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434A - 音频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频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434A
CN104754434A CN201310751209.7A CN201310751209A CN104754434A CN 104754434 A CN104754434 A CN 104754434A CN 201310751209 A CN201310751209 A CN 201310751209A CN 104754434 A CN104754434 A CN 104754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set
interconnecting electrode
electrode
interconnecting
featur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1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434B (zh
Inventor
陈�峰
胡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12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4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4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音频传输装置,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在本发明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中,所述功能板可以安装到具有耳麦功能的壳体中,实现多种功能之间的选择或组合应用,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Description

音频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广泛流行各种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例如音乐播放器、随身听、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各种移动或固定的电子设备上,USB接口和音频插孔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标配。带USB接口的外围电子设备应用的非常普遍,比如闪存盘等,而基于音频接口的外围设备最为广泛使用的是耳麦(即带麦克风的耳机)。带USB接口的外围电子设备以及基于音频接口的外围设备的使用量巨大,但是,迄今为止,带USB接口的外围电子设备以及基于音频接口的外围设备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使用者需要同时携带该两种设备在身边。并且,现有耳麦中只有一个音频接口(即音频插头),接口单一,集成度低,无法跟多种电子设备的接口兼容,因此不得不另外携带标准接口的通信线,不仅增加电子设备的外设成本,并且给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将耳麦与至少一功能性器件整合在一起,实现多种功能之间的选择或组合应用,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耳麦电路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选择性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麦电路板上设置有一耳麦互联电极组,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与所述耳麦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功能板上设置有一功能板互联电极组,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电性连接,当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与功能板互联电极组电性连接,所述耳麦电路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麦电路包括麦克信号线、左耳塞线、左声道信号线、右声道信号线、右耳塞线、耳麦地线,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耳麦互联电极、第二耳麦互联电极、第三耳麦互联电极、第四耳麦互联电极、第五耳麦互联电极、第六耳麦互联电极,分别依次连接所述麦克信号线、左耳塞线、左声道信号线、右声道信号线、右耳塞线、耳麦地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二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三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四互联电极对应连接第六耳麦互联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第五互联电极、第六互联电极,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第五互联电极、第六互联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第二耳麦互联电极、第三耳麦互联电极、第四耳麦互联电极、第五耳麦互联电极、第六耳麦互联电极。
进一步的,在所述耳麦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通过第一按压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按下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弹起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相连;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通过第二按压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开关按下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二按压开关弹起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对应的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当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且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均处于弹起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有第一外部接口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还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二功能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与第二功能电路选择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功能电路具有第二外部接口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具有一传递声波的进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板为T形或长方形,所述耳麦电路板为T形或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耳麦电路板连接音频插头线、左耳塞线以及右耳塞线,所述功能板具有的引出所述音频插头线、左耳塞线以及右耳塞线的出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具有一将所述功能板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外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耳麦功能的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功能板可以安装到具有耳麦功能的壳体中,实现多种功能之间的选择应用,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中耳麦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功能板安装到壳体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二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二实施例中功能板安装到壳体中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中耳麦电路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三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音频传输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耳麦功能的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所述功能板可以安装到具有耳麦功能的壳体中,实现多种功能之间的选择或组合应用,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以下列举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