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0029B -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0029B
CN104580029B CN201510038109.9A CN201510038109A CN104580029B CN 104580029 B CN104580029 B CN 104580029B CN 201510038109 A CN201510038109 A CN 201510038109A CN 104580029 B CN104580029 B CN 104580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terchanger
message
standard grade
open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81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0029A (zh
Inventor
王伟
林鹏程
梁晓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81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0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0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该方法包括: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对上线交换机自动分配IP地址,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中的叠加(Overlay)网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SDN的Overlay网络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交换机,比如,有的交换机为传统交换机,有的交换机为OpenFlow交换机,这些不同类型的交换机可以互联互通,共同提供管理、业务和存储三种网络。
当SDN的Overlay网络中新增OpenFlow交换机时,需要网络管理员对该新增OpenFlow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但是,当SDN的Overlay网络中新增OpenFlow交换机比较多时,而每一新增OpenFlow交换机的接入都需要人工配置,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并增加了运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SDN的Overlay网络中新增OpenFlow交换机比较多时,而每一新增OpenFlow交换机的接入都需要人工配置,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并增加了运维成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包括:
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址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分配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从而实现了当接收到不同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时,也能够为上线交换机自动分配IP地址,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地址分配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址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地址分配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地址分配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地址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地址分配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中示出了一种SDN的Overlay网络的组网架构。
其中,交换机A为新增的OpenFlow交换机,需要控制器1为其分配IP地址。
交换机B为交换机A的邻居传统交换机,即非OpenFlow交换机,不支持OpenFlow协议,但可以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协议,并可以作为DHCP中继交换机。
交换机C为交换机A的相邻OpenFlow交换机,支持OpenFlow协议,并可以作为OpenFlow交换机。
控制器1为OpenFlow控制器,该OpenFlow控制器不仅具有其自身的OpenFlow控制功能,还具有DHCP服务器的功能,可以从提前规划的地址池中为交换机A分配IP地址。
交换机A、交换机B、交换机C和控制器1的连接关系为:交换机A与控制器1直连,并通过交换机B与控制器1互连,以及通过交换机C与控制器1互连。
上述图1所示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SDN的Overlay网络,控制器1不仅是交换机A的直连设备,还是交换机A的互连设备,而且与交换机A直连的中继设备即交换机B和交换机C的类型还不同。而有的简单的SDN的Overlay网络中控制器1只是交换机A的直连设备,或者只是交换机A的互连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不仅适用于复杂的SDN的Overlay网络,还适用于简单的SDN的Overlay网络。
如果交换机A与控制器1直连,则可直接通过扩展的LLDP报文完成IP地址的获取。如果交换机A通过交换机B与控制器1互连,则由交换机B充当DHCP中继角色,协助交换机A完成IP地址的动态获取过程。如果交换机A通过交换机C与控制器1互连,相邻交换机C接收到交换机A发送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后,将其上送给控制器1处理。
因此,在SDN的Overlay网络中,当有新增的OpenFlow交换机接入网络时,在无任何先入配置的情况下,只有新增的OpenFlow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物理链路可达,就可以完成自动上线,实现与控制器之间的互连互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网络配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为本发明地址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从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侧进行描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该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其中,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LLDP)地址请求报文、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具体地,在简单的SDN的Overlay网络中,OpenFlow控制器可能只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一种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比如,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而在复杂的SDN的Overlay网络中,OpenFlow控制器可能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多种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比如,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DHCP地址请求报文和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指的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比如,该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为OpenFlow协议中的Packet-In报文。
步骤220:若根据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具体地,不管OpenFlow控制器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一种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还是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多种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但是各个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皆携带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因此若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与之前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均不相同时,便可以确定当前接收到的该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并为该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步骤230: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以使上线交换机根据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OpenFlow控制器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可能接收到不同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该OpenFlow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的类型获知该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的发送方,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LLDP地址请求报文时,该LLDP地址请求报文是上线交换机发送的,并且该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有地址请求标识和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
(2)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DHCP地址请求报文时,该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DHCP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该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DHCP中继交换机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根据DHCP协议生成的地址请求报文。该DHC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
(3)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时,该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该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接收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的地址请求报文。
其中,LLDP地址请求报文是在传统的LLDP协议报文上进行扩展得到的,具体是在LLDP的Option TLV字段携带Add_Reuquest_Flag标识,该Add_Reuquest_Flag标识为地址请求标识,表明该扩展后的LLDP协议报文用于地址请求。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即为LLDP协议报文的源MAC地址。
又一个实施例中,当OpenFlow控制器根据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具体哪个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后,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形:
(1)当确定LLD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其中,LLDP地址分配报文还可以携带有地址分配标识。
(2)当确定DHC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DHC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DHCP中继交换机,以使DHCP中继交换机对DHC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析后,并将解析后的报文封装成携带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
