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5863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5863A
CN104635863A CN201310557033.1A CN201310557033A CN104635863A CN 104635863 A CN104635863 A CN 104635863A CN 201310557033 A CN201310557033 A CN 201310557033A CN 104635863 A CN104635863 A CN 104635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oli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splay scree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7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5863B (zh
Inventor
王宁
梁润生
崔博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70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5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5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5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1Panel PC, e.g. single housing hosting PC and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所述第一通孔为直通孔;其中,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实施本发明,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的前提下,能够方便地使电子进行稳固,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平板电脑的人越来越多,用户不仅要求平板电脑超薄轻便,还需要电子设备具有适合多场景应用的功能,目前,平板电脑都不能自行站立,需要增加带支撑功能的皮套,或者设计连接体,这就会增加平板电脑的厚度和重量,对于随身携带的设备,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会带给用户不好的体验,对外观的影响也很大。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对于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如何稳固电子设备,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能够方便地稳固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所述第一通孔为直通孔;其中,
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本体中开设第一通孔,如此,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能够方便地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悬挂或握持,且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a~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a~图2f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a~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a~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a~图5h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a~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7a~图7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所述第一通孔为直通孔;其中,
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接触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本体中开始第一通孔,如此,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悬挂或勾持的稳固操作,且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或重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1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所述第一通孔13为直通孔;其中,
如图1c所示,当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在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1c所示,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所述固体20至少包括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22,其中,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图1c中仅示出3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方式包括:支撑、悬挂和勾持。
在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0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示意图如图1d所示,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达到支撑所述本体10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0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示意图如图1e所示,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图1e中仅示出2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达到悬挂所述本体10的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接触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手指(对应所述固体20)勾持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的示意图如图1f所示,手指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2(图中未示出),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电子设备用户手指稳固,达到勾持所述本体10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易获取的所述固体20,例如铅笔、勺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从而,能够快捷方便地对电子设备的本体10进行悬挂或支撑,或者,使用手指勾持所述第一通孔13,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且方便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2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2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所述第一通孔13为直通孔;其中,
如图2c所示,当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在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2c所示,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所述固体20至少包括的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22,其中,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图2c中仅示出3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方式包括:支撑、悬挂和勾持。
其中,通过所述固体20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示意图如图2d所示,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达到支撑所述本体10的效果。
其中,通过所述固体20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的示意图如图2e所示,所述固体20的第一部分22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图2e中仅示出2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达到悬挂所述本体10的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接触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其中,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手指(对应所述固体20)勾持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的示意图如图2f所示,手指与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2(图2f中未示出),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电子设备用户手指稳固,达到勾持所述本体10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易获取的所述固体20,例如铅笔、勺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从而,能够快捷方便地对电子设备的本体10进行悬挂或支撑,或者,使用手指勾持所述第一通孔13,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且方便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一端21开设于第三位置22,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二端23开设于第四位置24,所述第三位置22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区域25,所述第四位置24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
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为直通孔。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3c所示,固体26穿过所述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所述固体26至少包括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27,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的方式包括:支撑、悬挂和勾持。
在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达到支撑所述本体10的效果。
在又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5稳固,达到悬挂所述本体10的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接触点2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在另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手指(对应所述固体26)勾持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手指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电子设备用户手指稳固,达到勾持所述本体10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0的相对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易获取的所述固体26,例如铅笔、勺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从而,能够快捷方便地对电子设备的本体10进行悬挂或支撑,或者,使用手指勾持所述第一通孔13,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且方便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4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一端21开设于第三位置22,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二端23开设于第四位置24,所述第三位置22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区域25,所述第四位置24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
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为直通孔。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4c所示,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所述固体26至少包括的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27,其中,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图4c中仅示出3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的方式包括:支撑、悬挂和勾持。
