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9996A -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9996A
CN104659996A CN201410648306.8A CN201410648306A CN104659996A CN 104659996 A CN104659996 A CN 104659996A CN 201410648306 A CN201410648306 A CN 201410648306A CN 104659996 A CN104659996 A CN 104659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83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细平
王敏
徐晨
周佩云
姜志峰
陈栋
章超
曾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483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9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9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由电机本体和机械调磁装置构成,其利用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电机的工作磁场可调,是一类应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驱动领域的机械调磁永磁同步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否提供稳定的电能质量或较宽的电机调速范围逐渐成为决定能源转换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灵活调节的电机磁场是保证能源高效转换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磁通切换电机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其磁通会自动切换路径,使穿过线圈的磁通极性与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此类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冷却方便、高功率密度以及较高效率等优点,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电梯驱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此类电机的磁场基本恒定,在电机高速运行时,很难对磁场进行弱磁控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机械调磁电机是实现电机磁场灵活调节的一类新型永磁电机,其特征为利用机械传动部件有规律的运动,以调节电机磁场强弱,改变绕组合成感应电动势大小,从而实现机、电、磁三者耦合的新型磁场调节方式。近年来,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相继提出了气隙调整式、转子调整式、离心式、漏磁式等多种拓扑结构的机械调磁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机械调磁永磁同步电机多数存在永磁体用量大,转子铁心利用率低及机械调整装置控制难度大等缺点。
设置漏磁磁路是变磁通永磁电机实现磁场调节的一种常见方式。然而,在现有的漏磁式机械调磁永磁电机中,均采用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调磁装置均安装于转子铁心上,转子铁心利用率和机械强度较低。基于此,本发明创新性地融合磁通切换电机与机械调磁电机的优势,使其在保证电机效率较高的前提下,利用机械调磁的原理实现宽范围恒压发电或恒功率调速驱动,提出一种基于磁通切换原理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利用机械传动方式调磁的永磁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确定该电机拓扑结构最佳调磁方式,并分析机械调磁方式下的增磁和弱磁机理,提供一种融合电机本体并能有效调节电机内磁通的机械传动部件。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由电机本体和机械调磁装置所构成。电机定子由凸极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组成,定子铁心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定子齿周向均匀分布;转子由若干个U型单元铁心拼装组成,永磁体镶嵌于相邻转子单元铁心中间,交替切向充磁,永磁体选用钕铁硼永磁材料;转子外侧安装机械调磁装置,其主要包括调磁块、转盘、轮毂、凸轮、凸轮轴、踏杆和弹簧等构成;轮毂同轴安装于电机转轴上,可随电机转子同步旋转;踏杆与转盘、调磁块与转盘以及凸轮轴与轮毂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凸轮可绕凸轮轴任意旋转;弹簧一端固定于轮毂上,另一端与凸轮连接;转盘与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可相对于转轴任意转动;调磁块采用导磁材料,而转盘、轮毂和凸轮等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电机轴采用非导磁钢;电机无励磁绕组,可在完全无励磁功率损耗的基础上实现电机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
电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机运行在基速以下时,机械调磁装置的凸轮达到受力平衡情况下,尚未推动踏杆发生相对位移,即调磁块位于原始位置。电机由单元转子铁心中散嵌着的永磁体提供磁动势,根据电机磁路磁阻最小的原则,电机工作于磁通切换状态,绝大部分磁通由永磁体N极出发,经U型单元转子铁心、气隙、定子齿、定子铁心、相邻的定子齿、气隙、相邻的U型单元转子铁心,再回到永磁体S极。定子齿与其中一个单元转子齿对齐时,通过电枢线圈的磁通最大;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定子齿与永磁体或者转子槽对齐时,通过电枢线圈的磁通为零。由此可见,当转子旋转一个极距时,电机经历了一个电周期,通过电枢绕组的磁链会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如图5所示。
