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224A -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224A
CN104661224A CN201310581458.6A CN201310581458A CN104661224A CN 104661224 A CN104661224 A CN 104661224A CN 201310581458 A CN201310581458 A CN 201310581458A CN 104661224 A CN104661224 A CN 104661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cribed wireless
frequency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1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1224B (zh
Inventor
徐国祥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814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1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1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1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AP之间在尽量不干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剩余的空闲信道。

Description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其可用的不相干扰的信道数量是有限的,比如,WLAN2.4G频段,其可用的不相干扰的信道数量为3,而WLAN5G频段,其可用的不相干扰的信道数量也是有限的,一般最多只有6个信道可用。当无线通信系统中一定数量的接入点(AP:Access Point)覆盖时,为了使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性能最优,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为AP分配工作信道时,一般需要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不同,以便减少相邻AP之间的信道干扰。
优选地,目前一些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支持动态频宽调整,即在可用信道数量充裕的情况下,能够将相邻信道绑定成一个更宽的信道来通信。比如,在WLAN中,802.11ac支持动态频宽调整,能够将多个相邻的20MHz频宽的信道绑定成40MHz、80MHz或160MHz来使用。因此,在这种支持动态频宽调整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为AP分配信道时,除了考虑不干扰的情况,还必须考虑充分利用剩余的空闲信道。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实现AP之间在尽量不干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剩余的空闲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以实现AP之间在尽量不干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剩余的空闲信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
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装置,该装置包括:
工作信道分配单元,用于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空闲信道分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连通区域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这样,能够保证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互不干扰;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能够保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P最大化利用除已分配给自身的工作信道之外、且属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剩余可用信道,并在尽量互不干扰的基础上使得相邻AP公平共享该剩余可用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1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为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工作信道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为拥挤区域之外的AP分配工作信道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3实现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实现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3实现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保证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互不干扰、且还支持动态频宽调整,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AP在尽量互不干扰的基础上共享剩余的信道。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处于管理层次的设备,比如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
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101如何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可参见图2所示的流程,这里暂不赘述。
步骤102,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这里,所谓空闲信道,其是区分于工作信道而言的,其具体为:对于一个AP,其分配的空余信道是指除了为其分配的工作信道、为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分配的工作信道之外的、且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该AP分配的空闲信道能够和该AP所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并能够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至少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基于上面针对空闲信道的定义,下文图7所示流程描述了如何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这里暂不赘述。
步骤103,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103如何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可参见图8所示的流程,这里暂不赘述。
步骤104,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
具体地,本步骤104中,连通区域中的AP可按照设定的共享方式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
其中,该设定的共享方式具体实现时可为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无线终端数量多少等决定AP何时使用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
以连通区域中的AP按照时间顺序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为例,则可以预先针对连通区域中的AP设置其占用连通区域所占用的空闲信道的时间,比如,连通区域中存在三个AP,分别为AP1、AP2、AP3,而该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为信道c、信道d、信道e,则,可设置一天24小时中第0至2小时,由AP1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1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3至5小时,由AP2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2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6至8小时,由AP3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3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9至11小时,由AP1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1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以此循环类推,直至完成24小时的分配。
还有,本步骤104中,在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时,可考虑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最高的基础上尽可能使AP分配的空闲信道更多地和工作信道绑定。
本发明中,当连通区域中的AP占用连通区域所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时,或者当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进行通信时,需要及时通知该AP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以便无线终端利用改变后的信道带宽与连接的AP通信。这里,AP可采用类似WLAN系统中802.11n的信道宽度变化通知机制,或者802.11ac中的增强的信道切换(ECS:Extended channel switching)机制通知其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
至此,完成图1所示的流程。
从图1所示流程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这样,能够保证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互不干扰;并且,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能够保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P最大化利用除已分配给自身的工作信道之外、且属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剩余可用信道,并在尽量互不干扰的基础上使得相邻AP公平共享该剩余可用信道。
下面对图2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1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3。
本发明中,拥挤区域,其满足以下条件:包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两个相邻的AP,且其包含的每个AP在这个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如图3所示,假如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为5,从图3可以看出,图3中的7个AP进行全连接,AP之间的连线表示互为邻居,则,图3中任一AP的邻居AP数量为6,大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5,基于此,图3中的7个AP就组成了一个拥挤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3只是简单示出了一个拥挤区域,如果无线通信系统比较大,AP之间不是全连接,则无线通信系统中会离散地存在几个拥挤区域,这里不再示出。只是描述如何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
具体地,本发明中,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的方法有很多,本发明仅通过如下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如何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其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中,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的方法是:
假如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为n,先从无线通信系统中找到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n-1)的AP,这里,AP可通过AP之间的相互发现确定邻居AP,这和现有AP发现机制类似,不再赘述;
之后,针对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n-1)的每一个AP,以该AP为根,并以该AP和该AP的所有邻居AP组成的区域为基础,寻找该区域的外围是否有满足以下条件的AP:在本区域内的邻居数达到或超过了(n-1),如果是,将该寻找到的AP加入该区域,并继续寻找,以不断扩大此区域,如果否,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的识别方法只是一种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其他方式寻找拥挤区域。
