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309B -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309B
CN104602309B CN201310523199.1A CN201310523199A CN104602309B CN 104602309 B CN104602309 B CN 104602309B CN 201310523199 A CN201310523199 A CN 201310523199A CN 104602309 B CN104602309 B CN 104602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messag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31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309A (zh
Inventor
林峰
郑周
许子辉
王徐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31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2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根据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如果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网络的速率比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本公开可以通过网络侧引导用户实现网络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网络,特别地,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运营商一般同时拥有多张无线通信网络牌照,例如,2G网络、3G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网络、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网络。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其接入速率也不同。例如,3G网络最大接入速率为21.6Mbps,而WLAN网络的802.11n技术标准可支持的最大接入速率达600Mbps。当前3G网络虽然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迅速增长的用户给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也带来了巨大压力。为进一步改善用户的无线上网业务感知,同时有效缓解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压力,如何自动引导用户尽可能地使用更高速率的网络,例如,WLAN、4G等网络,是当前各通信运营商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为满足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通信运营商在许多业务区域内,尤其是业务热点区域内,通常使用多种无线网络重叠覆盖部署。典型的场景如,同时部署2G、3G、WLAN等制式的多种无线基站,并通过同一套宽频的天馈系统对同一业务区域进行多网络重叠覆盖。对于这类重叠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引导用户由低速率网络切换到高速率网络。
目前所公开的无线网络自动引导切换方法都是通过终端技术实现的,由终端实时检测并在发现有更高速率的网络信号后发起无线网络切换请求。因此,用户终端需要修改并整合终端软件系统底层的网络驱动程序,或安装应用层的客户端软件,这样对终端软件和硬件的系统性能均提出较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终端的生产厂家、类型(例如,手机、PC、平板电脑等)、型号等繁多,硬件性能差异大,并且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多种多样,因此,上述方法在应用时存在突出的终端兼容性和适配性问题,全网的实现难度较大。另外,由终端实现无线网络自动引导切换技术,要求终端必须处在双网或多网同时工作状态,导致终端的发射功率、耗电量等较高,不环保、不利于用户长时间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在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可以通过网络侧引导用户实现网络间的切换。
本公开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其可以通过网络侧引导用户实现网络间的切换。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
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
根据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如果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网络的速率比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包括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文协议)报文和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报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Remote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计费请求数据报文;
自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
自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
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
检测单元,用于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如果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网络的速率比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包括UDP报文和TCP报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包括:
UDP报文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自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TCP报文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自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推送单元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根据自网络侧获取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分析出用户信息与用户当前所处的基站信息,再根据第一网络基站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用户,即,如果用户所接入的基站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则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在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的情况下,再根据检测出的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向用户推送可进行网络切换的提示信息。这样,在整个切换引导过程中,终端侧无需检测多网络的状况,只需根据网络侧指示进行网络切换即可,由此可见,本公开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终端引导网络切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系统的网络部署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用户信息识别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识别用户使用终端类型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信息推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要注意的是,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在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以及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可能不被详细讨论,但在适当的情况下意在成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为了克服现有无线网络自动切换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侧的业务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分析、而与用户终端无关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实时分析检测低速率网络的无线业务数据,自动发现处于多网重叠覆盖区域的无线上网用户,并根据该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检测结果自动选择短信或网页推送方式引导该用户从低速率网络切换到高速率网络。该方案完全基于网络系统,与用户终端无关,可以自动发现并引导用户从低速率网络向高速率网络切换,有效地改善了用户的无线上网业务感知,有效地缓解了通信运营商低速率网络的承载压力,提升其无线网络的整体利用率。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2,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根据获取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检测出网络切换所需的信息;
