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3832B -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3832B
CN104643832B CN201510126957.5A CN201510126957A CN104643832B CN 104643832 B CN104643832 B CN 104643832B CN 201510126957 A CN201510126957 A CN 201510126957A CN 104643832 B CN104643832 B CN 104643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se
circular arc
resistanc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6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3832A (zh
Inventor
宫春勇
沙良滨
张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6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3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3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3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3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38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属于富氢水杯领域。包括杯体(2),其特征在于:在杯体(2)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3),在底座(3)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在底座(3)上部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电解电极,电解电极与杯体(2)的内腔相连通。在底座上设置有按键和数码管,方便在使用时对参数进行设置以及对电解、加热状态的显示。在底座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方便控制电路对加热过程进行控制。在底座下方设置有供电座,底座方便将外部电源引入控制电路中,同时设置供电座,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电源的引入,易于扩展。控制电路性能可靠,寿命长。同时设置有电加热器,解决了现有富氢水水杯不可加热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技术领域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属于富氢水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水中氢气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称为富氢水。近些年来,相关领域已经证明氢气能治疗动物恶性黑色素瘤,并提出了氢气能直接中和羟基自由基的理论。此后,氢生物学引起世界科学家的重视,逐步形成了研究氢生物学的热潮,富氢水是研究较多的其中一个领域。近来在国内外对此方面的深一步的研究证明,富氢水在预防及治疗癌症或糖尿病等成人病方面有显著效果。经过日本最权威的机构历经10年的临床验证和跟踪,明确确认了富氢水对人体具有医疗预防作用,能够与羟基自由基发生反应,是一种选择性抗氧化物质,并对很多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目前,国内采用电解原理对纯净水进行电解以获得富氢水的技术难以大范围普及,其关键在于传统电解结构在电解水过程中需要损耗大量电能且离子交换效率低,而且其电解设备体积较大无法携带,另外对其盛水容器及制水技术方面要求较为严格,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目前虽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以制出富氢水的设备,但是各自有其缺陷:如中国专利201020553888.9公开了利用饮水机生产富氢水,但它只能在家饮用,不能外出携带,实用性受到制约。中国专利200510068852.5,201020543005.6,201120220416.6和2010202398949.1都是将氢棒放在盛水容器中产生氢,但是它需要10小时以上才能产生氢气,制氢时间过长,另外要想外出携带需要瓶装处理,这样就会产生氢气的二次释放,减少了原有氢气的含量,无法满足广大富氢水市场的需求问题;中国专利201110247829.8和201110044514.3可以使用灌装瓶装富氢水,但是对其盛水容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耐压的金属瓶,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随着时间延长,氢气浓度也会降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富氢水发生装置普遍存在有如下缺陷:(1)由于体积以及电源的限制,不便于携带;(2)电解水的效率过低;(3)对容器本身要求较高;(4)功能单一,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率高、性能可靠,尤其便于携带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包括两端开口的杯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杯体两端开口处的杯盖和底座,在底座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部水平设置有与杯体内腔联通的电解电极,电解电极由形状相互配合且互不接触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套装组成,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与控制电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电解电极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配合成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倾斜部、第一圆弧、第二圆弧以及第一水平部,第一水平部固定在第二圆弧的内圈,第一圆弧设置在第二圆弧的外圈,第一倾斜部连接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
所述的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倾斜部、第二水平部、第四圆弧以及第三圆弧,第三圆弧通过第二水平部固定在第四圆弧的内圈,第二倾斜部固定在第四圆弧的开口端;
第一水平部穿过第三圆弧的缺口并延伸至第三圆弧内,第三圆弧置于第二圆弧内圈,第二水平部穿过第二圆弧的缺口处,第四圆弧置于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的电解电极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电加热器,在电解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数码管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按键;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电解电极固定在凹槽内,在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接入控制电路供电电源的电源插孔。
优选的,在所述的底座下方还设置有可拔插的供电座,在供电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台,在底座下方设置有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凹槽,在定位凸台中部向上设置有与电源插孔配合的电源插针,在供电座的侧面设置有与用于引入外部电源且与电源插针连接的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加热管理模块、电解管理模块、测温模块以及按键模块,测温模块、按键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与显示模块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电解管理模块与电解电极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同时通过加热管理模块连接电加热器,同时设置有对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单片机U4。
