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6834A - 一种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6834A
CN104606834A CN201310542500.3A CN201310542500A CN104606834A CN 104606834 A CN104606834 A CN 104606834A CN 201310542500 A CN201310542500 A CN 201310542500A CN 104606834 A CN104606834 A CN 10460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cord
mentioned
building
rop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25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旭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425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6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6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5/00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 A62C35/58Pipe-line systems
    • A62C35/68Details, e.g. of pipes or valve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所述建筑的上方设置有放绳设备,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可移动设置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上述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悬臂构件移动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并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附属楼的屋面或接近附属楼屋面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一种具有火灾救援设备的建筑。
背景技术
世界第二高塔,540米高的俄罗斯奥斯坦金诺电视塔火灾,导致俄罗斯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全部停播,莫斯科所有寻呼台和内务部、莫斯科急救系统的通信中断,4人困在电梯里死亡,多人受伤,电视塔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震惊世界,高层建筑的火灾一直都在牵引着人们视线,但在火灾时消防电梯的可靠性问题更值得深思。还有现有消防救生采用的举臂登高消防车,一般可实施53米高的火灾扑救和救人,即大约相当于15层的高度,一旦15楼以上高层发生火灾,除徒步拎水带上楼灭火,更多的时候消防官兵只能望“火”兴叹,更别提上楼救人。消防云梯车的登高是有极限的,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至5级,消防云梯车就无法升高作业。这样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或有人员被困,消防云梯就难以发挥作用,一般情况被困人员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逃生,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全,消火栓门存在被居民用杂物堵住等各种现象,更是给救火逃生带来阻力。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和日益密集,楼房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在发生火灾等危急情形下,人们行之有效的灭火救援手段却非常少,而消防灭火救生的手段和灭火救生高度又受限制,如今研究开发高楼灭火救援的有效方法成为迫切的问题,我们急需有效的高楼灭火救援手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所述建筑的上方设置有放绳设备,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可移动设置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上述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设置在结构框架的托板上或吊件上或卷绕在卷绳盘上或者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设置在悬臂构件的托板上或吊件上或卷绕在卷绳盘上,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被控制向下降落到所述建筑的下方而挂拉在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悬臂构件移动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并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同时或先后降落到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附属楼的屋面或接近附属楼屋面的位置,上述拉绳一可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或救援人或救援物连接,上述拉绳二可与一种卷绳装置连接或被人牵引。其中,所述胶管上连接有胶管拉绳,具体方式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所述建筑上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防脱槽滑轮,每隔一段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有胶管拉绳,胶管拉绳伴随胶管卷绕在所述电动卷管器上,上述胶管拉绳从电动卷管器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槽滑轮或转盘或转轮或滚筒或圆杆形成一卷或一束胶管拉绳,上述一卷或一束胶管拉绳设置在所述的降绳设备上;所述建筑上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防脱槽滑轮,每隔一段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有胶管拉绳,胶管拉绳伴随胶管卷绕在所述电动卷管器上,上述胶管拉绳从电动卷管器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槽滑轮或转盘或转轮或滚筒或圆杆后设置在预埋管内向所述建筑的下方楼层延伸或向所述建筑的外部延伸;每隔一段设定的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设置有胶管拉绳,上述胶管拉绳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上述设定的距离,上述各段的胶管拉绳之间之间或通过胶管接头或通过胶管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上述胶管拉绳伴随胶管卷绕在所述电动卷管器上并固定于电动卷管器上,胶管降落后每段设定距离的胶管的重力作用在每段的胶管拉绳上,每段的胶管拉绳连接挂拉在上述电动卷管器上,这样降落的胶管的重量就传递到胶管拉绳上,保证建筑上方的胶管及胶管接头不会集中承受下方胶管的重量;在胶管接头的两侧的胶管上设置有连接拉绳或连接件,保证降落后的胶管接头以及胶管接头和胶管的咬和交接部分不会受力或少受力。
其中,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距离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设定的距离如在2米以上的位置停止或者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距离所述建筑的附属层屋面设定的距离如在2米以上的位置停止,具体技术方案包括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长度为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减少设定的距离,拉绳一的末端连接有重物,拉绳一的重力大于拉绳二的重力,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拉绳一受控制先降落后拉绳二降落;
