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0815A -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0815A
CN104620815A CN201510045113.8A CN201510045113A CN104620815A CN 104620815 A CN104620815 A CN 104620815A CN 201510045113 A CN201510045113 A CN 201510045113A CN 104620815 A CN104620815 A CN 104620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palum notatum
soil
paspalum
wa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51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0815B (zh
Inventor
贺玉晓
王海邻
肖春艳
贺拿
魏雅丽
刘刚才
金杰
史亮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0451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0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0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0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包括挖坑、育苗和田间管理。本发明利用百喜草根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的特点,将百喜草种植在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在可降解材料降解前,百喜草根系只能盘旋并堆积在坑底,通过干旱胁迫,百喜草根部在坑底盘旋生长后又指向性地向有少许水分的地面生长,这样百喜草的根系在坑中空间的限制下形成一个“灯笼”状,把坑内部的土紧紧地包裹起来,待可降解材料分化降解后,百喜草根系重新向下生长,从而达到固土、防治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的目的。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稳定性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尤其是在气候干旱、水分严重亏缺地区,对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具有很高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喜草的种植方法,具体是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原产南美洲,又称标志雀稗,为禾本科黍亚科雀稗属,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其根茎粗壮,贴伏地表,匍匐延伸,贴伏地表的一面能节节生根入土,并牢固地粘贴地表。百喜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广的适应性,由于其生物量大、根系发达,在水土保持、环境治理、植物净化、土壤改良及用作草坪与牧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益,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从美国和菲律宾引入该种后在草地绿化、公路护坡、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百喜草在护坡草坪及荒漠化的治理等方面的种植方法有较多描述(护坡草坪及其铺设方法(CN200810044214.3),同穴乔灌混交种植方法(CN02160200.X),边坡防护及绿化的方法和装置(CN200310111314.0)等),但大多集中在百喜草与其他草种混合种植的比例及种植方法上(一种通过生物工程治理石漠化的方法(CN201210131635.6)),主要针对在护坡区和石漠化区域百喜草与其他草种的套种方法等,在种植方面大多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播种或铺植草皮等,由于百喜草易成活且生物量大,在土体紧实、水土流失不太严重地区起到了较好的防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但对于土体松散、土壤退化严重、土性沙化且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常规的种植方式不能很好地起到固土、防治土壤侵蚀、保持水土的效果,尤其是在气候干旱、水分严重缺乏地区,很多植物由于难以度过干燥炎热的天气而存活,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系统脆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极其困难,常规的种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态恢复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气候干旱、水分严重缺乏、土壤退化严重、土体松散且极易发生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区域有效地种植百喜草的方法,以有效地进行固土保水、防治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实施生态恢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一、挖坑:首先在地面挖坑,接着在坑的底部和内壁均铺设可降解材料,并保证在可降解材料降解之前,百喜草的根部不会穿透可降解材料,将挖出的土回填入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然后将百喜草育苗后移栽入坑中,或直接在坑中育苗,每坑育苗1株或多株;
二、育苗:先将百喜草的种子做松颖处理,在百喜草种子上覆盖1-2cm厚的细土,用水浇透,育苗过程中保持育床湿润,再在细土表面铺一层草以保温,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待百喜草种子发芽后,在百喜草苗高5-10cm时移栽;
三、田间管理:移栽后,对百喜草苗加强管理,待百喜草苗良好生长两个月后,对其进行抗旱锻炼,抗旱锻炼期间,只供给少量水分以减少百喜草地面部分生长量,增加其根系生物量,待其适应干旱环境且生长良好后,只需要在干旱季节补充少量水分保持其存活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坑的上口和下口呈圆形,根据土壤表层松散、板结程度,所述坑的尺寸为:上口直径不小于30cm,下口直径不小于25cm,深度不小于30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降解材料为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可降解花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期为6-12个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步骤,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除霜冻期外,一年四季均可分株移苗,当年移栽种苗的,育苗期以2-4月为宜,直接播种的,以4-6月份为最适播种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根据地形特点,分为平地种植和斜坡种植:平地种植时,百喜草的株距为50×50cm,每公顷用种量8-10kg;斜坡种植时,百喜草的株距介于50×50cm和30×30cm之间,每公顷用种量为8-28k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根据土壤的贫瘠程度,按照每亩0-5kg复合肥进行施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施肥分为两种方式:如果是先育苗后移栽入坑中,在移栽之前将复合肥与坑中的土混合均匀即可;如果是坑中育苗,待苗高5-10cm时,按比例将复合肥配制成质量浓度0.1-0.3%的复合肥水溶液,再喷施在幼苗周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待百喜草生长茂盛后,进行割青,以促进百喜草的分蘖和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充分利用百喜草根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的特点,将百喜草种植在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通过对百喜草进行适度干旱胁迫,促进百喜草根系生长;受坑中空间的限制,百喜草根系不能无限制地向下及向四周生长,只能盘旋并堆积在坑底,且由于人为控制土壤水分,只在土壤表层洒有少许水分,百喜草根部在坑底盘旋生长后又指向性地向地面上生长,这样百喜草的根系在坑中空间的限制下形成一个“灯笼”状,把坑内部的土紧紧地包裹起来;经过6-12个月后,可降解材料分化降解,百喜草根部的生长不再受到限制,根系又重新向下生长从而从地下吸收水分,经过这样的过程后,百喜草就可将松散的表层土紧紧包裹起来,达到固土、防治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的目的。
