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2191B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42191B CN104542191B CN201410752477.5A CN201410752477A CN104542191B CN 104542191 B CN104542191 B CN 104542191B CN 201410752477 A CN201410752477 A CN 201410752477A CN 104542191 B CN104542191 B CN 1045421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jib
- bar
- rain
- sprinkling irrigation
- irrig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621 irrigation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68709 Dipterocarpus cost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3431 Thinking abnormal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9—Watering arrangements making use of movable installations on wheel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集雨箱、主杆、喷灌杆、补偿杆、底座;主杆通过螺纹口旋入底座,底座下方安装有万向轮,进水口开在主杆下端一侧,主杆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与主杆活动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与主杆活动连接,主杆顶端与集雨箱连通,集雨箱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与主杆固定连接,集雨箱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连通,圆锥形集雨槽上部设有滤网盖。喷灌杆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补偿杆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呈三角分布,靠近主杆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本发明操作简单、体积轻便、成本低廉,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便于存放与携带,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通过节水灌溉,农作物能得到及时的灌溉,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而传统的地面灌溉往往耗水量大、水分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喷灌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它更具有节水增产,省地、保地、保肥等优点。
普通喷灌技术已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地灌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喷灌技术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第一,多喷头组合使用时喷洒均匀度较差。喷灌均匀度是喷灌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喷灌系统灌溉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对喷灌系统投资和作物产量及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一定气象条件下,喷灌水量在田间地表分布的均匀程度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①因管道水头损失和地形高差带来的田间各喷头工作压力不一致,即喷头工作压力偏差;②因喷头本身水力性能导致的单喷头喷洒水量在地表分布不均;③因喷头间距和组合形式不同造成相邻两喷头喷洒水量叠加方式不同,也会对喷洒水量分布产生影响;④地形坡度对单喷头水量分布带来的影响。第二,受风的影响较大。喷灌技术规范中提出,如果风速超过3级,就不易采用喷灌技术,若不严格按照风速要求执行,在喷洒过程中会造成喷雾滴的漂移损失非常严重,从而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第三,现行喷灌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喷灌系统田间管网的投资与喷灌均匀度密切相关,系统投资随着均匀度的增大而增加,尤其当喷灌均匀度大于90%时,均匀度微小增加会导致系统成本急剧上升。均匀度还通过影响喷灌水量在作物根区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喷灌技术使用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已开发了较多的喷灌设备。如2013.08.30由杨高怀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自吸喷灌机”(申请号为:201310389053.2,申请公布号:CN 103430813 A),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安装有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第一储水罐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与进水管,第二储水罐一侧安装有水泵,通过水泵吸水进行喷灌。但在该发明中,并未提及喷灌的均匀度问题,也未设置集雨等节水装置,不能实现集雨与注水两种方式进行灌溉,对于灌溉水中杂质的处理该发明也未给出相应的方案。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该装置即能集雨灌溉,也能注水灌溉,在多喷头组合使用时调整了喷头间距和其组合形式,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也可进行调节,保证了喷洒均匀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具体的,调节阀7位于下铁片28与进水口I 5之间,增压泵25位于上铁片27与阀门II 24之间。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万向轮支杆2需要有足够的抗压性,在该装置注满水时可支撑起整个装置,并可以使万向轮1向任意方向行进;所述万向轮1的轮胎采用人字形花纹实心轮胎,这样的轮胎具有抓着力好、防侧滑性强、散热快、耐磨性高的性能,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尖锐物扎进轮胎,可以保证装置长时间平稳行驶。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且网孔密集,能过滤灌溉水与雨水中细微的杂质,防止水流经过喷头9时造成堵塞。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集雨箱托槽17需要有足够的抗压性,能承受装满水时集雨箱18的重量。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进水口II 19开口面积设置需较小,在雨水进入集水箱18后可防止雨水蒸发,利于雨水的收集保存。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可控制其所对应阀门打开与关闭,阀门I 12、阀门II 24在关闭时均要求密闭性好,以免漏水。