当电机运行于基速以上时,电机转速较大,凸轮离心力也相对较大,为达到新的平衡点,机械调磁装置的凸轮则会推动踏杆沿预设轨道偏移,此时调磁装置转盘相对于转轴发生转动,即调磁块相对于转子转动一定角度,为电机提供了漏磁回路。电机的气隙磁场仍由永磁体产生,但是一部分磁通通过调磁块形成漏磁路,另一部分磁通依旧通过上述磁路成为主磁通。因此,电枢绕组匝链的有效磁链减少,绕组感应电动势也相应降低,此时机械调磁装置对电机起弱磁作用,如图6所示。由于调磁块的弧形瓦片结构,其与转子间的气隙长度不均匀,电机漏磁路磁阻可调。随着电机转速的上升,调磁块转动的角度不断变大,漏磁磁阻则不断减小,永磁体提供的有效磁通将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减小,从而实现电机恒压输出。
有益效果:由于机械调磁电机借助合适的机械调整装置即可方便地调节磁通,完全打破了采用电励磁进行调磁的思维模式。同时,还可克服混合励磁电机结构复杂,附加气隙多、励磁损耗较大以及功率密度较低等缺点。
电机转子采用U型单元转子铁心结构,可大大简化制造工艺。定子结构简单,电枢绕组位于定子上,省去电刷和滑环结构,运行靠性高;基于磁通切换原理,电机采用双凸极结构,结构紧凑。
电机无需调磁绕组,省略了相对复杂的励磁控制算法,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实现难度,在完全无励磁功率损耗的基础上实现电机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本发明采用在电机转子外侧安装机械调磁部件,基于离心原理,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对电机内磁场强度进行自动同步调节,具有良好的调磁效果,且可实现磁场双向调节。机械调磁装置不需外部能源驱动,无附加损耗,不影响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本发明通过采用外转子结构,并将永磁体设计在外转子上,使电机成为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相对于现有转子永磁型机械调磁电机,实现了机械调磁装置与电机转子的机械隔离,一定程度上可减小电机运动部件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有效地保证转子铁心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机械传动理论、磁通切换原理与永磁电机相融合,在保证电机功率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利用机械传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电机内工作磁场的强弱,克服现有转子永磁型机械调磁电机的缺点,有效解决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气隙磁场调节困难的缺陷,是一类可应用于稳压发电及变速驱动领域的新型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结构图;
图2是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剖面图;
图3是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结构图;
图4是机械调磁装置结构图;
图5是单元电机磁路平面展开示意图(基速以下);
图6是单元电机磁路平面展开示意图(基速以上)
图1、2中有:定子1,转子2,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U型单元转子铁心5,永磁体,6,调磁块7,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弹簧13。
图3中有:定子1,转子2,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U型单元转子铁心5,永磁体6。
图4中有:调磁块7,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弹簧13。
图5、6中有:定子1,转子2,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U型单元转子铁心5,永磁体,6,调磁块7。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机采用单定子/单转子的径向结构,定子与转子同轴安装。电机本体为12/10转子永磁型永磁同步电机,如图3所示,定子由凸极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构成,12个定子齿均匀分布;电枢绕组采用集中绕组,缠绕于定子齿上;转子由10个U型单元转子铁心拼装而成;相邻单元转子铁心中间嵌入高性能永磁体,永磁体交替切向充磁;转子外侧安装有机械调磁装置,轮毂、转盘与电机转子同轴安装;踏杆与转盘、调磁块与转盘以及凸轮轴与轮毂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弹簧一端固定于轮毂上,另一端与凸轮连接,使凸轮受力达到动态平衡;由于凸轮曲线轮廓设计的特殊性,使得电机转子在基速以下旋转时,即使凸轮的受力发生了变化,也不会离开平衡点而推动踏杆发生偏移,致使调磁块可相对于电机转子转动一定的角度;调磁块采用弧形瓦片结构,如图4所示,通过改变调磁块与定子间的气隙长度调节电机漏磁磁阻,有效控制电机工作磁场;为提高调磁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其采用结构型式与材料属性均相同的双凸轮结构。
如图1所示,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主要由电机本体和机械调磁装置构成,其主要包括:定子1,转子2,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U型单元转子铁心5,永磁体6,调磁块7,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弹簧13等。电机定子采用凸极结构,包括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等部分;转子采用一种背靠背的结构型式,包括U型单元转子铁心5,永磁体6等部分,如图3所示;定子铁心固定于电机外壳上,定子和转子同轴安装,轴承固定在电机端盖上;机械调磁装置安置在转子外侧,主要包括调磁块7,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弹簧13等部分,如图4所示;凸轮11固定在凸轮轴12上,可绕凸轮轴12自由旋转,通过踏杆9推动转盘8使调磁块产生相对转动;踏杆9与转盘8,调磁块7与转盘8以及凸轮轴12与轮毂10均刚性连接;弹簧13一端固定于轮毂,另一端固定于凸轮11上,使凸轮11达到受力平衡。
定子铁心3和U型单元转子铁心5由硅钢片轴向叠压而成,材料可选用0.5mm厚50W470冷轧无取向硅钢片。
永磁体6直接粘贴在相邻的U型单元转子铁心5之间,并添加铝合金固件;电机内定子1和外转子2同轴安装。
图1和3中,定子极数为12,转子极数为10。
机械调磁装置采用结构型式与材料属性均相同的双凸轮结构;电机转轴和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弹簧13为避免漏磁,均由不导磁材料制成,可采用不锈钢材料。调磁块为电机提供漏磁磁路,采用由导磁材料制成,可采用导磁钢。
