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9482B - 光纤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纤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9482B
CN104579482B CN201310488237.4A CN201310488237A CN104579482B CN 104579482 B CN104579482 B CN 104579482B CN 201310488237 A CN201310488237 A CN 201310488237A CN 104579482 B CN104579482 B CN 104579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ircuit substrate
contact
optical fiber
electrical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82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9482A (zh
Inventor
简佐翰
康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Zcon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Zcon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Zconn Corp filed Critical EZconn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882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9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9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光纤模块包括一壳体,在此壳体中设有一部分的第一光纤、一第一光发射器、一部分的第二光纤及一第一光接收器,其中第一光发射器用以去发射一第一光信号至第一光纤,此第一光接收器是用以接收第二光纤所发出的一第二光信号,其中第二光纤所传输的光信号与第一光纤所传输的光信号相互独立的。

Description

光纤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模块,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的光纤模块具有多个信号传输通道,用以资料传送及资料接收。
背景技术
通常,一光发射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for a transceiver,TOSA)可传输光信号至一光接收次模块(receiving optical sub-assembly,ROSA)接收,然双向光次模块(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BOSA)同时包括TOSA及ROSA,用以在同一光纤传送及接收双向光信号,另外三向光次模块(r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TRI-DI OSA)也同时包括TOSA及ROSA,用以在同一光纤传送及接收三向光信号,因此光纤模块可包括TOSA、ROSA、BOSA或TRI-DI OSA,这些光学模块可用以将电子信号转换成一光信号或是将光信号转换成一电子信号。此外,光纤可耦合来至一ROSA、BOSA或TRI-DI OSA的光信号并传送至另一光纤及另一组ROSA、BOSA或TRI-DI OS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独立传输通道传输资料的光纤模块,此光纤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部分之一第一光纤位于此壳体中;一第一光发射器设置在此壳体中,用以发射一第一光信号至第一光纤之中;一部分之一第二光纤位于此壳体中,此光信号可经由此第一及第二光纤分别独立传送,以及一第一光接收器在此壳中,用以接收来自第二光纤所传送的一第二光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电性接点设置在一平面上,这些电性接点能够使该光纤模块对外连接;
一第一光纤;
一第一光发射器,用以将一第一电子信号转换成一第一光信号并经由该第一光纤传送出去,其中该第一电子信号来自于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光纤,其独立传送光信号,并与该第一光纤各自独立;以及
一第二光发射器,用以将一第二电子信号转换成一第二光信号并经由该第二光纤传送出去,其中该第二电子信号来自于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二电性接点,且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三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的一电源接点。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的共同接地的接点。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一传送指示信息接点,用以指示该第一光发射器是否有发射光信号。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一传送控制信息接点,用以控制经由该第一电性电点所传送的该第一电子信号是否要回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
还包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来自于第一光纤的一第三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三电子信号,并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进行传送。
还包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来自于第二光纤的一第三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三电子信号,并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进行传送。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用以传送一类比信息,该类比信息是基于该光纤模块内一指定监控讯息所产生。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用以传送一指示信息,用以指示该光纤模块内的温度是否正常。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用以传送一指示信息,用以指示该光纤模块操作的电压是否正常。
还包括一电路基板及一软性电路板,这些电性接点设置在该电路基板上,且该第一光发射器能够经由该软性电路板连接至该电路基板。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其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电性接点设置在一平面上,这些电性接点能够使该光纤模块对外连接;
一第一光纤;
一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该第一光纤传送的一第一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一电子信号,并将该第一电子信号传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光纤,其独立传送光信号,并与该第一光纤各自独立;以及
一第二光接收器,用以将一第二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二电子信号并经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二电性接点传送,其中该第二光信号来自于该第二光纤,且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三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的一电源接点。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的共同接地的接点。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一传送指示信息接点,用以指示该第一光接收器是否有接收到来自该第一光纤所发射的光信号。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一传送控制信息接点,用以控制经由该第四电性电点所传送的一第三电子信号是否要回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一电性接点。
