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3443B -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3443B
CN104753443B CN201310731606.8A CN201310731606A CN104753443B CN 104753443 B CN104753443 B CN 104753443B CN 201310731606 A CN201310731606 A CN 201310731606A CN 104753443 B CN104753443 B CN 104753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onnecting rod
connector
wind
removably mou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16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3443A (zh
Inventor
汪德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 Ren Electronics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Zheng Ren Electronics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 Ren Electronics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Zheng Ren Electronics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3107316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3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3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3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控制器和底座,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转轴和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可拆卸安装于转轴上,转轴可拆卸安装于电机本体上,电机本体可拆卸安装于控制器上,控制器可拆卸安装于底座上,电机本体、蓄电池组以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底座的外周铰接有多个支撑板,各支撑板可相对底座向上翻转围合形成具有一空腔的壳体,转轴可拆卸成多个杆径相同的连接杆,各连接杆可拆卸安装于电机本体上并收纳于壳体内,叶片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安装于至少一支撑板上,并收纳于壳体内,整个收纳成一体,便于携带与安装。

Description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因此,对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各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太阳能、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无污染且分布广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类能源不足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如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力较弱,晚上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而风力加强;在夏季时,光照强度大然而风力较弱,冬季时,光照强度减弱而风力加强,将太阳能与风能互相配合使用,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同时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非常适宜在边防哨所、边远牧区以及海岛等交通不便的地方使用,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组件,目前有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和支架,风力发电机安装在支架的顶端,此种风力发电机只能接收一个风向的风,风能利用率较低,且各结构之间皆采用固定设置的连接模式,导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整体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且在偏远地区或需要救援的场合下无法使用。另有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是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活动安装在一顶板上,拆卸时,仅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灯杆安装在装置主架内收纳,而其他部件仍采用使用时的固定形式,同样供电装置整体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体积比较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控制器和底座,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转轴和叶片组件,所述电机本体、所述蓄电池组以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叶片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所述电机本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外周铰接有可在收纳时相对所述底座向上翻转并围合形成具有一空腔的壳体、而在使用时可作为整个系统支承构件的多个支撑板,所述转轴由可拆卸成多个杆径相同的连接杆组合构成,各所述连接杆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所述蓄电池组安装于至少一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叶片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顶盖,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端,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轴的顶端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开口端处并与向上翻转围合后的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具体地,每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设有第一连接件,相邻两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盖与置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或与置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另一所述连接杆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钩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数目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形相适配,各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和第一叶片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叶片连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叶片可收纳于所述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叶片组件还包括第二叶片连杆,所述第二叶片连杆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叶片连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为两个,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叶片为阻力型叶片,所述阻力型叶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为四个,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为四个,并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心对称,所述叶片为升力型叶片,所述升力型叶片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螺纹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风力发电机的转轴可拆卸成多个连接杆并可收纳于壳体内,