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266A -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266A
CN104661266A CN201310600025.0A CN201310600025A CN104661266A CN 104661266 A CN104661266 A CN 104661266A CN 201310600025 A CN201310600025 A CN 201310600025A CN 104661266 A CN104661266 A CN 104661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bms
channel
network
service
algorith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00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紫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 S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 S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 S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 S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00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1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1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而在E-MBMS中提供了完整的逻辑架构,包括在核心网中定义的MBMS逻辑实体和在接入网中定义的动态管理(MCE)功能实体,以及相关的控制面、用户面接口;E-MBMS这种完整、独立的逻辑架构,便于对MBMS各部分功能进行灵活部署,有利于MBMS的资源优化和性能提升;eBM-SC是演进版的BM-SC,它不但具有BM-SC的功能,还能够在使用MBMS承载(通过SGmb、SGimb接口)或者使用单播承载(通过SGi接口)之间进行选择,这样使得eBM-SC有能力针对业务特性和用户数量来选择合理的承载类型。

Description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属于计算机领域。 
在终端方面,MBMS仍然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已有的3GPP标准,在终端耗电、存储、多媒体处理、显示等技术得到改善的同时,仅仅是原有基带处理功能的增强。 
因此,承载宽带多媒体业务的MBMS终端与现有终端保持了很好的统一性。 
用户数越多,MBMS在容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发挥就越明显;在组播用户数少或者没有组播业务用户的时候,网络可以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专用信道或者关闭组播业务信道,这些移动网络特有的高效资源管理技术更让MBMS技术在容量方面锦上添花。 
MBMS支持多媒体广播业务和组播业务两种模式,既可以将多媒体视频信息直接向所有用户广播,也可以发送给一组收费的签约用户收看,可以帮助运营商开展多媒体广告、免费和收费电视频道、彩信群发等多种商业应用。运营商以较低的网络部署成本就可开展手机电视业务。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在R6、R7版本的3G系统中已经取得了完整的实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尤其是用户和运营商对手机电视业务的强烈需求。 
随着R8规范的开始制定,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MBMS的业务性能,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新的系统架构演进/长期演进(SAE/LTE)系统,MBMS在逻辑架构、业务模式、传输方式和信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进。    
通过分析研究,就这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从现有的MBMS(即R6/R7 MBMS)到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E-MBMS)(包括SAE MBMS和LTE MBMS)的演进过程。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是3GPP组织在R6版本中引入的重要特性,是为了实现从数据源向特定范围内多个用户同时传送数据的一种点到多点的业务,从而令网络(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资源得到共享,以较少的资源实现为大量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同时提供业务。 
虽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MBMS在R6、R7版本的3G系统中已经取得了完整的实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尤其是用户和运营商对手机电视业务的强烈需求。 
随着R8规范的开始制定,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MBMS的业务性能,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新的系统架构演进/长期演进(SAE/LTE)系统,MBMS在逻辑架构、业务模式、传输方式和信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进。 
通过分析研究,就这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从现有的MBMS(即R6/R7 MBMS)到E-MBMS(即演进版MBMS,包括SAE MBMS和LTE MBMS)的演进过程。 
MBMS 是3GPP R6中定义的多媒体广播组播功能。 
MBMS标准工作于2002年启动,并预计在2005年9月冻结,实际网络实施预计在2007年。 
2008年前3G网络可以推广MBMS业务。         