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为一类比信息,该类比信息是基于该光纤模块内一指定监控讯息所产生。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还包括一电路基板及一软性电路板,这些电性接点设置在该电路基板上,且该第一光接收器可经由该软性电路板连接至该电路基板。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其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光耦接至一导光管,用以传递一指示讯息至外界。
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光耦接至一导光管,用以传递一指示讯息至外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光纤模块具有多个信号传输通道,用以资料传送及资料接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辫子型式或纤尾式(pigtail type)的双通道光纤模块的底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辫子型式或纤尾式(pigtail type)的双通道光纤模块的立体图;
图3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纤尾式的双通道光纤模块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模块分解结构透视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光纤模块分解结构透视图;
图9为第三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
图11为第四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20、25、26-引脚或接点;21-光发射器;23-光接收器;30-壳体;31-纵向孔洞;32-纵向孔洞;33-纵向边缘;34-纵向边缘;37-固定基座;38-盖子元件;41-第一直线;42-第二直线;50-收发模块;51-电性引脚;52-光学滤波器;53-光学滤波器;54-固定元件;55-开口;56-头套;57-倾斜表面;58-底座;59-套筒;60-轴线方向;62-管部;63-环套;64-电性接点;66-电性接点;70-电路基板;71-软性电路板;72-电性接点;74-电性接点;77-电性接点;79-电性接点;90-导光管;91-纵向沟槽;92-插件;93-孔洞;94-固定元件;95-圆弧部;96-发光二极管;100-光纤模块;110-传输通道;111-光纤;112-嵌入光纤;113-接收孔;114-保护套;115-孔洞;116-表面;117-表面;153-引导槽;154-固定元件;156-头套;157-表面;159-套筒;163-环套;164-遮蔽部;170-电路基板;171-软性电路板;174-电性接点;270-电路基板;271-软性电路板;272-电性接点;274-电性接点;273-环形电性接点;274-电性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式揭示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其并未阐述所有实施例。可另外或替代使用其他实施例。为节省空间或更有效地说明,可省略显而易见或不必要的细节。相反,可实施一些实施例而不揭示所有细节。当相同数字出现在不同图式中时,其是指相同或类似组件或步骤。
当以下描述连同随附图式一起阅读时,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态样,所述的这些随附图式的性质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所述的这些图式未必按比例绘制,而是强调本发明的原理。
现描述说明性实施例。可另外或替代使用其他实施例。为节省空间或更有效地呈现,可省略显而易见或不必要的细节。相反,可实施一些实施例而不揭示所有细节。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光纤模块100可包括两个收发模块50,此两个收发模块50具有相同内部结构并平行的设置在光纤模块100的壳体30之中。每一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光接收器23,此光接收器23例如是一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s),光接收器23用以接收外界所装置通过一光纤所传送的一或多个光信号,并将所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一或多个电子信号,此电子信号再通过光纤模块100的多个引脚(Pin)或接点1-20传送至一控制器或一电脑。另外,此光纤模块100可另包括一光发射器21,此光发射器21例如是雷射发射器或雷射二极管(laser diode,LD),此光发射器21用以将一或多个电子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此电子信号是控制器或电脑经由此引脚或接点1-20所传送。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光纤模块100可将收发模块50设置在一电路基板70上表面上,此电路基板70例如是一印刷电路板或一陶瓷电路板,引脚或接点1-20,25及26从下表面延伸穿过电路基板70孔洞设置在电路基板70上。此光发射器21可分别依据从电路基板70所传送的资料发射一或多个光信号至光纤111,另外电路基板70也可分别依据光接收器23所接收来自光纤111的信号传送资料。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光纤模块100可另包括二个软性电路板71设置在电路基板70上且在壳体30内,此软性电路板71是可分别电性连接电路基板70与光发射器21。此二软性电路板71具有相同连接功能及连接结构,其中连接方式,如下列说明,此软性电路板71可设置在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其中软性电路板71一端垂直且对应连接光发射器21的电性引脚51,而另一端水平且对应连接电路基板70表面上的电性接点72,其中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的电性引脚51可穿过软性电路板71并与软性电路板71上的环形电性接点73以焊锡连接的方式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此软性电路板71可另包含电性接点74通过焊锡连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70的电性接点72相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因此,电子信号或资料串流可从电路基板70经由软性电路板71传送至相对应光发射器21。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电性接点64设置在电路基板70下表面且相对于光接收器23,其中电性接点64穿过电路基板70的孔洞且经由焊锡连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70上的光接收器23相互电性连接及机械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两个收发模块50具有相同的光耦合功能及相同的内部结构,如下列说明所示。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光学滤波器52设置在壳体30内,此光学滤波器52设置在一光信号传输路径之中,也就是设置在相对应光纤111、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之间。光发射器21用以发射一光信号至光纤111,此光信号介于一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而光学滤波器52可用来过滤来自光纤111的介于该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该光信号并反射出介于一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的一光信号至光接收器23,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介于该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对于辫子型的光纤模块100而言,相对应的光纤111可从光纤模块100延伸至外界装置,并光耦接至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其中可不通过任何的光纤,直接光耦接至光学滤波器52。