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0064A -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0064A
CN104640064A CN201310553232.5A CN201310553232A CN104640064A CN 104640064 A CN104640064 A CN 104640064A CN 201310553232 A CN201310553232 A CN 201310553232A CN 104640064 A CN104640064 A CN 104640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asn
access
identity
mapping rel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32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振武
芮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5532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UE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UE依据分配的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的方法,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反战需求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因特网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中IP地址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网络层的通信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标识,又作为传输层主机网络接口的身份标识。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当主机移动越来越普遍时,这种IP地址双重功能的缺陷日益明显,直接影响到因特网的路由可扩展性和通信业务的连续性。身份位置分离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IP地址的语义的二义性问题,图1示出一种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技术系统的网络架构,为描述方便,下文将此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简称为SILSN(Subscriber Identifier&Locator SeparationNetwork)。
在图1中,SILSN由接入服务节点(Access Service Node,简称为ASN)、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和身份和位置登记寄存器(Identification&Locater Register,简称为ILR)等组成。其中UE通过接入网络接入(图中没有示出)到ASN,ASN负责将UE接入到因特网,并承担计费、切换等功能,ILR承担用户的位置注册、查询等功能。
在SILSN中,以接入标识符(Access Identification,简称为AID)作为UE的身份标识,以路由标识符(Route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ID)作为UE的位置标识,这个位置标识实际就是UE所接入的ASN的标识,因此每个接入到SILSN的UE都有自己的AID和RID。
当UE接入SILSN时,先通过ASN向ILR登记其位置,即此UE位于哪个ASN下,ILR在UE登记后,建立UE的标识符AID和所接入的ASN的RID的对应关系(AID,RID);之后如果UE1需要和UE2通讯,UE1以自己的身份标识AID1为源地址,UE2的身份标识AID2为目的地址构建并发出数据报文后,由ASN1向ILR查询UE2的位置,即UE2位于哪个ASN(图中为ASN2)下,然后ASN1将报文发送到对应的ASN2,ASN2再将报文处理后,发送给UE2。
上述网络很好的实现了UE的身份和位置的分离,用户移动和漫游时,不需要再更改身份标识,保证了移动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且由于网络中路由是根据ASN的地址RID进行路由的,ASN的数量相对于原来的IP地址前缀大为减少,提高了网络路由扩展性。
随着终端能力的增强以及接入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同时利用多种方式接入网络,如有的手机能够同时采用LTE和WLAN等方式接入网络,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业务的需求,具体场景如图2所示。
当用户采用多种接入方式接入网络时,UE1使用同一身份标识AID,通过不同接入网接入到不同的ASN,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在UE1接收或发送数据流时,需要能按照业务特征和接入网性质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这一要求不但包括上行数据流(本端UE经过网络发送给对端UE),还包括下行数据流(对端UE经过网络发送给本端UE)。从图2中看,有两条路径存在,如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是多接入场景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SILSN网络进行改进,使用户在多接入时可使用单一用户标识符接入网络,并能够按照业务特征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有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一,包括:终端UE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UE依据分配的所述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UE依据所述端口分配策略分配所述端口之前,还包括:所述UE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获取到所述端口分配策略:所述UE读取本地存储的所述端口分配策略;所述UE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所述UE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二,包括: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UE的接入标识符AID、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所述端口依据端口分配策略进行分配,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对应的ASN;所述ASN依据确定的ASN向所述U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在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对应的ASN之前,还包括:所述ASN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所述ILR中下载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和/或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三,包括: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标识符、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端口范围和路由标识符RID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ILR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优选地,在所述ILR存储所述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依据存储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ASN转发所述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一,位于终端中,包括:分配模块,用于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处理模块,用于依据分配的所述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