其中,该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DP报文和TCP报文。
S104,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
例如,可以对UDP报文进行分析,进而检测出包含在UDP报文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
S106,根据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业务区域(尤其是业务热点区域)通常被多种无线网络(如2G、3G、WLAN、4G等)重叠覆盖,以保证处于该区域的各种网络制式的移动用户均能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因此,处于这些业务区域的用户均是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如,可从2G网切换到3G网,或从3G网切换到WLAN网等),而覆盖这些业务区域的基站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可以根据网络覆盖状况,在第一网络的基站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第一网络中各个基站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
基于在步骤S104中检测出的用户所处基站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基站数据库可以判断出该用户是否支持网络切换,如果不支持网络切换,则流程结束。
S108,如果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具体地,在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自TCP报文中检测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该终端类型可以分为手机终端和非手机终端。
S110,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网络的速率比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具体地,如果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为手机终端,则可以选择短信方式为手机用户推送切换提示信息,否则,可以通过网页的方式向用户推送切换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手机当前处于网页浏览状态(例如,正在访问新浪等网站),则可以根据IP地址推送提示网页。如果手机不处于该状态,则无法支持该种推送方式。但是,无论手机处于何种状态,肯定都支持短信提醒方式。因此,对于手机终端,优选短信提醒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根据自网络侧获取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分析出用户信息与用户当前所处的基站信息,再根据第一网络基站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用户,即,如果用户所接入的基站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则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在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的情况下,再根据检测出的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向用户推送可进行网络切换的提示信息。这样,在整个切换引导过程中,终端侧无需检测多网络的状况,只需根据网络侧指示进行网络切换即可,由此可见,本公开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终端引导网络切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中,在步骤S104中,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
自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在步骤S108中,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
自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
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对低速率网络与高速率网络进行解释说明。
低速率网络与高速率网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新、更高速率网络技术出现后,原来所谓的“高速率网络”也就相对变成了“低速率网络”。一般而言,如果两个网络的速率至少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才被区分为高速率网络与低速率网络。
例如,2G无线网的速率为几百Kb/s,3G无线网的速率为几兆b/s,因此,就2G与3G无线网络而言,前者为低速率网络、后者为高速率网络;3G无线网的速率为几兆b/s,WLAN网络的速率为几十~几百兆b/s,因此,就3G无线网络与WLAN网络而言,前者为低速率网络、后者为高速率网络;同样,3G无线网的速率为几兆b/s,4G无线网的速率为几十~几百兆b/s,因此,就3G与4G无线网络而言,前者为低速率网络、后者为高速率网络。
若两种网络的速率在同一个数量级,则一般不作此区分。
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即相当于低速率网络,第二网络即相当于高速率网络。
设定A网络为低速率无线网络(例如,3G网络),B网络为高速率无线网络(例如,WLAN网络)。在A网络基站中,将信号覆盖区域与B网络重叠或基本重叠的基站称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典型的场景,如A网与B网共用同一套天馈系统,两种网络的基站无线信号都从同一套天线系统中发射出来,因此,二者的基站信号覆盖区域基本重叠。该实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A网基站数据库中预先标识出所有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当用户处于这些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则可以确定该用户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用户。
步骤二,实时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检测出A网用户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与IP地址)及用户所处的基站信息。
步骤三,根据A网基站数据库识别出所有处于可切换网络基站的用户。
步骤四,从无线网络的业务数据中继续检测分析该用户的终端类型(例如,手机、平板电脑、PC等)。
步骤五,对于手机终端用户,可以自动根据手机号码发送网络切换提示短信;否则,自动根据IP地址推送提示网页。
步骤六,用户根据提示信息切换无线上网方式,例如,由A网切换到B网。要实现网络切换,终端必须是支持A网和B网的双模终端,但是,在本公开中无需该终端同时处于双模开启的状态,因此可以省电。但是,该终端肯定处于A网支持模块开启状态,才能处于A网工作状态。因此,实现终端由A网切换到B网很简单,开启B网支持模块,并将终端接入B网。接入B网成功后,关闭A网支持模块(可选动作)。
例如,A网为3G、B网为WLAN时,将手机或PC的WLAN功能模块打开,搜索并连接附近的WLAN网络,当WLAN网络连接成功后,现有的终端操作系统一般支持自动由3G网络连接切换到WLAN网络连接(该项动作由操作系统的底层驱动软件自动实现,不同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可能不同)。
接下来,对上述实例中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公开系统的网络部署示意图。
如图2所示,描述了如何获取无线网络业务数据。无线用户通过基站接入到无线接入网,再接入到核心网,并经由核心网向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系统)系统完成业务认证后,再由核心网接入到互联网。
(1)在核心网到AAA系统的数据链路、以及核心网到互联网的数据链路上分别部署分光器,将上述链路中的业务数据流量以分光方式复制到本发明系统,从而在不影响用户无线上网的情况下,使本发明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到用户到AAA系统的认证计费数据、以及到互联网的上网数据。
(2)再使用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等技术对所获取的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解析,从而实时获取到用户业务数据中的相关信息。
