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3640A -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3640A
CN104753640A CN201510123034.4A CN201510123034A CN104753640A CN 104753640 A CN104753640 A CN 104753640A CN 201510123034 A CN201510123034 A CN 201510123034A CN 104753640 A CN104753640 A CN 104753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de
link
scrambler
layer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3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3640B (zh
Inventor
张校辉
伊鹏
虎艳宾
张传浩
杜飞
周锟
申涓
黄万伟
谈满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23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3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3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3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在识别出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在识别出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使用识别出的扰码方式、帧校验方式及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经过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发现,使用上述依次识别扰码方式、帧校验方式及链路层协议类型的顺序进行识别,与使用其它识别顺序相比,时延最小,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进一步地,能够满足网络传输链路的配置实时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网络通信中,类似PoS(Packet over SDH,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ized Data Hierarchy,SDH)上传数据包)技术的传输方式的使用非常普遍。这种传输方式的基本原理是将IP数据包装载进点对点通讯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或其它链路层协议的载荷部分,然后在帧头添加相应的链路层协议信息,在帧位加上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码后,将形成的链路层帧映射进SDH帧结构中,在映射前可选择对PPP帧进行扰码。其中,从扰码的角度看,对发送方实施的是加扰操作,对接收方实施的是解扰操作。
根据以上介绍可知,PoS链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多种可选可变的参数,例如传输码流是否加扰以及加扰多项式的选择、链路层协议采用PPP或者HDLC、帧校验方式可以是16位的CRC也可能是32位的CRC。这种可变性使得通信双方在设备对接、线路调试等工作过程中都面临着参数不一致而导致的无法正常通信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常需要技术人员手动配置通信双方的PoS链路参数,使得通信双工使用的PoS链路参数一致,而这种人工手工配置的方法无疑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配置方法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包括:
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所述PoS链路上的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包括:
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
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
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方式进行的扰码。
可选地,所述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包括:
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从所述PoS链路上接收到的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可选地,所述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包括:
从所述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
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
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与第一对端设备相连,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或者,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设置在第一设备上,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第三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进行的扰码。
可选地,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识别模块具体用于,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所述PoS链路上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包括:
所述第三识别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与第一对端设备相连,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或者,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一种链路参数适配系统,包括:
链路检查装置,用于完成链路参数的周期性检查,并根据系统的工作模式判断PoS链路上的设备是否需要适配;
如权利要求7至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用于在判断PoS链路上的设备需要适配的情况下,适配所述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所述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供系统管理使用。
本申请所述的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在识别出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在识别出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使用识别出的扰码方式、帧校验方式及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经过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发现,使用上述依次识别扰码方式、帧校验方式及链路层协议类型的顺序进行识别,与使用其它识别顺序相比,时延最小,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进一步地,能够满足网络传输链路的配置实时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通信设备可以设置在PoS链路的终点的示意图;
图2为通信设备设置在PoS链路的中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又一种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又一种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的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链路参数适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在PoS链路上的通信设备上,如图1所示,通信设备可以设置在PoS链路的终点,在此情况下,通信设备需要与PoS链路上对端的通信设备进行适配,其中,Rx表示接收,Tx表示。如图2所示,通信设备还可以设置在PoS链路的中段,即通信设备需要与PoS链路上两端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通信设备需要与PoS链路上两端的通信设备进行适配。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适配”为使得PoS链路上相互联通的通信设备间使用相同的参数进行数据的收发,以保证链路的正常通信。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本实施例中,PoS链路上的数据帧具有固定的帧结构,通常,PoS链路上的数据帧的帧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包括4字节的帧头、可变长度的数据和2字节或者4字节的帧校验。
扰码方式通常可以为何种使用的扰码多项式,本实施例中,将不使用扰码多项式看作一种特殊的扰码方式。
本实施例中,因为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各个传输方式的识别,因此,具体地,表现在图1或图2中,即为通信设备依据接收端收到数据帧进行识别。
S302: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通常,帧校验方式可能为16位的CRC、32位CRC或者其它长度的CRC。
S303: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通常,链路层协议类型可以为PPP或者HDLC。
S304: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所述PoS链路上的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如图1或2所示的场景中,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代替传统的人工手工配置参数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设备适配的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并非将传统的人工配置设备参数的方法简单移植,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发现,由于上述三类参数在设置不正确时产生的现象不一样,所以,如果不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识别,将导致识别过程难以收敛,或者导致线路参数识别结果出现异常,从而使得线路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严格限定的上述三类参数的识别顺序,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按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识别顺序,具有识别速度快的优点,能够满足设备的在线实时适配。
