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598A -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1598A
CN104641598A CN201380039040.0A CN201380039040A CN104641598A CN 104641598 A CN104641598 A CN 104641598A CN 201380039040 A CN201380039040 A CN 201380039040A CN 104641598 A CN104641598 A CN 10464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apparatus
network interface
addr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9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1598B (zh
Inventor
S·B·小施鲁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9945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4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1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5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04L2012/6445Admission control
    • H04L2012/6448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设备能应用与混合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混合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控制被调度用于传输的帧的整个传输路线。该混合设备能使用其转发表和目的地混合设备的转发表来确定源网络接口地址、目的地网络接口地址、和帧传输路线。该目的地混合设备能使用与一个或多个混合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是处理还是丢弃接收到的帧、该帧是否先前被接收到、和/或该帧是否在不正确的网络接口上被接收到。该混合设备还可使用转发表来确保该帧包括合适的链路层地址并基于分析与多个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来选择合适的传输路线。

Description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7月2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S/N.13/558,006的优先权权益。
背景
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混合通信网络通常包括实现多种联网技术(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电力线通信技术、以太网等)的多个网络设备。通常,通信机制和协议细节(例如设备和拓扑发现、与其他网络的桥接等等)对于每种联网技术来说是独特的。该多种联网技术通常使用具有桥接能力的设备来互连,具有桥接能力的设备在不同网络技术和介质之间转发帧以形成单个经扩展的通信网络。混合通信网络通常在任何两个混合设备之间给出多条帧递送路线。
概述
公开了用于在混合通信网络中采用转发表的各种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消息被调度成传送给该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的。该消息是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的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的。包括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的该消息经由该传输路线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消息被调度成传送给该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所确定的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该消息;以及经由该传输路线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该消息包括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传输路线;以及基于选定的传输路线来选择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传送给通信网络的多个混合设备以影响与该多个混合设备中的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由该多个混合设备中的该其它混合设备选定的传输路线,其中该转发表至少包括第一混合设备与该多个混合设备之间的传输路线、针对该传输路线的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相应传送接口、以及针对该传输路线的与该多个混合设备之一相关联的相应接收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分析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消息相关联的信息和与该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该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用于传送该消息的第一转发规则;以及基于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要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第二混合设备经由第二传输路线和从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来传送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处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基于访问第一混合设备处的转发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第二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如果确定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则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在所述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之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如果确定不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接收到的消息,则在第一混合设备处丢弃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是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在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到第二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与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与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不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接收到的消息包括以下一者:确定第二消息不是在第一混合设备的预定网络接口处接收到的;以及确定先前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处接收到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之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包括:更新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以指示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处接收到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从通信网络的中央协调器设备接收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中的一者或多者,以及从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接收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旨在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是否匹配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不匹配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该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该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该消息旨在去往的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响应于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向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传输路线来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响应于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性能值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介质利用率值、分组差错率值、和链路递送等待时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包括以下之一: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中没有一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或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中至少预定数目的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包括:确定该新传输路线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和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用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经由该新传输路线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该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所述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包括:响应于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对于该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个副传输路线,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响应于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将该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以及经由该新传输路线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以及响应于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分析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下一副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所有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均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对于该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副传输路线,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链路质量值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质量阈值之差的加权和来计算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得分;以及将该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与最小得分相关联的第一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所有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均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将预定的默认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混合设备包括:多个网络接口;以及耦合至该多个网络接口的路线选择单元,该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确定消息被调度成传送给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所确定的该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该消息;以及经由该传输路线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该消息包括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确定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包括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接收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分析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消息相关联的信息和与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用于传送该消息的第一转发规则;以及基于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确定要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第二混合设备经由第二传输路线和从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来传送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混合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多个网络接口耦合的帧过滤器单元,该帧过滤器单元能操作用于:在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处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基于访问该混合设备处的转发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第二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向该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如果确定向该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则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该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在帧过滤器单元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该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之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如果确定不向该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