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光学滤波器53设置在壳体30内,此光学滤波器53设置一光信号传输路径之中,也就是设置在相对应光学滤波器52与光接收器52之间。光学滤波器53可用来过滤从光学滤波器52反射出的介于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该光信号,并发出介于一第三特定波长范围内的一光信号至光接收器23,该第三特定波长范围介于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固定元件154设置在壳体30之中,此固定元件154是用来固定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光接收器23、光学滤波器52及光学滤波器53。其中光接收器23可位于固定元件154下方表面,光接收器23用以以接收由光学滤波器52反射光纤111所传送的光信号。另外固定元件154的前端具有一开口155,此开口155可相对应光纤111直接光耦接至光学滤波器52。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头套(ferrule)156支撑光纤,其形状类似圆筒状,此头套156用以接收未覆盖保护套114的光纤111的裸露部分。此头套156在纵轴方向(longitudinal axis)具有一内部通道穿过,以容纳光纤111的裸露部分,其中头套156所支撑的裸露光纤111在轴线方向60延伸穿过孔洞115,且此头套156在相对于轴线方向60的上端至下端具有一表面157,此表面157与头套156的纵轴方向(longitudinal axis)之间具有一60度至90度之间的锐角。而光纤111的裸露部分的末端具有一表面117,此表面117与表面157呈共平面关系。光信号通过光纤111的裸露部分并从表面117射出至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或者是光信号由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发出并射入光纤111的裸露部分的表面117。另外此头套156还包括一引导槽153,此引导槽153位于头套156的端部并且靠近保护套114末端,用以容纳及导引靠近保护套114末端的弯曲光纤111的裸露部分。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套筒159环设在头套156的外围,此套筒159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具有一孔洞,以容纳一部分的头套156、具有保护套114的光纤111及未覆盖保护套114的光纤111的裸露部分。此套筒159具有一内壁与头套156的外壁抵接(abutting against),如此可局限或限制相对应的传输通道110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此垂直方向是指垂直于轴向方向60的方向。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环套163环设在套筒159外围,且此环套163具有一尾端与固定元件154的前端雷射焊接。此环套163具有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的一孔洞,以容纳一部份的套筒159、一部份的头套156、具有保护套114的光纤111及未覆盖保护套114的光纤111的裸露部分。此环套163具有一内壁与套筒159的外壁抵接。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遮蔽部164环设在环套163外围、套筒159外围、具有保护套114的光纤111外围及未覆盖保护套114的光纤111的裸露部分外围。此遮蔽部164具有一固定部,此固定部环设在遮蔽部164的内壁上且位于遮蔽部164的后侧,此遮蔽部164的固定部可与环套163的固定部相互固定,环套163的该固定部环设在环套163的外壁上且位于环套163的前侧。此遮蔽部164可局限或限制相对应的传输通道110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此垂直方向是指垂直于轴向方向60的方向。
引脚功能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设置在光纤模块100的下侧,其中引脚或接点1-10对齐于第一直线41,其作用为光纤模块100外部电性连接的用途,而引脚或接点11-20对齐于第二直线42,其作用为光纤模块100外部电性连接的用途,其中第一直线41与第二直线42相互平行且位于壳体30纵向边缘33及34,此纵向边缘33及纵向边缘34是相对应于壳体30二侧,其中第一直线41与第二直线42不互相对齐。此第一直线41与纵向边缘33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第一直线41与第二直线42之间的距离或大致等于第二直线42与纵向边缘34之间的距离。引脚或接点1-10之中,每二相邻接点之间具有大致相同的距离及间隔,而引脚或接点11-20之中,每二相邻接点之间具有大致相同的距离及间隔,其中引脚或接点1-10每二相邻接点之间隔大致与引脚或接点11-20每二相邻接点之间隔大致相同。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1-20设置电路基板70上,可穿过母板(未在图中揭示)的连接孔并经由焊锡方式接合在电路基板70下方,其中焊锡包括锡金属及锡合金。其中引脚或接点1-20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2可为一反相传送资料输入端,也就是指从控制器或电脑之中的通讯协定晶片传送一反相传送资料至引脚或接点2,用于此二传输通道110的一第一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引脚或接点3可为一非反相传送资料输入端,也就是指从控制器或电脑之中的通讯协定晶片传送一非反相传送资料至引脚或接点3,用于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信号传输,其中二光发射器21的一第一光发射器是分别依据引脚或接点2及3所输入的反相传送资料及非反相传送资料,发射一或多个光信号至该第一传输通道内的光纤111。引脚或接点4为一输入端,用于指示是否要关闭二光发射器21的一第一光发射器经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也即关闭第一光发射器21。例如,当一逻辑信号“1”从引脚或接点4输入时,可关闭第一光发射器21经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当一逻辑信号“0”从引脚或接点4输入时,可开启第一光发射器21经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19可为一反相传送资料输入端,也就是指从控制器或电脑之中的通讯协定晶片传送一反相传送资料至引脚或接点19,用于此二传输通道110的一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引脚或接点18可为一非反相传送资料输入端,也就是指从控制器或电脑之中的通讯协定晶片传送一非反相传送资料至引脚或接点18,用于该第二传输通道110的信号传输,其中二光发射器21的一第二光发射器是分别依据引脚或接点19及18所输入的反相传送资料及非反相传送资料,发射一或多个光信号至该第二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引脚或接点17为一输入端,用于指示是否要关闭二光发射器21的一第二光发射器经由该第二传输通道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也即关闭第二光发射器21。例如,当一逻辑信号“1”从引脚或接点17输入时,可关闭第二光发射器21经由该第二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当一逻辑信号“0”从引脚或接点17输入时,可开启第二光发射器21经由该第二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信号至外界装置的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8可为一反相接收资料输出端,适于根据该第一传输通道110所传送的资料输出一反相接收资料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引脚或接点9可为一非反相接收资料输出端,适于根据该第一传输通道110所传送的资料输出一非反相接收资料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其中二光接收器23的一第一光接收器适于接收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一个或多个光信号,并且将此些光信号转换成电子资料流串,此电子资料流串若是反相接收资料则从引脚或接点8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此电子资料流串若是非反相接收资料则从引脚或接点9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引脚或接点7可为一输出端,用于警告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或功率)低于一预定能量值,也就是指当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或功率)低于该预定能量值时,则会产生一警报信号由引脚或接点7输出。