( Y | | C 2 | | T 1 ) 用于传输,也就是说 I D i = CI D i ⊕ H ( Y | | c · Y | | T 1 ) , 由于随机数c不可知,攻击者无法从CIDi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IDi,从而保护了用户的匿名性。
本发明提供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在步骤4中,用户与服务器达到了双向认证的目的。首先,通过验证服务器S成功认证了用户Ui,再通过验证用户U也成功认证了服务器S,这样双方便实现了相互认证。此后,计算会话密钥sk=H(IDi||C2||D||e),其中e=d·c·Y是由Ui和S共同决定的,这意味着,会话密钥sk在每一次会话中都不会相同,当会话到期后,sk不能被重复使用,因为它是由C2、D和e共同决定的。这保证了Ui和S之间秘密信息的传递。从而达到了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的目的。
本发明抵抗拒绝服务攻击。在步骤3、5中,当攻击者输入错误的PWi′和正确的IDi智能卡通过计算并与进行比对,发现不相等后,停止协议进行,并拒绝攻击者的请求,保证了协议抵抗拒绝服务攻击。
本发明抵抗重放攻击。协议中用于传输的消息m1、m2中均包含时间戳,并在其他认证数据中嵌入了时间戳信息,从而通过对时间戳有效性的认证保证协议抵抗重放攻击。
本发明抵抗冒充攻击。协议中假设攻击者想要冒充用户Ui欺骗服务器S,需要获得F1=H(IDi||C2||T1||V2||Y)来达到目的。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用户的IDi被动态身份CIDi保护,攻击者无法知晓,其次由于随机数攻击者也不能计算出C2。也就意味着攻击者无法成功地伪造出F1,也就无法冒充用户成功地欺骗服务器得到认证。从而保证了协议抵抗冒充攻击。
本发明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协议中假设攻击者想要冒充用户Ui欺骗服务器S,需要获得F1=H(IDi||C2||T1||V2||Y)来达到目的。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用户的IDi被动态身份CIDi保护,攻击者无法知晓,其次由于随机数攻击者也不能计算出C2。也就意味着攻击者无法成功地伪造出F1,也就无法冒充用户成功地欺骗服务器得到认证。从而保证了协议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
本发明具有会话密钥的前向安全性。协议中即使私钥s被泄露,攻击者也不能计算出sk=H(IDi||C2||D||e),因为e=d·c·s·P,而c,d是随机选取且相互独立的,同时,通过m1和m2,攻击者可以获得到(C1,D)=(c·P,d·s·P),基于CDH问题的难解性可知,攻击者无法计算出e,也就无法得到sk。所以我们的协议具有密钥前向安全性并可以抵抗私钥泄露冒充攻击。
本发明的运算性能强,在(CPU:1.6GHz,RAM:2.0GB)环境下整个过程计算时间为9.54ms,相比现有的协议计算时间大幅度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协议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2位用户注册的流程图;
图3为用户登录认证的示意图;
图4位用户登录认证的流程图;
图5为用户修改口令和生物特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协议运用高效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算法,通过合理设计协议流程,基于生物特征、口令与智能卡多因素,安全性能强,计算速度快,可具体应用在远程医疗等系统中,如图1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一)系统初始化
服务器S将会通过以下步骤产生系统参数。
(1)S选择椭圆曲线E:y2≡x3+ax+b(modp),Ep(a,b)是椭圆曲线E的n阶点加法群,P为其生成元,即n·P=O。
(2)S选择作为自己的私钥并保存,计算Y=s·P为公钥,然后选择单向哈希函数 H ( * ) : { 0,1 } * → Z p * .
(3)S保密s,公布其系统参数Ψ={Ep,H(*),P,p,Y}。
(二)用户注册
用户Ui与服务器S需要在安全信道中进行通讯,双方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用户Ui选择账号IDi,口令PWi及和随机数生物特征提取器计算生物特征值Bi,计算然后通过安全信道将IDi、W1和W2发送给服务器S。
(2)在接收到IDi、W1和W2之后,S首先验证Ui的IDi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进行下一步骤。
(3)服务器S计算 V 1 = W 1 ⊕ W 2 ⊕ I D i = P W i ⊕ B i ⊕ I D i , V2=H(IDi||s), V 3 = H ( W 1 ) ⊕ H ( W 2 ) ⊕ V 2 . S将{Ep,H(),P,p,Y,V1,V3}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发送给U。
(4)Ui接收到智能卡后,将w输入其内保存。最终,智能卡包含信息为{Ep,H(),P,p,Y,V1,V3,w}。
(三)用户登录
为了能够登录到远程服务器S,用户U需按照如下操作计算登录信息:
(1)登录时,Ui将智能卡SC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口令PWi,生物特征提取器提取生物特征值然后智能卡SC计算如果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C计算 W 1 = P W i ⊕ w , W 2 = B i ⊕ w , H ( W 1 ) ⊕ ( W 2 ) .
(2)智能卡SC选择和时间戳T1,计算C1=c·P,C2=c·Y=c·s·P,F1=H(IDi||C2||T1||V2||Y)。然后智能卡SC将m1={CIDi,B1,F1,T1}发送给S。
(四)认证与密钥协商
(1)接收到m1后,S验证T1是否有效,如果T1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计算 C 2 * = s · C 1 , I D i * = CI D i ⊕ H ( Y | | C 2 * | | T 1 ) , V 2 * = H ( I D i * | | s ) , F 1 * = H ( I D i * | | C 2 * | | T 1 | | V 2 * | | Y ) . 然后,S验证和F1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成功认证Ui
(2)S选择随机数和时间戳T2,然后计算D=d·Y=d·s·P, F2=H(sk||e||T2||Y)。然后S将m2={F2,T2,D}发送给Ui
(3)Ui接收到m2后,检查T2是否有效。如果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计算e*=c·D,sk*=H(ID||C2||D||e*),并验证F2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成功认证S,并接受sk*为正确的会话密钥。
通过此步骤,用户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双向认证并形成了会话密钥。