此外,从提高电机气隙磁密和永磁体的热稳定性考虑,选择具有较高内禀矫顽力和剩磁密度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电机永磁体的材料。

Claims (6)

1.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由电机本体和机械调磁装置组成;
所述电机本体由内定子(1)和外转子(2)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定子(1)由凸极定子铁心(3)、电枢绕组(4)组成,所述外转子(2)由U型单元转子铁心(5)和永磁体(6)构成;
所述定子(1)采用内定子结构,所述定子铁心(3)为凸极结构,结构简单;所述电枢绕组(4)缠绕在定子铁心(3)的定子齿上;
所述定子(1)与转子(2)同轴安装,所述多个U型单元转子铁心(5)拼装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N和S磁极交替的永磁体(6)相间分布于相邻U型单元转子铁心(5)中间,永磁体(6)切向充磁。
所述转子(2)外侧安装有机械调磁装置,该装置由调磁块(7)、转盘(8)、踏杆(9)、轮毂(10)、凸轮(11)、凸轮轴(12)和弹簧(13)组成;所述调磁块(7)固定于转盘(8),且位于电机定子外侧;所述转盘(8)和轮毂(10)位于转子(2)的左侧且同轴安装,转盘与转轴通过轴承安装;所述凸轮(11)通过凸轮轴(12)安装于轮毂(10)上,所述踏杆(9)固定于转盘(8)上,所述弹簧(13)两端分别与凸轮(11)和轮毂(10)相连,通过凸轮(11)的转动带动弹簧(13)的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利用机械调整装置使调磁块(7)转动,为电机提供漏磁磁路,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对电机内磁场强度进行同步调节,且可实现磁场双向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由若干U型单元定子铁心(3)拼装而成,永磁体(6)成N、S磁极交错分布在相邻U型单元定子铁心(5)中间,切向充磁,使其成为一种转子永磁型交流同步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铁心(3)通过轴承安装于转轴上,且固定于电机外壳上;电枢绕组(4)采用
集中绕组,周向缠绕于定子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轮毂(10)同轴安装于电机转轴上,可随电机转子(2)同步旋转;转盘(8)通过轴承安装于转轴上,且可随转轴任意转动;调磁块(7)与转盘(8),踏杆(9)与转盘(8)以及凸轮轴(12)与轮毂(10)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凸轮(11)可绕凸轮轴(12)任意旋转;弹簧(13)一端固定于轮毂(10)上,另一端与凸轮(11)连接;机械调磁装置采用结构型式与材料属性均相同的双凸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调磁块(7)采用弧形瓦片结构,周向均匀固定于转盘(8)上,可相对于电机转子转动,且转子铁心外侧与调磁块(7)之间的气隙长度不均匀。
CN201410648306.8A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Pending CN104659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8306.8A CN104659996A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8306.8A CN104659996A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996A true CN104659996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5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8306.8A Pending CN104659996A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9996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584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燕胜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
CN106100269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孙跃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106537729A (zh) * 2015-04-09 2017-03-22 斯维奇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永磁电机
CN106992649A (zh) * 2017-05-27 2017-07-28 江西理工大学 变磁通永磁能量转换设备
WO2017201991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
CN109302033A (zh) * 2018-10-22 2019-02-01 江西理工大学 离心式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9980819A (zh) * 2019-05-06 2019-07-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转子
CN112072809A (zh) * 2020-08-24 2020-12-11 清华大学 一种通过机械方式调节磁场的永磁旋转电枢电机
CN112366851A (zh) * 2020-11-05 2021-02-12 嵊州市双港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电机
WO2023056630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和动力总成以及风机
US11831211B2 (en) 2017-06-05 2023-11-28 E-Circuit Motors, Inc. Stator and rotor design for periodic torque requirements
TWI827721B (zh) * 2018-11-01 2024-01-01 美商E電路馬達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或發電機、用於馬達或發電機中之轉子及用於配置馬達或發電機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641A (zh) * 2013-04-08 2013-07-10 东南大学 一种u形齿定子永磁式磁通切换无轴承电机