例如,当侦侧到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低于该预定能量值,一逻辑信号”1”可从引脚或接点7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若侦侧到由该第一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高于该预定能量值时,一逻辑信号”0”可从引脚或接点7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13可为一反相接收资料输出端,适于根据该第二传输通道110所传送的资料输出一反相接收资料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引脚或接点12可为一非反相接收资料输出端,适于根据该第二传输通道110所传送的资料输出一非反相接收资料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其中二光接收器23的一第二光接收器适于接收该第二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一个或多个光信号,并且将此些光信号转换成电子资料流串,此电子资料流串若是反相接收资料则从引脚或接点13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此电子资料流串若是非反相接收资料则从引脚或接点12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引脚或接点14可为一输出端,用于警告该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或功率)低于一预定能量值,也就是指当由该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或功率)低于该预定能量值时,则会产生一警报信号由引脚或接点14输出。例如,当侦侧到由该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低于该预定能量值,一逻辑信号“1”可从引脚或接点14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若侦侧到由该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能量高于一预定能量值时,一逻辑信号“0”可从引脚或接点14输出至该通讯协定晶片。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5可连接至一电源端,用以输送电力至第一及第二光发射器21及其相关电路。引脚或接点6可连接至一电源端,用以输送电力至第一及第二光接收器23及其相关电路。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15可为一输入端,适于输入由控制器或电脑传送而来的时脉信号。引脚或接点16可为输入端,适于输入由控制器或电脑传送而来的资料。此光纤模块100可依据引脚或接点15所输入的时脉信号对由引脚或接点16所输入的资料进行取样。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一第一功能,可以传送信息指示第一及第二光发射器21是否发出信号,例如,第一及第二光发射器21都输出一光信号,且分别被二个第一光学侦测器(未揭示于图中)侦测,此时一逻辑信号“1”将由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输出至控制器或电脑。如果未侦测到第一或第二光发射器21所输出的光信号,则一逻辑信号“0”将由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输出至控制器或电脑。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一第二功能,可以传送信息指示第一及第二光接收器23是否分别接收到从该第一及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例如,如果从该第一及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所输出的光信号被二个第二光学侦测器侦测到分别传送至该第一及第二光接收器23,则一逻辑信号“1”将由引脚或接点1、10及11的其中的这一个输出至控制器或电脑。如果未侦测到该第一及第二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输出光信号至该第一及第二光接收器23,则一逻辑信号“0”将由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输出至控制器或电脑。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一第三功能,用以控制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是否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及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是否经由引脚或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例如,假如一逻辑信号“1”输入至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且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经由引脚或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假如一逻辑信号“0”输入至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不会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且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不会经由引脚或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
或者,该第三功能可以控制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是否经由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及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是否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例如,假如一逻辑信号“1”输入至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这一个,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经由引脚或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且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假如一逻辑信号“0”输入至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这一个,从引脚或接点2及3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不会经由引脚或接点13及12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且从引脚或接点19及18输入的反相及非反相传送资料不会经由引脚或接点8及9回送至控制器或电脑。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连接接地(ground)的第四功能,例如该第一、第二光发射器及接收器21及23都可通过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这一个连接至共同的接地端。或者,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二个者具有连接接地功能,例如该第一及第二光发射器21可以通过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连接接地,且该第一及第二光接收器23可以通过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另一个连接接地。
