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8156A -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8156A
CN104598156A CN201510091695.3A CN201510091695A CN104598156A CN 104598156 A CN104598156 A CN 104598156A CN 201510091695 A CN201510091695 A CN 201510091695A CN 104598156 A CN104598156 A CN 10459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button
data message
result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16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8156B (zh
Inventor
田江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16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8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8156A/zh
Priority to US14/755,484 priority patent/US986450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8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8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通常,在电子设备中设置特定物理按键,以通过所述特定物理按键调节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参数;例如,在电子设备的侧面设置物理按键,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大小;但是,由于现有方式中通常固定音量的增大、减小方向,因此,当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上述固定方式会导致电子设备使用者在调节音量时遇到与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姿态不相符甚至相悖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均支持触控操作,此时,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单击操作或触碰操作时,所述第一按键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示在自身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主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Home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界面或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返回当前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上一级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返回(Back)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Back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按键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如此,所述第一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操作,即滑动操作;进而响应所述第二操作,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可以为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任意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类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软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对应地,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内容中所对应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单元,进一步地,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进而依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以使所述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对于,如此,即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均能够观测到、正向的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通过集成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实现上述重力感应过程。
步骤1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向、位移、速度等;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形成的、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因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等。
步骤103: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例如,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自身中设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自身当前的第一姿态信息;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单元中集成有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检测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
步骤104: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后,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确定调整幅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调整速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速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值得注意是,上述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仅给出了几种可行方式,且上述给出的可行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技术支持以及其实际情况而任意设置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
步骤105: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参数;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为音量参数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自身的姿态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移动参数,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调整方式,如此,使得所述音量调节的方式不再为固定方式,而是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均能够使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保持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有,由于所述第一按键可以是具备Home功能的Home键,也可以是具备Back功能的Back键,或者是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因此,当所述第一按键再兼容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功能后,便可以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对应的按键取消;也就是说,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Home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Back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合二为一,如此,减少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按键数量,尤其是当上述按键均为物理按键时,将各种功能集成于所述第一按键后,更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的按键数量的目的,因此,使得在制造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开孔处理的次数,进而也减少了电子设备机身中的孔的数量,如此,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高,机身故障的风险低,同时也为提升电子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均支持触控操作,此时,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单击操作或触碰操作时,所述第一按键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示在自身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主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Home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界面或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返回当前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上一级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返回(Back)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Back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按键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如此,所述第一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操作,即滑动操作;进而响应所述第二操作,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可以为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任意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类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软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对应地,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内容中所对应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单元,进一步地,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进而依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以使所述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对于,如此,即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均能够观测到、正向的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通过集成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实现上述重力感应过程。
步骤2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向、位移、速度等;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形成的、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因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等。
步骤203: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例如,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自身中设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自身当前的第一姿态信息;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单元中集成有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检测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
步骤204: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后,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确定调整幅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调整速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速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值得注意是,上述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仅给出了几种可行方式,且上述给出的可行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技术支持以及其实际情况而任意设置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
步骤205: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参数;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为音量参数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自身的姿态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移动参数,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调整方式,如此,使得所述音量调节的方式不再为固定方式,而是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均能够使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保持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确定出的,如此,在空间参考坐标系不变的条件下,即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如图3所示,从图3(a)变化至图3(b),只要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不变,就能保证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法不发生变化,如此,保证了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
具体地,所述第一姿态包括第一子姿态和第二子姿态;对应地,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子姿态或第二子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子姿态或所述第二子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
以下结合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一;其中,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一;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一;假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下方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键为支持触控操作的物理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且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如图3所示,此时,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操作体在所述第一按键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中的滑动操作,滑动方向为图3(a)和图3(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感应区域中的移动方向,作为第一方向;显然,图3(a)和图3(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为第一子姿态或第二子姿态;其中,所述第一子姿态和所述第二子姿态统称为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或者,基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
