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9847B -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9847B
CN104539847B CN201410837445.5A CN201410837445A CN104539847B CN 104539847 B CN104539847 B CN 104539847B CN 201410837445 A CN201410837445 A CN 201410837445A CN 104539847 B CN104539847 B CN 104539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point
feature angle
area
pixel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7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9847A (zh
Inventor
孙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74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9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9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9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确定并提取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匹配特征角点对为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本发明适用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大多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都配置了全景拍照功能。
所谓全景拍照,就是对单一景象拍摄多张连续照片,并将该多张照片拼接组成一张广角照片。现有的全景拍照方法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全景拍照模式下拍摄第一张照片后,根据预览界面中提示符(如箭头、直线等)的提示,水平(或竖直)移动该移动终端,准确移动一个或半个预览界面的位移后,拍摄第二张照片。按照同样的方式,连续获得多张照片后,对该多张照片按照一个或半个预览界面的位移进行拼接得到一张全景照片。由于在用户移动该移动终端的过程中,若移动终端的镜头发生抖动,会使当前拍摄位置与前一时刻(拍摄前一张照片时)的拍摄位置不在同一个基准线,导致拼接得到的全景照片中的景物出现错位,从而影响全景照片的品质。因此,现有的全景拍照方法要求用户在移动移动终端时做到稳、慢、平,从而保证移动终端的镜头不出现抖动,但是这显然增加了全景拍照方法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全景拍照方法操作难度高的问题,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包括:
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确定并提取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为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以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所述第一帧图像和所述第二帧图像。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不再通过简单的拼接相邻图像来获得全景照片,而是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相邻图像获得全景照片。因此,即使用户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移动终端的镜头出现抖动,致使相邻图像中的景物出现错位,移动终端也可在后期拼接相邻图像时,根据匹配特征角点对位置进行校正,对齐相邻图像中的景物,从而获得品质较高的全景照片。显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可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提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以及拼接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所述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为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所述拼接单元,用于以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所述第一帧图像和所述第二帧图像。
与现有技术不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获取全景照片时,不再通过简单的拼接相邻图像来获得全景照片,而是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相邻图像获得全景照片。因此,即使用户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移动终端的镜头出现抖动,致使相邻图像中的景物出现错位,移动终端也可在后期拼接相邻图像时,根据匹配特征角点对位置进行校正,对齐相邻图像中的景物,从而获得品质较高的全景照片。显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进行全景拍照,可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景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a为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的重叠区域说明示意图一;
图2-b为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的重叠区域说明示意图二;
图2-c为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的重叠区域说明示意图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景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匹配特征角点对说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景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移动终端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为全景拍照模式下拍摄的两帧相邻图像,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的大小相同,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大小相同。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帧图像是第二帧图像的前一帧图像,则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具体可以是第一帧图像的右半部分,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具体可以是第二帧图像的左半部分,如图2-a所示。即,第一帧图像的右半部分与第二帧图像的左半部分是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大小均为第一帧图像(第二帧图像)的一半。当然,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的重叠区域也可以大于第一帧图像(第二帧图像)的一半(如图2-b所示),或者小于第一帧图像(第二帧图像)的一半(如图2-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帧图像为全景拍照模式下拍摄的第一张图像,则移动终端获取第二帧图像的过程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存储第一帧图像,对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进行半透明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区域悬浮显示在预览界面的左侧。用户移动移动终端,当预览界面中的景象与悬浮图像重合时,用户点击拍照按钮,移动终端即可获取到第二帧图像。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示例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2、移动终端确定并提取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S103、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匹配特征角点对为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优选N=3,即移动终端需要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3对匹配特征角点对。这是因为,确定3对匹配特征角点对的过程相对简单,如此一来,移动终端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所需的运算时间会减少,用户获得全景照片的时间就会相应的缩短。
S104、移动终端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的上述实施步骤S102中,移动终端确定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具体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计算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自相关矩阵。
移动终端根据第一自相关矩阵,计算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角点响应函数。
若第一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移动终端将第一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
移动终端确定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具体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计算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自相关矩阵。
移动终端根据第二自相关矩阵,计算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角点响应函数。
若第二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移动终端将第二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角点响应函数的值大于设定阈值,并在某一邻域内为最大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自相关矩阵具体可以为:
其中,M表示像素点(x,y)的自相关矩阵,G(s)表示高斯平滑模板,Ix和Iv分别为点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
像素点的角点响应函数具体可以为:
R=det(M)-k·tr(M)2
其中,R表示像素点的角点响应函数,det(M)表示自相关矩阵M的行列式,tr(M)表示自相关矩阵M的迹,k具体可以取0.04。
优选的,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
S103a、移动终端计算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计算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S103b、若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移动终端将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对应的特征角点的权值加1。
S103c、移动终端选取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一N边形,以及,移动终端选取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二N边形。
S103d、若第一N边形与第二N边形相同,移动终端将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确定为匹配特征角点对。
