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086A -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086A
CN104570086A CN201310520731.4A CN201310520731A CN104570086A CN 104570086 A CN104570086 A CN 104570086A CN 201310520731 A CN201310520731 A CN 201310520731A CN 104570086 A CN104570086 A CN 104570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p
orientation
common
velocity
me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07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086B (zh
Inventor
段文胜
李世吉
李飞
黄录忠
党青宁
刘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07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0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属于石油勘探裂缝预测技术领域。采集地震资料数据;对地震资料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各自独立地做叠前偏移;层位解释:对得到的共反射点CRP道集叠加得到成果数据体并进行目的层的顶、底均进行层位解释;CRP道集分割:根据工区内主要断裂的发育方向确定方位划分方案并根据CRP道集中方位角信息将CRP道集分割成n个组子CRP道集;分方位叠加:对每个子CRP道集分别进行叠加,得到n个地震道,将n个叠加后得到的地震道归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CRP方位道集;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新均方根速度转换为层速度;椭圆拟合快慢波速度和方向;计算裂缝密度。

Description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属于石油勘探裂缝预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裂缝性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要成功进行裂缝性油气藏开发生产的一个关键点是探明裂缝的分布。特别是在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碳酸盐岩油气藏中,裂缝的密度和方向信息对于钻井及随后的开发策略至关重要。在这些油气藏中,裂缝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渗滤通道和储集空间,更是成为沟通碳酸盐岩孔洞、提高产能和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精度裂缝描述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传统的裂缝研究方法基于横波,特别是观测到的横波分裂或双折射现象的研究。当横波通过一个裂缝介质(各向异性)时,会分裂为二个极化的横波,这二个横波速度不同。快横波方向与裂缝方向一致而慢横波方向与裂缝方向垂直。通过精细测量到达信号的方向和速度,就有可能获得裂缝的方向和密度。
然而横波的采集处理是非常昂贵困难的,在现阶段难于广泛应用,目前还不是主流处理步骤,特别是与纵波数据处理相比。是否在传统的纵波处理中有更简单且更便宜的方法来检测裂缝?什么能替代横波分裂现象?研究表明,如果数据采集有良好的宽方位覆盖次数使得油藏在各个方向都能很好的照明,那么就能从纵波穿过岩石在不同方向的行为来获得裂缝的方向和密度。与横波分裂的效应相似,纵波的旅行速度依赖于它是否沿着或垂直于裂缝。而且,通过测量这些纵波在不同方向的速度来得到裂缝方向。即研究裂缝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传统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方位处理,将叠前数据划分成不同扇区,每个扇区数据各自独立偏移后再做一些分析拟合的工作。然而这种方法偏移工作量巨大,且对数据要求很高。往往由于扇区内覆盖次数有限成像很差,如扩大扇区则各向异性参数分析又不准,如扩大面元形成超道集则精度又受影响。而且它主要依据不同方向的振幅差异而不是速度差异来进行裂缝预测。
鉴于上述现有的缝洞型储层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人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最终研发了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以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具有工作量小、裂缝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地震资料数据;
(2)对地震资料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各自独立地做叠前偏移,偏移后得到有方位角信息的共反射点(CRP)道集;
(3)层位解释:对得到的CRP道集叠加得到成果数据体,在成果数据体进行目的层的顶、底均进行层位解释;
(4)CRP道集分割:根据工区内主要断裂的发育方向确定方位划分方案,按照所确定的n个方位划分方案并根据CRP道集中方位角信息将CRP道集分割成n个组,每个组称为子CRP道集;
(5)分方位叠加:对每个子CRP道集分别进行叠加,得到n个地震道,将n个叠加后得到的地震道归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CRP方位道集;
(6)CRP方位道集层位拾取:将第(3)步解释得到的目的层的顶层位和底层位投到新形成的CRP方位道集上,以其为约束,完成CRP道集上的层位拾取;
(7)计算层间剩余时差:将同一CRP点每一道拾取的顶层位、底层位相减,得到消除上覆地层影响的层间时差,并减去第(3)步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层位、底层位的差值,得到层间剩余时差;
(8)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将剩余均方根速度与原有均方根速度合成,形成新的均方根速度;
(9)转换为层速度:利用DIX公式将新的均方根速度转换为层速度;