MBMS对原有WCDMA网络主要的改动是:增加BM-SC网元,对现有PS域相关网元进行MBMS功能升级,以支持MBMS特有接口功能(如Gmb)、特有信道(如MICH 、MTCH/MCCH/MSCH)、特有物理层过程(FACH信道选择性合并、PTM与PTP切换)和特有业务流程(如订阅)。  
切换技术是指移动用户终端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内移动到另一个站覆 
盖区内或者脱离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的服务区进入另一个MSC服务区内,以维持移动用户通话不中断。
有效的切换算法可以提高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QoS。切换技术一般分为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频率间切换和系统间切换。 
切换技术主要是以网络信息信号质量的好坏、用户的移动速度等信息作为参考来判断是否应执行切换操作。 
除了以上给出的切换技术以外,正在研究的切换技术基于信道借用和基于用户位置的切换。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与移动性管理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由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为IP网,这势必会给移动用户的切换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切换算法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而Internet协议开始并不是针对无线通信环境所设计,要使得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得以实现,就必须对现有的切换技术进行修改。 
IETF在移动性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提出并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如宏移动(Macro-mobility)和微移动(Micro-mobility)的标准。 
以语音业务为主的呼叫准入控制决定是否接受新用户呼叫是相当简单的问题, 
在基站有可用的资源时即可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CDMA网络中,使用软容量的概念,每个新呼叫的产生都会增加所有其他现有呼叫的干扰电平,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容量和呼叫质量。因此以适当的方法控制接入网络的呼叫显得比较重要。 
第3代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要求支持低速话音、高速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因此呼叫准入控制也就变得较为复杂。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准入控制的要求是:在判决过程中,使用网络计划和干扰测量的门限,任何新的连接不应该影响覆盖范围和现有连接的质量(整个连接期间),当新连接产生时,呼叫准入控制利用来自负荷控制和功率控制的负荷信息估计上、下行链路负荷的增加,负荷的改变依赖于流量和质量等参数,若超过上行或下行链路的门限值,则不允许接入新的呼叫。 
呼叫准入控制算法给出传送比特速率、处理增益、无线链路发起质量参数、误码率(BER)、信噪比(Eb/No)和信干比(SIR)。 
呼叫准入控制管理承载映射、发起强制呼叫释放、强制频率间或系统间的切换等功能。 
目前正在研究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基于QoS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该算法对接入的呼叫业务进行分类,如分为实时性业务和非实时性业务,然后再分别对其执行不同的呼叫连接;交互式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等效带宽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容量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功率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分布式呼叫准入控制算法等。 
随着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其业务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研究新的适合于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此外,在考虑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准入控制时,拥塞控制策略也是通常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因此常将呼叫准入控制与拥塞控制进行结合研究。  
在终端方面,MBMS仍然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已有的3GPP标准,在终端耗电、存储、多媒体处理、显示等技术得到改善的同时,仅仅是原有基代处理功能的增强。
因此,承载宽带多媒体业务的MBMS终端与现有终端保持了很好的统一性。    
在带宽方面,MBMS可以最大使用256kbps的速率进行下载和流媒体的传送,而只要128kbps就可以支持15fps QCIF 176*144图像和12.2Kbps语音组合的体育类节目的收看需求。  
 在互动方面,MBMS本身没有定义特别的上行信道,但可以利用已有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业务订阅、业务加入等业务控制流程,同时利用上行业务信道实现与下行广播/组播配合的一些交互类业务的实现。   
在容量方面,MBMS提供点到多点传送多媒体的发送机制,提供所谓“Send Once ,Charge Many times”的业务模式,资源消耗与用户数的增长无关,从而为节省3G网络非常紧张的空口资源和Iub口传输资源、规避移动网络容量劣势寻找到了根本解决途径。
用户数越多,MBMS在容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发挥就越明显;在组播用户数少或者没有组播业务用户的时候,网络可以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专用信道或者关闭组播业务信道,这些移动网络特有的高效资源管理技术更让MBMS技术在容量方面锦上添花。    
