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1183B -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183B
CN104571183B CN201410724914.2A CN201410724914A CN104571183B CN 104571183 B CN104571183 B CN 104571183B CN 201410724914 A CN201410724914 A CN 201410724914A CN 104571183 B CN104571183 B CN 104571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nitrogen
heat sink
temperatur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49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1183A (zh
Inventor
柏树
杨建斌
刘伟成
张磊
刘玉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yu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HUAYU SPA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td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HUAYU SPA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td,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HUAYU SPA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49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1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1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1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该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气体排空口、二通道回热器、水冷换热器、液氮流量控制阀、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加热器、加热截止阀、制冷截止阀、通用截止阀、汽化器、热沉、传感器及管路。采用氮气或空气等气体作为循环工质,通过循环风机使气体在管道中进行循环,循环气体对热沉进行冷却或加热;高温循环时采用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控温,低温循环时采用液氮对气体进行冷却控温;利用二通道回热器对流出热沉的气体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降低流程能耗,同时,使得循环风机在常温下工作,提高了风机的运行可靠性,可对环境模拟设备热沉从‑173℃~200℃进行精确控温。

Description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温度环境实现的控温系统,对环境模拟设备热沉从-173℃~200℃进行精确控温;也可用于制冷、化工等需要加热和制冷的领域。
背景技术
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是模拟外太空空间真空和高低温环境的设备,其高低温环境由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沉通过辐射热交换实现。为了获得高低温环境,就必须将热沉控制在所需的特定温度,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控温流程的工作对热沉温度进行控制。
根据热沉及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要求的温度区间不同,目前采用的各种控温系统包括液氮循环控温、蒸汽压缩循环制冷控温、气体调温等。液氮循环控温只能在100K附近对热沉实现控温,蒸汽压缩循环制冷控温能够实现-70℃至120℃范围对热沉的控温。但在许多情况下,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温度需要从-173℃~+150℃十分宽的范围内变化,液氮、压缩制冷流程均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而氮气、空气等气体作为循环工质,在-150℃~+150℃范围内可以稳定可靠工作,这就是气体调温。但现有的气体调温系统为开式循环,气体从热沉出口直排到大气,冷量消耗和加热电耗都很大,很不经济且还存在升降温速率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调温系统的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热沉调温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环境模拟设备热沉从-173℃~200℃进行宽范围精确控温;系统也可用于制冷、化工等需要加热和制冷的领域。
系统采用氮气或空气等气体作为循环工质,通过循环风机使气体在密闭循环系统管道中进行循环,循环气体对热沉等被控温部件进行冷却或加热,使热沉等被控温部件从-173℃~+200℃宽范围调温;循环气体在高温循环时采用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控温,在低温循环时采用液氮对气体进行冷却控温;流程采用了回热原理,利用二通道回热器,即一种换热器,对流出热沉等被控温部件的气体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降低流程能耗和运行成本;同时,回热器的使用,使得进入循环风机的气体处于常温状态,循环风机在常温下工作,改善了风机的使用环境,提高了风机的运行可靠性;密闭循环气体在绝对压力大于1kg/cm2的压力状态运行,使得循环气体的密度和雷诺数(Re)增大,从而增大了换热系数,提高了热沉等被控温部件的升降温速率,更好地满足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需求。
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1)加热循环过程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来的常温气体换热,返流气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增压,循环风机输出的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降低温度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热量,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通过加热截止阀进入加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加热,完成循环。
如此不断循环,通过控制进入热沉气体的温度,满足对热沉温度控制要求。
本循环利用回热原理充分回收返流气的热量,以降低加热功率;且返流气通过换热器回热后,温度从热沉出口的高温降到常温,以满足压气机对进气温度的要求。
流程启动前,开启汽化器对循环管路进行充气,使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所需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另外,在流程工作过程中,管路可能会存在气体微漏致使循环压力下降,此时汽化器可对循环管路补气。
(2)制冷循环过程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增压,循环风机输出的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降低温度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冷量,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通过制冷截止阀进入液氮混合器;同时,液氮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喷入液氮混合器,利用液氮的潜热和显热对气体降温,通过控制进入液氮混合器的液氮流量,以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混合气体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完成循环。
由于液氮通过液氮混合器补入循环管路,管路气体压力会升高,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气体排空口排出常温状态的气体,维持循环压力在设定值。
如此不断循环,通过控制进入热沉气体的温度,满足对热沉温度控制要求。
本循环利用回热原理充分回收返流气的冷量,并且在气体循环的常温段进行气体排空以减少冷量损失,以降低液氮的消耗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包括循环风机、气体排空口、二通道回热器、水冷换热器、液氮流量控制阀、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加热器、加热截止阀、制冷截止阀、通用截止阀、汽化器、热沉、传感器及管路,
