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650A -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650A
CN104660650A CN201310603012.9A CN201310603012A CN104660650A CN 104660650 A CN104660650 A CN 104660650A CN 201310603012 A CN201310603012 A CN 201310603012A CN 104660650 A CN104660650 A CN 104660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er
type
information
im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3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茗
张海
赵瑞前
马宙
李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03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2P连接方法、一种P2P连接服务器、一种P2P连接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服务器更好的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以达到用户终端之间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节省用户终端的电能。本发明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2P连接方法、一种P2P连接服务器、一种P2P连接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用户对于多媒体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当用户数量逐渐增多时,传统的用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的服务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终端对于获取媒体信息的需求了。
如图1所示,传统C/S模式的系统架构由互联网协议控制(Internet ProtocolControl,IPC)站点、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其中每个用户终端均与服务器建立单独的通信通道,用户终端通过服务器从IPC站点获取数据资源。因此当用户终端的数量急剧增加时,用户终端点播的视频总量随之增多,观看视频的用户越多,网络上冗余的数据就越多,因此服务器的负载也会急剧增加。服务器的可用资源,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特别是带宽资源,已经成为系统的瓶颈。当服务器的服务能力达到上限时,将不能为新加入的用户提供服务,系统的规模也受到了限制。
端对端(Peer to Peer,P2P)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C/S模式的服务模式。P2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P2P技术允许用户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这样建立P2P连接的用户终端便可以互相沟通,达到交换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但在基于P2P模式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架构中,用户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进行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
如图2所示,在基于P2P模式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架构中,用户终端除了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从IPC站点获取流媒体的数据外,还可以与其他用户终端建立P2P连接,进而和其他用户终端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以达到用户终端之间信息交换、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每个用户终端既充当用户端又充当服务器,享用其他用户终端提供的数据资源的同时也为其它用户终端提供数据资源。目前服务器在基于P2P模式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架构中只充当辅助作用,服务器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但服务器在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时,该选择是随机进行的,没有一定的规则,使得用户终端不能选择到最适合的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使系统利用率降低。
综上所述,目前基于P2P模式的流媒体传输系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C/S模式的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服务器在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时,该选择是随机进行的,不能为该用户终端选择到最适合的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信息交换、数据资源的共享,进而使得网络上冗余的数据增多,服务器的负载增大,系统成本高、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P2P连接方法、一种P2P连接服务器、一种P2P连接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服务器更好的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以达到用户终端之间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节省用户终端的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资源共享,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节省用户终端的电能。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这样,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并记录终端上报的该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该第一终端的其他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或者,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或者,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这样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终端与服务器为其选择的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资源共享,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节省用户终端的电能。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这样,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该第一终端的其他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
接收请求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较佳地,请求处理单元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这样,请求处理单元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接收请求单元还用于:
接收并记录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这样请求处理单元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该第一终端的其他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请求处理单元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请求处理单元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或者,
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或者,
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这样请求处理单元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终端,该终端包括:
发送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所属的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所属的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电视。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这样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发送请求单元还用于:
向服务器侧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该第一终端的其他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侧,其中,终端侧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第一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接收服务器通知,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电视。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这样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记录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这样服务器便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该第一终端的其他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P2P连接的第二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C/S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P2P模式的流媒体传输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服务器侧提供的一种P2P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侧提供的一种P2P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2P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2P连接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2P连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P2P连接方法、一种P2P连接服务器、一种P2P连接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服务器更好的为用户终端选择用于建立P2P连接的其他用户终端,以达到用户终端之间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节省用户终端的电能。
如图3所示,在服务器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2P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S3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S32、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
其中,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较佳地,在步骤S32中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的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由于手机的电量有限,在手机之间进行数据资源共享时,会耗费手机的大量电能,所以当第一终端为手机时,第二终端不可以为手机,这样节省了手机的电能。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并记录第一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此时,在步骤S32中当服务器接收并记录有终端上报的该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时,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方法一: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时;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其他终端中没有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时,服务器从其他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相邻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
方法二: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
方法三: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存在多个第二终端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时,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之间的差值最大的第二终端。
在步骤S32中所述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服务器本地接收并记录的,在本发明中所有终端都需要将各自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本地接收并记录。
如图4所示,在终端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2P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S4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S42、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其中,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电视。
较佳地,在步骤S42中,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由于手机的电量有限,在手机之间进行数据资源共享时,会耗费手机大量的电能,所以当第一终端为手机时,第二终端不可以为手机,这样节省了手机的电能。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此时在步骤S42中,第一终端根据接收的服务器发送的通知确定的用于与该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有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当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时,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
较佳地,当其他终端中没有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时,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相邻行政区域。
情况二:当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时,第二终端的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
情况三:当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时,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
较佳地,当存在多个第二终端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时,第二终端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该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之间的差值最大。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选择方法,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
