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747B -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0747B
CN104750747B CN201310749970.7A CN201310749970A CN104750747B CN 104750747 B CN104750747 B CN 104750747B CN 201310749970 A CN201310749970 A CN 201310749970A CN 104750747 B CN104750747 B CN 1047507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information
error
information
default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99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0747A (zh
Inventor
宋寅博
陆家有
张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99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074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3407 priority patent/WO201510114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750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0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69Readable error formats, e.g. cross-platform generic formats, human understandable forma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09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tandalone computer nodes, e.g. clusters, client-serv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采用本发明,能够减少默认错误信息或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提高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准确性。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以及另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Description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包含前端系统和后端系统的应用系统中,用户通过请求前端系统执行一些操作,比如完成支付、提交订单等。前端系统接收到用户请求后调用后端系统进行处理,然后将后端系统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后端系统在处理请求时会产生各种报错信息,报错信息指的是与报错相关的信息,比如,当用户需要完成支付时,后端系统在执行支付时发现用户余额不足,会产生与余额不足相关的报错信息。报错信息由于包含一些系统内部信息,如果不将其进行转换而直接提供给用户,会造成系统内部信息的透露,且报错信息通常也是不能被用户所容易理解的,因此需要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出错提示是指最终用户所见的且能为用户遇到错误时理解原因和寻找解决办法提供便利的提示信息。
传统的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通常基于后端系统所返回的错误代码,将其映射为对应的出错提示,然而如果后端系统有错误代码混用、合用和误用的问题或者不能提高完整,就会使得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不准确或者只能报出默认错误信息或者模糊错误信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只能基于错误代码进行转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基于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多种内容进行转换,从而能减少默认错误信息或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的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前端系统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获取预存的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将接收的报错信息进行上报。
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报错转换单元,所述报错转换单元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端系统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上报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报错信息进行上报。
上述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进而得到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根据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由于可预设多种转换映射关系,当报错信息能够与某个转换映射关系匹配成功,则表明该报错信息根据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转换能够得到更符合报错原因的出错提示,并且不会局限于基于错误代码的方式。由于能够基于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多种内容进行转换,从而能减少默认错误信息或者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因此能够提高转换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对报错信息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匹配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报错信息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中的元件和组件,数量既可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个的形式存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涉及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组合。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请参见图1,用户终端102通过请求前端系统1执行操作,前端系统1接收到用户终端102的请求后调用后端系统2进行处理,然后将后端系统2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102,前端系统1可能会接收到后端系统2处理请求时产生的各种报错信息,这些报错信息是用户所不能理解的,且可能包含一些系统内部信息。因此需要将报错信息转换为能够被用户理解的出错提示。
前端系统1可将报错信息上报至报错转换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进行转换,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将转换后的出错提示返回给前端系统1,前端系统1则将出错提示展示给用户终端102。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收集前端系统1上报的所有报错信息,对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然后可将一些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通过转换配置系统4进行配置。转换配置系统4为管理终端104提供了操作页面用于展示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管理终端104可通过该操作界面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转换配置系统4接收到管理终端104输入的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则将该匹配逻辑提交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进行存储,之后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即可根据优化后的匹配逻辑对报错信息进行转换。
进一步的,客服终端106可通过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为一些投诉案例登记错误代码,因此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中保存了与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在通过转换配置系统4将报错信息展示出来后,还可对应已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从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获取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并展示,使得管理终端104可整体了解错误代码的投诉案例,帮助配置。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结合图1,可通过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所有报错信息。报错信息中包括业务维度、错误代码和错误信息等。其中,业务维度用于表示某类业务请求,可以是对应处理该类业务请求的后端系统标识(也就是报错的后端系统的标识)。
步骤204,获取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逻辑预先可配置好并与报错信息对应存储,匹配逻辑包括多个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的匹配规则。简单举例,比如,对于某一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是:1)先进行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检测报错信息中是否有预设错误代码出现,只要出现,则将其映射为某一预设出错提示。2)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不成功,则进一步进行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检测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为预设的错误信息,如果预设错误信息一字不改的错误信息中出现,则将其映射为某一预设出错提示。以此类推,直到匹配成功。
步骤206,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若某一匹配成功,比如,上例中,当进行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后,匹配成功,则预设的错误信息与预设出错提示的映射关系为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步骤208,根据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由于转换映射关系包括预设转换条件和对应的出错提示,将报错信息转换为映射转换关系中对应的出错提示。比如,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中,转换映射关系包括预设错误信息和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例如,对应错误信息“余额不足”,出错提示为“您卡上余额不足,请补足余额后再尝试支付”。当匹配成功后,则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给前端系统,由前端系统展示给用户。
由于可预设多种转换映射关系,当报错信息能够与某个转换映射关系匹配成功,则表明该报错信息根据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转换能够更得到更符合报错原因的出错提示,并且不会局限于基于错误代码的方式,由于能够基于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多种内容进行转换,从而能减少默认错误信息或者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因此能够提高转换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还可对问题较多的一些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步骤304,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