(10)椭圆拟合快慢波速度和方向:对每个CRP道集中的n个层速度进行平面椭圆拟合,得到该CRP点地震波的快波速度Vfast、慢波速度Vslow和快波的传播方向,其中快波的传播方向即为裂缝发育的方向,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CRP道集都处理完毕;
(11)计算裂缝密度:对每个CRP点,利用公式计算裂缝发育的相对密度,其中a为裂缝发育相对密度;结合步骤(10)就可得到整个工区的裂缝发育相对密度和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CRP道集分割中按照如下六个方位进行划分:0°-30°、30°-60°、60°-90°、90°-120°、120°-150°、150°-180°;在此基础上将CRP道集按方位角分割成6个组。
作为优选,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v 2 = 2 x Δt 2 + 4 x 2 v 1 2 + 2 Δt t 0 2 + 4 x 2 v 1 2
式中,V2为目的层底界新的均方根速度;x为偏移距;V1为层底界的原有均方根速度,其是根据目的层底界的层位值从工区均方根速度场中提取出的;△t为层间剩余时差;t0为零偏移距反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层间剩余时差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t=Tb-Tt-(Pb-Pt)=(Tb-Pb)-(Tt-Pt
其中,△t为层间剩余时差;Tt、Tb分别为步骤(3)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层位和底层位;Pt、Pb分别为拾取的顶层位和底层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有别于现有技术基于共偏移距域的分方位处理,本发明利用宽方位采集资料,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的基础上,根据纵波在不同方向的速度差异,应用沿层层间剩余时差法研究裂缝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来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技术,其具有原理科学、工作量小、裂缝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的具体流程图;
图2a为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叠前偏移后;
图2b为按方位分割后;
图2c为分方位叠加后;
图3为CRP方位道集上目的层顶、底解释层位和重新拾取层位;
图4a为均方根速度;
图4b为层速度;
图5a为椭圆拟合前;
图5b为椭圆拟合后;
图6为裂缝发育密度和裂缝发育方向叠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的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叠前时间偏移。
本实施例是利用某实际地震资料(炮线距与检波线距都是330米,覆盖次数256次)进行,得到256个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个数与覆盖次数相同。每个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各自独立地做叠前时间偏移,这样偏移后CRP道集能保存方位角信息。如图2a所示,图2a为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叠前偏移后CRP道集。横座标即为方位角,范围0°-180°。还可见同一层位有明显的起伏,反映不同的方位地震波的走时不同和速度不同。
(2)层位解释
对上述CRP道集叠加得到成果数据体,在成果数据体进行目的层的层位解释。目的层的顶、底都要进行解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常识即可。
(3)CRP道集分割
根据工区内主要断裂的发育方向确定方位划分方案。本实施例确定的方位划方案为:0°-30°、30°-60°、60°-90°、90°-120°、120°-150°、150°-180°。一共有6个方位。按照所确定的6个方位,从而将CRP道集按方位角分割成6个子集。如图2b所示,图2b为按方位分割后CRP道集。
(4)分方位叠加
对每个子CRP道集分别进行叠加,主要目的是提高信噪比。由于本实施例划分为6个方位,则每一个CRP点会得到6个叠加道,代表同一CRP点处6个不同方位的成像,将这6个叠加道归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CRP方位道集。与原CRP道集相比,弱信号的信噪比有明显提高,且起伏形态得到很好保留。如图2c所示,图2c为分方位叠加后CRP道集。
(5)CRP方位道集层位拾取
将第(2)步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底层位,投到新形成的CRP方位道集上,以其为约束,完成CRP道集上的层位拾取。图3展示了6个道集上目的层顶、底层位和以其为约束进行拾取得到的新层位。它们不完全重合,反映了层位的方位各向异性。
(6)计算层间剩余时差
将每一道拾取的底、顶层位相减,再减去第(2)步解释得到的目的层底、顶层位的差值,得到层间剩余时差,记为△t。
如果令第(2)步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底层位分别为Tt、Tb,拾取的顶、底层位分别为Pt、Pb,则
△t=Tb-Tt-(Pb-Pt)=(Tb-Pb)-(Tt-Pt
上式表明,层间剩余时差△t等于目的层底界的剩余时差减去目的层顶界的剩余时差,反映了消除上覆地层影响后目的层底界的起伏。
(7)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
根据目的层底界的层位值,从工区均方根速度场中提取出目的层底界的均方根速度,记为V1。通过地球物理处理常识可得。
根据层间剩余时差△t,利用公式
v 2 = 2 x Δt 2 + 4 x 2 v 1 2 + 2 Δt t 0 2 + 4 x 2 v 1 2
计算得到目的层底界新的均方根速度V2,其中x为偏移距,t0为零偏移距反射时间。
(8)转换为层速度
根据目的层顶界的层位值,从工区均方根速度场中提取出目的层顶界的均方根速度,再利用目的层底界新的均方根速度V2,用DIX公式计算得到目的层的层速度。(地球物理处理常识)。这样,每个CRP道集中的6道都有一个层速度,表示目的层在6个不同方位的层速度。图4a-图4b展示了某一方位的均方根速度及DIX转换后得到的层速度。图4a为均方根速度;图4b为层速度。
(9)椭圆拟合快慢波速度和方向
对每个CRP道集中的6个层速度进行平面椭圆拟合,得到该CRP点地震波的快波速度Vfast、慢波速度Vslow和快波的传播方向。快波的传播方向即为裂缝发育的方向。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CRP道集都处理完毕。图5a-图5b展示了椭圆拟合前后裂缝发育密度对比。图5a为椭圆拟合前;图5b为椭圆拟合后。
(10)计算裂缝密度
