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6073A -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6073A
CN104636073A CN201510101630.2A CN201510101630A CN104636073A CN 104636073 A CN104636073 A CN 104636073A CN 201510101630 A CN201510101630 A CN 201510101630A CN 104636073 A CN104636073 A CN 104636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set
touch screen
screen equipment
intelligent touch
touch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16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16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6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6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6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则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根据本方案,从而实现了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计算机,例如,笔记本电脑,一般可以使用触摸板来实现鼠标的功能,通过多点触控、或者滑动手势来完成一些简单动作。然而当便携式设备的触摸板无法进行操作时,只能够通过鼠标来进行操控,这就违背了便携式设备的便携性功能,因此,如何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是很多商业办公认识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还包括:
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则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
在所述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之前,进一步包括:利用所述配对密码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执行所述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由所述触屏智能设备或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所述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包括: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携带所述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包括:
利用蓝牙、网络或数据线中的任何一个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装置,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执行所述获取单元的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优选地,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
进一步包括:配对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配对密码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执行相应操作。
优选地,所述获取单元位于所述触屏智能设备或所述便携式设备中。
优选地,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携带所述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利用蓝牙、网络或数据线中的任何一个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使得在触屏智能设备的屏幕上进行触摸操作时,即可控制便携式设备进行触摸操作的相应执行动作,对于目前商业办公的用户来说,并没有增加其移动办公的负重,从而实现了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所在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步骤102:检测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则获取与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步骤103: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利用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控制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使得在触屏智能设备的屏幕上进行触摸操作时,即可控制便携式设备进行触摸操作的相应执行动作,对于目前商业办公的用户来说,并没有增加其移动办公的负重,从而实现了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
为了确定在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还需要对该触摸操作进行检测,其中,可以利用触摸操作是否携带针对便携式申报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触摸操作是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触摸操作不是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等。
为了实现在便携式设备在保持便携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对便携式设备的控制,可以使用触屏智能设备来代替便携式设备的触摸板,或者使用触屏智能设备与触摸板共同控制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其中,触屏智能设备可以是触屏手机、平板电脑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触屏智能设备对便携式设备的控制操作,需要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通过下述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蓝牙、网络和数据线。其中,通过网络方式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包括:将触屏智能设备和便携式设备连接同一路由器,或者利用网络协议将触屏智能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步骤202: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并根据配对密码将触屏设备和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若配对成功,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1。
本步骤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为了保证便携式设备的安全性,可以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例如,该配对密码为:******,那么只有输入正确的配对密码才能够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配对成功。
若由于配对密码输入错误导致的配对未成功,可以返回步骤201重新与便携式设备进行连接,并进一步与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若在设定次数内返回步骤201操作依然未配对成功,则放弃便携式设备拒绝与该触屏智能设备配对。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与便携式设备当前配对的触屏智能设备的个数,若当前与便携式设备配对成功的个数等于了设置的个数,那么如果再有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请求配对,那么便携式设备可以提示该超出设置个数的触屏智能设备无法配对,并拒绝与该触屏智能设备进行配对。
步骤203: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
其中,便携式设备的触摸板上进行触摸操作时便携式设备的执行动作可以包括:
表1:
触摸板上的触摸操作 便携式设备上的执行动作
单指上下左右滑动 向上、下、左、右滚动浏览
单指单击 鼠标左键选中功能
单指双击 鼠标左键双击功能
由于触摸板硬件资源的限制,只能够识别几个较为简单的操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触屏智能设备对于识别的强大功能来对触摸板的识别功能进行扩展。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设置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
表2: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设定的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表2中的内容,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作为默认关系进行保存,也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对该对应关系进行自由设定,实现定制功能。例如,用户设置的操作为“三指上划”时执行动作为“关闭当前窗口”,比如用户当前操作的是一个word文档时,编辑完毕,那么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三指上划这个操作,来关闭这个文档,效果等同于用鼠标去点击关闭word的关闭图标。再如,将三指上划这个操作所关联的动作改为“显示ppt的上一页”,这样仅当ppt文档打开时,这个三指上划的操作才起作用。若用户将上述对应关系作为默认关系,那么在步骤202执行结束后,可以在触屏智能设备或便携式设备上提示用户是否设定触屏智能设备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如果用户选择不设定,那么根据默认关系进行识别控制。