步骤306,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结合图1,可通过转换配置系统4的操作界面展示报错信息,由于报错信息是根据配置优先级降序排列,使得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出现在前面,便于管理终端104能够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
管理终端104可通过操作界面指定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并输入对应的匹配逻辑,从而转换配置系统4能接收到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并提交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3存储。
由于可以根据报错信息的配置优先级对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管理终端10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配置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使得在转换报错信息时,能够从一组匹配规则中找到一组最符合报错原因的出错提示,进一步提高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2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根据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如前一天、本周内、本月内等时间范围)的出现次数,可通过转换配置系统4降序排列报错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4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结合图1,由于预先可通过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登记投诉案例的错误代码,因此可以统计出错误代码的投诉频率,在转换配置系统4中生成一个列表,该列表根据错误代码的投诉频率降序排列报错信息,便于管理终端104优先对投诉频率高的报错信息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以及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且投诉频率越高则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其它实施例中,对于某段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类似的报错信息,也可提取其共性错误信息,然后根据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的多少来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越多,则包含该共性错误信息的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对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查看指令对应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展示获取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参见图1,由于在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对投诉案例登记了错误代码,对于在转换配置系统4上展示的报错信息中的已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管理终端104可点击该错误代码,从而可从客服投诉管理系统5获取到与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并展示,便于管理终端104能够得知错误代码被投诉的原因和问题查证过程以及结论,便于更优化的配置。
由于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其配置优先级更高,使得业务人员能够及时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通过查看报错信息中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能够帮助业务人员实现更优化的配置。
为报错信息配置的匹配逻辑可包含有多种匹配规则,比如全匹配规则、硬匹配规则和软匹配规则。全匹配规则包含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和基于组合的全匹配。其中:
(1)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是指:只要预设错误代码在报错信息中出现,则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2)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是指:只要预设错误信息在报错信息的错误信息中一字不改的出现,也就是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映射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3)基于组合的全匹配是指:只要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比如,预设组合为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的组合,只要在报错信息中该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一起出现,则包括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4)硬匹配规则是指:如果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报错信息映射为预设出错提示。
(5)软匹配规则是指:如果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报错信息映射为预设出错提示。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可以为多个预设关键字按照一定顺序的组合,比如预设关键字“余额”、“不足”或“balance”,当报错信息按照这一顺序出现这些关键字,则报错信息映射为“您卡上余额不足,请补足余额后再尝试支付”的出错提示。
可以理解,全匹配规则实际上是精确匹配,而硬匹配规则和软匹配规则实际上都是模糊匹配。而软匹配规则比硬匹配规则可以设置的更模糊。软匹配规则可以包含普通软匹配规则和默认软匹配规则。在配置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时,可以选择一组默认软匹配规则,当全匹配规则、硬匹配规则和普通软件匹配规则都没有匹配成功后,则取默认软匹配规则中匹配度最高的一个进行匹配。通常,默认软匹配规则中包含一个万能匹配规则,是最模糊的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8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1)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2)若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3)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4)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5)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管理终端在对报错信息进行配置时,是可以灵活配置匹配逻辑中的不同匹配规则的匹配顺序。比如,配置某一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为:先进行预设的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基于组合的全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硬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软匹配,直到匹配成功。
由于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中包含预先配置的多种匹配规则,且匹配规则的匹配顺序也可以灵活多样,且可以由管理终端根据实际问题优化配置。在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时,可以根据匹配逻辑中的匹配规则按照预先设定的匹配顺序进行匹配,能够得到一组最符合报错信息的匹配规则,且根据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能够最符合报错原因,既能保证报错信息的转换从而避免了系统内部信息的透露,又能够提高转换的准确性,减少了默认错误信息或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
如图4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获取模块404,用于获取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406,用于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408,用于根据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还包括:
统计模块403,用于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展示模块405,用于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
配置模块407,用于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402还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以及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且投诉频率越高则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其它实施例中,统计模块402还可用于对于某段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类似的报错信息,也可提取其共性错误信息,然后根据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的多少来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越多,则包含该共性错误信息的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还包括:查看模块410,用于接收对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该查看指令对应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本实施例中,展示模块405还用于展示获取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匹配模块406包括:
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模块416,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模块426,用于若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组合的全匹配模块436,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硬匹配模块446,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软匹配模块456,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8所示的环境中。请参见图8,用户终端802通过请求前端系统10执行操作,前端系统10接收到用户终端802的请求后调用后端系统20进行处理,然后将后端系统20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802,前端系统10可能会接收到后端系统20处理请求时产生的各种报错信息,这些报错信息是用户所不能理解的,且可能包含一些系统内部信息。因此需要将报错信息转换为能够被用户理解的出错提示。
前端系统10可向报错转换代理30请求转换报错信息,报错转换代理30预存了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因此报错转换代理30可根据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然后报错转换代理30可将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给前端系统10。
