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7315A -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7315A CN104567315A CN201510038565.3A CN201510038565A CN104567315A CN 104567315 A CN104567315 A CN 104567315A CN 201510038565 A CN201510038565 A CN 201510038565A CN 104567315 A CN104567315 A CN 1045673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temperature
- conveyer belt
- conveyor belt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81 dry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干燥器,包括箱体、加热部件、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板材的厚度和含水率,自动调整箱体的加热温度以及传送带的速度;所述箱体包括预热区,沿着传送带传送的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本发明实现控制温度分布,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的干燥器,属于F26B干燥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烘干方法在板材实际生产中无法根据需要控制温度分布,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求,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对温度分布进行控制的干燥器,使保所需干燥的材料能够实现高效的快速的干燥,在短时间内达到干燥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的干燥器,解决现有市场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等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燥器,包括箱体、加热部件、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板材的厚度和含水率,自动调整箱体的加热温度以及传送带的速度;所述箱体包括预热区,沿着传送带传送的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
优选的,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的幅度逐渐增加。
优选的,在预热区,沿着传动带传送的方向,箱体内沿着垂直于传送带传送向上,设置多排加热部件。
优选的,相邻排的加热部件采取错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部件为板材,传送速度和加热温度控制方式如下:可编程控制器中存入的基准数据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加热的温度为T、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是在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的时候,需要的加热的绝对温度为T,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
当板材的厚度为变为l,质量含水率为变为s的时候,传送带的传速度和加热温度满足如下关系:
v和t可变,加热温度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t)/(V*T)=g*(s/S)e*(l/L)f,其中g,e,f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s/S)/(l/L)>1,0.95<g<0.98;
(s/S)/(l/L)<1,
1.04<g<1.08;
(s/S)/(l/L)=1,0.98<g<1.04;
1.10<e<1.15,1.18<f<1.20;
上述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8<s/S<1.2,0.8<
l/L<1.2;
上述的公式中选取((1-v/V)2+(1-t/T)2)的值最小的一组v和t;
上述公式中,温度T,t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为箱体内的平均加热温度,速度V,v单位为m/s,板材厚度L,l为厘米,含水率s,S为质量百分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干燥器具有如下的优点:
1) 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箱体内温度和/或传送带速度,实现板材的智能化的烘干;
2)通过设置多个加热部件,实现对每一个加热部件的智能控制,从而实现整个箱体内的温度的预设的分布;
3)红外加热部件比微波加热部件更靠近箱体出口设置,能够达到快速的干燥,而且干燥效果好;
4)通过大量研究得出最佳的控制速度和温度的关系式;
5)通过设置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和分布功率,实现加热温度和预热温度的理想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布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运行模式一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运行模式二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运行模式三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箱体1,传送带2,加热部件3,温度检测器4,可编程控制器5,入口6,温度传感器7,板材8 ,传送轮9。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板材是指板状的材料,例如板状的木材、保温板等。
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8的干燥器,包括箱体1、加热部件3、温度传感器7、可编程控制器5和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穿过箱体1,加热部件3和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箱体内,加热部件3和温度传感器7与可编程控制器5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传送带设置速度控制部件,速度控制部件与可编程控制器5进行数据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通过速度控制部件控制传送带的速度。
作为优选,速度控制部件包括速度检测部件,速度检测部件将检测的传送带数据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数据来调整传送带电机的功率。如果检测的速度小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数据,增加电机的功率,反之,减少电机的功率。优选的,通过电机控制传送轮9的转速来调整传送带的传送速度。
作为优选,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来计算平均温度。
作为优选,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为沿传送带传送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纵向设置多排,每一排的距离相同。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相邻排的温度传感器7的排列方式为错排。通过错排的方式,可以取得纵向上不同轴向位置的温度,避免只测量同一轴向上的温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箱体1是横截面是梯形的空腔,入口6和出口设置电动门,所述电动门的开度可以调节。中央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板材的厚度自动调节电动门的开度,防止开度过大造成能源损失,已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检测器4,当然,温度检测器只是转换传感器读数,将其发送给PLC,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控制器,或者控制器中设置温度检测器,例如图1。
