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2445B -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2445B
CN104732445B CN201310713473.1A CN201310713473A CN104732445B CN 104732445 B CN104732445 B CN 104732445B CN 201310713473 A CN201310713473 A CN 201310713473A CN 104732445 B CN104732445 B CN 104732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iciency
link
regenerative
energy storage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34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2445A (zh
Inventor
梅生伟
陈来军
刘锋
金逸
费益军
刘斌
王程
王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7134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2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2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2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将整个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根据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确定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主要源于可再生能源的出力不确定性及大量出现的反调峰特性。为了能在电力系统实时运行中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出力不确定性,一种可行的方法即在电力系统中配备一定的储能系统平抑风电的不确定性或减少风电所带来的负荷峰谷差。压缩空气储能(CAES,Compressed AirEnergy Storage)系统因为其可建设规模大、使用寿命长及建设地点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进一步地说,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回收压缩过程中释放的部分热量,并在空气膨胀做功过程中释放,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率。但是,目前尚未有针对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评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作为设置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依据,该方法包括:
将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其中,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
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
将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计算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的效率。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针对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基于电能-机械能-热能转换过程,将整个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其中,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根据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确定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效率。本发明实施例定量评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及各环节的效率,同时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定量评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储气罐压强随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膨胀释能环节中储气罐压强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储能环节中压缩空气释放热功率或能量随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stor),n(pstor)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及δ(pstor)及回热占比β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整体效率随ηstor,ηtes的变化关系、及ηCAES=47.55%时ηstorte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了可以定量评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本发明针对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基于电能-机械能-热能转换过程,将整个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其中,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根据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确定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效率。本发明实施例定量评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及各环节的效率,同时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述的输出输入比较变化也可以表示为转换输入比值变化。
这样,根据所确定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就可以在设置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将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其中,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步骤102、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
在本步骤中,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也可以为转换输入比值变化;
步骤103、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
步骤104、将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计算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的效率。
在本发明中,计算得到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作为设置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依据。
以下对图1所述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先定义技术术语表,如表1所示:
表1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失一般性,设定以下条件:
(1)整个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过程指储气罐压强从初始工作压强到最大工作压强的过程。
(2)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机共有Ncom级压缩,且第Ncom-1级压缩的排气压强第Ncom级压缩的排气压强
根据假设条件(2),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压缩空气储能环节中,所有压缩级会同时工作,并且前Ncom-1级压缩的排气压强和温度保持不变,而第Ncom级压缩的排气压强则随储气罐的压强而变化,相应的排气温度也实时变化。实际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如果不满足上述假设条件,则可以将压缩机看作是多级压缩过程,级数越高的压缩机启动越晚,最终所有压缩机都启动后将储气罐吸气至最大工作压强,压缩机的各级压缩时间可以根据储气罐压强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
上述假设条件并不妨碍对所提方法的一般应用。