进一步的,报错转换代理30可将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上报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当然,也可由前端系统10将报错信息上报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接收上报的报错信息,对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然后可将一些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通过转换配置系统50进行配置。转换配置系统50为管理终端804提供了操作页面用于展示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管理终端804可通过该操作界面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转换配置系统50接收到管理终端804输入的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则将该匹配逻辑提交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由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将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给报错转换代理30。
进一步的,客服终端806可通过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为一些投诉案例登记错误代码,因此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中保存了与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在通过转换配置系统50将报错信息展示出来后,还可对应已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从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获取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并展示,使得管理终端804可整体了解错误代码的投诉案例,帮助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报错转换代理30可设置在前端,而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可设置在后端,这样,能够提高报错信息转换的效率。可定期由管理终端804对一些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优化配置,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可定期向报错转换代理30推送新的匹配逻辑。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902,接收前端信息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结合图8,可通过报错转换代理30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所有报错信息。报错信息中包括业务维度、错误代码和错误信息等。其中,业务维度用于表示某类业务请求,可以是对应处理该类业务请求的后端系统标识(也就是报错的后端系统的标识)。
步骤904,获取预存的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逻辑预先可设置好并与报错信息对应存储在报错转换代理30中,匹配逻辑包括多个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的匹配规则。
步骤906,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步骤908,根据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由于转换映射关系包括预设转换条件和对应的出错提示,将报错信息转换为映射转换关系中对应的出错提示。比如,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中,转换映射关系包括预设错误信息和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例如,对应错误信息“余额不足”,出错提示为“您卡上余额不足,请补足余额后再尝试支付”。当匹配成功后,则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给前端系统,由前端系统展示给用户。
由于可预设多种转换映射关系,当报错信息能够与某个转换映射关系匹配成功,则表明该报错信息根据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转换能够更得到更符合报错原因的出错提示,并且不会局限于基于错误代码的方式,由于能够基于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多种内容进行转换,从而能减少默认错误信息或者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因此能够提高转换的准确性。
步骤910,将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上报。
结合图8,报错转换代理30可将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上报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进行统计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还可实现对问题较多的一些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如图10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2,接收上报的报错信息。
步骤1004,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步骤1006,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
步骤1008,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并将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存储。
结合图8,转换配置系统50可提供操作界面用于展示报错信息,报错信息可根据配置优先级降序排列,使得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出现在前面,便于业务热源804能够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优化配置。
管理终端804可通过操作界面指定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并输入对应的匹配逻辑,从而转换配置系统50能接收到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并提交给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报错统计分析系统40则将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至报错转换代理30进行存储。
由于可以根据报错信息的配置优先级对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管理终端80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配置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可以实现定期推送优化配置的匹配逻辑到报错转换代理30。使得在转换报错信息时,能够从一组匹配规则中找到一组最符合报错原因的出错提示,进一步提高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04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根据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如前一天、本周内、本月内等时间范围)的出现次数,可通过转换配置系统50降序排列报错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04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结合图8,由于预先可通过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登记投诉案例的错误代码,因此可以统计出错误代码的投诉频率,在转换配置系统50中生成列表,该列表根据错误代码的投诉频率降序排列报错信息,便于管理终端804优先对投诉频率高的报错信息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以及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且投诉频率越高则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其它实施例中,对于某段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类似的报错信息,也可提取其共性错误信息,然后根据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的多少来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越多,则包含该共性错误信息的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对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查看指令对应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展示获取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参见图8,由于在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对投诉案例登记了错误代码,对于在转换配置系统50上展示的报错信息中的已登记了投诉的错误代码,管理终端804可点击该错误代码,从而可从客服投诉管理系统60获取到与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并展示,便于管理终端804能够得知错误代码被投诉的原因和问题查证过程以及结论,便于更优化的配置。
由于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其配置优先级更高,使得业务人员能够及时对问题较多的报错信息进行优化配置。通过查看报错信息中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能够帮助业务人员实现更优化的配置。
为报错信息配置的匹配逻辑可包含有多种匹配规则,比如全匹配规则、硬匹配规则和软匹配规则。全匹配规则包含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和基于组合的全匹配。其中:
(1)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是指:只要预设错误代码在报错信息中出现,则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2)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是指:只要预设错误信息在报错信息的错误信息中一字不改的出现,也就是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映射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3)基于组合的全匹配是指:只要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报错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比如,预设组合为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的组合,只要在报错信息中该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一起出现,则包括信息映射为对应的预设出错提示。
(4)硬匹配规则是指:如果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报错信息映射为预设出错提示。
(5)软匹配规则是指:如果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报错信息映射为预设出错提示。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可以为多个预设关键字按照一定顺序的组合,比如预设关键字“余额”、“不足”或“balance”,当报错信息按照这一顺序出现这些关键字,则报错信息映射为“您卡上余额不足,请补足余额后再尝试支付”的出错提示。
