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9545A -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9545A
CN104579545A CN201310513526.5A CN201310513526A CN104579545A CN 104579545 A CN104579545 A CN 104579545A CN 201310513526 A CN201310513526 A CN 201310513526A CN 104579545 A CN104579545 A CN 104579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dmrs
sequence
ra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3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9545B (zh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35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9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9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D2D通信中的DMRS的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基序列索引和D2D同步序列在频域上的位置进行关联,随机化了D2D-DMRS的干扰。此外,D2D?UE在没有接收到信令的条件下能够利用CRC的扰码识别发送天线端口数,本发明能够同时支持小区覆盖内和小区覆盖外的D2D?UE。

Description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置对装置(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中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传输的方案,特别是涉及基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D2D的DMRS传输方案。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定义了两种帧结构,即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的帧结构1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的帧结构2。二者的区别是FDD帧结构的每一子帧均为1毫秒(ms-millisecond),而TDD系统在每一帧(10个子帧)中定义了1~2个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下行同步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上行同步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三部分构成。
LT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采用上行解调参考信号(UL DMRS-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进行信道估计。对于PUSCH,UL DMRS在一个子帧中的两个时隙(TS-Time Slot)分别出现一次且位于时隙的中间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符号上。UL DMRS序列的表达式为:
r u , v ( c ) ( n ) = e j 2 πcn / 12 r ‾ u , v ( n ) , 0 ≤ n ≤ L
其中,n是子载波索引,L是UL DMRS序列的频域长度,c是循环移位索引,是基序列,u是组索引,v是组内的索引,u和v共同决定了基序列索引。对于占用带宽不超过3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的UL DMRS,其采用的基序列是:
r ‾ u , v ( n ) = e jφ ( n ) π / 4
其中φ(n)的定义见TS36.211中的5.5.1.2节。
对于占用带宽超过3个PRB的UL DMRS,其采用的基序列是Zadoff-Chu序列:
r ‾ u , v ( n ) = e - jπqm ( m + 1 ) / N ZC RS , 0 ≤ m ≤ N ZC RS - 1
其中,是不小于序列长度L的最大质数,基序列索引q是u和v的函数:
q ‾ = N ZC RS · ( u + 1 ) / 31
对于占用带宽不超过5个PRB的UL DMRS,v固定为0,即组内只有一个基序列,对于占用带宽超过5个PRB的UL DMRS,v为0或1,即组内有2个基序列。
综上,一个UL DMRS序列由组索引u和组内索引v以及循环移位索引c完全确定,为了实现小区间UL DMRS干扰的随机化,所述u,v,c均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其取值范围内调变。
传统的3GPP版本中,数据传输发生在基站和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之间。在3GPP R12中,装置对装置(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被立项并加以讨论,D2D的本质特点是允许UE之间的数据传输。对于FDD和TDD系统而言,3GPP在无线接入网第一工作组第73次会议(RAN1#73)达成的结论是:D2D系统中的UE不允许同时收发。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下行数据对D2D通信的干扰,UE占用传统的上行资源即FDD的上行频带和子帧(TDD)的上行子帧用于D2D通信(TDD下行子帧有待进一步讨论)。在RAN1#74bis会议上,通过了关于D2D通信的子帧采用SC-FDMA的多址方式,进一步的用于D2D通信的DMRS至少可以重用传统的UL DMRS。为了加以区别,本发明将用于D2D信道估计的DMRS称为D2D-DMRS。
当多个D2D通信的发送UE占用的时频资源全部或者部分覆盖时,D2D-DMRS之间的正交性面临严重挑战,原因如下:
-D2D通信很难(像传统的上行发送那样)确保一个接收机收到多个UE的信号严格保持同步,具有相同基序列索引q和不同循环移位索引c的多个序列很难保持正交
-传统的利用组索引u来区分小区的方法难以被直接推广到D2D通信中,因为UE的数量可能远远大于小区的数量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系统中的D2D-DMRS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发送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Zadoff-Chu)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B.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C.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所述索引f的引入使得位于不同频域位置的第一序列能够映射到不同的基序列索引(即使第一序列索引相同),随机化了D2D-DMRS的干扰。
第一序列的一个发送窗口是T个子帧,即第一序列是每T个子帧发送一次,所述索引t的取值范围是{0,1,2,...,2T-1},其中T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是指第一序列的当前发送所处于的发送窗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ZC序列是LTE中的主同步序列(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序列,上述M序列是LTE中的辅同步序列(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第一序列是LTE中的PSS和SSS的组合,有504个候选序列,即所述索引I的取值范围是{0,1,2,...,503}。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K个端口的DMRS都是重用LTE PUSCH中的DMRS序列,所述DMRS基序列的索引的取值范围等于LTE系统中的基序列索引q的取值范围。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f是其中C的单位是赫兹,F的单位是赫兹,C是第一序列的最低频点,当C只处于一个LTE频段时,F是所述一个LTE频段的最低频点,当C可能处于多个LTE频段时,F是所有可能的LTE频段的最低频点,是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D是固定常数或者由信令配置。100kHz是LTE载频的中心工作频点最小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D2D序列占用了3610MHz~(3610MHz+WHz),其中W是所述D2D序列占用的带宽,则所述C为3610M,则所述C只处于LTE第43频段(3610MHz~3800MHz),所述F是3600M。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D2D序列占用了3420MHz~(3420MHz+WHz),其中W是所述D2D序列占用的带宽,则所述C为3420M,则所述C可能处于LTE第22频段(3410MHz~3490MHz)或者第42频段(3400MHz~3600MHz),所述F是所述第22频段和所述第42频段的最低频点3400M。
所述D由信令配置适用于D2D UE处于小区覆盖内的场景,作为一个实施例,D2D UE通过下行信令获得当前LTE频带Fp,所述D是
所述D是固定常数适用于D2D UE处于小区覆盖外及处于小区覆盖内的场景。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D是-1。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0.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所述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S是8,所述候选索引组合重用LTE系统的候选索引组合。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D.对传输信息附加CRC并编码得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E.在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以下之一信息:
