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8736B -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8736B
CN104578736B CN201410784058.XA CN201410784058A CN104578736B CN 104578736 B CN104578736 B CN 104578736B CN 201410784058 A CN201410784058 A CN 201410784058A CN 104578736 B CN104578736 B CN 104578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utput
input
curre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40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8736A (zh
Inventor
胡家兵
袁小明
唐王倩云
尚磊
刘刚
王林
刘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7840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8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8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e.g. by masking incorrect turn-on or turn-off signals, e.g. due to current spikes in current mod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直流母线电压Vdc以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用于保障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3)判断控制电压eabc是否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若是,则将所述输出电压eabc输出,若否,则对所述控制电压eabc进行限制后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由于本发明采用直接限制变流器输出电压的方式限制变流器输出电流,无需切换至电流控制方法,且无需闭锁原有的虚拟同步控制,因此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在故障期间对系统提供所需的惯性支撑。

Description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设备及用电设备,均通过变流器接入电网。虚拟同步控制是近年来新兴的变流器控制方法,其根据变流器与电网间流动的瞬时有功、无功功率直接控制变流器输出的电压,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快速锁相环的电流控制。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变流器可为电网提供惯性支撑,电网友好性更佳。但在电网故障期间,电网电压快速变化,由于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由于惯性作用变化较慢,使得变流器的输出电压无法快速跟踪电网电压变化,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间的电压差增大,从而导致基于虚拟同步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快速增大,使变流器因流经电流过大而被迫脱网以避免变流器损坏,可能会引起电网进一步连锁故障,不利于电网故障恢复。因此为提高经变流器并网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穿越能力,需在电网故障期间对变流器输出电流加以限制。这极大地限制了虚拟同步控制在变流器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电网短路故障期间,虚拟同步控制变流器的主要限流保护方法需经过快速的故障识别、闭锁虚拟同步控制,将控制算法切换到传统的电流控制方法,故障期间采用传统的电流控制方法。这样虽然对变流器的输出电流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由于受故障检测方法和电流控制响应速度的限制,基于该方法电流限制性能并不理想,另外控制方法的切换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而且在故障期间虚拟同步控制方法闭锁,无法为系统提供所需的惯性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其目的在于有效限制电网故障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旨在解决变流器因电网过载或短路故障引起的过流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
(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直流母线电压Vdc以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用于保障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3)判断控制电压eabc是否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若是,则将所述控制电压eabc输出;若否,则对所述控制电压eabc进行限制后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
更进一步地,步骤(2)中获得所述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具体包括:
(2.1)获得所述电网电压vgabc的相位θg,并根据所述相位θg将所述电网电压vgabc和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分别进行PARK变换,获得电网电压d轴分量vd、电网电压q轴分量vq、电网电流d轴分量id和电网电流q轴分量iq
(2.2)根据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和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值Imax获得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
(2.3)将所述电网电流d轴分量id与所述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作差,获得d轴电流差ΔId;对所述d轴电流差ΔId进行PI控制获得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将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q轴电压差值ΔVq;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相加后获得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并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相减后获得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
(2.4)将电网电流q轴分量iq与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相减后获得q轴电流差ΔIq;对所述q轴电流差ΔIq进行PI控制获得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将所述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d轴电压差值ΔVd;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相加后获得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相减后获得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
(2.5)所述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和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构成所述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更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为:
(3.1)根据相位θg对变流器控制单元的控制电压eabc进行PARK变换,获得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
(3.2)分别判断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是否在Ψ内;若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均在Ψ内,则将所述d轴控制电压ed和所述q轴控制电压eq直接输出;若d轴控制电压ed或q轴控制电压eq超出Ψ范围,则采用Ψ的边界值对d轴控制电压ed或q轴控制电压eq分别进行限制处理。获得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
(3.3)将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输入直流电压限制器,得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
(3.4)利用相位θg对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分别进行PARK反变换,获得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用于产生PWM信号驱动变流器。
更进一步地,步骤(3.2)具体包括:
当ed>edmax时,输出e′d=edmax;当edmin≤ed≤edmax时,输出e′d=ed;当ed<edmin时,输出e′d=edmin
当eq>eqmax时,输出e′q=eqmax;当eqmin≤eq≤eqmax时,输出e′q=eq;当eq<eqmin时,输出e′q=eqmin
其中,ed、eq分别为d轴控制电压、q轴控制电压;e′d、e′q分别为d轴限制电压、q轴限制电压;edmax、edmin分别为第一限制器的上、下限值,eqmax、eqmin分别为第二限制器的上、下限。
