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4116A - 一种高效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4116A
CN104764116A CN201510117040.9A CN201510117040A CN104764116A CN 104764116 A CN104764116 A CN 104764116A CN 201510117040 A CN201510117040 A CN 201510117040A CN 104764116 A CN104764116 A CN 104764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denser
heat exchanger
hollow polyhedral
polyhedr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70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4116B (zh
Inventor
薛世山
马骥
周孑民
李成伟
刘玉恩
王庆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170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4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4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4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4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4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 F24F2003/14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by cond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空心多面体结构中至少两个面上设置有冷凝器子模块和/或由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组成的换热器模块;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抽吸下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冷凝器子模块和/或由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组成的换热器模块进入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压缩机与第一冷凝器模块、节流装置、蒸发器内的管道相连形成一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本发明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表面积和通风量又不至于使冷凝器的尺寸过大、占用空间过大,降低了冷凝压力降低了压缩比改善了压缩机工况提高了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除湿机。
背景技术
蒸汽压缩式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蒸发器将含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之下,使流过蒸发器的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冷凝析出,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目的。
除湿机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食品药品的制造车间,以及音像室、图书馆、档案室、检验检疫室、计算机房、实验室、器材室、电信室、银行、手术室、烟草仓库、人防工程、军用仓库,以及食品、药物、种子库房等特殊场所。近年来,随着工业商业现代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用与家用除湿机显出了勃勃商机,迅速进入工厂车间仓库、办公室和广大普通家庭居室,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除湿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运行可靠,易于维护。但是这种除湿机,在室内良好的除湿工况下,其除湿效率却较低,造成能量严重浪费,现将主要问题条列如下:
一、冷凝器散热面积偏小、通风量偏小,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压缩机吸排气压差增大、压缩比增大、压缩机功耗增大、除湿能效比降低
现有的制冷除湿系统在运行时,冷凝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量,是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带来的降温除湿时湿空气放出的显热Q1、湿空气中水蒸汽冷凝热Q2和压缩机的压缩功A三者的总和,即Q1+Q2+A,一般是流过蒸发器的湿空气降温放出的显热Q1的3倍以上。而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蒸发器处在同一个风道内,共用一个风机,采用串联方式通风;为了蒸发器对吸入空气能够有效降温到空气的露点温度之下进行除湿,风机的通风量就不能太大;而满足了蒸发器降温除湿的通风量,对于冷凝器来说又偏小;致使流经冷凝器的空气温度上升过大,带动冷凝器冷凝温度抬高,也就是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制冷除湿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增大,压缩机的功耗增大、压缩比增大,能效比降低。
二、整体式冷凝器削弱了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造成蒸发器的蒸发吸热能力包括除湿能力的下降
现有的除湿机采用整体式冷凝器,试图在一只整体式冷凝器中,连续完成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事实上,由于整体式冷凝器所选用的材料都是铜、铝等热的良导体,从而在冷凝器里“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进一步降温过冷”这三个有着明显温度落差的区域之间沿着翅片平面的二维方向形成“热桥”,造成热量自“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区域沿着翅片向“制冷剂液体降温过冷”区域传递,严重削弱了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由于在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过冷”不足,制冷剂液体温度比蒸发器里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出很多,而制冷剂液体在进入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吸热之前要首先把自身温度降低到蒸发温度,为此,在进入蒸发器之前的毛细管里,又发生部分液态制冷剂提前蒸发汽化,吸收其它液态制冷剂的显热以促进其“过冷”到蒸发温度。而这部分液态制冷剂没有进入蒸发器就在毛细管中提前蒸发汽化,导致蒸发器的蒸发吸热能力包括除湿能力的下降。
在所有的包括空调、电冰箱、热泵热水器在内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制热设备中,除湿机的工作环境、工况条件是最好的:室内环境,气温通常在20℃~35℃,相对湿度50%RH~80%RH,基本没有灰尘、SO2烟气等杂质污染锈蚀堵塞换热器。
但即便是在上述如此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工况条件下,按照除湿机国家标准GB/T19411-2003,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即“单位功率除湿量”(就是单位电耗除湿量,也就是每消耗1kwh电功从标准工况空气中滤出多少kg水)这个核心指标,对于小功率除湿机(名义除湿量≤0.5kg/h),在标准工况下只能达到1.35kg/kwh,扣除蒸发器用于吸收空气显热对空气进行降温的制冷量,专用于空气中水蒸汽冷凝析出(除湿)的制冷能效比只有0.91;对于大功率除湿机(名义除湿量≥80kg/h),在标准工况下,单位功率除湿量也只能达到2.0kg/kwh,专用于空气中水蒸汽冷凝析出(除湿)的制冷能效比只有1.34。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湿机,该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至少两个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所述换热器模块由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并排设置组成,且蒸发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一侧,第一冷凝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内侧的一侧;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各面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进入到所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
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的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蒸发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并联设置,每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上,每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
较佳地,所述换热器模块还包括有第二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与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蒸发器模块上、下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由并排设置的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组成,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之间串联设置,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或第二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较佳地,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模块。