(五)口令和生物特征修改
(1)用户Ui将智能卡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原有口令PWi,输入原有生物特征
(2)智能卡SC计算 V 2 = V 3 ⊕ H ( W 1 ) ⊕ H ( W 2 ) , B i = V 1 ⊕ P W i ⊕ I D i , 如果则SC拒绝修改口令请求并将拒绝修改信息反馈给用户,否则,继续执行下面步骤。
(3)智能卡SC要求Ui输入两遍设置的新口令并选择一个新的随机数计算 W 1 new = P W i new ⊕ w new , W 2 new = B i new ⊕ w new . V 1 new = W 1 new ⊕ W 2 new ⊕ I D i = P W i new ⊕ B i new ⊕ I D i , 将智能卡中{Ep,H(),P,p,Y,V1,V3,w}更新为 { E p , H ( ) , P , p , Y , V 1 new , V 3 new , w new } .
通过此步骤,用户在没有服务器的参与下成功地修改了口令与生物特征。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协议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1:服务器S产生系统参数;
步骤2:用户Ui通过安全信道向服务器提交注册信息,服务器S经过数据处理后,将信息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将信息发送给用户Ui
步骤3:为了能够登录到远程服务器S,用户Ui需计算登录信息,然后将登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4:用户Ui与服务器S之间通过两次“握手”即可实现认证及密钥协商的目的,并产生一个会话密钥sk;
步骤5:口令和生物特征值修改阶段;用户Ui无需服务器S的帮助,仅通过智能卡运算即可实现修改口令和生物特征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服务器S选择椭圆曲线E:y2≡x3+ax+b(mod p),Ep(a,b)是椭圆曲线E的n阶点加法群,P为其生成元,即n·P=O。选择作为自己的私钥并保存,计算Y=s·P为公钥,然后选择单向哈希函数S保密s,公布其系统参数Y={Ep,H(*),P,p,Y}。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用户Ui选择账号IDi,口令PWi及和随机数生物特征提取器计算生物特征值Bi,计算 W 1 = PW i ⊕ w , W 2 = B i ⊕ w , 然后通过安全信道将IDi、W1和W2发送给服务器S。
步骤2.2:在接收到IDi、W1和W2之后,S首先验证Ui的IDi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2.3:服务器S计算 V 1 = W 1 ⊕ W 2 ⊕ ID i = PW i ⊕ B i ⊕ ID i , V2=H(IDi||s), V 3 = H ( W 1 ) ⊕ H ( W 2 ) ⊕ V 2 . S将{Ep,H(),P,p,Y,V1,V3}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通过安全信道发送给U。
步骤2.4:Ui接收到智能卡后,将w输入其内保存。最终,智能卡包含信息为{Ep,H(),P,p,Y,V1,V3,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用户Ui将智能卡SC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口令PWi,生物特征提取器提取生物特征值然后智能卡SC计算 B i = V 1 ⊕ PW i ⊕ ID i , 如果 d ( B i * , B i ) ≥ τ , 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C计算 W 1 = PW i ⊕ w , W 2 = B i ⊕ w , H ( W 1 ) ⊕ H ( W 2 ) . 然后选择和时间戳T1,计算C1=c·P,C2=c·Y=c·s·P,F1=H(IDi||C2||T1||V2||Y)。然后智能卡SC将m1={CIDi,B1,F1,T1}发送给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接收到m1后,S验证T1是否有效,如果T1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计算 C 2 * = s · C 1 , ID i * = CID i ⊕ H ( Y | | C 2 * | | T 1 ) , V 2 * = H ( ID i * | | s ) , F 1 * = H ( ID i * | | C 2 * | | T 1 | | V 2 * | | Y ) . 然后,S验证和F1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S成功认证Ui
步骤4.2:S选择随机数和时间戳T2,然后计算D=d·Y=d·s·P, F2=H(sk||e||T2||Y)。然后S将m2={F2,T2,D}发送给Ui
步骤4.3:Ui接收到m2后,检查T2是否有效。如果无效,S停止执行协议,否则,计算e*=c·D,sk*=H(ID||C2||D||e*),并验证F2与F2 *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则停止执行协议,否则,成功认证S,并接受sk*为正确的会话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用户Ui将智能卡插入读卡器中,并输入账号IDi和原有口令PWi,输入原有生物特征值
步骤5.2:智能卡SC计算 V 2 = V 3 ⊕ H ( W 1 ) ⊕ H ( W 2 ) , B i = V 1 ⊕ PW i ⊕ ID i , 如果 d ( B i * , B i ) ≥ τ , 则SC拒绝修改口令请求并将拒绝修改信息反馈给用户,否则,继续执行下面步骤。
步骤5.3:智能卡SC要求Ui输入两遍设置的新口令PWi new并选择一个新的随机数计算 W 1 new = PW i new ⊕ w new , W 2 new = B i new ⊕ w new . V 1 new = W 1 new ⊕ W 2 new ⊕ ID i = PW i new ⊕ B i new ⊕ ID i , V 3 new = H ( W 1 new ) ⊕ H ( W 2 new ) ⊕ V 2 . 将智能卡中{Ep,H(),P,p,Y,V1,V3,w}更新为{Ep,H(),P,p,Y,V1 new,V3 new,wnew}。
CN201510195301.9A 2015-04-23 2015-04-23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Active CN104767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301.9A CN104767624B (zh) 2015-04-23 2015-04-23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301.9A CN104767624B (zh) 2015-04-23 2015-04-23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624A true CN104767624A (zh) 2015-07-08
CN104767624B CN104767624B (zh) 2018-02-09

