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352A -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352A
CN104718352A CN201380044516.XA CN201380044516A CN104718352A CN 104718352 A CN104718352 A CN 104718352A CN 201380044516 A CN201380044516 A CN 201380044516A CN 104718352 A CN104718352 A CN 104718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shaft
face
fixing device
inner conical
fix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5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352B (zh
Inventor
米夏埃尔·布塞
费利奇特斯·富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2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two abutting shafts or the like
    • F16D1/033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two abutting shafts or the like by clamping together two faces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e.g. with bolted fl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种固定装置(1),其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2)与凸轮轴(24)的凸轮轴端部(3)连接,其中,凸轮轴调节器(2)具有与凸轮轴端部(3)通过固定螺栓(5)连接的轮毂(4),其中,轮毂(4)具有内锥形面(6),该内锥形面从凸轮轴调节器(2)离开地变细,并且在该内锥形面(6)与固定螺栓(5)之间固定有夹紧元件(7),其中,固定螺栓(5)将轮毂(4)与凸轮轴端部(3)通过夹紧元件(7)拉紧。

Description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凸轮轴调节器在内燃机中用于改变燃烧室气门的配气相位,以便可以将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关系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在最大的提前位置与最大的滞后位置之间可变地构造。配气相位与当前的负载和转速的匹配降低了油耗和排放。为了这个目的,将凸轮轴调节器整合到动力总成系统中,通过该动力总成系统将扭矩从曲轴传递到凸轮轴上。该动力总成系统例如可以构造为皮带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或齿轮传动装置。
在液压凸轮轴调节器中,从动元件和驱动元件构造出一对或多对可以加载以液压介质的彼此相对作用的压力室。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同轴地布置。通过填充和排空各压力室来产生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旋转作用的弹簧将驱动元件相对于从动元件沿有利方向挤压。这种有利方向可以与扭转方向同向或反向。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的一种结构形式是叶片式调节器。叶片式调节器具有定子、转子和带有外齿部的驱动轮。转子构造为大多能与凸轮轴抗相对转动地(drehfest)连接的从动元件。驱动元件包含定子和驱动轮。定子和驱动轮抗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或为此备选地彼此一体式地构造。转子与定子同轴地布置并且布置在定子的内部。转子和定子利用其径向延伸的叶片形成相对作用的油室,这些油室可以通过油压加载并且能够实现定子与转子之间相对转动。叶片要么与转子或定子一体式地构造,要么作为“插入的叶片”布置在转子或定子的为此设置的槽内。此外,叶片式调节器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密封盖。定子和密封盖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彼此锁定。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是轴向柱塞式调节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油压使移动元件轴向移动,该移动元件通过斜齿部产生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转动。
凸轮轴调节器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是具有三轴传动装置(例如行星传动装置)的机电式凸轮轴调节器。在此,其中一根轴形成驱动元件,而第二轴形成从动元件。通过第三轴,可以借助伺服装置、例如电动机或制动器向系统输送旋转能量或从系统输出旋转能量。附加地可以布置有对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支持或复位的弹簧。
DE 10 2009 051 309 A1示出一种用于凸轮轴调节器的设备,其中,凸轮轴调节器以其轮毂相对凸轮轴的止挡元件止挡,并且通过固定元件实现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之间的轴向拉紧。固定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构造为锁紧螺母。
