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305B -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305B
CN104601305B CN201310533277.6A CN201310533277A CN104601305B CN 104601305 B CN104601305 B CN 104601305B CN 201310533277 A CN201310533277 A CN 201310533277A CN 104601305 B CN104601305 B CN 104601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q
pusch
subframe
frame number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305A (zh
Inventor
高攀
朴虎哲
陈吕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32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1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其中方法的实现包括: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在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通过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以上方法通过简单的流程准确的确定HARQ进程,为HARQ传输机制提供稳定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E-UTRAN(Evolutio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是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的演进接入网络,其采用的接入技术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而LTE的双工方式分两种: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
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在E-UTRAN中就有广泛的应用。
从HARQ机制的时域关系的角度划分,HARQ技术分为:同步HARQ和异步HARQ。同步HARQ系统中同一个HARQ进程的时域位置被限制在预定的位置,因此在传输过程中网络侧不需要发送额外信令给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指示时域位置上的HARQ进程号,只需要指示相关的HARQ信息确定该进程上产生的是重传还是新传。异步HARQ系统中没有限制HARQ进程的时域位置,因此HARQ进程可以发生在任何子帧上,这样,网络侧可以灵活分配HARQ资源,但是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额外的信令指示HARQ进程号。
从HARQ机制的传输配置的角度划分,HARQ分为:自适应HARQ和非自适应HARQ。其中,自适应HARQ中,网络侧可以根据无线信道条件,自适应调整每次传输采用的资源块,调制方式以及传输块大小等参数。因此,采用自适应HARQ,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系统在时变信道中的频谱效率;但是,这将大大提高HARQ控制流程复杂度,并且需要在每次重传时都发送传输格式信令,因此增加了相应的信令开销。在非自适应HARQ中,每次重传均采用预定义的传输格式,这样UE和网络均预先知道各次重传的资源位置、调制方式等参数,可以避免额外的信令开销。
在LTE系统中,上行HARQ方式为自适应和非自适应结合的同步HARQ,与上行HARQ相关的信道及其上承载的信息为如下: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承载了高层数据单元即MAC 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了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其中格式0即DCI0为PUSCH的资源授权信息,包括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只有1个bit)、资源块分配和跳频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案和冗余版本等其他信息;DCI0中的NDI和与此DCI0相关联的HARQ队列中保存的NDI相比较,若相同则表示未反转,即表明此HARQ队列需要新传,若不同则表示反转,即表明此HARQ队列需要重传。
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承载用于响应上行传输的HARQ ACK/NACK(响应/无响应)信息。
按照LTE协议的描述,UE在一个下行子帧上收到PDCCH的DCI0指示上行传输资源块时,需要根据授权和传输的时序关系确定该授权对应的PUSCH子帧,并为PUSCH选择正确的HARQ进程进行上行传输的处理,确定该进程上的数据是新传或者重传,进行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的组装和发送。
另外,按照LTE系统的设计要求,对于一个HARQ队列,当UE接收PDCCH上的DCI0或PHICH反馈信息指示新传或重传时,固定在DCI0所在子帧之后的K个子帧的PUSCH进行上行数据发送,固定在PHICH所在子帧之后的J个子帧的PUSCH进行上行数据发送,固定在发送PUSCH子帧之后的L个子帧接收对应PHICH。每个PUSCH子帧上选择HARQ进程进行传输都会存在对应下一次在该进程上进行重传的一个间隔,该子帧间隔称为HARQ RTT(Round-TripTime,往返时间)。
目前的上行HARQ控制方法中,当UE收到DCI0的控制信息或者PHICH反馈信息后,需要根据其所对应的PUSCH传输的无线子帧号,然后遍历所有的HARQ队列,寻找HARQ队列中的NEXTPUSCH_FN与DCI0或者PHICH反馈信息对应的PUSCH传输的无线子帧号相匹配的HARQ队列。在每个HARQ队列的数据传输后,都需要根据上下行配比信息和数据传输的子帧获得该HARQ传输的RTT,且每次传输后都需要计算出下次该HARQ进程传输的无线子帧号。
从以上HARQ控制方法中可看出,该控制方法对HARQ进程的选择和控制流程复杂,影响HARQ控制处理的效率。如果出现UE将网络发送的NACK信息误检为ACK信息的情况,UE将不再对该PHICH所对应的HARQ队列中的信息进行更新,也不会再次保存该HARQ进程对应的下次传输的NEXTPUSCH_FN和PHICH_FN。这样会导致网络再次利用该进程进行数据重传时UE会选择错误的HARQ进程,将重传的资源授权作为新传进行处理,造成HARQ传输机制失效,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用于提供通过简单的流程就可以准确确定HARQ进程的方案,为HARQ传输机制提供稳定的基础。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包括:
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在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通过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一种终端,包括:
映射表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
偏移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进程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偏移确定单元确定的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并通过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可以通过以上简单的流程准确的确定HARQ进程,为HARQ传输机制提供稳定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映射表的更具体的获得方案,具体如下:上述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包括:
终端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根据所述帧号翻转循环周期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获得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在上述映射表的更具体的获得方案中,如何获得帧号翻转索引以及帧号翻转循环周期的具体方案如下:上述终端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的帧号翻转次数,并以该帧号翻转次数作为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