因此,不论是在调整PoS链路上的一端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的情况下,还是在PoS链路上新增通信设备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均能够具有较高的设备适配效率以及较高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中,S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401: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POS标准制定的方法进行链路层的帧定界,这里不再赘述。
S402: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
S403: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进行的扰码。
S403具体的实现步骤为:
S4031:如果定界不成功,从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选取一种多项式;
S4032: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
S4033:判断是否定界成功,如果是,执行S4034,如果否,执行S4031;
S4034: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多项式进行的扰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任意一种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后,均不能成功定界,则可能是出现线路误码情况,此时需要终止当前识别周期的操作,转入下一识别周期进行识别。
图4所示的方法中,先进行无扰码的识别,再进行有扰码的识别,在扰码识别成功后,可以不进行较为复杂的扰码多项式的识别,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的简化流程,节省设备的计算资源。
S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所述PoS链路上接收到的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从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选取一种帧校验方式;
S502: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
S503:对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下接收到的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进行计数,计数值设为C;
S504:判断C≥1是否成立,如果是,执行S505,如果否,则执行S501;
S505: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下,从所述PoS链路上接收到的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均不能大于一个,则可能是出现线路误码情况或者是因为当前线路上无流量,此时需要终止当前识别周期的操作,转入下一识别周期进行识别。
图5所示的方法,使用C≥1作为判断条件,优点在于,采用最小边界值判断,充分利用了帧校验计算方式数量有限的事实和线路帧校验误判成功概率几乎无限接近零值这一特性,使得帧校验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识别,保证了识别过程的实时性能。
图6所示为S303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601:从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
S602: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
本实施例中,预设长度可以为2。
S603: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
S604: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字节可以为字节0xFF03,第二类型的字节可以为字节0x0F00。第一链路层协议可以为PPP,第二链路协议可以为HDLC。
在图1所示的场景下,通信设备与对端设备1相连,假设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则本实施例中,S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在图2所示的场景下,对端设备1和对端设备2均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即,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假设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则本实施例中,S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图7所示: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这种方式称为“透明接收”。这种模式下,通信设备需要两端的设备连通起来,此时Rx1的识别结果将配置到Tx2,Rx2的识别结果将配置到Tx1。
或者,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假设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S304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如图8所示: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这种方式称为“强制连通”。这种模式下,Rx1与Tx1对应,Rx2与Tx2对应。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设置在第一设备上,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901,用于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第二识别模块902,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第三识别模块903,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配置模块904,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识别模块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进行的扰码。
第二识别模块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所述PoS链路上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第三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从所述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在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的情况下,配置模块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的情况下,配置模块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或者,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链路参数适配系统,如图10所示,包括:
链路检查装置1001、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1002、以及记录模块1003。
其中,链路检查装置1001用于完成链路参数的周期性检查,并根据系统的工作模式判断PoS链路上的设备是否需要适配;
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1002的功能如图9所述的装置的功能相同。
记录模块1003用于记录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所述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供系统管理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所述PoS链路上的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包括:
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
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
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方式进行的扰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包括:
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从所述PoS链路上接收到的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包括:
从所述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
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
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与第一对端设备相连,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或者,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7.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设置在第一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第三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
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扰码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PoS链路设置为不解扰方式,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定界成功,则将所述数据帧识别为无扰码方式;如果定界不成功,则遍历使用预设的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扰码多项式,将所述PoS链路按当前选择的扰码多项式进行扰码,并对所述PoS链路传输的数据帧进行链路层帧定界,如果使用所述扰码多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扰码多项式进行定界成功,则确定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为使用此扰码进行的扰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出所述数据帧的扰码方式的情况下,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识别模块具体用于,遍历使用预设的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所有帧校验方式,设置所述PoS链路为当前选择的帧校验方式,如果在所述帧校验方式备选集合中的任意一种帧校验方式的情况下,所述PoS链路上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确定当前选中的帧校验方式为所述数据帧的帧校验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包括:
所述第三识别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帧校验正确的数据包中选择一个数据帧;从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中提取预设长度的字节;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一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一链路层协议,如果所述预设长度的字节为第二类型的字节,确定所述数据帧的链路层协议类型为第二链路层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与第一对端设备相连,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相连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PoS链路上一侧连接第一对端设备,另一侧连接第二对端设备,所述从PoS链路上接收到的数据帧为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适配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或者,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连接的发射端的发射参数配置为所述扰码方式、所述帧校验方式及所述链路层协议类型。
13.一种链路参数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路检查装置,用于完成链路参数的周期性检查,并根据系统的工作模式判断PoS链路上的设备是否需要适配;
如权利要求7至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装置,用于在判断PoS链路上的设备需要适配的情况下,适配所述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所述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供系统管理使用。
CN201510123034.4A 2015-03-20 2015-03-20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53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3034.4A CN104753640B (zh) 2015-03-20 2015-03-20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3034.4A CN104753640B (zh) 2015-03-20 2015-03-20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640A true CN104753640A (zh) 2015-07-01
CN104753640B CN104753640B (zh) 2019-03-12

Family

ID=5359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3034.4A Active CN104753640B (zh) 2015-03-20 2015-03-20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36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195A (zh) * 2015-12-29 2016-10-12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sdh线路通道结构和协议类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57088A (zh) * 2018-08-14 2019-01-22 深圳市科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解扰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934A1 (en) * 2005-11-16 2008-09-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tec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istency of link scrambling configuration
CN101488260A (zh) * 2009-02-10 2009-07-22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os端口自适应的实现方法
CN101640615A (zh) * 2009-09-08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s端口扰码配置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1403A (zh) * 2011-08-10 201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pos端口的链路层协议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07139A (zh) * 2011-08-10 2012-01-0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s芯片配置的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84956A (zh) * 2011-11-28 2012-09-19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10Gbps网络接入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934A1 (en) * 2005-11-16 2008-09-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tec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istency of link scrambling configuration
CN101488260A (zh) * 2009-02-10 2009-07-22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os端口自适应的实现方法
CN101640615A (zh) * 2009-09-08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s端口扰码配置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1403A (zh) * 2011-08-10 201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pos端口的链路层协议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07139A (zh) * 2011-08-10 2012-01-0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s芯片配置的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84956A (zh) * 2011-11-28 2012-09-19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10Gbps网络接入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195A (zh) * 2015-12-29 2016-10-12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sdh线路通道结构和协议类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57088A (zh) * 2018-08-14 2019-01-22 深圳市科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解扰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640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9384B1 (en) Approximate ma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698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alignment
CN109154927A (zh) 低延时多协议重定时器
CN104079488B (zh) 基于以太网二层头压缩的传输设备及方法
CN103716137A (zh) 一种识别ZigBee传感器网络丢包原因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03484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data between near-end device and remote device
CN104750588A (zh) 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压力测试方法
US8924611B2 (en) Providing a serial protocol for a bidirectional serial interconnect
CN106598889A (zh) 一种基于fpga夹层板的sata主控器
US11818596B2 (en) Link fault handling in fronthau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8123775A (zh)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设备
US10243876B2 (en) Chip-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4753640A (zh)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链路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8063986A (zh) 多通道无源光网络的帧序号承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337959B2 (en) Defect propagation of multiple signals of various rates when mapped into a combined signal
CN110149242B (zh) 一种支持srio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功能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07783922A (zh) 一种数据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31999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
CN10351647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74194A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319249A1 (en) Transmission checking method, node,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442686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54270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eslot configuration in TDM transmission
CN101771495B (zh) 一种数据修正方法及装置
US10361814B2 (en) Encoding for frameless packet transmiss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