步骤202,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先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之后继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步骤202中,如何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可参见图4所示流程,这里暂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步骤202中,如何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可参见图5所示流程,这里暂不赘述。
步骤203,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步骤203中,如何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可参见图6所示流程,这里暂不赘述。
至此,完成图2所示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流程只是步骤102实现的一种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实现步骤102,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上针对拥挤区域的定义,则本发明中,在步骤102为拥挤区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时,由于该AP的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数量,并且如果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通过互不相同达到冲突最小时,则拥挤区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是不存在空闲信道的,即,拥挤区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的空闲信道为空或者为0。
下面对图4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为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工作信道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设置n个信道标识,n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比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为5,则本步骤401就设置5个信道标识。
步骤402,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数量,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仅存在一个拥挤区域时,将该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403至步骤406;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两个以上拥挤区域时,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选择出AP数量最多的一个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并记录至区域集合1,而针对剩下的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2,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403至步骤407。
步骤403,从当前拥挤区域中选择出邻居AP最多的一个AP,为该选择出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并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M,而将当前拥挤区域中剩余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N。
这里,为该选择出的AP标记的一个信道标识可为第一个信道标识。
步骤404,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按照相邻AP之间尽量标记不同信道标识的原则为该选择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集合M,从集合N中删除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
本步骤404中,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从集合N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集合N中选择出一个在集合M中有最多邻居AP的AP,或者,从集合N中选择出一个被集合M中的AP认为信号强度最强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步骤405,识别集合N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404,如果否,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将集合M中每一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的可用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
假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为CHAN1,CHAN2,…,CHANn,则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步骤406中,在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信道标识映射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这里,已被占用信道包含不属于本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第二原则:信道标识标记的AP越多,映射至的信道优先级越大。这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的优先级预先设置,其在设置时主要考虑尽可能地将多余的信道空闲出来,以进行后续的信道绑定。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的优先级如何确定在后文进行了描述。
至此,通过上述两个原则就能为集合M中的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407,判断区域集合2是否还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从区域集合2中选择一个拥挤区域,并从区域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拥挤区域,将该选择的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1,针对当前拥挤区域返回执行步骤403。
至此,完成图4所示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流程只是本发明提供的为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工作信道的一个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为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工作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无线通信系统中可用信道的优先级,其可预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中,在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设置优先级时,一般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有主辅之分,则一般会按照主信道的优先级高于辅信道的优先级的原则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利于辅信道空闲出来进行后续的信道绑定,至于多个主信道,多个辅信道,其优先级具体如何取值,完全基于实际需求设置;
而如果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没有主辅信道之分,则一般会按照以下方式设置:
先设置处于边缘的信道的优先级最高,这里,为便于描述,将处于边缘的信道称为边缘信道。其中,边缘信道数量为两个,这两个边缘信道的优先级取值可以不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必须高于处于其他非边缘信道的优先级;
识别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各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按照级别从高至低的顺序排列该各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形成一个队列,将队列中处于首位置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按照当前频宽级别要求的信道数量从边缘信道开始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有的可用信道划分成对应该数量的信道组,识别每一信道组中的第一个信道,这里,为便于描述,将每一信道组中的第一个信道称为首信道;如果信道组中的首信道不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边缘信道,则设置该信道组中首信道的优先级次于边缘信道的优先级;其中,在有多个信道组的首信道都不为边缘信道时,该多个信道组的首信道的优先级取值可以不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必须均低于边缘信道的优先级;
判断当前频宽级别在队列中是否还有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如果是,将当前频宽级别在队列中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按照当前频宽级别要求的信道数量从边缘信道开始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有的可用信道划分成对应该数量的信道组,识别每一信道组中的首信道,如果该信道组中的首信道不为已分配了优先级的信道,则识别已分配了优先级的信道中被分配了最低优先级的信道,设置该信道组中首信道的优先级次于识别出的最低优先级;其中,在有多个信道组的首信道都不为已分配了优先级的信道时,该多个信道组的首信道的优先级取值可以不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必须均低于上述的最低优先级,返回判断当前频宽级别在队列中是否还有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的操作;
如果否,判断是否还有未被分配优先级的信道,如果是,从边缘信道开始,为未被分配优先级的信道分配优先级,其中,在有多个未被分配优先级的信道时,该多个未被分配优先级的信道分配的优先级取值可以不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必须均低于已分配的最低优先级。
基于上面描述的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没有主辅信道之分时设置可用信道的优先级方式,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进行描述:
例1,假如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互不干扰的可用信道有12个,分别为信道1、2、3、…、12,则边缘信道就为信道1、信道12,这12个可用信道不存在主辅信道之分,则,
首先,由于信道1、信道12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边缘信道,则为信道1、信道12分配高优先级,该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不等,但必须高于后续信道2至信道11所分配的优先级;假如为信道1、信道12分配的高优先级取值依次为12、11;
之后,假如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为3级别频宽、2级别频宽,其中,3级别频宽要求4个信道绑定,2级别频宽要求2个信道绑定,则按照级别高低排例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形成的队列为:3级别频宽、2级别频宽;
将3级别频宽作为当前频宽级别,由于3级别频宽要求4个信道绑定,则从边缘信道比如信道1开始将信道1、2、3、…、12分成3个信道组,分别为信道组1:包含信道1至信道4,信道组2:包含信道5至信道8,信道组3:包含信道9至信道12;
针对信道组1,由于信道组1中的首信道即信道1为边缘信道,其已分配了优先级,没有必要重复分配,因此,不对信道组1执行任何处理,
针对信道组2和信道组3,由于信道组2中的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不为边缘信道,还未分配优先级,则为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分别分配低于边缘信道1、12的次优先级。其中,在为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分配低于边缘信道1、12的次优先级时,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分配的优先级取值还必须不等,比如,若边缘信道1、信道12分配的高优先级取值依次为12、11,则此时为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5分配的优先级取值可为10、为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分配的优先级取值可为9,但不管如何分配,必须保证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3中首信道即信道9分配均低于边缘信道1、12的次优先级。
再后,将2级别频宽作为当前频宽级别,由于2级别频宽要求2个信道绑定,则从边缘信道比如信道1开始将信道1、2、3、…、12分成6个信道组,分别为:
信道组1:包含信道1至信道2,
信道组2:包含信道3至信道4,
信道组3:包含信道5至信道6,
信道组4:包含信道7至信道8,
信道组5:包含信道9至信道10,