较佳地,所述风机采用两面进风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且所述风机的两个进风口风别与两相对侧面上的两换热器模块相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伸出所述顶面。
较佳地,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器模块。
较佳地,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顶面或底面上。
较佳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嵌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上,或直接构成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
较佳地,所述风机采用变频风机,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采用电子膨胀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湿机该高效除湿机,该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一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其余面中至少一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所述换热器模块由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并排设置组成,且蒸发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一侧,第一冷凝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内侧的一侧;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进入到所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
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的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蒸发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冷凝器模块与所述换热器模块串联,所述第三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形成一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
较佳地,所述换热器模块还包括有第二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与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蒸发器模块上、下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由并排设置的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组成,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之间串联设置,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或第二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较佳地,靠近所述压缩机输出端的第三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较佳地,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与该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
较佳地,所述风机采用两面进风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且所述风机的两个进风口风别与两相对侧面上的第一冷凝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相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伸出所述顶面。
较佳地,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其余三个侧面上分别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且该三个侧面上的第三冷凝器模块相串联。
较佳地,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顶面或底面上。
较佳地,所述换热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嵌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上,或直接构成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
较佳地,所述风机采用变频风机,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采用电子膨胀阀。
本发明一种高效除湿机,即一种蒸发器嵌入具有大比表面积特征并且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的除湿机,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中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空心多面体布局,多个冷凝器模块分别实现“来自压缩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降温过冷”的热交换功能;由多个冷凝器模块组成的冷凝器总成与现有除湿机的单只蒸发器与单只冷凝器并列的方式相比,具有“换热器通风放热表面积与换热器体积之比即换热器比表面积很大”的特性;这种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特性的冷凝器总成,不仅在很小的空间里,安放下翅片放热面积很大的翅片管式冷凝器,而且还四面来风甚至在整个球面角范围来风,使冷凝器的通风量大幅增加;而扩大冷凝器的散热面积、提高穿过冷凝器的空气质量流量,在确定的冷凝器热负荷下,就降低了冷凝器内制冷剂气体对冷凝器外侧空气的传热温差,这就降低了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温度,也就降低了制冷剂气体的冷凝压力,从而降低了制冷除湿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压缩机压缩比、压缩机的功耗,大幅提高了除湿能效比。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除湿机,在切断除湿机冷凝器前端、中部和末端翅片横向热桥,将冷凝器总成分解成压缩机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饱和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这样放热3个阶段的同时,再进一步切断冷凝器前端和末端翅片的纵向热桥,即切断“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这两个阶段对应的冷凝器子模块内部热量自温度较高位置向温度较低位置流动的纵向热桥,从而提高冷凝器前端子模块的放热效率和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凝器前端放热效率”和“进一步提高冷凝器末端制冷液过冷度降低制冷液在毛细管中汽化率提高蒸发器制冷量”的目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传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通风的除湿机在焓湿图上空气路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换热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第一冷凝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除湿机在焓湿图上空气路径图;
图8为本发明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压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第一冷凝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传统的除湿机中通常将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进行通风,参照图1中所示,为传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通风的除湿机在焓湿图上空气路径图,在传统除湿机高温高湿工况(30℃、80%RH)下,传统除湿机吸入的湿空气的状态对应于图1上a点,其焓值ha为86.2kJ/kg;a点状态的湿空气进入蒸发器,降温到b点达到饱和状态即相对湿度100%,继续降温到c点,则每kg空气中有21.8-14.9=6.9g的冷凝水析出,其焓值降低到hc=58.0kJ/kg;即:30℃、80%RH的湿空气,经过蒸发器降温除湿,析出6.9g的冷凝水并放出86.2-58.0=28.2kJ/kg的热量。
传统除湿机的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吸收的28.2kJ/(kg空气)热量汽化,经过压缩机输送到冷凝器中,冷凝器里的高压制冷剂气体再把这28.2kJ/(kg空气)热量释放给冷凝器外侧来自图1上c点的焓值为58.0kJ/kg的空气;因为传统除湿机采取蒸发器冷凝器串联通风,流过这两器的空气质量流量是相同的,来自c点的焓值为58.0kJ/kg的空气经过冷凝器的加热,仅仅吸收冷凝器放出的蒸发器所吸收的28.2kJ/(kg空气)热量之后,空气状态就到达d点,hd=86.2kJ/kg、Td=47.2℃;而事实上,冷凝器的放热量是蒸发器吸热量与压缩机压缩功两者之和,按压缩功相当于蒸发器吸热量的1/3计算,来自图1上c点的焓值为58.0kJ/kg的空气经过冷凝器的加热,吸收冷凝器放出的28.2*(1+1/3)kJ/(kg空气)热量之后,空气状态将跨越d点到达e点,he=95.6kJ/kg、Te=56.4℃.