通过使用触屏智能设备的硬件资源,提供相对于便携式设备触摸板更为强大的功能及手势操作,扩展了触摸板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
步骤204:在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触屏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屏幕上的触摸操作,一旦监测的屏幕上发生触摸操作,则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其中,该触摸操作可以是上述表2中的点击、多点触控及滑动或字符输入中的任何一个。
步骤205:检测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执行步骤206。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并利用该设置的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来检测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当前的触摸操作上携带该设置的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那么检测该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当前的触摸操作上未携带该设置的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那么检测该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标识可以由下式方式获得: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触屏智能设备和便携式设备上分别安装一个APP,在步骤202中,利用该APP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通过在该APP上设置一触摸操作按钮,当点击该触摸操作按钮时,弹出触摸操作框,用户可以在该触摸操作框内进行触摸操作,当检测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在该APP内完成的,那么检测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便携式设备的操作。若用户退出APP在触屏智能设备进行触摸操作,仍然是针对触屏智能设备的操作。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下述编码方式实现触屏智能设备和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触屏智能设备向便携式设备发送的编码为:“1directLdist2”,那么1代表手指个数为单指,direct代表代表方向,L代表方向左,dist代表距离,数字2代表移动2cm。便携式设备根据预先规定的协议分析这串编码的含义,并去执行相应的动作。其中,该通讯协议是用户预先定制的。
步骤206:根据设置的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与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可以是由触屏智能设备或便携式设备来完成的。
当设置的对应关系保存在触屏智能设备中,则可以由触屏智能设备来获取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并将当前的触摸操作和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或只将目标执行动作)发送给便携式设备,由便携式设备分析该执行动作。
当设置的对应关系保存在便携式设备中,则可以由便携式设备来获取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由触屏智能设备将当前的触摸操作发送给便携式设备,便携式设备根据保存的对应关系分析当前的触摸操作所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204中,触屏智能设备每接收到一个触摸操作,则将该触摸操作或目标执行动作发送给便携式设备,当触屏智能设备向便携式设备发送的消息较多时,可以将消息发送到队列中,并在队列中排队向便携式设备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若触屏智能设备已经向便携式设备发送了消息,但便携式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触屏智能设备发送的消息,则提示是否配对出现问题,并返回步骤202进行重新配对。
步骤207: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便携式设备确定了目标执行动作后,向便携式设备的CPU发送该目标执行动作的需求,由CPU控制便携式设备执行该目标执行动作。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在触屏智能设备和便携式设备上安装了APP,那么当便携式设备执行了相应的动作之后,可以进一步检测便携式设备或者触屏智能设备是否退出了APP,如果是,则关闭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的配对,若需要重新使用,则需要返回步骤201进行重新连接并配对。若检测便携式设备或者触屏智能设备未退出APP,则返回步骤204继续使用。
根据本方案,通过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使得在触屏智能设备的屏幕上进行触摸操作时,即可控制便携式设备进行触摸操作的相应执行动作,从而实现了在不降低便携性的基础上,完成触摸板的功能。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装置。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等等。以软件实现为例,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装置40包括:
连接单元401,用于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存储单元402,用于保存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
接收单元403,用于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检测单元404,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执行所述获取单元的操作;
获取单元405,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控制单元406,用于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进一步地,
所述存储单元402,用于保存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进一步包括:
配对单元501,用于利用所述配对密码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执行相应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405位于所述触屏智能设备或所述便携式设备中。
进一步地,
所述存储单元402,用于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所述检测单元404,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携带所述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401,用于利用蓝牙、网络或数据线中的任何一个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上述设备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设置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还包括:
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则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
在所述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之前,进一步包括:利用所述配对密码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执行所述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上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由所述触屏智能设备或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所述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包括: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携带所述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包括:
利用蓝牙、网络或数据线中的任何一个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6.一种通过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将触屏智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触屏智能设备上的触摸操作与便携式设备执行动作的对应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的触摸操作;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为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如果是,执行所述获取单元的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连接,根据获取的目标执行动作,控制所述便携式设备执行对应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配对密码;