图3是本公开用户信息识别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针对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
(1)根据UDP报文目的端口号(1813号端口)过滤出A网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
(2)分析该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从相应属性域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业务账号(即,手机号码)、报文类型(例如,开始计费、结束计费等)、以及该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例如,3GPP标准中的3GPP-User-Location-Info域值,3GPP2标准中的3GPP2_BSID域值)。
(3)根据基站识别号查询A网络基站数据库,判断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若为不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则转至结束,否则继续步骤(4)。
(4)判断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类型,若为开始计费,则转步骤(5);若为结束计费,则转步骤(6);若为其它类型,则转至结束。
(5)在网用户记录中添加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P地址、手机号码。若记录中有相同IP地址的用户信息,则用新的用户信息替换,以确保IP地址与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具有唯一性,转至结束。
(6)在网用户记录中删除与之对应的用户信息。
(7)结束。
图4是本公开识别用户使用终端类型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针对上述步骤四:
(1)根据TCP报文目的端口号(80号端口)过滤出A网的所有用户上网数据报文,即,HTTP Request报文。
(2)分析该HTTP Request报文,提取出用户IP地址、以及User Agent字段值(即,UA字串,该字串是一种能反映上网终端特征信息的特殊字符串)。
(3)根据用户IP地址,判断在网用户记录中是否含有该用户,若不包含,则转至结束,否则,继续步骤(4)。
(4)根据所提取的UA字串检测出该上网终端的类型特征是否为手机。
(5)根据用户IP地址从在网用户记录中检索出该用户信息,例如,手机号码等,从而建立用户信息与所用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6)结束。
图5是本公开信息推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针对上述步骤五:
(1)根据设定的信息推送策略判断是否向检测到的A网上网用户推送可进行网络切换的提示信息,若不推送,则转至结束,否则转步骤(2),其中,设置的推送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用户整个上网过程中仅推送一次、或每隔一定时间(可预设)推送一次等。
(2)判断该上网终端类型是否为手机,若是,则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
(3)提取该终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并向该号码发送网络切换的提醒短信,转至结束。
(4)提取该终端所对应的IP地址,并向该IP地址推送网络切换的提醒网页。
(5)结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和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和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装置60可以包括数据获取单元602、检测单元604、判断单元606和信息推送单元608。其中,
数据获取单元602,用于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
检测单元604,用于对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如果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判断单元606,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信息推送单元608,用于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网络的速率比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根据自网络侧获取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分析出用户信息与用户当前所处的基站信息,再根据第一网络基站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用户,即,如果用户所接入的基站为可切换网络的基站,则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在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切换的情况下,再根据检测出的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向用户推送可进行网络切换的提示信息。这样,在整个切换引导过程中,终端侧无需检测多网络的状况,只需根据网络侧指示进行网络切换即可,由此可见,本公开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终端引导网络切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中,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包括UDP报文和TCP报文。
图7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与图6中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中的装置70中的检测单元702包括UDP报文检测子单元702a和TCP报文检测子单元702b。其中,
UDP报文检测子单元702a,用于根据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自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TCP报文检测子单元702b,用于根据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自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信息推送单元向用户推送自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具体地,信息推送单元可以根据终端类型以及信息推送策略自动选择短信或网页推送的方式,向用户推送网络切换的提示消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可以相互参见。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利用对网络侧无线业务数据的实时检测分析,自动发现并引导无线用户进行网络切换;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终端类型自动选择短信或网页推送等方式引导用户从低速率网络切换到高速率网络,是与用户终端无关的技术方案;并且对用户终端的软硬件系统及性能无要求,用户终端无需处于多网同时工作状态,因此,本公开与现有技术相比适用性更广、更节能、更环保、更易于全网推广,可以有效缓解通信运营商低速率网络的承载压力,提升其无线网络的整体利用率。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修改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
对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所述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如果所述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根据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所述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所述用户推送自所述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网络的速率比所述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包括UDP报文和TCP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
自所述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
自所述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
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自所述第一网络至所述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6.一种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第一网络的无线网络业务数据;