更进一步地,步骤(3.3)具体包括:根据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获得限制电压若限制电压则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e′d、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e′q;若限制电压则d轴安全限制电压q轴安全限制电压
更进一步地,所述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是根据变流器最大有功容量来设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至电网端的储能单元、电力电子变换器和滤波器;所述变流器还包括信号测量单元、控制单元、限幅单元、电压限制单元和PWM调制器;所述信号测量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滤波器与所述电网之间的并网点;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信号测量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限幅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信号测量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之间,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限幅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限幅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PWM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PWM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端。
更进一步地,限幅单元包括锁相环、第一PARK变换器、第二PARK变换器、第一减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一PI控制器、第二PI控制器、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第一加法器、第三减法器、第二加法器、第四减法器以及安全区域合成器;所述锁相环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至所述锁相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减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所述第一PI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I控制器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所述第一PI控制器的第二限制端输入0;所述第一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I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乘法器用于将所述第一PI控制器的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q轴电压差值ΔVq;所述第二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减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所述第二PI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减法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PI控制器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所述第二PI控制器的第二限制端输入0;所述第二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I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乘法器用于将所述第二PI控制器的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d轴电压差值ΔVd;所述第一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乘法器输出的d轴电压差值ΔVd;所述第三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减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乘法器输出的d轴电压差值ΔVd;所述第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乘法器输出的q轴电压差值ΔVq;所述第四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减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乘法器输出的q轴电压差值ΔVq;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加法器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减法器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加法器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第四减法器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用于输出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更进一步地,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三PARK变换器、第一限制器、第二限制器、直流电压限制器以及PARK反变换器;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电压eabc,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锁相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限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限制器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加法器输出的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所述第一限制器的第二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减法器输出的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所述第二限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限制器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加法器输出的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所述第二限制器的第二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四减法器输出的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限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限制器的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锁相环的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调制器。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采用直接限制变流器输出电压的方式限制变流器输出电流,无需切换至电流控制方法,且无需闭锁原有的虚拟同步控制。因此可以提高系统在切换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在故障期间对系统提供所需的惯性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中限幅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中电压限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限制单元中直流电压限制器逻辑框图;
图6(a)为电网故障时电网电压波形示意图,图6(b)为电网故障时,变流器无输出电压限制的输出电流示意图,图6(c)为电网故障时,变流器有输出电压限制的输出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自发限制变流器输出电压,实现电网故障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限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限幅值计算单元和电压限制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主要用于检测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和直流母线电压Vdc;限幅计算单元主要用于根据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和直流母线电压Vdc计算输出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电压限制单元主要用于对输出电压eabc进行判断、调节,将其限定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
S1:根据不同控制需求,由相应控制算法得到输出电压eabc
S2:利用信号检测单元,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
S3:根据检测得到信号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直流母线电压Vdc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利用限幅值计算单元(A中说明),计算保障变流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S4:利用电压限制单元,对S1所得的输出电压eabc输出范围进行判断,将其限定在安全电压范围Ψ内,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幅计算单元的一种计算算法(A)如下:
A1:测量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
A2:测量电网电压vgabc的相位θg,并利用相位θg将电网电压vgabc和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进行PARK变换得电网电压d轴分量vd、电网电压q轴分量vq和电网电流d轴分量id、电网电流q轴分量iq
A3:根据变流器最大有功容量设定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再根据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值Imax,由下式计算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
A4:将电网电流d轴分量id与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输入第一减法器作差得d轴电流差ΔId;将d轴电流差ΔId输入第一PI控制器,第一PI控制器的输出下限值为0,上限值为Idref;将第一PI控制器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得q轴电压差值ΔVq;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q轴电压差值ΔVq输入第二加法器得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q轴电压差值ΔVq输入第四减法器得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
A5:将电网电流q轴分量iq与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输入第二减法器作差得q轴电流差ΔIq;将q轴电流差ΔIq输入第二PI控制器,第二PI控制器的输出下限值为0,上限值为Iqref;将第二PI控制器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得d轴电压差值ΔVd;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输入第一加法器得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输入第三减法器得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
A6: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和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构成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安全范围划定和判断有多种方法,上述方法只是多种方法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限制单元的一种算法(B)如下:
B1:利用相位θg对变流器控制单元输出电压eabc进行PARK变换,得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
B2:分别判断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是否在Ψ内;若ed和eq均在Ψ内,则将ed和eq直接输出;若ed或eq超出Ψ范围,则将令ed或eq分别等于其Ψ的边界值;分别得到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
B3:将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输入直流电压限制器,得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
B4:利用相位θg对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进行PARK反变换得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用于产生PWM信号驱动变流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B2具体为:
B21:将d轴控制电压ed输入以edmax和edmin为上、下限的第一限制器:若ed>edmax,则输出d轴限制电压e′d=edmax;若edmin≤ed≤edmax,则输出d轴限制电压e′d=ed;若ed<edmin,则输出d轴限制电压e′d=edmin
B22:将q轴控制电压eq输入以eqmax和eqmin为上、下限的第二限制器e′q
若eq>eqmax,则输出q轴限制电压e′q=eqmax;若eqmin≤eq≤eqmax,则输出q轴限制电压e′q=eq;若eq<eqmin,则输出q轴限制电压e′q=eqmi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流电压限制器(C)流程如下:
C1:输入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求e′d和e′q平方和的平方根获得限制电压
C2:若限制电压令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e′d、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e′q;若限制电压令d轴安全限制电压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
C3:输出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
综上,本发明技术根据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得到变流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并通过一系列逻辑判断将控制算法所得输出电压限制在这一范围。通过限制内电势的方式,限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当电网正常时,变流器输出电压eabc本身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则经过限流保护控制方法得到的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安全限制电压esabc=eabc;当电网故障时,变流器输出电压eabc超出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则经过限流保护控制方法得到的输出电压将其限制在Ψ的边界上,安全限制电压esabc=eΨ
通过本发明以上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限制电网故障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解决变流器特别是基于虚拟同步控制变流器、静止同步发电机、虚拟同步发电机等设备的因电网过载或短路故障引起的过流问题,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流保护方法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矢量达到限流目的。避免了现有基于电流闭环的限流保护方法中,因故障切换至电流闭环控制,而导致电压闭环控制失效的问题。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的原理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变流器1接入电网2。其中,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变流器1包括:储能单元11,电力电子变换器12,滤波器13,信号检测电源14,控制算法单元15,限幅计算单元16,电压限制单元17,PWM调制器18。
储能单元11用于为电力电子变换器12提供暂态过程中需要补偿的有功功率,也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12从电网2吸收能量,进行充电。
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储能单元11,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电能的双向传输;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滤波器13的输入端;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控制端接收PWM调制器17输出的触发脉冲信号。
滤波器13用于滤除电力电子变换器12输出电压中的高频成分;滤波器13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电网2。
信号检测单元14的输入端连接并网点,采集电网电压vgabc和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输出信号分别连接至控制算法单元15和限幅计算单元16。
控制算法单元15的控制方法泛指各种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其输入端口连接信号测量单元14采集到的电网电压和电流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电压限制单元17,输出通过控制算法得到的控制电压eabc
限幅计算单元16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测量单元14采集到的电网电压和电流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电压限制单元17,输出电网相位θg和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这个输出安全区域形状可依需求改变。
电压限制单元17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算法单元15相连,得到电压信号eabc。第二输入端与电力电子变换器12直流侧相连,获得电力电子变换器12直流侧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至PWM调制器18,输出经限流保护控制方法处理过的安全限制电压esabc
PWM调制器18的输入端连接电压限制单元17的输出信号esabc,输出端连接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控制端。PWM调制器18对输入信号esabc进行脉宽调制,得到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六个开关信号Sabc
图3为限幅计算单元控制框图。限幅计算单元有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由信号检测单元14采集的电网电压信号vgabc和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锁相环单元1601输入端连接电网电压信号vgabc,通过采集到的电网电压vgabc获得电网相位θg。利用θg对采集到的电网电压vgabc经过PARK变换得到电网电压d轴分量vd和电网电压q轴分量vq;利用相位θg对采集到的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进行PARK变换得到电网电流d轴分量id和电网电流q轴分量iq