MBMS:模型库管理系
在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技术主要有3类: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 。
信道分配(DCA)以及随机信道分配(RCA)。 
 FCA的优点是信道管理容易,信道间干扰易于控制;缺点是信道无法最佳化使用,频谱信道效率低,而且各接入系统间的流量无法统一控制从而会造成频谱浪费,因此有必要使用动态信道分配,并配合各系统间做流量整合控制,以提高频谱信道使用效率。 
FCA算法为使蜂窝网络可以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提出了信道借用方案(Channel borrowing scheme),如信道预定借用(BCO)和方向信道锁定借用(BDCL)。信道借用算法的思想是将邻居蜂窝不用的信道用到本蜂窝中,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DCA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配算法。 
通常将DCA算法分为两类:集中式DCA和分布式DCA。 
集中式DCA一般位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高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由RNC收集基站(BS)和移动站(MS)的信道分配信息;分布式DCA则由本地决定信道资源的分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RNC控制的复杂性,该算法需要对系统的状态有很好的了解。 
根据DCA的不同特点可以将DCA算法分为以下3种: 
流量自适应信道分配、再用划分信道分配以及基于干扰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等。
DCA算法还有基于神经网络的DCA和基于时隙打分(Time slot scoring)的DCA。 
最大打包(MP)算法是不同于FCA和DCA算法的另一类信道分配算法。 
DCA算法动态为新的呼叫分配信道,但是当信道用完时,新的呼叫将阻塞。 
而MP算法的思想是:假设在不相邻蜂窝内已经为新呼叫分配了信道,且此时信道已经用完,倘若这时有新呼叫请求信道时,MP算法 (MPA)可以将两个不相邻蜂窝内正在进行的呼叫打包到一个信道内,从而把剩下的另一个信道分配给新到呼叫。 
RCA是为减轻静态信道中较差的信道环境(深衰落)而随机改变呼叫的信道,因此每信道改变的干扰可以独立考虑。 
为使纠错编码和交织技术取得所需得QoS,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信道以获得足够高的信噪比。 
定义及应用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所谓MBMS,中文名是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是手机电视业务的技术基石。
MBMS是3GPPR6中定义的多媒体广播组播功能。 
MBMS标准工作于2002年启动,并预计在2005年9月冻结,实际网络实施预计在2007年。 
2008年前3G网络可以推广MBMS业务。 
无线资源管理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在系统方面MBMS即:模型库管理系统 
MBMS对原有WCDMA网络主要的改动是:增加BM-SC网元,对现有PS域相关网元进行MBMS功能升级,以支持MBMS特有接口功能(如Gmb)、特有信道(如MICH 、MTCH/MCCH/MSCH)、特有物理层过程(FACH信道选择性合并、PTM与PTP切换)和特有业务流程
成分及组成
依据对象的不同,无线资源管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划分:
面向连接的RRM。确保该连接的QoS,并使该条连接占用的无线资源最少。
这时要考虑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对于每条连接,根据需要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本连接的资源配置。 
面向小区的RRM。 
在确保该小区稳定的前提下,能接入更多的用户,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 
这时要考虑码资源管理、负载控制。 
为每一个小区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该小区的资源管理。 
而实现无线资源管理或控制的基本流程是:测量控制→测量UE(用户设备)、NodeB(节点B)、RNC(无线网络控制)→测量报告→判决、决策→资源的控制和执行。 
RRM要做的就是能够保证CN(核心网)所请求的QoS,增强系统的覆盖,提高系统的容量。要达到RRM的目的,具体要做以下各项: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控制、负载控制。 
MBMS架构 
在R6/R7中,MBMS功能是通过对3G网络的改进而实现的,因此MBMS架构要依附于已有的3G网络架构。
主要的改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增加新的功能实体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M-SC)来提供与管理MBMS业务;另一方面是在已有的功能实体上(包括:GGSN、SGSN、BSC/RNC和UE)增加对MBMS业务的支持。 
BM-SC可实现对MBMS业务的提供与管理。对于内容提供方,BM-SC是MBMS业务内容的入口;对于承载网络,BM-SC负责授权、发起MBMS业务,以及调度、传输MBMS业务内容。作为MBMS的核心功能实体,BM-SC包括: 
成员关系功能:负责保存用户的订阅信息,对UE加入MBMS业务进行授权处理,以及产生计费记录。 
会话与传输功能:负责发起和终止MBMS会话,对外部内容提供方进行授权认证,并负责接收和发送MBMS业务数据。 
代理与转发功能:在控制面上BM-SC是内部各个功能与网关GSN(GG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的代理,在用户面上是会话与传输功能向GGSN传送MBMS业务数据的桥梁。 
业务声明功能:负责向UE提供MBMS业务信息,包括媒体说明(如:视频类型、声音编码)和会话说明(如:业务标识、地址、播放时间)。 
安全功能:为MBMS业务数据提供完整性和私密性保护,向已获MBMS授权的UE提供密钥。 
BM-SC通过两个控制面接口(Gmb接口、Mz接口)实现对MBMS业务的控制。 
其中Gmb接口支持GGSN与BM-SC之间的信令交互,是MBMS承载业务的边缘;Mz接口支持在不同的BM-SC之间进行信令交互,为MBMS业务提供跨BM-SC漫游的能力。 