WO 2007/082600示出一种借助中央阀固定在凸轮轴上的凸轮轴调节器。中央阀包括可以轴向运动的控制活塞,该控制活塞通过与其对齐的中央磁铁来操作。
EP 1 544 419 A1示出一种利用无阀功能的中央螺栓固定在凸轮轴上的凸轮轴调节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将凸轮轴调节器特别节省空间且可靠地固定在凸轮轴上。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其中,凸轮轴调节器具有与凸轮轴端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轮毂,根据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来解决该任务,即,轮毂具有内锥形面,该内锥形面从凸轮轴调节器离开地变细并在该内锥形面与固定螺栓之间固定有夹紧元件,其中,固定螺栓将轮毂与凸轮轴端部通过夹紧元件拉紧。
由此实现的是,在拧紧固定螺栓时,内锥形面将力分成径向和轴向的力矢量。为了获得像现有技术中那样的轴向力矢量所需的预紧力而进一步拧紧固定螺栓,由此该固定螺栓在其长度上被更多地延展并因此提供用以在使用寿命上抵抗收缩性所需的弹性。通过内锥形面的角度可以限定期望的预紧力。夹紧元件被设置成用于在固定螺栓与内锥形面之间夹紧,并且在拉紧该装置期间通过径向的力矢量被扩宽。该夹紧支持了固定装置的螺栓连接的抗相对转动强度。
内锥形面优选在周向上闭合地构造,但可以通过凹部、例如槽或凹口被中断。作为内锥形面的备选也可以使用将力分成轴向和径向的力矢量的其他表面形状、例如拱曲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夹紧元件构造为环或套筒。夹紧元件优选在其外周面上具有与轮毂的内锥形面互补地构造的外锥形面。外锥形面优选在周向上闭合地构造成,但可以通过凹部、例如槽或凹口被中断。此外,环在周向上可以是闭合的或由缝隙中断的,其中,通过缝隙有利地提高了夹紧元件的弹性。有利地,夹紧元件构造为锥体。
可选地,夹紧元件可与固定螺栓一体式地构造或作为与固定螺栓分开的构件存在。夹紧元件此外可以力锁合地(kraftschlüssig)、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和/或材料锁合地(stoffschlüssig)与固定螺栓连接,以便简化安装,在安装中,夹紧元件在与轮毂拼接之前就已经防丢失地固定在固定螺栓上。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凸轮轴端部在内周边上具有内锥形面,该内锥形面朝凸轮轴调节器变细,并且在固定螺栓与该内锥形面之间固定有螺纹环。因此,该凸轮轴端部管状地构造,并且设有具有内周边的在端部侧敞开的空腔。内周边本身可以具有内锥形面,其中,内锥形面由凸轮轴端部的材料一体式地构造。备选地可以设置有单独的构件,该构件在其内周边上具有内锥形面并与凸轮轴端部力锁合地、形状锁合地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
内锥形面优选在周向上闭合地构造,但可以通过凹部、例如槽或凹口被中断。作为内锥形面的备选也可以使用将力分成轴向和径向的力矢量的其他表面形状、例如拱曲面。
在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与固定螺栓之间设置有螺纹环。在固定螺栓的外螺纹与螺纹环的内螺纹啮合之前,螺纹环优选防丢失地固定在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上。这种固定可以通过锁定元件、例如锁定环来实现,其布置在内锥形面的扩宽的侧,其中,螺纹环布置在锁定元件与内锥形面的变细的侧之间。因此,螺纹环在两个轴向方向上在其运动自由度上受到限制。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螺纹环的外周面具有与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互补的外锥形面。外锥形面优选在周向上闭合地构造成,但可以通过凹部、例如槽或凹口被中断。有利地,螺纹环构造为带有内螺纹的锥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固定螺栓与螺纹环的内螺纹啮合,由此夹紧元件与螺纹环在轴向上相互拉紧,其中,夹紧元件和螺纹环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这种间隔可以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在轮毂与凸轮轴端部之间的止挡件直接地或间接通过单独的间隔元件来实现。夹紧元件和螺纹环通过旋拧首先互相运动,但支撑在首先也互相运动的相应的内锥形面上。如果接触到在轴向方向上在轮毂与凸轮轴端部之间的止挡件,那么轮毂就支撑在凸轮轴端部上,并且阻止在借助固定螺栓旋拧时,在内锥形面之间的并因此也在夹紧元件与螺纹环之间的间距的减少。随后,在进一步进行的旋拧过程中,固定螺栓被延展,由此实现了固定装置的拉紧。
在一种优选的构造方案中,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由单独的构件构成,该构件与凸轮轴端部材料锁合地、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连接。该单独的构件至少相对于凸轮轴端部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周向上的固定可以有选择地设置。至少禁止单独的构件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轮毂运动的自由度,其中,单独的构件在轴向方向上从轮毂离开的自由度完全可以存在。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轮毂运动的自由度的禁止优选通过在凸轮轴端部与单独的构件之间的止挡件来构造。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和轮毂的内锥形面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内锥形面的轴向间隙内布置有间隔元件。间隔元件可以作为单独的构件以环或套筒的形式存在。备选地,间隔元件可以由凸轮轴端部、轮毂、螺纹环、夹紧元件或单独的构件一体式地构造,该单独的构件具有针对凸轮轴端部的内锥形面并与凸轮轴端部力锁合地、形状锁合地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间距可以通过间隔元件来限定,由此可以使用相应长的固定螺栓,其长度又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的拉紧。
