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466A -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466A
CN104683466A CN201510094245.XA CN201510094245A CN104683466A CN 104683466 A CN104683466 A CN 104683466A CN 201510094245 A CN201510094245 A CN 201510094245A CN 104683466 A CN104683466 A CN 104683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unit
server
benefit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42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3466B (zh
Inventor
黄意明
陈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942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34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3781 priority patent/WO2016138669A1/zh
Priority to JP2017537440A priority patent/JP6448011B2/ja
Priority to TW104113557A priority patent/TWI566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3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3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与数据记录器沟通的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其包括通讯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电性耦接通讯单元并透过通讯单元与数据记录器建立连接。通讯单元透过所述连接而接收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以根据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而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补抛数据。补抛数据为处理单元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应收到而因为所述连接中断而未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收到的数据。

Description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用以与数据记录器沟通的服务器,其接收并运算由数据记录器传送而来的数据。
背景技术
数据记录器一般来说包含微处理器以及记忆体,因此具有随着时间而记录数据的功能,通常应用在需要长时间记录数据的环境之下,例如太阳能电厂、无人气象站等等。图1为现有的数据记录器应用在太阳能电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太阳能电厂100之中具有数据记录器10、变频器20、日照计30、商用电表40、开关50以及路由器60。变频器20用以将太阳能板(图未示)所产生的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日照计30用以测量太阳光的光度,商用电表40用以计费电量,并由开关50做切换控制。数据记录器10分别与变频器20、日照计30、商用电表40、开关50以及路由器60电性连接以接收多笔数据,并将所接收的多笔数据透过路由器60传送至远程服务器70做运算后产生图表化的数据统计图。
然而,若因为网络品质不稳定而使得数据记录器10与远程服务器70之间的连接中断,而连接中断时便会造成数据传输的中断并且使远程服务器70原本应接收到的数据有所遗漏,直到当数据记录器10与远程服务器70之间的连接恢复时,数据记录器10才会将这些被遗漏的数据进行补传送的动作,也就是将被遗漏的数据重新传送至远程服务器70。某些较高规格的数据记录器10具有文件系统的架构,因此可以在连接恢复后将断线时所遗漏的多笔数据共同包装成单一个文件而补传送至远程服务器70做运算,而这种做法由于仅需要进行一次补传送以及一次运算,因此对远程服务器70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但是其缺点在于需要花费较高的设备成本。
某些较低规格的数据记录器10并不具有文件系统的架构,因此采用微处理器(MCU)而仅能在每次传送单笔数据至远程服务器70,也就是说,若采用微处理器架构的数据记录器10无法将多笔数据包装成单一个文件而一次性的传送时,则必须在连接恢复后从记忆体的起始位置开始依序将遗漏的数据进行补传送。然而,由于微处理器属于单进程的硬件架构,因此其必须依序地处理多笔数据,在此期间数据记录器10会呈现不受命令的状态,若处理数据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使用者误以为数据记录器10有故障情形,在使用上较不方便。
承上述,由于数据记录器10必须在连接恢复后从记忆体的起始位置开始依序将遗漏的数据进行补传送,此时若记忆体的容量不足时,会导致部分储存于记忆体中的数据被覆写(over write),而使得远程服务器70无法判断数据记录器10所补传送的数据是否已全部补传送完毕,也无法判断连接恢复后所接收的数据是否为补传送的数据,此时便需要透过人工判读的方式来确认遗漏的数据是否已经全部补传送完毕,但是当数据记录器10的数量较多时便难以透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判读。除此之外,在连接恢复后,远程服务器70或许能藉由将数据记录器10补传送的每一笔数据进行运算,并比对多个运算结果之后而得知遗漏的数据是否已补传送完毕,不过这种做法会大大地增加远程服务器70的运算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可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服务器的运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服务器用以与数据记录器沟通,其包括通讯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电性耦接通讯单元并透过通讯单元与数据记录器建立连接。通讯单元透过所述连接而接收由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处理单元藉由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而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补抛数据,而其中补抛数据为处理单元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应收到而因为所述连接中断而未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收到的数据。
