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1861B -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1861B
CN104701861B CN201310659340.0A CN201310659340A CN104701861B CN 104701861 B CN104701861 B CN 104701861B CN 201310659340 A CN201310659340 A CN 201310659340A CN 104701861 B CN104701861 B CN 104701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described device
series
lsc
submer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93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1861A (zh
Inventor
吴倩
戴朝波
王轩
宿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PR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PR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PR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106593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1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1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8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和旁路断路器;所述电容器组与所述阻尼装置串联后再分别与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阻尼装置分别与输电线路间通过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连接;所述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单独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或单独作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或两套、两套以上所述装置配合使用。该装置融合了常规串补和潜式串补的功能,既可用于线路运行正常的情况,也可运行于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规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般应用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用于补偿交流输电线路的一部分感性阻抗,从而达到减小线路阻抗、增加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稳定性等目的。采用串补技术是经济高效地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在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按照补偿阻抗值的固定不变或可以调节,串补装置可分为固定串补(FSC)和可控串补(TCSC)。可控串补是通过电力电子的手段实现对串联等值基波阻抗的动态控制,使整个输电线路的参数可动态调节。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串补装置是投入在输电线路中的,用以补偿输电线路的部分感抗。当发生区外故障时,串联电容器组通常不允许被旁路。当发生区内故障时,通常允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系统故障清除后。可根据预定的串联电容器重投逻辑,重新投入。
潜式串补的运行方式与常规串补不同:系统正常运行时,潜式串补的电容器不投入,即串补处于旁路状态。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潜式串补检测出短路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到线路中,经过一定的时间(例如大于系统重投时间)后再将串联电容器组旁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该装置融合了常规串补和潜式串补的功能,既可用于线路运行正常的情况,也可运行于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和旁路断路器;所述电容器组与所述阻尼装置串联后再分别与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阻尼装置分别与输电线路间通过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连接;
所述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单独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或单独作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或两套、两套以上所述装置配合使用;
当所述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与所述输电线路连接的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故障时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当所述装置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所述装置不投入运行,只在系统故障时投入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为单间隙、双间隙、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晶闸管阀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或间隙与所述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根据所述装置所在的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选择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所述装置作为潜式串补装置运行时,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打开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串联电容器组短时投入运行;所述短时为大于系统重投时间,1.2s-2s间;
所述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运行时,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打开状态,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闭合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
所述模式切换装置是断路器或隔离刀闸。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装置作为潜式串补单独运行时,其所在输电线路的电流正常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状态,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当所在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判定不同的故障类型,然后选择所述串联电容器组的投退方式;
所述投退方式为一般投退方式:
区内发生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潜式串补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相保持旁路;故障消除后,三相电容器组并可在线路重投前重新旁路,也可在线路重投后重新旁路;
区内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区外发生单相或多相短路故障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一般投退方式包括保守投退方式和非保守投退方式;
保守投退方式为:
区内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的所述串联电容器组立即投入,待故障切除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在输电线路重投成功后重新旁路;
区内三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区外短路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或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后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非保守投退方式为:
区内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消除后,在线路重投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投入;
区内三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区外短路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或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前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两套所述装置配合使用方式为:其中一个所述装置在一回线路中作为常规串补装置SC运行,用于补偿输电线路阻抗;另一个所述装置在另一回线路中作为潜式串补装置LSC运行,用于帮助电力系统恢复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两套所述装置运行方式为:
(1):在电力系统正常时两套装置处于初始运行状态;
(2):各自判断输电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故障;
