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888A -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65888A CN104765888A CN201510218114.8A CN201510218114A CN104765888A CN 104765888 A CN104765888 A CN 104765888A CN 201510218114 A CN201510218114 A CN 201510218114A CN 104765888 A CN104765888 A CN 1047658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arget
- node
- mobile terminal
- target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一种数据访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IDC节点和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有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且任意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对应有唯一一个IDC节点;IDC节点用于存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所有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数据缓存节点用于接收并存储自身所对应IDC节点下发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存储有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目标数据通过目标基站返回给目标移动终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大型网站使用CDN技术进行网站内容的分发。CDN,全称为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是由分布在不同区域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通过一定规则将网站源内容发布到各IDC节点中,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缓解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以视频网站为例,视频网站将视频文件分发到IDC节点中,当用户有视频点播、直播等需求时,可以从较近的IDC节点中获取相应的视频文件。
现有CDN系统包含多个IDC节点,参见图1所示,每个IDC节点既可以接收来自非移动终端(如电脑PC、电视TV等)通过互联网Internet发送的访问请求,又可以接收来自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访问请求。而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从互联网访问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访问量越来越大,导致IDC节点的负载压力越来越大,如果IDC节点的负载压力过大,将会导致响应用户的访问请求的时延过长,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IDC节点和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有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且任意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对应有唯一一个IDC节点;其中,
IDC节点,用于存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所有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向自身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下发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以及接收并响应处理非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
数据缓存节点,用于接收并存储自身所对应IDC节点下发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数据缓存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IDC节点,还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中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其中,
数据缓存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当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还用于在接收到其所在子系统中的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响应处理所述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为所述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在自身未存储有移动终端所请求的数据的情况下向该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数据时所发送的数据请求;
IDC节点,还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针对每一IDC节点所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根据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节点属性,将该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组建为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应用于上述数据访问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
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当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一种数据访问装置,应用于上述数据访问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访问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触发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目标数据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数据请求模块,用于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且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目标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数据缓存节点来单独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使得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不再直接由IDC节点响应,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在数据缓存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基站返回给该移动终端,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访问方法的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访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访问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访问系统进行说明。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IDC节点和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有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且任意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对应有唯一一个IDC节点。
其中,该系统中任一个IDC节点,可以用于存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所有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向自身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下发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以及接收并响应处理非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
该系统中任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用于接收并存储自身所对应IDC节点下发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移动终端为通过互联网Internet发送访问请求的终端,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移动终端为通过基站发送访问请求的终端,如手机、可放置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平板电脑等。
可以理解的是,非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在操作系统、硬件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两种类型的终端所支持的数据的格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对于视频网站的视频数据来说,同一个视频源,可能存在多种格式的视频数据,以分辨率为例,有标清、高清、超高清等格式,因为非移动终端的硬件处理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用户使用非移动终端观看视频时,可以选择高清或超高清格式的视频数据,而移动终端受限于其硬件的处理能力,超高清格式的视频数据很难在移动终端上正常播放,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时,一般会选择标清或高清格式的视频数据。
在该系统中,IDC节点既用于存储非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又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而数据缓存节点只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当有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访问请求时,数据缓存节点针对该用户所要访问的目标数据,查询自身是否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如果有,则直接返回给基站,并由基站返回给发送访问请求的移动终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通过增加数据缓存节点单独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使得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不再直接由IDC节点响应,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在数据缓存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基站返回给该移动终端,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可以包括:IDC节点110和数据缓存节点120,IDC节点110与数据缓存节点120相对应。
IDC节点110,可以用于存储非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向自身所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120下发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以及接收并响应处理非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