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如图3所示的角),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如图4所示的角),以便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撑开通过上铁片27与下铁片28固定时,水流可以快速通过支管I 10、支管II 14到达喷头9。
所述上铁片27设置有卡孔31,补偿杆15上设置有与卡孔31大小对应的卡扣26,上铁片27通过卡孔31与补偿杆15上的卡扣26配合,以保证补偿杆15可固定在上铁片27下方。
所述四个补偿杆15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四个喷灌杆11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且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在空间上的夹角呈45度(见图2),以保证补偿杆15能补偿灌溉喷灌杆11所不能灌溉到的区域。
所述圆锥形集雨槽21上端集雨面需足够大,可在下雨天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先将该装置通过万向轮1移动到需灌溉区域。当集雨箱18中集有雨水时,旋动旋钮II 16打开阀门II 24,旋动旋钮I 13关闭阀门I 12,此时雨水从集雨箱18经过增压泵25压入支管II 14,从支管II 14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打开水源,水流通过进水口I 5进入主杆8,经过调节阀7时有足够的水压冲进喷灌杆11中的支管I 10,从支管I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此时通过调节增压泵25与调节阀7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的出水范围相互配合,达到一定范围内作物喷洒均匀的效果(见图5)。
当集雨箱18中没有雨水时,旋动旋钮I 13打开阀门I 12,旋动旋钮II 16关闭阀门II 24,打开水源,水流通过滤网6进入主杆8,经过调节阀7时,先调节调节阀7将压力调至最大,使进入主杆8的水流有足够的压力进入支管I 10、支管II 14,水流通过支管I 10、支管II 14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此时再通过调整调节阀7的压力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的出水范围相互配合,达到一定范围内作物喷洒均匀的效果(见图5),这里设置调节阀7的作用就是调节进水的压力,先是一个较大的压力使水流可以进入支管I10、支管II14,然后再调整压力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出水范围相互配合。
该装置不使用时,旋动旋钮II 16关闭阀门II 24,放置于屋檐下或露天的环境中,下雨时雨水通过滤网盖20进入集雨箱18,达到收集、过滤雨水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即能集雨灌溉,也能注水灌溉,实现了两种灌溉方式,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可对较大区域进行灌溉,也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
2、该装置在多喷头组合使用时调整了喷头间距和其组合形式,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也可进行调节,保证了喷洒均匀度。
3、该装置进水口II开口面积较小,雨水进入集雨箱后可防止雨水蒸发,利于雨水收集保存。
4、该装置可移动,活动性强,可适应不同地理环境进行工作。
5、该装置在圆锥形集雨槽上部设置了滤网盖,进水口处设置了滤网,且网孔密集,在灌溉的同时也实现了对雨水与灌溉水中杂质的过滤。
6、该装置圆锥形集雨槽上端集雨面足够大,可在下雨天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
7、该装置滤网盖、集雨箱、集雨箱托槽、圆锥形集雨槽、主杆、喷头均可拆卸,便于安装、清洗与更换。
8、该装置喷灌杆、补偿杆均可向主杆收拢,便于存放与携带,且整体操作简单、体积轻便、成本低廉,无需安装驱动设备、不消耗燃料、保护环境,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实用性强,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铁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下铁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灌溉范围图。
图1-5中各标号:1-万向轮,2-万向轮支杆,3-底座,4-螺纹口,5-进水口I,6-滤网,7-调节阀,8-主杆,9-喷头,10-支管I,11-喷灌杆,12-阀门I,13-旋钮I,14-支管II,15-补偿杆,16-旋钮II,17-集雨箱托槽,18-集雨箱,19-进水口II,20-滤网盖,21-圆锥形集雨槽,22-固定钢圈,23-固定螺栓,24-阀门II,25-增压泵,26-卡扣,27-上铁片,28-下铁片,29-出水口I,30-出水口II,31-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实施例3: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实施例4: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实施例5: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实施例6: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
实施例7: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
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
实施例8: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
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
所述上铁片27设置有卡孔31,补偿杆15上设置有与卡孔31大小对应的卡扣26,上铁片27通过卡孔31与补偿杆15上的卡扣26配合。
实施例9: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
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
所述上铁片27设置有卡孔31,补偿杆15上设置有与卡孔31大小对应的卡扣26,上铁片27通过卡孔31与补偿杆15上的卡扣26配合。
所述四个补偿杆15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四个喷灌杆11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且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在空间上的夹角呈45度。
实施例10:如图1-5所示,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具体的,调节阀7位于下铁片28与进水口I 5之间,增压泵25位于上铁片27与阀门II 24之间。