本发明又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上述服务器的运算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建立连接并透过所述连接而使通讯单元接收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当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时,判断通讯单元所接收的数据包含补抛数据;以及,当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预设频率时,判断通讯单元接收完毕所述的补抛数据。
本发明的服务器因藉由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来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连接中断时无法传送而于连接恢复后重新传送的补传送数据,因此即使与服务器连接的数据记录器仅为单进程的硬件架构,透过上述的判断机制仍然可以判断出连接恢复后所传送的数据是否为补传送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数据记录器应用在太阳能电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数据接收频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运算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10:数据记录器
20:变频器
30:日照计
40:商用电表
50:开关
60:路由器
70、200:远程服务器
201:通讯单元
202:处理单元
A、B:时段
A1、A2、A3:正常数据
B1~Bn:补抛数据
401~4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服务器200用以与数据记录器210沟通,服务器200包括通讯单元201以及处理单元202。处理单元202电性耦接通讯单元201并透过通讯单元201与数据记录器210建立连接以进行数据沟通。通讯单元201透过所述连接而接收数据记录器210所传送的数据。处理单元202藉由检测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而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补抛数据。前述的补抛数据为处理单元202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应收到而因为所述连接中断而未在所述连接中断的时段收到的数据。详细而言,数据记录器210用以定期收集(例如每小时一次)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的信息(例如太阳能日照计的读数、商用电表的读数或者是太阳能面板的当前发电量),并且将其传送给服务器200。
当所述服务器200与数据记录器210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原本应该要被传送至服务器200的数据会因为所述连接中断而无法被传送,因此当所述连接恢复时,服务器200会重新接收在连接中断期间所遗漏的数据(也就是补抛数据)。然而在连接恢复后,服务器200所接收的数据也有可能是在该时段所例行接收的数据(简称为正常数据),因此服务器200的处理单元202便藉由判断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来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为补抛数据。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数据接收频率示意图。如图3所示,服务器200的通讯单元201由所述连接接收的数据包含补抛数据B1~Bn以及正常数据A1~A3。在本实施例中,正常数据A1、A2、A3代表服务器200以预设频率所接收的数据,时段A代表通讯单元201除了接收由数据记录器210所传送的正常数据A1、A2之外还接收补抛数据B1~Bn,而时段B则代表仅接收正常数据A2、A3。服务器200在理想状况之下以预设频率接收正常数据,然而,服务器200与数据记录器210之间的连接品质有可能不稳定因而导致服务器200接收正常数据的频率与预设频率有所误差,因此一般在实施时,会加入安全系数的设计。所述的安全系数例如是预设频率的一个误差范围值,也就是说,假设当服务器200在理想状况下每5分钟会接收到一笔正常数据,而当连接品质不稳时,服务器200例如是在第6分钟内所接收到数据亦属于正常数据。由图3可知,因为数据记录器210会在断线之后而又重新建立连接后,将断线期间无法传送而累积在数据记录器210的数据进行补传送而形成所谓补抛数据B1~Bn,因此通讯单元201接收到补抛数据B1~Bn的频率大于接收正常数据A1、A2的频率,因此当处理单元202检测到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时(例如时段A),便可以判断通讯单元201接收的数据为补抛数据B1~Bn,直到当处理单元202检测到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为预设频率时(例如时段B),便可以判断通讯单元201已完成补抛数据的接收。然而,处理单元202也可以多次地检测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为预设频率,以确保通讯单元201已完成补抛数据的接收。除此之外,当通讯单元201藉由所述连接而同时接收正常数据以及补抛数据时,还可以优先接收正常数据,以避免数据记录器210内的记忆体(图未示)所储存的正常数据因为记忆体空间不足而被覆写。例如,若通讯单元201每5分钟接收一笔正常数据,每5秒钟接收一笔补抛数据,则当上述5分钟与5秒钟的时间周期重迭时,优先接收正常数据。
此外,当数据记录器210所传送的补抛数据为巨集文件(单一整合数据型文件)时,则处理单元202还可以判断补抛数据已接收完毕而对巨集文件进行解译及呈现。一般来说,巨集文件的定义为,将一系列的指令或是数据包含在同一个文件之中,也就是说,一个巨集文件之中包含了大量及多元的信息。而在本实施例中,巨集文件为包含至少一个补抛数据且是以文件形式所传送,若数据记录器210的规格较高而具有将多笔补抛数据共同包装成单一个文件形式的能力,则服务器200仅需要在连接恢复后接收包含有多笔补抛数据的单一个巨集文件即可对连接中断时期所遗漏的数据进行重算,也就是说,仅需要接收一次数据以及进行一次的运算便可以将连接中断时所遗漏的数据重新做解译及呈现,例如当应用在太阳能发电厂时,所述连接中断时遗漏的数据会被重新计算以得知连接中断期间特定时间点的对应发电量,并将这些重新计算后的数据以例如图表的方式呈现以供使用者更直观地了解电厂发电的状况。然而,若数据记录器210的规格不足以将多笔补抛数据包装成单一个文件形式,则服务器200必须一笔一笔地将连接中断时所遗漏的数据重新接收。