当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为并联关系时,连接关系如下:
热沉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循环风机出口与水冷换热器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水侧通冷却水;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与加热截止阀和制冷截止阀相连,加热截止阀与加热器进口串连,制冷截止阀与液氮混合器气体进口串连,液氮混合器液氮进口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连接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出口和加热器出口并联与热沉进口管路相连接,热沉进口管路上设传感器,汽化器一侧连接液氮储槽,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出口;
加热器与液氮混和器连接关系为串联时,连接关系为:
将加热截止阀和制冷截止阀合并为一个通用截止阀,即:热沉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循环风机出口与水冷换热器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通过通用截止阀与液氮混合器气体进口串连,液氮混合器出口和加热器入口串联,加热器出口与热沉进口管路相连接,热沉进口管路上设传感器,汽化器一侧连接液氮储槽,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出口;串联的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的前后顺序可调换。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液氮储槽增压至高于系统循环压力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
步骤二:根据热沉或其它被控温结构的控温需求,若控温目标高于室温,则进行加热循环,执行步骤三;若控温目标低于室温,则进行制冷循环,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打开汽化器进出口阀,对系统管路充气至所需压力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且小于8kg/cm2(绝对压力);开启加热截止阀,关闭制冷截止阀;开启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开启加热器;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气体的温度,从而控制热沉的温度;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气体在循环风机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从热沉来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热量,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加热截止阀门进入加热器,在加热器中升温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加热,之后流出热沉完成循环;
步骤四:打开汽化器进出口阀,对系统管路充气至所需压力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且小于8kg/cm2(绝对压力);开启制冷截止阀,关闭加热截止阀;开启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开启液氮流量控制阀;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开度进行调节;
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气体在循环风机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冷量,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制冷截止阀进入液氮混合器;同时,液氮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喷入混合器,混合气体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之后流出热沉完成循环。
利用二通道回热器充分回收了返流气的热量,降低了加热功率;且返流气通过二通道回热器回热后,温度从热沉出口的高温降到常温,循环风机工作在常温范围。
在制冷循环过程中,液氮混合器对气体的冷却可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开度进行自动控制。
由于液氮通过混合器补入循环管路,管路气体压力会升高,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气体排空口排出常温状态的气体,维持循环压力在设定值。
技术方案中的热沉也可以是其它被控温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循环风机、气体排空口、二通道回热器、水冷换热器、液氮流量控制阀、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加热器、加热截止阀、制冷截止阀、汽化器、热沉、传感器及管路的连接关系中也可将加热器与液氮混和器连接关系改为串联,将加热截止阀和制冷截止阀合并为一个通用截止阀,即:热沉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循环风机出口与水冷换热器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通过通用截止阀与液氮混合器气体进口串连,液氮混合器出口和加热器入口串联,加热器出口与热沉进口管路相连接,热沉进口管路上设传感器,汽化器一侧连接液氮储槽,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出口;串联的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的前后顺序可调换。
此时,加热过程为: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气体换热,返流气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增压,循环风机输出的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降低温度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热量,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通过通用截止阀和液氮混合器进入加热器,此时液氮混合器不工作,加热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加热,完成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为: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增压,循环风机输出的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降低温度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冷量,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通过通用截止阀进入液氮混合器;同时,液氮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喷入液氮混合器,利用液氮的潜热和显热对气体降温,通过控制进入混合器的液氮流量,以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混合气体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完成循环。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加热控制阀,制冷控制阀和通用控制阀均为相同阀门的不同名称表示,不同名称仅表示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热沉温度从-173℃~200℃可任意控制,完全解决了这一温区空间载荷温度调节的难题,克服了加热笼调温模式中加热笼对冷黑背景的严重遮挡。
2)在流程中应用二通道回热器,使得氮气循环风机在常温下工作,降低了循环风机的技术要求和难度,可使闭式气氮循环调温流程得以在环模设备上获得应用。
3)在流程中应用回热器,回收利用了出热沉流体的热量(或冷量),降低了环模设备的能耗和液氮消耗。
4)密闭循环气体在大于1kg/cm2(绝对压力)的压力状态运行,使得循环气体的密度和雷诺数(Re)增大,从而增大了换热系数,提高了热沉等被控温部件的升降温速率,可以更好地满足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了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并联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了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串联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系统各组成部件为:循环风机1、排空口2、二通道回热器3、水冷换热器4、液氮流量控制阀5、液氮混合器6、通用截止阀7、加热截止阀10和制冷截止阀8、加热器9、传感器11、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液氮储槽13、汽化器14及连接以上各功能部件的管道。