压缩储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压缩储能环节效率的定义为:电网电能到压缩空气过程中转换为技术功的效率。
首先,储气罐的吸气储能理论时间的计算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储气罐采用等温模型,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storVstor=mRgTstor,储气罐的吸气过程如公式(1)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得到储气罐压强与压缩机工作时间关系,如公式(2)所示,该储气罐压强从储气罐初始压强开始:
因此,储气罐的理论吸气储能时间如公式(3)所述:
然后,压缩机前Ncom-1级压缩消耗技术功的计算
由于压缩机前Ncom-1级的储气罐压缩处于稳态压缩过程,它们在吸气储能过程中所消耗的技术功是近似保持不变的,那么在压缩过程中单位时间所消耗技术功计算如公式(4)所述:
其中,代表每级压缩的多变指数。
在压缩储能过程中,各级压缩均可近似为绝热过程,此时Ki≈γ=cp/cv,其中cp,cv分别表示定压容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因此,公式(4)可以变化为公式(5):
吸气储能过程中所消耗的技术功可采用公式(6)表示:
其中Δtcom为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再次,第Ncom级压缩空气技术功计算
压缩机第Ncom级属于非稳态压缩过程,其排气压强同储气罐压强相同,并实时变化。该级压缩技术功功率可采用公式(7)表示:
进一步地说,根据储气罐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近似计算得到吸气储能过程中第Ncom级压缩吸收的技术功采用公式(8)表示:
其中
最后,压缩储能过程中,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的技术功功率及能量可由公式(9)表示:
由于压缩机工作时间可以表示成储气罐压强的线性函数。通过上述推导,本发明可以得到压缩环节的实时效率计算方法,如公式(10)表示:
其中,Δtcom代表压缩过程的总时间;为压缩储能环节经时间Δtcom后、储气罐压强为pstor时电网系统侧的电功率。
回热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首先,进行压缩储能环节回热占比计算
压缩机对气体所做的技术功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存储在回热系统中,另一部分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存于储气罐中。据此,本发明首先给出压缩储能环节回热占比的定义。回热占比指的是:压缩储能过程中,压缩空气向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释放的热功率与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功率的比值。
由于回热环节效率同储放气环节效率不同,回热占比将直接影响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根据各级回热的进出气口温度,压缩储能过程中稳态压缩级压缩气体释放的热量如公式(11)所示:
其中,代表稳态压缩级释放的热功率。
综合公式(4)及公式(11),稳态压缩级的回热占比可由公式(12)表示:
对于第Ncom级压缩而言,假定压缩空气通过该级的换热后温度维持在则可以得到该级压缩出口温度随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公式(13)所示:
因此,单位时间第Ncom级压缩气体向回热系统释放的热功率如公式(14)所示:
根据公式(8)及公式(14),可以得到该级压缩的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如公式(15)所示:
其中,
进一步地,根据公式(11)及公式(14),分别可以得到压缩储能过程中,
压缩空气向回热系统释放的热功率及能量为公式(16):
根据公式(9)及公式(16),压缩储能过程的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17)表示:
其中, 表示非稳态压缩级向回热系统释放热功率同稳态压缩级向回热系统释放热功率 的比值;表示非稳态压缩级压缩气体技术功功率同稳 态压缩级压缩空气技术功功率的比值;
综上可知,受非稳态压缩级的影响,压缩储能过程中的回热占比随储气罐压强不断变化。公式(17)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压缩储能环节的回热占比。
然后,进行回热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回热环节的效率评估是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难点,该方面尚未有完整的建模方法。为克服该困难,本发明实施例依据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储能过程中的回热占比、整体及各环节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间接的定量计算评估,作为回热环节效率。
储放气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放气环节效率是指膨胀释能过程中节流阀出气口空气的总焓与压缩储能过程中进气口总焓的比值。对于理想气体而言,气体的焓变可以由公式(18)表示:
di=du+pv=cvdT+RgdT=cp(T)dT (18)
其中,空气的定压比热cp是随气体的温度不断变化的。在进行绝对焓值计算时,可以选取绝对零度(0K=-273.15℃)为初始温度。由于储气罐采用的是恒温模型,系统压缩储能环节及膨胀释能环节的绝对焓值不变,考虑到两个过程储气罐的进、出气总质量相同,则储放气环节的效率可按公式(19)计算:
其中,c0,c1,c2,c3是理想空气的定压比热与温度的关系系数;T′=T/1000。
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膨胀释能环节效率是指系统在膨胀释能环节向电网提供的电能与透平对外界所做技术功能量之比。透平始终处于稳态膨胀过程,其对外界所做技术功功率保持不变,计算公式如公式(20)所示:
膨胀释能环节释放的总技术功能量如公式(21)所示:
其中,Δttur代表膨胀释能环节的工作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膨胀释能环节的实时效率可用公式(22)计算得到:
该效率在整个膨胀释能过程中保持不变。
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是指系统膨胀释能环节向电网提供的电能与压缩储能环节从电网吸收电能之比。
假定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总和为Wcom,则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压缩储能环节从电网吸收的总电能由公式(23)表示:
同理,假定膨胀释能环节压缩气体对外界所做技术功总和为Wetur,则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膨胀释能环节中向电网提供的总电能由公式(24)表示
Eetur=Weturηtur (24)
如此则可得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计算公式为公式(25):
根据前述对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义及分析,首先可以得到公式(26)的关于系统能量转换的关系式:
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从电网吸收的总电能值可以由公式(27)表示:
如果压缩机的最后一级回热占比同前Ncom-1级相同,即 那么可以将公式(26)进一步简化为公式(28):
Eetur=Eecom0ηtes+(1-β0storcomηtur (28)
那么,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环节效率可以表示为公式(29):
公式(29)是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环节效率的近似表达式,它适用于压缩储能过程中稳态压缩级及非稳态压缩级回热占比相同的情形。
在具体定量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顺序执行:
步骤1:计算压缩储能环节系统工作时间,确定压缩储能过程的阶段数及相应的阶段工作时间;
步骤2:压缩储能环节对空气所做技术功功率或能量变化计算,确定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的技术功;
步骤3:系统放气释能环节工作时间计算,确定系统放气释能环节的工作时间;
步骤4:膨胀环节空气对外所做技术功功率或能量变化计算,确定放气释能环节压缩空气对外界所做技术功;
步骤5:构建系统各环节效率同整体效率的关系:
步骤(5.1):储放气环节效率计算;
步骤(5.2):压缩储能过程中回热占比的计算;
步骤(5.3):系统各环节效率同整体效率之间关系构建。
举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5级压缩机。该实施例假定储气罐的初始工作和最大工作压强分别为3Mpa和10Mpa,室温为20℃,压缩环节电动机机械转换-绝热效率ηcom=80%,透平机膨胀环节的总效率,包括透平轴机械效率、减速器效率及发电机效率,为ηtur=80%。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定量评估方法。
步骤一:压缩储能环节的工作时间计算