在所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两侧的拉绳一上设置电磁夹一,在拉绳二上设置电磁夹二,电磁夹一夹住穿过的拉绳一,电磁夹二夹住穿过的拉绳二,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之间的拉绳一或拉绳二之间多留两倍的上述设定的距离,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过电线与一个电路控制板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电缆延伸到建筑的下方与控制开关连接,救援人在建筑下方启动控制开关后即可启动电路控制板按设定程序动作,拉绳一和拉绳二被控制先后降落到上述离地面设定的距离时停止,在地面启动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开关控制延时后让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电打开,上述预留的两倍的上述设定的距离的绳索就降落下来通提供使用;
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末端活动连接,拉绳一和拉绳二的长度为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减少设定的距离,这样在建筑下方控制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后即可在离地面设定距离的位置停止,地面救援人员可通过移动扶梯解开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并分别与一段绳索连接从而延伸拉绳一和拉绳二的长度提供地面使用。
其中,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拉绳一和拉绳二先后降落,技术方案包括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拉绳二的重量比拉绳一的重量大,拉绳一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可阻止拉绳一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拉绳二被控制先降落;
所述拉绳一的重量比拉绳二的重量大,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拉绳一被控制先降落;
所述拉绳一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和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所述拉绳一的长度大于拉绳二的长度,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上述托板一和托板二受电机控制或受控制拉绳控制可先打开托板一再打开托板二让拉绳一先降落再让拉绳二降落,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设置有转轮一、转轮二,转轮一和转轮二间隔一定距离并且转轮一和转轮二滚动方向一致,所述绳索绕过转轮一、转轮二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转轮一和转轮二为防脱绳转轮,上述转轮一和转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保证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同时降落时不会缠绕在一起,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支撑件一,支撑件一与控制拉绳一连接,托板二的下方设置有支撑件二,支撑件二与控制拉绳二连接,托板一、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先后拉动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就可控制托板一和托板二先后向下翻转让拉绳一和拉绳二不同时降落,以防拉绳一和拉绳二缠绕,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托板一受电机一控制,托板二受电机二控制,电机一和电机二通过电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连接,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可控制电机一和电机二先后启动让托板一和托板二先后向下打开,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在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的旁侧设置有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电磁夹一夹住穿过的拉绳一,电磁夹二夹住穿过的拉绳二,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过电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连接,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可先后打开让拉绳一和拉绳二先后降落,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卷绕在卷绳盘一上,拉绳二卷绕在卷绳盘二上,所述拉绳一的长度大于拉绳二的长度,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凸物如绳结或绳夹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卷绳盘一和卷绳盘二可滚动设置在轨道上,轨道设置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卷绳盘一受电机一或控制拉绳一控制,卷绳盘二受电机二或控制拉绳二控制,电机一与控制电缆一连接,电机二与控制电缆二连接,控制电缆一控制电缆二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一和控制开关二连接,上述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设置在预埋管内向建筑下方或外部延伸设置,拉绳二可被控制先降落,延时后拉绳一可被控制再降落;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拉绳一和灭火喷枪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和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上述托板一和托板二受电机控制或受控制拉绳控制可先打开托板一再打开托板二让拉绳一和灭火喷枪先降落再让拉绳二降落,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设置有转轮一、转轮二,转轮一和转轮间隔一定距离并且转轮一和转轮而的滚动方向一致,所述绳索绕过转轮一、转轮二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转轮一和转轮二为防脱绳转轮,所述拉绳一和灭火喷枪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和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上述转轮一和转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保证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同时降落时不会缠绕在一起,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拉绳一和灭火喷枪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支撑件一,支撑件一与控制拉绳一连接,托板二的下方设置有支撑件二,支撑件二与控制拉绳二连接,托板一、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先后拉动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就可控制托板一和托板二先后向下翻转让连接有灭火喷枪的拉绳一和拉绳二不同时降