本发明达到了铺植草皮和撒播同样的种植效果,且优于撒播植草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稳定性速度快,效果好,经济可行,成本造价低,同时能够很好地实现减少水土流失、固土保水、生态恢复的目标,尤其是在气候干旱、水分严重亏缺地区,对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具有很高的效果和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种植的百喜草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可以作为饲料,在水土治理的同时,带动当地饲养业的发展,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一、挖坑:首先在地面挖坑,坑的大小根据土壤表层松散、板结程度而定,坑的上口和下口最好呈圆形,一般坑的上口直径不小于30cm,下口直径不小于25cm,深度不小于30cm;接着在坑的底部和内壁均铺设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可以是可降解塑料袋,也可以是可降解花盆,还可以是其他可降解材料,必须保证在可降解材料降解(对铺设的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期要求不高,一般为6-12个月即可)之前,百喜草的根部不会穿透可降解材料,将挖出的土回填入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然后将百喜草育苗后移栽入坑中,或直接在坑中育苗,每坑育苗1株或多株;
二、育苗:先将百喜草的种子做松颖处理,在百喜草种子上覆盖1-2cm厚的细土,用水浇透,育苗过程中保持育床湿润,再在细土表面铺一层草以保温,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待百喜草种子发芽后,在百喜草苗高5-10cm时移栽;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除霜冻期外,一年四季均可分株移苗,当年移栽种苗的,育苗期以2-4月为宜,直接播种的,以4-6月份为最适播种期;
百喜草的种植密度可根据地形特点而定,若地势平坦,百喜草的株距一般为50×50cm,每公顷用种量8-10kg;若地形为坡地,且坡度较大时,可以将百喜草的种植密度适当加大,百喜草的株距一般为30×30cm,每公顷用种量22-28kg;
三、田间管理:移栽后对百喜草加强管理,待百喜草苗良好生长两个月后,对其进行抗旱锻炼,抗旱锻炼期间,只供给少量水分以减少百喜草地面部分生长量,增加其根系生物量,待其适应干旱环境且生长良好后,只需要在干旱季节补充少量水分保持其存活即可。
考虑到百喜草的耐贫瘠特性,根据土壤的贫瘠程度,按照每亩0-5kg复合肥进行施肥,以保证百喜草生长良好。例如在特别贫瘠的土壤中种植的话,可以按照每亩5kg左右的复合肥进行施肥。根据是否是坑中育苗,可以分两种方式施肥:如果是先育苗后移栽入坑中,在移栽之前将复合肥与坑中的土混合均匀即可;如果是坑中育苗,待苗高5-10cm时,按比例将复合肥配制成质量浓度0.1-0.3%的复合肥水溶液,再喷施在幼苗周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百喜草生长茂盛后,还可以进行适当割青,既可以促进百喜草的分蘖和生长,又可以为饲养业提供饲料,从而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充分利用百喜草根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的特点,将百喜草种植在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通过对百喜草进行适度干旱胁迫,促进百喜草根系生长;受坑中空间的限制,百喜草根系不能无限制地向下及向四周生长,只能盘旋并堆积在坑底,且由于人为控制土壤水分,只在土壤表层洒有少许水分,百喜草根部在坑底盘旋生长后又指向性地向地面上生长,这样百喜草的根系在坑中空间的限制下形成一个“灯笼”状,把坑内部的土紧紧地包裹起来;经过6-12个月后,可降解材料分化降解,百喜草根部的生长不再受到限制,根系又重新向下生长从而从地下吸收水分,经过这样的过程后,百喜草就可将松散的表层土紧紧包裹起来,达到固土、防治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的目的。
本发明达到了铺植草皮和撒播同样的种植效果,且优于撒播植草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稳定性速度快,效果好,经济可行,成本造价低,同时能够很好地实现减少水土流失、固土保水、生态恢复的目标,尤其是在气候干旱、水分严重亏缺地区,对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具有很高的效果和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种植的百喜草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可以作为饲料,在水土治理的同时,带动当地饲养业的发展,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一、挖坑:首先在地面挖坑,接着在坑的底部和内壁均铺设可降解材料,并保证在可降解材料降解之前,百喜草的根部不会穿透可降解材料,将挖出的土回填入铺有可降解材料的坑中,然后将百喜草育苗后移栽入坑中,或直接在坑中育苗,每坑育苗1株或多株;
二、育苗:先将百喜草的种子做松颖处理,在百喜草种子上覆盖1-2cm厚的细土,用水浇透,育苗过程中保持育床湿润,再在细土表面铺一层草以保温,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待百喜草种子发芽后,在百喜草苗高5-10cm时移栽;
三、田间管理:移栽后,对百喜草苗加强管理,待百喜草苗良好生长两个月后,对其进行抗旱锻炼,抗旱锻炼期间,只供给少量水分以减少百喜草地面部分生长量,增加其根系生物量,待其适应干旱环境且生长良好后,只需要在干旱季节补充少量水分保持其存活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坑的上口和下口呈圆形,根据土壤表层松散、板结程度,所述坑的尺寸为:上口直径不小于30cm,下口直径不小于25cm,深度不小于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为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可降解花盆。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任一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期为6-12个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步骤,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除霜冻期外,一年四季均可分株移苗,当年移栽种苗的,育苗期以2-4月为宜,直接播种的,以4-6月份为最适播种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形特点,分为平地种植和斜坡种植:平地种植时,百喜草的株距为50×50cm,每公顷用种量8-10kg;斜坡种植时,百喜草的株距介于50×50cm和30×30cm之间,每公顷用种量为8-28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土壤的贫瘠程度,按照每亩0-5kg复合肥进行施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分为两种方式:如果是先育苗后移栽入坑中,在移栽之前将复合肥与坑中的土混合均匀即可;如果是坑中育苗,待苗高5-10cm时,按比例将复合肥配制成质量浓度0.1-0.3%的复合肥水溶液,再喷施在幼苗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待百喜草生长茂盛后,进行割青,以促进百喜草的分蘖和生长。