传统除湿机的冷凝器里要把热量传递给Te=56.4℃的空气,还需要传热温差。即冷凝器内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温度,必须高于冷凝器外的空气的最高温度Te;假定冷凝温度Tf只比Te高出5℃,则冷凝温度Tf就将高达61.4℃(在空气焓湿图中Tf达到61.4℃,只是示意而已;冷凝温度Tf是制冷剂气体的参数,应当标注在制冷剂压焓图上而不是空气的焓湿图上)。·
以上即为在空气焓湿图上,对传统的蒸发器冷凝器串联通风除湿机的冷凝温度高、冷凝压力高、压缩比大、除湿效率低的原因的逻辑推演:满足了蒸发器降温除湿的通风量,对于冷凝器来说偏小;致使流经冷凝器的空气温度上升过大,带动冷凝器冷凝温度抬高,也就是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制冷除湿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增大,压缩机的功耗增大、压缩比增大,能效比降低。
在压缩机类型、制冷剂种类确定的条件下,要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即提高除湿机“单位功率除湿量”(即单位电耗除湿量,也就是每消耗1kwh电功除湿机从标准工况空气中滤出多少kg水)这个核心指标,只有“降低冷凝器制冷剂气体冷凝压力降低压缩比”和“提高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过冷度降低毛细管中制冷剂液体汽化率提高蒸发器制冷量”这两个途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除湿机(即一种蒸发器嵌入具有大比表面积特征并且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的除湿机),从改变除湿机蒸发器与冷凝器、风机的空间关系入手,优化冷凝器、蒸发器的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放热面积和通风量又不至于使冷凝器的尺寸过大、占用空间过大,实现了“进一步降低冷凝压力降低压缩比改善压缩机工况”的目标。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空心多面体结构至少两个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或者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其余面中至少一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换热器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组成,且蒸发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一侧,第一冷凝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内侧的一侧;。靠近压缩机排气管的第三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与蒸发器输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联系。空心多面体结构可以为四面体结构、五面体结构、六面体结构等,此处不作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空心多面体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的面数,同样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制。
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还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换热器模块和第三冷凝器进入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压缩机顺序与单独设置的冷凝器子模块、同蒸发器并排设置的冷凝器子模块、节流装置、蒸发器内的管道相连并与压缩机形成一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中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空心多面体布局,多个冷凝器模块分别实现“来自压缩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降温过冷”的热交换功能;由于冷凝器总成采用空心多面体布局,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特性,不仅在很小的空间里,安放下翅片放热面积很大的翅片管式冷凝器,而且还四面来风甚至在整个球面角范围来风,使冷凝器的通风量大幅增加;而提高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和穿过冷凝器的空气质量流量,在确定的冷凝器热负荷下,就降低了冷凝器内制冷剂气体对冷凝器外侧空气的传热温差,这就降低了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温度,也就降低了制冷剂气体的冷凝压力,从而降低了制冷除湿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压缩机压缩比、压缩机的功耗,大幅提高了除湿能效比。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除湿机,在切断除湿机冷凝器前端、中部和末端翅片横向热桥,将冷凝器总成分解成压缩机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饱和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这样放热3个阶段的同时,再切断冷凝器前端和末端翅片的纵向热桥,即切断“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这两个阶段对应的冷凝器子模块内部热量自温度较高位置向温度较低位置流动的纵向热桥,从而提高冷凝器前端子模块的放热效率和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凝器前端放热效率”和“进一步提高冷凝器末端制冷液过冷度降低制冷液在毛细管中汽化率提高蒸发器制冷量”的目标。
下面就具体实施列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具体的该空心多面体结构可为六面体结构,其由四个立面、一顶面和一底面组成,空心多面体结构至少两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1;其中,每个换热器模块1由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2组成,第一冷凝器模块11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侧,蒸发器模块122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外侧。
下面以空心多面体结构的两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换热器模块1为例来说明,如图3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两个换热器模块的制冷剂进出管路并联起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多路并联的“空心多面体”,再与风机2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具有“蒸发器嵌入大比表面积冷凝器末端并且切断热桥”特征的除湿机。