第一减法器1602用于对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与电网电流d轴分量id求差,得到d轴电流差ΔId;第一PI控制器1604用于将电流差值ΔId经过一个下限为0、上限为Idref的限制处理,得到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第一乘法器1606用于将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得到q轴电压差值ΔVq。第二减法器1603用于对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与电网电流q轴分量iq求差,得到q轴电流差ΔIq;第二PI控制器1605用于将q轴电流差ΔIq经过一个下限为0、上限为Iqref的限制处理,得到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第二乘法器1607用于将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得到d轴电压差值ΔVd
第一加法器1608用于对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求和,得到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第三减法器1609用于对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求差,得到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第二加法器1610用于对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求和,得到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第四减法器1611用于对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经求差,得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
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用于将四个限制值edmax、edmin、eqmax、eqmin,通过逻辑判断形成一个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作为限幅计算单元的输出信号。关于安全范围划定和判断有多种方法,本发明只举一种实例。
图4为电压限制单元控制框图。此部分由第一限制器171、第二限制器172、直流电压限制器173组成。利用θg对输入信号eabc进行PARK变换得到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
第一限制器171用于限制d轴控制电压ed输出范围,得到d轴限制输出电压e′d:当ed超出限制器上限edmax,则令输出电压e′d=edmax;若ed在限制器限制范围内,则令输出电压e′d=ed;若ed低于限制器下限edmin,则令输出e′d=edmin
第二限制器172用于限制q轴控制电压eq输出范围,得到q轴限制输出电压e′q:当eq超出限制器上限eqmax,则令输出电压e′q=eqmax;若eq在限制器限制范围内,则令输出电压e′q=eq;若eq低于限制器下限eqmin,则令输出e′q=eqmin
直流电压限制器173作用是根据采样所得直流电压Vdc大小,等比例调节e′d、e′q,使输出的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满足变流器输出能力。
图5为直流电压限制器逻辑框图。旨在解释直流电压限制器调节流程。首先根据求得限制电压矢量幅值,再比较限制电压e′与大小。若则输出电压保持不变,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e′d、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e′q;若则输出电压等比例减小,d轴安全限制电压q轴安全限制电压
图6为仿真实例验证限流效果,图6(a)为电网故障时电网电压波形,图6(b)电网故障时,变流器无输出电压限制的输出电流,图6(c)电网故障时,变流器有输出电压限制的输出电流。为验证变流器输出电压限制方法的有效性,对虚拟同步控制变流器有、无输出电压限制方法情况进行对比仿真,为对比效果更加清楚仿真中对无输出电压限制方法情况下变流器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电网故障时,电网电压跌落至约20%额定值,若无输出电压限制时,变流器的输出电流会快速增大,甚至会达到约5倍额定电流;若采用“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控制方法”限制输出电压,变流器的输出电流会得到有效抑制,可有效保障变流器的安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
(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直流母线电压Vdc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用于保障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3)判断控制电压eabc是否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若是,则将所述控制电压eabc输出;若否,则对所述控制电压eabc进行限制后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
步骤(2)中获得所述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具体包括:
(2.1)获得所述电网电压vgabc的相位θg,并根据所述相位θg将所述电网电压vgabc和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分别进行PARK变换,获得电网电压d轴分量vd、电网电压q轴分量vq、电网电流d轴分量id和电网电流q轴分量iq
(2.2)根据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和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
(2.3)将所述电网电流d轴分量id与所述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作差,获得d轴电流差ΔId;对所述d轴电流差ΔId进行PI控制获得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将d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d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q轴电压差值ΔVq;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相加后获得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并将电网电压q轴分量vq与所述q轴电压差值ΔVq相减后获得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
(2.4)将电网电流q轴分量iq与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相减后获得q轴电流差ΔIq;对所述q轴电流差ΔIq进行PI控制获得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将所述q轴输出电流误差值ΔI′q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d轴电压差值ΔVd;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相加后获得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将电网电压d轴分量vd与d轴电压差值ΔVd相减后获得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
(2.5)所述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和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构成所述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3.1)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的相位θg对变流器控制单元的控制电压eabc进行PARK变换,获得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
(3.2)分别判断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是否在Ψ内;若d轴控制电压ed和q轴控制电压eq均在Ψ内,则将所述d轴控制电压ed和所述q轴控制电压eq直接输出;若d轴控制电压ed或q轴控制电压eq超出Ψ范围,则采用Ψ的边界值对d轴控制电压ed或q轴控制电压eq分别进行限制处理,获得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
(3.3)将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输入直流电压限制器,得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
(3.4)利用相位θg对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和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分别进行PARK反变换,获得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用于产生PWM信号驱动变流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具体包括:
当ed>edmax时,输出e′d=edmax;当edmin≤ed≤edmax时,输出e′d=ed;当ed<edmin时,输出e′d=edmin
当eq>eqmax时,输出e′q=eqmax;当eqmin≤eq≤eqmax时,输出e′q=eq;当eq<eqmin时,输出e′q=eqmin