落,以防拉绳一和拉绳二缠绕,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拉绳一和灭火喷枪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托板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托板一受电机一控制,托板二受电机二控制,电机一和电机二通过电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连接,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可控制电机一和电机二先后启动让托板一和托板二先后向下打开,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建筑上方的悬臂上在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的旁侧设置有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电磁夹一夹住穿过的连接有灭火喷枪的拉绳一,电磁夹二夹住穿过的拉绳二,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过电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连接,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可先后打开让拉绳一和拉绳二先后降落,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可分别卷绕在卷绳盘上;
所述拉绳一与灭火喷枪的中间部分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灭火喷枪的连接件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拉绳一卷绕连接在卷绳盘一上,卷绳盘与上述灭火喷枪或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拉绳二卷绕连接在卷绳盘二上,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凸物如绳结或绳夹可阻止拉绳二穿过上述防脱线滑轮的线槽,卷绳盘一设置在托板一上,卷绳盘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受电机一或控制拉绳一控制,卷绳盘二受电机二或控制拉绳二控制,电机一与控制电缆一连接,电机二与控制电缆二连接,控制电缆一、控制电缆二向下延伸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与控制开关一和控制开关二连接,上述控制拉绳一和控制拉绳二设置在预埋管内向建筑下方或外部延伸设置,拉绳一可被控制先降落,延时后拉绳二被控制再降落;
所述滑轮为防脱线滑轮,所述防脱线滑轮旁的拉绳一或拉绳二设置有电磁夹,电磁夹固定住穿过的拉绳一或拉绳二,拉绳一或拉绳二延伸卷绕成一卷设置在可转动的托板上;
所述拉绳一卷绕在卷绳盘一上,所述拉绳二卷绕在卷绳盘二上,卷绳盘一设置有电磁夹一,卷绳盘二设置有电磁夹二,电磁夹一固定住卷绳盘一,电磁夹二固定住卷绳盘二,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与连接有控制开关一的控制电路连接或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过控制电缆二与控制开关二连接,上述控制开关一或控制开关二设置在所述建筑的下方,启动控制开关一或启动控制开关二即可控制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打开的先后顺序和延时时间;
拉绳一设置在托板一上,拉绳二设置在托板二上,托板一和托板二由电机控制先后延时打开;
在滑轮旁的拉绳二上设置有一个电磁夹或一个绳结,上述拉绳一的所承受的重力比拉绳二承受的重力大,先控制拉绳一降落,再控制拉绳二降落,由于上述电磁夹或一个绳结的设计,拉绳一不能拉动拉绳二穿过滑轮,这样可设计拉绳一先降落到离地面3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停止,再控制拉绳二降落到离地面3米左右的距离停止,救援人员可通过移动楼梯把拉绳一的末端的绳结打开延伸拉绳一的长度到地面提供使用,把拉绳二的末端的绳结打开延伸拉绳二的长度到地面提供使用,或者救援人员可通过移动楼梯把拉绳一的末端连接绳索到地面提供使用,把拉绳二末端连接绳索到地面提供使用。
其中,所述放绳设备连接有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线,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上述控制电缆线或控制拉线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
其中,所述结构框架或悬臂构件设置有转轮一、转轮二,转轮一和转轮二间隔一定距离并且转轮一和转轮而的滚动方向一致,所述绳索绕过转轮一、转轮二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转轮一和转轮二为防脱绳转轮。
其中,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末端活动连接并共同卷绕成一束或盘卷在卷绳轮上。
其中,所述拉绳一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灭火设备的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中间部分连接并有连接点,在上述连接点的两侧的灭火设备的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上或在上述连接点的两侧的连接件上各连接有一根或多根牵引绳,上述灭火设备的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设置在托板上或吊件上。
其中,所述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设置在一个排架上,所述拉绳一与上述排架的中间部分连接或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中间部分连接并均有连接点,在上述连接点的旁侧的排架上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可被人牵引调整所述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位置和方向,上述排架的前面部分设置有弯钩,上述细水雾灭火设备包括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中压细水雾灭火设备、低压细水雾灭火设备。
其中,所述拉绳二直接或通过变向转轮与一种卷绳装置的转动轴连接或与一种卷绳装置的转动轴相连的连接线连接,上述卷绳装置可通过拉绳一带动上述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向上或向下运动。
其中,所述放绳设备的具体结构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设置在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上述结构框架上设置有轨道,轨道上可滑动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可带动悬臂构件移动伸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上述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的末端的托板上或吊件上,上述托板或吊件连接有打开电机或控制拉绳,上述托板或吊件可被打开电机控制打开或被牵引绳牵引拉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垂落到所述建筑的下方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垂落到所述建筑的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上述移动电机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或与控制开关连接的控制绳索,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绳索、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电缆还可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设置在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