显然,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方向;进一步地,假设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同,此时,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大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有,由于所述第一按键可以是具备Home功能的Home键,也可以是具备Back功能的Back键,或者是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因此,当所述第一按键再兼容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功能后,便可以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对应的按键取消;也就是说,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Home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Back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合二为一,如此,减少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按键数量,尤其是当上述按键均为物理按键时,将各种功能集成于所述第一按键后,更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的按键数量的目的,因此,使得在制造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开孔处理的次数,进而也减少了电子设备机身中的孔的数量,如此,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高,机身故障的风险低,同时也为提升电子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均支持触控操作,此时,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单击操作或触碰操作时,所述第一按键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示在自身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主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Home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界面或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返回当前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上一级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返回(Back)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Back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按键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如此,所述第一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操作,即滑动操作;进而响应所述第二操作,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可以为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任意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类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软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对应地,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内容中所对应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单元,进一步地,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进而依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以使所述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对于,如此,即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均能够观测到、正向的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通过集成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实现上述重力感应过程。
步骤4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向、位移、速度等;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形成的、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因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等。
步骤403: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例如,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自身中设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自身当前的第一姿态信息;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单元中集成有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检测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
步骤404: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后,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确定调整幅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调整速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速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值得注意是,上述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仅给出了几种可行方式,且上述给出的可行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技术支持以及其实际情况而任意设置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
步骤405: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参数;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为音量参数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自身的姿态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移动参数,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调整方式,如此,使得所述音量调节的方式不再为固定方式,而是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均能够使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保持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确定出的,如此,在空间参考坐标系不变的条件下,即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如图5所示,从图5(a)变化至图5(b),只要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不变,就能保证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法不发生变化,如此,保证了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
具体地,所述第一姿态包括第一子姿态和第二子姿态;对应地,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子姿态或第二子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子姿态或所述第二子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
以下结合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二;其中,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二;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二;假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下方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键为支持触控操作的物理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且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如图5所示,此时,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操作体在所述第一按键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中的滑动操作,滑动方向为图5(a)和图5(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感应区域中的移动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显然,图5(a)和图5(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即为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为第一子姿态或第二子姿态;其中,所述第一子姿态和所述第二子姿态统称为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或者,基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二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
显然,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方向;进一步地,假设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同,此时,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小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有,由于所述第一按键可以是具备Home功能的Home键,也可以是具备Back功能的Back键,或者是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因此,当所述第一按键再兼容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功能后,便可以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对应的按键取消;也就是说,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Home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Back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合二为一,如此,减少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按键数量,尤其是当上述按键均为物理按键时,将各种功能集成于所述第一按键后,更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的按键数量的目的,因此,使得在制造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开孔处理的次数,进而也减少了电子设备机身中的孔的数量,如此,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高,机身故障的风险低,同时也为提升电子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均支持触控操作,此时,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单击操作或触碰操作时,所述第一按键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示在自身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主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Home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界面或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返回当前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上一级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返回(Back)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Back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按键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如此,所述第一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操作,即滑动操作;进而响应所述第二操作,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可以为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任意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类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软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对应地,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内容中所对应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单元,进一步地,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进而依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以使所述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对于,如此,即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均能够观测到、正向的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通过集成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实现上述重力感应过程。
步骤6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向、位移、速度等;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形成的、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因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等。
步骤603: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例如,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自身中设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自身当前的第一姿态信息;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单元中集成有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检测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
步骤604: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后,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确定调整幅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调整速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速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值得注意是,上述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仅给出了几种可行方式,且上述给出的可行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技术支持以及其实际情况而任意设置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
