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5332A -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5332A
CN104705332A CN201510153644.9A CN201510153644A CN104705332A CN 104705332 A CN104705332 A CN 104705332A CN 201510153644 A CN201510153644 A CN 201510153644A CN 104705332 A CN104705332 A CN 104705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edta
medicine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36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5332B (zh
Inventor
郝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onenda ultrasonic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郝文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郝文杰 filed Critical 郝文杰
Priority to CN2015101536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5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5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具有杀菌、抗病、增产等功效的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该杀菌组合物主要包括有效量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三种药物活性成分,组分A为谷氨酸铜、赖氨酸铜、甘氨酸铜、EDTA铜中一种;组分B为甲蒜素、乙蒜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中生霉素、武夷霉素、咪鲜胺锰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成;组分C为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该组合物还可以包括波尔多液。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能够迅速高效的控制病害且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对大田农作物的霜霉病、褐斑病、纹枯病、枯萎病、茎腐病、黑斑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锈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杀菌、抗病、增产等功效的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酸铜络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对人畜低毒,杀菌谱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有促进生长和增产作用且对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传染病都有明显防效和治疗作用。
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因其活性高、用量小、选择性好且不在环境中积累或残留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利用。甲蒜素、乙蒜素具有广谱安全高效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但其持效期短且过量使用容易烧苗。
波尔多液为保护性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多采用其他杀菌剂同波尔多液交替使用,但由于波尔多液为碱性农药,现有技术中,其他类杀菌剂使用后7-15d再喷洒波尔多液,间隔时间过长,易导致病害发生蔓延,不易控制。
为了防范病害的发生及蔓延,农民多采用加大用药量及增加用药次数的方法,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多,增加了防病成本,且单一的杀菌剂长期大量使用后诱导病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甚至发展为交叉抗性和多抗性,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了环境,且不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现有技术中,通过复配各种有效成分以提高杀菌效率,避免单一的杀菌剂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将对病菌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复配,能够迅速高效的控制病害且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增强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和增加产量,植物病害爆发期配合波尔多液使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同时大大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而且增加了药物持效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田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药物活性成分,药物活性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40:1-40:1-40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
所述组分A为谷氨酸铜、赖氨酸铜、甘氨酸铜、EDTA铜中一种;组分B为甲蒜素、乙蒜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中生霉素、武夷霉素、咪鲜胺锰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成;组分C为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
所述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1-10: 1-10:1-10:1-10。
进一步的,本发明优化的药物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重量比为1-10:1-20:1-20。
所述组分B为2种成分组成时,其两种成分重量比为1-20:1-20;所述组分B为3种成分组成时,其3种成分重量比为1-20:1-20:1-20。
进一步的,优化的药物活性成分的质量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0-90%。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包括波尔多液。
本发明中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波尔多液时,喷洒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后,间隔1-3小时再喷洒波尔多液。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也可以是粉剂。
进一步的,优化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田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病害为霜霉病、褐斑病、纹枯病、枯萎病、茎腐病、黑斑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锈病。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波尔多液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分别使用半量式(硫酸铜:石灰=1:0.5)、等量式(硫酸铜:石灰=1:1)、倍量式(硫酸铜:石灰=1:2)以及多量式(1:3-5),水160--240。
本发明在取长补短的指导下,提供的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喷洒到植物叶面后,能够迅速的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病害爆发期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即可喷洒波尔多液,形成一层保护药膜,且波尔多液同速效杀菌药物活性成分间通过植物叶片进行阻隔,无需长时间间隔后喷洒波尔多液,缩短了杀菌时间,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两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增强了杀菌效果,持效期长。本发明各组分间的配比为影响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含量过多造成浪费且易导致因浓度过大使植物烧苗、叶片灼烧等现象的发生,含量过小则防治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控制及消除病害。
本发明通过使用低毒药物组分的复配,因所使用的组分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不同,增强持效期的同时,延缓了病菌对单一药物的抗药性的产生,实现了植物的无公害栽培。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田间用药实验,针对不同病害时期的植物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避免了盲目用药、过量及多次用药现象的发生,病害防治效果明显且减小了防病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复配,提高了杀菌效率,增强了植物抗病能力,且复配后的杀菌效果在一定范围内较单一的杀菌剂有了明显的增效作用,持效期延长且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实现一药多用;
(2)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用药量少,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扩大了防治谱,对大田作物的多种病害具有防治作用,减少了药物的使用次数,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标准;
(3)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同喷洒波尔多液间隔时间短,能够迅速的控制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3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谷氨酸铜2.7%、咪酰胺锰盐18.2%、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9.1% 、烷基苯磺酸钠10%,乙醇20%、水40%,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待溶解后包装即得水剂。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10: 2:1:3。
实施例2 3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谷氨酸铜1.8%、咪酰胺锰盐27.3%、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0.9% 、烷基苯磺酸钠20%,乙醇20%、水3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10: 2:1:3。
实施例3 4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赖氨酸铜7.84%、武夷霉素0.8%、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31.36% 、烷基苯磺酸钠10%,乙醇10%、水4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1: 10:5:10。
实施例4 4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甘氨酸铜7.44%、乙蒜素3.96%、多抗霉素5%、咪鲜胺锰盐5%、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18.6%,烷基苯磺酸钠20%,乙醇10%、水3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2: 10:10:1。
实施例5 1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EDTA铜0.24%、乙蒜素0.52%、咪鲜胺锰盐9%、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0.24%、烷基苯磺酸钠20%,乙醇30%、水4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2: 10:10:1。
实施例6 50%药物活性成分水剂
赖氨酸铜8.75%、井冈霉素10%、咪酰胺锰盐10%、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21.25%、烷基苯磺酸钠10%,乙醇20%、水2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2: 10:10:1。
实施例7 80%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谷氨酸铜5.6%、乙蒜素37.2%、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37.2%、羟乙基甲基纤维素5%、甘油10%、300目木耳粉2%、白炭黑3%,将组分混合均匀干燥后通过粉碎机粉碎为可湿性粉剂后,即可。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5: 1:1:10。
 实施例8 80%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谷氨酸铜1%、中生霉素39.5%、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39.5%、羟乙基甲基纤维素5%、甘油3%、300目木耳粉2%、白炭黑1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5: 1:1:10。
实施例9 90%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赖氨酸铜76.2%、井冈霉素3.45%、咪酰胺锰盐3.45%、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6.9%、羟乙基甲基纤维素3%、甘油5%、300目木耳粉1%、白炭黑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4: 5:5:1。
实施例10 90%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赖氨酸铜15.75%、井冈霉素1.73%、咪酰胺锰盐34 %、、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38.25%、羟乙基甲基纤维素5%、甘油3%、300目木耳粉1%、白炭黑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4: 5:5:1。
实施例11 70%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EDTA铜15%、农抗120 27%、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28%、羟乙基甲基纤维素13%、甘油10%、300目木耳粉2%、白炭黑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4: 5:5:1。
 实施例12 42%药物活性成分可湿性粉剂
甘氨酸铜40%、乙蒜素0.5%、多抗霉素0.5%、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1%、羟乙基甲基纤维素13%、甘油5%、300目木耳粉10%、白炭黑3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4: 5:5:1。
 效果实施例1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大棚黄瓜植株处于开花期前15天,患有霜霉病,采用常规喷雾,每种药物均采用6g/亩的使用量,均加水稀释为1000倍液,喷雾1次后隔10天进行第2次喷雾,第2次施药后第8天调查病叶数及总叶数、病害等级,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复配后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效果好且增产率高,同时,在1-10:1-20:1-20的比例范围内的各组分复配的杀菌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更优,且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水剂好。实施例1的组合物联合波尔多液使用后,效果更好。
效果实施例2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
在葡萄炭疽病爆发期进行喷雾施药,将葡萄园均分为5块,P1-P5,均采用活性成分用量75-120克/公顷,均加水稀释为500倍液,间隔1-3小时后喷洒波尔多液,上午10时左右施药,气温为25°,天气晴朗,施药后6天的防治效果见表2。
表2
 