Family

ID=5364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5301.9A Active CN104767624B (zh) 2015-04-23 2015-04-23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762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553A (zh) * 2016-06-28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需用户身份的三因素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法
CN107294725A (zh) * 2016-04-05 2017-10-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下的三因素认证方法
CN109104290A (zh) * 2018-10-26 2018-12-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需重注册并支持离线认证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法
CN109479001A (zh) * 2016-07-20 2019-03-15 万事达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通道建立
CN109547991A (zh) * 2018-12-30 2019-03-29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间的密码提供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9949461A (zh) * 2019-03-15 2019-06-28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10300971A (zh) * 2017-02-22 2019-10-01 指纹卡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登录
CN11079849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用户身份认证协议
CN114666114A (zh) * 2022-03-15 2022-06-24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移动云数据安全认证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10A (zh) * 2010-10-09 2011-02-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群签名方法
CN103607282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融合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10A (zh) * 2010-10-09 2011-02-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群签名方法
CN103607282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融合认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德松: ""基于生物特征信息隐藏与身份认证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马慧芳: ""基于生物特征的智能卡远程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725A (zh) * 2016-04-05 2017-10-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下的三因素认证方法
CN105871553A (zh) * 2016-06-28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需用户身份的三因素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法
CN109479001A (zh) * 2016-07-20 2019-03-15 万事达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通道建立
CN110300971A (zh) * 2017-02-22 2019-10-01 指纹卡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登录
CN110300971B (zh) * 2017-02-22 2022-07-15 指纹卡安娜卡敦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的方法、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9849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用户身份认证协议
CN109104290A (zh) * 2018-10-26 2018-12-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需重注册并支持离线认证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法
CN109547991A (zh) * 2018-12-30 2019-03-29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间的密码提供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9949461A (zh) * 2019-03-15 2019-06-28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14666114A (zh) * 2022-03-15 2022-06-24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移动云数据安全认证方法
CN114666114B (zh) * 2022-03-15 2024-02-02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移动云数据安全认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624B (zh)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7624A (zh) 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CN111083131B (zh) 一种用于电力物联网感知终端轻量级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9327313A (zh) 一种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服务器
CN101697540B (zh) 一种p2p服务请求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CN109412790A (zh) 一种面向物联网的用户认证与密钥协商系统及方法
CN109756893B (zh)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群智感知物联网匿名用户认证方法
CN104901809B (zh) 基于口令和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方法
CN108964919A (zh) 基于车联网的具有隐私保护的轻量级匿名认证方法
CN106411528A (zh) 一种基于隐式证书的轻量级认证密钥协商方法
CN105119721B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三因素远程身份认证方法
CN105141425A (zh)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保护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法
CN103338201B (zh) 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下注册中心参与的远程身份认证方法
CN113079016A (zh) 一种面向天基网络的身份基认证方法
CN107294725A (zh) 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下的三因素认证方法
CN105577612A (zh) 身份认证方法、第三方服务器、商家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0334701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多服务环境下远程身份认证方法
CN105072110A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双因素远程身份认证方法
CN110351727A (zh) 一种适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
WO20140699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based entity authentication for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s
CN103346887A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多服务器环境下的低复杂度身份认证方法
CN103338202A (zh)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密码双重验证方法
CN113572765B (zh) 一种面向资源受限终端的轻量级身份认证密钥协商方法
CN113055394A (zh) 一种适用于v2g网络的多服务双因子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6388995A (zh) 一种基于puf的轻量级智能电网认证方法
CN106789057A (zh) 卫星通信协议下的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W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

Inventor after: Xu Zhuang

Inventor after: Zheng Zhim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

Inventor before: Tang Shaoting

Inventor before: Dan Baoso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Zhiming

Inventor before: Li Xuan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