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并联方式下,如附图1所示:
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是本发明流程需要控温的设备,流程为热沉提供控温循环气体。如附图1所示,热沉12进口通过管道与流程的出口相连,热沉12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3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1进口相连,循环风机1出口与水冷换热器4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4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4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二通道出口通过加热截止阀10和制冷截止阀8分别与液氮混合器6气体进口及加热器9进口相连,液氮混合器6液氮进口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5连接液氮储槽13,液氮混合器6出口和加热器9出口并联至流程出口并与热沉12相连。
汽化器14将液氮汽化为常温氮气,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1出口向系统管路充气。
传感器11安装在流程管路上,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流程中状态参数并对流程中气体参数进行控制。
步骤一:将液氮储槽增压至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的压力值。
步骤二:根据热沉或其它被控温结构的控温需求,若控温目标值高于室温,则进入步骤三;若控温目标值低于室温,则进入步骤四。
根据步骤三,进入加热循环过程。
将液氮储槽13增压至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的压力值,打开汽化器14进出口阀,对流程管路充气至所需压力。
开启加热截止阀10,关闭制冷截止阀8;开启循环风机1和水冷换热器4循环冷却水,开启加热器9;加热流程开始运行,并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12气体的温度,从而控制热沉12的温度。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3中与从循环风机1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1,气体在循环风机1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4,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3,与从热沉12来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热量,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12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3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加热截止阀10进入加热器,在加热器9中升温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12,对热沉12进行加热,之后流出热沉12完成循环。加热器9对气体的加热可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自动控制。
在流程工作过程中,管路及各部件可能会存在气体微漏致使循环压力下降,此时汽化器14可对循环管路进行补气。
利用二通道回热器3充分回收了返流气的热量,降低了加热功率;且返流气通过二通道回热器3回热后,温度从热沉12出口的高温降到常温,循环风机1工作在常温范围。
若根据步骤二判断需要制冷,则进入步骤四:
将液氮储槽13增压至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的压力值,打开汽化器14进出口阀,对流程管路充气至所需压力。
开启制冷截止阀8,关闭加热截止阀10;开启循环风机1和水冷换热器4循环冷却水,开启液氮流量控制阀5;制冷流程开始运行,并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5开度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12的气体温度,从而控制热沉12的温度。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3中与从循环风机1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1,气体在循环风机1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4,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3,与热沉出来的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冷量,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12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3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制冷截止阀8进入液氮混合器6;同时,液氮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5喷入液氮混合器6,利用液氮的潜热和显热对气体降温,通过控制进入液氮混合器6的液氮流量,以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混合气体进入热沉12,对热沉12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之后流出热沉12完成循环。液氮混合器6对气体的冷却可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5进行自动控制而实现。
由于液氮通过液氮混合器6补入循环管路,管路气体压力会升高,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气体排空口2排出常温状态的气体,维持循环压力在设定值。
本循环利用回热原理充分回收返流气的冷量,并且气体排空口2设在气体循环的常温段进行气体排空以减少冷量损失,以降低液氮的消耗量。且返流气通过二通道回热器2换热后,温度从热沉出口的低温升至常温,使循环风机1工作在常温范围。
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串联方式下,如附图2所示:
热沉12进口通过管道与流程的出口相连,热沉12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3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1进口相连,循环风机1出口与水冷换热器4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4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4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3的第二通道出口与液氮混合器6气体进口相连,液氮混合器6液氮进口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5连接液氮储槽13,液氮混合器6出口与加热器10进口相连,加热器9出口与热沉12进口相连。
汽化器14将液氮汽化为常温氮气,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1出口管段向系统管路充气。
传感器11安装在流程管路上,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流程中状态参数并对流程中气体参数进行控制。
若为加热循环,则将液氮储槽13增压至高于流程循环压力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打开汽化器14进出口阀,对流程管路充气至所需压力值。开启通用截止阀7;开启循环风机1和水冷换热器4循环冷却水,开启加热器9;加热流程开始运行,并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12气体的温度,从而控制热沉12的温度。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3中与从循环风机1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1,气体在循环风机1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4,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3,与从热沉12来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热量,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12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3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通用截止阀7进入液氮混合器6和加热器9的串连管段,此时液氮混合器6不工作,气体在加热器9中升温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12,对热沉12进行加热,之后流出热沉12进入回热器3完成循环。加热器9对气体的加热可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自动控制。