上述结构框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可转动连接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转轴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带动悬臂构件转动而移动伸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所述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上述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的末端的托板上或吊件上,上述托板或吊件连接有打开电机或控制拉绳,上述托板或吊件可被打开电动控制打开或被牵引绳牵引拉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垂落到所述建筑的下方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垂落到所述建筑的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上述旋转电机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或与控制开关连接的控制绳索,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绳索、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电缆还可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还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箱盖,箱盖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有绳索穿过防脱线滑轮在防脱线滑轮的两侧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电机可被控制带动上述箱盖围绕其转轴转动到所述建筑的外墙外侧并释放拉绳一和拉绳二,箱盖上设置有用来卷绕拉绳一的转轴一、用来卷绕拉绳二的转轴二、用来容纳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托板,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或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
所述悬臂构件采用机械手,机械手设置在结构框架上,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结构框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有绳索穿过防脱线滑轮在防脱线滑轮的两侧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机械手可被控制抓拿起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并移动到外墙外侧释放,上述机械手连接有带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还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可转动齿轮、用来送放拉绳一和拉绳二的输送板、与输送板可转动连接的用来容纳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可开启的托板,上述输送板连接在带有可转动齿轮的连轴上,可转动齿轮设置在齿轮轨道上,可转动齿轮与齿轮轨道的齿轮吻合,上述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输送板上并通过链带与可转动齿轮连接,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设置在开关盒内的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放置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托板、顶杆,上述顶杆支撑住上述托板,顶杆可转动让失去支撑的托板可围绕一根转轴向下方转动,上述顶杆连接有控制拉绳,上述控制拉绳可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拉绳的端头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的开关盒内。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循环带,循环带套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外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设置在结构框架上,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电机可带动上述主动滚筒滚动并带动循环带循环转动,上述循环带上设置所述的拉绳一和拉绳二,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设置在预埋管内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
其中,所述建筑设置有轨道,所述放绳设备的底部可嵌入设置在轨道内,上述放绳设备设置有移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上述移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可通过转轮改变方向设置沿所述建筑的两侧的延伸下来,所述建筑下方的救援人员可拉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让上述放绳设备在轨道上滑动而改变位置。
其中,所述建筑设置有轨道,所述放绳设备的底部可嵌入设置在轨道上,上述放绳设备设置有电机,上述电机可带动放绳设备在轨道上滑动而改变位置,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或上述控制电缆可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上述控制开关连接。
其中,所述建筑的下方设置有防火栓,所述防火栓通过消防水带与所述消防水枪连接,上述消防水枪的金属接头之间连接有钢丝或绳索,上述钢丝或绳索的长度小于上述金属接头之间的水带长度。
其中,所述建筑的下方设置有细水雾灭火设备,所述细水雾灭火设备通过胶管与所述的灭火喷枪连接,所述胶管上连接有胶管拉绳,具体方式或特征包括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每隔一段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有胶管拉绳;
每隔一段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有胶管拉绳,胶管拉绳伴随胶管卷绕在卷管器或电动卷管器上;
每隔一段设定的距离的胶管接头之间连接设置有胶管拉绳,上述胶管拉绳的长度小于上述设定的距离;
所述胶管连接有胶管接头,上述胶管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胶管拉绳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穿绳或穿钢丝用的孔洞;
所述胶管连接有胶管接头,上述胶管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胶管拉绳的管夹,管夹上设置有孔洞;
每隔一段设定的距离的胶管之间连接设置有胶管拉绳,上述胶管拉绳的长度小于上述设定的距离;
所述胶管设置有管夹,上述管夹设置有孔洞;
每隔一段设定的距离的胶管和胶管接头之间连接设置有胶管拉绳,上述胶管拉绳的长度小于上述设定的距离;