步骤605: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参数;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为音量参数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自身的姿态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移动参数,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调整方式,如此,使得所述音量调节的方式不再为固定方式,而是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均能够使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保持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确定出的,如此,在空间参考坐标系不变的条件下,即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如图7所示,从图7(a)变化至图7(b),只要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不变,就能保证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法不发生变化,如此,保证了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
具体地,所述第二姿态包括第三子姿态和第四子姿态;对应地,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子姿态或第四子姿态时,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三子姿态或所述第四子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
以下结合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三;其中,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一;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四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一;假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下方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键为支持触控操作的物理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且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如图7所示,此时,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操作体在所述第一按键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中的滑动操作,滑动方向为图7(a)和图7(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感应区域中的移动方向,作为第三方向;显然,图7(a)和图7(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即为所述第三方向;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为第三子姿态或第四子姿态;其中,所述第三子姿态和所述第四子姿态统称为第二姿态;
基于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三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或者,基于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
显然,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方向;进一步地,假设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三预设方向相同,此时,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大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有,由于所述第一按键可以是具备Home功能的Home键,也可以是具备Back功能的Back键,或者是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因此,当所述第一按键再兼容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功能后,便可以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对应的按键取消;也就是说,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Home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Back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合二为一,如此,减少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按键数量,尤其是当上述按键均为物理按键时,将各种功能集成于所述第一按键后,更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的按键数量的目的,因此,使得在制造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开孔处理的次数,进而也减少了电子设备机身中的孔的数量,如此,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高,机身故障的风险低,同时也为提升电子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801: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均支持触控操作,此时,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单击操作或触碰操作时,所述第一按键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示在自身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主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Home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界面或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返回当前所述第一界面对应的上一级界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按键可以具体为返回(Back)键,即所述第一按键具备Back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按键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如此,所述第一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操作,即滑动操作;进而响应所述第二操作,以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可以为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任意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类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软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对应地,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内容中所对应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单元,进一步地,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进而依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以使所述显示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对于,如此,即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均能够观测到、正向的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可以通过集成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实现上述重力感应过程。
步骤8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向、位移、速度等;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形成的、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可以表征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因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等。
步骤803: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例如,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自身中设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自身当前的第一姿态信息;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单元中集成有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检测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
步骤804: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后,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移动位移,确定调整幅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和/或,分析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调整速度,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中的调整速度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
值得注意是,上述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仅给出了几种可行方式,且上述给出的可行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技术支持以及其实际情况而任意设置得到第一结果的分析过程。
步骤805: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参数;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为音量参数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自身的姿态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移动参数,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的调整方式,如此,使得所述音量调节的方式不再为固定方式,而是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姿态时,均能够使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保持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确定出的,如此,在空间参考坐标系不变的条件下,即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如图9所示,从图9(a)变化至图9(b),只要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向不变,就能保证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法不发生变化,如此,保证了用户在触感和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
具体地,所述第二姿态包括第三子姿态和第四子姿态;对应地,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子姿态或第四子姿态时,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三子姿态或所述第四子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
以下结合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四;其中,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二;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四子姿态下的示意图二;假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下方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键为支持触控操作的物理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且所述第一按键具备Home功能;如图9所示,此时,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操作体在所述第一按键的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区域中的滑动操作,滑动方向为图9(a)和图9(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感应区域中的移动方向,作为第四方向;显然,图9(a)和图9(b)中箭头所述指的方向即为所述第四方向;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自身的第一姿态信息为第三子姿态或第四子姿态;其中,所述第三子姿态和所述第四子姿态统称为第二姿态;
基于所述第四方向和所述第三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或者,基于所述第四方向和所述第四子姿态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一结果;
显然,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方向;进一步地,假设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四预设方向相同,此时,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小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确定出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进而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与检测出的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姿态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如此,即便当所述第一按键为物理按键时,也不会固定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方法能够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而灵活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有,由于所述第一按键可以是具备Home功能的Home键,也可以是具备Back功能的Back键,或者是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因此,当所述第一按键再兼容调节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功能后,便可以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对应的按键取消;也就是说,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Home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现有的Back键合二为一,或者,将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按键与兼具Home功能和Back功能的按键合二为一,如此,减少了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按键数量,尤其是当上述按键均为物理按键时,将各种功能集成于所述第一按键后,更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的按键数量的目的,因此,使得在制造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减少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开孔处理的次数,进而也减少了电子设备机身中的孔的数量,如此,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方法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高,机身故障的风险低,同时也为提升电子设备使用者的操作感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三或实施例五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一位移,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速度;
判断所述第一位移和第一速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规则,获取第一判断结果;对应地,