接收到的消息,则在该混合设备处丢弃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混合设备包括:多个网络接口;以及与该多个网络接口耦合的路线选择单元,该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接收旨在给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是否匹配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不匹配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该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该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该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该消息旨在去往的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确定与该混合设备与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向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传输路线来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该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包括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确定该新传输路线与关联于该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和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用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用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经由该新传输路线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该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该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该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包括: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该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对于该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个副传输路线,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将该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以及经由该新传输路线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以及响应于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该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分析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下一副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其中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消息被调度成传送给该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所确定的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该消息;以及经由传输路线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该消息包括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的操作进一步包括:接收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分析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该帧相关联的信息和与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用于传送该消息的第一转发规则;以及基于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经由其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进一步包括:确定要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第二混合设备经由第二传输路线和从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来传送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进一步包括: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处从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基于访问第一混合设备处的转发表并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第二消息的第二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如果确定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第二消息,则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在所述提供第二消息以供由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处理的操作之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如果确定不向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提供接收到的消息,则在第一混合设备处丢弃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其中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旨在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是否匹配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不匹配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该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基于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响应于确定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该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用与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该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向第二混合设备传送该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该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该消息旨在去往的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该消息的传输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进一步包括:确定与第一混合设备与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响应于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向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传输路线来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与关联于第一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与关联于第二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以及响应于确定该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该消息传送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附图简述
通过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诸实施例并使众多目的、特征和优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显见。
图1是解说混合通信网络的框图,其包括在该混合通信网络中实现转发表;
图2是解说源混合设备在将帧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之前使用转发表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解说目的地混合设备使用转发表来处理接收到的帧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解说混合通信设备生成供传输的帧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解说混合网络设备用于标识转发路线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包括用于为混合通信网络使用转发表的机制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实施例描述
以下描述包括体现本发明主题内容的技术的示例性系统、方法、技术、指令序列、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实践。例如,尽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机制可针对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例如,IEEE 802.11n设备)、电力线网络设备(例如,HomePlug AV)以及以太网设备的混合通信网络来实现,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转发机制可针对可包括实现其他标准/协议(例如,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oCA)、WiMAX等等)的其他合适类型的网络设备的混合通信网络来实现。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指令实例、协议、结构和技术未被详细示出以免混淆本描述。
支持转发的混合网络设备通常实现控制混合网络设备的帧转发行为的帧转发表。然而,不被指定为转发设备的混合网络设备(例如,不实现帧转发、不被配置成转发帧等的混合网络设备)可以不实现转发表。在这一点上,在混合网络设备中使用常规的帧转发表是受限的。例如,发源帧的常规混合设备可以不使用(与混合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传输路线(以及相应的源接口和目的地接口)。因此,常规混合设备可能不具有整个传输路线的知识(或控制权)并且可能未选择总体最优传输路线。作为另一示例,常规混合设备可以不应用帧转发表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提供给较高协议层以供后续处理或是否丢弃接收到的帧。这可使重复帧被提供给较高协议层,从而导致帧处理差错。作为另一示例,在源混合设备填充帧中的源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之后,转发混合设备可能不被配置成改变这些字段。如果传输路线中途改变和/或如果传统的学习桥接器接收到该帧,则这可导致混乱/冲突。此外,常规帧转发表通常是半静态的并且不允许快速、动态、本地的路由决定。这可妨碍对变化的信道状况的迅速反应和/或妨碍实现动态负载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可被配置成对由混合设备发源的帧应用帧转发表——无论该混合网络设备被指定为转发混合设备还是非转发混合设备,如以下在图2中所描述的。在传送由源混合设备生成的帧之前采用(与混合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混合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可允许该源混合设备控制整个传输路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混合设备可被配置成对旨在给该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应用帧转发表。目的地混合设备可基于帧转发表来确定是否处理接收到的帧或者是否丢弃该帧,如以下在图3中所描述的。对在目的地混合设备处接收到的(并旨在给该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应用(与混合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可帮助过滤掉重复帧并确定该帧是否是在不正确的网络接口上被接收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可在转发接收到的帧之前采用帧转发表中的信息来覆写(若需要)一个或多个链路层地址字段。在转发帧之前覆写该帧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可在作出本地路由改变时帮助维持该帧中指示的链路层地址与相应的网络接口之间的一致性,并且还可帮助最小化传统学习桥接器处的混乱/冲突。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还可使用帧转发表来标识替换传输路线(和/或传送接口)并基于分析与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来选择适合的传输路线。在混合通信网络中使用转发表还可使混合网络设备能在主传输路线的链路质量降级的情况下作出快速路线改变(并标识副传输路线)。即使在主传输路线的链路质量降级的情况下,使用转发表也能实现动态负载平衡并且能使与流相关联的帧以低等待时间来递送。
图1是解说混合通信网络100的框图,该混合通信网络100包括用于在该混合通信网络100中实现转发表的机制。混合通信网络100包括混合网络设备102和目的地混合设备110。混合网络设备102包括通信单元103和转发规则数据库104。通信单元103包括路线选择单元106和收发机单元108。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包括通信单元111和转发规则数据库114。通信单元111包括帧过滤器单元112和收发机单元116。混合网络设备102可以是生成供传输的帧的源混合设备或是中间转发混合设备。尽管未在图1中描绘,但混合网络设备102也可包括帧过滤器单元;而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可包括路线选择单元。尽管图1中并未描绘,但是混合网络设备102和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处理单元(例如,用于生成帧、处理接收到的帧等)。
在一个示例中,混合网络设备102和110可各自包括电力线接口、以太网接口和WLAN接口,这些接口分别使得混合设备能够连接到电力线通信网络、以太网和WLAN。在一些实现中,混合网络设备102和110可各自是具有合适的通信能力(例如,WLAN通信能力、电力线通信能力、以太网通信能力等)的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器、游戏控制台、接入点、或其他合适的电子设备。通信单元103和111可实现在片上系统(SoC)、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其他合适类型的集成电路(IC)上。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3和111可被实现为电路板上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包括网络接口卡、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其它处理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电力线通信协议、WLAN通信协议、和以太网通信协议之外,混合网络设备102和110的通信单元103和111可分别实现其他协议和功能性以启用其他类型的通信(例如,WiMAX等)。