在所述胶管接头的两侧的胶管上设置有胶管拉绳或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发生火灾时,救援人员就可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上按动控制开关或拉动控制拉绳或控制绳索,这样就可启动设置在屋面层或避难层上的放绳设备,放绳设备就可让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垂落到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着垂落到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如上述技术方案,救援人员就可把上述拉绳一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或救援人或救援物连接,同时救援人员把拉绳二与一种卷绳装置连接,或者拉绳二被人牵引后,通过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拉绳一可带动连接的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或救援人或救援物上升到目标处。当所述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设置在一个排架上,所述拉绳一与上述排架的中间部分连接或拉绳一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中间部分连接并均有连接点,在上述连接点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的排架上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可被人牵引调整所述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位置和方向,上述排架的前面部分设置有弯钩,当上述排架上升到着火层的窗户时,救援人员可调整上述牵引绳方向和力量使上述排架上的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对准窗户,并可用上述排架前部的弯钩伸进窗户并钩住窗户内侧的边缘,保证水枪出水时产生反坐力对水枪的方向产生的抖动影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就可解决现有消防车喷水高度受限制的弊端,这样当超过现有消防车的喷射高度的楼层发生火灾时就可通过上述方案灭火救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着火层的逃生人员固定连接在上述拉绳二后可在拉绳一的牵引下缓慢安全降落,这就增加了火灾时的逃生通道。还有如上述技术方案,火灾时救援人员就可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上按动控制开关或拉动控制拉绳,这样就可启动设置在屋面层上的放绳设备,放绳设备就可让上述连接有灭火喷枪的拉绳一和拉绳二垂落到地面,救援人员就可把与上述拉绳一连接的灭火喷枪与地面上高压细水灭火设备的胶管快速连接,并在灭火喷枪的前后两侧连接上牵引绳,救援人员把上拉绳二连接到卷绳设备的转轴上利用卷绳设备向下拉动拉绳二,这样拉绳一就带动灭火喷枪、牵引绳、胶管上升到目标处,利用牵引绳调整灭火喷枪的方向进行灭火。还有如上述技术方案,火灾时救援人员就可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上按动控制开关或拉动控制拉绳,这样就可启动设置在屋面层上的放绳设备,放绳设备就可让上述连接有灭火喷枪的拉绳一、拉绳二降落,上述灭火喷枪连接有一段盘卷的胶管,拉绳二先垂落到地面,然后利用拉绳二牵引拉绳一降落让灭火喷枪和胶管降落到火灾目标处与设置在外墙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胶管接头快速连接,着火层的逃生人员就可利用灭火喷枪的方向进行灭火,这样就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灭火并保护着火层的逃生人员,着火层的逃生人员还可用灭火喷枪进入着火房间内进行深入灭火,并且设置在外墙上的胶管接头直径在5厘米左右,可设置在很小的盒体内并设置在外墙上或窗户的洞口上或窗户内侧的墙体内,这对设计影响不大且不影响外观。还有如上述技术方案,火灾时救援人员就可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上按动控制开关或拉动控制拉绳,这样就可启动设置在屋面层上的放绳设备,放绳设备就可让上述连接有灭火喷枪的拉绳一、拉绳二降落,上述灭火喷枪的前后两侧连接有牵引绳,拉绳二、牵引绳先垂落到地面,然后利用拉绳二和牵引绳让灭火喷枪先降落到火灾目标处,如着火层有逃生人员,逃生人员就可利用设置在窗户旁侧的与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连接的一卷胶管快速连接,着火层的逃生人员就可利用灭火喷枪的方向进行灭火,这样就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灭火并保护着火层的逃生人员,着火层的逃生人员还可用灭火喷枪进入着火房间内进行深入灭火,如果着火层没有人,那么就利用拉绳二和牵引绳控制拉绳一和灭火喷枪降落到地面与地面上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胶管连接后再控制拉绳一上的灭火喷枪上升到目标处,救援人员利用牵引绳调整灭火喷枪的方向进行灭火,这方案有双重使用灭火喷枪的方案,既可最快速度提供给着火层的逃生人员使用,也可提供给地面救援人员使用,此方案还有节约灭火喷枪数量的优点,即用一把灭火喷枪可提供给竖向所有的楼层使用,并且高压灭火喷枪造价高,需经常维保,灭火喷枪设置在屋面便于物业统一管理和维护并节约造价。所述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优点:充分利用了胶管的耐磨、耐高温、耐高压等特性以及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优点,并且如上所述,每隔一段距离的胶管上或胶管接头上连接有胶管拉绳,上述胶管拉绳与降落到建筑下方的拉绳连接后被救援人员牵拉,在胶管和灭火喷枪上升的过程,胶管拉绳受到拉绳的拉力提升,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每段设定距离的上升的胶管的重量是通过胶管拉绳传递的,不会受到建筑高度的影响,所以无论所述建筑有多高,上升的胶管的总重量就可分割成多段依附在胶管拉绳上,避免胶管的抗拉能力和接头、咬管部分的抗压能力、咬管部分的抗拉能力等技术指标满足不了随着高度的增加、重量增加产生对胶管的要求,这样上述胶管就可满足各种建筑高度的需求,也就是上述胶管可以被提升到任何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建筑屋面设置放绳设备的俯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建筑屋面设置放绳设备的侧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建筑屋面设置放绳设备的悬臂构件移动出所述建筑屋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设置的悬臂构件移动出所述建筑屋面降落拉绳一和拉绳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的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时救援人员进行灭火的侧视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放绳设备的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时救援人员进行灭火的侧视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建筑屋面设置放绳设备的俯视的剖面示意图。所述放绳设备8设置在所述建筑的靠近外墙的屋面1上,所述放绳设备8包括壳体2、结构框架、悬臂构件5,上述悬臂构件5设置在结构框架上并处于结构框架的壳体2内,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2,上述结构框架上设置有齿轮轨道11、齿轮轨道17,齿轮轨道11上和齿轮轨道17上可滑动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5,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5上设置有移动电机7,移动电机7可带动悬臂构件5移动伸出上述壳体2并停止在放绳设备8的旁侧,上述悬臂构件5上设置有转轮10和转轮19,有绳索13穿过上述转轮10和转轮19上,上述绳索13绕过转轮10和转轮19后形成一卷拉绳一15和一卷拉绳二16,上述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5的末端的托板18上,上述托板18连接有打开电机,上述托板18可被电动控制打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15和一卷拉绳二16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转轮10和转轮19,上述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垂落到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者垂落到所述建筑的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上述移动电机7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上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的开关盒内。