(3):判断各自回线路为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4):所述潜式串补装置投退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步骤(1)中两套装置的初运行状态为:所述潜式串补装置LSC在其所在的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其所述旁路断路器闭合,其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旁路状态;所述常规串补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断开,其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投运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步骤(2)中短路故障判断为:如所述装置LSC和SC所在的输电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或者输电线路电流斜率大于设定值且输电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则判断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解开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解开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并保持其旁路断路器断开;所述装置LSC和SC任意时间都检测其自身所在输电线路的电流瞬时值以及输电线路电流的斜率;所述设定值为高于所述输电线路额定电流的值,防止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误动作。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步骤(3)中区内故障为如两串补装置所在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所述区外故障为如两串补装置的相邻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步骤(4)中潜式串补装置的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其自身所在输电线路的该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后,将所述装置SC的该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配合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旁路;待故障切除成功且输电线路重投成功后,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旁路,旁路成功后,再将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的输电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如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即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或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所述装置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步骤(4)中潜式串补装置的非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则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其自身所在的输电线路该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所述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后,将所述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成功线路重投前,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新旁路,待旁路成功且线路重投成功后,再将所述装置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如果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即LSC的串联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当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先闭合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将所述装置LSC切换为常规串补,再将所述装置SC的Q1闭合时,将所述装置SC切换为潜式串补;实现了在不停电和不改变电力系统状态的情况下两个串补模式的互换,整条输电线路对外仍为所述装置LSC与所述装置SC的组合运行模式;
当所述装置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可先闭合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将所述装置LSC切换为潜式串补,再将所述装置SC的Q2闭合时,将所述装置SC切换为常规串补;实现了在不停电和不改变电力系统状态的情况下两个串补模式的互换,整条输电线路对外仍为所述装置LSC与所述装置SC的组合运行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时所述装置LSC的Q2处于断开状态,如果Q1和Q2为断路器,则在不停运所述装置LSC的情况下对Q2进行检修;运行时所述装置SC的Q1处于断开状态,如果Q1和Q2为断路器,则在不停运所述装置SC的情况下对Q1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将所述装置LSC转换为所述装置SC运行或所述装置SC转换为所述装置LSC运行,进而对所述装置LSC的Q1和所述装置SC的Q2在不停运的情况下继续检修。
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l、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采用常规串补的基本结构,不增加设备成本及制造难度,且拓扑结构灵活;
2、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根据具体的系统条件可采用各种不同的过电压保护措施,形成各种新式潜式串补基本结构:单间隙保护、双间隙保护、MOV保护、晶闸管阀保护和MOV-并联间隙组合保护,应用灵活;
3、本发明中潜式串补既可以用作常规串补,也可以用作潜式串补。作为常规串补使用时,模式切换装置Ql处于分闸状态,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合闸状态;作为潜式串补使用时,模式切换装置Ql处于合闸状态,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分闸状态;
4、本发明的串补装置适应多种投退控制策略,如保守投退控制策略、非保守控制策略,还可在不同的情况下将保守策略与非保守策略组合使用,可靠性和灵活性都较高;可在区内单相或两相故障时采用保守策略,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时,潜式串补三相电容器组采用非保守策略均投入运行;
5、本发明的串补装置既可以一套单独使用,也几套一起可以配合使用;配合使用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选择;
6、本发明的串补装置多套配合使用时,可以根据未来系统发展的需要,同时变换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输送能力;或同时变换为潜式串补使用,进一步减小功角特性的加速面积,加快系统稳定速度,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
7、本发明的串补装置联合使用可以抵御某些来自两装置自身的风险——当串补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l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可立即闭合串补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将串补装置LSC切换为常规串补运行,再将串补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l闭合时,即将串补装置SC切换为潜式串补运行;当串补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出现故障断开时,可做类似处理;这样,在发生上述两种故障的条件下,经过模式互换,整条线路对外仍表现为串补装置LSC与SC的组合,仍可以实现正常运行时对输电线路的阻抗进行补偿,故障条件下能加速系统恢复稳定;
8、本发明中如果串补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l和模式切换装置Q2配置为断路器,串补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l和模式切换装置Q2配置为断路器,串补装置可以实现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两者的模式切换装置Ql和模式切换装置Q2进行检修,并实现模式互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单间隙保护的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间隙保护的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MOV保护的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MOV-并联晶闸管阀保护的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MOV-并联间隙保护的潜式串补装置主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设有两套相互配合的潜式串补装置的部分等值系统图;
图8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判断短路故障逻辑框图;
图9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单独作用时区内单相故障动作逻辑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与常规串补装置配合使用时区内单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单独作用时区内两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与常规串补装置配合作用时区内两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单独作用时区外单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单独作用区外多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潜式串补装置与常规串补装置配合使用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投运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动作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例的发明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组C、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D和旁路断路器BP;所述电容器组C与所述阻尼装置D串联后再分别与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BP;所述电容器组C和所述阻尼装置D分别与输电线路间通过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连接;