承上述,当数据记录器210所传送的补抛数据不是巨集文件而是多笔单一数据时,则处理单元202便藉由检测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不超过预设频率而判断补抛数据是否已接收完毕。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明。服务器200的处理单元20还用以储存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包括系统连接旗标、系统断线时间点以及补抛数据旗标。当所述连接中断时,处理单元20即记录系统连接旗标为断线状态、记录系统断线时间点以及记录补抛数据旗标为未完成状态。当所述连接中断后又再重新连接时,处理单元202即记录系统连接旗标为连接状态,且当处理单元202检测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预设频率时,即对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呈现并记录补抛数据旗标为完成状态。
如下表1所示,以表1中末三笔参数来做说明。
系统连接旗标 补抛数据旗标 时间
0 0 2014/02/21 08:00:22
1 1 2014/02/25 12:00:17
0 0 2014/03/12 15:32:11
1 1 2014/03/15 22:10:35
0 0 2014/03/16 22:11:36
1 1 2014/04/13 22:00:35
0 0 2014/05/05 03:00:00
1 1 2014/05/05 09:00:00
表1
当所述连接于2014年5月5日3点(2014/05/05 03:00:00)中断时,处理单元202会将系统连接旗标设置为0以表示断线状态,并将补抛数据旗标也设置为0以表示数据补抛为未完成状态,最后一并将此断线时间点(2014/05/05 03:00:00)系统连接旗标、补抛数据旗标的状态参数储存。接着,当所述连接于2014年5月5日9点(2014/05/05 09:00:00)恢复时,处理单元202会将系统连接旗标设置为1以表示连接状态,并在判断数据补抛完毕之后将补抛数据旗标也设置为1以表示数据补抛为完成状态,最后将此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状态参数储存。除此之外,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状态参数在所述连接多次中断时,可以当作处理单元202在对补抛数据做重算时的有效参数,以下将搭配表2来做说明。
如下表2所示,以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两笔参数来做说明。
系统连接旗标 补抛数据旗标 时间
0 0 2014/02/21 08:00:22
1 1 2014/02/25 12:00:17
0 0 2014/03/12 15:32:11
1 0 2014/03/15 22:10:35
0 0 2014/03/16 22:11:36
1 0 2014/04/13 22:00:35
0 0 2014/05/05 03:00:00
1 1 2014/05/05 09:00:00
表2
表2中第一笔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时间点为2014年2月25日12点(2014/2/25 12:00:17),第二笔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时间点为2014年5月5日9点(2014/5/5 09:00:00),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之间的系统连接旗标参数有多笔0与1的状态,表示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之间所述连接曾经多次中断,而期间补抛数据旗标参数均为0,表示当服务器200尚未接收完毕补抛数据时连接便又中断了,直到第二笔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时间点才真正接收完毕补抛数据。此时,仅需要查询到这两笔补抛数据旗标为1的时间点,便能得知重算补抛数据所需的时间起始点。
补充说明的是,当处理单元202检测通讯单元201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预设频率而判断补抛数据接收完毕时,则处理单元202即对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呈现并记录补抛数据旗标为1,也就是数据补抛完成状态。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运算方法流程图。先前所说明的服务器200以及其运算方式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个运算流程,如图4所示,其包括步骤401~404。步骤401:建立连接并透过所述连接而使通讯单元接收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步骤402: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步骤403:当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时,判断通讯单元所接收的数据包含补抛数据。步骤404:当检测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预设频率时,判断通讯单元接收完毕补抛数据。其中,当判断通讯单元接收完毕补抛数据时,处理单元即对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呈现,例如根据后续收到的数据更新试算表或统计表,并且输出/显示更新之后的试算表或统计表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透过检测服务器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来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补抛数据,在服务器接收完补抛数据之后便对所接收的补抛数据进行解译以及呈现,以将连接中断时所遗漏的数据补足。本发明透过上述的服务器运算机制来判断数据是否补抛完毕,因此适用于单进程以及多进程的数据记录器,不需要增加设备成本,也不会对服务器造成过大的负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用以与一数据记录器沟通,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一通讯单元;以及