在流程工作过程中,管路及各部件可能会存在气体微漏致使循环压力下降,此时汽化器14可对循环管路进行补气。
若为制冷循环,则将液氮储槽13增压至高于流程循环压力值(大于1kg/cm2(绝对压力),小于8kg/cm2(绝对压力)),打开汽化器14进出口阀,对流程管路充气至所需值。
开启通用截止阀7,开启循环风机1和水冷换热器4循环冷却水,开启液氮流量控制阀5;制冷流程开始运行,并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5开度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12的气体温度,从而控制热沉12的温度。
流出热沉(或其他被控温结构)12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3中与从循环风机1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返流气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1,气体在循环风机1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4,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3,与热沉出来的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气体冷量,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12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3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通用截止阀7进入液氮混合器6和加热器9的串连管段,此时加热器9不工作;液氮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5喷入液氮混合器6,利用液氮的潜热和显热对气体降温,通过控制进入液氮混合器6的液氮流量,以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混合气体进入热沉12,对热沉12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之后流出热沉12完成循环。液氮混合器6对气体的冷却可根据传感器11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5进行自动控制而实现。
由于液氮通过液氮混合器6补入循环管路,管路气体压力会升高,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气体排空口2排出常温状态的气体,维持循环压力在设定值。

Claims (3)

1.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风机、气体排空口、二通道回热器、水冷换热器、液氮流量控制阀、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加热器、加热截止阀、制冷截止阀、通用截止阀、汽化器、热沉、传感器及管路,
加热器与液氮混合器连接关系为并联时,连接关系为:
热沉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循环风机出口与水冷换热器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分别与加热截止阀和制冷截止阀相连,加热截止阀与加热器进口串连,制冷截止阀与液氮混合器气体进口串连,液氮混合器液氮进口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连接液氮储槽,液氮混合器出口和加热器出口并联后与热沉进口管路相连接,热沉进口管路上设传感器,汽化器一侧连接液氮储槽,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出口;
加热器与液氮混合器连接关系为串联时,连接关系为:
将加热截止阀和制冷截止阀合并为一个通用截止阀,即:热沉出口连接二通道回热器第一通道进口,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循环风机出口与水冷换热器气侧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气侧出口与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相连,水冷换热器水侧通冷却循环水;二通道回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通过通用截止阀与液氮混合器气体进口串连,液氮混合器出口和加热器入口串联,液氮混合器液氮进口通过液氮流量控制阀连接液氮储槽,加热器出口与热沉进口管路相连接,热沉进口管路上设传感器,汽化器一侧连接液氮储槽,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风机出口;串联的液氮混合器和加热器的前后顺序可调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把热沉替换为其它被控温结构。
3.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液氮储槽增压至高于系统循环压力值:绝对压力大于1kg/cm2且小于8kg/cm2
步骤二:根据热沉或其它被控温结构的控温需求,若控温目标高于室温, 则进行加热循环,执行步骤三;若控温目标低于室温,则进行制冷循环,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打开汽化器进出口阀,对系统管路充气至系统循环压力值:绝对压力大于1kg/cm2且小于8kg/cm2;开启加热截止阀,关闭制冷截止阀;开启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开启加热器;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控制进入热沉气体的温度,从而控制热沉的温度;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低压返流高温气体降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气体在循环风机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从热沉来的低压返流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高温气体热量,常温增压气体温度又升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加热截止阀进入加热器,在加热器中升温至所需温度后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加热,之后流出热沉完成循环;
步骤四:打开汽化器进出口阀,对系统管路充气至系统循环压力值:绝对压力大于1kg/cm2且小于8kg/cm2;开启制冷截止阀,关闭加热截止阀;开启循环风机和水冷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开启液氮流量控制阀;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液氮流量控制阀开度进行调节;
流出热沉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在二通道回热器中与从循环风机来的常温增压气体换热,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升至常温后进入循环风机,气体在循环风机中被增压,增压压比不大于2.0,增压气体经过水冷换热器,压缩热被冷却水带走,温度降低至常温后进入二通道回热器,与热沉出来的低压返流低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回收低压返流低温气体冷量,常温增压气体温度又降至与流出热沉时接近的温度,完成了气体的增压和回热过程;
从二通道回热器第二通道出来的气体通过制冷截止阀进入液氮混合器;同时,液氮通过流量调节阀喷入液氮混合器,混合气体进入热沉,对热沉进行冷却至所需温度,之后流出热沉完成循环。
CN201410724914.2A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Active CN104571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4914.2A CN104571183B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4914.2A CN104571183B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183A CN104571183A (zh) 2015-04-29
CN104571183B true CN104571183B (zh) 2016-10-12

Family