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第五功能,用以传送由光纤模块100的类比指示器所产生的一类比信号至控制器或电脑,其中此类比信号是基于光纤模块内的一指定监控讯息所产生,并由类比指示器传送至控制器或电脑,另外此指定监控讯息由使用者或客户所指定监控的状态所产生的数据,例如温度变化。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第六功能,用以传送光纤模块100内的温度是否正常的指示至控制器或电脑中。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其中的一个可以具有第七功能,用以传送光纤模块100使用的电压是否正常的指示至控制器或电脑中,或者用以传输一指示信息,以指示此光纤模块100的操作电流是否正常。
此外,引脚或接点1、10及11的功能也可结合上述第一至第七功能,例如,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四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一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二功能。或者,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一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二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三功能。或者,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二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三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四功能。或者,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一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四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三功能。或者,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四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五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六功能。或者,引脚或接点1可以执行第七功能、引脚或接点10可以执行第五功能及引脚或接点11可以执行第四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另外,更包括引脚或接点25及26设在此光纤模块100的底部,引脚或接点25与第一直线41对齐,用以使光纤模块100以机械方式对外连接;引脚或接点26与第二直线42对齐,用以使光纤模块100以机械方式对外连接。此引脚或接点25及26具有一横向尺寸大于其它引脚或接点1-20的横向尺寸,此横向尺寸例如是一直径。此外,引脚或接点25及26还具有加强电磁干扰(EMI)的功能且不与接地端相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依据上述各类型的纤尾式的光纤模块100,独立的光信号或资料流串可同时经由多个独立传输通道110在外部装置与光纤模块100之间进行传送。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模块分解结构透视图。图6为第二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与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相同图号,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电路基板170上并位于一母板(未在图中揭示)下方,第二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具有相同功能,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另外第二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相同,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两个收发模块50具有相同的光耦合功能及相同的内部结构,如下列说明所示。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对于此插座式的光纤模块100而言,二个传输通道110可分别插设在光纤模块100的二平行的接收孔113中,且此传输通道110是可拆卸式的元件。当二传输通道110可分别插设在二接收孔113时,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嵌入的光纤112,用以光耦合相对应传输通道110内光纤111的光信号至相对的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此光纤111从光纤模块100延伸至一外界装置。换言之,在传输通道110插设在相对应的接收孔113的前,此嵌合式光纤112己经嵌设在相对应收发模块50的壳体30中,当传输通道110插设在相对应的接收孔113后,分别对应传输通道110的光纤111可直接光耦合己嵌合的光纤112,以使相对的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光耦合。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光学滤波器52位于壳体30之中,并且位于设置一光信号传输路径之中,也就是设置在相对应的光纤112、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之间。光发射器21用以发射一嵌入的光纤112,此光信号介于一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而光学滤波器52可用来过滤来自嵌入的光纤112的介于该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该光信号并反射出介于一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的一光信号至光接收器23,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介于该第一特定波长范围内。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光学滤波器52位于壳体30之中,并且位于设置一光信号传输路径之中,也就是设置在相对应的光纤112、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之间。光学滤波器53可用来过滤从光学滤波器52反射出的介于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该光信号,并发出介于一第三特定波长范围内的一光信号至光接收器23,该第三特定波长范围介于该第二特定波长范围内。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固定元件54设置在壳体30之中,此固定元件54是用来固定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光接收器23、光学滤波器52及光学滤波器53。其中光发射器21可位于固定元件54下方表面且发射一光信号通过光学滤波器52至嵌入的光纤112,而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位于固定元件54上方表面且接收来自嵌入光纤112的一光信号,此光信号经由此光学滤波器52反射而来。另外固定元件54的前端具有一开口55,此开口155可使相对应嵌入的光纤112穿过且直接光耦接至光学滤波器52。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头套(ferrule)56支撑光纤,其形状类似圆筒状,此头套56用以接收嵌入的光纤112。此头套56在纵轴方向(longitudinalaxis)具有一内部通道穿过,以容纳嵌入的光纤112,其中头套56所支撑的嵌入的光纤112在轴线方向60延伸穿过孔洞55,且此头套56在相对于轴线方向60的下端至上端具有一倾斜表面57,此倾斜表面57与头套56的纵轴方向(longitudinal axis)之间具有一90度至120度之间的钝角。此嵌入的光纤112的末端具有一表面116,,此表面116与倾斜表面57呈共平面关系。光信号通过嵌入光纤112并从表面116射出至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或者是光信号由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发出并射入嵌入光纤112的表面116。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底座58及一套筒59,此底座58可环设在头套56的外围,而套筒59也环设在头套56的外围且具有一后端部抵住一部分的底座58。此底座58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具有一孔洞,以容纳一部分的套筒59、一部分的头套56及一部分嵌入光纤112。