优选地,所述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一还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本地存储的所述端口分配策略;第一下载单元,用于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第二下载单元,用于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二,位于接入服务节点ASN中,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UE的接入标识符AID、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对应的ASN;发送模块,用于所述ASN依据确定的ASN向所述U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二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所述ASN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所述ILR中下载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和/或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三,位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中,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标识符、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端口范围和路由标识符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三还包括:提供模块,用于依据存储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ASN转发所述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
通过本发明,采用终端UE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UE依据分配的所述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反战需求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技术系统的网络架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多接入场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二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三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用户身份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一;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用户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方案用户身份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一;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方案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终端UE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304,UE依据分配的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以及依据分配的端口来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的发送,采用该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达到了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反战需求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UE是依据端口分配策略进行端口分配的,该端口分配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为UE读取本地存储的端口分配策略;UE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端口分配策略;UE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端口分配策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策略的多样化可以保证端口的更好分配,为后续进行的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的处理打好基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类数据处理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UE的接入标识符AID、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所述端口依据端口分配策略进行分配,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404,ASN依据下行数据包确定UE对应的ASN;
步骤S406,ASN依据确定的ASN向UE发送下行数据包。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对端ASN和本端ASN的配合完成了下行数据包的发送。采用该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达到了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反战需求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对端ASN依据下行数据包确定UE对应的本端ASN之前,还需要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该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可以是根据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ILR中下载的,也可以是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获取的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根据该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得到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的前提是在本地中预先缓存有该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而该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可以是ASN根据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ILR中下载的映射关系,并在本地缓存的,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的然后缓存在本地。在本地没有缓存的情况下,就需要从ILR中去下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又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类数据处理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标识符、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端口范围和路由标识符RID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504,ILR存储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步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多接入场景下无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的问题,达到了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反战需求的目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ILR存储映射关系之后,可以依据存储的映射关系为ASN转发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上述映射关系为(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RID),若UE通过不同接入方式,则ILR会保存多条映射关系,不同接入方式,同一传输协议所使用的端口范围一般不能重叠,若重叠,说明运行对端ASN根据进一步优先级、负载均衡权重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分配模块62和处理模块64,下面对该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进行详细说明。
分配模块62,用于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处理模块64,连接至上述分配模块62,用于依据分配的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6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获取模块72,其中该获取模块72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读取单元720,第一下载单元722和第二下载单元724。下面对该获取模块72进行详细说明。