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每一个PUSCH子帧上同一个HARQ进程再次落在该子帧上的循环周期,即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
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了非TTI绑定和TTI绑定的应用场景下,更为详细的实现方案举例,具体如下:上述终端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与HARQ进程的映射关系;根据无线子帧号以及当前的帧号翻转索引确定每一个上行PUSCH对应的HARQ进程包括:
若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绑定,则在满足每个上行PUSCH子帧上对应的HARQ往返时间RTT内包含的上行子帧个数和实际HARQ进程数在HARQ RTT内需要的上行子帧个数;以及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若当前为非TTI绑定,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
然后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上述第一表,推导出上述映射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推导映射表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上述第一表,推导出上述映射表包括:将最大子帧数与INTRAP_PERIOD的模作为索引,在第一表中该索引下对应的值作为第二表的第一个值,并将随后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第二个数组中得到第二表,并同理根据上述第二表得到第三表,并依次得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所有翻转次数偏移的进程映射表;将0~TRAP_PERIOD-1次翻转偏移对应的一维进程映射表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作为HARQ进程的映射表。
102:在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更具体地:上述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为:无线帧号与10的积再与子帧号的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无线子帧号获取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上述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包括:
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当前通信协议约束确定与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与上述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根据终端当前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的帧号翻转周期TRAP_PERIOD,确定当前帧号的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即为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
103:通过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以上实施例,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并通过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可以通过以上简单的流程准确的确定HARQ进程,为HARQ传输机制提供稳定的基础。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对HARQ寄存器进行管理的方案,具体如下:上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获得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
若没有产生,则将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HARQ寄存器清空。
以下实施例将进行更详细的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TE上行HARQ控制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HARQ进程选择控制复杂以及由于UE将NACK信息误解为ACK信息而造成的HARQ传输机制失效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缩写语说明如下:
TRAP_PERIOD:帧号翻转循环周期,相同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的帧号翻转次数,单位为帧号翻转次数;
TRAP_OFFSET:帧号翻转索引,当前记录的帧号翻转次数在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中的偏移;
INTRAP_PERIOD: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同一个HARQ进程落在相同的子帧上的循环周期,单位为子帧个数;
PUSCH_SFN:PUSCH发送对应的无线子帧号;
PHICH_FN:PHICH接收对应的无线子帧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队列中可以保存如下信息:
1)存放本次PUSCH上承载的MAC PDU的地址(标记为:data_adr);
2)该HARQ传输进程的HARQ发送次数;
3)保存该HARQ进程队列对应的下次传输的无线子帧号(NEXTPUSCH_FN,NEXTPUSCHFrame Number)和需要检测的PHICH无线子帧号(PHICH_FN,PHICH Frame Number);
4)DCI0授权信息,包括传输格式、NDI标识等。
对于TDD-LTE系统,上述K,L,J由TDD上下行配比及上行数据发送的子帧号决定。在FDD-LTE系统中,上下行配比是固定的,在动态调度场景下K=L=J=4,在TTI(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绑定调度场景下K=4,L=7,J=9。
另外,对于同一个HARQ队列,其可能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号之间的关系也是固定的。其中,上述TTI绑定调度场景表示在一次HARQ上行发送时,同一个HARQ用于连续4个PUSCH发送数据,在TTI绑定调度场景,上述各个子帧号表示一次HARQ上行发送中连续4个发送数据PUSCH中的第一个PUSCH的子帧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叙述时序关系,引入了无线子帧号的概念,无线子帧号=无线帧号*10+子帧号。是指当前子帧在整个帧号翻转内的子帧偏移。
在上行HARQ发送过程中,网络在进行了一次指示UE进行上行HARQ发送(新传或重传)后,如果在规定子帧的PUSCH信道上没有接收到UE发送的数据或接收的数据错误,网络侧会在该PUSCH对应的PHICH上发送NACK信息,要求UE在下一个规定的PUSCH上重传数据,如果在下一个规定的PUSCH上仍然不能正确接收UE发送的数据,网络会再次发送NACK;如果经过几次上述交互,仍然不能正确接收UE发送的数据,网络会发送DCI0重新配置UE上行HARQ发送资源,要求UE根据重新配置的资源重传数据。网络侧在收到了UE上行HARQ传输的ACK反馈后,在该HARQ进程的传输对应的重传位置不进行PUSCH的传输,并将重传次数进行增加,直到重传次数达到最大后将HARQ队列清空,并设置为未使用状态。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201、根据目前的LTE系统的帧结构和相应的上下行配比信息(上下行配比的信息),得出相同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的帧号翻转次数,并以该翻转次数作为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获得当前帧号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TRAP_OFFSET;
202、UE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的HARQ传输过程时序关系获得上行PUSCH发送的无线子帧号和对应HARQ进程ID(Identity,标识)的映射关系表;根据无线子帧号以及目前的帧号翻转索引确定每一个上行PUSCH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在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将PUSCH发送无线子帧号简称为PUSCH_SFN。
