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8382B -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8382B
CN104608382B CN201510025982.4A CN201510025982A CN104608382B CN 104608382 B CN104608382 B CN 104608382B CN 201510025982 A CN201510025982 A CN 201510025982A CN 104608382 B CN104608382 B CN 104608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platform
function
substrate
atm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59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8382A (zh
Inventor
田小永
杨春成
刘腾飞
李涤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259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8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8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8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机,打印机外部为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内打印机的出气孔与温度控制装置进气孔,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的出气孔连接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内打印机的进气孔,打印机的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与减振平台连接,减振平台上连接有打印平台;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内面含有能够保证壳体内温度场稳定的保温层,保温层外是屏蔽打印过程产生噪音的减噪层,减噪层外是防止打印机与外界相互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层以及保证机器强度的保护层,本发明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以及保证与宇航平台的匹配性,实现太空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宇航技术的发展,“太空制造”的概念与实现方法,也在逐渐发展与完善。“太空制造”是指可以实现对宇航器、空间站、外星基地等里的易损易耗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微型人造卫星、雷达以及太阳能接收板等零部件的按需在轨快速制造。而“太空制造”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微重力环境,微重力环境是指在失重的作用下,系统的表观重量远小于其实际重量的环境。在微重力环境下,由密度差异引起的沉降现象和重力引起的对流将几乎消失,材料的凝固结晶过程也将有所不同,气体的热对流将会失效,机械设备的工作也会在失重的状态下。因此,考虑如何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零件制造是一个核心的问题。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可以“打印”出真实物体的3D打印机,采用分层加工、累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很好地适合于微重力环境下的零件制造,但由于空间环境微重力的特殊性,对3D打印材料及工艺提出了诸多限制,而且考虑到太空环境中使用装备在节能、减重等方面的因素,对于3D打印工艺的与宇航平台相匹配性、低功耗也有要求。然而,国内外在太空3D打印领域的研究极少,属于技术空白领域。太空舱内3D打印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现有3D打印设备结构设计及强度不能满足推进发射、太空环境的要求;
2)现有的3D打印方法与宇航平台的不匹配性,如热量控制、气体控制、工作功率要求、安全性等;
2)目前的3D打印技术并未考虑到微重力环境的影响,而微重力环境将会影响3D打印的热过程、熔体流动过程、熔体结晶过程、打印机硬件结构以及打印件的打印精度、力学性能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3D打印方法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可以很好地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以及保证与宇航平台的匹配性,从而实现太空制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机20,打印机20外部为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进气孔,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行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打印机20的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与减振平台7连接,减振平台7上连接有打印平台6;
所述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其内面含有能够保证壳体内温度场稳定的保温层2,保温层2外是屏蔽打印过程产生噪音的减噪层3,减噪层3外是防止打印机20与外界相互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层4,电磁屏蔽层4外是以及保证机器强度的保护层5。
所述的打印平台6是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或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采用X轴9、Y轴10与Z轴11连接组成的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打印头12在基板13进行3D打印;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采用多自由度机械手臂14夹持打印头12实现在基板13的3D打印;打印头12上连接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通过数据线16连接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数据线16连接基板调平装置18,基板13连接在基板调平装置18上,基板调平装置18连接在减振平台7上。
所述的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3D打印工作之前,先关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然后,开启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在工作过程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的出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该过程形成的气体强制对流过程可以保证微重力环境下打印机内部均匀的温度与气氛环境;
2)在以上所形成的打印环境下,打印机20内的打印平台6开始进行打印工作;
3)在打印工作刚开始时,压力传感器15通过实时检测打印头12与基板13上的压力值输入到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分析比较输出相对应的命令控制基板调平装置18进行运动,使打印头12与基板13间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实现基板13的自动调平;
4)然后,在整个打印过程中,打印平台6根据三维模型数据信息进行模型的3D打印,期间,中央处理器17根据压力传感器15的信号,实时自适应生成工艺参数,控制打印头12与打印平台6的实时运动,从而控制零件的缺陷,增强零件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5)打印平台6与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实现分离式连接,打印机20工作过程中通过减振平台7的阻尼作用使打印机20产生的振动被消除掉。
本发明的3D打印装置打印机外壳采用多材料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其中包括保温层2、减噪层3、电磁屏蔽层4、保护层5来保证打印机运行的安全性;采用运动机构与外壳分离式弹性连接,减小运动振动干扰,保证打印过程的稳定性;采用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过滤净化打印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强制对流方式控制打印时的整体温度场,从而保护宇航平台气氛,以及避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无气体对流现象;采用半闭环压力传感控制装置,进行打印平台的调平和缺陷的控制。综上所述,本发明很好地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以及保证与宇航平台的匹配性,从而实现太空制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打印机2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结构示意图。