读取单元720,用于读取本地存储的端口分配策略;第一下载单元722,用于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端口分配策略;第二下载单元724,用于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端口分配策略。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82、确定模块84和发送模块8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UE的接入标识符AID、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确定模块84,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ASN依据下行数据包确定UE对应的ASN;发送模块86,连接至上述确定模块84,用于ASN依据确定的ASN向UE发送下行数据包。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二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8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获取模块92,下面对该获取模块92进行详细说明。
获取模块92,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ASN根据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ILR中下载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和/或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02和存储模块10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标识符、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端口范围和路由标识符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模块104,连接至上述第二接收模块102,用于存储映射关系。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三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0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提供模块112,下面对该提供模块112进行详细说明。
提供模块112,连接至上述存储模块104,用于依据存储的映射关系为ASN转发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
基于相关技术中,如何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实现下行数据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发展需求的优势。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身份位置分离技术下实现多种接入方式的方法,满足用户在多接入场景下使用单一用户标识符的要求,并能够保证上下行数据流,尤其是下行数据流,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
一种在身份位置分离技术实现多种接入方式的方法,包括以下特征:
A.在UE或本端ASN配置或下载接入方式和传输协议、端口范围的端口分配策略;
B.当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时,在ILR中建立包含用户身份、数据传输协议、地址端口范围和位置关系的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
C.UE在创建套接字连接时,根据接入方式、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然后使用所分配端口收发数据包;或本端ASN收到UE的上行数据包时,根据接入方式、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并执行端口转换功能,然后通过标识网隧道协议发送给对端ASN;
D.对端ASN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从本地缓存或向ILR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然后根据下行数据包的AID、协议类型、端口选择本端ASN,并通过标识网隧道协议发送给本端ASN;
E.本端ASN从标识网隧道协议得到下行数据包后,发给UE,或执行网络端口转换过程后发给UE。
进一步的特征:
基于A,配置端口分配策略指在UE或本端ASN静态配置接入方式和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范围;下载多接入映射策略指在ILR或用户数据服务器上配置端口分配策略,当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时,由ILR或用户数据服务器下载到UE或本端ASN;
基于B,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指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可以进一步包括接入方式信息;
基于B,同一AID对应一条和多条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
基于B,当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时,本端ASN向ILR身份位置登记请求中携带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和RID间的映射关系,或者只携带AID、RID的映射关系,ILR根据AID和/或RID从本地配置信息或用户数据服务器中获取传输协议、端口范围以建立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
基于C,分配端口指在接入方式、传输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范围内选取没有占用的端口;
基于C,本端ASN在本地缓存端口转换映射关系;进一步在一定周期内没有数据流时,ASN释放所分配的端口以及影视关系;
基于C,端口转换功能指本端ASN将收到的数据包的端口转换为分配的端口,其中前者称为内部端口,后者称为外部端口。
基于C,本端ASN进一步执行地址转换功能,将接入网分配给UE的内部身份标识转换为外部身份标识,内部身份标识指接入网分配给用户的IP地址,外部身份标识指AID;
基于D,对端ASN进一步缓存增强身份映射表,当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则首先查询本地缓存的增强身份映射表,如果没有查询到,则进一步向ILR查询;
基于D,对端ASN获取下行数据包中的目标身份标识AID,使用AID向ILR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ILR根据AID返回所对应的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表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映射关系。
基于D,对端ASN根据数据包中目标身份标识AID、传输协议类型、端口与本地缓存的增强映射表,或从ILR返回的增强映射表中的映射关系匹配选择RID。
基于E,如果本端ASN在本地缓存数据流的端口转换关系,则将下行数据数据包中的外部端口转换为内部端口;进一步执行地址转换关系,将外部身份标识转换为内部身份标识。
为了保证在多接入场景下,UE通过不同接入方式使用同一身份标识,且能够根据业务对上下行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的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该方法主要思想是在现有的身份位置映射表(AID,RID)基础上增加数据传输的协议类型和端口范围,即(AID、传输协议类型、端口范围,RID),对于上行数据流,UE通过某种接入方式使用某种传输协议进行通讯时,必须使用该种接入方式和该种传输协议所限定的端口范围中的端口,反之对于下行数据流,能够根据数据包中的AID、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唯一确定RID,从而能够选择正确的接入方式。
上述协议类型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为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为UDP)、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Protocol,简称为SCTP)等。
不同种传输协议对应的端口范围可以不同,比如:
(AID1、TCP、(10000,20000),RID1)
(AID1、UDP、(15000,25000),RID1)
(AID1、TCP、(20000,30000),RID2)
(AID1、UDP、(25000,35000),RID2)
……