以上步骤进程映射表的获得方式可以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2021)、根据子帧上下行配比信息和协议标准的时序关系,确定每一个PUSCH子帧上同一个进程再次落在该子帧上的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在LTE系统中,每个PUSCH子帧上进程的循环周期是一致的。如果为TTI绑定场景,进行步骤2022;否则进行步骤2023。
2022)、按照协议约束,网络调度的两个TTI绑定进程传输不可以出现传输子帧冲突的场景。确定每个上行PUSCH子帧上对应的HARQ RTT内包含的上行子帧个数和实际进程数在HARQ RTT内需要的上行子帧个数。如果二者相等,则在后续的步骤2023中,在子帧的循化周期内排放HARQ进程ID时确保相邻4个PUSCH上选择的进程ID不同;如果二者相差M,则确保在相邻4+M个PUSCH上选择的进程ID不同。
2023)、对于非TTI绑定场景,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TTI绑定场景下,在满足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关系和步骤2022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安排在循环周期内的HARQ进程ID个数可以大于该上下行配比下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
2024)、如果翻转次数的循环周期TRAP_PERIOD为1,则以步骤2023的表作为进程查询表;否则进行步骤2025的操作。
2025)、以步骤2023中TRAP_OFFSET为0得出的进程映射表,根据时序关系依次得出翻转周期内每次翻转的进程映射表,具体如下:根据HARQRTT的时序关系,依次推出翻转次数偏移为1的进程映射表。通过翻转次数偏移为1的进程映射表推出翻转次数为2的进程映射表。依次类推,得出循环周期内所有翻转次数偏移的进程映射表。将0……TRAP_PERIOD-1次翻转偏移对应的一维进程映射表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作为该场景下的HARQ进程映射表。
203、在下行子帧检测PDCCH DCI0授权。
如图本步骤,请参阅图4具体可以如下:
2031)、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该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2032)、根据上下行配比信息选择该上下行配比下已构造的HARQ进程映射表。构造的进程映射表都存在一个帧号翻转内相同进程落在同一个子帧上的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和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的翻转次数循环周期TRAP_PERIOD。确定进程映射表是否为一维数组,具体为:当TRAP_PERIOD为1时,应查询的HARQ进程映射表为一维数组,否则为二维数组。
2033)、本步骤按照确定的数组获得HARQ进程ID,具体如下:按照一维数组的索引参数选择对应的HARQ进程,按照二维数组的索引参数选择对应的HARQ进程,更具体地:如果该上下行配比下选择的HARQ进程映射表为一维数组,则以PUSCH_SFN mode INTRAP_PERIOD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索引选择HARQ进程ID;否则以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 INTRAP_PERIOD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2034)、根据选择的HARQ进程状态信息和授权信息产生传输,具体如下:当对应的HARQ进程buffer(缓存)为非空时,根据选择的HARQ进程保存的历史信息和DCI0的相关授权信息进行比较,NDI翻转则利用该HARQ进程进行新数据传输,否则利用该HARQ进程产生自适应重传。当对应的HARQ进程buffer为空时,则直接在DCI0的资源上产生新传。
2035)、保存PHICH反馈信息和HARQ相关信息。本步骤具体可以如下:更新该HARQ进程的信息,将传输次数进行加1,保存该次传输需要检测的PHICH反馈的无线子帧号PHICH_FN。当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次数时,清空HARQ buffer(即清空HARQ的寄存器)。
204、UE在下行PHICH子帧上检测反馈信息,如果检测的反馈为ACK,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以下步骤,具体请参阅图5:
2041)、获得PHICH对应的PUSCH发送的无线子帧号,具体如下:根据PHICH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J,获得该反馈信息对应的PUSCH的发送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042)、根据上下行配比信息选择该上下行配比下已构造的HARQ进程映射表。构造的进程映射表都存在一个帧号翻转内相同进程落在同一个子帧上的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和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的翻转次数循环周期TRAP_PERIOD。确定进程映射表是否为一维数组,具体为:当TRAP_PERIOD为1时,应查询的HARQ进程映射表为一维数组,否则为二维数组。
2043)、本步骤按照确定的数组获得HARQ进程ID,具体如下:按照一维数组的索引参数选择对应的HARQ进程,按照二维数组的索引参数选择对应的HARQ进程,更具体地:如果该上下行配比下选择的HARQ进程映射表为一维数组,则以PUSCH_SFN mode INTRAP_PERIOD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索引选择HARQ进程ID;否则以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 INTRAP_PERIOD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2044)、在选择的HARQ进程上产生非自适应的重传。
2045)、保存HARQ进程相关信息,具体如下:更新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次数,当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次数时,清空HARQ buffer。
205、UE在选择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上行子帧上,根据PUSCH的无线子帧号选择对应的HARQ进程,判断该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没有产生则将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该HARQ的buffer清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传输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PUSCH上行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在收到DCI0信息或者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PUSCH无线子帧号;然后使用确定的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以上方案,简化了HARQ机制进程选择的控制方法,提高了上行HARQ的处理效率,也能够解决在收到ACK反馈后又收到自适应重传时的HARQ进程选择问题。另外,该方案中通过在PUSCH子帧上判断使用中的HARQ进程是否产生PUSCH传输,来更新HARQ传输次数,以及确定是否清空HARQ buffer,满足在收到ACK后不再收到重传授权的情况下,HARQ进程能够正常的复位,并进行后续的其他新数据的传输。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了12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说明在不同的上下行配比以及是否TTI绑定的具体处理方案。
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0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0的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7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7。获取当前的帧号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TRAP_OFFSET。