优选的,在所述的电解管理模块中,12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接线端子J1的1脚、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2的一端;接线端子J1的2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1的一端同时并联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至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0;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同时并联光耦U3的4脚和3脚;5V直流电源串联电阻R1同时并联光耦U3的1脚、单片机U4的17脚以及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以及光耦U3的2脚接地。
优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管理模块中,9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电阻R1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并联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15,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并联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4的13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6后同时并联电阻R17~18、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以及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并联电容C15的一端以及MOS管Q4的栅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12V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源极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电解率高、性能可靠,尤其便于携带。
2、在底座上设置有按键和数码管,方便在使用时对参数进行设置以及对电解、加热状态的显示。
3、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合成圆形的电解电极,可以使电解电极的面积最大化,同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形状相互配合、互补,又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电解电极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内的圆弧由水平部或倾斜部连接,保证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刚性,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以及颤抖,避免了两电极接触出现短路。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配合形成的空间内,无需在其他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减小了占用的空间。
4、在底座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方便控制电路对加热过程进行控制。
5、在底座下方设置有供电座,底座方便将外部电源引入控制电路中,同时设置供电座,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电源的引入,易于扩展。
6、控制电路性能可靠,寿命长。
7、同时设置有电加热器,解决了现有富氢水水杯不可加热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底座正视图原理图。
图3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底座俯视图原理图。
图4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底座仰视图原理图。
图5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电解第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电解第二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供电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9~10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供电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11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图12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按键电路原理图。
图13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电解模块原理图。
图14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显示模块原理图。
图15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电加热器原理图。
图16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测温模块原理图。
图17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盖 2、杯体 3、底座 4、供电座 5、挂绳 6、挂环 7、防滑凸起 8、数码管9、按键 10、温度传感器 11、第一电极 1101、第一倾斜部 1102、第一圆弧 1103、第一水平部 1104、第二圆弧 12、第二电极 1201、第二倾斜部 1202、第三圆弧 1203、第四圆弧1204、第二水平部 13、定位凹槽 14、电源插孔 15、电源插针 16、定位凸台 17、电源接口18、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6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包括自上而下的杯盖1、杯体2、底座3以及供电座4。杯体2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状,杯体2上下等粗或不等粗。杯盖1、底座3均以螺纹连接的形式分别配合安装在杯体2的上、下开口处,杯体2与杯盖1、底座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圈。杯盖1、底座3旋紧后,杯盖1、底座3与杯体2形成一密闭的容器。在底座3中固定有本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的控制电路,供电座4可拔插的固定在底座3的下方,为底座3中的控制电路供电。在杯体2的上方同时设置有挂绳5可穿过的挂环6,便于携带。
如图2~4所示,底座3的侧面上方均匀设置有一圈与底座3一体的防滑凸起7,避免底座3与杯体2旋紧或旋开时打滑。在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显示的数码管8,在数码管8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按键9,数码管8与按键9均接入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中。
底座3的上部向下设置有凹槽,在底座3 上部的内周圈开有与杯体2配合的螺纹。在凹槽中部固定有电解电极,在电解电极的一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0,在电解电极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器(图中未画出),温度传感器10、电解电极以及电解电极下方的电加热器均与杯体2的内腔相联通,并在电路上与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相连。电解电极为圆形,由形状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组成,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均为一体式设计且之间互不接触,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分别为电解水时的正(或负)极和负(或正)极。