-发送源的标识
-发送源的种类
-资源分配
-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tatus)
-冗余版本(RV-Redundancy Version)或者新数据指示(NI-New data Indicator)
-数据
所述传输信息是上层传递给物理层的信息,所述K为1时,所述编码是信道编码,所述K不为1时,所述编码包括信道编码和多天线预编码,所述多天线预编码采用空时块码(SFBC-Spatial Frequency BlockCoding)或者频率切换发送分集(FSTD-Frequency Switched TransmitDiversity)。所述传输信息可能由所述K个端口DMRS对应的物理数据信道承载。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是第一序列的发送者的标识,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是第一序列的发送者的种类,例如是基站,UE,外部同步源等等。所述资源分配指示D2D UE通信所能使用的资源,所述MCS指示D2D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RV指示当前的数据在HARQ进程中的重传版本号。所述NI采用1个比特指示当前数据是新数据还是重传数据。所述NI更适合追逐合并(CC-Chase Combining)的重传方式,所述RV更适合增量冗余(IR-Increased Redundancy)的重传方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RV重用现有LTE系统的2比特的RV方案。作为又一个实施例,所述MCS重用现有LTE系统的MCS方案。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CRC经过扰码操作,所用的扰码序列由所述K的取值确定。所述扰码操作是指比特对位相加。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P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0序列;P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1序列;P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0和1间隔出现的序列,所述P是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K固定是1,所述P是所述K
-如果所述K不固定,所述P是D2D数据信息的发送端口数,所述D2D数据信息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也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K固定为1。
上述方面的本质是包含发送源的标识或者发送源的种类的第一物理信道采用固定的发送端口数,减少接收UE接收第一物理信道所花的时间-接收UE不需要尝试不同的端口数进行译码。而对于不包含发送源的标识以及不包含发送源的种类的第二物理信道,根据UE的能力采用合适的发送端口数。
上述方面的本质是关联第一信道的位置和第一序列的位置,减少UE接收第一信道的开销。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序列是D2D同步序列,第一物理信道是D2D物理同步信道。
作为又一个实施例,第一序列是D2D发现序列,第一物理信道是承载D2D发现信息的D2D物理信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B.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C.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0.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所述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S是8,所述候选索引组合重用LTE系统的候选索引组合。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D.在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接收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
E.译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得到传输信息和CRC,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以下之一信息:
-发送源的标识
-发送源的种类
-资源分配
-MCS
-RV或者NI
-数据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P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0序列;P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1序列;P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0和1间隔出现的序列,所述P是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K固定是1,所述P是所述K
-如果所述K不固定,所述P是D2D数据信息的发送端口数,所述D2D数据信息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也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K固定为1。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一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和第一序列所处的子帧是同一个子帧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两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是所述两个子帧中的后一个。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f是其中C的单位是赫兹,F的单位是赫兹,C是第一序列的最低频点,当C只处于一个LTE频段时,F是所述一个LTE频段的最低频点,当C可能处于多个LTE频段时,F是所有可能的LTE频段的最低频点,是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D是固定常数或者由信令配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模块:发送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模块: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模块: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模块: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模块:接收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模块: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模块: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模块: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本发明解决了D2D系统中D2D-DMRS的干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将基序列索引和D2D同步信号在频域上的位置进行关联,随机化了D2D-DMRS的干扰。此外,D2D UE在没有接收到信令的条件下能够利用CRC的扰码识别发送天线端口数,本发明能够同时支持小区覆盖内和小区覆盖外的D2D UE。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基序列索引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索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序列和第一物理信道位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序列,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位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的D2D-DMRS发送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的D2D-DMRS接收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确定基序列索引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UE U10和UE U11是D2D通信的两个UE。
对于UE U10,在步骤S101中,发送第一序列;在步骤S10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03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K个端口的DMRS。
对于UE U11,在步骤S111中,接收第一序列;在步骤S11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13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K个端口的DMRS。
其中,第一序列包括1个ZC序列或者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所述DMRS基序列的索引和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关系如下:
其中,表示z的映射函数,j∈{1,2,3}[y]表示y是可选项,X表示第一关联参数组之外的参数对所述DMRS基序列的索引的贡献。
作为一个实施例,的表达形式如下:
上述,是不大于DMRS序列的最大质数,c(n)是伪随机序列,R是正整数,是不大于z的最大整数。