在一些实现中,混合网络设备102(以及还有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联网功能性可使用遵循国际标准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办法来划分成各子功能。该组联网协议层可被称为“协议栈”。协议栈通常被划分成“较高协议层”和“较低协议层”。较低协议层包括物理(PHY)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通常,PHY层和相应的MAC层的数目基于与混合网络设备102相关联的网络接口的数目来确定。换言之,如果混合网络设备102包括三个网络接口,则混合网络设备102的协议栈通常包括三个PHY层以及相应的三个MAC层。PHY层和相应的MAC层中的每一者将混合网络设备102耦合至一个(可能不同的)通信网络。较高协议层可以包括网络层(例如,实现网际协议版本4(IPv4)通信协议、网际协议版本6(IPv6)通信协议、或其他合适的网络层协议)、传输层(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或其他合适的取决于网络层协议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
混合网络设备102的协议栈还可以包括网络层与MAC层之间的“混合适配层”。在一些实现中,混合适配层可以包括路线选择单元106以执行以下在图1-2和图4-6中所描述的功能性。在一些实现中,混合适配层可以包括帧过滤器单元112以执行以下在图3中所描述的功能性。混合适配层可以实现用于管理混合网络设备102中与单组较高协议层(例如,单个网络层和单个传输层)但与多个网络接口(例如,多个PHY层和多个MAC层)的通信的功能性。混合适配层还可使得较高协议层能够如混合网络设备102仅包括单个MAC层和相应的单个PHY层那样来操作。注意,取决于可能实现的联网技术和可任选协议,协议栈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层或子层。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其他子层(单独或者与混合适配层相结合)可以执行本文在图1-6中所描述的功能性。
参照图1,在阶段A,混合网络设备102(例如,混合网络设备102的混合适配层)从混合通信网络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混合设备(例如,目的地混合设备110)接收帧转发表。路线选择单元106(或另一转发表分析单元)可以分析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转发表和接收自其它混合设备的转发表并可确定一个或多个帧转发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帧转发规则可以是帧转发表中的条目。每个帧转发规则(例如,存储在转发规则数据库104和/或转发规则数据库114中的每个帧转发规则)可包括帧分类规范和帧转发规范。帧分类规范可以指示应该与接收到的帧中的对应字段(和/或特性)进行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和/或其它帧特性)。帧分类规范可以指示在确定帧转发规则是否应该被应用于接收到的帧时应被忽略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和/或其它帧特性)。例如,帧分类规范可以包括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和指示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是否要被匹配的指示符(例如,标志位)。作为另一示例,帧分类规范还可包括帧的源链路层地址、帧优先级、以太类型/协议标识符、网络层地址、服务质量(QoS)指示符、和其它此类帧特性。如果接收到的帧的一个或多个字段(或特性)的值匹配在帧转发规则中指定的值,则该帧转发规则可被用于传送/转发/处理该帧。帧转发规范可包括由混合设备实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的列表并且可以指示哪个网络接口应该被用于传送该帧。如以下将进一步描述的,混合网络设备(无论源混合设备、目的地混合设备、或转发混合设备)可应用转发规则来确定传输路线、传送接口、接收接口、合适的链路层地址、和/或如何处理帧。
如在阶段B中所描绘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102可在将(源自混合网络设备102的)帧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之前将转发规则应用于该帧。例如,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将转发规则应用于帧(例如,从较高协议层传递给混合适配层以供传输的帧)。因此,与源混合设备(例如,混合网络设备102)相关联的源接口和传输路线可基于其它混合设备的转发表来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混合通信网络100中的混合设备可向混合通信网络100中的其它混合设备广播其各自相应的转发表。源混合网络设备102可基于其转发表和与混合通信网络100中的其它混合设备(例如,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转发表的知识来选择最佳传输路线(和对应的源接口)。收发机单元108可随后从标识出的源接口并经由标识出的传输路线将该帧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源混合网络设备102应用与源混合网络设备102和其它混合设备(例如,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传输路线和源接口的操作以下在图2中进一步描述。
如在阶段C中所描绘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混合网络设备102是中间转发设备时,混合网络设备102可被配置成在转发帧之前覆写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和/或源链路层地址。如将在图4中进一步描述的,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使用(基于其转发表和与通信网络中的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所确定的)转发规则来确定期望的源和/或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路线选择单元106可覆写(若需要)被调度成将被转发的帧中的源和/或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以维持与相应的期望值的一致性(并且避免在传统学习桥接器处的冲突学习)。
如在阶段D中所描绘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规则数据库104可包括指示副传送接口和相应的副传输路线的副/替换转发规则。如将在图5-6中进一步描述的,如果主转发规则不满足预定的链路性能阈值,则混合适配层(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使用链路性能值(例如,介质利用率、分组差错率、链路递送等待时间等)来选择副转发规则。此外,混合适配层可以将(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与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作比较以确定哪个(若有)副转发规则(其指定副路线和/或副传送网络接口)应被用于传送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转发规则还可以使转发混合设备能在原始传输路线质量降级的情况下切换传输路线。例如,假设源混合设备包括PLC接口和WLAN接口,它们可被用于将帧从源混合设备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主转发规则可以标识使用WLAN接口的主传输路线并且因此,源混合设备可经由WLAN接口和WLAN通信介质将帧传送给目的地设备。如果WLAN通信介质降级(例如,如果WLAN通信介质的介质利用率超过阈值介质利用率),则混合转发设备102可以检测到这一降级。因此,当混合转发设备102接收到帧时,混合转发设备102可以确定(标识PLC传输路线和PLC传送接口的)副转发规则与(标识WLAN传输路线和WLAN传送接口的)主转发路线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混合转发设备102可经由PLC传输路线来转发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阶段E中所描绘的,帧过滤器单元112(例如,作为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处的混合适配层的一部分来实现的过滤器单元)可将转发规则应用于旨在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帧。代替将旨在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所有帧提供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过滤接收到的帧并基于其转发表(并且在一些实例中,还基于与通信网络中的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的知识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传递给较高协议层。如果帧过滤器单元112基于帧转发规则确定不将接收到的帧转发给较高协议层,则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放弃/丢弃接收到的帧。目的地混合设备110使用其转发表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转发给较高协议层或者是否丢弃接收到的帧的操作以下在图3中进一步描述。
注意,图1中所描绘的阶段A-E可以不是顺序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仅执行图1中所描绘的这些阶段的子集。在一个示例中,在混合设备在阶段A确定帧转发规则后,源混合设备可以仅执行阶段B和D以标识传输路线。
图2是解说源混合设备在将帧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之前使用转发表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流程”)200。流程200在框202处开始。
在框202,源混合设备确定要将帧传送给混合通信网络的目的地混合设备。参照图1的示例,源混合设备102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接收帧被调度成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指示。如以上参照图1所讨论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被实现为源混合设备102的混合适配层的一部分。因此,源混合设备102的较高协议层可以生成帧并将该帧提供给混合适配层(以供传输)。如以下在图2中将进一步描述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从与源混合设备102相关联的帧转发表、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帧转发表和/或与混合通信网络100的其它混合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生成的)帧转发规则应用于帧以标识用于被调度成要被传送的帧的传输路线、源接口(也称为传送接口)、和目的地接口(也称为接收接口)。该流程在框204处继续。
在框204,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目的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为帧选择传输路线。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访问转发规则数据库104并且可以标识应该被应用于帧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源混合设备102相关联或接收自其它混合设备的)转发表可包括转发规则,该转发规则可取决于源混合设备102、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和其它合适的因素而被应用。在其它实施例中,源混合设备102可以编辑在多个转发表中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可以生成应该被应用于帧的转发规则集。每个转发规则可包括指示与该转发规则相关联的源混合设备标识符(例如,网络接口标识符)的字段。这可使路线选择单元106能选择特定的转发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源自源混合设备102的帧。该流程在框206处继续。
在框206,基于选定的传输路线来为帧标识源接口和目的地接口。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将与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之一标识为源混合设备102应该从其传送帧的“源接口”。路线选择单元106可至少部分地基于选定的传输路线以及与源混合设备102和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源接口。路线选择单元106还可将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之一标识为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将在此处接收帧的“目的地接口”。路线选择单元106可至少部分地基于选定的传输路线以及与源混合设备102和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目的地接口。该流程在框208处继续。
在框208,标识与源接口相对应的源链路层地址和与目的地接口相对应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在框206处选择的)目的地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选为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在框206处选择的)源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例如,MAC地址)选为源链路层地址。应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混合适配层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选为源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源混合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任一网络接口(未必是选定的源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选为源链路层地址。该流程在框210处继续。
在框210,生成包括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的帧以供传输至目的地混合设备。例如,源混合设备102的分组生成单元(未示出)可以在该帧的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填充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该流程在框212处继续。
在框212,将该帧从源网络接口经由选定的传输路线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该流程从框212结束。
应理解,通过在传送(由源混合设备102生成的)帧之前执行图2的操作,源混合设备102可确保其对被选择用于传送帧的整个传输路线具有控制权。接收自混合通信网络100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混合设备(例如,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转发表可帮助确保源混合设备102知晓将被其它混合设备使用的传输路线、与将被其它设备使用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质量信息、等等。源混合设备102可随后选择传输路线及其源接口以避免拥塞的通信链路、拥塞的通信网络和拥塞的中间转发设备(若有)。
图3是解说目的地混合设备使用转发表来处理接收到的帧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300。流程300在框302处开始。
在框302,旨在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在目的地混合设备处被接收。参考图1的示例,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帧过滤器单元112可接收旨在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帧。在一些实施例中,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实现在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混合适配层内。因此,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混合适配层可以从较低协议层(例如,对应于接收到帧的网络接口的MAC层)接收帧。如以下在图3中将进一步描述的,混合适配层可以应用(从与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与目的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和/或与混合通信网络的其它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生成的)帧转发规则以确定该帧是否应被传送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以供进一步处理。该流程在框304处继续。