信道组6:包含信道11至信道12;
针对信道组1,由于信道组1中的首信道即信道1其已分配了优先级,没有必要重复分配,因此,不对信道组1执行任何处理。同样,由于信道组3中的首信道即信道5、信道组5中的首信道即信道9也已分配了优先级,没有必要重复分配,因此,也不对信道组3、5执行任何处理;
而针对信道组2、4、6,由于信道组2中的首信道即信道3、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还未分配优先级,则为信道组2中的首信道即信道3、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低于截至到当前已分配的最低优先级。假如截至当前,已分配的优先级为:信道1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2,信道12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1,信道5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0,信道9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9,则发现截至到当前已分配的最低优先级为信道9分配的取值为9的优先级,如此,为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3、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取值低于9的优先级,其中,在为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3、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取值低于9的优先级时,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3、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的优先级取值还必须不等,比如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3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8,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7,
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6。
最后,发现信道2、信道4、信道6、信道8、信道10还未分配优先级,则为信道2、信道4、信道6、信道8、信道10分配低于截至到当前已分配的最低优先级。假如截至当前,已分配的优先级为:信道1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2,信道12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1,信道5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0,信道9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9,信道组2中首信道即信道3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8,信道组4中的首信道即信道7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7,信道组6中的信道11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6,则发现截至到当前已分配的最低优先级为信道11分配的取值为6的优先级,如此,为信道2、信道4、信道6、信道8、信道10分配取值低于6的优先级。其中,在为为信道2、信道4、信道6、信道8、信道10分配取值低于6的优先级分配取值低于6的优先级时,为信道2、信道4、信道6、信道8、信道10分配的优先级取值还必须不等,比如,为信道2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5,为信道4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4,为信道6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3,为信道8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2,为信道10分配的优先级取值为1。至此,即可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所有可用信道分配了优先级。
至此,完成如何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设置优先级的描述。
下面对图5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为拥挤区域之外的AP分配工作信道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
这里,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选择出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AP:具有最多邻居AP、且该邻居AP已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步骤502,为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这里,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为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可按照以下原则:
原则1:分配的工作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原则2: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尽量选择优先级大的信道。
步骤503,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是否均已分配了工作信道,如果是,结束,如果否,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还未分配工作信道的AP,返回步骤502。
至此,通过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就能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流程只是本发明提供的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的一个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为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下面对图6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3实现流程图。该流程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存在拥挤区域的前提下执行的,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将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而剩余的AP记录至AP集合2。
本步骤601中,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AP:有最多个相邻的邻居AP,且与最多个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相邻等。
还有,本步骤601中,为选择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可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级最高的可用信道。
步骤602,从AP集合2中选择一个AP,并从AP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AP,为该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并记录至AP集合1。
本步骤602中,从集合2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从集合2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集合2中选择出一个在集合1中有最多邻居AP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这里,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本步骤602中,为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可按照以下原则:
选择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优先级大的信道、且选择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是指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步骤603,判断AP集合2中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602,如果否,结束。
通过步骤601至步骤603,能够完成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存在拥挤区域时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至此,完成图6所示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流程只是本发明提供的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存在拥挤区域时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的一个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存在拥挤区域时采用其他方法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下面对图7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实现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针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每一AP,执行步骤702。
步骤702,识别为该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703,识别该AP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邻居AP,并识别出为该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704,识别该AP相邻的、且不处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设备,并识别出为该邻居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705,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排除步骤702至步骤704识别的信道,将剩下的可用信道作为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
步骤706,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从高至低排列形成一个队列,将所述队列中排在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802.11ac为例,假如802.11ac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3级频宽,其中,2级频宽、3级频宽的级别依次增大,则执行到本步骤706时,就会排成以下队列:3级频宽、2级频宽。此时,3级频宽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707,判断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如果是,执行步骤708,如果否,执行步骤709。
比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为信道1至信道6,这六个信道依次相邻,假如经过步骤708确定出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为信道1、信道4、信道5,AP的工作信道为信道3,以当前频宽级别为3级频宽,3级频宽要求4个相邻的信道绑定为例,由于AP的候选空闲信道即信道1、与其他候选空闲信道即信道4、信道5、以及AP的工作信道即信道3均不相邻,这样,信道1、信道3、信道4、信道5不能绑定为当前频宽级别即3级频宽,如此,就执行下述的步骤709;而如果当前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2级频宽要求2个相邻的信道绑定为例,则由于AP的候选空闲信道即信道1、信道4、信道5中信道4与AP的工作信道即信道3相邻,能绑定为当前频宽级别即2级频宽,即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执行步骤708。
步骤708,将该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的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空闲信道。
仍以当前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2级频宽要求2个相邻的信道绑定为例,则基于步骤707的举例描述,由于AP的候选空闲信道即信道1、信道4、信道5中信道4与AP的工作信道即信道3相邻,能绑定为当前频宽级别即2级频宽,即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信道4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则就将信道4分配给AP作为AP的空闲信道,而该AP的其他候选空闲信道则忽略。也即,通过步骤708即可为AP分配空闲信道。
步骤709,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队列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707。
通过图7所示流程中的步骤701至步骤709,就能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图7所示流程,在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时,会出现以下特殊的情况:
情况1,在为AP分配空闲信道时,有可能为AP分配的工作信道、AP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分配的工作信道已经完全占用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有可用信道,也即,此时没有空闲的信道分配给AP,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为了统一描述,在步骤102依然说为AP分配空闲信道,只不过这里分配的空闲信道个数为0,或者分配的空闲信道为空。
比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为信道a、b、c、d、e,这五个信道顺次相邻,以AP1为例,假如AP1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a,AP1的邻居AP比如AP2、AP3分配的工作信道分别为信道b、信道c,AP1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d、信道e,则此时,在为AP1分配的空闲信道时,因为无线通信系统所有可用的信道正好被AP1自身、AP1的邻居AP比如AP2、AP3、AP1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占用,此时就没有空闲的信道分配给AP1,即AP分配的空闲信道为空,或者为0。
情况2,该情况2不同于情况1,具体为:在为AP分配空闲信道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没有全部被AP、AP的邻居(包括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邻居AP和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邻居设备)占用,还剩有信道,但剩有的信道中不存在能与AP分配的工作信道进行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的信道,针对这种情况,也意味着此时没有空闲信道分配给AP,而本发明为了统一描述,在步骤102依然说为AP分配空闲信道,只不过这里分配的空闲信道个数为0,或者分配的空闲信道为空
比如,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为信道a、b、c、d、e,这五个信道顺次相邻,以AP1为例,假如AP1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a,AP1的邻居AP比如AP2、AP3分配的工作信道分别为信道b、信道c,AP1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分配的工作信道也为信道b、信道c,则此时,在为AP1分配的空闲信道时,发现信道d、e可以作为AP1的候选空闲信道,但由于AP1的工作信道为信道a,不与信道d、e相邻,无法与信道d、信道e中任何一个信道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则意味着信道d、e这两个候选空闲信道都不能作为空闲信道分配给AP1,即此时就没有空闲的信道分配给AP1,AP分配的空闲信道为空,或者为0。
至此,完成图7所示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流程只是本发明提供的如何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工作信道的的AP分配空闲信道的一个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为分配工作信道的的AP分配空闲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下面对图8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3实现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每一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按照级别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频宽级别队列。
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802.11ac为例,假如802.11ac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3级频宽,其中,2级频宽、3级频宽的级别依次增大,则执行到本步骤801时,就会排成以下频宽级别队列:2级频宽、3级频宽。
步骤802,将排在所述频宽级别队列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以频宽级别队列为2级频宽、3级频宽为例,则执行到本步骤802时,将2级频宽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803,识别当前频宽级别所需要的空闲信道数量X。
这里,X为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绑定的信道数量减1。
以当前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2级频宽要求两个信道绑定形成为例,则X就为1,即2级频宽仅需要一个空闲信道。
类似的,以当前频宽级别为3级频宽,3级频宽要求四个信道绑定形成为例,则X就为3,即3级频宽仅需要三个空闲信道。
步骤80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AP中选择出仅分配了X个空闲信道的AP,将选择出的AP进行排列形成一个AP队列。
以当前频宽信道为2级频宽为例,在步骤803中确定出2级频宽仅需要一个空闲信道,则本步骤804中就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AP中选择出仅具有1个空闲信道的AP,将该选择出的仅具有1个空闲信道的AP进行排列形成一个AP队列。
步骤805,将排在AP队列首位的一个AP作为当前AP。
步骤806,识别该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从所述AP队列中找到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将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放入一个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对应的集合中,并从所述AP队列中删除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
步骤807,判断所述AP队列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805,如果否,执行步骤808。
步骤808,针对每一个集合,判断该集合中是否存在相邻的AP,如果是,将该存在的相邻AP进行合并组成连通区域,该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该集合对应的空闲信道。
步骤809,查找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处于连通区域但与连通区域相邻的AP。
步骤810,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从该AP的空余信道中删除被相邻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小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将该AP合并到相邻的连通区域;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等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当前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大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以当前频宽级别为2级频宽,2级频宽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为1,且要求两个相邻的信道绑定形成2级频宽,则,假如执行到本步骤810时,AP1、AP2组成了连通区域,其中,AP1、AP2相邻,且均分配了空闲信道即信道2,AP1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1,AP2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3,其中,信道1与信道2相邻、不与信道3相邻,信道2与信道3相邻、不与信道1相邻,信道1与相邻的信道2、信道2与相邻的信道3均可绑定形成2级频宽;假如AP3与AP1、AP2组成的连通区域相邻,则,
若AP3的工作信道是信道4,空闲信道是信道2,则在AP3删除与AP1、AP2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即信道2之后,AP3不再有空闲信道,即AP3剩余的空闲信道数量为0,小于2级频宽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1,基于步骤810则AP3应合并到相邻的AP1、AP2组成的连通区域;
若AP3的工作信道是信道1,空闲信道是信道2、信道3,则在AP3删除与AP1、AP2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即信道2之后,AP3就仅剩下一个空闲信道即信道3,也即,此时AP3剩余的空闲信道数量为1,等于2级频宽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1,但因为AP3剩下的空闲信道为信道3,AP3的工作信道为信道1,如上所述,信道1不与信道3相邻,无法绑定形成2级频宽,基于步骤810,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3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2,之所以更换该AP3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2,原因是:AP3剩下的空闲信道即信道3与AP3更换后的工作信道即信道2可以绑定成2级频宽即当前频宽级别。
若AP3的工作信道是信道3,空闲信道是信道2、信道5、信道6、信道7,其中,信道5、信道6、信道7依次相邻,但都不与信道1、信道2、信道3相邻,基于步骤810,在AP3删除与AP1、AP2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即信道2之后,AP3剩余的空闲信道分别为:信道5、信道6、信道7,也即,此时AP3剩余的空闲信道数量为3,大于2级频宽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1,但因为AP3剩下的空闲信道中信道5、信道6、信道7,都不与AP3的工作信道即信道3相邻,无法绑定成比当前频宽级别2级频宽大的3级频宽(因为3级频宽要求四个相邻的信道绑定形成),基于步骤810,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3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4,之所以更换该AP3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为信道4,原因是:AP3剩下的空闲信道即信道5、信道6、信道7与AP3更换后的工作信道即信道4相邻,可以绑定成比当前频宽级别即2级频宽大的3级频宽。
步骤811,在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执行完步骤810之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AP中是否存在仅具有X个空闲信道的至少两个AP,如果是,返回步骤804,如果否,执行步骤812;
步骤812,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803。
至此,通过步骤801至步骤812,就能完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步骤103实现还可仅包含上述的步骤801至步骤808、以及步骤812。步骤809至步骤811只是为保证AP能够有更宽的信道带宽的一种优选。
至此,完成图8所示流程。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装置。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进行描述: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优选地,本发明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装置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处于管理层次的设备,比如AC。
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工作信道分配单元、空闲信道分配单元、连通区域处理单元、控制单元。
下面对该各个单元分别进行描述:
工作信道分配单元,用于按照相邻接入点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空闲信道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这里,所谓空闲信道,其是区分于工作信道而言的,其具体为:对于一个AP,其分配的空余信道是指除了为其分配的工作信道、为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相邻的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分配的工作信道之外的、且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该AP分配的空闲信道能够和该AP所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并能够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至少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连通区域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可按照设定的共享方式控制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