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为单间隙、双间隙、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晶闸管阀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或间隙与所述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应用时需要根据串补所在线路的输送能力、系统稳定水平等选择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所述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单独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或单独作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或两套、两套以上所述装置配合使用;既可以实现正常情况下提高系统输送容量又可以在故障情况下帮助系统恢复稳定。
当所述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与所述输电线路连接的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故障时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当所述装置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所述装置不投入运行,只在系统故障时投入运行。具体来说,当发生区内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立即投入运行,故障切除后可在线路重投前将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旁路,也可在线路重投成功后再将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旁路。
区内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区外发生单相或多相故障时,潜式串补三相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
图1中,Line为串补装置所在线路;S为设置在Line上的断路器,用于检修串补装置的情况。若所述潜式串补装置作为潜式串补装置运行,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断路器S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C被旁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串联电容器组C短时投入运行;所述短时为大于系统重投时间,1.2s-2s间,推荐运行时间为1.2s。
若所述潜式串补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运行,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断路器S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C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C被旁路。
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条件可采用各种不同的过电压保护措施,形成的各种潜式串补基本结构如附图2-6所示分别为单间隙保护,双间隙保护,为MOV保护,MOV-并联晶闸管阀保护和MOV-并联间隙组合保护。
单套所述潜式串补作为潜式串补单独运行的情况,结合附图1进行说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断路器S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闭合且模式切换装置02打开,所述旁路断路器BP的状态决定串补的投退状态。当所在输电线路的电流正常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状态,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检测出线路短路电流,判定不同的故障类型,然后决定串联电容器组的投退方式。
一般投退方式:
(1)区内发生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潜式串补装置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相保持旁路;故障消除后,三相电容器组并可在线路重投前重新旁路,也可在线路重投后重新旁路;
(2)区内发生三相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3)区外发生单相或多相故障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
一般投退方式分为保守投退方式和非保守投退方式,选择何种投退策略,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保守投退方式:
(1)区内单相或两相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串联电容器组立即投入,故障切除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在线路重投成功后重新旁路;
(2)区内三相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3)区外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后再将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非保守投退方式:
(1)区内单相或两相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消除后,在线路重投前将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投入;
(2)区内三相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3)区外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前再将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两套潜式串补装置配合运行的情况下,结合附图7进行说明。电力系统既要满足正常情况下输送大容量功率的条件、又要满足故障情况下迅速恢复稳定的条件下新式潜式串补的装设情况。其中一个潜式串补装置在一回线路中作为常规串补运行,用于补偿线路阻抗,另一个潜式串补装置在另一回线路中作为潜式串补运行,用于帮助系统恢复稳定。
所述潜式串补装置l用作潜式串补LSC,潜式串补装置2用作常规串补SC。B2-3A、B3-2A分别表示靠近其中所述一回线路的母线2、3之间靠近母线2侧和母线3侧的线路断路器,B2-3A、B3-2A,分别表示靠近所述另一回线路母线2、3之间靠近母线2侧和母线3侧的线路断路器,Fl/F2/F3分别表示线路发生单相短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
两套串补装置在使用上保持相互独立,与单套串补独立运行的情况相同,具体的逻辑框图见附图8,详细如下:
第1步:系统正常时两串补的初始运行状态线路2-3正常运行时,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闭合,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旁路状态;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断开,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投运状态。
第2步:各自判断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故障所述装置LSC和SC每时每刻都检测自身所在线路的电流瞬时值以及线路电流的斜率。
如果所在输电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或者线路电流斜率大于设定值且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该设定值为一个高于线路额定电流的值,防止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误动作)则判断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解开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解开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并保持其旁路断路器断开。
第3步,判断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如果两串补所在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则判断出短路故障为区内故障;如果串补相邻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则判断出短路故障为区外故障。
第4步:潜式串补装置的动作情况
如图9-15所示,如果发生短路故障,以潜式串补装置采用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例,则按下面方式继续判断:
(1)如果两所述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以A相为例,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所述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推荐运行时间为1.2s,将自身的A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SC的A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故障切除后,将SC的A相电容器组重投。
(2)如果两串补所在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以A、B相为例,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推荐运行时间为1.2s,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旁路。故障切除成功且线路重投成功后,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旁路,旁路成功后,再将所述装置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
(3)如果此输电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4)如果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即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可以不投入运行也可以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所述装置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如果发生短路故障,以潜式串补装置采用非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例,则按下面方式继续判断:
(1)如果两所述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以A相为例,则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推荐运行时间为1.2s,将自身的A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所述装置SC的A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故障切除后,将所述装置SC的A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投。