2、获取配比0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7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7个HARQ进程,将7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7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
3)、根据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推出TRAP_OFFSET为1…6的进程映射表,将TRAP_OFFSET为0…6的进程映射表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进程映射表如下二维数组所示。
3、在下行子帧检测PDCCH DCI0:
1)、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该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2)、以获得的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70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根据所选HARQ进程信息和PDCCH DCI0的相关信息确定PUSCH传输类型,并产生PUSCH传输。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4、在PHICH反馈的子帧上检测PHICH反馈,检测到NACK反馈:
1)、根据PHICH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J,获得该PHICH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以获得的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70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在相应选择的HARQ进程上产生传非自适应重传。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5、UE在选择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上行子帧上,判断该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没有产生则将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该HARQ的buffer清空。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0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0的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7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7。获取当前的帧号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TRAP_OFFSET。
2、获取配比0TTI绑定场景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70个子帧。
2)、在配比0的TTI绑定场景下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为3个,每个PUSCH子帧上HARQRTT内存在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和实际进程个数需要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相差为2,需要确保在相邻的6个PUSCH子帧的PUSCH子帧上选择的HARQ进程不相同。
3)、在TTI绑定下进程映射表中HARQ进程个数可以多以实际进程数,将7个HARQ进程ID依次排放在上行的PUSCH子帧上,能够满足选择HARQ进程时序关系的约束。
4)、根据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推出TRAP_OFFSET为1…6的进程映射表,将TRAP_OFFSET为0…6的进程映射表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按照进程映射表的方式和约束关系,具体实施例1的映射表也适合配比0的TTI绑定场景。
后续步骤3、4、5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1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1的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1非TTI绑定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1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4个HARQ进程,将4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10个子帧中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配比1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char a_emac_selectedHarqIdForNonTtiBundlingConfig1[10]=
{OxFF,OxFF,2,3,OxFF,OxFF,OxFF,0,1,OxFF};
3、在下行子帧检测PDCCH DCI0:
1)、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该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2)、以PUSCH_SFN mode10作为进程映射表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根据所选HARQ进程信息和PDCCH DCI0的相关信息确定PUSCH传输类型,并产生PUSCH传输。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4、在PHICH反馈的子帧上检测PHICH反馈,检测到反馈信息为NACK:
1)、根据PHICH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J,获得该PHICH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以PUSCH_SFN mode10作为进程映射表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在选择的HARQ进程上产生非自适应重传。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5、UE在选择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上行子帧上,判断该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没有产生则将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该HARQ的buffer清空。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1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1的TTI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1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20个子帧。
2)、在配比1的TTI绑定场景下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为2个,每个PUSCH子帧上HARQRTT内存在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和实际进程数需要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相等,需要确保在相邻的4个PUSCH子帧的PUSCH子帧选择的HARQ进程不相同。