对应地,所述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所述第一位移,以及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速度,确定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和/或调整幅度。
实施例七
基于实施例六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一速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调整至第一数值。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位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中的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速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中的第一速度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调小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调整至第一数值,例如,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调小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量调至0。
实施例八
基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四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二位移;
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一调整幅度;
对应地,所述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以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第一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所述第二位移,确定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的调整方式,和/或调整幅度。
实施例九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001,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1003,用于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0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1005,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触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十
基于实施例九所述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触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十一
基于实施例十所述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1006,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一位移,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速度;
第一判断单元1007,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位移和第一速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规则,获取第一判断结果;
对应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1005,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一速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调整至第一数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触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十二
基于实施例十所述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1008,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二位移;
第三确定单元1009,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一调整幅度;
对应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1005,还用于以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第一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触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包括:
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包括:
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且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4、5、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一位移,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速度;
判断所述第一位移和第一速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规则,获取第一判断结果;对应地,
对应地,所述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一速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调整至第一数值。
12.根据权利要求2、3、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二位移;
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一调整幅度;
对应地,所述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包括:
以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第一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按键能够响应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按键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界面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接收第二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操作的移动参数对应的数据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得到第一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结果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参数,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一结果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第一姿态信息下的电子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三预设方向时,以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所述电子设备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的电子设备。
21.根据权利要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表征的所述第二操作的所述移动参数中的移动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一姿态信息表征的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四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第四预设方向时,以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17、20或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一位移,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按键的第一速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位移和第一速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规则,获取第一判断结果;
对应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一速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以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参数调整至第一数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4、15、18或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一按键上形成的第二位移;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一调整幅度;
对应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用于以第一调整方式以及所述第一调整幅度调整所述第一功能参数。
CN201510091695.3A 2015-02-28 2015-0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598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1695.3A CN104598156B (zh) 2015-02-28 2015-0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755,484 US9864503B2 (en) 2015-02-28 2015-06-30 Touch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1695.3A CN104598156B (zh) 2015-02-28 2015-0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8156A true CN104598156A (zh) 2015-05-06
CN104598156B CN104598156B (zh) 2019-01-15

Family

ID=5312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1695.3A Active CN104598156B (zh) 2015-02-28 2015-0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81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2870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的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CN110623768A (zh) * 2019-08-09 2019-12-31 深圳市云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马达振动变速的控制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2137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Apple Computer, Inc. Touch actuation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media presentation
CN103064596A (zh) * 2012-12-25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频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6979A (zh) * 2013-01-17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视频播放界面中调节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152465A (zh) * 2013-01-23 2013-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手机音量加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2137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Apple Computer, Inc. Touch actuation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media presentation
CN103064596A (zh) * 2012-12-25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频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6979A (zh) * 2013-01-17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视频播放界面中调节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152465A (zh) * 2013-01-23 2013-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手机音量加减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2870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的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CN110623768A (zh) * 2019-08-09 2019-12-31 深圳市云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马达振动变速的控制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8156B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1159B1 (ko) 스마트 기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04978110A (zh) 显示处理方法和显示处理设备
CN109271075B (zh) 页面元素自动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03106027A (zh) 便携式设备中的触摸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3064734A (zh) 终端设备以及多系统输入切换方法
CN104598157A (zh)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65551A (zh) 点亮移动终端屏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44598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75213B (zh) 一种切换桌面的方法及终端
CN103414829A (zh) 一种控制屏幕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704147A (zh) 功能控件的响应终端、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05448A (zh) 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9553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98880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65541A (zh) 展示窗口的方法及终端
CN108469945A (zh) 一种显示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598156A (zh) 一种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13591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终端
US20170351374A1 (en) Input device control using distance
CN1044616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5019904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with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CN105573746B (zh) 一种控件属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81233B (zh) 触控界面中的滑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089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启动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31503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