上述悬臂构件5连接在带有可转动齿轮3和可转动齿轮9的连轴6上,可转动齿轮3和可转动齿轮9设置在齿轮轨道11和齿轮轨道17上,可转动齿轮3与齿轮轨道11的齿轮吻合,可转动齿轮9与齿轮轨道17的齿轮吻合,上述移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上述悬臂构件5上并通过链带12与可转动齿轮3和转动齿轮9的连轴6连接,上述移动电机7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可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的开关盒内,启动控制开关即可控制悬臂构件5移动到所述建筑的屋面1的外侧并打开托板18让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垂落到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者垂落到所述建筑的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设置在建筑屋面1的侧视的剖面示意图。所述放绳设备8设置在所述建筑的靠近外墙的屋面1上,所述放绳设备8包括壳体2、结构框架23、悬臂构件5,上述悬臂构件5设置在结构框架23上并处于结构框架23的壳体2内,结构框架23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2,上述结构框架23上设置有齿轮轨道17,齿轮轨道17上可滑动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5,悬臂构件5上设置有移动电机7,移动电机7可带动悬臂构件5移动伸出上述壳体2并停止在放绳设备8的旁侧,上述悬臂构件5上设置有转轮10和转轮19,有绳索13穿过上述转轮10和转轮19,上述绳索13绕过转轮10和转轮19后形成一卷拉绳一15和一卷拉绳二16,上述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5的末端的托板18上,上述托板18连接有打开电机,上述托板18可被电机控制打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15和一卷拉绳二16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转轮10和转轮19上,上述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垂落到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者垂落到所述建筑的附属层的屋面或接近附属层屋面的位置,上述移动电机7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20,上述控制电缆20设置在预埋管21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上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22的开关盒内。上述悬臂构件5连接在带有可转动齿轮9的连轴6上,可转动齿轮9设置在齿轮轨道17上,可转动齿轮9与齿轮轨道17的齿轮吻合,上述移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上述悬臂构件5上并通过链带12与连轴6连接,上述移动电机7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20,上述控制电缆20可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22的开关盒内。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设置的悬臂构件移动出所述建筑屋面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悬臂构件5在移动电机7的带动下滑动到所述建筑的屋面1的外侧。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设置的悬臂构件移动出所述建筑屋面降落拉绳一和拉绳二的侧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救援人员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控制电机7带动所述悬臂构件5移动到所述建筑的屋面1的外侧,并打开托板18让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降落下来。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放绳设备的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时救援人员进行灭火的侧视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地面救援人员25启动控制开关31通过控制电缆20控制电机7转动,电机7转动并带动悬臂构件5移动到所述建筑的外侧时打开托板18,拉绳一15和拉绳二16就降落到地面,地面上的救援人员把拉绳二16连接在卷绳装置30的转轴上,拉绳一15与消防水枪28的中间部分连接并有连接点27,在连接点27的前后两侧的消防水枪28上连接有牵引绳32和牵引绳33,消防水枪28通过水带29与消火栓35连接,上述消防水带的金属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受力绳索,受力绳索的长度小于上述金属连接管之间水带29的长度,这样上升的水带重量通过上述受力绳索向上传递,受力绳索的上端与上述拉绳一15连接或者把上述金属连接点处的受力绳索分别与拉绳一15连接,这样可保证上升的水带不会受到上述建筑高度的限制,无论上升多高都可满足水带的抗拉能力。如图5所示,在卷绳装置30的转动下,拉绳二16不断卷绕进卷绳装置30的转轴,拉绳一15在拉绳二16的带动下就带动消防水枪28上升到着火目标处,救援人员25拉动牵引绳32,救援人员26拉动牵引绳33,就可调整消防水枪28的枪口对准目标,打开消火栓35利用消防水枪28进行喷水灭火,当然我们还可设计如下:在连接点27的下方连接有一根牵引绳,在连接点27左右两侧的消防水枪上各连接有牵引绳,这样可增加对消防水枪28的控制能力和调整方向的能力。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放绳设备的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时救援人员进行灭火的侧视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建筑的屋面53靠近外墙的位置设置有放绳设备55,本实施例的放绳设备55采用一个转轮68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两个转轮,放绳设备55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相同部分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和说明,这里仅结合不同的部分进行介绍。地面救援人员69启动控制开关56通过控制电缆66控制电机52转动,电机52转动并带动悬臂构件50移动到所述建筑屋面53的外侧时打开托板51,拉绳一57和拉绳二62就降落到地面,地面上的救援人员把拉绳二62连接在卷绳装置65的转轴上,建筑外部的地面设置有与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连接的卷管器67,卷管器67上卷绕有胶管63,救援人员把上述拉绳一57与灭火喷枪59的中间部分连接并有连接点58,灭火喷枪59与胶管63连接,在上述连接点58的前后两侧的灭火喷枪59上连接有牵引绳60和牵引绳61,上述胶管29的金属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受力绳索,受力绳索的长度小于上述金属连接管之间胶管29的长度,这样上升的胶管重量通过上述受力绳索向上传递,受力绳索的上端与上述拉绳一57连接或者把上述金属连接点处的受力绳索分别与拉绳一57连接,这样可保证上升的胶管不会受到上述建筑高度的限制,无论上升多高都可满足胶管的抗拉能力。如图6所示,在卷绳装置65的转动下,拉绳二62不断卷绕进卷绳装置65的转轴,拉绳一57在拉绳二62的带动下就带动灭火喷枪59上升到着火目标处,救援人员69拉动牵引绳60,救援人员70拉动牵引绳61,就可调整灭火喷枪59的枪口对准目标,打开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利用灭火喷枪59即可进行喷水灭火,当然我们还可设计如下:在连接点58的下方连接有一根牵引绳,在连接点58左右两侧的消防水枪上各连接有牵引绳,这样可增加对消防水枪28的控制能力和调整方向的能力。