如果在上述映射关系中,没有明确指明传输协议类型,则意味着所声明的端口范围适用于所有传输协议类型。
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主体能够根据接入方式分配相应的端口,即根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合适的端口,根据执行主体的不同,将方案分为UE方案和网络方案。
UE方案:端口分配策略在UE,UE根据业务选择接入方式,并进一步根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合适端口,用于和对端UE的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
网络方案:端口分配策略在本端ASN,本端ASN根据用户选择的接入方式,以及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相应的端口,用于和对端UE上行或下行数据传输,由于和UE选择的端口不一致,因此本端ASN需要执行端口转换过程,即对于上行数据流,将UE使用的端口(内部端口)转换为ASN分配的端口(外部端口),对于下行数据流,将ASN分配的端口(外部端口)转换为UE使用的端口(内部端口)。
上述端口分配策略包括接入方式、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范围的对应关系,UE或本端ASN根据UE当前接入方式、当前数据通讯所使用的协议类型,依据策略分配从端口范围中选取没有被占用的端口进行分配。这个端口分配策略可以是在UE或本端ASN静态配置,或者是UE或本端ASN从用户数据服务器、ILR上下载的。
下面对UE方案和网络方案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用户身份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一,描述了UE通过一种接入方式接入到ASN,ASN根据本地或下载的端口分配策略执行身份位置登记,建立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的过程,其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1201、UE通过接入网向ASN发送接入请求;
步骤1202、ASN分配AID,并根据端口分配策略确定UE不同传输协议所使用的端口范围;
具体的端口分配策略可以是ASN本地配置,或从UE归属的用户数据服务器下载。前者一般应用于本ASN所有接入的用户,后者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策略。
在此过程前,ASN会执行用户认证等过程,由于和本发明无关,因此不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1203、ASN向ILR发送身份位置登记请求,其中携带所该UE的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和RID的对应关系;
步骤1204、ILR保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即(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RID);
如果此时UE通过不同接入方式,ILR会保存有多条这样的映射关系,如:
接入方式一:(AID、TCP、端口范围1,RID1)
接入方式一:(AID、UDP、端口范围1,RID1)
接入方式二:(AID、TCP、端口范围2,RID2)
接入方式二:(AID、UDP、端口范围2,RID2)
不同接入方式,同一传输协议所使用的端口范围一般不能重叠,如果重叠,说明允许对端ASN根据进一步优先级、负载均衡权重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205、ILR返回身份位置登记响应;
步骤1206、ASN向UE返回接入响应。
至此UE成功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可以进行后续业务。
第二实施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用户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二,描述了UE通过一种接入方式接入到ASN,ILR根据接入方式分配端口并建立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的过程,其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1301、UE通过接入网向ASN发送接入请求;
步骤1302、ASN分配AID,并向ILR发送身份位置登记请求;其中携带AID和RID的映射关系,并进一步携带UE的接入方式;
步骤1303、ILR根据本地策略和接入方式确定不同传输协议对应端口范围;在选择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结合AID、RID进行选择,尤其是在没有接入方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RID确定该ASN负责的用户接入方式,并进一步确定不同传输协议对应的端口范围;
步骤1304、ILR根据确定的端口范围保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即(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RID);
步骤1305、ILR返回身份位置登记响应,其中携带所确定的端口范围;
步骤1306、ASN从响应中获取AID对应的端口范围,生成端口分配策略,即UE在接入方式下的端口范围;
步骤1307、ASN向UE返回接入响应。
至此UE接入身份位置分离网络,可以进行后续业务。
第三实施例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方案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描述了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为了描述更清楚,假设本端UE是多接入终端的,而对端终端是普通终端,不具有多接入特性,如普通的服务器。其步骤描述如下:
上行数据包发送过程:
步骤1401、UE1向UE2发送上行数据包;
步骤1402、ASN1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身份标识查询本地缓存的身份位置映射表,或向ILR查询的映射关系,获取UE2所对应的位置,即ASN2的RID;
步骤1403、ASN1查询缓存的端口映射关系,如果发现对应数据包传输协议和内部端口映射关系不存在,则表明该端口为首次使用,ASN进一步根据端口分配策略,从所使用的接入方式和传输协议对应的端口范围中分配未占用的端口作为外部端口,并缓存内、外部端口的映射关系,然后将数据包中的内部端口转换为所分配的外部端口;如果查询命中,则根据缓存的映射关系将将数据包中的内部端口转换为所分配的外部端口;
上述端口映射关系具有有效期,如果在通过该映射关系收发数据一段时间后,没有再收发过数据,则该端口映射关系失效,ASN可以删除该映射关系,并释放所占用的外部端口资源。
进一步处理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不一致外,源地址也可以不一样,UE到ASN1之间使用接入网分配给UE内部身份标识,即IP地址,而ASN1发送给对端使用用户的外部身份标识,即AID,此时ASN还需要执行地址转换,并在端口映射关系上增加地址映射关系。
步骤1404、ASN1利用步骤1402查询到的对端ASN2的RID通过隧道协议将上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ASN2;
步骤1405、ASN2从隧道协议中解封装得到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UE2。
下行数据包发送过程:
步骤1406、UE2向UE1发送下行数据包,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端口为UE1的AID和外部端口;
其中的AID和外部端口,可能是UE2通过上行数据包中获取,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如UE1通过会话初始协议通知UE2的本端的媒体的地址和端口。
步骤1407、ASN2根据目的身份标识AID查询缓存的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如果命中,直接执行步骤509;如果没有命中,则向ILR请求AID所对应的身份映射关系;
步骤1408、ILR返回位置查询响应,由于UE1是多接入终端,因此在响应中携带的是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ASN2接收并缓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
步骤1409、ASN2进一步使用下行数据包的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与增强身份位置关系进行匹配,选择合适的RID,即对应的ASN;
步骤1410、ASN2利用通过隧道协议将下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选择的ASN1;
步骤1411、ASN1从隧道协议中解封装得到下行数据包,并根据本地缓存的端口映射表将数据包的外部端口转换为内部端口;如果UE1的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也不一样,则ASN1需要进一步将外部地址转换为内部地址。
步骤1412、ASN1将转换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UE1。