经计算可得,压缩环节总时间为Δhcom=4.7691h。并且,由此可知,压缩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前三级为稳态压缩,第四级为非稳态压缩;第二阶段前四级为稳态压缩,第五级为非稳态压缩。其中第1阶段工作时间为Δhcom1=0.9994h,第2阶段的工作时间为Δhcom2=3.7697h。
步骤二:压缩储能环节对空气所做技术功功率/能量变化计算
图3为储气罐压强随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变化曲线示意图。在压缩储能环节中,储气罐压强pstor随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包括功率Pcom和能量Ecom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分析可知,随着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功率/能量的增加,储气罐压强会非线性增加。储气罐达到最大工作压强时,压缩机从电网吸收的最大电功率为外界对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总和为Wcom=1005.60kWh。那么,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吸气储能过程中从电网吸收的总电能
步骤三: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放气释能环节工作时间计算
根据公式(2),计算可得储气罐在透平膨胀做功阶段从最大工作压强10Mpa降至初始工作压强3Mpa所需时间Δttur=1.0887h。
步骤四:膨胀释能环节空气对外所做技术功功率或能量变化计算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膨胀释能环节中储气罐压强压缩空气所做技术功变化曲线示意图。根据图4,透平在膨胀做功阶段,压缩空气对外界所做的技术功功率始终为Petur=645.92kW,压缩空气对外界所做技术功能量总和为Wetur=703.18kWh,那么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膨胀释能环节中向电网提供的电能Eetur=Weturηtur=597.70kWh。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计算如下:
步骤五:构建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各环节效率同整体效率的关系
首先:储能放气环节效率的计算
压缩空气温度在250K~1200K范围内时,公式(19)中的参数取值为c0=1.05;c1=-0.365;c2=0.85;c3=-0.39。由于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整个储放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即储气罐进气口温度为40℃(313.15K),最低温度,即节流阀出气口温度为13℃(286.15K),均在250K~1200K的范围内。将上述参数带入式公式(19)计算可得ηstor=91.28%。
然后:压缩过程中回热占比的计算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储能环节中压缩空气释放热功率或能量随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stor),n(pstor)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及δ(pstor)及回热占比β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左边的图为m(pstor),n(pstor)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右边的图为δ(pstor)及回热占比β同储气罐压强变化关系。
图6表示了公式(17)中各变化量随储气罐压强的变化关系。分析可知,尽管压缩过程中存在非稳态级压缩,但δ(pstor)在整个压缩储能过程中变化不大,并且始终保持在0.95以上。因此,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压缩储能过程中的回热占比主要受稳态压缩级回热占比的影响,并始终保持在95%左右,因此可以取其均值β≈96.58%。
根据公式(28),可近似取
上述分析表明,应用公式(29)来近似描述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整体和各环节效率之间关系是合理的。
最后:系统各环节效率同整体效率之间关系构建
在前述分析中,本发明并没有对回热环节的效率进行直接计算,但若已知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ηCAES,ηcomturstor0的数值,则将其代入公式(29)即可计算得到回热环节的效率ηtes=69.17%。
由于回热环节及储放气环节的建模分析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效率计算远较前述方式复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储放气环节效率及回热环节效率必然与实际系统有一定差距,但因为二者必然满足公式(29)的等式关系,故可以据此对这两个环节的效率进行有效的估算。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整体效率随ηstortes的变化关系、及ηCAES=47.55%时ηstorte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左边的图表示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随储放气、回热环节效率变化规律;右边的图表示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固定时储放气及回热环节效率间的关系。
根据图7可以得知,根据图7的右边图,图中以47.55%的整体效率为例,当获知储放气环节及回热环节中一个环节的具体效率以及系统的整体效率时,便可对应找到另一环节的效率值;根据图7的左边图,如果同时获知两个环节的效率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近似效率。
至此,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各环节及整体效率评估方法、各环节效率同整体效率之间的构建完成。
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构建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中,充分考虑了该系统的可测参数及整个系统中的机械-热-电能量转化过程,能够同时给出该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各环节的效率。进一步地,该方法构建了该系统整体效率同各环节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部分环节效率无法进行精确的情况下可依据本方法进行近似估算。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作为设置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依据,该方法包括:
将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分为分环节效率及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其中,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回热环节效率、储放气环节效率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
对于各个分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分别根据该分环节的功率或能量的输出输入比值变化,作为该分环节的功率定量评估值;
对于整体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根据膨胀释能环节效率与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以及膨胀释能环节效率、压缩储能环节效率与外界的技术功交换值计算得到;
将得到的各个分环节的功率评估值及计算得到的系统整体效率,计算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回热环节的效率;
在该方法之前,设置技术术语表及假设条件,包括:qcom表示压缩机进气量kg/h,表示储气罐内初始工作压强和最大工作压强,表示各级压缩机进气口压强和出气口压强,pval,Tval表示节流阀排气端的压强和温度,表示各级压缩机进气口温度和出气口温度,qtur表示透平排气量kg/h,Ncom表示压缩机包含的级数,表示透平各级进气口压强和出气口压强,Tres,pres表示回热系统中水箱保持的温度和压强,表示透平各级进气口温度和出气口温度,表示压缩机端各级回热进气口压强和出气口压强,Ntur表示透平的级数,表示压缩机端各级回热进气口温度和出气口温度,表示压缩机从电网侧吸收的电能,Nhcom=Ncom-1及Nhtur=Ntur-1表示回热系统在压缩机端/透平端的级数,表示透平向电网侧提供的电能,pstor,Tstor表示储气罐的内部的压强和温度;
假设条件为:
(1)整个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过程指储气罐压强从初始工作压强到最大工作压强的过程;
(2)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机共有Ncom级压缩,且第Ncom-1级压缩的排气压强第Ncom级压缩的排气压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压缩储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