在底座3的底部开有向上凹陷的定位凹槽13,在定位凹槽13的中心处同时设置有电源插孔14,电源插孔14同时与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相连。
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11包括第一倾斜部1101、第一圆弧1102、第一水平部1103和第二圆弧1104。第一圆弧1102开口向上,套装在第一圆弧1102内部的第二圆弧1104开口向左。套装在第二圆弧1104内的第一水平部1103左端为圆形设计,右端固定在第二圆弧1104右内侧。向右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1101用于连接第一圆弧1102和第二圆弧1104,第一圆弧1102开口的右端固定在第一倾斜部1101的右侧面,第一倾斜部1101的下部与第二圆弧1104相固定。
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12包括第二倾斜部1201、第三圆弧1202、第四圆弧1203以及第二水平部1204。第四圆弧1203开口向上,套装在第四圆弧1203内的第三圆弧1202开口向右,第二水平部1204一端连接在第四圆弧1203的左内侧,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圆弧1202的左外侧。向左上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部1201的下端与第四圆弧1203开口的左端相固定。
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配合固定时,第四圆弧1203置于第一圆弧1102和第二圆弧1104之间的间隔处。第三圆弧1202置于第二圆弧1104与第一水平部1103之间的间隔内。第二水平部1204置于第二圆弧1104左侧的开口处,第一水平部1103置于第三圆弧1202右侧的开口处,第一水平部1103圆形的左端置于第三圆弧1202内。
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配合安装之后,向右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1101与向左上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部1201之间形成一开口向上的扇形空间,上述的温度传感器10固定在该扇形空间内。
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配合成圆形的电解电极,可以使电解电极的面积最大化,同时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的形状相互配合、互补,又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电解电极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内的圆弧由水平部或倾斜部连接,程度上保证了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的刚性,使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以及颤抖,避免了两电极接触出现短路。温度传感器10固定在第一倾斜部1101与第二倾斜部1201配合形成的空间内,无需在其他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减小了占用的空间。
如图7所示,在供电座4的上部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定位凸台16,在定位凸台16的上方中心处设置有电源插针15。在供电座4的侧面同时开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17,电源接口17与电源插针15连接。在供电座4与底座3配合安装后,定位凸台16伸入底座3的定位凹槽13内,同时电源插针15与电源插孔14配合安装实现电路连接,由电源接口17引入的电源进入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中。
供电座4的电源接口17与电源插针15可采用如下的连接方式:
方式1:电源接口17与电源插针15直接连接;此时便携式富氢水水杯仅可通过外部电源实现工作;
方式2:在供电座4内固定不可拆卸的充电电池以及充电电路,电源接口17在接入外部电源之后,外部电源为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的工作提供电源,同时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无外部电源时,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由供电座4内的充电电池进行供电;
方式3:在供电座4底部开设电池仓,在电池仓内放置可更换的充电电池,如AA型充电电池,此时便携式富氢水水杯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式2相同。当采用方式3时,如果无外部电源且充电电池电能不足时,可打开电池仓将充电电池取出,放入替换电池(可充电或不可充电均可)继续使用。
外部电源可由多种形式得到,如车载电源,通过开关电源将市电转化得到。
如图8所示,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加热管理模块、电解管理模块、测温模块以及按键模块。测温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相连,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送至微处理器。按键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相连,在使用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设置。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与显示模块相连,通过显示模块对当前工作状态进行显示。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电解管理模块与电解电极相连,控制电解电极的工作状态。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同时通过加热管理模块连接电加热器,控制电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同时设置有对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
测温模块为上述的温度传感器10、按键模块为上述的多个按键9,显示模块为上述的数码管8、电解电极为上述的有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配合组成的电解电极,电加热器为上述的设置在电解电极下方的电加热器。
如图9~10所示,在本便携式富氢水水杯控制电路中,供电模块包括型号分别为LM7809的电源转换芯片U1和型号为LM7805的电源转换芯片U2。电源转换芯片U1用于将电源接口17接入的12V直流电转换为9V直流电,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1脚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1~C2,2脚接地,输入端3脚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3~C4。
电源转换芯片U2用于将电源转换芯片U1转换得到的9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出端1脚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3~C4,2脚接地,输入端3脚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3~C4。
如图11所示,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S3F94C4的单片机U4,单片机U4的1脚接地,1脚与4脚之间并联有电容C13。单片机U4的20脚连接直流电源5V,接线端子J4的1脚连接直流电源5V,2脚连接单片机U4的4脚。接线端子J4的3脚和4脚分别连接单片机U4的19脚、18脚,接线端子J4的5脚接地。接线端子J4用于向单片机U4输入程序,单片机U4也可采用市售的其他型号的单片机实现。
如图12所示,按键S1~S4组成上述的按键模块,直流电源5V同时并联电阻R6~R9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并联单片机U4的6脚和按键S1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并联单片机U4的7脚和按键S2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并联单片机U4的12脚和按键S3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并联单片机U4的14脚和按键S4的一端,按键S1~S4的另一端同时接地。