这两个接口上所交互的信令包括:MBMS承载相关(如:MBMS会话开始、停止)和MBMS用户相关(如:授权、MBMS业务激活)两类。此外BM-SC通过Gi接口传送MBMS业务数据。 
E-MBMS逻辑架构 
在R6/R7中,通过在3G系统中增加BM-SC(包括定义Gmb、Mz接口),并向已有的网络实体增加MBMS功能来提供MBMS业务。因此R6/R7 MBMS可以看作是对3G系统的一种功能扩展。
而在E-MBMS中提供了完整的逻辑架构 ,包括在核心网中定义的MBMS逻辑实体和在接入网中定义的动态管理(MCE)功能实体(详见本文第3部分),以及相关的控制面、用户面接口。 
E-MBMS这种完整、独立的逻辑架构,便于对MBMS各部分功能进行灵活部署,有利于MBMS的资源优化和性能提升。 
E-MBMS逻辑架构 
eBM-SC是演进版的BM-SC,它不但具有BM-SC的功能,还能够在使用MBMS承载(通过SGmb、SGimb接口)或者使用单播承载(通过SGi接口)之间进行选择,这样使得eBM-SC有能力针对业务特性和用户数量来选择合理的承载类型。
由于在E-MBMS中提供了增强广播承载类型(详见本文第2部分),因此UE可能使用单播承载向eBM-SC进行注册/注销。 
此外eBM-SC还能够通过单播承载向特定用户提供高级别的MBMS业务。 
MBMS业务在核心网中由E-MBMS网关负责处理,它由控制面和用户面功能组成,这两部分功能可能实现于不同的网络实体。 
用户面功能一方面负责中转eBM-SC与控制面功能之问的信令(通过SGmb和Sm接口),另一方面负责接收来自eBM-SC的MBMS业务数据(通过SGimb接口),并通过M1接口向接入网传输业务数据。  
M1接口支持数据帧的同步传输,以IP组播的方式下发数据。
控制面功能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于eBM-SC的MBMS承载业务的会话控制信令(如:会话开始、停止)、以及用户面功能所提供的必要信息(如:用于MBMS数据传输的IP组播地址),并且通过M3接口与接入网进行信令交互。 
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在R6版本中引入了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功能——MBMS,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广播业务,在同一时间为了多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TD-MBMS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增强特性,它不仅能开展典型的手机电视业务,还可以提供其它丰富多彩的应用。 
总体上,TD-MBMS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广播;另一类是数据或文件内容的广播。 
具体而言,TD-MBMS还存在如下的应用场景。    
(1)无线电台:通过手机收听无线电台广播; 
(2)多媒体杂志:含图片、海量音乐、体育报道的多媒体杂志下发; 
(3)在线交互:观众可通过手机实时投票、参与评论,也可通过相关链接进行信息查询或手机购物; 
(4)实时路况信息:实时广播路况信息,并且可附图片或视频等详细信息; 
(5)区域信息广播:可基于特定区域下发商场促销、旅游景点等信息。
  

Claims (8)

1.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切换技术是指移动用户终端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内移动到另一个站覆 
盖区内或者脱离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的服务区进入另一个MSC服务区内,以维持移动用户通话不中断;
有效的切换算法可以提高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QoS;切换技术一般分为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频率间切换和系统间切换;
切换技术主要是以网络信息信号质量的好坏、用户的移动速度等信息作为参考来判断是否应执行切换操作;
除了以上给出的切换技术以外,正在研究的切换技术基于信道借用和基于用户位置的切换。
2.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与移动性管理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由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为IP网,这势必会给移动用户的切换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切换算法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而Internet协议开始并不是针对无线通信环境所设计,要使得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得以实现,就必须对现有的切换技术进行修改;
IETF在移动性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提出并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如宏移动(Macro-mobility)和微移动(Micro-mobility)的标准;
以语音业务为主的呼叫准入控制决定是否接受新用户呼叫是相当简单的问题, 
在基站有可用的资源时即可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CDMA网络中,使用软容量的概念,每个新呼叫的产生都会增加所有其他现有呼叫的干扰电平,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容量和呼叫质量;因此以适当的方法控制接入网络的呼叫显得比较重要;
第3代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要求支持低速话音、高速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因此呼叫准入控制也就变得较为复杂;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准入控制的要求是:在判决过程中,使用网络计划和干扰测量的门限,任何新的连接不应该影响覆盖范围和现有连接的质量(整个连接期间),当新连接产生时,呼叫准入控制利用来自负荷控制和功率控制的负荷信息估计上、下行链路负荷的增加,负荷的改变依赖于流量和质量等参数,若超过上行或下行链路的门限值,则不允许接入新的呼叫;
呼叫准入控制算法给出传送比特速率、处理增益、无线链路发起质量参数、误码率(BER)、信噪比(Eb/No)和信干比(SIR);