在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中,间隔元件构造为单独的构件。作为形式为环或套筒的单独的构件,间隔元件可以简单地在与轮毂拼接之前装入凸轮轴端部内。具有高的弹性模量的材料适用于构造间隔元件并且可以有助于支持螺栓连接的弹性并且因此进一步改进固定装置。此外,作为间隔元件或作为对间隔元件的附加可以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拉紧螺栓连接的弹簧。优选布置有盘形弹簧,作为对间隔元件的替代或作为在轴向方向上对间隔元件的附加。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间隔元件具有液压介质通道。液压介质通道可以构造为径向孔、轴向缝隙,其完全沿间隔元件的整个轴向长度或仅部分沿间隔元件的整个轴向长度延伸。此外,多个液压介质通道可以以规则或不规则的图案样式布置在周边上,以便不必确保间隔元件的具体的安装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备选的有利的构造方案中,固定螺栓设有液压介质通道。该液压介质通道可以轴向且居中地延伸穿过整个固定螺栓。备选地,该液压介质通道可以要么由螺栓头侧,要么由螺纹侧在轴向方向上仅部分地延伸到固定螺栓内,并且与径向的液压介质通道交叉。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其能够实现将凸轮轴调节器特别节省空间且可靠地固定在凸轮轴上。本发明此外还能够实现使固定螺栓可以几乎完全沉入凸轮轴端部内,由此在凸轮轴调节器的轴向区域内为中央阀提供了结构空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三实施方案;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四实施方案;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五实施方案;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六实施方案;以及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七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的第一实施方案。
固定装置1具有凸轮轴调节器2的轮毂4,该轮毂借助固定螺栓5与凸轮轴24的凸轮轴端部3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固定装置1此外具有构造为环8的夹紧元件7以及螺纹环13。凸轮轴端部3与凸轮轴24一体式地构造。所有构件均与固定装置的转动轴线25同轴地布置。
凸轮轴调节器2的轮毂4从凸轮轴调节器2伸出并伸入凸轮轴端部3内。轮毂4的柱体形的外周面41与凸轮轴端部3的内周边11的柱体形的表面区段接触,其中,由此轮毂4与凸轮轴端部3同轴地定向。轮毂4具有轴向地布置在外周面41与凸轮轴调节器2之间的端面40。在外周面41的轴向区域内布置有内锥形面6,该内锥形面从凸轮轴调节器2离开地变细并利用轮毂4的面向凸轮轴的端部侧的边界面封闭。内锥形面6跟与其互补且由环8的外周面9构成的外锥形面10接触。环8的面向凸轮轴调节器2的端面36与固定螺栓5的螺栓头34的端面37接触。固定螺栓5不仅穿过环8,而且也穿过轮毂4的内锥形面6。环8由固定螺栓5的螺杆35容纳,由此固定螺栓5和环8彼此同轴地定向。中央阀26在轴向上在最大程度上定位在凸轮轴调节器2内部,其中,在中央阀26与螺栓头34之间构造出空腔32。
凸轮轴24的凸轮轴端部3具有材料锁合、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固定在内周边11上的单独的构件18,其具有内锥形面12并相对凸轮轴端部3轴向固定地布置。该内锥形面12与螺纹环13的构造为外锥形面15的外周面14接触。内锥形面12在轴向方向17上朝凸轮轴调节器2变细。为了固定螺纹环13相对于单独的构件18的轴向位置,锁定环28与单独的构件18形状锁合地固定。锁定环28与螺纹环13的端面38接触。沿轴向方向17,在螺杆35上设有与螺纹环13的内螺纹16啮合的外螺纹27。在这里,固定螺栓5的外螺纹27完全穿过螺纹环13。无论是轮毂4与单独的构件18,还是环8与螺纹环13分别都具有轴向间距并因此构造出间隙23。
固定螺栓5此外具有由螺栓头34构造出的内六角部33,固定螺栓5可以用该内六角部拧入固定装置1和螺纹环13内。
固定装置1的安装例如可以像如下阐述的那样进行:作为第一结构单元,存在有带凸轮轴端部3和固定的利用锁定环28将螺纹环13轴向固定的单独的构件18的凸轮轴24。作为第二结构单元,存在有连同其轮毂4的凸轮轴调节器2。首先将中央阀26、环8和固定螺栓5与第一和第二结构单元分开。先将第二结构单元与第一结构单元拼接,其中,将轮毂4移入凸轮轴端部3的空腔内。紧接着将环8(必要时与固定螺栓5预拼接地)装入轮毂4内。将固定螺栓5与螺纹环13拧接,直至锥形面对相互接触。进一步进行的旋拧过程使固定装置1拉紧。最后可以将中央阀26置入轮毂4内。
固定装置1的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构造方案同样在后面的图2至7中示出。下面介绍各图的各个特点。
附加地,作为液压介质线路相对于之前提到的基本结构的特点,图1此外具有径向孔29和分离元件30。分离元件30与单独的构件18、螺纹环13和固定螺栓5的螺纹侧的端部一起构造出凸轮轴24的空腔31。凸轮轴24的孔29将空腔31与输入接口P连接。固定螺栓5此外具有与转动轴线25同轴地设置的、构造为通孔的液压介质通道22。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到达空腔31再穿过固定螺栓5的液压介质通道22到达空腔22地被引导穿过固定装置,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固定装置1为了将扭矩从凸轮轴调节器2抗相对转动地传递到凸轮轴24上而拉紧地构造。拉紧通过固定螺栓5的螺栓连接实现。在拧紧固定螺栓5时会减少环8与螺纹环13的轴向间距。环8和螺纹环13通过它们的外锥形面10和15支撑在相应的内锥形面6和12上。此外,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支撑在端面40上。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