的几个实施例,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明确的是,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其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的改进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中耳麦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功能板安装到壳体中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1)功能板120部分:所述功能板120具有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第一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是只有在所述功能板1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借助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来启动工作;第二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可独立工作(所述功能板1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2)耳麦电路板110部分:当所述功能板120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所述耳麦电路的耳塞功能部分不工作,MIC可工作;所述功能板1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所述耳麦电路的全部功能可用。
如图1所示,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110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120。所述耳麦电路板110可以固定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面,所述壳体100的顶面为空,这样便于所述功能板120的嵌入。但所述功能板120在所述壳体100中的安装方式并不作具体限制。
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110具有一可完成耳麦功能的所需的元件,其中包括一耳麦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耳麦电路一般包括麦克风(Microphone)芯片111、线控(LineCtrl)芯片112以及其它所需的元件,所述耳麦电路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赘述。所述麦克风芯片111、线控芯片112以及其它所需的元件都可以焊接或一体式封装在所述耳麦电路板1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240为四线插头,所以,所述耳麦电路一般还包括麦克信号线MIC、左声道信号线HPL、右声道信号线HPR、左耳塞线HPLS、右耳塞线HPRS、耳麦地线GND等必要的线路,当左声道信号线HPL和左耳塞线HPLS短接,并且右声道信号线HPR和右耳塞线HPRS短接时,可以独立完成耳麦功能。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麦克信号线MIC、左声道信号线HPL、右声道信号线HPR用于连接音频插头240,所述左耳塞线HPLS、右耳塞线HPRS用于连接左声道耳塞和右声道耳塞。所述麦克信号线MIC同时接入所述麦克风芯片111、线控芯片112,声音被所述麦克风芯片111转换成电信号后从所述麦克信号线MIC上传至远端的手持电子设备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而线控芯片112则将三个按键BT+,BTc和BT-(等效为三个电学接地开关)的动作编码转换至数字信号后,以某种单线协议(比如在不同的频段上),从所述麦克信号线MIC上传至远端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相应的接收器中。
所述耳麦电路板110通过音频插头线230连接至所述音频插头240,通过左耳塞线210连接至左耳塞,通过右耳塞线220连接至右耳塞,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插头线230和右耳塞线220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的下方引出,所述左耳塞线210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的上方引出,但引出方式和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制。
所述功能板120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可以为读写单元模块、音频编码器模块或无线收发单元模块等,具体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为读写单元模块(如闪存),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有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为A型USB电极、USB控制模块USB Ctrl以及第一功能模块FuncMod1m。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功能板120安入板壳中时,所述音频传输装置模块可以作为普通的耳麦使用,而所述功能板120可以作为一个闪存使用。此时,将闪存整合在普通的耳麦中,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避免携带多种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麦电路板110上设置有一耳麦互联电极组113,如图2所示,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与所述耳麦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包括第一耳麦互联电极113a、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第六耳麦互联电极113f,分别依次连接所述麦克信号线MIC、左耳塞线HPLS、左声道信号线HPL、右声道信号线HPR、右耳塞线HPRS、耳麦地连接线GND,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有更多的互连电极(未画出)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相连接,以实现所述耳麦电路对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的控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的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较佳的,所述功能板120上设置有一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当所述功能板120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与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耳麦电路的正常工作。当然,除上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以外,所述功能板120还可以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电性连接的控制电极,通过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上设置额相应电极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耳麦电路对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电的控制,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包括第一互联电极121a、第二互联电极121b、第三互联电极121c、第四互联电极121d。同样,所述控制电极的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以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为USB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有一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为USB电极,所述USB接口电路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电路还具有一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可以为USB电极,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电路为USB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的电源线mVDD、数据线mD-、数据线mD+、地线GND依次与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的电源线VDD、数据线D-、数据线D+、地线GND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直接相连接或通过机械开关等器件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有两种不同的接口电极,从而实现两种USB接口之间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和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均为USB接口电极,所以,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和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之间连接即可。