呼叫准入控制管理承载映射、发起强制呼叫释放、强制频率间或系统间的切换等功能;
目前正在研究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基于QoS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该算法对接入的呼叫业务进行分类,如分为实时性业务和非实时性业务,然后再分别对其执行不同的呼叫连接;交互式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等效带宽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容量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基于功率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分布式呼叫准入控制算法等;
随着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其业务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研究新的适合于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此外,在考虑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准入控制时,拥塞控制策略也是通常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因此常将呼叫准入控制与拥塞控制进行结合研究; 
在终端方面,MBMS仍然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已有的3GPP标准,在终端耗电、存储、多媒体处理、显示等技术得到改善的同时,仅仅是原有基代处理功能的增强;
因此,承载宽带多媒体业务的MBMS终端与现有终端保持了很好的统一性;   
在带宽方面,MBMS可以最大使用256kbps的速率进行下载和流媒体的传送,而只要128kbps就可以支持15fps QCIF 176*144图像和12.2Kbps语音组合的体育类节目的收看需求;  
在互动方面,MBMS本身没有定义特别的上行信道,但可以利用已有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业务订阅、业务加入等业务控制流程,同时利用上行业务信道实现与下行广播/组播配合的一些交互类业务的实现。
3.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在容量方面,MBMS提供点到多点传送多媒体的发送机制,提供所谓“Send Once ,Charge Many times”的业务模式,资源消耗与用户数的增长无关,从而为节省3G网络非常紧张的空口资源和Iub口传输资源、规避移动网络容量劣势寻找到了根本解决途径;
用户数越多,MBMS在容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发挥就越明显;在组播用户数少或者没有组播业务用户的时候,网络可以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专用信道或者关闭组播业务信道,这些移动网络特有的高效资源管理技术更让MBMS技术在容量方面锦上添花;   
MBMS:模型库管理系
在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技术主要有3类: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 ;
信道分配(DCA)以及随机信道分配(RCA);
 FCA的优点是信道管理容易,信道间干扰易于控制;缺点是信道无法最佳化使用,频谱信道效率低,而且各接入系统间的流量无法统一控制从而会造成频谱浪费,因此有必要使用动态信道分配,并配合各系统间做流量整合控制,以提高频谱信道使用效率;
FCA算法为使蜂窝网络可以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提出了信道借用方案(Channel borrowing scheme),如信道预定借用(BCO)和方向信道锁定借用(BDCL);信道借用算法的思想是将邻居蜂窝不用的信道用到本蜂窝中,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DCA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配算法;
通常将DCA算法分为两类:集中式DCA和分布式DCA;
集中式DCA一般位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高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由RNC收集基站(BS)和移动站(MS)的信道分配信息;分布式DCA则由本地决定信道资源的分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RNC控制的复杂性,该算法需要对系统的状态有很好的了解;
根据DCA的不同特点可以将DCA算法分为以下3种:
流量自适应信道分配、再用划分信道分配以及基于干扰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等;
DCA算法还有基于神经网络的DCA和基于时隙打分(Time slot scoring)的DCA;
最大打包(MP)算法是不同于FCA和DCA算法的另一类信道分配算法;
DCA算法动态为新的呼叫分配信道,但是当信道用完时,新的呼叫将阻塞;
而MP算法的思想是:假设在不相邻蜂窝内已经为新呼叫分配了信道,且此时信道已经用完,倘若这时有新呼叫请求信道时,MP算法 (MPA)可以将两个不相邻蜂窝内正在进行的呼叫打包到一个信道内,从而把剩下的另一个信道分配给新到呼叫;
RCA是为减轻静态信道中较差的信道环境(深衰落)而随机改变呼叫的信道,因此每信道改变的干扰可以独立考虑;
为使纠错编码和交织技术取得所需得QoS,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信道以获得足够高的信噪比;
依据对象的不同,无线资源管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划分:
面向连接的RRM;确保该连接的QoS,并使该条连接占用的无线资源最少;
这时要考虑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对于每条连接,根据需要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本连接的资源配置;
面向小区的RRM;
在确保该小区稳定的前提下,能接入更多的用户,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
这时要考虑码资源管理、负载控制;
为每一个小区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该小区的资源管理;