其中,该设定的共享方式具体实现时可为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无线终端数量多少等决定AP何时使用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以连通区域中的AP按照时间顺序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为例,则可以预先针对连通区域中的AP设置其占用连通区域所占用的空闲信道的时间,比如,连通区域中存在三个AP,分别为AP1、AP2、AP3,而该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为信道c、信道d、信道e,则,可设置一天24小时中第0至2小时,由AP1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1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3至5小时,由AP2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2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6至8小时,由AP3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3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在9至11小时,由AP1占用信道c、信道d、信道e,并与AP1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3级频宽,以此循环类推,直至完成24小时的分配。
还有,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在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时,可考虑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最高的基础上尽可能使AP分配的空闲信道更多地和工作信道绑定。
还有,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在连通区域中的AP占用连通区域所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时,或者在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进行通信时,需要及时通知该AP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以便无线终端利用改变后的信道带宽与连接的AP通信。这里,AP可采用类似WLAN系统中802.11n的信道宽度变化通知机制,或者802.11ac中的增强的信道切换(ECS:Extended channel switching)机制通知其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工作信道分配单元在具体实现时可包括:识别模块、第一分配模块、第二分配模块。
其中,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拥挤区域;
这里,所述拥挤区域满足以下条件:包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两个相邻的AP,且其包含的每个AP在这个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无线通信系统比较大,AP之间不是全连接,则无线通信系统中会离散地存在几个拥挤区域,这里不再示出。本发明中,如何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拥挤区域如上述步骤201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为是时,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先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之后继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为否时,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步骤A211,设置n个信道标识,n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步骤A212,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拥挤区域数量,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仅存在一个拥挤区域时,将该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6;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两个以上拥挤区域时,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选择出AP数量最多的一个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并记录至区域集合1,而针对剩下的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2,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7;
步骤A213,从当前拥挤区域中选择出邻居AP最多的一个AP,为该选择出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并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M,而将当前拥挤区域中剩余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N;
步骤A214,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按照相邻AP之间标记不同信道标识的原则为该选择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集合M,从集合N中删除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
步骤A215,识别集合N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214,如果否,执行步骤A216;
步骤A216,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并将集合M中每一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的可用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
步骤A217,判断区域集合2是否还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从区域集合2中选择一个拥挤区域,并从区域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拥挤区域,将该选择的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1,针对当前拥挤区域返回执行步骤A213。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A214中,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从集合N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集合N中选择出一个在集合M中有最多邻居AP的AP,或者,从集合N中选择出一个被集合M中的AP认为信号强度最强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A216中,所述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按照以下原则实现:
第一原则:信道标识映射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不属于本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第二原则:信道标识标记的AP越多,映射至的信道优先级越大。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A221,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
步骤A222,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原则1:分配的工作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原则2: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优先级大的信道;
步骤A223,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是否均已分配了工作信道,如果是,结束,如果否,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还未分配工作信道的AP,返回步骤A222。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A221中,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选择出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AP:具有最多邻居AP、且该邻居AP已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A31,先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将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剩余的AP记录至AP集合2;
步骤A32,从AP集合2中选择一个AP,并从AP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AP,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工作信道:选择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优先级大的信道、且选择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是指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在为选择的AP分配了工作信道之后将该被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
步骤A33,判断AP集合2中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32,如果否,结束。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A31中,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AP:有最多个相邻的邻居AP,且与最多个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相邻等。还有,在上述步骤A31中,为选择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可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级最高的可用信道。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A32中,从集合2中选择一个AP的方式很多,比如,从集合2中随机选择一个AP,或者从集合2中选择出一个在集合1中有最多邻居AP的AP等,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闲信道分配单元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每一AP分配空闲信道:
步骤B11,识别为该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2,识别该AP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邻居AP,并识别出为该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3,识别该AP相邻的、且不处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设备,并识别出为该邻居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中排除步骤B11至步骤B13识别的信道,将剩下的可用信道作为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
步骤B15,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从高至低排列形成一个队列,将所述队列中排在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B16,判断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如果是,执行步骤B17,如果否,执行步骤B18;
步骤B17,将该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的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空闲信道;
步骤B1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队列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B16。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通区域处理单元通过以下步骤组成连通区域:
步骤C1,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每一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按照级别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频宽级别队列;
步骤C2,将排在所述频宽级别队列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C3,识别当前频宽级别所需要的空闲信道数量X;所述X为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绑定的信道数量减1;
步骤C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AP中选择出仅分配了X个空闲信道的AP,将选择出的AP进行排列形成AP队列;
步骤C5,将排在AP队列首位的一个AP作为当前AP;