CN204334269U (zh) * 2014-11-14 2015-05-13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641A (zh) * 2013-04-08 2013-07-10 东南大学 一种u形齿定子永磁式磁通切换无轴承电机
CN204334269U (zh) * 2014-11-14 2015-05-13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PING LIU ET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a Novel Axial Field Variable Flux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Mechanical Devic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ICEMS)》 *
刘细平等: "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发展综述",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7729A (zh) * 2015-04-09 2017-03-22 斯维奇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永磁电机
WO2017201991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
CN106100269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孙跃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106026584B (zh) * 2016-06-15 2018-04-17 徐州市柯瑞斯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
CN106100269B (zh) * 2016-06-15 2018-07-27 佛山市顺德区科雄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106026584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燕胜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
CN106992649A (zh) * 2017-05-27 2017-07-28 江西理工大学 变磁通永磁能量转换设备
CN106992649B (zh) * 2017-05-27 2019-01-18 江西理工大学 变磁通永磁能量转换设备
US11831211B2 (en) 2017-06-05 2023-11-28 E-Circuit Motors, Inc. Stator and rotor design for periodic torque requirements
CN109302033A (zh) * 2018-10-22 2019-02-01 江西理工大学 离心式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9302033B (zh) * 2018-10-22 2019-12-24 江西理工大学 离心式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TWI827721B (zh) * 2018-11-01 2024-01-01 美商E電路馬達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或發電機、用於馬達或發電機中之轉子及用於配置馬達或發電機之方法
CN109980819A (zh) * 2019-05-06 2019-07-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转子
CN112072809A (zh) * 2020-08-24 2020-12-11 清华大学 一种通过机械方式调节磁场的永磁旋转电枢电机
CN112366851A (zh) * 2020-11-05 2021-02-12 嵊州市双港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电机
WO2023056630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和动力总成以及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4269U (zh)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4659996A (zh) 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3208893B (zh) 感应励磁式混合励磁无刷同步电机
CN109217597B (zh) 复合励磁非晶合金轴向磁通电机
CN103490573B (zh) 一种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表贴式永磁记忆电机
CN103390978B (zh) 一种双定子盘式混合励磁电机
CN101299560B (zh) 磁通切换型轴向磁场永磁无刷电机
CN203368271U (zh) 一种双定子盘式混合励磁电机
CN103001423B (zh) 一种内外双定子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
CN201378789Y (zh) 磁通可以调节的高功率密度发电机
CN101562383B (zh) 单相磁阻发电机
CN101527470B (zh) 磁通切换型混合励磁横向磁通风力发电机
CN101577449A (zh) 磁通切换型横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
CN202997721U (zh) 具有新型冲片结构的分瓣转子双凸极电机
CN103490575B (zh) 多齿混合励磁盘式风力发电机
CN103915961B (zh) 一种轴向磁通双凸极永磁发电机
CN201956763U (zh) 一种永磁直驱电机
CN106787547B (zh) 一种轴向磁通两相双凸极永磁电机
CN203504375U (zh) 多齿混合励磁盘式风力发电机
CN201188577Y (zh) 单相磁阻发电机
CN101478207B (zh) 双馈混合磁极永磁电机
CN110071614B (zh) 一种双馈型电励磁同步电机
CN102738992A (zh) 一种装配式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06100272A (zh) 一种少稀土齿轭互补的双凸极磁通可控电机
CN20273770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合励磁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