具体的,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其余两个侧面以及顶面、底面均呈封闭状态,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空间内还设置有一风机2,风机2具体可采用双侧进风的离心风机,风机2两侧的进风口分别朝向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风机2的出风口自空心多面体结构的顶面伸出。风机2启动,使得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形成负压区,空心多面体结构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后进入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再经由风机排出空心多面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机还包括有压缩机3,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之间并联设置,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的输入端均连接到压缩机3的输出端上连,第一换热器模块101和第二换热器模块102的输出端均连接到压缩机3的输入端上。
下面就每个换热器模块1进行详细说明:
每个换热器模块1中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均由蛇形制冷管路和设置在蛇形制冷管路外侧的翅片组成。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管路与蒸发器模块12的管路串联,且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4;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输入端可作为换热器模块1的输入端,蒸发器模块12的输出端可作为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压缩机3的输出、输入端分别连接换热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形成一供制冷剂循环的回路;节流装置4优选的采用电子膨胀阀,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装置,此处不作限制。在实际的装置中,压缩机3可以安置在空心多面体的里面,本发明说明书为了图示的方便才把压缩机放在空心多面体的外面。
换热器模块1还可以包括有第二冷凝器模块13,第二冷凝器模块13位于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和蒸发器模块2的上方。第二冷凝器模块13还可由两个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1、132组成,两第二冷凝气子模块并排设置,且两者相串联。来自压缩机3的制冷剂顺序流经冷凝器子模块131、冷凝器子模块132、第一冷凝器模块11、节流装置4和蒸发器模块。
具体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路径,如图2中U形弯头上的箭头所示:来自压缩机3排气管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从换热器模块1腰部右侧进入,向上流过右上侧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1的管路,至顶部后向左再向下流过左上侧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2管路到达左侧腰部,再转向右下侧向下流过右下侧第一冷凝器模块11管路进入节流节流装置4;本发明换能器中冷凝器分成了第一冷凝器模块11、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1、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2这三部分,与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释放、冷凝放热液化、进一步的降温过冷这三个放热阶段大体对应,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冷凝器,通风放热面积大,通风量大,有效降低了冷凝压力。
蒸发器模块12位于换热器模块1的左下方,其制冷剂管路入口通过节流装置4与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出口连通;来自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4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模块12吸热汽化,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路径,如图2中U形弯头上的箭头所示。穿过蒸发器模块12的空气,被蒸发器模块12降温除湿;之后,再流过第一冷凝器模块11,实现对第一冷凝器模块11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翅片可纵横向热桥被切断,阻断了第一冷凝器模块11中靠近第二冷凝器子模块132处的高温制冷剂冷凝液通过翅片热桥对第一冷凝器模块11中靠近节流装置4的低温制冷剂液体的传热,保证了制冷剂液体实现“深度过冷”。
在本实施例中,该高效除湿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制冷剂气体分配器,经分配器导入两路并联的换热器模块的冷凝器部分(第二冷凝器模块13、第一冷凝器模块11),在每一路的冷凝器部分中放热,实现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进一步降温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4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模块12吸热汽化;空心多面体即两个换热器模块外侧的空气在风机的抽吸下,流过两个换热器模块;两个换热器模块中的蒸发器模块将含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之下,使流过蒸发器模块的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冷凝析出,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目的。
实施例二
参照图4,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换热器模块1,在本实施例中把四个换热器模块的制冷剂进出管路并联起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多路并联的“空心多面体”,再与风机2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具有“蒸发器嵌入大比表面积冷凝器末端并且切断热桥”特征的除湿机。
该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的四个侧面均为换热器模块1,顶面、底面均呈封闭状态,空心多面体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风机2。风机2启动,使得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形成负压区,空心多面体结构外部的空气流经四个换热器模块后进入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再经由风机排出空心多面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换热器模块的结构均可参照实施例一中换热器模块1结构的描述,此处不作限制。四个换热器模块之间并联设置,四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到压缩机3的输出端上连,四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到压缩机3的输入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高效除湿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制冷剂气体分配器,经分配器导入四路并联的换热器模块的冷凝器部分(第二冷凝器模块13、第一冷凝器模块11),在冷凝器部分中放热,实现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进一步降温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4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模块12吸热汽化;空心多面体即四个换热器模块外侧的空气在风机2的抽吸下,流过四个换热器模块;四个换热器模块中的蒸发器模块12将含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之下,使流过蒸发器模块12的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冷凝析出,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目的。