作为c(n)的一个实施例,其定义参考TS36.211中的7.2节,简要介绍如下: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NC=1600,x1(0)=1,x1(n)=0,n=1,2,...,30, 是不大于z的最大整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通过实现相关方法确定DMRS序列相对于基序列的循环移位索引,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2中,UE U10和UE U11是D2D通信的两个UE。
对于UE U10,在步骤S101中,发送第一序列;在步骤S10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03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K个端口的DMRS。
对于UE U11,在步骤S111中,接收第一序列;在步骤S11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13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K个端口的DMRS。K个端口的DMRS循环移位索引通过实现相关方法获得。
其中,第一序列包括1个ZC序列或者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作为所述实现相关方法的实施例,UE U10根据调度确定所述循环移位索引;UE U11根据接收到的DMRS符号在频域上的每个子载波除以所述DMRS基序列,然后经过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以后,根据每个候选移位索引相应的检测窗口中的功率确定所述候选移位索引是否对应一个发送DMRS端口。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索引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UE U12和UE U13是D2D通信的两个UE。
对于UE U12,在步骤S121中,发送第一序列;在步骤S12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23中,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在步骤S124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对于UE U13,在步骤S131中,接收第一序列;在步骤S132中,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在步骤S133中,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在步骤S114中,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第一序列包括1个ZC序列或者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发送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UE U14是D2D发送UE,UE U15是D2D接收UE。
对于UE U14,在步骤S145中,对传输信息附加CRC并编码得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在步骤S146中,在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
对于UE U15,在步骤S155中,在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接收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在步骤S156中,译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得到传输信息和CRC,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以下之一信息:
-发送源的标识
-发送源的种类
-资源分配
-MCS
-RV或者NI
-数据
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发送源的标识或者发送源的种类,所述传输信息的承载信道称为第一物理信道;如果所述传输信息不包含发送源的标识也不包含发送源的种类,所述传输信息的承载信道称为第二物理信道。
作为实施例4的一个子实施例,如果所述传输信息的承载信道是第一物理信道,所述K固定为1,则UE U15就不用针对K=1,2,4进行盲检测。
作为实施例4的又一个子实施例,上述CRC经过扰码操作,所述K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A比特序列[0 0 ... 0];所述K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A比特序列[1 1 ... 1];所述K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A比特序列[0 1 0 1 ... 0 1]。其中,所述A为所述CRC的比特数。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第一序列和第一物理信道位置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附图4中,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子帧,第一序列的当前发送窗口是从子帧j到子帧j+T-1的时间窗口,其中第一序列分布于子帧j和子帧j+1中灰色标识部分,第一物理信道处于子帧j和子帧j+1中的后一个子帧,即子帧j+1,如斜线标识。
对于D2D发送UE,在子帧j和子帧j+1中灰色标识的部分发送第一序列;然后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接着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8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所述候选索引组合重用LTE系统的候选索引组合;再接着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DMRS;再接着对传输信息附加CRC并编码得到K个端口的第一物理信道的信号,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最后在子帧j+1中斜线标识的部分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第一物理信道的信号。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D2D发送UE的标识或者所述D2D发送UE的种类。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第一序列,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位置的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附图5中,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子帧,第一序列的当前发送窗口是从子帧j到子帧j+T-1的时间窗口,其中子帧j中灰色标识的是第一序列,子帧j中斜线标识的是第一物理信道,子帧j+2中反斜线标识的部分是第二物理信道。
对于D2D接收UE,在子帧j中灰色标识的部分接收第一序列;然后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
如果所述DMRS符号位于子帧j中(即所述DMRS对应的物理信道是第一物理信道):
-接着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1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
-接着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1个端口的DMRS;
-再接着在子帧j的斜线部分上接收1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即第一物理信道)
-再接着译码所述1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得到传输信息和CRC,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第一序列发送者的标识或者第一序列发送者的种类。上述CRC经过扰码操作,P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A比特序列[0 0 ... 0];P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A比特序列[1 1 ... 1];P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A比特序列[0 1 0 1 ... 0 1]。其中,所述A为所述CRC的比特数,所述P是第二物理信道的发送端口数。
如果所述DMRS符号位于子帧j+2中(即所述DMRS对应的物理信道是第二物理信道,第二物理信道的位置和第一序列的位置没有关联关系。):
-接着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所述P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P]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
-接着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P个端口的DMRS;
-再接着在子帧j+2的反斜线部分上接收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即第一物理信道)
-再接着译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得到传输信息和CRC,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不包含第一序列发送者的标识也不包含第一序列发送者的种类。所述P通过解扰第一物理信道的CRC获得。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用户设备中的D2D-DMRS发送处理装置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附图6中,UE处理装置400是由第一发送模块401,第二确定模块402,第三确定模块403,第四发送模块404组成。