而实现无线资源管理或控制的基本流程是:测量控制→测量UE(用户设备)、NodeB(节点B)、RNC(无线网络控制)→测量报告→判决、决策→资源的控制和执行。
4.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RRM要做的就是能够保证CN(核心网)所请求的QoS,增强系统的覆盖,提高系统的容量;要达到RRM的目的,具体要做以下各项: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控制、负载控制;
MBMS架构 
在R6/R7中,MBMS功能是通过对3G网络的改进而实现的,因此MBMS架构要依附于已有的3G网络架构;
主要的改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增加新的功能实体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M-SC)来提供与管理MBMS业务;另一方面是在已有的功能实体上(包括:GGSN、SGSN、BSC/RNC和UE)增加对MBMS业务的支持。
5.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BM-SC可实现对MBMS业务的提供与管理;对于内容提供方,BM-SC是MBMS业务内容的入口;对于承载网络,BM-SC负责授权、发起MBMS业务,以及调度、传输MBMS业务内容;作为MBMS的核心功能实体,BM-SC包括5部分功能: 
1)成员关系功能:负责保存用户的订阅信息,对UE加入MBMS业务进行授权处理,以及产生计费记录; 
2)会话与传输功能:负责发起和终止MBMS会话,对外部内容提供方进行授权认证,并负责接收和发送MBMS业务数据; 
3)代理与转发功能:在控制面上BM-SC是内部各个功能与网关GSN(GGSN)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的代理,在用户面上是会话与传输功能向GGSN传送MBMS业务数据的桥梁; 
4)业务声明功能:负责向UE提供MBMS业务信息,包括媒体说明(如:视频类型、声音编码)和会话说明(如:业务标识、地址、播放时间); 
5)安全功能:为MBMS业务数据提供完整性和私密性保护,向已获MBMS授权的UE提供密钥;
BM-SC通过两个控制面接口(Gmb接口、Mz接口)实现对MBMS业务的控制;
其中Gmb接口支持GGSN与BM-SC之间的信令交互,是MBMS承载业务的边缘;Mz接口支持在不同的BM-SC之间进行信令交互,为MBMS业务提供跨BM-SC漫游的能力;
这两个接口上所交互的信令包括:MBMS承载相关(如:MBMS会话开始、停止)和MBMS用户相关(如:授权、MBMS业务激活)两类;此外BM-SC通过Gi接口传送MBMS业务数据。
6.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E-MBMS逻辑架构 
在R6/R7中,通过在3G系统中增加BM-SC(包括定义Gmb、Mz接口),并向已有的网络实体增加MBMS功能来提供MBMS业务;因此R6/R7 MBMS可以看作是对3G系统的一种功能扩展。
7.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而在E-MBMS中提供了完整的逻辑架构 ,包括在核心网中定义的MBMS逻辑实体和在接入网中定义的动态管理(MCE)功能实体,以及相关的控制面、用户面接口;
E-MBMS这种完整、独立的逻辑架构,便于对MBMS各部分功能进行灵活部署,有利于MBMS的资源优化和性能提升; 
E-MBMS逻辑架构 
eBM-SC是演进版的BM-SC,它不但具有BM-SC的功能,还能够在使用MBMS承载(通过SGmb、SGimb接口)或者使用单播承载(通过SGi接口)之间进行选择,这样使得eBM-SC有能力针对业务特性和用户数量来选择合理的承载类型;
由于在E-MBMS中提供了增强广播承载类型(详见本文第2部分),因此UE可能使用单播承载向eBM-SC进行注册/注销;
此外eBM-SC还能够通过单播承载向特定用户提供高级别的MBMS业务; 
MBMS业务在核心网中由E-MBMS网关负责处理,它由控制面和用户面功能组成,这两部分功能可能实现于不同的网络实体;
用户面功能一方面负责中转eBM-SC与控制面功能之问的信令(通过SGmb和Sm接口),另一方面负责接收来自eBM-SC的MBMS业务数据(通过SGimb接口),并通过M1接口向接入网传输业务数据;  
M1接口支持数据帧的同步传输,以IP组播的方式下发数据;
控制面功能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于eBM-SC的MBMS承载业务的会话控制信令(如:会话开始、停止)、以及用户面功能所提供的必要信息(如:用于MBMS数据传输的IP组播地址),并且通过M3接口与接入网进行信令交互; 
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在R6版本中引入了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功能——MBMS,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广播业务,在同一时间为了多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TD-MBMS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增强特性,它不仅能开展典型的手机电视业务,还可以提供其它丰富多彩的应用;
总体上,TD-MBMS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广播;另一类是数据或文件内容的广播。
8.本发明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具体而言,TD-MBMS还存在如下的应用场景;    
(1)无线电台:通过手机收听无线电台广播; 
(2)多媒体杂志:含图片、海量音乐、体育报道的多媒体杂志下发; 
(3)在线交互:观众可通过手机实时投票、参与评论,也可通过相关链接进行信息查询或手机购物; 
(4)实时路况信息:实时广播路况信息,并且可附图片或视频等详细信息; 
(5)区域信息广播:可基于特定区域下发商场促销、旅游景点等信息。