其中,ed、eq分别为d轴控制电压、q轴控制电压;e′d、e′q分别为d轴限制电压、q轴限制电压;edmax、edmin分别为第一限制器的上、下限值,eqmax、eqmin分别为第二限制器的上、下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具体包括:根据d轴限制电压e′d和q轴限制电压e′q获得限制电压若限制电压则d轴安全限制电压esd=e′d、q轴安全限制电压esq=e′q;若限制电压则d轴安全限制电压q轴安全限制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是根据变流器最大有功容量来设定。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实现的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至电网端的储能单元(11)、电力电子变换器(12)和滤波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还包括信号测量单元(14)、控制单元(15)、限幅单元(16)、电压限制单元(17)和PWM调制器(18);
所述信号测量单元(14)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滤波器(13)与电网(2)之间的并网点;
所述控制单元(15)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信号测量单元(14)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限幅单元(16)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信号测量单元(14)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储能单元(11)和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12)之间,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15)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限幅单元(16)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限幅单元(16)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PWM调制器(18)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的输出端,所述PWM调制器(18)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12)的控制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单元(16)包括锁相环(1601)、第一PARK变换器、第二PARK变换器、第一减法器(1602)、第二减法器(1603)、第一PI控制器(1604)、第二PI控制器(1605)、第一乘法器(1606)、第二乘法器(1607)、第一加法器(1608)、第三减法器(1609)、第二加法器(1610)、第四减法器(1611)以及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
所述锁相环(1601)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电网电压vgabc,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至所述锁相环(1601)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减法器(160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减法器(1602)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所述第一PI控制器(1604)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减法器(160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I控制器(1604)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所述第一PI控制器(1604)的第二限制端输入0;所述第一乘法器(1606)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I控制器(160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乘法器(1606)用于将所述第一PI控制器(1604)的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q轴电压差值ΔVq
所述第二减法器(160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减法器(1603)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所述第二PI控制器(1605)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减法器(160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PI控制器(1605)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变流器最大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所述第二PI控制器(1605)的第二限制端输入0;所述第二乘法器(1607)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I控制器(160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乘法器(1607)用于将所述第二PI控制器(1605)的输出乘以变流器滤波器阻抗X后获得d轴电压差值ΔVd
所述第一加法器(1608)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加法器(1608)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乘法器(1607)输出的d轴电压差值ΔVd;所述第三减法器(1609)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减法器(1609)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乘法器(1607)输出的d轴电压差值ΔVd
所述第二加法器(161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加法器(161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乘法器(1606)输出的q轴电压差值ΔVq
所述第四减法器(16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减法器(161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乘法器(1606)输出的q轴电压差值ΔVq;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加法器(1608)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减法器(1609)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加法器(1610)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第四减法器(1611)的输出端;所述安全区域合成器(1612)用于输出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制单元(17)包括第三PARK变换器、第一限制器(171)、第二限制器(172)、直流电压限制器(173)以及PARK反变换器;
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电压eabc,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锁相环(1601)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限制器(171)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限制器(171)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加法器(1608)输出的d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dmax,所述第一限制器(171)的第二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减法器(1609)输出的d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dmin
所述第二限制器(172)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PARK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限制器(172)的第一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加法器(1610)输出的q轴输出电压上限值eqmax,所述第二限制器(172)的第二限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四减法器(1611)输出的q轴输出电压下限值eqmin
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17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限制器(171)的输出端,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17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限制器(172)的输出端;
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173)的第一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限制器(173)的第二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锁相环(1601)的输出端;所述PARK反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调制器(18)。