可以理解,全匹配规则实际上是精确匹配,而硬匹配规则和软匹配规则实际上都是模糊匹配。而软匹配规则比硬匹配规则可以设置的更模糊。软匹配规则可以包含普通软匹配规则和默认软匹配规则。在配置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时,可以选择一组默认软匹配规则,当全匹配规则、硬匹配规则和普通软件匹配规则都没有匹配成功后,则取默认软匹配规则中匹配度最高的一个进行匹配。通常,默认软匹配规则中包含一个万能匹配规则,是最模糊的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8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1)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2)若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3)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4)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5)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管理终端在对报错信息进行配置时,是可以灵活配置匹配逻辑中的不同匹配规则的匹配顺序。比如,配置某一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为:先进行预设的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基于组合的全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硬匹配;若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预设的软匹配,直到匹配成功。
由于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中包含预先配置的多种匹配规则,且匹配规则的匹配顺序也可以灵活多样,且可以由管理终端根据实际问题优化配置。在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时,可以根据匹配逻辑中的匹配规则按照预先设定的匹配顺序进行匹配,能够能得到一组最符合报错信息的匹配规则,且根据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能够最符合报错原因,因此能够提高转换的准确性,减少了默认错误信息或者模糊错误信息的概率。
如图11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报错转换单元1110,该报错转换单元1110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111,用于接收前端系统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获取模块1112,用于获取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1113,用于根据匹配逻辑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1114,用于根据与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上报模块1115,用于将接收的报错信息进行上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还包括统计分析单元1120和配置单元1130,其中:
统计分析单元1120包括:
报错接收模块1121,用于接收上报的报错信息。
统计模块1122,用于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推送模块1123,用于将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至报错转换单元1110。
配置单元1130包括:
展示模块1131,用于按照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报错信息。
配置模块1132,用于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本实施例中,报错转换单元1110除了包括上述请求接收模块1111、获取模块1112、匹配模块1113、转换模块1114和上报模块1115外,还包括:
存储模块1116,用于存储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12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12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122还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以及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该出现次数越多且投诉频率越高则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其它实施例中,统计模块1122还可用于对于某段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类似的报错信息,也可提取其共性错误信息,然后根据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的多少来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共性错误信息的数量越多,则包含该共性错误信息的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配置单元1130还包括:
查看模块1133,用于接收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查看指令对应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31还用于展示获取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匹配模块1113包括:
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模块1113a,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模块1113b,用于若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报错信息与该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组合的全匹配模块1113c,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硬匹配模块1113d,用于若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报错信息与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软匹配模块1113e,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报错信息;
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报错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
获取与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所述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展示获取的所述投诉和处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6.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端系统上报的报错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展示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报错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查看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所述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还用于展示获取的所述投诉和处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组合的全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硬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软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或预设关键字的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11.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前端系统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获取预存的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将接收的报错信息进行上报;
接收上报的报错信息;
对接收到的上报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上报的报错信息;
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并将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报错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
获取与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所述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展示获取的所述投诉和处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16.一种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报错转换单元、统计分析单元和配置单元,所述报错转换单元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端系统请求转换的报错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报错信息与预设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报错信息匹配的转换映射关系,将所述报错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出错提示,并将所述转换得到的出错提示返回至前端系统;
上报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报错信息进行上报;
所述统计分析单元包括:
报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报的报错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上报的报错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和统计,生成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
所述配置单元包括:展示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配置优先级从高至低展示所述上报的报错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指定的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所述统计分析单元还包括:
推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需配置的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推送至所述报错转换单元;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报错信息对应的匹配逻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和/或错误信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出现次数越多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中包含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投诉频率生成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所述投诉频率越高则报错信息对应的配置优先级越高。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还包括:
查看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的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的查看指令,获取与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所述已登记投诉的错误代码所对应的投诉和处理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还用于展示获取的所述投诉和处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基于错误代码的全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错误代码,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代码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错误信息的全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仅仅包含预设错误信息,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错误信息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基于组合的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业务维度、预设错误代码和预设错误信息中任意至少两者的预设组合,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硬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字样,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字样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软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报错信息中包含预设关键字,则将所述报错信息与所述预设关键字对应的转换映射关系进行匹配。
CN201310749970.7A 2013-12-30 2013-12-30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750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9970.7A CN104750747B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14/093407 WO2015101143A1 (en) 2013-12-30 2014-12-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error message into error promp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9970.7A CN104750747B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747A CN104750747A (zh) 2015-07-01
CN104750747B true CN104750747B (zh) 2019-02-12

Family

ID=5349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9970.7A Active CN104750747B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0747B (zh)
WO (1) WO2015101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059A (zh) * 2015-12-09 2016-05-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错误码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5354131A (zh) * 2015-12-11 2016-02-24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程序运行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608198A (zh) * 2015-12-28 2016-05-25 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平台商品信息输入验证的方法
US10198732B2 (en) 2016-06-30 2019-02-05 Ebay Inc. Interactive error user interface
CN106603520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的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7704484B (zh) * 2017-07-25 2020-06-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错误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76023B (zh) * 2018-10-12 2022-09-23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调用信息、发布返回码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28715A (zh) * 2019-10-22 2020-03-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错误描述信息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11127B (zh) * 2020-04-26 2023-10-31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运行日志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0304A (zh) * 2021-12-30 2022-05-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76417A (zh) * 2022-05-30 2022-06-28 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注册信息变更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087B1 (en) * 1999-03-22 2001-03-13 Ofer Gadish Replacement of error messages with non-error messages
CN10203619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短信错误码处理方法、装置及短信管理系统
CN102473071A (zh) * 2009-08-13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541891A (zh) * 2010-12-14 2012-07-04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拦截器的浏览器报错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1785A (zh) * 2012-09-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码转换方法、系统、pppoe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599A (zh) * 2005-11-25 2007-05-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应用错误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582050B (zh) * 2009-06-22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中的Bug提示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087B1 (en) * 1999-03-22 2001-03-13 Ofer Gadish Replacement of error messages with non-error messages
CN102473071A (zh) * 2009-08-13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036197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短信错误码处理方法、装置及短信管理系统
CN102541891A (zh) * 2010-12-14 2012-07-04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拦截器的浏览器报错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1785A (zh) * 2012-09-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码转换方法、系统、pppoe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01143A1 (en) 2015-07-09
CN104750747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0747B (zh) 将报错信息转换为出错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US89723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source columns to target columns
US9529863B1 (en) Normalizing ingested data sets based on fuzzy comparisons to known data sets
CN1056570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CN110113200A (zh) 链路系统与日志系统的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0703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ROUTING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US81457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cost metrics to electronic messages
US96462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tatistical classifier to score contact entities
US20090030754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software utilizing xbrl to identify, capture, array, manage, transmit and display documents and data in litigation preparation, trial and regulatory filings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US20100131569A1 (en) Method &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secondary concept in a collection of documents
CN103748579A (zh) 在映射化简框架中处理数据
US8650024B1 (en) Generating address term synonyms
US11100252B1 (en)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using file metadata
US20220052976A1 (en) Answer tex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key text determination methods
CN110310100A (zh) 项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2174A (zh) 业务问答知识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94714A (zh) 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6899937B (zh) 隐私保护的安全位置服务范围查询外包方法
CN111428463A (zh)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757063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second messages for online inserting said second messages in social network content
CN109450963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01630A (zh) 一种应用程序搜索结果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04501B (zh) 用户账号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10069564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查询系统及方法
KR20140073624A (ko) 기업의 해외 진출 역량 평가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