作为液压介质线路的图1中所描述的特点的备选,图2具有在轴向上定位在外周面41内部的径向孔29。孔29与轮毂4的孔42对置,由此,在空腔32与输入接口P之间构造出导流连接。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和42被引导到空腔32内,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类似于图1中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1为了将扭矩从凸轮轴调节器2抗相对转动传递到凸轮轴24上而拉紧地构造。拉紧通过固定螺栓5的螺栓连接实现。在拧紧固定螺栓5时会减少环8与螺纹环13的轴向间距。环8和螺纹环13通过其外锥形面10和15支撑在各自的内锥形面6和12上。此外,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支撑在端面40上。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三实施方案。
作为液压介质线路的图1中所描述的特点的备选,图3具有在轴向上定位在外周面41内部的径向孔29。
在此,与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不同地,孔29不与轮毂4的孔42对置,而是孔29和42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两个孔29和42通过优选由外周面41构造为轴向槽的液压介质通道43导流地连接,由此在空腔32与输入接口P之间构造出导流连接。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和42被引导到空腔32内,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类似于图1中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1为了将扭矩从凸轮轴调节器2抗相对转动传递到凸轮轴24上而拉紧地构造。拉紧通过固定螺栓5的螺栓连接实现。在拧紧固定螺栓5时会减少环8与螺纹环13的轴向间距。环8和螺纹环13通过它们的外锥形面10和15支撑在相应的内锥形面6和12上。此外,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支撑在端面40上。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四实施方案。
作为液压介质线路的图1中所描述的特点的备选,图4具有布置在间隙23的轴向区域内的径向孔29。
凸轮轴24的孔29将间隙23与输入接口P连接。此外,固定螺栓5具有与转动轴线25同轴地布置但弯折到间隙23内的液压介质通道22,其由两个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的盲孔构成。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到达间隙23再通过固定螺栓5的液压介质通道22被引导到空腔32,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类似于图1中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1为了将扭矩从凸轮轴调节器2抗相对转动地传递到凸轮轴24上而拉紧地构造。拉紧通过固定螺栓5的螺栓连接实现。在拧紧固定螺栓5时会减少环8与螺纹环13的轴向间距。环8和螺纹环13通过它们的外锥形面10和15支撑在相应的内锥形面6和12上。此外,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支撑在端面40上。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五实施方案。
除了在此不再存在的分离元件30以外,图5具有像图1中那样的液压介质线路的基本结构。
凸轮轴24的孔29将空腔31与输入接口P连接。固定螺栓5此外具有与转动轴线25同轴地布置的、构造为通孔的液压介质线路22。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到达空腔31再通过固定螺栓5的液压介质通道22到达空腔32地被引导穿过固定装置,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作为根据图1的固定装置1的备选,间隔元件19在此作为单独的构件20在轴向上放置在轮毂4与单独的构件18之间。与图1的区别在于,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不再支撑在端面40上。在端面39与40之间设置有轴向的空隙。这种支撑现在通过间隔元件19来实现。完全如同图1中那样,也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此,间隔元件19的构造可以有利地具有进一步提高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的几何形状特性。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六实施方案。
图6具有像在图2中那样的液压介质线路的基本结构。