此底座58可具有一内壁与头套56的外壁抵接(abuttingagainst)。此套筒59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具有一孔洞以容纳一部分的头套56及一部分嵌入光纤112。此套筒59也具有一内壁与头套56的外壁抵接。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管部62环设在套筒59及底座58的外围,且此管部62的一部分与底座58的前端抵接。此管部62内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具有一孔洞,以容纳一部分的套筒59、一部分的底座58、一部分的头套56及一部分嵌入光纤112。此管部62具有一内壁与底部28的外壁抵接。此收发模块50可包括一环套63环设在底座58外围,,且此环套63的后端与固定元件54的前端通过雷射方式焊接。此环套63内沿着纵轴方向且在轴线方向60具有一孔洞,以容纳一部分的底座58、一部分的头套56及一部分嵌入光纤112。此环套63具有一内壁与底座58的外壁抵接。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更包括一电路基板170设置在壳体30内且位于收发模块50的背面,此电路基板170例如是一印刷电路板或一陶瓷电路板,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光发射器21与光接收器23没有设在电路基板170的上表面上。引脚或接点1-20,25及26从下表面延伸穿过电路基板170孔洞设置在电路基板170上。此光发射器21可分别依据从电路基板170所传送的资料发射一或多个光信号至嵌入光纤112,另外电路基板170也可分别依据光接收器23所接收来自嵌入光纤112的信号传送资料。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光纤模块100可另包括二个软性电路板171设置在收发模块50及电路基板170上且在壳体30内,此软性电路板171是可分别电性连接电路基板170与光接收器23。此二软性电路板171具有相同连接功能及连接结构,其中连接方式,如下列说明,此软性电路板171可横跨光发射器21耦接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上表面的电性接点64与电路基板170上表面的电性接点66。其中电性接点64穿过软性电路板171的孔洞并与软性电路板171上的环形电性接点77以焊锡连接的方式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此软性电路板171可另包含电性接点174通过焊锡连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170的电性接点66相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因此,电子信号或资料串流可从电路基板170经由软性电路板171传送至相对应光接收器23。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电性引脚51设置在相对应光发射器21的下表面且与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70上的电性接点79经由焊锡连接的方式耦接,使电路基板170上相对应的光发射器21以电性连接及机械连接方式连接至电路基板170,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此壳体30可包括一固定基座37,用以支撑固定二收发模块50、电路基板170及盖子元件38,此盖子元件38可与电路基板170相互固定,并且覆盖二收发模块50及电路基板170。此光纤模块100包括二导光管90被分别设在固定基座37底部表面上的二纵向沟槽91内,其中每一导光管90末端包括一插件92,用以穿设在固定基座37内的孔洞93,此导光管90可光耦接装设在电路基板170底部表面的一发光二极管(LED)96。发光二极管96发出的光可经由导光管90传导至光纤模块100的前侧,用以让使用者能看到。从发光二极管96所发射出的光具有下列功能:例如,光从第一发光二极管96发射可能表示一光信号从第一光发射器21经由第一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至第一光接收器23。若第一发光二极管96没有发出任何光,则可能表示光信号没有从第一光发射器21经由第一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至第一光接收器23。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光从第二发光二极管96发射可能表示一光信号从第二光发射器21经由第二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至第二光接收器23。假如一光信号从一第二光发射器21发出经由第二传输通道110内的光纤111传送至第二光接收器23,则第二发光二极管96会发射光,让使用者能看到。若光信号没有从一第二光发射器21发出传送至第二光接收器23,第二发光二极管96则不会发射光出去。若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管96都发出光,可能表示或警示此光纤模块的操作温度是不正常的,或者是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管96都发出光,可能表示或警示此光纤模块的操作电压是不正常的或是警示此光纤模块的操作电流是不正常的。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在组装此光纤模块时,将二光收发模块50及电路基板170设置在固定基座37上后,使此二光收发模块50电性及机械连接至电路基板170,引脚或接点1-10穿过固定基座37的纵向孔洞31,而引脚或接点11-20穿过固定基座37的纵向孔洞32。此光纤模块100包括一固定元件94位于其底部,此固定元件94包括二个圆弧部95,用以分别压合光收发模块的管部62,其中固定元件94的圆弧部95具有一卡合部用来与相对应的管部62的卡合部相抵接。同时,固定元件94、二收发模块50及电路基板170可被固定在固定基座37上。接着,盖子元件38锁合在固定基座上。
第三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光纤模块分解结构透视图。图9为第三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第三实施例(图7至图9)与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的相同图号,请参考上述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的说明。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电路基板270上并位于一母板(未在图中揭示)下方,第三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具有相同功能,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另外第三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相同,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光纤模块100包括一电路基板270在光收发模块50的光发射器21及光接收器23上方,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基板270取代了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基板70,另外第三实施例的二软性电路板271取代了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基板71,此二软性电路板271分别使光发射器21与电路基板270机械连接及电性耦接。此光发射器21根据电路基板270所传送的资料分别发射一光信号至嵌合光纤112内。另外电路基板270也可分别依据光接收器23所接收来自嵌入光纤112的信号传送资料。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此两个收发模块50具有相同的光耦合功能及相同的内部结构,如下列说明所示。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上表面具有电性接点64可穿过电路基板270的孔洞,并且经由焊锡方式使光接收器23与电路基板270机械连接及电性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此二软性电路板271位于电路基板270下方,分别用以连接光发射器21与电路基板270。此二软性电路板271执行相同的功能且具有相同的连接结构,其说明如下列所示,此软性电路板271可设置在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其中软性电路板271一端垂直且对应连接光发射器21的电性引脚51,而另一端水平且对应连接软性电路板271表面上的电性接点274,其中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的电性引脚51可穿过软性电路板271并与软性电路板271上的环形电性接点273以焊锡连接的方式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此软性电路板271可另包含电性接点274通过焊锡连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270的电性接点272相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因此,电子信号或资料串流可从电路基板270经由软性电路板271传送至相对应光发射器21。