S5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S52、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S53、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S54、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
其中,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电视。
较佳地,在步骤S53中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的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此时在步骤S53中当服务器接收并记录有终端上报的该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时,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方法一: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时;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
较佳地,当其他终端中没有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时,服务器从其他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相邻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
方法二: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
方法三: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服务器将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确定的用于与该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通知给该第一终端。
在步骤S53中所述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服务器本地接收并记录的,在本发明中所有终端都需要将各自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本地接收并记录。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
接收请求单元6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请求处理单元62,用于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较佳地,请求处理单元62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较佳地,接收请求单元61还用于:
接收并记录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较佳地,请求处理单元62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请求处理单元62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请求处理单元62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或者,
请求处理单元62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或者,
请求处理单元62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具体的,接收请求单元61和请求处理单元62可以由具有收发功能的传输模块,以及处理器等实体实现,其中具有收发功能的传输模块可以是专用芯片及天线等设备,本发明不局限于实现这些模块的实体。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连接终端,该终端包括:
发送请求单元7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装置所属的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建立连接单元72,用于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该装置所属的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较佳地,发送请求单元71还用于:
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具体的,发送请求单元71可以由具有收发功能的传输模块实现,建立连接单元72可以由具有收发功能的传输模块,以及处理器等实体实现,其中具有收发功能的传输模块可以是专用芯片及天线等设备,本发明不局限于实现这些模块的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侧,其中,终端侧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第一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接收服务器通知,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较佳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较佳地,当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当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较佳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记录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P2P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并记录终端上报的该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或者,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或者,
服务器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6.一种P2P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10.一种P2P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接收请求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处理单元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请求单元还用于:
接收并记录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处理单元在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时,具体用于: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多个第二终端;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地理位置与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在同一行政区域的第二终端;或者,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运营商信息与该第一终端的运营商信息相同的第二终端;或者,
所述请求处理单元从多个第二终端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同一媒体流,并且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与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播放该同一媒体流的播放进度存在差值的第二终端。
14.一种P2P连接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发送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所属的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所属的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电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请求单元还用于:
向服务器侧上报该第一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1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侧,其中,终端侧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
第一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接收服务器通知,根据所述通知确定该服务器选择的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P2P连接的第二终端,并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2P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给服务器侧的终端类型信息确定的;
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服务器为该第一终端选择建立P2P连接的终端的消息,并根据本地接收并记录的该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终端的终端类型信息为该第一终端选择第二终端,并将所选择的第二终端的信息通知该第一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电视机机顶盒、视频播放器或电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也为非移动终端类型的终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还用于向服务器上报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记录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上报的该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当前播放的媒体流的播放进度信息。
CN201310603012.9A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4660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3012.9A CN104660650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3012.9A CN104660650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650A true CN104660650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3012.9A Pending CN104660650A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p2p连接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06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648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dlna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及dlna系统
CN109698851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272A (zh) * 2006-06-27 2008-0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P2p系统中的种子查询方法及p2p服务器
CN101621548A (zh) * 2009-08-10 2010-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对等连接系统的终端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10258313A1 (en) * 2010-04-15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CN10272422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P2p移动流媒体节点调度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02392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2p节点匹配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272A (zh) * 2006-06-27 2008-0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P2p系统中的种子查询方法及p2p服务器
CN101621548A (zh) * 2009-08-10 2010-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对等连接系统的终端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10258313A1 (en) * 2010-04-15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CN10272422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P2p移动流媒体节点调度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02392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2p节点匹配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648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dlna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及dlna系统
CN107454127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dlna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及dlna系统
CN109698851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839B (zh) 一种提供流媒体服务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CN103813213B (zh)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实时视频分享平台和方法
US79411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oading data to mobile terminals and for implementing data sharing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CN101540775B (zh)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与内容分发网络系统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94831B (zh) 移动终端流媒体数据补偿方法与系统、内容分发网络
CN103024081B (zh) 适用于有时效保证通讯系统的点对点通讯的终端调度方法
CN108521591A (zh)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47463B (zh) 一种终端文件上传方法
CN103200366A (zh) 远程拍摄控制方法、网络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5025391A (zh) 视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4519036A (zh) 一种发送业务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7283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111426A (zh) 点对点技术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5743958A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420863B (zh) 一种快速分发文件系统和方法及装置
CN103430489A (zh) 内容分发网络中文件下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10982A (zh) 一种无线异构网络中终端聚合与重构方法
CN102420868A (zh) 服务的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409B (zh) 一种用于实现业务跨终端使用的业务请求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42230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云网专线管理方法、upf及区块链平台
CN102571942A (zh) 一种在p2p网络中推送资源信息并提供服务的方法与设备
CN104967642A (zh) 内容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7465654B (zh) 用于广播电视台各业务子网间内容分发与安全查杀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