3)、将2个HARQ进程ID依次排放在上行的PUSCH子帧上,能够满足选择HARQ进程时序关系的约束。以得出的一维进程映射表作为配比1下TTI绑定场景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后续步骤3、4、5与具体实施例3相同。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2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2的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2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1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2个HARQ进程,将2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1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配比2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char a_emac_selectedHarqIdForNonTtiBundlingConfig2[10]=
{OxFF,OxFF,1,OxFF,OxFF,OxFF,OxFF,0,OxFF,OxFF};
后续步骤3、4、5和实施例3相同。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3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3的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3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1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3个HARQ进程,将3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1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配比3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char a_emac_selectedHarqIdForNonTtiBundlingConfig3[10]=
{OxFF,OxFF,1,2,0,OxFF,OxFF,OxFF,OxFF,OxFF};
后续步骤3、4、5和实施例3相同。
具体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4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4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4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1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2个HARQ进程,将2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1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配比4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char a_emac_selectedHarqIdForNonTtiBundlingConfig4[10]=
{OxFF,OxFF,0,1,OxFF,OxFF,OxFF,OxFF,OxFF,OxFF};
后续步骤3、4、5和实施例3相同。
具体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5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5的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配比5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1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1个HARQ进程,将1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1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配比5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一维数组所示。
char a_emac_selectedHarqIdForNonTtiBundlingConfig5[10]=
{OxFF,OxFF,0,OxFF,OxFF,OxFF,OxFF,OxFF,OxFF,OxFF};
后续步骤3、4、5和实施例3相同。
具体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6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6的非TTI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3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3。获取当前的帧号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TRAP_OFFSET。
2、获取配比6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60个子帧。
2)、该上下行配比下存在6个HARQ进程,将6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6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
3)、根据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推出TRAP_OFFSET为1、2的进程映射表,将TRAP_OFFSET为0…2的进程映射表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进程映射表如下二维数组所示。
3、在下行子帧检测PDCCH DCI0:
1)、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该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2)、以获得的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60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根据所选HARQ进程信息和PDCCH DCI0的相关信息确定PUSCH传输类型,并产生PUSCH传输。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4、在PHICH反馈的子帧上检测PHICH反馈,检测到反馈信息为NACK:
1)、根据PHICH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J,获得该PHICH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以获得的TRAP_OFFSET作为上述一维数组的一维索引,PUSCH_SFN mode60作为上述二维数组的二维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在相应选择的HARQ进程上产生非自适应重传。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5、UE在选择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上行子帧上,判断该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没有产生则将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该HARQ的buffer清空。
具体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TD-LTE系统配比6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配比6的TTI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3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3。获取当前的帧号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TRAP_OFFSET。
2、获取配比6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60个子帧。
2)、在配比6的TTI绑定场景下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为3个,每个PUSCH子帧上HARQRTT内存在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和实际进程数需要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相等,需要确保在相邻4个PUSCH子帧的PUSCH子帧选择的HARQ进程不相同。
3)、在TTI绑定下进程映射表中HARQ进程个数可以多以实际进程数,将6个HARQ进程ID依次排放在上行的PUSCH子帧上,能够满足选择HARQ进程时序关系的约束。