在框304,确定接收到的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例如,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这些特性可包括接收到该帧的目的地网络接口、传送该帧的源网络接口、源设备标识符、源链路层地址、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帧类型(例如,多播、广播、单播等)以及来自接收到的帧的其它合适的信息。该流程在框306处继续。
在框306,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来为接收到的帧标识转发规则。例如,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标识转发规则以确定如何处理旨在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接收到的帧。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转发规则可包括指示与转发规则相关联的目的地接口的字段。这可使帧过滤器单元112能选择特定的转发规则并将其应用于终止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帧。取决于接收到帧的目的地网络接口、帧类型等等,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选择不同的转发规则。选定的转发规则可帮助帧过滤器单元112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以供进一步处理或是否丢弃该帧。该流程在框308处继续。
在框308,基于选定的转发规则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转发规则可被生成/选择以实现特定的分发路线或帧递送树并且避免帧在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处重复。例如,转发规则可以指示单播帧只有在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指定网络接口处被接收到的情况下才应被提供给较高协议层。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将(在框304确定的)目的地网络接口与指定的网络接口作比较。因此,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作为另一示例,转发规则可以指示多播/广播帧只有在先前未在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另一网络接口处被接收到的情况下才应被提供给较高协议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帧应该被转发给较高协议层,则转发规则可以指示混合适配层的地址(或标识符)。如果确定接收到的帧不应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则该流程在框310处继续。否则,该流程在框312处继续。
在框310,丢弃接收到的帧。如果帧过滤器单元112(基于转发规则)确定接收到的帧不应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则流程300从框308移至框310。根据转发规则丢弃接收到的帧可帮助帧过滤器单元112确保相同帧的多个副本不被提供给较高协议层,由此使较高层处理差错的可能性最小化。该流程从框310结束。
在框312,接收到的帧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如果(基于转发规则)确定接收到的帧应该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较高协议层,则流程300从框308移至框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帧过滤器单元112将接收到的帧提供给较高协议层之后,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修改转发规则数据库114中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例如,在将广播帧转发给较高协议层之后,帧过滤器单元112可以更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以指示该帧的随后接收到的副本应该被丢弃。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的帧被转发给较高协议层后,帧过滤器单元112(或另一合适的处理组件)可以通过除去(除了接收到该帧的目的地网络接口以外的)网络接口来“修剪”混合适配层的一个或多个帧递送树。修剪帧递送树可帮助避免将重复帧转发给较高协议层。帧过滤器单元112还可修改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以使得当在不是(与帧相关联的)帧递送树的一部分的网络接口上接收到该帧的情况下,该帧不被转发给较高协议层。该流程从框312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帧(例如,拓扑帧、管理帧、等等)可以不经受流程300的操作。换言之,如果目的地混合设备110接收到管理帧,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可以不应用帧转发规则来确定接收到的管理帧是否应该被提供给较高协议层或被丢弃。取而代之的是,接收到的管理帧可被自动提供给较高协议层以供处理。
图4是解说混合通信设备生成供传输的帧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400。流程400在框402处开始。
在框402,混合网络设备接收要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参照图1的示例,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接收帧被调度成被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指示。如以上参照图1所讨论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被实现为混合网络设备102的混合适配层的一部分。因此,混合适配层可以从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较低协议层接收(要被转发的)帧。如以下在图4中将进一步描述的,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在转发帧之前应用(从与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与目的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和/或与混合通信网络的其它网络设备相关联的帧转发表生成的)帧转发规则以确保该帧包括合适的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该流程在框404处继续。
在框404,从被调度成要传送的帧中确定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读取帧的头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并且可确定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通常,生成帧的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在该帧中填充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该流程在框406处继续。
在框406,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目的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为该帧选择传输路线。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访问转发规则数据库104并且标识应该被应用于该帧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混合网络设备相关联或接收自其它混合设备的)转发表可包括转发规则,该转发规则应该取决于源设备、目的地设备、和其它合适的因素而被应用。在其它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102可以编辑在多个转发表中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可以生成应该被应用于每一接收到的帧的转发规则集。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转发规则可包括将传送帧的源设备与转发规则相关联的标识符。这可使路线选择单元106能选择特定的转发规则并将其应用于由特定的源混合设备生成的帧。在另一实施例中,转发规则可包括将(帧旨在发往的)目的地设备与转发规则相关联的标识符。这可使路线选择单元106能选择特定的转发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旨在给特定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除了传输路线外,路线选择单元106还可标识混合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离开接口”,该混合网络设备应该经由该“离开接口”将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该流程在框408处继续。
在框408,确定与选定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与该传输路线的源接口相对应的链路层地址可被选为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与源混合设备的预定网络接口(非源接口)相对应的链路层地址可被选为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源混合设备的)混合适配层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或另一合适的标识符)选为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基于与混合通信网络100的一个或多个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中间传统学习桥接器已经将特定链路层地址与源混合设备102相关联。因此,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由中间传统学习桥接器获悉的)链路层地址选为期望源链路层地址以避免传统学习桥接器处的冲突的学习或混乱。该流程在框410处继续。
在框410,确定与选定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与该传输路线的目的地接口相对应的链路层地址可被选为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预定网络接口(非目的地接口)相对应的链路层地址可被选为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的混合适配层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或另一合适的标识符)选为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在另一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基于与混合通信网络100的一个或多个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中间传统学习桥接器已经将特定的链路层地址与目的地混合设备110相关联。因此,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由中间传统学习桥接器获悉的)链路层地址选为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以避免传统学习桥接器处的冲突的学习或混乱。该流程在框412处继续。
在框412,确定源链路层地址是否匹配期望源链路层地址以及目的地链路层地址是否匹配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源链路层地址与(基于转发表所确定的)期望源链路层地址作比较。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与(基于转发表所确定的)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作比较。如果确定源链路层地址不匹配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和/或目的地链路层地址不匹配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则流程在框414处继续。如果确定源链路层地址匹配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并且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匹配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则流程在框416处继续。
在框414,源链路层地址被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取代和/或目的地链路层地址被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取代。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覆写帧中的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或帧中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以确保该帧中的信息与基于转发表所确定的信息之间的一致性。通过这样做,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在作出本地路由改变时确保一致性,并且可以避免传统学习桥接器中的冲突/非预期的学习。该流程在框416处继续。
在框416,从离开接口并且经由该传输路线来传送包括与该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和期望目的地链路层地址的帧。该流程从框416结束。
应注意,一些通信技术可以要求单播帧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的值等于接收该帧的目的地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以确保目的地网络接口不会丢弃该帧。如果生成该帧的源混合设备不将等于目的地网络接口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置于帧中,或者如果目的地网络接口改变(例如,由于传输路线改变),则以上在图4中描述的操作可被采用(例如,被转发混合设备采用)以在将该帧转发给目的地设备之前覆写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的操作可被用于确保经由包括一个或多个传统桥接器的帧递送路线来正确递送帧。如上所讨论的,传统桥接器可能先前已经获悉混合设备的网络接口(例如,由其MAC地址标识出的网络地址)可经由传统桥接器的接口之一(也称为“桥接器端口”)来访问。为了确保帧经由期望桥接器端口被转发通过传统桥接器,帧中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可被更新以与先前获悉的网络接口一致。类似地,图4的操作还可被用于避免传统桥接器中的冲突或非预期的源地址学习。例如,如果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引用的源混合设备的网络接口不同于由传统桥接器获悉的网络接口,则传统桥接器可能丢弃该帧。因此,帧中的源链路层地址可被更新以与先前获悉的源混合设备的网络接口一致。
图5和6描绘了解说混合网络设备用于标识转发路线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500。流程500始于图5中的框502。
在框502,混合网络设备接收要被转发给混合通信网络的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例如,混合网络设备102可以从(生成帧的)源混合设备、从另一转发混合设备、从传统桥接器、或从混合网络设备102的较高协议层接收该帧。如以下在图6中将进一步讨论的,混合网络设备102可以基于与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来选择将经由其转发该帧的传输路线。该流程在框504处继续。
在框504,基于一个或多个转发表来确定用于转发帧的主转发规则。转发表可包括指示该帧应如何被传送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例如,转发规则可以指示(混合网络设备的)应该从其传送帧的离开接口以及应该经由其传送帧的传输路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规则之一可被指定为主转发规则。应注意,取决于源混合设备、目的地混合设备、源接口、目的地接口、和/或传统设备/桥接器的存在,不同的转发规则可被指定为主转发规则。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在混合通信网络100包括传统学习桥接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第一主转发规则,而在混合通信网络100不包括传统学习桥接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第二主转发规则。如以下将进一步描述的,转发表可以指示链路性能值、主转发规则、以及如果不满足由主转发规则指定的(诸)通信链路的链路性能值则要被用于转发帧的一个或多个副转发规则。副转发规则可在链路性能值、设备偏好、用户输入等方面被排序。该流程在框506处继续。