一处理单元,电性耦接该通讯单元并透过该通讯单元与该数据记录器建立一连接,该通讯单元透过该连接而接收该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该处理单元用以根据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一预设频率而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含一补抛数据,其中该补抛数据为该处理单元在该连接中断的时段应收到而因为连接中断而未在该连接中断的时段收到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补抛数据为一巨集文件时,则该处理单元即判断该补抛数据已接收完毕而对该巨集文件进行解译及呈现,其中该巨集文件包含至少一个补抛数据且是以文件形式所传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藉由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该预设频率而判断该补抛数据已接收完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用以储存一系统连接旗标、一系统断线时间点以及一补抛数据旗标,当该连接中断时,该处理单元即记录该系统连接旗标为一断线状态、记录该系统断线时间点以及记录该补抛数据旗标为一未完成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连接中断后又再重新连接时,该处理单元即记录该系统连接旗标为一连接状态,且当该处理单元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该预设频率时,即对该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或呈现并记录该补抛数据旗标为该完成状态。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单元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该预设频率而判断该补抛数据接收完毕时,则该处理单元即对该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呈现并记录该补抛数据旗标为该完成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由该连接所接收的数据还包含一正常数据,该通讯单元接收该补抛数据的频率大于接收该正常数据的频率,其中该通讯单元以该预设频率所接收的数据即为该正常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通讯单元藉由该连接而同时接收该正常数据以及该补抛数据时,优先接收该正常数据。
9.一种服务器运算方法,适用于一服务器以及与该服务器沟通的一数据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一通讯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该服务器运算方法包括:
建立一连接并透过该连接而使该通讯单元接收该数据记录器所传送的数据;
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是否超过一预设频率;
当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超过该预设频率时,判断该通讯单元所接收的数据包含一补抛数据;以及
当检测该通讯单元接收数据的频率不超过该预设频率时,判断该通讯单元接收完毕该补抛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该通讯单元接收完毕该补抛数据时,该处理单元即对该补抛数据进行解译及/或呈现。
CN201510094245.XA 2015-03-03 2015-03-03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Active CN1046834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4245.XA CN104683466B (zh) 2015-03-03 2015-03-03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PCT/CN2015/073781 WO2016138669A1 (zh) 2015-03-03 2015-03-06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JP2017537440A JP6448011B2 (ja) 2015-03-03 2015-03-06 サーバ
TW104113557A TWI566543B (zh) 2015-03-03 2015-04-28 通訊伺服器及其運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4245.XA CN104683466B (zh) 2015-03-03 2015-03-03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466A true CN104683466A (zh) 2015-06-03
CN104683466B CN104683466B (zh) 2018-01-09

Family

ID=5331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4245.XA Active CN104683466B (zh) 2015-03-03 2015-03-03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48011B2 (zh)
CN (1) CN104683466B (zh)
TW (1) TWI566543B (zh)
WO (1) WO20161386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291A (zh) * 2016-09-08 2017-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9525A (zh) * 2006-04-29 2009-06-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消耗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28653A1 (en) * 2007-03-30 2010-05-2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lbic Limited Ad 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65226A (zh) * 2008-12-25 2010-06-3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其数据感测方法