4)、根据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推出TRAP_OFFSET为1、2的进程映射表,将TRAP_OFFSET为0…2的进程映射表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按照进程映射表的方式和约束关系得出,具体实施例10的映射表也适合配比6的TTI绑定场景。
后续步骤3、4、5与具体实施例9相同。
具体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LTE_FDD系统非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LTE_FDD非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LTE_FDD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40个子帧。
2)、该场景下存在8个HARQ进程,将8个HARQ进程按照时序关系依次排放在4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得出翻转次数偏移TRAP_OFFSET为0的进程映射表。以该一维数组作为LTE_FDD非TTI绑定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二维数组所示。
3、在下行子帧检测PDCCH DCI0:
1)、按照协议约束确定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为4,获得该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以PUSCH_SFN mode10作为进程映射表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根据所选HARQ进程信息和PDCCH DCI0的相关信息确定PUSCH传输类型,并产生PUSCH传输。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4、在PHICH反馈的子帧上检测PHICH反馈,检测的反馈信息为NACK:
1)、根据PHICH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协议约束确定PHICH接收的无线子帧号和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4,获得该PHICH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PUSCH_SFN。
2)、以PUSCH_SFN mode10作为进程映射表索引选择相应的HARQ进程ID。
3)、在相应选择的HARQ进程上产生非自适应重传。
4)、更新所选HARQ的进程的相关信息,记录该PUSCH传输需要检测PHICH的无线子帧号。
5、UE在选择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上行子帧上,判断该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没有产生则将该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该HARQ的buffer清空。
具体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在LTE_FDD系统TTI绑定场景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1、在LTE_FDD系统TTI绑定场景下,同一个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1次帧号翻转,得出TRAP_PERIOD为1。
2、获取LTE_FDD系统TTI绑定场景下的进程映射表:
1)、根据协议约束的时序关系得出,同一个进程落在相同子帧上的周期INTRAP_PERIOD为80个子帧。
2)、在该场景下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为4个,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内存在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和实际进程数需要的上行PUSCH子帧个数相等,需要确保在相邻4个PUSCH子帧的PUSCH子帧选择的HARQ进程不相同。
3)、在TTI绑定下进程映射表中将4个HARQ进程ID依次排放在80个子帧的PUSCH子帧上,能够满足选择HARQ进程时序关系的约束。以该一维进程映射表作为LTE_FDD系统TTI绑定场景下的进程映射表,如下二维数组所示。
后续步骤3、4、5与具体实施例11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6无哦是,包括:
映射表获取单元601,用于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信息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
偏移确定单元603,用于在上述信息接收单元602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进程确定单元604,用于通过上述偏移确定单元603确定的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以上实施例,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并通过上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可以通过以上简单的流程准确的确定HARQ进程,为HARQ传输机制提供稳定的基础。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对HARQ寄存器进行管理的方案,具体如下:如图7所示,上述终端还包括:
传输确定单元801,用于判断上述进程确定单元604获得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
寄存器控制单元802,用于若上述传输确定单元801确定没有产生,则将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HARQ寄存器清空。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映射表的更具体的获得方案,具体如下:上述映射表获取单元601,用于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根据所述帧号翻转循环周期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获得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帧号翻转索引的具体获取方案,周期获取单元701,用于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的帧号翻转次数,并以该帧号翻转次数作为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每一个PUSCH子帧上同一个HARQ进程再次落在该子帧上的循环周期,即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
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了非TTI绑定和TTI绑定的应用场景下,更为详细的实现方案举例,具体如下:
上述映射表获取单元601,用于若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绑定,则在满足每个上行PUSCH子帧上对应的HARQ往返时间RTT内包含的上行子帧个数和实际HARQ进程数在HARQRTT内需要的上行子帧个数;以及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若当前为非TTI绑定,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
然后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上述第一表,推导出上述映射表。
更具体地,上述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上述第一表,推导出上述映射表包括:
将最大子帧数与INTRAP_PERIOD的模作为索引,将第一表中该索引下对应的值作为第二表的第一个值,并将随后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第二个数组中得到第二表,并同理根据上述第二表得到第三表,并依次得出循环周期内所有翻转次数偏移的进程映射表;将0~TRAP_PERIOD-1次翻转偏移对应的一维进程映射表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作为HARQ进程的映射表。