在框506,确定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可包括通信介质利用率值、分组差错率(PER)值、链路递送等待时间值,等等。通信介质利用率可以指示通信介质(例如,电力线通信介质)正被用于通信的总时间的百分比。传输路线的PER可以指示经由传输路线在目的地设备处被不正确地接收到的每分组比特/码元的百分比(或数目)。链路递送等待时间可以指示源设备经由传输路线传送帧与目的地设备接收到该帧之间的流逝时间。该流程在框508处继续。
在框508,确定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通信介质利用率是否超过介质利用率阈值。路线选择单元106还可以确定与在主转发规则中指示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PER是否超过PER阈值。路线选择单元106还可以确定与在主转发规则中指示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递送等待时间是否超过链路递送等待时间阈值。如果确定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满足链路性能阈值,则该流程在框510处继续。否则,该流程在框512处继续。
在框510,根据主转发规则来将该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主转发规则可以指示混合网络设备的应该从其转发帧的离开接口、目的地网络接口、以及应该经由其传送该帧的通信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转发规则还可以指示应该被填充在帧的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的链路层地址。路线选择单元106还可以在转发帧之前执行以上参照图4描述的操作以确保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具有合适的值。该流程从框510结束。
在框512,确定副转发规则是否可用。如果路线选择单元106确定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不满足其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则流程500从框508移至框512。例如,如果通信介质利用率超过介质利用率阈值、和/或与在主转发规则中指示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PER超过PER阈值、和/或与在主转发规则中指示的传输路线相关联的链路递送等待时间超过链路递送等待时间阈值,则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副转发规则是否可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主转发规则不满足任何链路性能阈值,则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副转发规则是否可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主转发规则不满足任何链路性能阈值中的大多数链路性能阈值(例如,3个中的2个),则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副转发规则是否可用。如果副转发规则可用,则该流程在图6中的框514处继续。否则,该流程在图6中的框522处继续。
在框514,确定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例如,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如上所述,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可包括通信介质利用率、PER、链路递送等待时间、等等。该流程在框516处继续。
在框516,确定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如以上参照框508所述,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确定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如果A)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所有链路性能值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或者B)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预定数目的链路性能值满足其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则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可被认为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如果确定与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则该流程在框518处继续。否则,该流程在框520处继续。
在框518,根据副转发规则将该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副转发规则可以指示混合网络设备的应该从其转发帧的离开接口、目的地网络接口、以及应该经由其传送该帧的通信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转发规则还可以指示应该被填充在帧的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的链路层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混合网络设备因为(在主转发规则中指示的)主传输路线降级而切换至(在副转发规则中指示的)副传输路线,则混合网络设备可以通知其它混合设备关于沿主传输路线的潜在降级以使其它混合设备能提前修改其传输路线(若需要)。该流程从框518结束。
在框520,确定是否有另一副转发规则可用于分析。如果路线选择单元106确定与先前分析过的(诸)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不满足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则流程500从框516移至框520。如果确定另一副转发规则可用于分析,则路线选择单元106标识下一副转发规则并且该流程循环回到框514,其中路线选择单元106确定与下一副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并将其与相应的链路性能阈值作比较。如果确定没有另一副转发规则可用于分析,则该流程在框522处继续。
在框522,根据与最佳链路性能值相关联的转发规则来将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如果路线选择单元106确定没有附加的副转发规则可用于分析,则该流程500从框520移至框522。如果路线选择单元106确定没有副转发规则可用于分析,则该流程500也从框512移至框52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针对主转发规则和所有副转发规则都不满足链路性能阈值,则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使用评分系统来选择并应用最佳转发规则。在这一实施例中,对于由每一转发规则所标识的传输路线以及对于每一链路性能值,链路性能值的测得值与相应链路性能阈值之差的加权平均被计算并被指定为该转发规则的得分。例如,对于主转发规则,如果与主传输路线相关联的PER为0.5、PER阈值为0.4、介质利用率为80%、且介质利用率阈值是50%,则与主转发规则相关联的得分可被计算为A*(0.5-0.4)+B*(80%-50%),其中A和B是预定权重。权重可基于用户输入、历史分析和模拟、一个链路质量因素超过另一链路质量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等等来确定。最低得分转发规则可被用于转发该帧。该流程从框522结束。
应注意,尽管图5描绘了在没有转发规则满足链路性能阈值的情况下,与最小得分相关联的转发规则被用于转发帧,但各实施例并不被如此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转发规则满足链路性能阈值,则先前指定的默认转发规则可被用于传送帧。默认转发规则可以是或可以不是主转发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取决于源混合设备、目的地混合设备、和其它合适的因素来指定不同的默认转发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转发规则满足链路性能阈值,则在使用评分系统来标识转发规则之前和/或在应用默认转发规则之前,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计算每一转发规则的组合链路性能值。路线选择单元106可以将每一转发规则的组合链路性能值与组合链路性能阈值进行比较。满足组合链路性能阈值的转发规则可被选择。例如,组合链路性能值可以是与转发规则相关联的PER和介质利用率的加权组合(组合PER-MU)。可为每一转发规则(主转发规则和副转发规则)计算组合PER-MU值。具有小于组合PER-MU阈值的组合PER-MU值的转发规则可被选择。该帧可随后根据选定的转发规则来转发。
尽管图5描绘了在确定主转发规则不满足链路性能阈值之后连贯地分析副转发规则,但各实施例并不被如此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确定主转发规则不满足链路性能阈值,则评分系统(以上在框522中描述)可被应用于副转发规则。该帧可根据与最低得分相关联的副转发规则来转发。
应理解图1-6是旨在帮助理解各实施例的示例,而不应被用来限定实施例或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诸实施例可执行附加操作、执行较少操作、以不同次序执行操作、并行地执行操作、以及以不同方式执行一些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实现图2-6的操作。例如,源混合设备可以应用转发规则来标识传输路线、合适的源接口和目的地接口、以及合适的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如以上在图2中描述的。在传送帧之前,源混合设备(例如,混合适配层)还可分析与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并选择具有最佳链路性能值的转发规则(和相应的传输路线),如以上在图4中描述的。此外,在传送帧之前,源混合设备(例如,混合适配层)可以确保源链路层地址字段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中的值与传统桥接器已经获悉的值一致。作为另一示例,混合设备可以使用转发表来丢弃合适的接收到的(旨在给该混合设备的)帧,但是可以不使用转发表来控制其发源的帧的传输路线。作为另一示例,混合设备可以使用转发表来控制其发源的帧的传输路线,但是可以不使用转发表来丢弃旨在给该混合设备的接收到的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属于共同类(例如,共同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共同的源链路层地址、等等)的帧的相对接收顺序来使用不同的转发规则。例如,第一转发规则可被应用于第一和第三接收到的帧,而第二转发规则可被应用于第二和第四接收到的帧。这对于“负载平衡”可能是有用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在框522中描述的评分系统可被用于控制帧转发规则的分配/选择。换言之,对不同帧使用不同的转发规则可以帮助控制从混合网络设备的每一网络接口传送的帧的百分比。此外,混合网络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转发规则来控制针对给定帧类或给定帧流的完整端对端路由。例如,混合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帧类选择第一转发规则,为第二帧类选择第二转发规则、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选择新转发规则来转发后续帧之后,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在选择另一新转发规则之前等待最小时间历时。例如,假设混合网络设备选择第一转发规则来将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在切换至用于将后续帧转发给目的地混合设备的第二转发规则之前等待最小时间历时(例如,120秒)。这可以帮助避免可能使接收沿不同传输路线递送的帧的网络设备混乱的过多传输路线改变。此外,用于传送属于共同流的帧(或由源-目的地对交换的帧)的转发规则的改变也可通过帧递送排序规程来补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混合网络设备改变转发规则后,该混合网络设备可以向混合通信网络中的其它混合网络设备通知转发规则变化(例如,经由管理消息)。这可使另一混合网络设备能重新评估其转发规则并调整其转发规则和转发表以计及导致在该混合网络设备处选择新转发规则的变化的信道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变化的信道状况,为每一主转发规则指派副转发规则可以帮助实现快速路线改变。混合设备通常变更其转发表以反映这些路线改变。然而,这些混合设备可能远离转发混合设备达若干“跳跃”。通信网络中的拥塞或已降级信道可以导致网络状况变化与转发混合设备被通知该变化(并更新其转发表)之间的显著延迟。基于链路性能值来分析转发规则并选择具有最佳链路性能值的转发规则(并且因此选择传输路线)可以使转发混合设备能基于当前链路质量来作出本地路由决定,从而导致对变化的信道状况的更快反应。此外,副转发规则的存在还可帮助负载平衡。合适的副转发规则可以使设备能基于分析链路性能值(例如,链路拥塞、介质利用率、递送等待时间、和/或其它合适的当前网络状况)来动态地平衡被施加在通信链路上的负载。
尽管图1-6描绘了生成/转发/接收帧的混合网络设备分析转发表和应用合适的转发规则,但各实施例并不被如此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同的网络设备(例如,中央路由协调器)可被指定(例如,由网络管理员指定)以A)标识哪个转发规则(和相应的传输路线)应该被用于传送帧,B)使用转发表来确定源接口、目的地接口、源链路层地址、和/或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和C)建立传输路线。在这一实施例中,中央路由协调器可能需要控制原始传送设备(例如,生成要传送的帧的源混合设备)的行为和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路由协调器可以使用转发表来(向混合网络设备)指示哪些网络接口应该被用于传送具有特定特性的帧(例如,具有QoS递送要求的帧)。
尽管图2描绘了(生成帧的)源混合设备基于分析与该源混合设备和至少目的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源接口、目的地接口、和传输路线,但各实施例并不被如此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中央路由协调器(或被配置成控制帧路由的另一设备)可以控制将被所有混合网络设备使用的整个传输路线。这可使路由中央协调器能确保符合针对特定流(或通信链路)的预定QoS或链路性能值、网络资源被最优地利用、以及(例如,与流QoS相关联的)帧一直在规定的要求递送等待时间内递送。在其他实施例中,目的地混合设备可以(至少基于与源设备和目的地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源接口、目的地接口、和源混合设备应该经由其传送帧的传输路线。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路由协调器还可以执行图4的操作以确保另一转发混合设备用合适的目的地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填充被调度传送的帧的目的地链路层地址字段。
最后,注意到,可能存在用于生成转发表的内容以便控制通过通信网络的端对端帧路由的各种可能办法。一种示例办法是集中式过程,如上所述,其中中央路由协调器为所有帧和所有网络设备确定传输路线和合适的源接口和目的地接口。在集中式过程中,中央路由协调器可以为通信网络中的所有混合设备确定并控制转发表的内容(例如,转发规则)。另一示例办法是源控制式过程,如上所述,其中每一源混合设备确定传输路线、确定合适的接口、并控制其它混合设备用于该混合设备发源的帧(或帧类)的转发表和转发规则。另一示例办法是阱控制式过程,如上所述,其中每一目的地混合设备确定传输路线、确定合适的接口、并控制其它混合设备用于旨在给该目的地混合设备的帧(或帧类)的转发表和转发规则。在集中式过程、源控制式过程、和阱控制式过程中,每一混合设备可以控制由其它混合设备使用的转发表的内容。通过这样做,混合设备可以控制所使用的传输路线、传送接口、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副传输路线、和用于使用副传输路线的准则。另一示例办法是完全分布式过程,其中每一混合设备独立地确定其发源、接收(sink)、或转发的帧的传输路线。在完全分布式过程中,每一混合设备控制其自身的转发表的内容并且不控制与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的内容。通常,当在通信网络中实现完全分布式过程时,通信网络的所有混合设备被配置成执行完全分布式过程以用于一致路由。