数据缓存节点120,可以用于接收并存储自身所对应IDC节点110下发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系统中只是示出了一个IDC节点和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包含多个IDC节点和多个数据缓存节点,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有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且任意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对应有唯一一个IDC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该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该系统中的IDC节点,还可以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缓存节点的存储空间有限,其中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可能只是网站中移动终端支持的格式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数据缓存节点接收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时,首先基于其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查询自身是否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如果有则直接返回给目标基站,如果没有,可以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如果该IDC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则直接将该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如果没有,则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数据获取流程,获得该目标数据,并将获得的该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数据缓存节点接收到IDC节点返回的目标数据后,在本地进行存储,并将该目标数据返回给目标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网站的全局存储节点,用于存储网站中的全部数据,上述现有技术中IDC节点的数据获取流程具体可以为:IDC节点回源至网站的全局存储节点,从该全局存储节点中获取该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的情况下,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可以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如图3所示,一个IDC节点对应四个数据缓存节点,这四个数据缓存节点构成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每个数据缓存节点服务于预先设置的基站。在每个子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可以保持良好的数据传输条件,数据可以快速传输。具体的,针对每一IDC节点所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可以根据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节点属性,将该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组建为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
比如,可以根据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网络线路所属的运营商和其所处区域,将处于同一运营商并且位于同一个大区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组成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当然,如果某个数据缓存节点的网络线路为双线路,则该数据缓存节点可以同时属于两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中。在分布式协同子系统中,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管理节点,用于该子系统中各数据缓存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管理,还可以由该子系统中某个数据缓存节点同时担当管理节点,用于该子系统中各数据缓存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哪些数据缓存节点服务哪些基站,可以与运营商进行协商,由运营商在其基站相关配置中进行设置,所设置的数据缓存节点与基站的对应关系通常采取就近原则。比如,在A城市配置有一个IDC节点,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将该城市划分为两个区域A1和A2,在该城市中,共设置五个数据缓存节点,用于服务该城市的移动终端用户。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五个数据缓存节点归属于三个子系统。Node1服务于A1区域中的运营商X的基站,Node2服务于A1区域中的运营商Y的基站,Node3服务于A1区域中的运营商Z的基站,Node4服务于A2区域中的运营商X的基站和运营商Y的基站,Node5服务于A2区域中的运营商Z的基站。
在这种系统中,每个数据缓存节点,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当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还用于在接收到其所在子系统中的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响应处理所述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为所述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在自身未存储有移动终端所请求的数据的情况下向该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数据时所发送的数据请求;
每个IDC节点,还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通过增加数据缓存节点单独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使得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不再直接由IDC节点响应,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在数据缓存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基站返回给该移动终端,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应于上面的数据访问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面的数据访问系统的数据缓存节点。参见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0: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S220: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30,否则执行步骤S240。
S2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S240: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S250: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转到步骤S230。
为方便描述,将上述五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从对数据访问系统的说明中可知,该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只用于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访问请求,且其自身可能已经存储有部分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当接收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时,数据缓存节点首先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如果有,则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目标基站返回给目标移动终端,如果没有,则将该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目标数据,并将该目标数据通过目标基站返回给目标移动终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IDC节点中可能也没有存储有目标数据,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IDC节点获取数据的流程,由该IDC节点从网站的全局存储节点中获取目标数据后,再将该目标数据返回给向其发送请求的数据缓存节点。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数据缓存节点单独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使得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不再直接由IDC节点响应,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在数据缓存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基站返回给该移动终端,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步骤二:接收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收到后转入步骤S230;
步骤三: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转入步骤S230。
参见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流程:
S301:目标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向数据缓存节点发送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S302:数据缓存节点接收到该访问请求后,先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目标数据,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303,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S304;
S303:数据缓存节点将目标数据通过目标基站返回给目标终端;
S304:数据缓存节点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其他数据缓存节点请求该目标数据;
S305:数据缓存节点判断是否接收到相应的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目标数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6;
S306:数据缓存节点向其所对应的IDC节点发送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S307:IDC节点获得目标数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IDC节点自身存储有目标数据,可以直接执行步骤S308;另一种是IDC节点自身没有存储有目标数据,通过向全局存储节点请求目标数据,获得该目标数据,并执行步骤S308;
S308:IDC节点向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目标数据,数据缓存节点执行步骤S30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访问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数据访问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参见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访问请求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判断模块420,用于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触发目标数据返回模块430;
目标数据返回模块430,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440,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450,用于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430。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通过增加数据缓存节点单独响应移动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使得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不再直接由IDC节点响应,可以减少IDC节点的负载压力,在数据缓存节点自身存储有该目标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缓存节点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数据通过基站返回给该移动终端,及时响应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目标数据请求模块,用于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且所述判断模块420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目标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430;