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与用户所处基站信息,如果所述用户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则分析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以检测出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中各基站的网络覆盖状况确定所述用户是否为可切换网络的用户;
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类型确定为所述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并向所述用户推送自所述第一网络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网络的速率比所述第一网络的速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业务数据包括UDP报文和TCP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UDP报文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自所述用户RADIUS计费请求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用户的业务账户、报文类型以及用户所接入的基站识别号;
TCP报文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C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过滤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有用户的上网数据报文,自所述上网数据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建立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络切换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推送单元向所述用户推送自所述第一网络至所述第二网络的切换提示信息的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网页方式。
CN201310523199.1A 2013-10-30 2013-10-30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4602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3199.1A CN104602309B (zh) 2013-10-30 2013-10-30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3199.1A CN104602309B (zh) 2013-10-30 2013-10-30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309A CN104602309A (zh) 2015-05-06
CN104602309B true CN104602309B (zh) 2017-12-26

Family

ID=5312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3199.1A Active CN104602309B (zh) 2013-10-30 2013-10-30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2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079A (zh) * 2015-11-25 2016-04-2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力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CN108810998B (zh) * 2017-05-02 2021-12-3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及其用以决定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
CN108834203B (zh) * 2018-06-29 2021-01-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996A (zh) * 2003-08-04 2005-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业务重定向的实现方法
CN1926899A (zh) * 2004-03-29 2007-03-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网络中的资源管理与业务引导方法
CN101384084A (zh) * 2008-10-15 2009-03-11 北京邮电大学 异构网络中的网络终端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0965B1 (ko) * 2005-04-09 2011-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매개체 무관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정보 서비스 송수신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996A (zh) * 2003-08-04 2005-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业务重定向的实现方法
CN1926899A (zh) * 2004-03-29 2007-03-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多模无线网络中的资源管理与业务引导方法
CN101384084A (zh) * 2008-10-15 2009-03-11 北京邮电大学 异构网络中的网络终端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309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8187B (zh) 自动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US9516685B2 (en)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data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84285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ccelerated network selection in a radio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237689B (zh) 一种接入技术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2421088B (zh) 多卡多待终端及其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3037476A (zh) 无线网络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70455A (zh) 用于动态无线运营商交换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98144A (zh) 一种通过NFC进行Wi-Fi连接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6788482B (zh) 基于射频器件自检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296454A (zh) 多模移动终端的网络注册方法和装置
CN108040356A (zh) 获取、提供无线接入点接入信息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04602309B (zh) 无线网络切换引导方法与装置
CN107005901A (zh) 智能跳过ue测量间隙中的干扰频率测量
CN106664652A (zh) 一种唤醒无线保真网络的方法和终端
CN10390617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5636171A (zh) 全网通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5898771A (zh) 一种签到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0933657A (zh) 紧急状态下拨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45497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895905B (zh) 移动通信终端数据账号管理方法
EP2903344A1 (en) Server device capable of analyz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2149170A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9195203A (zh) 无线局域网的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193387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空闲时的节省电流的装置和方法
CN102833771A (zh) 一种无线控制器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