径向孔29轴向地定位在外周面41的内部。孔29与轮毂4的孔42对置,由此在空腔32与输入接口P之间构造出导流连接。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和42被引导到空腔32,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如图5中所描述的那样,间隔元件19在此作为单独的构件20在轴向上放置在轮毂4与单独的构件18之间。与图1的区别在于,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不再支撑在端面40上。在端面39与40之间设置有轴向的空隙。这种支撑现在通过间隔元件19来实现。完全如同图1中那样,也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此,间隔元件19的构造可以有利地具有进一步提高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的几何形状特性。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间隔元件的固定装置的第七实施方案。
图7具有像图4中那样的液压介质线路的基本结构。
径向孔29布置在间隙23的轴向区域内。凸轮轴24的孔29将间隙23与输入接口P连接。此外,固定螺栓5具有与转动轴线25同轴地布置但与间隙23交叉的液压介质通道22,其由两个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的孔构造成,其中,轴向孔构造为盲孔,其被贯通的横孔交叉,该横孔又通入间隙23内。因此,用于使凸轮轴调节器2运行的液压介质可以从输入接口P出发经由孔29到达间隙23再通过固定螺栓5的液压介质通道22被引导到空腔32,由此中央阀26可供用于凸轮轴调节器2的运行。
如图5中所描述的那样,间隔元件19在此作为单独的构件20在轴向上放置在轮毂4与单独的构件18之间。与图1的区别在于,凸轮轴端部3的端部侧的端面39不再支撑在端面40上。在端面39与40之间设置有轴向的空隙。这种支撑现在通过间隔元件19来实现。完全如同图1中那样,也通过两个锥形面对和固定螺栓5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由此可以实现螺栓连接的高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有利地影响固定装置1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此,间隔元件19的构造可以有利地具有进一步提高螺栓连接中的弹性的几何形状特性。
附图标记列表
1)固定装置      33)内六角部
2)凸轮轴调节器  34)螺栓头
3)凸轮轴端部    35)螺杆
4)轮毂          36)端面
5)固定螺栓      37)端面
6)内锥形面      38)端面
7)夹紧元件      39)端面
8)环            40)端面
9)外周面        41)外周面
10)外锥形面     42)孔
11)内周边       43)液压介质通道
12)内锥形面
13)螺纹环      P)输入接口
14)外周面
15)外锥形面
16)内螺纹
17)轴向方向
18)单独的构件
19)隔离元件
20)单独的构件
21)液压介质通道
22)液压介质通道
23)间隙
24)凸轮轴
25)转动轴线
26)中央阀
27)外螺纹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2)与凸轮轴(24)的凸轮轴端部(3)连接,其中,所述凸轮轴调节器(2)具有与所述凸轮轴端部(3)通过固定螺栓(5)连接的轮毂(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4)具有内锥形面(6),所述内锥形面从所述凸轮轴调节器(2)离开地变细,并且在所述内锥形面(6)与所述固定螺栓(5)之间固定有夹紧元件(7),其中,所述固定螺栓(5)将所述轮毂(4)与所述凸轮轴端部(3)通过所述夹紧元件(7)拉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元件(7)构造为环(8),并且所述夹紧元件的外周面(9)设有与所述轮毂(4)的内锥形面(6)互补的外锥形面(1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端部(3)在内周边(11)上具有内锥形面(12),所述内锥形面朝向所述凸轮轴调节器(2)变细,并且在所述固定螺栓(5)与所述内锥形面(12)之间固定有螺纹环(13)。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13)的外周面(14)设有与所述凸轮轴端部(3)的内锥形面(12)互补的外锥形面(15)。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5)与所述螺纹环(13)的内螺纹(16)啮合,由此所述夹紧元件(7)与所述螺纹环(13)在轴向方向(17)上相互拉紧,其中,所述夹紧元件(7)和所述螺纹环(13)在轴向方向(17)上彼此间隔开。
6.按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端部(3)的内锥形面(12)由单独的构件(18)来构造,所述单独的构件与所述凸轮轴端部(3)材料锁合地、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连接。
7.按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端部(3)的内锥形面(12)和所述轮毂(4)的内锥形面(6)在轴向方向(17)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锥形面(6、12)之间的轴向间隙(23)内布置有间隔元件(19)。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19)构造为单独的构件(20)。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19)具有液压介质通道(21)。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5)具有液压介质通道(22)。
CN201380044516.XA 2012-08-20 2013-05-17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14764.0A DE102012214764B4 (de) 2012-08-20 2012-08-20 Befestigungsanordn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Nockenwellenverstellers mit einem Nockenwellenende einer Nockenwelle