实施例三
参照图5,该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具体的该空心多面体结构为六面体结构,其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组成;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1,换热器模块1由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5,第一冷凝器模块11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侧蒸发器模块12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外侧;第一冷凝器模块11、第三冷凝器模块5和蒸发器模块12可嵌入在立面上,也可直接作为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来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作限制。
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其余两个侧面以及顶面、底面均呈封闭状态,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空间内还设置有一风机2,风机2具体可采用双侧进风的离心风机,风机2两侧的进风口分别朝向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第三冷凝器模块5,风机2的出风口自空心多面体结构的顶面伸出。风机2启动,使得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形成负压区,空心多面体结构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三冷凝器模块5以及蒸发器模块12和第一冷凝器模块11后进入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再经由风机2排出空心多面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模块11、第三冷凝器模块5和蒸发器模块12均由蛇形制冷管路和设置在蛇形制冷管路外侧的翅片组成,第三冷凝器模块5、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的制冷管路顺序连接。高效除湿机还包括有压缩机3和节流装置4,压缩机3的输出端通过排汽管6与第三冷凝器模块5的制冷管路连接,压缩机3的输入端通过吸汽管7与蒸发器模块12的制冷管路连接;节流装置4设置在第一冷凝器模块11与蒸发器模块12直之间连通的制冷管路上,节流装置4具体可采用毛细管、节流阀等。压缩机3依次与第三冷凝器模块5的制冷管路、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制冷管路、节流装置、蒸发器模块12的制冷管路连接,形成一共制冷剂循环流通的回路。当然在实际的装置中,压缩机3可以安置在空心多面体结构的里面,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冷凝器模块5的翅片横向分割,使得第三冷凝器模块5被分成上冷凝器子模块和下冷凝器子模块;排汽管6首先连接上冷凝器子模块对应的制冷管路,上冷凝器子模块的翅片再次进行横向分割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纵横向热桥,如图6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翅片也可进行若干次横向分割和/或纵向分割。
该高效除湿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3内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依次流经第三冷凝器模块5的上冷凝器子模块和下冷凝器子模块,完成高温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释放和冷凝放热液化;冷凝液化后的制冷剂液体流入到翅片被纵横向切断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1内,制冷剂液体在第一冷凝器模块11内实现进一步的降温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装置4降压,然后进入蒸发器模块12内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出吸汽管7回到压缩机3内。
除湿机置于需被除湿的空间内,风机2启动,空间内的湿空气自空心多面体的立面进入到空心多面他结构内;在此过程中,一立面上空气流经第一冷凝器3,吸收第三冷凝器模块5内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得第三冷凝器模块5内制冷剂冷凝放热液化;另一立面上,空气首先流经蒸发器模块12,蒸发器模块12内的过冷制冷剂吸收流经空气的热量,将含湿空气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使流过蒸发器模块12的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冷凝析出,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从而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的目的,起到除湿的效果。空气穿过蒸发器5后又流经第一冷凝器模块11,降温后的空气用于第一冷凝器模块11中制冷剂的过冷。
参照图7,为焓湿图上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机空气路径图,采用蒸发器嵌入大比表面积冷凝器末端并且切断热桥技术的除湿机,同样在高温高湿工况(30℃、80%RH)下,除湿机吸入的湿空气的状态对应于图上a点,其焓值ha为86.2kJ/kg;a点状态的湿空气进入蒸发器,降温到b点达到饱和状态即相对湿度100%,继续降温到c点,则每kg空气中有21.8-14.9=6.9g的冷凝水析出,其焓值降低到hc=58.0kJ/kg;即:30℃、80%RH的湿空气,经过蒸发器降温除湿,析出6.9g的冷凝水并放出86.2-58.0=28.2kJ/kg的热量。
冷凝器总成的放热量是蒸发器吸热量与压缩机压缩功两者之和,按压缩功相当于蒸发器吸热量的1/3计算,本发明一种高效除湿机的冷凝器总成,同样将放出的28.2*(1+1/3)=37.6kJ/(kg空气)热量;但释放这个热量的任务,由本发明的冷凝器总成(第一冷凝器模块、第二冷凝器模块)共同完成:①在双吸风口离心风机的作用下,30℃、80%RH的湿空气直接流过第一冷凝器模块和第三冷凝器模块,自a点吸热升温到达e点,he=91.4kJ/kg、Te=35℃;因为第一冷凝器模块和第三冷凝器模块的放热面积大、通风截面大、空气流量大,虽然空气从a点到e点温升不大,只有5℃,但依然承担了冷凝器总成放热总量的主体部分;②在双吸风口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来自蒸发器模块的低温饱和空气流过冷凝器4,空气状态到达d点,hd=67.9kJ/kg、Td=29.5℃.