图3是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结构示意图。
图5是自动调平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机20,打印机20外部为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进气孔,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行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该过程形成的气体强制对流过程保证微重力环境下打印机内部均匀的温度与气氛环境,打印机20的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与减振平台7连接,减振平台7上连接有打印平台6;
参照图2,所述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其内面含有能够保证壳体内温度场稳定的保温层2,保温层2外是屏蔽打印过程产生噪音的减噪层3,减噪层3外是防止打印机20与外界相互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层4,电磁屏蔽层4外是以及保证机器强度的保护层5,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打印环境,保证与太空舱的匹配性与安全性;
所述的打印平台6,是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或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参照图3,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采用X轴9、Y轴10与Z轴11连接组成的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打印头12在基板13进行3D打印;参照图4,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采用多自由度机械手臂14夹持打印头12实现在基板13的3D打印;参照图5,打印头12上连接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实时检测打印头12与基板13上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15通过数据线16连接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数据线16连接基板调平装置18,基板13连接在基板调平装置18上,基板调平装置18连接在减振平台7上,中央处理器17控制基板调平装置18进行自动调平运动,进而带动基板13进行相应运动。
所述的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3D打印工作之前,先关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然后,开启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在工作过程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的出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行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该过程形成的气体强制对流过程可以保证微重力环境下打印机内部均匀的温度与气氛环境;
2)在以上所形成的打印环境下,打印机20内的打印平台6开始进行打印工作;
3)在打印工作刚开始时,压力传感器15通过实时检测打印头12与基板13上的压力值输入到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分析比较输出相对应的命令控制基板调平装置18进行运动,使打印头12与基板13间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实现基板13的自动调平;
4)然后,在整个打印过程中,打印平台6根据三维模型数据信息进行模型的3D打印,期间,中央处理器17根据压力传感器15的信号,实时自适应生成工艺参数,控制打印头12与打印平台6的实时运动,从而控制零件的缺陷,增强零件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5)打印平台6与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实现分离式连接,打印机20工作过程中通过减振平台7的阻尼作用使打印机20产生的振动被消除掉。

Claims (3)

1.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机(20),其特征在于:打印机(20)外部为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的出气孔通过导气软管(19)连接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内打印机(20)的进气孔,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行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打印机(20)的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与减振平台(7)连接,减振平台(7)上连接有打印平台(6);
所述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其内面含有能够保证壳体内温度场稳定的保温层(2),保温层(2)外是屏蔽打印过程产生噪音的减噪层(3),减噪层(3)外是防止打印机(20)与外界相互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层(4),电磁屏蔽层(4)外是以及保证机器强度的保护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印平台(6)是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或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XYZ型三维工作平台(21)采用X轴(9)、Y轴(10)与Z轴(11)连接组成的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打印头(12)在基板(13)进行3D打印;多自由度机械手臂平台(22)采用多自由度机械手臂(14)夹持打印头(12)实现在基板(13)的3D打印;打印头(12)上连接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通过数据线(16)连接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数据线(16)连接基板调平装置(18),基板(13)连接在基板调平装置(18)上,基板调平装置(18)连接在减振平台(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3D打印工作之前,先关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然后,开启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在工作过程中,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的出气孔将打印机(20)内气体通过导气软管(19)送入到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中,气氛与温度控制装置(8)进行对气体的过滤净化与气体的温度控制,再送入到打印机(20)内,该过程形成的气体强制对流过程可以保证微重力环境下打印机内部均匀的温度与气氛环境;
2)在以上所形成的打印环境下,打印机(20)内的打印平台(6)开始进行打印工作;
3)在打印工作刚开始时,压力传感器(15)通过实时检测打印头(12)与基板(13)上的压力值输入到中央处理器(17),中央处理器(17)通过分析比较输出相对应的命令控制基板调平装置(18)进行运动,使打印头(12)与基板(13)间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实现基板(13)的自动调平;
4)然后,在整个打印过程中,打印平台(6)根据三维模型数据信息进行模型的3D打印,期间,中央处理器(17)根据压力传感器(15)的信号,实时自适应生成工艺参数,控制打印头(12)与打印平台(6)的实时运动,从而控制零件的缺陷,增强零件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5)打印平台(6)与功能复合封闭式壳体(1)实现分离式连接,打印机(20)工作过程中通过减振平台(7)的阻尼作用使打印机(20)产生的振动被消除掉。