DE102012214764.0 2012-08-20
PCT/EP2013/060255 WO2014029515A1 (de) 2012-08-20 2013-05-17 Befestigungsanordn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nockenwellenverstellers mit einem nockenwellenende einer nockenwel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352A true CN104718352A (zh) 2015-06-17
CN104718352B CN104718352B (zh) 2017-07-28

Family

ID=48536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51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352B (zh) 2012-08-20 2013-05-17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40876A1 (zh)
CN (1) CN104718352B (zh)
DE (1) DE102012214764B4 (zh)
WO (1) WO20140295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4432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凸轮调控压力装置及带该装置的洒水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1043A1 (de) 2017-08-11 2019-02-14 Axtone S.A. Gelenkanordnung, Konusgewinderi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ei Überlast lösbaren Befestigung eines Schneidwerkzeuges sowie Verfahren zur Energieumwandlung mittels einer Gelenkanordn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330A (zh) * 1997-12-17 1999-07-2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对一轴相对一驱动轮的转角进行液压调节的装置
US20020152978A1 (en) * 2001-04-20 2002-10-24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544419A1 (de) * 2003-12-16 2005-06-22 INA-Schaeffler K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hydraulisch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einem als Blechteil ausgeführten Stator
WO2007082600A1 (en) * 2006-01-21 2007-07-26 Schaeffler Kg Camshaft adjust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331297A (zh) * 2005-12-16 2008-12-24 谢夫勒两合公司 凸轮轴调节器输入管道
DE102009029092A1 (de) * 2009-09-02 2011-03-03 Robert Bosch Gmbh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09029389A1 (de) * 2009-09-11 2011-03-24 Robert Bosch Gmbh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09051309A1 (de) * 2009-10-29 2011-05-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variablen Einstellung der Steuerzeiten von Gaswechselventi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8353A (en) * 1951-11-06 1955-05-17 Lanova Corp Hydraulic timing means
US5088456A (en) * 1990-01-30 1992-02-18 Atsugi-Unisia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control system to adjust pha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intermediate, and minimum advance position
DE19736132A1 (de) * 1997-08-20 1999-03-04 Daimler Benz Ag Klemmvorrichtung für ein axial bewegliches Bauteil
JP3738601B2 (ja) * 1999-04-23 2006-01-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径基準部品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組立位置決め装置
DE10190855D2 (de) * 2000-03-08 2004-05-27 Thyssen Krupp Automotive Ag Verstell- und Fixiereinrichtung für eine Nockenwelle