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无线子帧号获取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上述偏移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当前通信协议约束确定与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与上述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根据终端当前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的帧号翻转周期TRAP_PERIOD,确定当前帧号的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即为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显然应该清楚并且理解,本发明方法所举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方法,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方法。虽然通过实施例有效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还存在许多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在不背离本发明方法的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方法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或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或变形均属于本发明方法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终端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在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以及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通过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所述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包括:
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
根据所述帧号翻转循环周期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获得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所述根据所述帧号翻转循环周期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获得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包括:
若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绑定,则在满足每个上行PUSCH子帧上对应的HARQ往返时间RTT内包含的上行子帧个数和实际HARQ进程数在HARQ RTT内需要的上行子帧个数;以及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若当前为非TTI绑定,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
然后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所述第一表,推导出所述映射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为:无线帧号与10的积再与子帧号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获得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
若没有产生,则将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HARQ寄存器清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的帧号翻转次数,并以该帧号翻转次数作为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
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每一个PUSCH子帧上同一个HARQ进程再次落在该子帧上的循环周期,即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所述第一表,推导出所述映射表包括:
将最大子帧数与INTRAP_PERIOD的模作为索引,将第一表中该索引下对应的值作为第二表的第一个值,并将随后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第二个数组中得到第二表,并同理根据所述第二表得到第三表,并依次得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所有翻转次数偏移的进程映射表;将0~TRAP_PERIOD-1次翻转偏移对应的一维进程映射表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一个二维的进程映射表,作为HARQ进程的映射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包括:
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当前通信协议约束确定与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与所述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根据终端当前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的帧号翻转周期TRAP_PERIOD,确定当前帧号的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即为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映射表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对应于HARQ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0或者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
偏移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0以及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反馈信息后,按照PUSCH发送上行子帧的时序关系确定当前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所述PUSCH无线子帧号为PUSCH子帧的子帧偏移;
进程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偏移确定单元确定的PUSCH无线子帧号和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查询上述映射表获得HARQ进程;
所述映射表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获得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根据所述帧号翻转循环周期和进程子帧循环周期获得PUSCH子帧与HARQ进程的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绑定,则在满足每个上行PUSCH子帧上对应的HARQ往返时间RTT内包含的上行子帧个数和实际HARQ进程数在HARQ RTT内需要的上行子帧个数;以及每个PUSCH子帧上HARQ RTT关系的前提下,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若当前为非TTI绑定,根据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按照在不同PUSCH上HARQ RTT的时序关系,将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中不同的HARQ进程ID依次排列在进程子帧循环周期内的数组中得到第一表;
然后按照HARQ RTT的时序关系,以及所述第一表,推导出所述映射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输确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进程确定单元获得的HARQ进程对应的PUSCH传输是否已经产生;