步骤C6,识别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从所述AP队列中找到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将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放入一个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对应的集合中,并从所述AP队列中删除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判断所述AP队列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C5,如果否,执行步骤C7;
步骤C7,针对每一个集合,判断该集合中是否存在相邻的AP,如果是,将该存在的相邻AP进行合并组成连通区域,该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该集合对应的空闲信道;
步骤C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C3。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通区域处理单元进一步在步骤C7和步骤C8之间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C00,查找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处于连通区域但与连通区域相邻的AP,
步骤C01,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从该AP的空余信道中删除被相邻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小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将该AP合并到相邻的连通区域;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等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当前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大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步骤C02,在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执行完步骤C01之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AP中是否存在仅具有X个空闲信道的至少两个AP,如果是,返回步骤C4,如果否,执行步骤C8。
至此,完成图9所示的装置结构描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这样,能够保证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AP分配的工作信道互不干扰;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使用,能够保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P最大化利用除已分配给自身的工作信道之外、且属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剩余可用信道,并在尽量互不干扰的基础上使得相邻AP公平共享该剩余可用信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A,按照相邻接入点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步骤B,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步骤C,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步骤D,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步骤A1,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执行步骤A2,如果否,执行步骤A3;所述拥挤区域满足以下条件:包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两个相邻的AP,且其包含的每个AP在这个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步骤A2,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先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之后继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A3,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包括:
步骤A211,设置n个信道标识,n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步骤A212,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拥挤区域数量,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仅存在一个拥挤区域时,将该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6;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两个以上拥挤区域时,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选择出AP数量最多的一个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并记录至区域集合1,而针对剩下的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2,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7;
步骤A213,从当前拥挤区域中选择出邻居AP最多的一个AP,为该选择出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并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M,而将当前拥挤区域中剩余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N;
步骤A214,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按照相邻AP之间标记不同信道标识的原则为该选择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集合M,从集合N中删除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
步骤A215,识别集合N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214,如果否,执行步骤A216;
步骤A216,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并将集合M中每一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的可用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
步骤A217,判断区域集合2是否还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从区域集合2中选择一个拥挤区域,并从区域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拥挤区域,将该选择的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1,针对当前拥挤区域返回执行步骤A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15中,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按照以下原则实现:
第一原则:信道标识映射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不属于本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第二原则:信道标识标记的AP越多,映射至的信道优先级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包括:
步骤A221,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
步骤A222,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原则1:分配的工作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原则2: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优先级大的信道;
步骤A223,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是否均已分配了工作信道,如果是,结束,如果否,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还未分配工作信道的AP,返回步骤A2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包括:
步骤A31,先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将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剩余的AP记录至AP集合2;
步骤A32,从AP集合2中选择一个AP,并从AP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AP,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工作信道:选择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优先级大的信道、且选择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是指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在为选择的AP分配了工作信道之后将该被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
步骤A33,判断AP集合2中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32,如果否,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针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每一AP,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B11,识别为该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2,识别该AP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邻居AP,并识别出为该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3,识别该AP相邻的、且不处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设备,并识别出为该邻居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中排除步骤B11至步骤B13识别的信道,将剩下的可用信道作为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
步骤B15,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从高至低排列形成一个队列,将所述队列中排在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B16,判断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如果是,执行步骤B17,如果否,执行步骤B18;
步骤B17,将该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的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空闲信道;
步骤B1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队列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B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每一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按照级别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频宽级别队列;
步骤C2,将排在所述频宽级别队列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C3,识别当前频宽级别所需要的空闲信道数量X;所述X为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绑定的信道数量减1;
步骤C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AP中选择出仅分配了X个空闲信道的AP,将选择出的AP进行排列形成AP队列;
步骤C5,将排在AP队列首位的一个AP作为当前AP;
步骤C6,识别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从所述AP队列中找到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将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放入一个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对应的集合中,并从所述AP队列中删除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判断所述AP队列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C5,如果否,执行步骤C7;
步骤C7,针对每一个集合,判断该集合中是否存在相邻的AP,如果是,将该存在的相邻AP进行合并组成连通区域,该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该集合对应的空闲信道;