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组件、蓄电池组以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可以收纳于壳体内,减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安装时,将连接杆从电机本体上取下,相邻两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并依次组装其他连接杆,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此外,各个连接杆的杆径相同,即连接而成的转轴轴径相同,当叶片组件受风力影响发生转动时,转轴上各点受力相同,因此,可消除转轴由于受力不均,其顶端易发生不同程度偏转的现象,提高风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叶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呈收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顶盖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未安装叶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1、太阳能光伏组件(图中未示出)、蓄电池组(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底座2,风力发电机1包括电机本体11、转轴12和叶片组件13,转轴12可拆卸安装于电机本体11上,电机本体11可拆卸安装与控制器上,控制器可拆卸安装于底座2上,叶片组件13可拆卸安装于转轴12上,电机本体11可拆卸安装于控制器上,控制器可拆卸安装于底座2上,电机本体11、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底座2的外周铰接有多个支撑板3,各支撑板3可在收纳时相对底座2向上翻转并围合形成壳体31,而在使用时可作为整个系统支撑构件,壳体31具有一空腔310,转轴12由可拆卸成多个杆径相同的连接杆121组合构成,各连接杆121拆卸安装于电机本体11上并可收纳于壳体31内,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安装于至少一支撑板3上,并收纳于壳体31的空腔310内,叶片组件13也可收纳于壳体31内。
或者,各连接杆121拆卸安装于控制器或底座2上,电机本体11可以单独搬运,将整个系统拆分成多个单独的构件,可以由多人分担,减轻携带负担。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拆卸成多个连接杆121,连接杆121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制作,各连接杆121的杆径相同,并可拆卸安装于电机本体11上,叶片组件13与转轴12可拆卸连接,因此,本实施例提供风力发电机1可拆卸成多个单独部件,并收纳于壳体31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的风力发电机,不仅将风力发电机1完全收纳于壳体31内,而且,转轴12各点处杆径相同,当叶片组件13受风影响,发生转动,转轴12各点受力相同,消除现有技术采用伸缩杆式结构,转轴各点受力不均,转轴的顶端容易发生偏转,影响风能的利用率,此外,连接杆121固定在电机本体11上,即使在运输过程中,连接杆121也不会松散,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铰接于底座2的外周,并呈环绕状布置,支撑板3可相对底座2收折或打开,张开的支撑板3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撑,支撑板3向上收合时可形成壳体31,将连接杆121、叶片组件13、电机本体11、蓄电池组、太阳能光伏组件都收纳于壳体31的空腔310内,即风力发电机完全收纳于空腔310内,减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整体体积,便于携带,支撑板3的张开角度可根据地势高低来调整合适的角度,底座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板3的支撑杆4,底座2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杆4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支撑杆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安装孔设有内螺纹,支撑杆4的一端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抵顶于支撑板3上,用于固定支撑板3的张开角度,当支撑板3根据地势调整好张开角度,支撑杆4的一端支顶于支撑板3上,使得整个发电系统在平稳的环境中工作,进一步确保整个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支撑板3设置为三个,并以底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板3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制成,支撑板3为弧形板,三个支撑板3向上翻折形成的壳体31为圆筒状,空腔310的腔体更大,可以把风力发电机1的各个部件收纳于空腔310内,太阳能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组均安装在支撑板3上,太阳能光伏组件可以接受太阳能,并产生电能,通过控制器将电能储存于蓄电池组内,拆卸运输时,支撑板3收折,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组均收合于壳体31内,从而在运输或搬运时,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组免受外力破坏,此外,也可以在蓄电池组上可以根据需要内嵌北斗导航系统或GPS定位芯片,应急时,方便外界搜索与定位。
优选地,电机本体11的外壳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电机本体11可拆卸安装于控制器上,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单个电机本体11的功率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将多个电机本体11组装成电机组,增大电机本体11的发电功率。
优选地,风力发电机1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转轴12与风向垂直,而叶片组件13无需对风,可以接受任何风向的风,因此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此外,相较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而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电机本体11可安装在地面上,检修维护更加方便,安装时,将电机本体11安装于控制器上,再将转轴12安装于电机本体11上,叶片组件13安装于转轴12上,即可完成组装,操作简单。
如图2、图5与图9所示,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顶盖5,壳体31具有开口端311,当转轴12组装完成,顶盖5可拆卸安装在转轴12的顶端,或者,当转轴12拆卸成多个连接杆121,连接杆121收纳于壳体31内,顶盖5可拆卸安装于开口端311处,并与向上翻转围合后的支撑板3固定连接。支撑板3上设有卡钩32,顶盖5上设有与卡钩32相适配的卡槽51,顶盖5盖设于壳体31的开口端311处,卡钩32与卡槽51卡合连接,保持壳体31不变形,防止壳体31在运输过程中,支撑板3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松散,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捆绑方式,操作更为简单,且顶盖5与支撑板3连接更为牢固,壳体31不易松散,顶盖5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制成,当然,也可以在顶盖5的内部放置蓄电池组或北斗导航或GPS定位系统,或者在顶盖5的内部放置3G或4G芯片,建立WIFI热点,满足户外用户上网或建立局域网的需求。
如图2、图4与图5所示,转轴12可拆卸成多个连接杆121,每一连接杆121的一端均固设有第一连接件122,相邻两连接杆121通过第一连接件122连接在一起,安装时,另一连接杆1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22连接在一起,并依次将其他连接杆121连接在一起组装成转轴12,连接杆121的另一端可与第一连接件122插合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相邻两连接杆121易于拆分,操作简单,此外,当安装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时,无需借用其他辅助工具即可完成转轴12的组装,安装效率高。
进一步地,当转轴12完成组装,将叶片组件13安装于转轴12上,顶盖5安装在转轴12的顶端,安装方便,顶盖5可与顶端处的第一连接件122可拆卸连接或与顶端处的连接杆12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顶盖5可与第一连接件122或连接杆121的另一端卡合连接或螺纹连接或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即使叶片组件13受风影响,转动时,顶盖5也不会脱落。