第四实施例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方案用户身份位置登记过程示意图一,描述了UE通过一种接入方式接入到ASN,根据端口分配策略执行身份位置登记在ILR建立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的过程。端口分配策略的执行点在UE,具体的UE获得端口分配策略的方式可以分为:
方式一:在UE静态配置;
方式二:在ASN静态配置,或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下载,然后下发给UE;
方式三:在ILR配置,然后通过ASN下发给UE。
虽然方式不同,但基本步骤相同,下面以方式一进行说明:
步骤1501、UE通过接入网向ASN发送接入请求;
在接入请求中携带此种接入方式对应协议类型、端口范围;
步骤1502、ASN分配AID,向ILR发送身份位置登记请求,其中携带所分配的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和RID的对应关系;
步骤1503、ILR保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即(AID、传输协议、端口范围,RID);
步骤1504、ILR返回身份位置登记响应;
步骤1505、ASN向UE返回接入响应。
至此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可以进行后续数据业务。
如果采用方式二,则与图12方法类似,在ASN接收到UE接入请求时,ASN根据端口分配策略确定不同传输协议对应的端口范围,并通过身份位置登记请求发送给ILR,然后通过接入响应或其他消息发送给UE。
如果采用方式三,则与图13方法类似,在ILR接收到ASN的身份位置登记请求时,ILR根据策略和接入方式确定不同传输协议对应的端口范围,保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并将所分配的端口范围集返回给ASN,ASN进一步通过接入响应或其他消息发送给UE。
通过不同种方式,都可以达到在ILR建立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在UE侧建立相应接入方式的端口分配策略。
第五实施例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方案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描述了UE接入用户身份和位置分离网络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为了描述更清楚,假设本端UE是多接入终端的,而对端终端是普通终端,不具有多接入特性,如普通的服务器。其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1601、UE1准备发送数据包,则通过TCP/IP协议栈建立套接字(Socket)连接,协议栈根据端口分配策略从所使用的接入方式和传输协议类型对应的端口范围中分配未被占用的端口,供发送上下行数据包;
上行数据包发送过程:
步骤1602、UE1使用所分配AID和端口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1603、ASN1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身份标识查询本地缓存的身份位置映射表,或向ILR查询对应的映射关系,获取UE2的位置,即ASN2的RID;
步骤1604、ASN1通过隧道协议将上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ASN2;
步骤1605、ASN2从隧道协议中解封装得到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UE2;
下行数据包发送过程:
步骤1606、UE2向UE1发送下行数据包;
数据包中目的地址为UE1的AID,端口为UE1在建立Socket链接时分配的端口,端口与接入方式直接相关,即端口位于该接入方式对应的端口范围中。
步骤1607、ASN2根据AID查询缓存的增强身份映射关系,如果命中,直接执行步骤1609;如果没有命中,则向ILR请求AID所对应的身份映射关系;
步骤1608、ILR返回位置查询响应,由于UE1是多接入终端,因此在响应中携带的是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ASN2接收并缓存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
步骤1609、ASN2根据下行数据包的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与增强身份位置关系进行匹配,选择合适的RID,即对应的ASN1;
由于传输协议类型、端口与接入方式有对应关系,因此根据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可以直接选定合适的接入方式。
步骤1610、ASN2利用查询到的本端ASN1的RID,通过隧道协议将上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ASN1;
步骤1611、ASN1从隧道协议中解封装得到数据包,然后将数据包发送给UE1。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用户在使用多种接入时可以使用单一用户标识符接入网络,通过建立协议类型、端口范围与接入方式之间的端口分配策略,以及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使得上下行数据,尤其是下行数据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从而充分发挥SILSN网络使用单一用户标识在网络安全和业务方面的优点,适应多接入技术的发展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UE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UE依据分配的所述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E依据所述端口分配策略分配所述端口之前,还包括:所述UE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获取到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所述UE读取本地存储的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所述UE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所述UE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3.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UE的接入标识符AID、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所述端口依据端口分配策略进行分配,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所属的ASN;
所述ASN依据所述UE所属的ASN向所述U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对应的ASN之前,还包括:
所述ASN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所述ILR中下载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和/或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
5.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方式、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ILR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LR存储所述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依据存储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ASN转发所述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
7.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终端中,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依据端口分配策略分配端口,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依据分配的所述端口进行终端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发送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本地存储的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第一下载单元,用于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第二下载单元,用于从用户数据服务器上下载所述端口分配策略。