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450,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4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访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IDC节点和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有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且任意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对应有唯一一个IDC节点;其中,
IDC节点,用于存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所有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数据,向自身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缓存节点下发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以及接收并响应处理非移动终端的访问请求;
数据缓存节点,用于接收并存储自身所对应IDC节点下发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缓存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IDC节点,还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其中,
数据缓存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当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还用于在接收到其所在子系统中的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响应处理所述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为所述任一其他数据缓存节点在自身未存储有移动终端所请求的数据的情况下向该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数据时所发送的数据请求;
IDC节点,还用于接收其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给该数据缓存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针对每一IDC节点所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根据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节点属性,将该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组建为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
5.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访问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
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的情况下,还包括:
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当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当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步骤。
8.一种数据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访问系统中的数据缓存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访问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目标基站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访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自身所存储的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格式的部分数据,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在自身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触发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目标数据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目标基站返回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
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该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目标数据请求模块,用于在每一IDC节点分别对应多个数据缓存节点,一个IDC节点对应的数据缓存节点构成至少一个分布式协同缓存子系统,且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在自身没有存储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向其所在子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缓存节点请求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目标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相应数据缓存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给与其对应的IDC节点,接收并保存IDC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数据,并触发所述目标数据返回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8114.8A CN10476588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8114.8A CN10476588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5888A true CN104765888A (zh) | 2015-07-08 |
CN104765888B CN104765888B (zh) | 2019-03-26 |
Family
ID=5364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18114.8A Active CN104765888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6588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7870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网络视频缓存系统的拥塞控制与负载均衡的方法 |
CN10685042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大型局域网内容协同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89594A1 (en) * | 2011-05-31 | 2014-03-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ache node, collaboration controller, and system |
CN103747072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读写数据的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CN104168300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内容加速方法与系统 |
CN104394441A (zh) * | 2014-11-27 | 2015-03-0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内容分发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5
- 2015-04-30 CN CN201510218114.8A patent/CN1047658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89594A1 (en) * | 2011-05-31 | 2014-03-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ache node, collaboration controller, and system |
CN104168300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内容加速方法与系统 |
CN103747072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读写数据的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CN104394441A (zh) * | 2014-11-27 | 2015-03-0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内容分发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杜祖平: ""基于CDN和P2P的流媒体分发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042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大型局域网内容协同方法 |
CN105897870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网络视频缓存系统的拥塞控制与负载均衡的方法 |
CN105897870B (zh) * | 2016-03-30 | 2019-04-2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面向网络视频缓存系统的拥塞控制与负载均衡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5888B (zh) | 2019-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0565B (zh) | 资源下载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620828A (zh) | 一种文件推送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2825527A (zh) | 基于mec的服务节点分配方法、装置及相关服务器 | |
CN106302827B (zh) |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方法、设备及分布式系统 | |
US12010164B2 (en) | System for providing exact communication delay guarantee of request response for distributed service | |
EP2709337B1 (en) |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0392119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
CN110868339A (zh) | 节点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452808A (zh) |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713924A (zh) |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cdn网络系统的工作方法 | |
CN113301079B (zh) | 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064275A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542420A (zh) | 热点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04765888B (zh) | 一种数据访问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7094175B (zh) | 一种实现网间互通的服务器部署系统及互通方法 | |
CN107733949B (zh) | 一种无线接入网缓存方法及系统 | |
CN114006915B (zh) | 资源请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866854B (zh) | 视频接入方式动态分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2497402B (zh) | 一种内容注入方法及系统、内容分发方法及系统 | |
CN110830909B (zh) | 一种内容分发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7682271A (zh) | 一种路由线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2843428A (zh) | 一种上传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1049710A (zh) | 一种接入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425499B2 (en) |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 to users | |
CN114793234B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