如图10至图13所示,每一连接杆12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3与相邻的另一连接杆121上的第一连接件122可拆卸连接,顶盖5与顶端处的第二连接件123可拆卸连接,转轴12可在第一连接件122与第二连接件123连接处拆卸成多个连接杆121,即每一连接杆121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件122,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连接件123,第一连接件122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122通过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易于安装,顶盖5与第二连接件123通过卡合结构或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安装方便。
如图9、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连接件122上设有第一卡钩1222,第二连接件123上设有第一卡槽1231,第一卡槽1231与第一卡钩1222相适配,第一卡钩1222与第一卡槽1231卡合连接,顶盖5上设有第二卡钩52,第二卡钩52与第一卡槽1231相适配,且第二卡钩52与第一卡槽1231卡合连接,安装槽111设有与第一卡钩122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111,通过第一卡钩1222与第一卡槽1231的卡合连接,可以将多个连接杆121组装成转轴12,安装简单,当需要收合转轴12时,解除第一连接件122与第二连接件123之间的卡合连接,转轴12拆成多个连接杆121,无需借用其他辅助工具,易于操作。拆卸的连接杆121通过第一卡钩1222与第二卡槽1111的卡合连接,将连接杆121固定安装在电机本体11上,安装方便,再将支撑板3收合,形成壳体31,顶盖5与支撑板3也可以采用卡合连接,顶盖5扣设于开口端311处,完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收合,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当需要安装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时,相邻两连接杆121通过第一连接件122与第二连接件123之间的卡合结构连接在一起,顶盖5安装在转轴12的顶端,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如图2、图5与图6所示,电机本体11上设有与连接杆121个数相对应的安装槽111,安装槽111与第一连接件122的外形相适配,各第一连接件122与安装槽111卡合连接或螺纹连接,当转轴12拆卸成多个连接杆121,各连接杆121通过第一连接件122安装于安装槽111内,即将连接杆121完全固定,即使在携带或运输过程中,连接杆121也不会松散。
如图2至图5所示,叶片组件13包括叶片131、第一叶片连杆132,第一连接件122上设有第一接头1221,第一接头1221与第一叶片连杆132相适配,第一叶片连杆132的一端与叶片13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头1221可拆卸连接,将多个连接杆121依次连接组装成转轴12,再把第一叶片连杆132的一端安装在相对应的第一接头1221上,叶片131安装在第一叶片连杆132的另一端,即完成风力发电机1的所有组件组装,操作简单,第一叶片连杆132可套设于第一接头1221上,或第一叶片连杆132与第一接头1221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且易于拆卸。
优选地,将第一叶片连杆132从第一连接件122上拆下,支撑板3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叶片连杆132的安装座33,第一叶片连杆132固设于安装座33上,再将支撑板3收合成壳体31,将叶片131放置在壳体31的空腔310内,即将风力发电机1收合成一体,减小发电系统的占用空间,便于携带与运输。
如图10、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组件13还包括第二叶片连杆133,第二叶片连杆133与第一叶片连杆132一一对应,第二连接件123上设有与第二叶片连杆133相适配的第二接头1231,第二叶片连杆133的一端与叶片13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1231可拆卸连接,第二叶片连杆133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板3上并收纳于壳体31内,第二叶片连杆133与第一叶片连杆132外形相似,均可安装于安装座33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叶片131为阻力型叶片,第一接头1221设置为两个,并以第一连接件12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即每一第一连接件122连接有两第一叶片连杆132,两第一叶片连杆132分设第一连接件132的两侧,相应的叶片131设置为两片,叶片131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连杆132的第一安装孔1311,第一叶片连杆132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311内,并与叶片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头1221螺纹连接,确保当叶片131受风影响发生转动时,第一叶片连杆132不会与叶片131发生脱离。
如图2所示,叶片131成弧形,每一第一连接件122上设置有两第一接头1221,两第一接头1221分别连接有两第一叶片连杆132,对称设置的两第一叶片连杆132分别与两叶片131连接,每一叶片131连接有三个第一叶片连杆132,如图4所示,叶片131成螺旋状,每一第一连接件122上设置有两第一接头1221,两第一接头1221分别连接有两第一叶片连杆132,对称设置的两第一叶片连杆132分别与两叶片131连接,叶片131转动时,产生的电能更加均匀。
如图7与图8所示,底座2上设有第三卡槽21,控制器上设有与第三卡槽21相适配的卡块,卡块与第三卡槽21相适配并卡合连接,控制器通过卡合连接固定于底座2上,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电机本体11上设有第三卡钩112,控制器上设有与第三卡钩112相适配的第四卡槽,第三卡钩112与第四卡槽相适配并卡合连接,电机本体11通过卡合连接固定于控制器上,且当电机本体11需要单独使用时,便于拆卸。
实施例二
如图10与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叶片131为升力型叶片,叶片131成板条状,第一接头1221设置为四个,第一接头1221以第一连接件122的中心对称设置,第二接头1231设置为四个,并以第二连接件123的中心对称,升力型叶片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叶片连杆132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1312,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叶片连杆133外形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1313,即叶片131的一端与第一叶片连杆13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叶片连杆133连接,第一叶片连杆132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孔1312内,另一端与第一接头1221螺纹连接,第二叶片连杆133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三安装孔1313内,另一端与第二接头1231螺纹连接,每一第一连接件122连接有四个第一叶片连杆132,每一第二连接件123连接有四个第二叶片连杆133,相应的叶片131设置为四片,第一叶片连杆132插设于第二安装孔1312内,并与叶片131固定连接,第二叶片连杆133插设于第三安装孔1313内,并与叶片131固定连接,确保叶片131受风影响发生转动时,第一叶片连杆132、第二叶片连杆133不会与叶片131发生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组、控制器和底座,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转轴和叶片组件,所述电机本体、所述蓄电池组以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所述叶片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所述电机本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外周铰接有可在收纳时相对所述底座向上翻转并围合形成具有一空腔的壳体、而在使用时可作为整个系统支承构件的多个支撑板,所述转轴由可拆卸成多个杆径相同的连接杆组合构成,各所述连接杆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机本体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所述蓄电池组安装于至少一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叶片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还包括一顶盖,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端,