加上冷凝器总成内外的5℃传热温差,本发明冷凝器总成中的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温度也只有40℃(如果制冷剂为R134a,对应冷凝压力10.17bar)左右,比传统的蒸发器冷凝器串联通风除湿机的冷凝温度61.4℃(对应冷凝压力17.3bar)低20℃以上,则相应的冷凝压力降低7bar以上。
将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冷凝压力)降低,系统能效比就会快速提高。下面提供的谷轮ZW108KS压缩机的工况性能测试表,说明了这一点:
表中,H------制热量;P------电机吸入功率
在上表中:
蒸发温度10℃、冷凝温度65℃,这台谷轮ZW108KS压缩机的制热量39764W,电机吸入电功率10288W,能效比为3.87;
蒸发温度10℃、冷凝温度55℃,这台压缩机的制热量39658W,电机吸入电功率8208W,能效比为4.83;
蒸发温度10℃、冷凝温度45℃,这台压缩机的制热量40854W,电机吸入电功率6675W,能效比为6.12;
蒸发温度10℃、冷凝温度35℃,这台压缩机的制热量42475W,电机吸入电功率5493W,能效比为7.73;
从上述ZW108KS压缩机的工况性能比较可以得出:
在蒸发温度为10℃条件下,冷凝温度自65℃下降到55℃,下降10℃,压缩机制热能效比由3.87提高到4.83,提高24%;
在蒸发温度为10℃条件下,冷凝温度自65℃下降到45℃,下降20℃,压缩机制热能效比由3.87提高到6.12,提高58%!
在蒸发温度为10℃条件下,冷凝温度自65℃下降到35℃,下降30℃,压缩机制热能效比由3.87提高到7.73,提高99.8%。
参照图8,为本发明一种高效除湿机的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压焓图,图中:
1-2-3-4-5-6-1,为传统的蒸发器冷凝器串联通风除湿机的制冷剂制冷除湿循环;
1-2-3-4’-5’-6’-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除湿机制冷剂制冷除湿循环;
现以R134a环保制冷剂为例来研究冷凝器末端制冷液过冷度对蒸发器制冷量的影响。
查看制冷剂R134a饱和热力性质表,在10℃、60℃饱和温度下的相变热分别为190kJ/kg、140kJ/kg,相差50kJ/kg。
每kg制冷剂R134a在10℃蒸发吸热量190kJ/kg,比在60℃冷凝放热量140kJ/kg,多出50kJ/kg,实际上是通过R134a在冷凝器末端降温放热实现“过冷”,并且在进入蒸发器之前的毛细管里再发生少量液态R134a吸收多数液态R134a的显热“提前”汽化,来实现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吸放热平衡的。所以,提高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就降低了制冷剂液体在毛细管(节流装置)中的汽化比例,从而提高了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里的蒸发吸热能力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蒸发器中4.1公斤蒸发压力、饱和温度10℃条件下,每kg的R134a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量为190.74kJ;而该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中16.8公斤压力、饱和温度60℃条件下的比热容为1.66kJ/kg,如果在冷凝器末端的制冷剂液体增加10℃的过冷,就在冷凝器中增加了16.6kJ/kg的放热量,这也就相当于在蒸发器中增加了16.6kJ/kg的吸热量,这个吸热量是该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量190.74kJ/kg的8.7%;如果在冷凝器末端的制冷剂液体增加20℃的过冷,就在冷凝器中增加了33.2kJ/kg的放热量,这也就相当于在蒸发器中增加了33.2kJ/kg的吸热量,这个吸热量是该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量190.74kJ/kg的17.4%!
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R134a在冷凝器里的过冷度每增加1℃,所引起的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量的平均增加率约0.8%(计算过冷度范围1—50℃);而制冷剂R22在冷凝器里的过冷度每增加1℃,所引起的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量的平均增加率约为1%。
由于翅片管式冷凝器的翅片和管路所选用的材料都是铜、铝等热的良导体,如果在同一张翅片上同时穿过上述“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饱和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进一步降温过冷”3个阶段的铜管,则在这3个存在着明显温度落差的区域之间,沿着翅片方向形成“热桥”,既造成热量自“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阶段(一般除湿机在30℃、80%RH条件下此阶段制冷剂气体温度自90℃左右下降到60℃左右),沿着翅片向“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阶段(此阶段制冷剂气体冷凝温度在60℃左右)传递,以及热量自“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阶段(冷凝温度在60℃左右)沿着翅片向“制冷剂液体降温过冷”阶段(此阶段制冷剂液体温度自60℃左右下降到40℃左右)传递,还造成了在第一阶段即“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自90℃左右下降到60℃左右)”阶段内部和第三阶段即“制冷剂液体进一步降温过冷(自60℃左右下降到40℃左右)”阶段内部热量自温度较高位置向温度较低位置的传递,降低了冷凝器前端即第一阶段的内外传热温差、降低了冷凝器末端即第三阶段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效率和蒸发器的制冷量。
1-2’-3’-4’-5’-6’-1与1-2-3-4-5-6-1相比,不仅冷凝压力自p2明显降低,降低到P2’;而且由于将冷凝器末端与蒸发器并列并且蒸发器置于外侧,充分利用了蒸发器低温出风对冷凝器末端的冷却作用,冷凝器末端制冷液的过冷度也明显扩大,从由(h4→h5)提高到(h4’→h5’)。
实施例四
参照图9,该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具体的该空心多面体结构为六面体结构,其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组成;其中,一侧面上设置一换热器模块1,换热器模块1由并排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组成,第一冷凝器模块11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侧蒸发器模块12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外侧;其余侧面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51、52、53;第一冷凝器模块11、蒸发器模块12、第三冷凝器模块51、52、53可嵌在立面上,也可直接作为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来使用,此处不作限制。
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其余两个立面以及顶面、底面均封闭状态,且顶面上设置有一风机2,风机2具体可采用轴流风机,风机2的进风口朝向空心多面体的内侧,风机2的出风口朝向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外侧;风机2启动,使得空心多面体结构的内部形成负压区,空心多面体结构外部的空气流经分别经过各冷凝器、蒸发器后进入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再经由风机2排出空心多面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模块11、蒸发器模块12、第三冷凝器模块51、52、53均由蛇形制冷管路和设置在蛇形制冷管路外侧的翅片组成。除湿机还包括有压缩机3和节流装置4,压缩机3的输出端通过排汽管6与第三冷凝器模块51的制冷管路相连通,压缩机3的输入端通过吸气管与蒸发器模块12的制冷管路连接,节流装置4设置在第一冷凝器模块11和蒸发器模块12之间连通的制冷管路上。压缩3依次与第三冷凝器模块51、52、53、第一冷凝器模块11、节流装置4和蒸发器模块12的制冷管路连接,形成一共制冷剂循环流通的回路。在实际的装置中,压缩机3被安置在空心多面体的里面、风机的下方,本发明说明书为了图示的方便才把压缩机放在空心多面体的外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冷凝器模块51的翅片横向分割,使得第三冷凝器模块51又被分成上冷凝器模块和下冷凝器模块;压缩机排汽管6首先连接第三冷凝器模块51上冷凝器模块对应的制冷管路,上冷凝器模块的翅片再次进行横向分割和/或纵向分割,形成若干个更小的翅片热桥被纵横向切断的子模块,可参照实施例五中的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模块11的翅片也被进行若干次横向分割和/或纵向分割,形成若干个更小的翅片热桥被纵横向切断的子模块,如图9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高效除湿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翅片纵横向热桥均被切断的第三冷凝器模块51,在第一冷凝器3的上冷凝器模块和下冷凝器模块里完成高温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随后,接近饱和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第三冷凝器模块52和第三冷凝器模块53,在第三冷凝器模块52和第三冷凝器模块53里完成饱和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液化;放热冷凝液化后的制冷剂液体,再流入位于蒸发器模块12后面的翅片纵横向热桥均被切断的第一冷凝器模块11,被风机2吸入的来自蒸发器模块12的低温空气再次降温,实现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4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模块12吸热汽化;蒸发器模块12将含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之下,使流过蒸发器模块12的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冷凝析出,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目的。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Claims (21)