优选的,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0.4-0.6 m/s。
作为优选,箱体内设置加热区,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加热区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降低。这样使得板材随着干燥程度越来越高,需要热量越来越少,从而节约能量。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加热区的温度的降幅逐渐增加。如果将温度t设为距离加热区入口的距离x的函数, t=f(x),则在加热区,f'(x)<0, f''(x)>0,其中f'(x)、f''(x)分别是f(x)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
t为在X位置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在实际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平均温度,或者通过红外测温仪测量的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
通过实验表明,通过上述温度的变化以及增幅的变化,可以使得板材的干燥取得最佳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节约能源。
此处之所以限定加热区,是因为箱体内可能还设置预热区,此处的加热区就是预热区之后的加热区域。当然,有的时候不设置预热区,只设置加热区。
优选的,烘干的温度范围是85-120℃。
优选的,在加热区,沿着传动带传送的方向,箱体内沿着垂直于传送带传送向上,设置多排加热部件3,以保证加热的均匀。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的方向,在加热区,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大。通过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的变化,可以使得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加热温度越来越低,保证实现加热区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每排加热部件的距离逐渐增加。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加热区,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大的幅度逐渐增加。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加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相同。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加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小的幅度逐渐增加。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相同。
通过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的变化,可以使得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加热温度越来越低,保证实现加热区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降低以及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大。
作为优选,相邻排的加热部件采取错列分布,就如同图3的温度传感器分布相同。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传送带的速度和加热温度之间需要有一个最佳的关系,如果传送带的速度过快,则加热时间短,会影响加热质量,如果传送带的速度过慢,加热时间长,则可能会浪费太多的能量,同理,如果加热温度过低,会影响加热质量,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浪费太多的能量。因此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加热温度和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
所述的干燥器能够实现根据加热板材的厚度和湿度自动的调整加热温度和传送带传送速度。控制方式如下:假设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的时候,箱体内加热的温度为T(绝对温度),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的时候,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上述的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速度V和温度T称为基准厚度、基准湿度、基准速度和基准温度,即基准数据。所述的基准数据存储在可编程控制器中。
基准数据表示满足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满足一定的干燥效果,例如干燥效果是板材含水率为0.02%,或者在达到一定的干燥效果时,耗费的能源最少。当然优选的条件是达到一定干燥效果时,耗费的能源最少的数据作为基准数据。
通过下述公式调整的温度和速度也基本上能够满足基准数据所达到的一定条件的干燥效果。
当板材的厚度为变为l,质量含水率为变为s的时候,加热的温度和速度满足如下三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之一:
第一模式: v保持基准速度V不变,加热温度变化如下:
t=T*(s/S)a*(l/L)b,其中a,b为参数,1.07<a<1.13,1.15<b<1.20;优选的,a=1.10,b=1.18;
第二模式:t保持基准温度T不变,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变化如下:
V/v=(s/S)c*(l/L)d,其中c,d为参数,1.12<c<1.18,1.25<d<1.29;优选的,c=1.15,d=1.27
第三模式:v和t可变,加热温度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t)/(V*T)=g*(s/S)e*(l/L)f,其中g,e,f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s/S)/(l/L)>1,0.95<g<0.98;优选的,g=0.96;
(s/S)/(l/L)<1,
1.04<g<1.08; 优选的,g=1.06;
(s/S)/(l/L)=1,0.98<g<1.04;
优选的,g=1.02;
优选的,第三模式选取((1-v/V)2+(1-t/T)2)的值最小的一组v和t;当然也可以选择第一组满足要求的v和t,也可以从满足条件的v和t中随即选择一组;
1.10<e<1.15,1.18<f<1.20;优选的,e=1.13,f=1.19。
其中在上述三种模式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8<s/S<1.2,0.8< l/L<1.2。
上述的公式是经过大量的实际验证,完全满足板材实际干燥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可编程控制器中存储多组基准数据,然后可编程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板材厚度和板材含水率),在满足0.8<s/S<1.2,0.8<
l/L<1.2情况下,在自动选择合适的基准数据作为依据。
优选的,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可以提供用户选择的基准数据的界面、优选的,系统可以自动选择((1-s/S)2+(1-l/L)2)的值最小的一个。
所述三种模式可以只存储一种在可编程控制器中,也可以存储两种或者三种在可编程控制器中。