第一发送模块401发送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确定模块402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确定模块403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发送模块404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用户设备中的D2D-DMRS接收处理装置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附图7中,UE处理装置500是由第一接收模块501,第二确定模块502,第三确定模块503,第四接收模块504组成。
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确定模块502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确定模块503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1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接收模块504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所述1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1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一定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t是整数,f是整数,S是正整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发送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B.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C.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0.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所述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D.对传输信息附加CRC并编码得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E.在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以下之一信息:
-发送源的标识
-发送源的种类
-资源分配
-MCS
-RV或者NI
-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f是其中C的单位是赫兹,F的单位是赫兹,C是第一序列的最低频点,当C只处于一个LTE频段时,F是所述一个LTE频段的最低频点,当C可能处于多个LTE频段时,F是所有可能的LTE频段的最低频点,是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D是固定常数或者由信令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K固定为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一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和第一序列所处的子帧是同一个子帧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两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是所述两个子帧中的后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是8,所述候选索引组合重用LTE系统的候选索引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CRC经过扰码操作,所用的扰码序列由所述K的取值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0序列;P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1序列;P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0和1间隔出现的序列,所述P是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K固定是1,所述P是所述K
-如果所述K不固定,所述P是D2D数据信息的发送端口数,所述D2D数据信息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也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10.一种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B.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C.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C0.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所述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D.在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接收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
E.译码所述K个端口的物理信号得到传输信息和CRC,所述CRC是16位或者24位比特
其中,所述传输信息包含至少以下之一信息:
-发送源的标识
-发送源的种类
-资源分配
-MCS
-RV或者NI
-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f是其中C的单位是赫兹,F的单位是赫兹,C是第一序列的最低频点,当C只处于一个LTE频段时,F是所述一个LTE频段的最低频点,当C可能处于多个LTE频段时,F是所有可能的LTE频段的最低频点,是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D是固定常数或者由信令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K固定为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一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和第一序列所处的子帧是同一个子帧
-如果第一序列分布于两个子帧,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子帧是所述两个子帧中的后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是8,所述候选索引组合重用LTE系统的候选索引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信息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或者所述发送源的种类,所述CRC经过扰码操作,所用的扰码序列由所述K的取值确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为1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0序列;P为2时,所述扰码序列为全1序列;P为4时,所述扰码序列为0和1间隔出现的序列,所述P是以下之一:
-如果所述K固定是1,所述P是所述K
-如果所述K不固定,所述P是D2D数据信息的发送端口数,所述D2D数据信息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标识也不包含所述发送源的种类。
1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模块:发送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模块: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模块: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模块: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发送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
其中,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2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模块:接收第一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下之一:
-1个ZC序列
-1个ZC序列及1个M序列
第二模块:通过第一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DMRS符号上的DMRS基序列的索引,第一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第一序列的索引I
-所述DMRS符号所处的时隙在第一序列当前发送窗口中的索引t
-第一序列的频域位置的索引f
第三模块:通过第二关联参数组的映射确定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c1 c2 … cK]在S个候选索引组合中的索引s,第二关联参数组至少包含以下之一:
-所述索引I
-所述索引t
-所述索引f
第四模块:在所述DMRS符号上的同一频带上接收所述K个端口的DMRS
其中,所述K个端口的DMRS分别是所述DMRS基序列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索引生成,所述DMRS符号是一个SC-FDMA符号,K的取值范围是{1,2,4},t是整数,f是整数,ck第k个端口的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k的取值范围是从1取到K的整数,S是正整数。