步骤C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C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7和步骤C8之间,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C00,查找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处于连通区域但与连通区域相邻的AP,
步骤C01,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从该AP的空余信道中删除被相邻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小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将该AP合并到相邻的连通区域;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等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当前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大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步骤C02,在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执行完步骤C01之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AP中是否存在仅具有X个空闲信道的至少两个AP,如果是,返回步骤C4,如果否,执行步骤C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占用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时,或者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及时通知该AP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以使无线终端利用改变后的信道带宽与连接的AP通信。
11.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工作信道分配单元,用于按照相邻接入点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每一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空闲信道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分配空闲信道;
连通区域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如下条件的相邻AP合并组成连通区域:相同数量的相同空闲信道与已分配的工作信道绑定满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组成该连通区域时使用的空闲信道;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共享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每一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信道分配单元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拥挤区域;所述拥挤区域满足以下条件:包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两个相邻的AP,且其包含的每个AP在这个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为是时,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先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之后继续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为否时,按照相邻AP之间分配的工作信道冲突最小的原则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步骤A211,设置n个信道标识,n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数量;
步骤A212,识别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拥挤区域数量,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仅存在一个拥挤区域时,将该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6;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两个以上拥挤区域时,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拥挤区域中选择出AP数量最多的一个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并记录至区域集合1,而针对剩下的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2,针对当前拥挤区域执行步骤A213至步骤A217;
步骤A213,从当前拥挤区域中选择出邻居AP最多的一个AP,为该选择出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并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M,而将当前拥挤区域中剩余的AP记录至设定的集合N;
步骤A214,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AP,按照相邻AP之间标记不同信道标识的原则为该选择的AP标记一个信道标识,将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记录至集合M,从集合N中删除该被标记了信道标识的AP;
步骤A215,识别集合N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214,如果否,执行步骤A216;
步骤A216,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并将集合M中每一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的可用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
步骤A217,判断区域集合2是否还存在拥挤区域,如果是,从区域集合2中选择一个拥挤区域,并从区域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拥挤区域,将该选择的拥挤区域作为当前拥挤区域,记录至区域集合1,针对当前拥挤区域返回执行步骤A21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集合M中的AP被标记的信道标识映射至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按照以下原则实现:
第一原则:信道标识映射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不属于本拥挤区域中的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第二原则:信道标识标记的AP越多,映射至的信道优先级越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每一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A221,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AP;
步骤A222,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一个工作信道:
原则1:分配的工作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包含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
原则2: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优先级大的信道;
步骤A223,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是否均已分配了工作信道,如果是,结束,如果否,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拥挤区域之外的AP中选择一个还未分配工作信道的AP,返回步骤A222。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模块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每一个AP分配工作信道:
步骤A31,先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一个AP,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工作信道,将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剩余的AP记录至AP集合2;
步骤A32,从AP集合2中选择一个AP,并从AP集合2中删除该选择的AP,按照以下原则为该选择的AP分配工作信道:选择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中优先级大的信道、且选择的信道和已被占用信道之间的冲突最小;所述已被占用信道是指邻居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及临近的且不属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占用的信道;在为选择的AP分配了工作信道之后将该被分配了工作信道的AP记录至AP集合1;
步骤A33,判断AP集合2中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A32,如果否,结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闲信道分配单元通过以下步骤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了工作信道的每一AP分配空闲信道:
步骤B11,识别为该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2,识别该AP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相邻的邻居AP,并识别出为该邻居AP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3,识别该AP相邻的、且不处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邻居设备,并识别出为该邻居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
步骤B1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用的信道中排除步骤B11至步骤B13识别的信道,将剩下的可用信道作为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
步骤B15,将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从高至低排列形成一个队列,将所述队列中排在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B16,判断该AP的候选空闲信道中是否存在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如果是,执行步骤B17,如果否,执行步骤B18;
步骤B17,将该候选空闲信道中存在的与该AP的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的信道分配给该AP作为该AP的空闲信道;
步骤B1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队列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B16。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区域处理单元通过以下步骤组成连通区域:
步骤C1,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每一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按照级别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频宽级别队列;
步骤C2,将排在所述频宽级别队列首位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
步骤C3,识别当前频宽级别所需要的空闲信道数量X;所述X为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绑定的信道数量减1;
步骤C4,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AP中选择出仅分配了X个空闲信道的AP,将选择出的AP进行排列形成AP队列;
步骤C5,将排在AP队列首位的一个AP作为当前AP;
步骤C6,识别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从所述AP队列中找到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将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放入一个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对应的集合中,并从所述AP队列中删除当前AP、找到的空闲信道与当前AP分配的空闲信道相同的AP,判断所述AP队列是否还存在AP,如果是,返回步骤C5,如果否,执行步骤C7;
步骤C7,针对每一个集合,判断该集合中是否存在相邻的AP,如果是,将该存在的相邻AP进行合并组成连通区域,该组成的连通区域占用该集合对应的空闲信道;