当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时候,加热温度为箱体内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平均温度。
上述公式中,温度T,t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速度V,v单位为m/s,板材厚度L,l为cm(厘米),含水率s,S为质量百分数。
优选的,在对温度进行调整的时候,所有的加热区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采取相同的增幅或者降幅,例如都同时增加10%。
优选的,在对温度进行调整的时候,所有的加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采取不同的增幅或者降幅,随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加热区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增加或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例如,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前面的加热部件增加15%,后面的依次增加12%,11%,等等。
优选的,箱体内设置预热区,预热区设置在加热区的前部并且和加热区相连接。在预热区,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预热区的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的升高,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温度的增幅逐渐增加。如果将温度t设为距离入口的距离x的函数, t=f(x),则在预热区,f'(x)>0, f''(x)>0,其中f'(x)、f''(x)分别是f(x)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
t为在X位置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在实际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平均温度,或者通过红外测温仪测量的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
通过实验表明,通过上述温度的变化以及增幅的变化,可以使得板材的预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节约能源10%以上。
当设置预热区时,前面公式的温度T,t为包括预热区和加热区一起的的平均温度,即将预热区和加热区的温度作为一个平均温度进行考虑。
当设置预热区时,优选的,在对温度进行调整的时候,所有的预热区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采取相同的增幅或者降幅,例如都同时增加10%。
优选的,在预热区,沿着传动带传送的方向,箱体内沿着垂直于传送带传送向上,设置多排加热部件3,以保证加热的均匀。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的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小。通过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的变化,可以使得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预热温度越来越高,保证实现预热区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
作为优选,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每排加热部件的距离逐渐减小。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小的幅度逐渐增加。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相同。
优选的,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的幅度逐渐增加。作为优选,此种情况下的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相同。
通过加热部件的分布密度的变化和/或功率的变化,可以使得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预热温度越来越高,保证实现预热区温度呈连续性分布逐渐增加以及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作为优选,在预热区,相邻排的加热部件采取错列分布,就如同图3的温度传感器分布相同。
优选的,在对温度进行调整的时候,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采取不同的增幅或者降幅,随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预热区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增加或减少的幅度逐渐升高,例如,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前面的加热部件增加8%,后面的依次增加10%,11%,等等。
通过上述增幅的变化,可以极大节约能源,与增幅相同相比,而且能够充分保证干燥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验证明,增幅变化的情况,误差更小,加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干燥设备智能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在可编程控制器中存储一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箱体内加热的温度为T(绝对温度),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
2)在操作界面上输入板材的厚度和含水量;
3)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板材的厚度和含水量,用户选择执行或者自动执行(例如只有一种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以下三个模式之一:
第一模式。v保持基准速度V不变,加热温度变化如下:
t=T*(s/S)a*(l/L)b,其中a,b为参数,1.07<a<1.13,1.15<b<1.20;优选的,a=1.10,b=1.18;
第二模式。t保持基准温度T不变,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变化如下:
V/v=(s/S)c*(l/L)d,其中c,d为参数,1.12<c<1.18,1.25<d<1.29;优选的,c=1.15,d=1.27
第三模式。v和t可变,加热温度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t)/(V*T)=g*(s/S)e*(l/L)f,其中g,e,f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s/S)/(l/L)>1,0.95<g<0.98;优选的,g=0.96;
(s/S)/(l/L)<1,
1.04<g<1.08; 优选的,g=1.06;
(s/S)/(l/L)=1,0.98<g<1.04;
优选的,g=1.02;
优选的,第三模式选取((1-v/V)2+(1-t/T)2)的值最小的一组v和t;当然也可以选择第一组满足要求的v和t,也可以从满足条件的v和t中随即选择一组;
1.10<e<1.15,1.18<f<1.20;优选的,e=1.13,f=1.19。
其中在上述的三种模式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8<s/S<1.2,0.8< l/L<1.2。
4)烘干设备开始进行烘干操作。
作为优选,步骤1)中输入多组基准数据;
作为优选,当出现两组或者多组基准数据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的基准数据。
优选的,系统可以自动选择((1-s/S)2+(1-l/L)2)的值最小的一个基准数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干燥器,包括箱体、加热部件、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板材的厚度和含水率,自动调整箱体的加热温度以及传送带的速度;