其中,Δtcom代表压缩过程的总时间;为压缩储能环节经时间Δtcom后、储气罐压强为pstor时电网系统侧的电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包括每一压缩级的回热占比,第Ncom级压缩的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及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其中,
稳态压缩级的回热占比:
单位时间第Ncom级压缩的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
其中,
回热占比同储气罐压强之间的关系:
其中,δ(pstor)=(1+m(pstor))/(1+n(pstor)); 表示非稳态压缩级向回热系统释放热功率同稳态压缩级向回热系统释放热功率的比值;表示非稳态压缩级压缩气体技术功功率同稳态压缩级压缩空气技术功功率的比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气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
其中,c0,c1,c2,c3是理想空气的定压比热与温度的关系系数;T′=T/100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释能环节效率的定量评估为:表示向电网提供的电能与透平对外界所做技术功能量之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整体效率表示为:
及表示为:
CN201310713473.1A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Active CN104732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3473.1A CN104732445B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3473.1A CN104732445B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2445A CN104732445A (zh) 2015-06-24
CN104732445B true CN104732445B (zh) 2019-12-20

Family

ID=5345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3473.1A Active CN104732445B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24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57075B2 (ja) * 2017-04-19 2021-04-1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及び圧縮空気貯蔵発電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7980A (zh) * 2011-10-19 2012-03-07 深圳市奥宇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多维度集成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7980A (zh) * 2011-10-19 2012-03-07 深圳市奥宇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多维度集成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定压运行AA-CAES的系统效率分析;郭欢等;《热能动力工程》;20130930;第28卷(第5期);全文 *
储能应用规划和效率评估的研究综述;颜志敏等;《华东电力》;20130830;第41卷(第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2445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rtmann 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plant configurations
EP3575576B1 (en) Compressed-air-storing power generation method and compressed-air-stor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Houssainy et al.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cost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hybrid thermal-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design
US8479502B2 (en) Increased power in compressed-gas energy storage and recovery
CN104734147B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分析方法
WO2016178358A1 (ja)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方法および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
CN107944733B (zh) 一种含风电、需求响应和压缩空气储能的电网调度方法
CN103711535B (zh) 环境热能转换的方法及利用环境热能提供动力的装置
Pottie et al. An alternative sequence of operation for pumped-hydro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PH-CAES) systems
Li et al. Integrating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with a diesel engine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isolated areas
WO2017159149A1 (ja)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
CN109583012B (zh)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与风电协同运行调度方法与装置
CN205805631U (zh) 一种闭式低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He et al. Performance study on three-stage power system of compressed air vehicle based on single-screw expander
CN104732445B (zh) 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估方法
Sedighneja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hybrid wind-diesel-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Muck et al. Analysis of hydrogen expansion's potential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efficiency
CN116412104A (zh) 一种滑压分流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hen et al. Performance study of salt cavern air storage based non-supplementary fire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u et a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AA-CAES Based Energy Hub Considering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Zh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onstant-volume and adiabatic gas storage model under multi-cycle operation
Kılıç et al. A novel design of a compressed air storage system with liquid pistons
Hübner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simulation based optimization of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pressurized air
CN104500148B (zh) 复合式涡旋机气路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Zheng et al. Therm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