CN201510045113.8A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Active CN104620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113.8A CN104620815B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113.8A CN104620815B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815A true CN104620815A (zh) 2015-05-20
CN104620815B CN104620815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20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5113.8A Active CN104620815B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08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168A (zh) * 2015-06-10 2015-10-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减少土壤侵蚀的植被配置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2958B (zh) * 2020-11-02 2021-07-09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利用微生物反应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102A (zh) * 2001-08-27 2002-02-20 银川市兰天实用技术研究所 干旱、高温复杂地带植树方法及灌溉装置
CN102257945A (zh) * 2010-10-30 2011-11-30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矿山边坡柳条筐固坑栽植法
CN103718883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和方法
CN203723178U (zh) * 2014-03-07 2014-07-23 大连润璟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旱地区园林植树用防渗膜
CN104081983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102A (zh) * 2001-08-27 2002-02-20 银川市兰天实用技术研究所 干旱、高温复杂地带植树方法及灌溉装置
CN102257945A (zh) * 2010-10-30 2011-11-30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矿山边坡柳条筐固坑栽植法
CN103718883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和方法
CN203723178U (zh) * 2014-03-07 2014-07-23 大连润璟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旱地区园林植树用防渗膜
CN104081983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士余等: "百喜草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叶松清等: "百喜草的栽培技术", 《草坪与草原》 *
孙姒纫等: "百喜草的特性、功效及种植", 《广东农业科学》 *
张彦平: "草被植物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纪喜宁等: "坡面直播种植百喜草的技术研究", 《广东水利水电》 *
龙忠富等: "百喜草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初探", 《山东农业生物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168A (zh) * 2015-06-10 2015-10-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减少土壤侵蚀的植被配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815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1572B (zh) 一种用于治理红壤强度侵蚀坡地的方法
CN107646560B (zh) 高寒牧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CN104221699B (zh) 一种美国红枫的栽培管理技术
CN105010068B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5917903B (zh)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5210770B (zh) 风沙前沿荒漠区梭梭仿生态造林方法
CN103814727B (zh) 一种极度干旱地区谷子杂交种节水种植的方法
CN101822193A (zh) 一种白刺花的快速种植方法
CN107318418A (zh) 一种亚高山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方法
CN114532133A (zh) 一种枸杞果园生草种植方法
CN101960967A (zh) 应用于生态护坡的植物幼苗营养块及其应用方法
CN105284228A (zh)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CN107155790A (zh)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改良盐碱土质的方法
CN109924072A (zh) 一种高寒牧区沙化土地种植牧草的方法
CN107211785A (zh) 一种对沙漠地区进行大面积整地、及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10521504B (zh) 一种滨海盐碱坡地牧草种植方法
CN107278740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种植新技术
CN106962100A (zh) 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
CN107750838B (zh) 一种方竹优化丰产栽培方法
CN105830848A (zh) 一种重度盐碱地柳枝稷建成植被的方法
CN110249897B (zh) 一种通过间作银杏和芍药防治坡地水土流失的方法
CN104620815B (zh)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CN104335806B (zh) 一种适于北方地区冬播结缕草的方法
CN110301276A (zh) 一种杂交桑快速建园的方法
CN102823356B (zh) 一种种植菌草治沙的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Yuxiao

Inventor after: Shi Liangtao

Inventor after: Wang Hailin

Inventor after: Xiao Chunyan

Inventor after: He Na

Inventor after: Guo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Wei Yali

Inventor after: Liu Gangcai

Inventor after: Jin Jie

Inventor after: Zhao Tongqian

Inventor before: He Yuxiao

Inventor before: Wang Hailin

Inventor before: Xiao Chunyan

Inventor before: He Na

Inventor before: Wei Yali

Inventor before: Liu Gangcai

Inventor before: Jin Jie

Inventor before: Shi Liang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