进一步包括:配对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配对密码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进行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执行相应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位于所述触屏智能设备或所述便携式设备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以及获取所述触屏智能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所述配对密码,并根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之间的密钥标识;其中,计算公式为:
S=(s11,j1+si2,j2+si3,j3+…+sij,jj)mod n
其中,S为设置的所述密钥标识,(i1,i2,…ij)和(j1,j2,…jj)为利用所述触屏智能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全国唯一标识符和所述配对密码组合的矩阵进行行映射和列置换得到的随机序列向量;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否携带所述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标识,如果是,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否则,检测所述当前的触摸操作不是针对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利用蓝牙、网络或数据线中的任何一个将所述触屏智能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相连接。
CN201510101630.2A 2015-03-09 2015-03-09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636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1630.2A CN104636073A (zh) 2015-03-09 2015-03-09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1630.2A CN104636073A (zh) 2015-03-09 2015-03-09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6073A true CN104636073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1630.2A Pending CN104636073A (zh) 2015-03-09 2015-03-09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607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541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50137A (zh) * 2015-12-14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设置方法和系统
CN107422948A (zh) * 2017-03-01 2017-1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0062100A (zh) * 2018-03-30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身设备辅助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2954A1 (en) * 2008-08-12 2010-02-18 Apple Inc. Motion based input selection
CN102438056A (zh) * 2011-11-08 2012-05-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利用触摸屏控制非触摸设备的方法、触摸装置和手持设备
CN103942002A (zh) * 2014-05-13 2014-07-23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虚拟鼠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38746A (zh) * 2014-08-25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2954A1 (en) * 2008-08-12 2010-02-18 Apple Inc. Motion based input selection
CN102438056A (zh) * 2011-11-08 2012-05-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利用触摸屏控制非触摸设备的方法、触摸装置和手持设备
CN103942002A (zh) * 2014-05-13 2014-07-23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虚拟鼠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38746A (zh) * 2014-08-25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541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50137A (zh) * 2015-12-14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设置方法和系统
CN105550137B (zh) * 2015-12-14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设置方法和系统
CN107422948A (zh) * 2017-03-01 2017-1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0062100A (zh) * 2018-03-30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身设备辅助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53604A1 (zh) 人机识别模型的建立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793995C (en) Location-based security syste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81847A1 (en) Method of training random forest mod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636073A (zh) 一种触屏智能设备操作便携式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84122A1 (zh)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97091B (zh) 一种创建数据表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3425921A (zh) 密码管理设备、密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3902056B (zh) 虚拟键盘输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73449A (zh) 电子设备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CN109583199A (zh) 一种存储管理系统的访问审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05117629A (zh) 电子设备的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809402A (zh) 一种信息模糊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5827406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96072A (zh) 一种操作系统的窗口管理方法及计算机
CN103699223A (zh) 一种基于手势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268197A (zh) 一种锁定屏幕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390991A (zh) 一种截图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135479A (zh) 云端实时防御方法及系统
CN105653164A (zh) 一种语音输入用户事件的方法及终端
CN110502890B (zh) 一种验证码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1228A (zh) 功能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15527B (zh) 一种身份标识码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140145992A1 (en) Information Input Method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CN110930011B (zh) 一种工单管控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241262A (zh) 数据接收、发送及传输方法和发送端、接收端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