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上方设置有放绳设备,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可移动设置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上述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悬臂构件移动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并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降落到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或附属楼的屋面或接近附属楼屋面的位置,上述拉绳一可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或救援人或救援物连接,上述拉绳二可与一种卷绳装置连接或被人牵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距离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设定的距离停止或者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距离所述建筑的附属层屋面设定的距离停止,具体技术方案包括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长度为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减少设定的距离,拉绳一的末端连接有重物,拉绳一的重力大于拉绳二的重力,在拉绳二的上端靠近所述防脱线滑轮的旁侧设置有凸物,拉绳一受控制先降落后拉绳二降落;
在所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两侧的拉绳一上设置电磁夹一,在拉绳二上设置电磁夹二,电磁夹一夹住穿过的拉绳一,电磁夹二夹住穿过的拉绳二,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之间的拉绳一或拉绳二之间多留两倍的上述设定的距离,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过电线与一个电路控制板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电缆延伸到建筑的下方与控制开关连接,救援人在建筑下方启动控制开关后即可启动电路控制板按设定程序动作,拉绳一和拉绳二被控制先后降落到上述离地面设定的距离时停止,在地面启动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开关控制延时后让电磁夹一和电磁夹二通电打开;
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末端活动连接,拉绳一和拉绳二的长度为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减少设定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控制拉绳一和拉绳二先后降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绳设备连接有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线,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放绳设备设置在所述建筑的设置高度,上述控制电缆线或控制拉线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一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灭火设备的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中间部分连接并有连接点,在上述连接点的两侧的灭火设备的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高压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上或在上述连接点的两侧的连接件上各连接有一根或多根牵引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设置在一个排架上,所述拉绳一与上述排架的中间部分连接或与消防水枪或灭火设备的发射枪或细水雾灭火设备的灭火喷枪或通气风口的中间部分连接并均有连接点,在上述连接点的旁侧的排架上连接有牵引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二直接或通过变向转轮与一种卷绳装置的转动轴连接或与一种卷绳装置的转动轴相连的连接线连接,上述卷绳装置可通过拉绳一带动上述拉绳二沿所述建筑的外墙向上或向下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绳设备的具体结构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设置在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上述结构框架上设置有轨道,轨道上可滑动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结构框架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可带动悬臂构件移动伸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上述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的末端的托板上或吊件上,上述托板或吊件连接有打开电机或控制拉绳,上述托板或吊件可被打开电机控制打开或被牵引绳牵引拉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上述移动电机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或与控制开关连接的控制绳索,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绳索、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壳体、结构框架、悬臂构件,上述悬臂构件设置在结构框架上并处于壳体内,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上述结构框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可转动连接设置有上述悬臂构件,转轴上或悬臂构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带动悬臂构件转动而移动伸出上述壳体并停止在所述放绳设备的旁侧或停止在所述建筑的外侧,上述悬臂构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述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绕有绳索,上述绳索绕过防脱线滑轮或转轮或转盘或杆件后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上述拉绳一和拉绳二设置在上述悬臂构件的末端的托板上或吊件上,上述托板或吊件连接有打开电机或控制拉绳,上述托板或吊件可被打开电动控制打开或被牵引绳牵引拉开而使上述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向下降落延伸并挂拉在上述转轮或转盘或杆件上,上述旋转电机或打开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或与控制开关连接的控制绳索,上述控制电缆或控制绳索、上述控制拉绳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
所述放绳设备还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箱盖,箱盖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有绳索穿过防脱线滑轮在防脱线滑轮的两侧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箱盖上设置有用来卷绕拉绳一的转轴一、用来卷绕拉绳二的转轴二、用来容纳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托板,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或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