对其他实施例的杀菌组合物同样进行实验,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在优化的范围内进行复配时,防治效果提高5%左右,同时,从表2中可以看出,可湿性粉剂较水剂的防治效果更佳。
效果实施例3实施例10的杀菌组合物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选择9年树龄的中熟型的乔纳金苹果树,8月份中旬出现褐斑病并随即进入爆发期,将果树均分为6块,G1-G6,6块均采用活性成分用量75-120克/公顷进行药物喷洒两次,喷洒药物为加水稀释为500倍液,两次用药时间间隔10-15天,观察果树状态,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较单一使用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苹果褐斑病爆发时期,速效杀菌药物活性成分与波尔多液隔时使用,能够高效的杀灭病菌,控制并根除病害,增加了铁,镁、钼、锌的微量元素,既能够配合杀菌又增加了植物的营养,同时增强植物长势。该组合物在外配合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杀菌的同时,在内增强植物长势,提高了植物抗病能力,充分发掘了药物各自的优势和植物自身的潜力,使爆发期的病害得到快速高效的控制。另外,使用本发明杀菌组合物的果实个大均匀,较使用其他药物的果实甜度高。对其他组合的药物进行同样的实验后,均具有同本效果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效果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大田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针对各种大田作物的不同病害进行施药,均采用活性成分用量80克/公顷,当组合物包括波尔多液时,间隔1-3小时后喷洒波尔多液,上午10时左右施药,气温为25°,天气晴朗。 对不同的作物病害施药后,进行3天及7天防治效果调查,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杀菌组合快速杀菌能力强,在病害爆发期组合物含有波尔多液时,药效差距明显。能够达到早期防治及持续防治的效果,针对多种作物病害均具有好的防治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有效量的药物活性成分,药物活性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40:1-40:1-40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
所述组分A为谷氨酸铜、赖氨酸铜、甘氨酸铜、EDTA铜中一种;组分B为甲蒜素、乙蒜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中生霉素、武夷霉素、咪鲜胺锰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成;组分C为EDTA的铁锌锰钼配合物;
所述EDTA的铁锌锰钼的配合物的重量比为1-10: 1-10:1-1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重量比为1-10:1-2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为2种成分组成时,其两种成分重量比为1-20:1-20;所述组分B为3种成分组成时,其3种成分重量比为1-20:1-2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活性成分的质量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还包括波尔多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喷洒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后,间隔1-3小时再喷洒波尔多液。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粉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可湿性粉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田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为霜霉病、褐斑病、纹枯病、枯萎病、茎腐病、黑斑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锈病。
CN201510153644.9A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705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3644.9A CN104705332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3644.9A CN104705332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5332A true CN104705332A (zh) 2015-06-17
CN104705332B CN104705332B (zh) 2017-12-19