所述箱体包括预热区,沿着传送带传送的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在预热区,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越来越大的幅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在预热区,沿着传动带传送的方向,箱体内沿着垂直于传送带传送向上,设置多排加热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排的加热部件采取错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部件为板材,传送速度和加热温度控制方式如下:可编程控制器中存入的基准数据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加热的温度为T、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是在板材厚度为L、质量含水率为S的时候,需要的加热的绝对温度为T,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V;
当板材的厚度为变为l,质量含水率为变为s的时候,传送带的传速度和加热温度满足如下关系:
v和t可变,加热温度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关系如下:
(v*t)/(V*T)=g*(s/S)e*(l/L)f,其中g,e,f为参数,g满足如下公式:
(s/S)/(l/L)>1,0.95<g<0.98;
(s/S)/(l/L)<1,
1.04<g<1.08;
(s/S)/(l/L)=1,0.98<g<1.04;
1.10<e<1.15,1.18<f<1.20;
上述的公式中需要满足如下条件:0.8<s/S<1.2,0.8< l/L<1.2;
上述的公式中选取((1-v/V)2+(1-t/T)2)的值最小的一组v和t;
上述公式中,温度T,t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为箱体内的平均加热温度,速度V,v单位为m/s,板材厚度L,l为厘米,含水率s,S为质量百分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8565.3A CN104567315B (zh) | 2015-01-27 | 2015-01-27 |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8565.3A CN104567315B (zh) | 2015-01-27 | 2015-01-27 |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7315A true CN104567315A (zh) | 2015-04-29 |
CN104567315B CN104567315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308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856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67315B (zh) | 2015-01-27 | 2015-01-27 |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6731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25454A (zh) * | 2016-08-24 | 2016-12-14 | 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能探伤的汽车零配件烘烤箱 |
CN106338193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零配件烘烤箱 |
CN115342624A (zh) * | 2022-07-08 | 2022-11-15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应用于烘干箱的节能控制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5115A (zh) * | 2006-03-13 | 2006-08-09 | 张云辉 | 木材快速干燥方法 |
CN101236048A (zh) * | 2008-02-26 | 2008-08-06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一种木材干燥方法 |
CN101561216A (zh) * | 2009-05-25 | 2009-10-21 | 周玉成 | 一种木材干燥方法及系统 |
-
2015
- 2015-01-27 CN CN201510038565.3A patent/CN1045673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5115A (zh) * | 2006-03-13 | 2006-08-09 | 张云辉 | 木材快速干燥方法 |
CN101236048A (zh) * | 2008-02-26 | 2008-08-06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一种木材干燥方法 |
CN101561216A (zh) * | 2009-05-25 | 2009-10-21 | 周玉成 | 一种木材干燥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25454A (zh) * | 2016-08-24 | 2016-12-14 | 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能探伤的汽车零配件烘烤箱 |
CN106338193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零配件烘烤箱 |
CN115342624A (zh) * | 2022-07-08 | 2022-11-15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应用于烘干箱的节能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7315B (zh) | 2016-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01560B (zh) | 一种箱体内温度智能调节的干燥装置 | |
CN104613743B (zh) | 一种温度智能控制的烘干装置 | |
CN104457198B (zh) | 一种多信息融合智能控制干燥机 | |
CN104534844B (zh) | 一种对传送速度进行自动调节的烘干装置 | |
CN204268837U (zh) | 一种真空绝热板芯材的干燥设备 | |
CN105180640B (zh) | 多参数监控的木材干燥方法 | |
CN104567315B (zh) | 一种可编程自动控制干燥器 | |
CN104642415B (zh) | 一种自动控制的食品干燥器 | |
CN104534846A (zh) | 采用远红外加热的茶叶烘干机 | |
CN103712426A (zh) | 一种电加热变温区连续烘干装置 | |
CN104457197B (zh) | 一种自动测量和自动调节参数的烘干机 | |
CN104534843B (zh) | 一种预热区温度分布智能控制的烘干装置 | |
CN104634084B (zh) | 一种自动控制温度变化的干燥器 | |
CN104634083B (zh) | 一种温度智能控制的烘干装置 | |
CN108906536A (zh) | 一种锂电池涂布机干燥系统 | |
CN104534836B (zh) | 一种自动控制加热区温度分布的烘干装置 | |
CN104534837B (zh) | 一种具有智能温度控制功能的烘干装置 | |
CN104634077B (zh) | 一种智能控制加热功率的干燥器 | |
CN207407649U (zh) | 一种花茶螺旋连续式低温烘干房 | |
CN104501561B (zh) | 一种温度智能控制的烘干设备 | |
CN107872906B (zh) | 一种用于不同规格砂芯的微波烘干设备的功率调节方法 | |
CN104567346B (zh) | 一种对传送速度和加热温度协同智能控制的烘干装置 | |
CN104534859B (zh) | 一种入口开度智能调节的烘干装置 | |
CN104054798B (zh) | 一种肉制品干燥装置 | |
CN203489612U (zh) | 药材烘干上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