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444A -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444A
CN104601444A CN201410832159.XA CN201410832159A CN104601444A CN 104601444 A CN104601444 A CN 104601444A CN 201410832159 A CN201410832159 A CN 201410832159A CN 104601444 A CN104601444 A CN 104601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rigger conditi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21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444B (zh
Inventor
罗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21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及装置。该信息公开方法包括: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在通讯信息满足信息公开条件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通讯时需要额外根据不同的通讯对象分别进行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开设置,该方法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一种信息公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之间可以通过各种通讯软件实现即时通讯,极大的方便了网民之间的交流,即使完全陌生的两个网民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沟通。
网民在使用通讯软件时,一般都会在通讯软件上维护有自己的个人信息,为了防止陌生人获取该个人信息,网民会对相应个人信息进行权限设置。然而当网民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时,随着交流的深入,可能会允许或希望对方能够查看自己的相关个人信息,此时,该网民就需要针对该陌生人进行个人信息的权限更改。显然,该网民个人信息的公开需要网民针对不同的通讯对象不断进行权限更改,尤其在该网民与多个陌生人进行交流的情景,这种信息公开方式需要用户终端与网络进行多次交互,导致信息公开的效率较低,且浪费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息公开方法。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公开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包括:
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进一步,所述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记录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所述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通讯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展开,所述背景墙上包含有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公开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信息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时,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进一步,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记录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进一步,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展开,所述背景墙上包含有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在通讯信息满足信息公开条件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通讯时需要额外根据不同的通讯对象分别进行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开设置,该方法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公开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公开装置可以是集成在通讯系统中的,也可以是独立于通讯系统之外的装置。该信息公开装置在与通讯系统及用户协商后,可以获取该通讯系统中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该信息公开装置可以定时或实时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针对该用户与所有用户,或与某一特定用户之间的通讯进行监测,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设置在某一预设时间内对该用户与所有用户或与某一特定用户之间的通讯进行监测。
该通讯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讯的内容,通讯的条数,通讯的时长,或通讯的次数等等。
在该信息公开装置获得两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判断通讯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该第一用户预先设置有其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通讯的时长阈值,例如累计或单次通讯时长为1小时,当两用户的累计或单次通讯时长大于或等于该时长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也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讯次数阈值,例如累计通讯次数为5次,当两用户的累计通讯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次数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还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讯条数阈值,例如累计或单次通讯条数20条,当两用户的累计或单次通讯条数大于或等于该条数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
该触发条件还可以对通讯的内容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用户发送的通讯内容中要包含至少一项特定内容,该特定内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关于第二用户个人信息的关键词,例如工作单位等信息、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等对应的关键词,该装置在识别该类关键词时,可以根据语义识别方法来进行识别,例如,第二用户发送的通讯内容为“我是做......工作的,在......(地点)上班”,根据语义识别,可以确定该通讯内容中包含该第二用户的工作信息的关键词,满足触发条件。该特定内容也可以是图片等,例如第二用户的个人照片,当该信息公开装置识别第二用户发送的通讯内容中包含人物照片时,可以认定该通讯内容满足触发条件。
用户可以设置多种触发条件,此处仅为举例。
本步骤中,该信息公开装置判断两用户间的通讯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103,若否,则不进行信息公开,转回步骤101。
步骤103,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第二用户公开。
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满足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时,该信息公开装置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第二用户公开。该信息公开装置公开个人信息的过程可以是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将第一用户的所有个人信息全部向第二用户公开;也可以是随着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内容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渐公开;还可以是当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某一个人信息时,向第二用户公开相应的个人信息,例如当接收到第二用户的个人照片时,向第二用户相应的公开第一用户的个人照片等。
该信息公开装置公开的方式可以是使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变得可见,也即第二用户可以查看到该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可以是主动将该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推送给第二用户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在通讯信息满足信息公开条件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通讯时需要额外根据不同的通讯对象分别进行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开设置,该方法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条数。
本实施例中,信息公开装置主要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条数,可以只对两用户间的通讯条数进行累计计数,也可以分别对两用户每次通讯的通讯条数进行计数。
步骤202,判断通讯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通讯条数阈值。
该预设的通讯条数阈值可以是两用户间的累计通讯条数,也可以是一次通讯中两用户间的通讯条数。假设本实施例中,该预设的通讯条数阈值为累计通讯条数达到20条。该信息公开装置获得两用户间的累计通讯条数后,判断该累计通讯条数是否达到20条,若达到20条,执行步骤203,若未达到20条,则转回步骤201。
步骤203,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第二用户公开。
本步骤中,该信息公开装置可以在两用户之间的累计通讯条数达到20条后,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通讯条数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第二用户公开。
具体的,可以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作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第二用户展开,例如呈窗帘式拉开等,展示效果有多种,此处不一一列举。
上述预设比例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控两用户的通讯条数,在通讯条数达到第一用户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后,随着通讯条数的增加逐渐在通讯窗口展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而且丰富了通讯窗口的展现形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内容。
本实施例中,信息公开装置主要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内容,例如,该信息公开装置可以识别通讯内容中包含的关键词和/或图片等。
步骤302,判断通讯内容中是否包含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
该信息公开装置通过识别通讯内容,根据接收到的通信内容是否包含关键词或人物图片等判断通讯内容中是否包含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
若包含,则执行步骤303,若不包含,则转回步骤301。
步骤303,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第二用户公开。
本实施例中,该信息公开装置可以根据通讯内容中包含的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向第二用户公开相应的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若通讯中包含第二用户的照片,则将第一用户的照片像第二用户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信息公开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单元:
监测单元401,用于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定单元402,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信息控制单元403,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402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时,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监测单元401可以定时或实时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针对该用户与所有用户,或与某一特定用户之间的通讯进行监测,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设置在某一预设时间内对该用户与所有用户或与某一特定用户之间的通讯进行监测。该通讯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讯的内容,通讯的条数,通讯的时长,或通讯的次数等。该第一用户预先设置有其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通讯的时长阈值,当两用户的累计或单次通讯时长大于或等于该时长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也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讯次数阈值,当两用户的累计通讯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次数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还可以是设置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讯条数阈值,当两用户的累计或单次通讯条数大于或等于该条数阈值时,满足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还可以对通讯的内容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用户发送的通讯内容中要包含至少一项特定内容,该特定内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关于第二用户个人信息的关键词,例如工作单位等信息、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等对应的关键词,该特定内容也可以是图片等。判定单元402判断两用户间的通讯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则由信息控制单元403将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第二用户公开。该信息控制单元403公开个人信息的过程可以是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将第一用户的所有个人信息全部向第二用户公开;也可以是随着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内容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渐公开;还可以是当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某一个人信息时,向第二用户公开相应的个人信息,公开的方式可以是使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变得可见,也即第二用户可以查看到该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可以是主动将该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推送给第二用户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单元监测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在通讯信息满足信息公开条件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通讯时需要额外根据不同的通讯对象分别进行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开设置,该装置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判定单元402,具体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记录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判定单元402,具体可以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在另一实例中,信息控制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具体的,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展开,所述背景墙上包含有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不仅减少了用户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次数,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信息公开设置的效率,而且丰富了通讯窗口的展现形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数据总线,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一段运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获取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以下步骤:
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一种信息公开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记录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通讯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展开,所述背景墙上包含有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
6.一种信息公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
判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信息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时,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或者,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讯记录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条数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若是,则判定所述通讯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信息公开的触发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公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通讯信息窗口的背景墙随着所述通讯信息的通讯内容的增加按预设比例逐渐向所述第二用户展开,所述背景墙上包含有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
CN201410832159.X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601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2159.XA CN104601444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2159.XA CN104601444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444A true CN104601444A (zh) 2015-05-06
CN104601444B CN104601444B (zh) 2018-04-13

Family

ID=5312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2159.XA Active CN104601444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4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812A (zh) * 2018-07-17 2018-1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730A (zh) * 2011-04-02 2011-06-29 北京互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通讯录的信息分发方法及信息分发系统
US20120096352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Scene 53 Inc. Controlling social network virtual assembly places through probability of interaction methods
CN103166930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网络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29771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展示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6352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Scene 53 Inc. Controlling social network virtual assembly places through probability of interaction methods
CN102111730A (zh) * 2011-04-02 2011-06-29 北京互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通讯录的信息分发方法及信息分发系统
CN103166930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网络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29771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展示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812A (zh) * 2018-07-17 2018-1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88812B (zh) * 2018-07-17 2021-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444B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3005B (zh)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38908B (zh) 发送推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33309B (zh) 流程实例的存储、查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5043512A1 (zh) 一种图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54539A (zh) 一种对象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828770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36342A (zh) 应用程序app的搜索方法、系统以及搜索服务器
CN112631910A (zh) 前端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11092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oading data
CN104639426A (zh) 群组成员添加方法及装置
EP29909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ing up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81180A (zh) 一种数据筛选方法和数据筛选装置
CN103176800A (zh) 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4484413A (zh) 一种获得搜索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3080B (zh) 一种用户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67910A (zh) 移动终端动态壁纸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44A (zh) 一种信息公开方法和装置
CN103490984A (zh) 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73102A (zh) 移动应用程序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110099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检索方法及装置
WO2023066258A1 (zh) 隐私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9558579A (zh) 一种报表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3849686A (zh) 一种视频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93090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20123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oading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