较佳的,所述功能板120还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二功能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功能电路可以为RFID模块、非接触智能卡模块、NFC模块或任何无需有线接口(比如USB接口)连接和控制的模块,具体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电路还可以具有一第二功能模块Func Mod0m,所述第二功能模块Func Mod0m可独立工作,使得所述功能板1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均可以正常工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所述第二功能模块Func Mod0m的具体结构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当所述功能板120未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中,左耳塞线HPL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断开,同时,右耳塞线HPRS和右声道信号线HPR断开,所述耳麦电路板110的耳塞功能禁止使用。但是耳麦电路的麦克风可以正常使用。
当所述功能板120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互联电极121a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113a,所述第二互联电极121b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所述第三互联电极121c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所述第四互联电极121d对应连接第六耳麦互联电极113f,此时,将左耳塞线HPL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短接,同时,将右耳塞线HPRS和右声道信号线HPR短接。
此时,所述耳麦电路板110的耳塞功能可以使用,结合麦克风即可实现完整的耳麦功能,所述功能板120可以独立实现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和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直连的转换。例如,当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为A型USB接口,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为B型micro USB接口时,实现A型USB接口和B型micro USB接口的转换;
并且,还可以通过USB控制模块USB Ctrl对所述功能板120上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Func Mod1m进行控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另外,所述第二功能模块Func Mod0m也可以是不用跟任何其它电路或电极连接而独立使用的电路模块,以实现单独的功能,其具体的功能不做限制。当然,还可以在所述功能板120上设置另外的控制模块,实现远端的电子设备通过音频线对功能板的控制等功能,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和功能板互联电极121组均为焊盘式电极,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为焊盘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为金属丝电极,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为插孔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为插针式电极,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为插针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为插孔式电极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板120为带USB接口的单片超薄设计的功能块,可以是单面或双面带有单个或多个USB接口的设计(组合可根据设计不同而变)。所述功能板120的形状可以为T形或长方形,如图4所示,但是所述功能板120的形状并不限于为T形或长方形,所述功能板120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保证两端的形状满足相应的接口标准的要求即可,例如所述功能板120可以是弧面,斜面等,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所述功能板120的一端为A型USB接口电极,另一端为B型micro USB接口电极,所述功能板120的形状为T形,但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选择。当然,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和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126并不限于为USB接口,还可以为苹果专用的8线数据接口,或智能卡接口等,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
较佳的,所述功能板120具有一传递声波的进音孔127,使得所述功能板120安装进所述壳体100中时,所述功能板120可以将声音传递到所述麦克风芯片111。其中,所述进音孔127可以正对或不正对所述麦克风芯片111的进音孔。
另外,所述功能板120具有的引出所述音频插头线230、左耳塞线210以及右耳塞线220的出线口128,所述出线口128可以为位于所述功能板120的窄段的侧面有四个凹槽,但具体分布方式以及数量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具有一将所述功能板120密封在所述壳体100内的外盖,所述外盖的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制。另外,所述功能板12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外盖的内侧,当将所述外盖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上时,所述功能板120可以密封在所述壳体100内。
此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113与功能板互联电极组121电性连接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当所述第一功能电路为MP3(带录音)或蓝牙耳机芯片时,所述麦克信号线MIC、左耳塞线HPLS、右耳塞线HPRS则需要接至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并不限于具有一个第一功能模块Func Mod1m,还可以同时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并可以控制多个功能模块同时或分时使用,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7,图6为本发明二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二实施例中功能板安装到壳体中的示意图。在图6-图7中,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图5相同的表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所述第二实施例的音频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传输装置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1)功能板320部分:所述功能板320具有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第一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是只有在所述功能板3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借助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来启动工作;第二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可独立工作(所述功能板3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2)耳麦电路板110部分:在所述功能板3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所述耳麦电路的耳塞功能不工作,MIC可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所述功能板320中,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321包括第一互联电极321a、第二互联电极321b、第三互联电极321c、第四互联电极321d、第五互联电极321e、第六互联电极321f,如图6所示。