CN201510025982.4A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Active CN104608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982.4A CN104608382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982.4A CN104608382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382A CN104608382A (zh) 2015-05-13
CN104608382B true CN104608382B (zh) 2016-08-24

Family

ID=5314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5982.4A Active CN104608382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8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5390A (zh) * 2015-05-20 2015-09-0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工作箱
CN105252770B (zh) * 2015-11-10 2018-04-0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方法和三维打印机
CN105716892A (zh) * 2016-02-01 2016-06-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太空环境3d打印的地面模拟实验设备
US11204597B2 (en) 2016-05-20 2021-12-21 Moog Inc. Outer space digital logistics system
CN108437153A (zh) * 2018-03-05 2018-08-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月球基地外壳层的建造方法
CN108908930A (zh) * 2018-07-04 2018-11-30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隐身吸波体3d打印成型设备及方法
CN109747864B (zh) * 2018-12-24 2022-04-22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重力梯度卫星
CN109551763A (zh) * 2019-01-16 2019-04-02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原位利用地外行星资源制备复杂结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16290B (zh) * 2019-07-03 2021-08-10 上海大学 一种微重力环境下材料3d打印系统
CN110625258B (zh) * 2019-09-26 2022-02-11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面向失重飞行和真空工况的金属增材制造装置
CN111136274B (zh) * 2020-02-29 2021-01-05 西北工业大学 面向太空制造的压差驱动式均匀金属微滴可控喷射装置
CN113274856B (zh) * 2021-04-21 2022-08-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8684A (zh) * 2014-04-30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实现温度控制的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方法
CN104002483A (zh) * 2014-06-18 2014-08-27 北京化工大学 热力磁多场耦合电控磁流体压塑3d打印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03876241U (zh) * 2014-06-17 2014-10-15 韩成超 一种恒温桌面3d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64539C (en) * 2012-01-16 2015-02-10 Husky Oil Operations Limited Method for creating a 3d model of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and method for comparative testing of hydrocarbon recovery techniqu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8684A (zh) * 2014-04-30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实现温度控制的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方法
CN203876241U (zh) * 2014-06-17 2014-10-15 韩成超 一种恒温桌面3d打印机
CN104002483A (zh) * 2014-06-18 2014-08-27 北京化工大学 热力磁多场耦合电控磁流体压塑3d打印成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382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8382B (zh)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CA2979783C (en) Aircraft monitoring system
Türk et al. Combin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advanced composites for highly integrated robotic structures
CN104500646B (zh) 船舶智能防振3d打印机
Vasista et al. Evaluation of a compliant droop-nose morphing wing tip via experimental tests
Yan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flexible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thin-walled parts: A review
CN107016181A (zh) 一种舱门结构静强度计算方法
CN107066703A (zh) 一种舱门结构静强度计算方法
Jagtap et al. Control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using reduced ord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Siggard et al. Structurally embedded electrical systems using ultrasonic consolidation (UC)
CN110773740B (zh) 一种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6110B (zh) 一种海上起重机时间最优轨迹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43238B (zh) 一种未知频率谐波干扰下的火星着陆器抗干扰控制器
Tamir et al. 3D printing in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realm of Industry 4.0
CN105818999B (zh) 一种直升机舱门互换协调安装方法
CN113031655B (zh) 一种伴有负载升降的飞行吊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63038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气浮遥操作平台
CN207173986U (zh) 一种无人机桥梁巡检系统
CN113608440B (zh) 一种考虑绳长变化的船用吊艇系统减摆控制方法
Sinkez et al. Design for multi-axis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with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men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pplications
Seregi et al. Weight reduction of a drone using generative design
Rogelio et al. Modal Analysi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 3D Printed X-ray Film Handler for Assistant Robotic System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Le Néel et al. 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ulti material sand mold
CN205951291U (zh) 一种3d打印机横向滤震支撑结构
CN106585963A (zh) 空中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