(2)如果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以A、B相为例,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推荐运行时间为1.2s,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故障切除成功线路重投前,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新旁路,旁路成功且线路重投成功后,再将所述装置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
(3)如果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4)如果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即所述装置LSC的串联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所述装置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将来随着电力系统输送容量的提高,所述装置LSC和SC的联合根据具体的需要,既可以都转为常规串补的模式运行,以进一步提高输送容量;也可以都转为潜式串补的模式运行,以帮助系统恢复稳定。无需更换新的串补,从而能够大大节约投资。
所述装置LSC和SC联合使用可以抵御某些来自两装置自身的风险。当所述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1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可先闭合所述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将所述装置LSC切换为常规串补,再将所述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1闭合时,将所述装置SC切换为潜式串补;实现了在不停电和不改变系统状态的情况下两个串补模式的互换,整条线路对外仍为所述装置LSC与模式切换装置SC的组合运行模式。当所述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可做类似处理。也就是说,两装置在发生上述故障的条件下,仍可以实现正常运行时对输电线路的阻抗进行补偿,故障条件下能加速系统恢复稳定的功能。
另外,运行时所述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配置为断路器,则可以在不停运所述装置LSC的情况下对模式切换装置Q2进行检修;运行时所述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配置为断路器,则可以在不停运所述装置SC的情况下对模式切换装置Q1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还将所述装置LSC转换为所述装置SC运行、所述装置SC转换为所述装置LSC运行,进而对所述装置LSC的模式切换装置Q1和所述装置SC的模式切换装置Q2在不停运的情况下继续检修。既实现了不停运检修模式切换断路器,又实现了两种串补运行模式的互换,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1)

1.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和旁路断路器;所述电容器组与所述阻尼装置串联后再分别与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阻尼装置分别与输电线路间通过模式切换装置Q1和Q2连接;
所述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单独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或单独作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或两套以上所述装置配合使用;
当所述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与所述输电线路连接的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故障时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当所述装置为潜式串补装置使用时,在电力系统正常时所述装置不投入运行,只在系统故障时投入运行;
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为单间隙、双间隙、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晶闸管阀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或间隙与所述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并联组合;根据所述装置所在的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选择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所述装置作为潜式串补装置运行时,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打开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串联电容器组短时投入运行;
所述短时大于系统重投时间,所述短时为1.2s-2s间;
所述装置作为常规串补装置运行时,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处于打开状态,模式切换装置Q2处于闭合状态,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分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位置,所述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
所述模式切换装置是断路器或隔离刀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作为潜式串补单独运行时,其所在输电线路的电流正常时,所述旁路断路器BP处于合闸状态,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当所在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判定不同的故障类型,然后选择所述串联电容器组的投退方式;
所述投退方式为一般投退方式:
区内发生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潜式串补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相保持旁路;故障消除后,三相电容器组并可在线路重投前重新旁路,也可在线路重投后重新旁路;
区内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判断出故障后,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区外发生单相或多相短路故障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也可以不投入运行;
所述一般投退方式包括保守投退方式和非保守投退方式;
保守投退方式为:
区内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的所述串联电容器组立即投入,待故障切除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在输电线路重投成功后重新旁路;
区内三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区外短路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或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后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非保守投退方式为:
区内单相或两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非故障相立即投入,故障消除后,在线路重投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投入;
区内三相短路故障,判断出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
区外短路故障,判断出区外单相或多相故障后,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或不投入运行;如果投入运行,待故障切除成功、输电线路重投前再将三相所述串联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装置配合使用方式为:其中一个所述装置在一回线路中作为常规串补装置SC运行,用于补偿输电线路阻抗;另一个所述装置在另一回线路中作为潜式串补装置LSC运行,用于帮助电力系统恢复稳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装置运行方式为:
(1):在电力系统正常时两套装置处于初始运行状态;
(2):各自判断输电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故障;
(3):判断各自回线路为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4):所述潜式串补装置投退运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两套装置的初运行状态为:所述潜式串补装置LSC在其所在的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其所述旁路断路器闭合,其所述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旁路状态;
所述常规串补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断开,其串联电容器组处于投运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短路故障判断为:如所述装置LSC和SC所在的输电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或者输电线路电流斜率大于设定值且输电线路电流瞬时值大于设定值则判断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解开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解开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闭锁并保持其旁路断路器断开;