如图13所示,12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接线端子J1的1脚、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2的一端。接线端子J1的2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1的一端同时并联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至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0。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同时并联光耦U3的4脚和3脚。5V直流电源串联电阻R1同时并联光耦U3的1脚、单片机U4的17脚以及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以及光耦U3的2脚接地。光耦U3的型号为TLP521-1,场效应管Q1的型号为STD10NF10。接线端子J1用于连接上述的电解电极。
如图14所示,显示模块采用共阳极2位数码管实现。数码管U5的1~4脚分别连接单片机U4的6脚、8脚、10脚、12脚。数码管U5的5脚串联电阻R10连接单片机U4的2脚。数码管U5的6、8、9脚分别连接单片机U4的14脚、9脚、7脚。数码管U5的10脚串联电阻R11连接单片机U4的3脚。数码管U5的7脚悬空。
如图15所示,9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电阻R1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并联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15,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并联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4的13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6后同时并联电阻R17~18、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以及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并联电容C15的一端以及MOS管Q4的栅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12V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源极接地,MOS管Q4的型号为IRF640,利用MOS管Q4的散热作为热源进行加热。
如图16所示,5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接线端子J2~J3的1脚,接线端子J2的2脚同时并联单片机U4的16脚和电阻R4的一端,接线端子J3的2脚同时并联单片机U4的15脚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R5的另一端接地。接线端子J2用于连接上述的温度传感器10。
具体工作过程即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电源接入电源接口17,电源经电源接口17、电源插针15接入底座3内的控制电路中。
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按键9选择电解水的时间,选择完成之后,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解管理模块工作,电解管理模块工作之后,设置在底座3上的电解电极开始对杯体2中的水进行电解,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杯体2中的水变为富氢水。在电解过程中,数码管8对剩余的时间进行显示。
本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同样设置有加热模式,可对杯体2中的水进行加热。当需要采用加热模式时,同样通过按键9进行模式的设定,设定完成之后,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加热管理模块动作,电加热器得电后发出热量,对杯体2中的水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数码管8可对杯体2中水的实时温度进行显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2中,将实施例1中的底座3和供电座4合为一体,设置在底座3和供电座4中的各部件,通过底壳18实现包裹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包括两端开口的杯体(2)、可拆卸的设置在杯体(2)两端开口处的杯盖(1)和底座(3),在底座(3)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底座(3)上部水平设置有与杯体(2)内腔联通的电解电极,电解电极由形状相互配合且互不接触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套装组成,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均与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的第一电极(11)包括第一倾斜部(1101)、第一圆弧(1102)、第二圆弧(1104)以及第一水平部(1103),第一水平部(1103)固定在第二圆弧(1104)的内圈,第一圆弧(1102)设置在第二圆弧(1104)的外圈,第一倾斜部(1101)连接第一圆弧(1102)与第二圆弧(1104);
所述的第二电极(12)包括第二倾斜部(1201)、第二水平部(1204)、第四圆弧(1203)以及第三圆弧(1202),第三圆弧(1202)通过第二水平部(1204)固定在第四圆弧(1203)的内圈,第二倾斜部(1201)固定在第四圆弧(1203)的开口端;
第一水平部(1103)穿过第三圆弧(1202)的缺口并延伸至第三圆弧(1202)内,第三圆弧(1202)置于第二圆弧(1104)内圈,第二水平部(1204)穿过第二圆弧(1104)的缺口处,第四圆弧(1203)置于第一圆弧(1102)与第二圆弧(110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电极由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配合成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解电极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电加热器,在电解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显示的数码管(8),数码管(8)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按键(9);在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电解电极固定在凹槽内,在底座(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接入控制电路供电电源的电源插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3)下方还设置有可拔插的供电座(4),在供电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台(16),在底座(3)下方设置有与定位凸台(16)配合的定位凹槽(13),在定位凸台(16)中部向上设置有与电源插孔(14)配合的电源插针(15),在供电座(4)的侧面设置有与用于引入外部电源且与电源插针(15)连接的电源接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加热管理模块、电解管理模块、测温模块以及按键模块,测温模块、按键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与显示模块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电解管理模块与电解电极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同时通过加热管理模块连接电加热器,同时设置有对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为单片机U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解管理模块中,12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接线端子J1的1脚、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2的一端;接线端子J1的2脚、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1的一端同时并联