所述悬臂构件采用机械手,机械手设置在结构框架上,结构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述壳体,结构框架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有绳索穿过防脱线滑轮在防脱线滑轮的两侧形成一卷拉绳一和一卷拉绳二,机械手可被控制抓拿起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并移动到外墙外侧释放,上述机械手连接有带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还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可转动齿轮、用来送放拉绳一和拉绳二的输送板、与输送板可转动连接的用来容纳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可开启的托板,上述输送板连接在带有可转动齿轮的连轴上,可转动齿轮设置在齿轮轨道上,可转动齿轮与齿轮轨道的齿轮吻合,上述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输送板上并通过链带与可转动齿轮连接,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设置在开关盒内的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放置所述拉绳一和拉绳二的托板、顶杆,上述顶杆支撑住上述托板,上述顶杆连接有控制拉绳,上述控制拉绳可设置在预埋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上述控制拉绳的端头设置在所述建筑下方的外墙的开关盒内;
所述放绳设备包括循环带,循环带套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外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设置在结构框架上,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电机,电机可带动上述主动滚筒滚动并带动循环带循环转动,上述循环带上设置所述的拉绳一和拉绳二,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设置在预埋管内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控制开关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设置有轨道,所述放绳设备的底部可嵌入设置在轨道内,上述放绳设备设置有移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上述移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可通过转轮改变方向设置沿所述建筑的两侧的延伸下来,所述建筑下方的救援人员可拉动拉绳一和移动拉绳二让上述放绳设备在轨道上滑动而改变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设置有轨道,所述放绳设备的底部可嵌入设置在轨道上,上述放绳设备设置有电机,上述电机可带动放绳设备在轨道上滑动而改变位置,上述电机连接有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电缆,上述控制电缆与一块控制电路板连接或上述控制电缆可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底部或外部与上述控制开关连接。
CN201310542500.3A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建筑 Pending CN104606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2500.3A CN104606834A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2500.3A CN104606834A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6834A true CN104606834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4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2500.3A Pending CN104606834A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68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628A1 (zh) * 2014-05-26 2015-12-03 吴旭榕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6910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陈绍斌 高层楼房灭火救援的方法
CN102886107A (zh) * 2011-07-20 2013-01-23 黄力华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203663301U (zh) * 2013-11-05 2014-06-25 吴旭榕 一种建筑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6910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陈绍斌 高层楼房灭火救援的方法
CN102886107A (zh) * 2011-07-20 2013-01-23 黄力华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203663301U (zh) * 2013-11-05 2014-06-25 吴旭榕 一种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628A1 (zh) * 2014-05-26 2015-12-03 吴旭榕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1779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N203663309U (zh) 一种建筑
CN104606814A (zh) 一种建筑灭火救援的放绳设备
CN203663301U (zh) 一种建筑
CN203935528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N203663310U (zh) 一种建筑
CN203663308U (zh) 一种建筑
CN205031775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N104606834A (zh) 一种建筑
CN205031784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N205031776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建筑
CN205031783U (zh) 一种建筑的灭火救援系统
CN104906701A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建筑
CN104606835A (zh) 一种建筑
CN203663296U (zh) 一种建筑灭火救援的放绳设备
CN205031798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放绳设备
CN203989533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建筑
CN104606824A (zh) 一种建筑的灭火救援方法及配套设备
CN104606801A (zh) 一种火灾救援的方法及配套设备
CN104606806A (zh) 一种建筑
CN203663260U (zh) 一种灭火喷枪的胶管
CN204050698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建筑
CN203663306U (zh) 一种建筑
CN205031774U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系统的建筑
CN104922807A (zh) 一种建筑的灭火救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