步骤C8,判断当前频宽级别是否为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最后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如果是,结束当前流程,如果否,将所述频宽级别队列中当前频宽级别的下一个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作为当前频宽级别,返回步骤C3。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区域处理单元进一步在步骤C7和步骤C8之间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C00,查找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处于连通区域但与连通区域相邻的AP,
步骤C01,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从该AP的空余信道中删除被相邻的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小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将该AP合并到相邻的连通区域;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等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当前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当前频宽级别;在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数量大于所述当前频宽级别所要求的空闲信道数量时,如果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与该AP已分配的工作信道不能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则在不影响相邻AP的前提下更换该AP被分配的工作信道,以使该更换的工作信道与该AP剩下的空闲信道绑定形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且比当前频宽级别大的可绑定信道频宽级别;
步骤C02,在针对查找到的每一AP执行完步骤C01之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AP中是否存在仅具有X个空闲信道的至少两个AP,如果是,返回步骤C4,如果否,执行步骤C8。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连通区域中的AP占用所述连通区域占用的空闲信道进行通信时,或者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除连通区域的AP之外的其他AP对其分配的空闲信道和工作信道绑定形成宽频宽信道进行通信时,进一步及时通知该AP连接的无线终端关于信道带宽的改变,以使无线终端利用改变后的信道带宽与连接的AP通信。
CN201310581458.6A 2013-11-19 2013-11-19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661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1458.6A CN104661224B (zh) 2013-11-19 2013-11-19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1458.6A CN104661224B (zh) 2013-11-19 2013-11-19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224A true CN104661224A (zh) 2015-05-27
CN104661224B CN104661224B (zh) 2018-05-11

Family

ID=5325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1458.6A Active CN104661224B (zh) 2013-11-19 2013-11-19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122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909A (zh) * 2016-06-29 2016-1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54220A (zh) * 2017-05-11 2017-07-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WO2017202306A1 (zh) * 2016-05-27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中无线局域网的信道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432005A (zh) * 2015-07-16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CN107710836A (zh) * 2015-08-13 2018-02-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节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96832A (zh) * 2016-07-07 2019-01-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9314877A (zh) * 2016-06-10 2019-02-05 信实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接入点分配无线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10675A (zh) * 2018-12-24 2019-03-22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ap的自动信道选择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9774A1 (en) * 2008-07-02 2010-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ccessing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97640A (zh) * 2011-12-09 2012-06-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密集局域网环境宽带信道的动态配置方法
WO2012159464A1 (zh) * 2011-05-23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资源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9774A1 (en) * 2008-07-02 2010-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ccessing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60447A (zh) * 2008-07-02 2011-08-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59464A1 (zh) * 2011-05-23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资源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497640A (zh) * 2011-12-09 2012-06-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密集局域网环境宽带信道的动态配置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005B (zh) * 2015-07-16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US11350359B2 (en) 2015-07-16 2022-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CN107432005A (zh) * 2015-07-16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CN107710836B (zh) * 2015-08-13 2021-04-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节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10836A (zh) * 2015-08-13 2018-02-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节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US10736013B2 (en) 2016-05-27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hannel management method in rail transport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7202306A1 (zh) * 2016-05-27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中无线局域网的信道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14877A (zh) * 2016-06-10 2019-02-05 信实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接入点分配无线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31909A (zh) * 2016-06-29 2016-1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131909B (zh) * 2016-06-29 2021-06-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196832A (zh) * 2016-07-07 2019-01-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9196832B (zh) * 2016-07-07 2021-04-3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6954220B (zh) * 2017-05-11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6954220A (zh) * 2017-05-11 2017-07-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510675A (zh) * 2018-12-24 2019-03-22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ap的自动信道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224B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224A (zh) 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0534057C (zh) 用于蜂窝系统的半动态集中式干扰协调方法
CN102595415B (zh) 空白频段中的lte操作
Namba et al. BBU-RRH switching schemes for centralized RAN
JP5444359B2 (ja) 物理セルidの割当方法と基地局
CN101873703B (zh) 一种空分多址资源的调度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1568125B (zh) 一种支持频谱资源共享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EP1885142B1 (en)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711179B (zh) 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多业务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CN104619029A (zh) 一种集中式蜂窝网络架构下的基带池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325445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的动态组网方法
CN1780457A (zh) 无线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CN104980935A (zh) 一种共享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513304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079207B (zh) 物理小区标识pci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219676A (zh) 一种td-lte基于单站业务量的动态频率复用方法
CN102905270A (zh) 频分双工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1232697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载波频段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51237A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6559891B (zh) 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CN101247624A (zh) 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8234683B (zh) 异频组网下的pci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068388A (zh) 一种基于四色定理的用于5g网络的动态频率复用方法
CN104170309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6266B (zh) 一种WiFi载波聚合技术的分量载波选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