CN201410784058.XA 2014-12-16 2014-12-16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Active CN104578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4058.XA CN104578736B (zh) 2014-12-16 2014-12-16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4058.XA CN104578736B (zh) 2014-12-16 2014-12-16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736A CN104578736A (zh) 2015-04-29
CN104578736B true CN104578736B (zh) 2018-03-09

Family

ID=53094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4058.XA Active CN104578736B (zh) 2014-12-16 2014-12-16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8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823B (zh) * 2015-05-08 2018-02-2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光伏逆变系统
US10218182B2 (en) * 2016-09-22 2019-02-26 Sunpower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systems with voltage limiting devices
CN107437821B (zh) * 2017-09-13 2020-06-19 湖南大学 孤岛微电网虚拟机差异化故障穿越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952982A (zh) * 2020-07-28 2020-11-17 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压穿越恢复时储能变流器防调节器饱和控制方法
CN117118376B (zh) * 2023-10-20 2024-02-13 成都世源频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探针式波导限幅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396A (zh) * 2008-01-11 2009-07-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控制电驱动器内的功率逆变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24487A (zh) * 2010-08-06 2010-12-22 西安交通大学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逆变器的电压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7465A1 (de) * 2006-06-12 2007-12-13 Woodward Seg Gmbh & Co. Kg Strombegrenzung für eine doppeltgespeiste Asynchronmaschine
CN101902146B (zh) * 2010-08-06 2012-07-25 西安交通大学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逆变器的电流式控制方法
CN103311957B (zh) * 2013-06-28 2015-10-0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侧变流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825300B (zh) * 2014-03-12 2015-09-30 浙江埃菲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零电压穿越的电网电压锁相方法
CN105656070B (zh) * 2016-03-11 2018-06-26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网故障穿越控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396A (zh) * 2008-01-11 2009-07-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控制电驱动器内的功率逆变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24487A (zh) * 2010-08-06 2010-12-22 西安交通大学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逆变器的电压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736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usto et al.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turbin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ies
CN104578736B (zh) 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
US10784683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0048455B (zh) 具有弱电网故障穿越能力的下垂控制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Xue et al. A complete impedance model of a PMSG-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and its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MMC-HVDC connected offshore wind farms
CN103904677B (zh) 一种vsc-hvdc在联网与孤岛运行方式间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4935006B (zh) 一种高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8092308A (zh) 一种分布式虚拟同步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04659802B (zh) 一种改善交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交流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法
Hu et al. Improved rotor current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driven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during network voltage unbalance
CN105811400A (zh) 一种低压微电网模式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231793B (zh) 一种直流融冰装置全功率试验控制方法
Liston et al. A robust design of active damping with a current estimator for single-phase grid-tied inverters
CN107732959B (zh) 用于分布式光储并网系统的非线性微分平滑前馈控制方法
CN104967379B (zh) 一种畸变电网下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基于反推控制的定子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Okedu et al.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DFIG wind turbines considering excitation parameters of the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 and a new PLL scheme
Jin et al.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based current-type interline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for transient power quality enhancement of composited data center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power system
CN103117562A (zh) 一种高压级联能量回馈变频器功率模块的控制方法
Guo et al. Decoupled control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for a grid-connected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Ouyang et al. An improved control method of fault ride-through for DPMWT-based wind farm considering coupling effect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Sundarabalan et al.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for Enhancement of Power Quality and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Injection to Grid
CN102064559A (zh) 一种高电压冗余的风力发电机变流器
CN116760268A (zh) 一种适用于构网型变流器的谐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49201A (zh) 一种交直流电网混合式大功率接口变流器协调控制方法
Mahvash et al. A look-up table based approach for fault ride-through capability enhancement of a grid connected DFIG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