各实施例可采取全硬件实施例、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或组合了软件与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其在本文可全部被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而且,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实施例可采取实施在任何有形表达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介质中实施有计算机可使用程序代码。所描述实施例可作为可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软件来提供,这些指令可用来编程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电子设备)以执行根据各实施例的过程——无论本文中是否有所描述,因为本文中未枚举每种可构想到的变体。机器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例如,软件、处理应用)来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机构。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磁存储介质(例如,软盘);光学存储介质(例如,CD-ROM);磁光存储介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配置存储器(例如,EPROM和EEPROM);闪存;或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其他类型的有形介质。机器可读信号介质可包括其中实施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实施在机器可读信号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介质来传送,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无线、光纤缆线、RF或其他通信介质。
用于执行诸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更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或类似语言)、以及常规过程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编程语言)。该程序代码可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作为自立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场景中,远程计算机可通过包括局域网(LAN)、个域网(PAN)、或广域网(WAN)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来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该连接可(例如,使用因特网服务供应商来通过因特网)对外部计算机进行。
图7是包括用于为混合通信网络使用转发表的机制的电子设备7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700可以是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器、电力线通信设备、游戏控制台、网络桥接设备、或包括被配置成跨多个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混合通信单元的其他电子系统之一。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单元702(可能包括多个处理器、多个内核、多个节点、和/或实现多线程处理等等)。电子设备700包括存储器单元706。存储器单元706可以是系统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SRAM、DRAM、零电容器RAM、双晶体管RAM、eDRAM、EDO RAM、DDR RAM、EEPROM、NRAM、RRAM、SONOS、PRAM等中的一者或多者)或者上面已经描述的机器可读介质的可能实现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电子设备700还包括总线710(例如,PCI、ISA、PCI-Express、NuBus、AHB、AXI等)、以及网络接口704,该网络接口704包括无线网络接口(例如,WLAN接口、WiMAX接口、无线USB接口等)和有线网络接口(例如,PLC接口、以太网接口等)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700可包括多个网络接口——每一个网络接口将电子设备700耦合至不同的通信网络。例如,电子设备700可包括将电子设备700分别与电力线通信网络、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耦合的PLC接口、以太网接口、和WLAN接口。
电子设备700还包括通信单元708。通信单元708包括路线选择单元712和帧过滤器单元714。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选择单元712和帧过滤器单元714可以作为混合适配层的一部分来实现。路线选择单元712可以实现使用与电子设备700相关联的转发表以及与通信网络的其它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以标识(由电子设备700生成的)帧应该经由其传送的传输路线、源接口、目的地接口、等等的功能性,如以上在图2中所述。路线选择单元712可以实现使用与电子设备700和通信网络的其它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维持要转发的帧中的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的值与对应的期望源链路层地址和目的地链路层地址的值之间的一致性的功能性,如以上在图4中所述。路线选择单元712可以分析与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链路性能值并根据最佳执行转发规则来传送帧,如以上在图5-6中所述。帧过滤器单元714可以使用与电子设备700和通信网络的其它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帧提供给较高协议层以供后续处理或是否放弃/丢弃接收到的帧,如以上在图3中所述。
这些功能性中的任一个都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硬件中和/或在处理器单元702上实现。例如,该功能性可用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在处理器单元702中所实现的逻辑中实现、在外围设备或卡上的协处理器中实现等。例如,除了与总线710耦合的处理器单元702以外,通信单元708可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处理器单元。此外,诸实现可包括更少的组件或包括图7中未解说的附加组件(例如,视频卡、音频卡、附加网络接口、外围设备等)。处理器单元702、存储器单元706以及网络接口704被耦合至总线710。尽管被解说为耦合至总线710,但是存储器单元706也可耦合至处理器单元702。
尽管各实施例是参考各种实现和利用来描述的,但是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解说性的且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一般而言,如本文所述的用于在混合通信网络中使用转发表的技术可以用符合任何硬件系统或诸硬件系统的设施来实现。许多变体、修改、添加、和改进都是可能的。
可为本文描述为单个实例的组件、操作、或结构提供复数个实例。最后,各种组件、操作、以及数据存储之间的边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任意性的,并且在具体解说性配置的上下文中解说了特定操作。其他的功能性分配是已预见的并且可落在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在示例性配置中呈现为分开的组件的结构和功能性可被实现为组合式结构或组件。类似地,被呈现为单个组件的结构和功能性可被实现为分开的组件。这些以及其他变体、修改、添加及改进可落在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内。

Claims (35)

1.一种方法,包括:
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消息被调度成要被传送给所述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所述消息;以及
经由所述传输路线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所述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选择所述传输路线;以及
基于选定的传输路线来选择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传送给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混合设备以影响与所述多个混合设备中的其它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以及由所述多个混合设备中的所述其它混合设备选择的传输路线,
其中所述转发表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混合设备与所述多个混合设备之间的传输路线、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针对所述传输路线的对应传送接口、以及与所述多个混合设备之一相关联的针对所述传输路线的对应接收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
分析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用于传送所述消息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第一转发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要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选择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经由所述第二传输路线并且从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处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基于访问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的所述转发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
如果确定要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
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
在所述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如果确定不将接收到的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丢弃所述第二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是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相关联的目的地地址、以及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相关联的源地址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不将接收到的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所述第二消息不是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预定网络接口处被接收到的;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先前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处被接收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包括:
更新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以指示所述第二消息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处被接收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从所述通信网络的中央协调器设备接收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中的一者或多者,以及
从所述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接收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中的一者或多者。
11.一种方法,包括:
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旨在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不匹配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所述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消息旨在去往的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所述传输路线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性能值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介质利用率值、分组差错率值、和链路递送等待时间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包括以下之一: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中没有一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或者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中至少预定数目的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包括:
确定所述新传输路线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
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
用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所述新传输路线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所述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
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个副传输路线,
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
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将所述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以及
经由所述新传输路线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以及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分析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下一个副传输路线。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所有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个副传输路线,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质量值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质量阈值之差的加权和来计算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得分;以及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与最小得分相关联的第一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所有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将预定的默认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
20.一种混合设备,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以及