在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达到支撑所述本体10的效果。
在又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达到悬挂所述本体10的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接触点2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在另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手指(对应所述固体26)勾持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手指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电子设备用户手指稳固,达到勾持所述本体10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0的相对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易获取的所述固体26,例如铅笔、勺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从而,能够快捷方便地对电子设备的本体10进行悬挂或支撑,或者,使用手指勾持所述第一通孔13,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且方便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5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一端21开设于第三位置22,所述第二通孔20的第二端23开设于第四位置24,所述第三位置22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区域25,所述第四位置24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
所述第一区域16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边相邻;所述第二区域25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边相邻,所述屏幕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屏幕的所述第二边相交。
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为直通孔。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第一通孔13和所述第二通孔20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5c所示,固体26穿过所述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所述固体26至少包括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27,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图5c中仅示出3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的方式包括:支撑、悬挂和勾持。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d和图5e所示,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达到支撑所述本体10的效果。
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5f和图5g所示,通过所述固体2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所述固体26的第一部分27的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10的厚度,从而,所述固体2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8稳固,达到悬挂所述本体10的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6接触的接触点2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5h所示,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手指(对应所述固体26)勾持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0,以使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6稳固,手指与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8接触的M个接触点28,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电子设备用户手指稳固,达到勾持所述本体10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0的相对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易获取的所述固体26,例如铅笔、勺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或所述第二通孔20,从而,能够快捷方便地对电子设备的本体10进行悬挂或支撑,或者,使用手指勾持所述第一通孔13,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且方便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6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所述第一通孔13为直通孔;其中,
如图6c所示,当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在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图6c中仅示出3个),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
N个连接点22,所述N个连接点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的N个位置处,所述N个位置当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21的位置中的N个位置,N小于等于M。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点22由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当所述连接点22获得数据,且所述数据的解析结果表征所述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开启,如此,能对电子设备用户的行为作出智能响应,提升用户体验。
在又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点22由具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的微控制器实现,所述固体20为一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器件,当所述连接点22获得数据,且所述数据的解析结果表征所述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与所述固体20建立用户传输数据的电连接,以获取所述固体20的数据,或向所述固体20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用于供所述本体10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实现对所述本体10悬挂或支撑的同时,还根据所述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做出智能响应,或与所述固体20进行数据交互,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
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2显露;
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14开设于第一位置15,所述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本体10的所述第一表面12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16;
如图7b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17开设于第二位置18,所述第二位置18位于所述本体10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二表面19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反;
所述第一通孔13为直通孔;其中,
如图7c所示,当固体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时在所述第一通孔13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以使所述本体10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20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13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9,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2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19;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1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12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如图7d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上形成与所述固体20接触的M个接触点21中第一接触点22与第二接触点23,所述第一接触点2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点2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触点22与所述第二接触点所构成的直线24与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侧表面相交,以将所述第一接触点22和所述第二接触点23作为支撑点,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支撑到支撑体上,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实施例九
基于实施例八,如图7a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3所开设的第一位置15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6中与所述显示屏的屏幕的显示方向相对的一侧,显示方向如图7a中箭头所示。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所述第一通孔为直通孔;其中,
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θ取值满足0≤θ≤9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以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或以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开设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表面;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当所述第一表面为曲面时,所述直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端点对应的平面呈θ角度的方向开设。
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具有隆起的构造时,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接触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以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对应。
实际应用中,所述处理器可由所述电子设备中的CPU实现,所述第一传感器可以由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重力传感器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的第二传感器;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获取所述固体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M个接触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根据所述确定的使用模式,触发一次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或多次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以使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重力方向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对应。