对每个CRP点,利用公式计算裂缝发育的相对密度。其中a为裂缝发育相对密度。结合步骤(9)就可得到整个工区的裂缝发育相对密度和方向。这样最终可以得到裂缝发育的成果图件。图6为裂缝发育密度和裂缝发育方向叠合图。
有别于现有技术基于共偏移距域的分方位处理,本发明利用宽方位采集资料,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的基础上,根据纵波在不同方向的速度差异,应用沿层层间剩余时差法研究裂缝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来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技术,其具有原理科学、工作量小、裂缝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地震资料数据;
步骤2)、对地震资料得到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各自独立地做叠前偏移,偏移后得到有方位角信息的共反射点(CRP)道集;
步骤3)、层位解释:对得到的CRP道集叠加得到成果数据体,在成果数据体进行目的层的顶、底均进行层位解释;
步骤4)、CRP道集分割:根据工区内主要断裂的发育方向确定方位划分方案,按照所确定的n个方位划分方案并根据CRP道集中方位角信息将CRP道集分割成n个组,每个组称为子CRP道集;
步骤5)、分方位叠加:对每个子CRP道集分别进行叠加,得到n个地震道,将n个叠加后得到的地震道归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CRP方位道集;
步骤6)、CRP方位道集层位拾取:将步骤3)解释得到的目的层的顶层位和底层位投到新形成的CRP方位道集上,以其为约束,完成CRP道集上的层位拾取;
步骤7)、计算层间剩余时差:将同一CRP点每一道拾取的顶层位、底层位相减,得到消除上覆地层影响的层间时差,并减去步骤3)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层位、底层位的差值,得到层间剩余时差;
步骤8)、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将剩余均方根速度与原有均方根速度合成,形成新的均方根速度;
步骤9)、转换为层速度:利用DIX公式将新的均方根速度转换为层速度;
步骤10)、椭圆拟合快慢波速度和方向:对每个CRP道集中的n个层速度进行平面椭圆拟合,得到该CRP点地震波的快波速度Vfast、慢波速度Vslow和快波的传播方向,其中快波的传播方向即为裂缝发育的方向,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CRP道集都处理完毕;
步骤11)、计算裂缝密度:对每个CRP点,利用公式计算裂缝发育的相对密度,其中a为裂缝发育相对密度;结合步骤10)就可得到整个工区的裂缝发育相对密度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P道集分割中按照如下六个方位进行划分:0°-30°、30°-60°、60°-90°、90°-120°、120°-150°、150°-180°;在此基础上将CRP道集按方位角分割成6个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层间剩余时差转换为均方根速度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v 2 = 2 x Δt 2 + 4 x 2 v 1 2 + 2 Δt t 0 2 + 4 x 2 v 1 2
式中,V2为目的层底界新的均方根速度;x为偏移距;V1为层底界的原有均方根速度,其是根据目的层底界的层位值从工区均方根速度场中提取出的;△t为层间剩余时差;t0为零偏移距反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所述层间剩余时差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t=Tb-Tt-(Pb-Pt)=(Tb-Pb)-(Tt-Pt
其中,△t为层间剩余时差;Tt、Tb分别为步骤(3)解释得到的目的层顶层位和底层位;Pt、Pb分别为拾取的顶层位和底层位。
CN201310520731.4A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Active CN104570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0731.4A CN104570086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0731.4A CN104570086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086A true CN104570086A (zh) 2015-04-29
CN104570086B CN104570086B (zh) 2017-05-31

Family

ID=5308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0731.4A Active CN104570086B (zh) 2013-10-29 2013-10-29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08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2411A (zh) * 2015-09-10 2015-1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叠前地震层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2308A (zh) * 2015-10-14 2016-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叠加方法和装置
CN105403916A (zh) * 2015-10-27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7656312A (zh) * 2017-10-12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387927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裂缝及储层优势方位数据体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060960A (zh) * 2019-12-27 2020-04-24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合成炮记录的fwi建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547A (en) * 1995-10-20 1997-01-21 Bancroft; John C. Prestack seismic migration