CN201310600025.0A 2013-11-25 2013-11-25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Pending CN104661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0025.0A CN104661266A (zh) 2013-11-25 2013-11-25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0025.0A CN104661266A (zh) 2013-11-25 2013-11-25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266A true CN104661266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1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0025.0A Pending CN104661266A (zh) 2013-11-25 2013-11-25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12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100A (zh) * 2015-06-19 2015-11-25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群发控制方法、系统及控制中心
CN109462705A (zh) * 2018-11-30 2019-03-12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频道的语音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9792613A (zh) * 2016-09-28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配置设备和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100A (zh) * 2015-06-19 2015-11-25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群发控制方法、系统及控制中心
CN105101100B (zh) * 2015-06-19 2018-08-31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群发控制方法、系统及控制中心
CN109792613A (zh) * 2016-09-28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配置设备和方法
CN109792613B (zh) * 2016-09-28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配置设备和方法
US10999783B2 (en) 2016-09-28 2021-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9462705A (zh) * 2018-11-30 2019-03-12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频道的语音通话方法及装置
US11272053B2 (en) 2018-11-30 2022-03-08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hannel-based voice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2295B1 (ko) 보편적 브로드밴드 방송
EP1753165B1 (en) The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KR101630220B1 (ko) 멀티캐스트/브로드캐스트와 유니캐스트 서비스 사이에서 스위칭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203756A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US20120170552A1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67594A (zh) 处理一点对多点多媒体广播及群播服务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Gonzalez et al. Radio access considerations for data offloading with multipath TCP in cellular/WiFi networks
CN101521850A (zh) Mbms业务资源使用信息的传递方法、业务切换方法
US2005012295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N103428641B (zh) 广播业务的资源分配方法、资源管理中心及mme
CN104661266A (zh) 新型针对mbms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资源接入网关动态分配系统
CN101252708B (zh) 一种无线广播多播系统和方法
CN101370170A (zh) 无线资源协调方法
CN101291447B (zh) 基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946237B (zh) 多播广播系统中小区传输模式确定方法及其设备
Raza LTE network strategy for smart city public safety
US20090310525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ies for synchronizing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1296401B (zh)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661186A (zh) 新型利用射频拉远设备的统计复用的e-MBMS系统
CN101370166A (zh) 长期演进架构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1505452A (zh) 一种单频网区域的映射方法
CN101296395B (zh) 一种发送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通知的方法
Christophorou et al. Enhanc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lgorithms for efficient MBMS service provision in UTRAN
CN101370167B (zh) 长期演进架构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358158B (zh) 基于lte-a系统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网络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