其中,所述使用模式包括第一使用模式和第二使用模式;所述第一使用模式为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模式;所述第二使用模式为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悬挂状态的模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M个接触点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的同一侧,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否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多次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以使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重力方向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对应;其中,所述处理器多次触发第一传感单元,通过周期性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或控制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总是处于使能状态实现。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侧边支撑于支撑体上,例如通过电子设备本体的较长的侧边或较短的侧边支撑电子设备与支撑体上,当支撑电子设备的侧边发生变化时,所述处理器能够及时根据获取的重力方向信息,调整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触发一次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以使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重力方向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对应。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的悬挂方式相对固定,因此,只需触发一次所述第二传感单元以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以调整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对应即可。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可由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实现。
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使用模式时,能够根据电子设备所处的不同的使用模式,智能化地对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显示方向进行调整,以方便用户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十一
基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任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小于第二阈值,以使固体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在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所述第一通孔为直通孔;其中,
当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以使所述本体自身相对于所述固体稳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至少包括具有预定长度值的第一部分,所述预定长度值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所述固体的第一部分的刚性参数不低于第一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开设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开设于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除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区域,所述第四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通孔为直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一边相邻;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屏幕的第二边相邻,所述屏幕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屏幕的所述第二边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N个连接点,所述N个连接点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的N个位置处,所述N个位置为当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的位置中的N个位置,N小于等于M;其中,
所述N个连接点用于获得数据,和/或,当所述固体包括电子元器件时,获得所述固体的数据,和/或,当所述固体包括电子元器件时,向所述固体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上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中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所构成的线段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相交,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开设的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与所述显示屏的屏幕的显示方向相对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以及第一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的第二传感器;其中,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固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时,获取所述固体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表面形成与所述固体接触的M个接触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M个接触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模式;根据所述确定的使用模式,触发一次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或多次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以使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重力方向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重力方向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小于第二阈值。
CN201310557033.1A 2013-11-11 2013-11-1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635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7033.1A CN104635863B (zh) 2013-11-11 2013-11-1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7033.1A CN104635863B (zh) 2013-11-11 2013-11-1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863A true CN104635863A (zh) 2015-05-20
CN104635863B CN104635863B (zh) 2019-07-26

Family

ID=5321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7033.1A Active CN104635863B (zh) 2013-11-11 2013-11-1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58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134A (zh) * 2019-09-29 2020-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2180U (en) * 2006-11-28 2007-05-11 Inventec Corp Mobi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touch pen
TWI319701B (en) * 2007-03-30 2010-01-11 Inventec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3135681A (zh) * 2011-11-30 2013-06-05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支撑装置的平板计算机
US20130155591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10206B (zh) * 2009-01-09 2013-09-2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可攜帶型電子裝置
CN203748137U (zh) * 2013-11-11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2180U (en) * 2006-11-28 2007-05-11 Inventec Corp Mobi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touch pen
TWI319701B (en) * 2007-03-30 2010-01-11 Inventec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410206B (zh) * 2009-01-09 2013-09-2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可攜帶型電子裝置
CN103135681A (zh) * 2011-11-30 2013-06-05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支撑装置的平板计算机
US20130155591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3748137U (zh) * 2013-11-11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134A (zh) * 2019-09-29 2020-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863B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4673B2 (e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motion
TWI578193B (zh) 力感測器
CN202748770U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屏幕触控输入范围的移动终端
JP2014530432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用指スタイラス
EP2672385A3 (en) Cloud tabs
EP2575021A3 (en) User Interface
CN105308538A (zh) 基于所检测到的示意动作执行装置动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62585A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屏幕触控输入范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123072B (zh) 一种用于提供移动设备中的虚拟键盘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70356A (zh) 应用分屏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293199B (zh) 一种控制触摸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217196A3 (en)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user interfaces, displaying a dock, and displaying system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CN20374813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57179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736551B1 (ja)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CN10463586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5233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93295A (zh) 一种智能手套
CN109416610A (zh) 触控组件、装置及触控方法
US20160085311A1 (en)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of interacting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202008727U (zh) 一种无线触摸板遥控器
CN202649937U (zh) 一种鼠标
CN104254011B (zh) 机顶盒光标移动控制方法、装置和手机
CN202372931U (zh) 平板电脑用皮套键盘
CN103398272A (zh) 手持式移动设备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