第四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插座型式(receptacle type)双传输通道的光纤模块底视图。图11为第四实施例插座式的光纤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第四实施例(图10至图11)与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的相同图号,请参考上述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6)的说明。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电路基板270上并位于一母板(未在图中揭示)下方,第四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具有相同功能,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另外第四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的引脚或接点1-20,25或26设置方式相同,请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图至第三图)的说明。
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光接收器23设置光接收模块50底部表面,及光发射器21、光接收器23及二软性电路板271设在电路基板270上。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此两个收发模块50具有相同的光耦合功能及相同的内部结构,如下列说明所示。相对应的光接收器23底部表面具有电性接点64可穿过电路基板270的孔洞,并且经由焊锡方式使光接收器23与电路基板270机械连接及电性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此二软性电路板271位于电路基板270上方,分别用以连接光发射器21与电路基板270。此二软性电路板271执行相同的功能且具有相同的连接结构,其说明如下列所示,此软性电路板271可设置在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其中软性电路板271一端垂直且对应连接光发射器21的电性引脚51,而另一端水平且对应连接电路基板270表面上的电性接点272,其中光发射器21后表面上的电性引脚51可穿过软性电路板271并与软性电路板271上的环形电性接点273以焊锡连接的方式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如图8所示。此软性电路板271可另包含电性接点274通过焊锡连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270的电性接点272相连接,其中焊锡的成分包括锡合金或锡金属。因此,电子信号或资料串流可从电路基板270经由软性电路板271传送至相对应光发射器21。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如图5所示的发光二极管96可设置在电路基板270的下表面。另外也可参考图5之中的导光管90被分别设在固定基座37底部表面上的二纵向沟槽91内。发光二极管96发出的光可经由导光管90传导至光纤模块100的前侧,用以让使用者能看到。此发光二极管96发出的光所指示的信息,请参阅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说明。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此头套56以另一种方式设置在光纤模块内,此头套56在相对于轴线方向60的上端至下端具有一表面57,此表面157与头套156的纵轴方向(longitudinal axis)之间具有一60度至90度之间的锐角。而嵌入光纤112的具有一表面116,此表面116与表面57呈共平面关系。
请参阅图4至图11,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的插座式的光纤模块100,当传输通道110插入光纤模块时,独立的光信号或资料流串可在外界装置与光纤模块100之间同时经由彼此独立的传输通道110发送。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措词“一”不排除多个。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包括申请专利范围中)所阐述的所有量度、值、等级、位置、量值、尺寸及其他规格为近似而非精确的。上述者意欲具有与其相关功能且与其所属技术中惯用者相符的合理范围。

Claims (11)

1.一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电性接点设置在一平面上,这些电性接点能够使该光纤模块对外连接;
一第一光纤;
一第一光发射器,用以将一第一电子信号转换成一第一光信号并经由该第一光纤传送出去,其中该第一电子信号来自于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光纤,其独立传送光信号,并与该第一光纤各自独立;以及
一第二光发射器,用以将一第二电子信号转换成一第二光信号并经由该第二光纤传送出去,其中该第二电子信号来自于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二电性接点,且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三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的一电源接点,在这些电性接点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用以传送一传送控制信息,用以控制经由该第一电性接点所传送的该第一电子信号是否要回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
2.如权利要求1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来自于第一光纤的一第三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三电子信号,并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进行传送。
3.如权利要求1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来自于第二光纤的一第三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三电子信号,并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进行传送。
4.如权利要求1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基板及一软性电路板,这些电性接点设置在该电路基板上,且该第一光发射器能够经由该软性电路板连接至该电路基板。
5.如权利要求1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其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6.如权利要求1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及该第二光发射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7.一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电性接点设置在一平面上,这些电性接点能够使该光纤模块对外连接;
一第一光纤;
一第一光接收器,用以将该第一光纤传送的一第一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一电子信号,并将该第一电子信号传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光纤,其独立传送光信号,并与该第一光纤各自独立;以及
一第二光接收器,用以将一第二光信号转换成一第二电子信号并经由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二电性接点传送,其中该第二光信号来自于该第二光纤,且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三电性接点为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的一电源接点,在这些电性接点中的一第四电性接点用以传送一传送控制信息,用以控制经由该第一电性接点所传送的该第一电子信号是否要回送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的一第五电性接点。