9.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接入服务节点ASN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入服务节点ASN依据分配的端口接收到向终端UE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UE的接入标识符AID、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所述端口依据端口分配策略进行分配,其中,所述端口分配策略为终端接入网络时所采用的接入方式、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以及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ASN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UE所属的ASN;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ASN依据所述UE所属的ASN向所述U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ASN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AID从所述ILR中下载增强身份位置映射关系和/或从本地缓存中获取增强身份位置映射表。
11.一种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身份位置登记寄存器ILR中,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服务节点ASN发送的身份登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登记请求携带有终端UE的接入标识符、所述UE所应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和端口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模块,用于依据存储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ASN转发所述UE的上下行数据提供查询服务。
CN201310553232.5A 2013-11-08 2013-11-08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640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3232.5A CN104640064A (zh) 2013-11-08 2013-11-08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3232.5A CN104640064A (zh) 2013-11-08 2013-11-08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064A true CN104640064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3232.5A Pending CN104640064A (zh) 2013-11-08 2013-11-08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006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532A1 (zh) * 2010-08-12 2012-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锚定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02315A1 (en) * 2010-10-25 2012-04-26 Nokia Corporation Verification of peer-to-peer multimedia content
US20120113894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N102546555A (zh) * 2010-12-2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在多种接入方式时和外部网络的互通方法和设备
CN103379474A (zh) * 2012-04-20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反向激活的方法、ilr维护终端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9532A1 (zh) * 2010-08-12 2012-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锚定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02315A1 (en) * 2010-10-25 2012-04-26 Nokia Corporation Verification of peer-to-peer multimedia content
US20120113894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N102546555A (zh) * 2010-12-2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在多种接入方式时和外部网络的互通方法和设备
CN103379474A (zh) * 2012-04-20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反向激活的方法、ilr维护终端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175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ス選択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215160B (zh) 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US891448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identity identifier and location separation
EP1677482B1 (en) Packet distribution system, PAN registration device, PAN control device, packet transfer device, and packet distribution method
CN102685712B (zh) 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及其实现方法
JP2009533980A (ja) 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の自動選択
CN115442010A (zh) 标识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560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接收的方法及系统及路由器
CN105874756B (zh)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301445A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055705A (zh) 终端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849274A1 (en)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at least two private networks
CN101257517B (zh) 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20065131A (ko) 다중 단말 가상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957755A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1150601B (zh) 多用户并发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95580B (zh) 一种位置信息查询方法、策略服务器、位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02547908B (zh) 表维护方法、系统和接入网关路由器
CN102209012A (zh) 一种终端实现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15161B (zh) 网间数据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4640064A (zh) 身份位置分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46356B (zh) 一种保证标识网中移动节点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56287B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579969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573014B (zh) 向采用多种接入方式的用户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