(3)当确定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并将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OpenFlow中继交换机,以使OpenFlow中继交换机将接收到的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其中,LLDP地址分配报文还可以携带有地址分配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指的是: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比如,该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为OpenFlow协议中的Packet-Out报文。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控制器接收到不同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各个地址请求报文携带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时,能够根据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具体哪个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并为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以及能够根据首个地址请求报文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从而实现了为上线交换机自动分配IP地址,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运维成本。
参见图3,为本发明地址分配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应用于图1所示的SDN的Overlay网络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交换机A向其所有直连设备发送LLDP地址请求报文,该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交换机A的MAC地址。
其中,交换机A的直连设备为控制器1、交换机B和交换机C。
交换机A为新增的OpenFlow交换机即上线交换机,需要控制器1为其分配IP地址。
交换机B为DHCP中继交换机。
交换机C为OpenFlow中继交换机。
步骤302:交换机B接收到交换机A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交换机A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根据DHCP协议生成DHCP地址请求报文,该DHC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交换机A的MAC地址,并将该DHCP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控制器1。
步骤303:交换机C接收到交换机A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交换机A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即Packet-In报文,该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交换机A的MAC地址,并将该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控制器1。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交换机C不对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解封装,而是将LLDP地址请求报文整个封装成Packet-In报文,因此也可认为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交换机A的MAC地址
步骤304:控制器1根据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交换机A的MAC地址确定该地址请求报文是否为首个接收到的交换机A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
具体地,若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交换机A的MAC地址与之前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均不相同时,则确定当前接收到的该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交换机A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则执行步骤305。
若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交换机A的MAC地址与之前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携带的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有相同时,则确定当前接收到的该地址请求报文不为首个接收到的交换机A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执行步骤314。
步骤305:控制器1为交换机A分配IP地址。
其中,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可能是交换机A发送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交换机B发送的DHCP地址请求报文,交换机C发送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另外,确定的首个接收到的交换机A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可能是交换机A发送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交换机B发送的DHCP地址请求报文,交换机C发送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因此,在控制器1为交换机A分配IP地址之后,若首个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是交换机A发送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时,则执行步骤306;若首个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是交换机B发送的DHCP地址请求报文,则执行步骤307到步骤309;若首个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是交换机C发送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则执行步骤310到步骤313。
步骤306:控制器1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交换机A,流程结束。
步骤307:控制器1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DHC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交换机B。
步骤308:交换机B对DHC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析后,并将解析后的报文封装成携带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
步骤309:交换机B将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交换机A,流程结束。
步骤310:控制器1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即Packet-Out报文。
步骤311:控制器1将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交换机C。
步骤312:交换机C将接收到的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LLDP地址分配报文。
步骤313:交换机C将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交换机A,流程结束。
步骤314:控制器1丢弃地址请求报文,流程结束。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上线交换机需要控制器为其分配IP地址时,可以向其直连设备发送LLDP地址请求报文,如果上线交换机和控制器直连,则控制器能够直接接收到LLDP地址请求报文,如果上线交换机通过DHCP中继交换机与控制器互连,则该DHCP中继交换机根据LLDP地址请求报文生成DHCP地址请求报文并发送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接收到DHCP地址请求报文;如果上线交换机通过OpenFlow中继交换机与控制器互连,则该OpenFlow中继交换机将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并发送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接收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并且,当控制器接收到不同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时,能够根据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具体哪个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并为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以及能够根据首个地址请求报文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从而实现了为上线交换机自动分配IP地址,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运维成本。
与前述地址分配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地址分配装置的实施例。
本发明地址分配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地址分配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4所示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等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的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参见图5,为本发明地址分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在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并可以用于执行图2和图3所示的地址分配方法。本发明地址分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51、分配单元52和发送单元53。
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分配单元52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发送单元53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51还用于: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LLD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DHC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DHCP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根据DHCP协议生成的地址请求报文;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的地址请求报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53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53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DHC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对所述DHC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析后,并将所述解析后的报文封装成携带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53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并将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处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控制器接收到不同类型的地址请求报文,各个地址请求报文携带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时,能够根据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具体哪个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并为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以及能够根据首个地址请求报文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携带有IP地址和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上线交换机,从而实现了为上线交换机自动分配IP地址,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运维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包括:
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LLD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DHC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DHCP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根据DHCP协议生成的地址请求报文;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的地址请求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具体包括:
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具体包括:
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DHC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对所述DHC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析后,并将所述解析后的报文封装成携带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具体包括:
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并将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6.一种地址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SDN中的OpenFlow控制器上,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请求报文携带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地址请求报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地址请求报文或携带地址请求标识的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
分配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确定所述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上线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以使所述上线交换机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报文中的IP地址和控制器地址进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LLD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DHCP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DHCP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根据DHCP协议生成的地址请求报文;
当接收到的地址请求报文为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时,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OpenFlow中继交换机发送的,并且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是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接收到所述上线交换机发送的携带地址请求标识和所述上线交换机的MAC地址的LLD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对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后得到的地址请求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LLD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DHCP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DHC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DHCP中继交换机对所述DHC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析后,并将所述解析后的报文封装成携带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OpenFlow地址请求报文为首个接收到的所述上线交换机对应的地址请求报文时,将携带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地址的LLDP地址分配报文进行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并将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以使所述OpenFlow中继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所述OpenFlow地址分配报文进行解OpenFlow协议封装,得到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以及将所述LLDP地址分配报文发送至所述上线交换机。
CN201510038109.9A 2015-01-26 2015-01-26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580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109.9A CN104580029B (zh) 2015-01-26 2015-01-26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109.9A CN104580029B (zh) 2015-01-26 2015-01-26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029A CN104580029A (zh) 2015-04-29
CN104580029B true CN104580029B (zh) 2018-01-09

Family

ID=5309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8109.9A Active CN104580029B (zh) 2015-01-26 2015-01-26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00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0296B (zh) * 2015-05-28 2019-05-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器地址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05376347B (zh) * 2015-12-11 2019-06-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295113B (zh) * 2016-03-31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配置的方法、交换机和服务器
CN106506716B (zh) * 2016-10-20 2019-07-23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n控制器带内管理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277190B (zh) * 2017-07-14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sdn设备自动上线的方法、sdn设备和控制器
CN107613044B (zh) * 2017-10-26 2021-10-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更新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43386B (zh) * 2019-09-20 2022-04-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地址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0264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Nec Europe Ltd. User traffic accountability under congestion in flow-based multi-layer switches
CN104104744A (zh) * 2014-07-09 2014-10-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58916A (zh) * 2013-05-13 2014-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9337A (zh) * 2014-09-11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sdn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4283983A (zh) * 2014-10-27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机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1304B1 (en) * 2012-03-14 2017-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witch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 establish connection request
CN104243270B (zh) * 2014-09-25 2017-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3317B (zh) * 2014-09-26 2018-04-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p路由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0264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Nec Europe Ltd. User traffic accountability under congestion in flow-based multi-layer switches
CN104158916A (zh) * 2013-05-13 2014-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04744A (zh) * 2014-07-09 2014-10-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9337A (zh) * 2014-09-11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sdn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4283983A (zh) * 2014-10-27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机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029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0029B (zh)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618156B (zh) 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495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09367A (zh) 一种sdn网络的设备上线方法及sdn控制器、网络设备
CN104601432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734931A (zh) 一种虚拟网络功能间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4468368B (zh) 配置bgp邻居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68692A (zh) 一种网络创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324159B (zh) 链路配置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4243427A (zh) 虚拟机在线迁移方法、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277190A (zh) 一种sdn设备自动上线的方法、sdn设备和控制器
CN104144096A (zh) 虚拟网络层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6237A (zh)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82104A (zh) 使用站点虚拟mac地址的otv缩放
CN106209689A (zh) 从vxlan至vlan的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4683428A (zh) 网络业务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6357542B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CN107370839A (zh) 工业现场设备的寻址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CN106452873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处理器
CN104954155B (zh) 具有多个业务板的网络设备以及多业务板分担方法
CN105554176A (zh)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8574613A (zh) Sdn数据中心的二层互通方法及装置
CN104104749B (zh) 一种隧道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401954B (zh) 虚拟dhcp的实现方法
CN105933235B (zh) 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