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耦合的路线选择单元,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
确定消息被调度成要被传送给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所确定的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所述消息;以及
经由所述传输路线来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所述消息包括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确定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包括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
接收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
分析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用于传送所述消息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第一转发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
确定要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选择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经由所述第二传输路线并且从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耦合的帧过滤器单元,所述帧过滤器单元能操作用于:
在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处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基于访问所述混合设备处的所述转发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
如果确定要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
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
在所述帧过滤器单元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如果确定不将接收到的消息提供给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在所述混合设备处丢弃所述第二消息。
24.一种混合设备,包括:
多个网络接口;以及
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耦合的路线选择单元,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
接收旨在给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不匹配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所述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消息旨在去往的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进一步操作用于:
确定与所述混合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所述传输路线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以及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包括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
确定所述新传输路线与关联于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
用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
用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所述新传输路线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包括所述路线选择单元能操作用于: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
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每一个副传输路线,
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
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将所述副传输路线选为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新传输路线;以及
经由所述新传输路线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以及
响应于所述路线选择单元确定与所述副传输路线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分析所述一个或多个副传输路线中的下一个副传输路线。
29.一种或多种其中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确定消息被调度成要被传送给所述通信网络的第二混合设备;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传输路线;
用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来生成所述消息;以及
经由所述传输路线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所述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的操作进一步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
分析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以确定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帧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相关联的信息来从用于传送所述帧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规则中标识第一转发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规则来选择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传输路线。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确定要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和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转发表来选择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以及经由其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传输路线;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关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传输路线的通知以使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经由所述第二传输路线并且从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地址中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地址传送所述第二消息。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第二网络接口处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接收第二消息;
基于访问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的所述转发表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第二网络接口来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较高协议层;
如果确定要将所述第二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
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
在所述提供所述第二消息以供由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处理的操作后确定丢弃随后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另一网络接口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如果确定不将接收到的消息提供给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较高协议层,则在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处丢弃所述第二消息。
33.一种或多种其中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在通信网络的第一混合设备处接收旨在给第二混合设备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不匹配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所述消息将从其被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源地址;
基于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来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第一网络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不匹配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将在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处接收所述消息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用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的所述链路层地址来覆写与所述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目的地地址;以及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生成所述消息的源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和与所述消息旨在去往的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选择针对所述消息的所述传输路线。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是否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向所述第二混合设备并经由所述传输路线传送所述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和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相关联的所述链路层地址;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值不符合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性能阈值,
至少部分地基于访问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相关联的转发表来标识用于将所述消息传送给所述第二混合设备的新传输路线。
CN201380039040.0A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1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4544.8A CN107645436A (zh)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58,006 US9065677B2 (en) 2012-07-25 2012-07-25 Forwarding tables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3/558,006 2012-07-25
PCT/US2013/052015 WO2014018733A1 (en) 2012-07-25 2013-07-25 Forwarding tables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4544.8A Division CN107645436A (zh)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598A true CN104641598A (zh) 2015-05-20
CN104641598B CN104641598B (zh) 2018-07-20

Family

ID=4895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904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1598B (zh)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CN201710994544.8A Pending CN107645436A (zh)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4544.8A Pending CN107645436A (zh) 2012-07-25 2013-07-25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65677B2 (zh)
EP (1) EP2878103B1 (zh)
CN (2) CN104641598B (zh)
WO (1) WO2014018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5677B2 (en) 2012-07-25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ing tables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225638B2 (en) 2013-05-09 2015-12-29 Vmwar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switching using service tags
CN104618308B (zh) * 2013-11-04 2019-09-13 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协议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313171B2 (en) * 2013-11-19 2016-04-12 Cisco Technology, Inc. Path selection in a multi-service and multi-tenant secure cloud environment
US9450916B2 (en) * 2014-08-22 2016-09-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ardware assist for redundant ethernet network
US9935827B2 (en) 2014-09-30 2018-04-03 Nicir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oad amo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 nodes
US10225137B2 (en) 2014-09-30 2019-03-05 Nicira, Inc. Service node selection by an inline service switch
US9806895B1 (en) * 2015-02-27 2017-10-31 Juniper Networks, Inc. Fast reroute of redundant multicast streams
US9838316B2 (en) 2015-03-05 2017-12-05 Juniper Networks, Inc. Overload functionality in overlay networks
US10594743B2 (en) 2015-04-03 2020-03-17 Nicir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content switch
US20170195218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ting in a hybrid network