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轴的顶端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开口端处,所述顶盖与向上翻转围合后的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设有第一连接件,相邻两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盖与置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或与置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另一所述连接杆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顶端处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钩卡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数目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形相适配,各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和第一叶片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叶片连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叶片可收纳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还包括第二叶片连杆,所述第二叶片连杆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叶片连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为两个,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叶片为阻力型叶片,所述阻力型叶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为四个,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为四个,并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心对称,所述叶片为升力型叶片,所述升力型叶片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叶片连杆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螺纹连接。
CN201310731606.8A 2013-12-26 2013-12-26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Active CN104753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1606.8A CN104753443B (zh) 2013-12-26 2013-12-26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1606.8A CN104753443B (zh) 2013-12-26 2013-12-26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443A CN104753443A (zh) 2015-07-01
CN104753443B true CN104753443B (zh) 2017-06-16

Family

ID=5359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1606.8A Active CN104753443B (zh) 2013-12-26 2013-12-26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3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253B (zh) * 2020-04-16 2022-09-13 海略(连云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海清洁能源漂浮发电船
CN114421589B (zh) * 2022-03-28 2022-06-24 四川创铭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6280Y (zh) * 2006-09-18 2008-07-16 谢庆 一种多刀头电动工具
CN201255083Y (zh) * 2008-08-11 2009-06-10 蔡信雄 立式复合型风力发电机改良结构
CN101737271A (zh) * 2010-02-22 2010-06-16 江南大学 便携式风光互补独立电源装置
CN202100392U (zh) * 2011-06-08 2012-01-04 北京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
CN202444445U (zh) * 2012-02-10 2012-09-19 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3734590U (zh) * 2013-12-26 2014-07-23 深圳市正仁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17363A (ja) * 2009-12-03 2011-06-16 Noai Kk 自然エネルギー利用可搬・組み立て式発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6280Y (zh) * 2006-09-18 2008-07-16 谢庆 一种多刀头电动工具
CN201255083Y (zh) * 2008-08-11 2009-06-10 蔡信雄 立式复合型风力发电机改良结构
CN101737271A (zh) * 2010-02-22 2010-06-16 江南大学 便携式风光互补独立电源装置
CN202100392U (zh) * 2011-06-08 2012-01-04 北京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
CN202444445U (zh) * 2012-02-10 2012-09-19 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3734590U (zh) * 2013-12-26 2014-07-23 深圳市正仁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443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12053A1 (en) Mobile solar power-generating system
BR112014000014B1 (pt) Sistema portátil de geração de energia solar e acionado pelo vento
KR20100061271A (ko) 태양광 추적장치
CN101737271B (zh) 便携式风光互补独立电源装置
CN108544960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03166611U (zh)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202927503U (zh) 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一体化照明设备
CN104753443B (zh)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7524570A (zh) 一种用于地面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立柱
CN201255349Y (zh) 风光互补跟踪式路灯
CN20662649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路灯
CN207368924U (zh) 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03734590U (zh) 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2100392U (zh) 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
CN205640704U (zh) 一种风光能路灯用发电装置
CN205938954U (zh) 一种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CN203066577U (zh) 风能太阳能广告塔
CN202082785U (zh) 风光互补照明装置
CN20628344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风能光能一体式微电站
CN205447584U (z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路灯
CN202391657U (zh) 便携式发电机
CN104359072B (zh) 基于风压发电的路灯供电装置
CN205782589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可充电用新能源路灯
CN205453586U (zh) 便携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2361728U (zh) 太阳能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