8.如权利要求7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9.如权利要求7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基板及一软性电路板,这些电性接点设置在该电路基板上,且该第一光接收器可经由该软性电路板连接至该电路基板。
10.如权利要求7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其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光接收器及该第二光接收器是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并且该第一电路基板经由这些电性接点连接至位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下方的一第二电路基板。
11.如权利要求7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基板连接至这些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光耦接至一导光管,用以传递一指示讯息至外界。
CN201310488237.4A 2013-10-17 2013-10-17 光纤模块 Active CN104579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8237.4A CN104579482B (zh) 2013-10-17 2013-10-17 光纤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8237.4A CN104579482B (zh) 2013-10-17 2013-10-17 光纤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482A CN104579482A (zh) 2015-04-29
CN104579482B true CN104579482B (zh) 2019-02-19

Family

ID=53094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8237.4A Active CN104579482B (zh) 2013-10-17 2013-10-17 光纤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9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9255A (zh) * 2019-11-28 2021-05-28 讯芯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光通讯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16745668A (zh) * 2021-05-20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通信设备以及传输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612A (zh) * 2007-04-05 2010-03-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输模块
CN101682422A (zh) * 2007-07-06 2010-03-2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光调制电路和光传输系统
CN102137312A (zh) * 2010-01-22 2011-07-27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可插拔光线路终端及系统
EP1974511A4 (en) * 2005-12-30 2012-06-20 Teknovus Inc OPTICAL NETWORK UNIT POSSIBLE WITH SMALL FORM FACTOR
CN203574657U (zh) * 2013-10-17 2014-04-30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4511A4 (en) * 2005-12-30 2012-06-20 Teknovus Inc OPTICAL NETWORK UNIT POSSIBLE WITH SMALL FORM FACTOR
CN101675612A (zh) * 2007-04-05 2010-03-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输模块
CN101682422A (zh) * 2007-07-06 2010-03-2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光调制电路和光传输系统
CN102137312A (zh) * 2010-01-22 2011-07-27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可插拔光线路终端及系统
CN203574657U (zh) * 2013-10-17 2014-04-30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482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8233B2 (en) Cable connection component configured to provide visible indications
US20080003840A1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 and Optical Contacts
CN105637787B (zh) 通过光波导同时进行数据和功率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US9252882B2 (en) Optical fiber module
US20150370021A1 (en) High port density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US7296938B1 (en) Fiber node with active optical to RF interface connector
CN108701925B (zh) 高速数据连接器
CN111061019A (zh) 一种光模块
EP292062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short distan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ing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04579482B (zh) 光纤模块
CN102394702B (zh) 一种otdr光收发模块
CN105137546B (zh) 有源光缆连接器组件
US20120326014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US8287302B2 (en) Cable end connectors
CN203574657U (zh) 光纤模块
US20130016981A1 (en) Photoelectrci co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US20090232456A1 (en) Mini Optical Subassembly
CN210465759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一种光接收次模块及一种光模块
CN107870003B (zh) 一种光纤传感光模块
CN207515805U (zh) 一种光纤传感光模块
US10310200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219715803U (zh) 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及通信设备
ES2190893A1 (es) Dispositivo de conexion para sistemas antipinzamiento directo.
EP1154300A2 (en) Fiber optic interface device on fold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interface device
CN112505854A (zh) 一种在自由空间中进行通信的光收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