1.一种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该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至少两个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所述换热器模块由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并排设置组成,且蒸发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一侧,第一冷凝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内侧的一侧;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各面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进入到所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
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的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蒸发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压缩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并联设置,每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上,每个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模块还包括有第二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与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蒸发器模块上、下设置。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由并排设置的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组成,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之间串联设置,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上。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或第二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模块。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两面进风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且所述风机的两个进风口风别与两相对侧面上的两换热器模块相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伸出所述顶面。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器模块。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顶面或底面上。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器模块嵌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上,或直接构成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变频风机,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采用电子膨胀阀。
11.一种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该高效除湿机包括一空心多面体结构,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一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其余面中至少一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所述换热器模块由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并排设置组成,且蒸发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一侧,第一冷凝器模块位于空心多面体结构内侧的一侧;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上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外侧的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进入到所述空心多面体内部,再由风机排出;
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的管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与所述蒸发器模块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装置,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蒸发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冷凝器模块与所述换热器模块串联,所述第三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形成一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
12.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模块还包括有第二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与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凝器模块、蒸发器模块上、下设置。
13.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器模块由并排设置的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组成,两第二冷凝器子模块之间串联设置,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的输入端上。
14.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模块和/或第二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15.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压缩机输出端的第三冷凝器模块上的翅片横向和/或纵向分割以切断翅片热桥。
16.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与该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
17.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两面进风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内部,且所述风机的两个进风口风别与两相对侧面上的第一冷凝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相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伸出所述顶面。
18.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由四个侧面、一顶面和一底面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器模块,其余三个侧面上分别单独设置有第三冷凝器模块,且该三个侧面上的第三冷凝器模块相串联。
19.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顶面或底面上。
20.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模块、第三冷凝器模块嵌在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上,或直接构成所述空心多面体结构的立面。
21.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效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变频风机,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采用电子膨胀阀。
CN201510117040.9A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除湿机 Active CN104764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7040.9A CN104764116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7040.9A CN104764116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除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4116A true CN104764116A (zh) 2015-07-08
CN104764116B CN104764116B (zh) 2018-02-06

Family

ID=5364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7040.9A Active CN104764116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4116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70A (zh) * 2016-09-22 2017-05-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散热装置与除湿机
CN106705258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40621A (zh) * 2017-12-22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40624A (zh) * 2017-12-22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0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2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1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75884A (zh) * 2017-12-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4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6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3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1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65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67953A (zh) * 2017-12-22 2018-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9668384A (zh) * 2018-07-30 2019-04-23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房