CN101839999B (zh) * 2009-03-20 2011-12-07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叠前时间偏移最佳速度剖面的方法
CN101907725B (zh) * 2010-06-12 2011-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547A (en) * 1995-10-20 1997-01-21 Bancroft; John C. Prestack seismic migration
CN101839999B (zh) * 2009-03-20 2011-12-07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叠前时间偏移最佳速度剖面的方法
CN101907725B (zh) * 2010-06-12 2011-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军迎 等: "基于叠前方位振幅的大港_埕海地区奥陶系风化壳裂缝储层的叠前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南堡2号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叠前和叠后裂缝综合预测;耿福兰;《石油物探》;20130131;第52卷(第1期);第89-96页 *
基于叠前方位振幅的大港_埕海地区奥陶系风化壳裂缝储层的叠前预测;刘军迎 等;《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0831;第27卷(第4期);第1588-1597页 *
耿福兰: "南堡2号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叠前和叠后裂缝综合预测", 《石油物探》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2411A (zh) * 2015-09-10 2015-1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叠前地震层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2308A (zh) * 2015-10-14 2016-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叠加方法和装置
CN105242308B (zh) * 2015-10-14 2017-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叠加方法和装置
CN105403916A (zh) * 2015-10-27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5403916B (zh) * 2015-10-27 2017-11-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7656312A (zh) * 2017-10-12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387927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裂缝及储层优势方位数据体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060960A (zh) * 2019-12-27 2020-04-24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合成炮记录的fwi建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086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4029B (zh) 利用偏移距矢量片地震数据预测储层裂缝的方法
CN101446645B (zh) 一种利用地震流体阻抗进行流体确定的方法
CN102053261B (zh)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CN101551466B (zh) 一种利用与偏移距有关的地震属性提高油气储层预测精度的方法
CN102879800B (zh) 一种横波分裂裂缝检测的方法
CN102012521B (zh)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N101329405B (zh) 一种简单的多参数地震反演方法
CN104570086A (zh)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CN101329407B (zh) 一种快速p-sv转换波直接模拟以确定地层岩性、岩相变化的方法
CN104730579B (zh) 一种基于表层横波速度反演的纵横波联合静校正方法
CN101598803B (zh) 一种直接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的方法
CN102053263B (zh) 调查表层结构的方法
CN103726836A (zh) 基于声波测井资料提取模式波慢度的方法
CN102073064B (zh) 一种利用相位信息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的方法
CN103777245B (zh)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CN104007462B (zh) 基于衰减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
CN105093274A (zh) 一种水力压裂裂缝震源机制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5093281A (zh) 一种反演框架下的地震多波建模方法
CN103149588B (zh) 一种利用井震标定计算vti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32010A (zh) 一种基于近道镶边稀疏Radon变换的绕射波分离方法
CN104614764A (zh) 一种基于扰动弹性阻抗反演的裂缝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CN103645506B (zh) 一种检测地层中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
CN104422955B (zh) 一种利用旅行时变化量进行各向异性参数提取的方法
CN107894616A (zh) 多分量转换波裂缝预测方法
CN103076630B (zh) 一种基于弹性阻抗梯度的油气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