此外,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326为8线接口,由于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和第二外部接口电极326的种类不同,所以,所述功能板320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模块Interface Ctrl来实现8线接口和USB接口之间的转换,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功能板320安装到所述壳体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互联电极321a、第二互联电极321b、第三互联电极321c、第四互联电极321d、第五互联电极321e、第六互联电极321f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113a、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第六耳麦互联电极113f。此时,这样就实现了音频四线接口、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124(A型USB接口)和第二外部接口电极326(8线接口)的三口合一的转换。此时,左耳塞线HPL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断开,同时,右耳塞线HPRS和右声道信号线HPR断开,所述耳麦电路板110的左、右耳塞属于禁用状态。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图9,图8为本发明三实施例中音频传输装置中耳麦电路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三实施例中功能板的示意图。在图8-图9中,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图5相同的表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所述第三实施例的音频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传输装置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1)功能板420部分:所述功能板420具有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第一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是只有在所述功能板4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借助于所述耳麦电路板110来启动工作;第二功能电路的部分功能可独立工作(所述功能板4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2)耳麦电路板110部分:在所述功能板420安入所述壳体100中时或从所述壳体100中取出时,所述耳麦电路的耳塞以及MIC功能均可工作。
如图8所示,在所述耳麦电路板410上,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之间通过第一按压开关411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411按下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一按压开关411弹起(不被按下)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113b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113c之间电相连;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之间通过第二按压开关412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开关412按下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二按压开关412弹起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113d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113e之间电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为长方形,如图8所示,对应的,所述功能板420为长方形,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外部接口电极424为B型USB接口,所述第二外部接口电极426为8线接口,所述功能板420还可有内部控制模块Interface Ctrl来实现8线接口和USB接口之间的转换。所述功能板420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按压开关411和第二按压开关412对应的第一凹部421以及第二凹部422,当所述功能板420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中,所述第一按压开关411和第二按压开关412位于所述第一凹部421以及第二凹部422内,且所述第一按压开关411和第二按压开关412均处于弹起连通状态,以实现机械开关控制的方式来控制左耳塞线HPLS(右耳塞线HPR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右声道信号线HPR)之间的连接。此时,所述耳麦电路板410的耳塞功能可以使用。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将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结合起来,做一个双面的所述功能板,使得当所述功能板的一面面向所述耳麦电路板安装时,左耳塞线HPL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断开,同时,右耳塞线HPRS和右声道信号线HPR断开,当所述功能板的另一面面向所述耳麦电路板安装时,左耳塞线HPLS和左声道信号线HPL连接,同时,右耳塞线HPRS和右声道信号线HPR连接,从而实现多种功能的选择应用;另外,机械开关控制的方式还可以用在T形的所述功能板上,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当然,所述耳麦电路板还可以为一可以单独完成耳麦功能的耳麦电路板,所述功能板和所述耳麦电路板不需要配合使用,即可以分别单独地完成各自的功能,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功能板可以安装到具有耳麦功能的壳体中,实现多种功能之间的选择应用,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一耳麦电路板以及一可拆卸安装的功能板,其中,所述耳麦电路板具有一耳麦电路,所述功能板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一功能电路,通过所述功能板的安装或拆卸,实现耳麦功能与预设功能的选择应用或组合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电路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选择性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电路板上设置有一耳麦互联电极组,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与所述耳麦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功能板上设置有一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当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与功能板互联电极组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电路包括麦克信号线、左耳塞线、左声道信号线、右声道信号线、右耳塞线、耳麦地线,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耳麦互联电极、第二耳麦互联电极、第三耳麦互联电极、第四耳麦互联电极、第五耳麦互联电极、第六耳麦互联电极,分别依次连接所述麦克信号线、左耳塞线、左声道信号线、右声道信号线、右耳塞线、耳麦地连接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二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三互联电极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所述第四互联电极对应连接第六耳麦互联电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包括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第五互联电极、第六互联电极,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互联电极、第二互联电极、第三互联电极、第四互联电极、第五互联电极、第六互联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耳麦互联电极、第二耳麦互联电极、第三耳麦互联电极、第四耳麦互联电极、第五耳麦互联电极、第六耳麦互联电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麦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通过第一按压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按下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弹起时,所述第二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三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相连;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通过第二按压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开关按下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二按压开关弹起时,所述第四耳麦互联电极和第五耳麦互联电极之间电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对应的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当所述功能板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且所述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均处于弹起状态。