CN201310513526.5A 2013-10-27 2013-10-27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579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3526.5A CN104579545B (zh) 2013-10-27 2013-10-27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3526.5A CN104579545B (zh) 2013-10-27 2013-10-27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545A true CN104579545A (zh) 2015-04-29
CN104579545B CN104579545B (zh) 2019-01-29

Family

ID=5309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3526.5A Active CN104579545B (zh) 2013-10-27 2013-10-27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954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8210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73881A1 (zh) * 2016-04-08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852690A (zh) * 2015-08-13 2018-03-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信号同步方法
WO2019096067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序列组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循环移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2412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37343A (zh) * 2017-04-24 2019-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WO2020237437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28502B2 (en) 2016-04-08 2021-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993A (zh) * 2008-06-23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5703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02598537A (zh) * 2009-09-07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2205A (zh) * 2010-02-03 2012-10-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201942A1 (en) * 2012-02-07 201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supporting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993A (zh) * 2008-06-23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重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98537A (zh) * 2009-09-07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2205A (zh) * 2010-02-03 2012-10-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95703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生成方法及设备
US20130201942A1 (en) * 2012-02-07 201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supporting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8210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52690A (zh) * 2015-08-13 2018-03-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信号同步方法
WO2017173881A1 (zh) * 2016-04-08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881976B2 (en) 2016-04-08 2024-0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128502B2 (en) 2016-04-08 2021-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539487B2 (en) 2017-04-24 2022-1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CN110537343B (zh) * 2017-04-24 2022-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10537343A (zh) * 2017-04-24 2019-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JP2021503840A (ja) * 2017-11-17 2021-02-12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Zte Corporation 系列群の確定方法及び確定装置、サイクリックシフトの確定方法及び確定装置
US11245564B2 (en) * 2017-11-17 2022-02-08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equence group and cyclic shift
CN109818895B (zh) * 2017-11-17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序列组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循环移位的方法及装置
JP7062062B2 (ja) 2017-11-17 2022-05-02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系列群の確定方法及び確定装置、サイクリックシフトの確定方法及び確定装置
CN109818895A (zh) * 2017-11-17 2019-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序列组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循环移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96067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序列组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循环移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24121B (zh) * 2018-03-28 2021-12-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12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37437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545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8260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US1073513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etransmission control of uplink data in grant free multiple access
US20190215108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72224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80103470A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region information for phich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pdcch
US95488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60941B1 (ko) 확인 응답 채널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CN104579545A (zh) 一种d2d调度方法和装置
US10660122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3025050A2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53087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퀀스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JP2017527179A (ja) カバレッジの拡張における必要なharq繰り返し数の伝達
KR20090007129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장치 및방법
JP722450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AU2008362215B9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000347A1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