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至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0;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源极同时并联光耦U3的4脚和3脚;5V直流电源串联电阻R1同时并联光耦U3的1脚、单片机U4的17脚以及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以及光耦U3的2脚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富氢水水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管理模块中,9V直流电源同时并联电阻R1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并联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15,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并联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4的13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6后同时并联电阻R17~18、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以及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并联电容C15的一端以及MOS管Q4的栅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12V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源极接地。
CN201510126957.5A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3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6957.5A CN104643832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6957.5A CN104643832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3832A CN104643832A (zh) 2015-05-27
CN104643832B true CN104643832B (zh) 2017-03-15

Family

ID=5323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69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3832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3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4631B1 (ko) * 2015-07-21 2017-04-26 탁승호 수소 발생 장치
CN105167499A (zh) * 2015-10-09 2015-12-23 合肥伊佳欢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简便富氢还原水杯
CN105662067B (zh) * 2016-03-15 2018-06-29 张银虎 智能水杯
CN106539435A (zh) * 2016-05-03 2017-03-29 程月女 水素养生杯
CN105902110B (zh) * 2016-05-24 2017-11-28 深圳市乐曼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系统
CN106063664B (zh) * 2016-07-29 2018-05-04 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富氢水杯
CN106063665B (zh) * 2016-07-29 2018-05-04 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水杯
CN106820856B (zh) * 2017-01-16 2018-06-29 浙江水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运动富氢杯
CN107043944A (zh) * 2017-04-18 2017-08-15 深圳氢爱天下健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水生成机
CN107032453A (zh) * 2017-05-05 2017-08-11 孟繁琦 一种富氢水杯
CN109044153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自动加热的电动牙刷装置
CN111892130A (zh) * 2020-09-08 2020-11-06 新时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净水组件及其富氢水机、消毒液制造机
CN117898581B (zh) * 2024-03-19 2024-05-17 泉州量子密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解功能的恒温水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8845U (zh) * 2009-09-09 2010-05-19 电子科技大学 多功能水杯
WO2014125521A1 (ja) * 2013-02-18 2014-08-21 株式会社フラックス 水素水生成装置
CN203328422U (zh) * 2013-06-06 2013-12-11 兰泽华 多功能智能水杯
CN203953176U (zh) * 2014-07-14 2014-11-26 深圳市深华宝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手拿水杯
CN204071534U (zh) * 2014-09-05 2015-01-0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水杯
CN104257201A (zh) * 2014-09-16 2015-01-07 厦门市福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杯
CN104323658A (zh) * 2014-10-28 2015-02-04 宁波爱乐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快凉慢冷的饮水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3832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3832B (zh)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CN107032453A (zh) 一种富氢水杯
CN212815722U (zh) 一种富氢水杯
CN208218571U (zh)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杯
CN107126047A (zh) 一种学生使用的便于加热的电解富氢水杯
CN107032454A (zh)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电流控制方法
CN204133036U (zh) 一种户外可供电太阳能热水杯
CN213075287U (zh) 一种便于加热的电解富氢水杯
CN204958635U (zh) 一种小型超声杀菌净水机
CN211227360U (zh) 一种便携式的制氢装置
CN202968215U (zh) 一种自加热式电解水槽
CN205963676U (zh) 暖手水杯
CN204994438U (zh) 一种新型鱼缸
CN205187950U (zh) 一种富氢杯结构
CN208235002U (zh) 一种氢氧分离富氢水生成器
CN202881407U (zh) 三电极电解槽固定加热冷却装置
CN207091066U (zh)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CN201694872U (zh) 整水杯
CN201704108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电解食盐水杀菌器
CN201067131Y (zh) 一种可发热的鞋垫
CN2310770Y (zh) 多孔式氢氧发生器
CN213155600U (zh) 一种牙刷消毒体温测量杯
CN217959393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休闲椅
CN106377413B (zh) 一种水素按摩仪
CN206197671U (zh) 便携式消毒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