CN110410885A (zh) * 2019-06-26 2019-11-05 马强 一种除湿机
CN11096319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分配器及橱柜
CN115218299A (zh) * 2022-06-16 2022-10-21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断过冷段与冷凝段翅片热桥联系的超高能效除湿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1143A (ja) * 1998-03-27 1999-10-15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11147U (zh) * 2009-10-24 2010-10-20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
CN203413728U (zh) * 2013-08-16 2014-01-29 杭州高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进风除湿机
CN104019574A (zh) * 2014-05-16 2014-09-03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CN204786909U (zh) * 2015-03-17 2015-11-18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1143A (ja) * 1998-03-27 1999-10-15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1611147U (zh) * 2009-10-24 2010-10-20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
CN203413728U (zh) * 2013-08-16 2014-01-29 杭州高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进风除湿机
CN104019574A (zh) * 2014-05-16 2014-09-03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CN204786909U (zh) * 2015-03-17 2015-11-18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除湿机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70A (zh) * 2016-09-22 2017-05-1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散热装置与除湿机
CN106705258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65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0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67953A (zh) * 2017-12-22 2018-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2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1A (zh) * 2017-12-22 2018-04-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75884A (zh) * 2017-12-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4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6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40621A (zh) * 2017-12-22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1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3B (zh) * 2017-12-22 2024-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40624A (zh) * 2017-12-22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51173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40621B (zh) * 2017-12-22 2024-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75884B (zh) * 2017-12-22 2024-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7957101B (zh) * 2017-12-22 2024-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9668384B (zh) * 2018-07-30 2024-04-05 浙江普林艾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房
CN109668384A (zh) * 2018-07-30 2019-04-23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房
CN11096319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分配器及橱柜
CN110410885A (zh) * 2019-06-26 2019-11-05 马强 一种除湿机
CN115218299A (zh) * 2022-06-16 2022-10-21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断过冷段与冷凝段翅片热桥联系的超高能效除湿机
CN115218299B (zh) * 2022-06-16 2024-05-28 广州万二二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断过冷段与冷凝段翅片热桥联系的超高能效除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4116B (zh)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116A (zh) 一种高效除湿机
CN204786909U (zh) 一种高效除湿机
CN104019574A (zh) 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CN104807087B (zh) 空调
US7984621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4922669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
KR101330193B1 (ko) 냉동 장치 및 이와 관련된 냉매를 순환시키는 방법
US9587886B2 (en) Out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0462300B (zh) 用于空气冷却的制冷机的模块化水侧经济器
CN102297487A (zh) 空调热管一体机
CN203928478U (zh) 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CN104596143A (zh) 基于非共沸工质的热湿解耦处理空调系统
CN105627470A (zh) 一种基于过冷再热的空调机组
CN218001684U (zh) 一种过冷段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凝器和两器组合模块
US20040226686A1 (en) Heat pump and dehumidifying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8001685U (zh) 过冷放热段采用细径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器组合模块
JP2006317012A (ja) エアコン
CN107560213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
CN102155770A (zh) 分体式热管复合空调
WO2019130394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621785U (zh) 一种双级除湿机
CN105899898B (zh) 冷却机组
WO2021131038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12199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218299B (zh) 一种切断过冷段与冷凝段翅片热桥联系的超高能效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8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612 large hangtou town in the city of Jiande Industrial Zon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PRINTRONICS Eyr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Address before: 200237 Shanghai, Hongmei South Road, No. 777, the bottom floor, room 53, 21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7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612 large hangtou town in the city of Jiande Industrial Zon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7 Shanghai, Hongmei South Road, No. 777, the bottom floor, room 53, 21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high efficiency dehumidifi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Hangzhou Jiande sub branch

Pledgor: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