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和功能板互联电极组均为焊盘式电极;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为焊盘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为金属丝电极;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为插孔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为插针式电极;或,所述耳麦互联电极组为插针式电极,所述功能板互联电极组为插孔式电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还具有用于所述耳麦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的控制电极,所述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电性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具有第一外部接口电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还具有第二外部接口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还具有一可独立完成预设功能的第二功能电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具有一传递声波的进音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为T形或长方形,所述耳麦电路板为T形或长方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电路板连接音频插头线、左耳塞线以及右耳塞线,所述功能板具有的引出所述音频插头线、左耳塞线以及右耳塞线的出线口。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具有一将所述功能板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外盖。
1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中的功能板。
CN201310751209.7A 2013-12-30 2013-12-30 音频传输装置 Active CN104754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1209.7A CN104754434B (zh) 2013-12-30 2013-12-30 音频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1209.7A CN104754434B (zh) 2013-12-30 2013-12-30 音频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434A true CN104754434A (zh) 2015-07-01
CN104754434B CN104754434B (zh) 2019-12-24

Family

ID=5359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1209.7A Active CN104754434B (zh) 2013-12-30 2013-12-30 音频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44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882A (zh) * 2016-02-23 2016-06-01 深圳市秦通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可拆卸式外壳的无线耳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44651U (zh) * 2009-07-31 2010-04-28 沈阳晨讯希姆通科技有限公司 双耳机适配器及其相应的主板
KR20130023539A (ko) * 2011-08-29 2013-03-08 종 해 김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하는 스마트패드 시스템
CN202998409U (zh) * 2012-11-30 2013-06-12 常州洪荒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存储单元的无线耳麦
CN203243509U (zh) * 2012-12-17 2013-10-16 深圳市乐迈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立体耳机
CN103428597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博罗县全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耳机
CN203661260U (zh) * 2013-12-30 2014-06-18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44651U (zh) * 2009-07-31 2010-04-28 沈阳晨讯希姆通科技有限公司 双耳机适配器及其相应的主板
KR20130023539A (ko) * 2011-08-29 2013-03-08 종 해 김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하는 스마트패드 시스템
CN103428597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博罗县全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耳机
CN202998409U (zh) * 2012-11-30 2013-06-12 常州洪荒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存储单元的无线耳麦
CN203243509U (zh) * 2012-12-17 2013-10-16 深圳市乐迈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立体耳机
CN203661260U (zh) * 2013-12-30 2014-06-18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882A (zh) * 2016-02-23 2016-06-01 深圳市秦通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可拆卸式外壳的无线耳机
CN105635882B (zh) * 2016-02-23 2018-11-20 深圳市秦通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可拆卸式外壳的无线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434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2364A (zh) 扬声器连接器模块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3661260U (zh) 音频传输装置
CN106253012A (zh) 一种转换器及带有该转换器的多功能充电音频线
CN203909716U (zh) 一种新型的意念耳机
CN110994273A (zh) 一种分体式集线器
CN204761690U (zh) 耳机电路
CN204244456U (zh) 耳机
CN103682724A (zh)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充电线
CN105263079A (zh) 可变为有线耳机的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CN112204997B (zh) 具有头戴式耳机和控制盒的头戴式耳机系统
CN204244455U (zh) 耳机
CN205039955U (zh) 蓝牙耳机
CN104754434A (zh) 音频传输装置
CN209545630U (zh) 手机及主机
CN106131732A (zh) 一种耳机
CN206100377U (zh) 耳机装置
CN211606768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08971751U (zh) 一种基于音频通信的无线耳机
CN10773441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N204014026U (zh) 音频传输电路
CN210444040U (zh) 一种卡通充气服用12v多功能电池盒
CN210577849U (zh) 便携式充电盒
CN108701927A (zh) 插头、插座和终端设备
CN203912158U (zh) 一种usb和音频的复用线及蓝牙音箱电路
CN111464916B (zh) 一种屏幕分离式外置声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