DE10160246C1 (de) 2001-12-07 2003-04-17 Thyssen Krupp Automotive Ag Hohlwel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330A (zh) * 1997-12-17 1999-07-2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对一轴相对一驱动轮的转角进行液压调节的装置
US20020152978A1 (en) * 2001-04-20 2002-10-24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544419A1 (de) * 2003-12-16 2005-06-22 INA-Schaeffler K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hydraulisch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einem als Blechteil ausgeführten Stator
CN101331297A (zh) * 2005-12-16 2008-12-24 谢夫勒两合公司 凸轮轴调节器输入管道
WO2007082600A1 (en) * 2006-01-21 2007-07-26 Schaeffler Kg Camshaft adjust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9029092A1 (de) * 2009-09-02 2011-03-03 Robert Bosch Gmbh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09029389A1 (de) * 2009-09-11 2011-03-24 Robert Bosch Gmbh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09051309A1 (de) * 2009-10-29 2011-05-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variablen Einstellung der Steuerzeiten von Gaswechselventi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4432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凸轮调控压力装置及带该装置的洒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29515A1 (de) 2014-02-27
DE102012214764A1 (de) 2014-02-20
DE102012214764B4 (de) 2018-04-26
US20150240876A1 (en) 2015-08-27
CN104718352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546A (zh) 凸轮轴调节器的固定系统
US8141527B2 (en) Camshaft adjuster having a variable ratio gear unit
US10876473B2 (en) Actuator, in particular for coupling to the adjusting shaf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djust the expansion stroke and/or the compression ratio
CN103216287B (zh) 凸轮轴调节器
EP2267282B1 (de) Nockenwellen-Phasensteller mit multifunktionalem Gehäusedeckel
CN102498268B (zh) 用于可变地调整内燃机换气阀配气正时的装置
CN103375213A (zh) 具有悬挂在螺钉轴颈上的弹簧的凸轮轴调节器
CN104718352A (zh) 用于将凸轮轴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凸轮轴端部连接的固定装置
CN103195533A (zh) 凸轮轴调节器
US8800514B2 (en) Camshaft adjuster
CN104350241A (zh) 凸轮轴调节器的控制阀
US20130220248A1 (en) Camshaft adjuster
CN204284227U (zh) 载荷联轴器
CN103038463B (zh) 凸轮轴调节器设施以及凸轮轴调节器
CN102269024A (zh) 用于可变调整换气阀控制时间的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螺栓
US10415437B2 (en) Camshaft adjusting device
CN104428499A (zh) 用于内燃机的凸轮轴调节装置
DE102015202372A1 (de) Nockenwellenversteller
CN104641081B (zh) 凸轮轴调节器
DE102014224212A1 (de)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16207177B3 (de)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einer axial gewickelten Drehfeder und einem umgeformten, federführenden und druckmitteldichten Blechfederdeckel
CN210343502U (zh) 一种用于可变有效曲拐半径机构的控制轴
CN105209726B (zh) 凸轮轴调节器
DE102018108534B4 (de) Nockenwellenverstellvorrichtung eines Steuertriebs mit einem trockenen Riemen
DE102012214758B4 (de) Nockenwellenverstel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