ID=5308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4914.2A Active CN104571183B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1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2429B (zh) * 2015-07-13 2017-06-13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以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的回热式闭式调温系统及其温控方法
CN106571081A (zh) * 2016-11-03 2017-04-19 六禾(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维可动空间模拟温场系统教学试验平台
CN106371483B (zh) * 2016-11-03 2018-05-08 浙江大学 一种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温度自主控制的方法
CN107632637A (zh) * 2017-10-12 2018-01-26 浙江东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真空腔体的温控系统
CN108479865A (zh) * 2018-02-13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模拟高原气候环境的试验装置
CN109115531A (zh) * 2018-08-08 2019-01-01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低气压舱温控试验中加速升降温的试验方法
CN111057819A (zh) * 2019-12-30 2020-04-24 湖南金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冷却装置、热处理窑炉及其冷却方法
CN113276165A (zh) * 2021-06-23 2021-08-20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安检机器人的温控系统
CN113851235B (zh) * 2021-08-17 2024-05-1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棱柱式气冷堆热工水力综合实验回路系统
CN116714287A (zh) * 2023-08-08 2023-09-08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吸收材料的热处理设备及热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200A (ja) * 2001-11-07 2003-05-14 Nippon Sanso Corp 宇宙環境試験装置
CN201348569Y (zh) * 2008-12-29 2009-11-18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应用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的航天器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JP2011189894A (ja) * 2010-03-16 2011-09-29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真空環境試験装置
CN102886284A (zh) * 2012-10-30 2013-01-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高低温常压热循环试验装置
CN103318427A (zh) * 2013-06-25 2013-09-25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系统
CN103341375A (zh) * 2013-06-18 2013-10-09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高低温环境模拟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200A (ja) * 2001-11-07 2003-05-14 Nippon Sanso Corp 宇宙環境試験装置
CN201348569Y (zh) * 2008-12-29 2009-11-18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应用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的航天器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JP2011189894A (ja) * 2010-03-16 2011-09-29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真空環境試験装置
CN102886284A (zh) * 2012-10-30 2013-01-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高低温常压热循环试验装置
CN103341375A (zh) * 2013-06-18 2013-10-09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高低温环境模拟实验系统
CN103318427A (zh) * 2013-06-25 2013-09-25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183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1183B (zh) 一种回热式气体混合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CN104503505B (zh) 一种回热式气体闭式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CN107228455A (zh)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196012B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台架试验的冷热液循环系统
CN109018279A (zh) 一种高压饱和潜水舱环控系统
CN106313405A (zh) 一种高/低温快速转换的模具系统
CN206862631U (zh) 一种发动机水冷式中冷器的恒温试验装置
CN112604720A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及快速调温调湿控制方法
CN108386953A (zh) 一种产生恒定温湿度气体的控制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02439199U (zh) 一种阶梯控温油式模温机
CN106997218A (zh) 一种多温度控制系统
CN212159087U (zh) 混动汽车热泵空调测试系统
JPH01189436A (ja) 環境試験装置
CN208607069U (zh) 一种低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保温装置
CN206249121U (zh) 温控系统、环境模拟系统及可靠性测试设备
CN205880704U (zh) 精准控温的速冷速热快速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104964994B (zh) 双箱异步式混凝土冻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332762A (zh) 气氮循环调温方法及系统
CN106020268B (zh) 安全精准控制的速冷速热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206930458U (zh) 一种热交换器油—水试验台
CN205880691U (zh) 速冷速热快速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209689940U (zh) 换热设备检验装置及其检验平台
CN104374590A (zh) 一种四通换向阀的能力测量装置
CN114791232A (zh) 一种利用蒸汽换热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07473437U (zh) 一种蒸汽控制与电加热控制的双模式切换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07, building 2, No. 16, Zhuan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block,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Huayu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Address before: 730000 No. 421, Nanchang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ZHOU HUAYU SPA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td.

Patentee before: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