US10511530B2 (en) * 2016-12-13 2019-12-17 Viasat, Inc. Return-link routing in a hybrid network
US10771375B2 (en) * 2017-05-09 2020-09-08 Cisco Technology, Inc. Routing network traffic based on destination
US10797966B2 (en) 2017-10-29 2020-10-06 Nicira, Inc. Service operation chaining
US10797910B2 (en) 2018-01-26 2020-10-06 Nicira, Inc. Specifying and utilizing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US11140020B1 (en) * 2018-03-01 2021-10-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vailability-enhancing gateways for network traffic in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10805192B2 (en) 2018-03-27 2020-10-13 Nicira, Inc. Detecting failure of layer 2 service using broadcast messages
CN109729008B (zh) * 2018-05-14 2021-08-27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JP7136893B2 (ja) * 2018-06-14 2022-09-1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11595250B2 (en) 2018-09-02 2023-02-28 Vmware, Inc. Service insertion at logical network gateway
US11194610B2 (en) 2019-02-22 2021-12-07 Vmware, Inc. Service rule processing and path selection at the source
US11283717B2 (en) 2019-10-30 2022-03-22 Vmware, Inc. Distributed fault tolerant service chain
US11140218B2 (en) 2019-10-30 2021-10-05 Vmware, Inc. Distributed service chain across multiple clouds
CN114342342A (zh) * 2019-10-30 2022-04-12 Vm维尔股份有限公司 跨多个云的分布式服务链
US11223494B2 (en) 2020-01-13 2022-01-11 Vmware, Inc. Service insertion for multicast traffic at boundary
US11153406B2 (en) 2020-01-20 2021-10-19 Vmware, Inc. Method of network performance visualization of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US11659061B2 (en) 2020-01-20 2023-05-23 Vmware, Inc. Method of adjus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to im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US11277331B2 (en) 2020-04-06 2022-03-15 Vmware, Inc. Updating connection-tracking records at a network edge using flow programming
US11394636B1 (en) * 2020-12-10 2022-07-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connection path obfuscation using global access points
US11734043B2 (en) 2020-12-15 2023-08-22 Vmware, Inc. Providing stateful services in a scalable manner for machines executing on host computers
US11611625B2 (en) 2020-12-15 2023-03-21 Vmware, Inc. Providing stateful services in a scalable manner for machines executing on host computer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5243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Anand Rangaraj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packet from a source node to a destination node in the same broadcast doma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9437A (en) * 1990-06-29 1994-05-03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Bridge-like internet protocol router
US6304912B1 (en) * 1997-07-24 2001-10-16 Fujitsu Limite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peeding-up layer-2 and layer-3 routing, and for determining layer-2 reachabilit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subnetworks
US6147993A (en) * 1997-10-14 2000-1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forwarding decision shortcuts at a network switch
US7031320B2 (en) * 2000-12-22 2006-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igh-speed IP route lookup and managing routing/forwarding tables
US20030106067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Hoskins Steve J. Integrated internet protocol (IP) gateway services in an RF cable network
US20030120800A1 (en) * 2001-12-06 2003-06-26 Edwards Systens Technology, Inc. Network layer protocol
US7106740B1 (en) 2002-01-02 2006-09-12 Juniper Networks, Inc. Nexthop to a forwarding table
US7486622B2 (en) * 2003-04-28 2009-02-03 Alcatel-Lucent Usa Inc. OAM echo messaging to verify a service-based network distribution path
DE602004020934D1 (de) * 2004-06-10 2009-06-10 France Telecom Verfahren zur steuerungsverwaltung auf der basis eines routing-protokolls
KR100636271B1 (ko) 2005-01-07 2006-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라우팅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274752A1 (en) * 2005-06-06 2006-12-07 Vinit Ja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data for interfaces connected to different switches
US20080159288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FAST PROTECTION USING IPv6 CAPABILITIES
KR100927126B1 (ko) 2007-11-26 2009-11-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패킷 전송 속도를 개선한 mpls 네트워크의 입구 노드및 출구 노드와, mpls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패킷 전송속도 개선 방법
CN101471875B (zh) 2007-12-27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环路的报文传送方法、网络系统和节点设备
US7944844B2 (en) * 2008-07-10 2011-05-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network layer functionalities
CN101350760B (zh) 2008-08-15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专网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
CN101989946B (zh) 2009-07-30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路由转发表的压缩方法
CN102035760B (zh) * 2009-09-24 2012-12-05 北京闪联云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互联装置、家庭网络服务系统和设备发现方法
KR20110067871A (ko) * 2009-12-15 2011-06-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Ip 망에서 oam 패킷을 이용한 트래픽 감시 및 제어를 위한 네트워크 액세스 장치 및 방법
US8667177B2 (en) * 2010-04-28 2014-03-04 Juniper Networks, Inc. Interface grouping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pinning in a layer two network
US8699484B2 (en) 2010-05-24 2014-04-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oute packets in a network
JP2012129648A (ja) * 2010-12-13 2012-07-05 Fujitsu Ltd サーバ装置、管理装置、転送先アドレス設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9025603B2 (en) 2011-03-08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ressing scheme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608899B2 (en) * 2011-11-21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based aggregation of data streams across disparate networking interfaces
US9065677B2 (en) 2012-07-25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ing tables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5243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Anand Rangaraj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packet from a source node to a destination node in the same broadcast doma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49551A1 (en) 2015-09-03
US9065677B2 (en) 2015-06-23
EP2878103A1 (en) 2015-06-03
WO2014018733A1 (en) 2014-01-30
US20140029447A1 (en) 2014-01-30
CN107645436A (zh) 2018-01-30
EP2878103B1 (en) 2018-12-05
CN104641598B (zh) 2018-07-20
US9294309B2 (en) 201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598A (zh)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
CN102577264B (zh) 用于设置网络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US9025603B2 (en) Addressing scheme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828440B (zh) 在混和网络中提供通信路径信息
CN103348637B (zh) 用于混合通信网络中的帧递送路径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2452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packet from a source node to a destination node in the same broadcast domain
US999829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3959724A (zh) 在混合通信网络中提供路径信息
US20080170510A1 (en)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Fast Routes When Voluminous Data Is To Be Sent From A Single Node To Many Destination Nodes Via Other Intermediate Nodes
EP2974147B1 (en) Loop-free hybrid network
CN103959698A (zh) 具有无缝路径切换的混合联网系统
CN102972009A (zh) 用于实施联合服务器选择和路径选择的系统与方法
CN102244614B (zh) 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路由交换机
CN10954805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383772B (zh) 一种自动发现并建立mac路由信息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82A (zh) 多链接透明传输互连网络的数据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26283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中节点的路由方法及装置
US2015018149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13605A (zh) 用于多跳混合网络的无缝切换
CN106357542A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CN104734877A (zh) 一种获取配置服务器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73595B2 (e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data link profiles
CN114938374B (zh) 跨协议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JP2008104107A (ja)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中継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857415A (zh)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学习控制方法、装置和路由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