所述装置LSC和SC任意时间都检测其自身所在输电线路的电流瞬时值以及输电线路电流的斜率;所述设定值为高于所述输电线路额定电流的值,防止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误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区内故障为如两串补装置所在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所述区外故障为如两串补装置的相邻线路断路器动作并断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潜式串补装置的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其自身所在输电线路的该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后,将所述装置SC的该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配合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旁路;待故障切除成功且输电线路重投成功后,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新旁路,旁路成功后,再将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的输电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三相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如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即所述装置LSC的三相串联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或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所述装置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潜式串补装置的非保守投退运行方式为: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一相断路器跳开,则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单相故障告警,闭锁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且保持其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单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其自身所在的输电线路该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使所述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后,将所述装置SC的该相串联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输电线路的两相断路器跳开,所述装置LSC发出区内两相故障告警,非故障相的电容器组立即投入运行;与所述装置LSC对应的装置SC判断出区内两相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将三相旁路断路器闭合,三相串联电容器组被旁路;待故障切除成功线路重投前,将所述装置L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新旁路,待旁路成功且线路重投成功后,再将所述装置SC的三相电容器组重投;所述一定延时为1.2s;
如相配合的两串补装置所在线路的三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内三相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动作闭合并闭锁,其三相串联电容器组均不投入运行;
如果某相邻线路的单相或多相断路器跳开,则发出区外单相或多故障告警,所述装置L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闭合不动并闭锁,即LSC的串联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所述装置SC的旁路断路器保持断开并闭锁,即SC的串联电容器组继续保持投入运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先闭合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将所述装置LSC切换为常规串补,再将所述装置SC的Q1闭合时,将所述装置SC切换为潜式串补;实现了在不停电和不改变电力系统状态的情况下两个串补模式的互换,整条输电线路对外仍为所述装置LSC与所述装置SC的组合运行模式;
当所述装置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2出现故障无法合闸时,先闭合所述装置LSC的所述模式切换装置Q1将所述装置LSC切换为潜式串补,再将所述装置SC的Q2闭合时,将所述装置SC切换为常规串补;实现了在不停电和不改变电力系统状态的情况下两个串补模式的互换,整条输电线路对外仍为所述装置LSC与所述装置SC的组合运行模式。
11.如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时所述装置LSC的Q2处于断开状态,如果Q1和Q2为断路器,则在不停运所述装置LSC的情况下对Q2进行检修;
运行时所述装置SC的Q1处于断开状态,如果Q1和Q2为断路器,则在不停运所述装置SC的情况下对Q1进行检修;
检修完成后,将所述装置LSC转换为所述装置SC运行或所述装置SC转换为所述装置LSC运行,进而对所述装置LSC的Q1和所述装置SC的Q2在不停运的情况下继续检修。
CN201310659340.0A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1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9340.0A CN104701861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9340.0A CN104701861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861A CN104701861A (zh) 2015-06-10
CN104701861B true CN104701861B (zh) 2017-12-05

Family

ID=5334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934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1861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18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2735A (zh) * 2016-12-15 2017-03-22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CN108134396A (zh) * 2017-12-08 2018-06-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一种串联补偿阻尼回路异常检测方法
CN108134395A (zh) * 2017-12-08 2018-06-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一种串补阻尼电抗器异常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8201U (zh) * 2009-10-28 2010-07-1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潜式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CN102437582A (zh) * 2011-12-26 2012-05-02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CN202424185U (zh) * 2011-12-26 2012-09-05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8248A (ja) * 1997-12-05 1999-07-0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非接触給電装置用電源回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8201U (zh) * 2009-10-28 2010-07-1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潜式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CN102437582A (zh) * 2011-12-26 2012-05-02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CN202424185U (zh) * 2011-12-26 2012-09-05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861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3568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保护方法
CN107947173B (zh) 一种串联补偿器及控制方法
US9543748B2 (en) Fault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power system of dynamically positioned vessel
CN106655120A (zh) 配电网中性点智能接地保护方法与系统
CN104701861B (zh)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CN106953304A (zh) 自升式平台钻井变频驱动直流配电过流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2185278A (zh)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保护方法
Settemsdal et al. New enhanced safety power plant solution for DP vessels operated in closed ring configuration
CN107134762A (zh) 一种基于超导限流的无弧直流断路器及开断方法
CN104037936A (zh) 一种可实现备自投功能的配变经济运行控制方法
CN106026137B (zh) 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交流线路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CN106059061A (zh) 一种结合低电压穿越支持的变频器高电压抑制方法
CN105610184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9361213A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串联换流器退出装置及方法
CN102088186A (zh) 特高压直流中性母线开关失灵保护逻辑优化方法
CN105529681A (zh) 低压不接地系统的漏电保护回路及实现方法
CN106532756A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直流故障穿越方法
CN110752664A (zh) 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CN105244857B (zh) 防止电网距离保护先启动后失压误动的方法
CN109586257B (zh) 选择性自适应的跨站环网系统故障处理方法
CN106451521A (zh) 一种交流母线分裂运行跳闸方法
CN110896247A (zh) 母联开关自动控制系统
CN104009453B (zh) 一种用于微电网离网运行情况的故障检测方法
CN206099507U (zh) 一种结合低电压穿越支持的变频器高电压抑制装置
CN112838578B (zh) 一种半桥柔直换流器直流故障快速恢复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1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NA EPR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SMART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CHINA EPR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