Family

ID=5340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3644.9A Active CN104705332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53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5986A (zh) * 2021-10-28 2023-04-04 郝文杰 一种多功能金属盐复合膜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4074809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Innospec Limited Fungicidal agent and composi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480A (zh) * 2002-04-29 2003-11-12 黄安辉 谷氨酸络合铜为有效成份具有杀菌剂和叶面肥功效的制剂
CN1593154A (zh) * 2004-07-13 2005-03-16 田忠科 防治果树枝杆病害的腐植酸铜农药杀菌剂
CN101147492A (zh) * 2007-11-12 2008-03-26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硫酸铜和井冈霉素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WO2012024494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Dow Agrosciences Llc Synergistic algicidal compositions including hydrazone derivatives and copper
CN103371184A (zh) * 2013-06-27 2013-10-30 王学权 一种含有咪鲜胺锰络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480A (zh) * 2002-04-29 2003-11-12 黄安辉 谷氨酸络合铜为有效成份具有杀菌剂和叶面肥功效的制剂
CN1593154A (zh) * 2004-07-13 2005-03-16 田忠科 防治果树枝杆病害的腐植酸铜农药杀菌剂
CN101147492A (zh) * 2007-11-12 2008-03-26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硫酸铜和井冈霉素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WO2012024494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Dow Agrosciences Llc Synergistic algicidal compositions including hydrazone derivatives and copper
CN103371184A (zh) * 2013-06-27 2013-10-30 王学权 一种含有咪鲜胺锰络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信令: "《味精工业手册》", 31 January 200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张进霞: "几种氨基酸铜对大丽轮枝菌产生毒素蛋白的影响", 《棉花学报》 *
无: "葡萄生育期防病用药三要点", 《湖北植保》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5986A (zh) * 2021-10-28 2023-04-04 郝文杰 一种多功能金属盐复合膜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4074809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Innospec Limited Fungicidal agent and composition
GB2624109A (en) * 2022-10-07 2024-05-08 Innospec Ltd Fungicidal agent and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5332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2952B (zh) 一种防治棉花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3004879B (zh) 一种针对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12981B (zh) 一种含氟醚菌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6719838A (zh) 一种复合生态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9661C (zh) 一种作物营养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6069391A (zh) 一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CN109673646A (zh) 一种含有氨基寡糖素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503266A (zh) 一种农用药肥
CN104705332A (zh) 一种多功能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75712A (zh) 一种安全多效的水稻种子处理剂
CN106857599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灭菌丹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39470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53552A (zh) 农用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4970022A (zh) 一种含嘧霉胺和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2177900B (zh)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86155B (zh) 一种含嘧霉胺和尼可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7372548A (zh) 含有克菌丹和氟唑环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US20090042729A1 (en) Liquid kelp formulation with or without enhanced shelf life,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7242238B (zh) 异氰尿酸在防治玉米顶腐病中的应用
CN103371185B (zh) 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327769C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含有咪鲜胺锰盐和乙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5309476A (zh) 一种植物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087B (zh) 一种春雷霉素和戊唑醇复配杀菌剂
CN109699665B (zh) 一种含有克菌丹的种衣剂及其应用
CN102696647A (zh) 一种含唑菌胺酯和嘧霉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0

Address after: 102600 unit 3, 37 lane, Huangcun Town statio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

Patentee after: Xie Yongqin

Address before: 252036, No. 251 Zhuang village, Yan Yan Street, Dongchangfu District, Shandong, Liaocheng

Patentee before: Hao Wen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30

Address after: 226004 2nd floor, building 2, No.30 Zilang Road,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onenda ultrasonic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unit 3, 37 lane, Huangcun Town statio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

Patentee before: Xie Yong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