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万向轮支杆2需要有足够的抗压性,在该装置注满水时可支撑起整个装置,并可以使万向轮1向任意方向行进;所述万向轮1的轮胎采用人字形花纹实心轮胎,这样的轮胎具有抓着力好、防侧滑性强、散热快、耐磨性高的性能,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尖锐物扎进轮胎,可以保证装置长时间平稳行驶。
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且网孔密集,能过滤灌溉水与雨水中细微的杂质,防止水流经过喷头9时造成堵塞。
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集雨箱托槽17需要有足够的抗压性,能承受装满水时集雨箱18的重量。
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进水口II 19开口面积设置需较小,在雨水进入集水箱18后可防止雨水蒸发,利于雨水的收集保存。
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可控制其所对应阀门打开与关闭,阀门I 12、阀门II 24在关闭时均要求密闭性好,以免漏水。
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如图3所示的角),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如图4所示的角),以便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撑开通过上铁片27与下铁片28固定时,水流可以快速通过支管I 10、支管II 14到达喷头9。
所述上铁片27设置有卡孔31,补偿杆15上设置有与卡孔31大小对应的卡扣26,上铁片27通过卡孔31与补偿杆15上的卡扣26配合,以保证补偿杆15可固定在上铁片27下方。
所述四个补偿杆15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四个喷灌杆11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且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在空间上的夹角呈45度(见图2),以保证补偿杆15能补偿灌溉喷灌杆11所不能灌溉到的区域。
所述圆锥形集雨槽21上端集雨面需足够大,可在下雨天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如图1-5)。
使用时,先将该装置通过万向轮1移动到需灌溉区域。当集雨箱18中集有雨水时,旋动旋钮II 16打开阀门II 24,旋动旋钮I 13关闭阀门I 12,此时雨水从集雨箱18经过增压泵25压入支管II 14,从支管II 14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打开水源,水流通过进水口I 5进入主杆8,经过调节阀7时有足够的水压冲进喷灌杆11中的支管I 10,从支管I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此时通过调节增压泵25与调节阀7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的出水范围相互配合,达到一定范围内作物喷洒均匀的效果(见图5)。
当集雨箱18中没有雨水时,旋动旋钮I 13打开阀门I 12,旋动旋钮II 16关闭阀门II 24,打开水源,水流通过滤网6进入主杆8,经过调节阀7时,先调节调节阀7将压力调至最大,使进入主杆8的水流有足够的压力进入支管I 10、支管II 14,水流通过支管I 10、支管II 14下方的各个喷头9出水,此时再通过调整调节阀7的压力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的出水范围相互配合,达到一定范围内作物喷洒均匀的效果(见图5),这里设置调节阀7的作用就是调节进水的压力,先是一个较大的压力使水流可以进入支管I10、支管II14,然后再调整压力使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出水范围相互配合。
该装置不使用时,旋动旋钮II 16关闭阀门II 24,放置于屋檐下或露天的环境中,下雨时雨水通过滤网盖20进入集雨箱18,达到收集、过滤雨水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雨箱(18)、主杆(8)、喷灌杆(11)、补偿杆(15)、底座(3);所述主杆(8)通过螺纹口(4)旋入底座(3),主杆(8)为中空柱体,主杆(8)下端一侧开有进水口I(5),主杆(8)上端分设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四个喷灌杆(11),四个喷灌杆(11)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喷灌杆(11)下部设有下铁片(28),下铁片(28)均与主杆(8)固定连接,上层设有四个补偿杆(15),四个补偿杆(15)的一端均与主杆(8)活动连接,补偿杆(15)上部设有上铁片(27)与主杆(8)固定连接,喷灌杆(11)内部装有支管I(10),且支管I(10)通过出水口I(29)与主杆(8)连通,补偿杆(15)内部装有支管II(14),且支管II(14)通过出水口II(30)与主杆(8)连通,主杆(8)顶端与集雨箱(18)连通,集雨箱(18)下部设有集雨箱托槽(17),集雨箱托槽(17)与主杆(8)固定连接,集雨箱(18)上部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喷灌杆(11)末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补偿杆(15)末端均设有三个喷头(9)呈三角分布,补偿杆(15)靠近主杆(8)一端均设有一个喷头(9),喷灌杆(11)与补偿杆(15)之间、补偿杆(15)与集雨箱托槽(17)之间分别设有阀门I(12)、阀门II(24)于主杆(8)内,主杆(8)下方一侧设置有调节阀(7),上方一侧设置有增压泵(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为三角形,底座(3)三角区域下部通过万向轮支杆(2)安装有万向轮(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I(5)处设有滤网(6),圆锥形集雨槽(21)上部设有滤网盖(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箱托槽(17)通过固定钢圈(22)与主杆(8)固定连接,固定钢圈(22)上设有固定螺栓(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箱(18)上部通过进水口II(19)与圆锥形集雨槽(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I(12)、阀门II(24)外部分别设有旋钮I(13)、旋钮II(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杆(15)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喷灌杆(11)与其下方的主杆(8)部分的夹角小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铁片(27)设置有卡孔(31),补偿杆(15)上设置有与卡孔(31)大小对应的卡扣(26),上铁片(27)通过卡孔(31)与补偿杆(15)上的卡扣(26)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补偿杆(15)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四个喷灌杆(11)之间的夹角均呈90度,且补偿杆(15)与喷灌杆(11)在空间上的夹角呈45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2477.5A CN104542191B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2477.5A CN104542191B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42191A CN104542191A (zh) | 2015-04-29 |