寄存器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确定单元确定没有产生,则将HARQ进程的传输次数进行加1,当HARQ进程的传输达到最大次数后将HARQ寄存器清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周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HARQ进程落在同一个无线帧的同一个子帧上需要经过的帧号翻转次数,并以该帧号翻转次数作为帧号翻转循环周期TRAP_PERIOD;
根据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HARQ的时序关系,确定每一个PUSCH子帧上同一个HARQ进程再次落在该子帧上的循环周期,即为进程子帧循环周期INTRAP_PERIO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DCI0的接收无线子帧号、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信息,按照当前通信协议约束确定与PUSCH发送的间隔关系K,获得与所述DCI0对应的PUSCH的无线子帧号;
根据终端当前帧结构和上下行配比下的帧号翻转周期TRAP_PERIOD,确定当前帧号的翻转次数在TRAP_PERIOD中的偏移,即为帧号翻转索引TRAP_OFFSET。
CN201310533277.6A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4601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277.6A CN104601305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277.6A CN104601305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305A CN104601305A (zh) 2015-05-06
CN104601305B true CN104601305B (zh) 2019-08-16

Family

ID=5312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277.6A Active CN104601305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620B (zh) 2016-08-12 2019-07-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28620A1 (zh) 2016-08-12 2018-02-1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29607B (zh) * 2017-02-14 2021-05-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harq重传处理方法
US11323210B2 (en) 2017-12-28 2022-05-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formation
CN111867085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77321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516A (zh) * 2008-08-21 2011-07-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系统时间翻转时处置中断的同步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循环
CN102271034A (zh) * 2010-12-31 2011-12-0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harq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2105B2 (en) * 2009-02-17 2013-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516A (zh) * 2008-08-21 2011-07-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系统时间翻转时处置中断的同步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循环
CN102271034A (zh) * 2010-12-31 2011-12-0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harq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305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1305B (zh)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CA2908650C (fr)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hange
CN105790898B (zh) 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处理方法
US972362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support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CN101795183B (zh) 识别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程序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10168987A (zh) 可扩展的反馈报告
CN108604945A (zh) 有效harq反馈的鲁棒性增强
CN102271034B (zh) 一种lte上行harq控制方法
CN1057436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51465A (zh) 多个三态harq过程
JP6374945B2 (ja) 限定されたharqプロセスを伴う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におけるより多くの伝送機会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925543A (zh) 用于ecc中的多传输时间区间准予支持的重复下行链路准予设计
CN104938017A (zh) 决定上下行链路重配置期间确认信令时序和调度时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080307B1 (en)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in the multi-carriers system
CN102474392A (zh) 在针对采用多点协作传输接收的分组的nack传输中引入延迟
CN106797583A (zh) 用户装置和缓存控制方法
WO2013120430A1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93264A (zh) 基于前传的c-ran无线网络架构的分布式调度方法
JP2012531772A (ja) 否定応答誤解釈時の自動再送要求伝送及び条件付き干渉除去を使用し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信号受信
CN1033789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618075B (zh) Tti集束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ue
CN10342794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323043B (zh) 一种利用非授权频带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895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1679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9

Address after: 401336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Tea Garden Road, No. 8, software Incubation Park, building 1

Applicant after: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65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huangjuezhen pass Fort Park No. 1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City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