CN102945040A (zh) * 2012-11-30 2013-02-27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监控装置及系统
US20140019397A1 (en) * 2012-07-12 2014-01-16 Roger K. Alexan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in distributed sensor measurement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7113B2 (ja) * 1990-08-01 2000-10-1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集中管理装置
CN101150501A (zh) * 2007-10-31 2008-03-26 广州市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宽带接入网中网络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
TWI395151B (zh) * 2008-12-05 2013-05-01 Ind Tech Res Inst 無線感測器網路與其資料感測方法
JP2010166543A (ja) * 2008-12-18 2010-07-29 Japan Radio Co Ltd 無線ノード装置
CN104221424B (zh) * 2012-11-02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9525A (zh) * 2006-04-29 2009-06-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消耗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28653A1 (en) * 2007-03-30 2010-05-2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lbic Limited Ad 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65226A (zh) * 2008-12-25 2010-06-3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其数据感测方法
US20140019397A1 (en) * 2012-07-12 2014-01-16 Roger K. Alexan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in distributed sensor measurement systems
CN102945040A (zh) * 2012-11-30 2013-02-27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监控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291A (zh) * 2016-09-08 2017-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41291B (zh) * 2016-09-08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466B (zh) 2018-01-09
TW201633744A (zh) 2016-09-16
JP6448011B2 (ja) 2019-01-09
WO2016138669A1 (zh) 2016-09-09
JP2018513434A (ja) 2018-05-24
TWI566543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2219U (zh) 一种具有快速抄读功能的电能表采集器
CN104636986B (zh) 一种基于服务的调度远程安全遥控校核的方法
CN108510727A (zh) 基于dlms的宽带载波通讯及采集模块的远程升级方法
CN102833119A (zh) 双网冗余机制下实时数据接收同步处理的方法
CN105245186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监测报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08417A (zh) 无线充电系统及快速识别无线充电接收端个数的方法
CN114759975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能量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588978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电能量采集数据智能检测与处理方法
CN110969827A (zh) 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及方法
CN104215853A (zh) 一种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法
CN102281457B (zh) 一种数字电视信号质量远程监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2183768A (zh) 一种基于总线监视的卫星故障快速定位系统
CN107340731B (zh) 用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83466A (zh) 服务器及其运算方法
CN108226848B (zh) 一种电能表纠错系统及方法
CN204408357U (zh) 基于北斗卫星的可靠数据传输系统
CN102865996B (zh) 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141778U (zh) 一种用于10kV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
CN201781423U (zh) 一种晶闸管阀高电位电子板
CN105391788A (zh) 基于可变队列的双机事项同步机制
CN209913579U (zh) 一种基于输电线路物联网连接的避雷器动作信息传递装置
CN209088949U (zh) 双模通讯智能集中器
CN101820337A (zh) 变电站同步数据采样装置及方法
CN217820729U (zh) 一种隔离开关接线检测装置
CN110677333B (zh) 一种电表485接口智能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