CN104542191B true CN104542191B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306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52477.5A Active CN104542191B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421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3450A (zh) * | 2015-07-16 | 2015-12-09 | 张萍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园林园艺的自动浇水装置 |
CN107125116A (zh) * | 2016-02-29 | 2017-09-05 | 刘欣颖 | 多功能植物助长器 |
CN106733324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天津珖青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接收利用装置 |
CN107173166A (zh) * | 2017-07-13 | 2017-09-19 | 兴义市奉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棚架和喷灌综合装置 |
CN107366328B (zh) * | 2017-07-26 | 2019-05-10 | 西南林业大学 | 一种园林灌溉用雨水收集装置 |
CN109699462B (zh) * | 2019-03-11 | 2020-12-18 | 浙江喜悦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农业灌溉设备 |
CN110447515A (zh) * | 2019-09-05 | 2019-11-15 | 朱赵伟 | 智能延时植物灌溉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326463A1 (es) * | 2009-03-30 | 2009-10-09 | 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Cartagena | Sistema autonoma de riego para supervivencia en plantas. |
CN201976543U (zh) * | 2011-03-23 | 2011-09-2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 |
CN203716217U (zh) * | 2014-01-22 | 2014-07-16 | 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的建筑物 |
CN104145783A (zh) * | 2014-08-13 | 2014-11-19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可调的伞形喷滴灌一体机 |
CN204362699U (zh) * | 2014-12-11 | 2015-06-03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
2014
- 2014-12-11 CN CN201410752477.5A patent/CN1045421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326463A1 (es) * | 2009-03-30 | 2009-10-09 | 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Cartagena | Sistema autonoma de riego para supervivencia en plantas. |
CN201976543U (zh) * | 2011-03-23 | 2011-09-2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 |
CN203716217U (zh) * | 2014-01-22 | 2014-07-16 | 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的建筑物 |
CN104145783A (zh) * | 2014-08-13 | 2014-11-19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可调的伞形喷滴灌一体机 |
CN204362699U (zh) * | 2014-12-11 | 2015-06-03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42191A (zh)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42191B (zh)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
CN104145783B (zh) | 一种可调的伞形喷滴灌一体机 | |
CN205623581U (zh) | 一种高效全方位的园林灌溉装置 | |
CN105191562A (zh) | 一种淋灌装置 | |
CN104584982B (zh) | 一种温室可集雨灌溉的喷灌装置 | |
CN207706924U (zh) | 一种高效节水的园林灌溉装置 | |
CN20962826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农田循环排灌装置 | |
CN203985341U (zh) | 一种可多次循环灌溉的喷水装置 | |
CN207927436U (zh) | 一种防堵塞的农业耕地滴灌喷灌一体装置 | |
CN204362699U (zh) | 一种可集雨补偿灌溉的喷灌机 | |
CN206611880U (zh) | 一种环保农业种植大棚 | |
CN203152172U (zh) | 移动式精细喷淋装置 | |
CN204119912U (zh) | 一种可调的伞形喷滴灌一体机 | |
CN204362696U (zh) | 一种温室可集雨灌溉的喷灌装置 | |
CN105493926A (zh) | 基于城市公交车顶为载体的城市绿化景观生态系统 | |
CN206821251U (zh) | 一种圆形和平移式喷灌机的施肥控制系统 | |
CN207219650U (zh) | 一种可调节喷灌装置 | |
CN205922639U (zh) | 一种带有过滤网的农药存储罐 | |
CN107667828A (zh) | 一种农作物自动浇水装置 | |
CN205694726U (zh) | 一种太阳能生态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 |
CN214628745U (zh) | 一种工程园林布局布置绿化给水系统 | |
CN212696990U (zh) | 一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装置 | |
CN20808013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农业灌溉车 | |
CN212970939U (zh) | 旋转风叶式多层苗床 | |
CN2419815Y (zh) | 可实施集中控制作业的多功能温室大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