示例性的,假设N=3,移动终端选取的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3个特征角点分别是A、B、C,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3个特征角点分别是D、E、F,则如图4所示,第一帧图像41的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3个特征角点组成的第一三角形为ABC,第二帧图像42的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3个特征角点组成的第二三角形为DEF。若第一三角形ABC与第二三角形DEF相同,则特征角点A与特征角点D为匹配特征角点对,特征角点B与特征角点D为匹配特征角点对,特征角点C与特征角点F为匹配特征角点对。
需要说明的是,本邻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步骤S103c中,移动终端应该按照同样的规则来构造第一N边形和第二N边形。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不是一定可以组成N边形,可能存在某几个(大于等于3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特殊情况。例如,若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特征角点的数目是3,可能会出现这3个特征角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此时无法构造三角形;再如,若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特征角点的数目是5,则可能会出现其中3个特征角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此时只能构成四边形,而非五边形。在出现这种特殊情况时,可分别在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选取权值次大的特征角点,重新构造N边形。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的上述实施过程中,移动终端计算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具体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计算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移动终端计算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具体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计算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如此一来,由于将计算范围从整个特征角点集合缩小到10*10邻域范围内,所以就可大大减少计算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计算量,进而加快拼接速度,实现实时拼接,减少用户获取全景照片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5、若第一N边形和第二N边形不相同,移动终端提示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
当第一N边形和第二N边形不相同时,说明第一帧图像中的景物和第二帧图像中的景物错位较为严重。此时,移动终端向用户发出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的提示,用户可根据提示使用移动终端在第二方向上重新拍摄一帧图像,进而由移动终端根据重新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全景拍照方法,通过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两帧相邻图像,确定并提取两帧图像在重叠区域的特征角点,得到两个特征角点集合,并根据预设规则,从两个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最后,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得到全景照片。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不再通过简单的拼接相邻图像来获得全景照片,而是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相邻图像获得全景照片。因此,即使用户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移动终端的镜头出现抖动,致使相邻图像中的景物出现错位,移动终端也可在后期拼接相邻图像时,根据匹配特征角点对位置进行校正,对齐相邻图像中的景物,从而获得品质较高的全景照片。显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可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60,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全景拍照方法,具体如图6所示,包括:获取单元601、第一确定单元602、提取单元603、第二确定单元604、以及拼接单元605。
其中,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第一确定单元602,用于确定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提取单元603,用于提取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604,用于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匹配特征角点对为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拼接单元605,用于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
优选的,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中,第一确定单元602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计算模块602a、第二计算模块602b、以及第一确定模块602c。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602a,用于计算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自相关矩阵。
第二计算模块602b,用于根据第一自相关矩阵,计算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角点响应函数。
第一确定模块602c,用于若第一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将第一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
第一计算模块602a,还用于计算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自相关矩阵。
第二计算模块602b,还用于根据第二自相关矩阵,计算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角点响应函数。
第一确定模块602c,还用于若第二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将第二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优选的,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中,第二确定单元604具体可以包括:第三计算模块604a、计数模块604b、选取模块604c、以及第二确定模块604d。
其中,第三计算模块604a,用于计算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计算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计数模块604b,用于若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将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对应的特征角点的权值加1。
选取模块604c,用于选取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一N边形,以及,选取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二N边形。
第二确定模块604d,用于若第一N边形与第二N边形相同,将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与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确定为匹配特征角点对。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中,第三计算模块604a具体可以用于:
计算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三计算模块604a具体还可以用于:
计算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还可以包括:提示单元606。
提示单元606,用于若第一N边形和第二N边形不相同,提示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
当第一N边形和第二N边形不相同时,说明第一帧图像中的景物和第二帧图像中的景物错位较为严重。此时,移动终端60可通过提示单元606向用户发出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的提示,用户可根据提示使用移动终端60在第二方向上重新拍摄一帧图像,进而由移动终端60根据重新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
具体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获取全景照片的过程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中,首先,由获取单元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接着,由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并由提取单元提取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再由第二确定单元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最后,由拼接单元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与现有技术不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获取全景照片时,不再通过简单的拼接相邻图像来获得全景照片,而是以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相邻图像获得全景照片。因此,即使用户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移动终端的镜头出现抖动,致使相邻图像中的景物出现错位,移动终端也可在后期拼接相邻图像时,根据匹配特征角点对位置进行校正,对齐相邻图像中的景物,从而获得品质较高的全景照片。显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进行全景拍照,可在保证照片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确定并提取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为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以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所述第一帧图像和所述第二帧图像;
其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将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对应的特征角点的权值加1;
选取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一N边形,以及,选取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二N边形;
若所述第一N边形与所述第二N边形相同,将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确定为匹配特征角点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自相关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自相关矩阵,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角点响应函数;
若所述第一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自相关矩阵;
根据所述第二自相关矩阵,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角点响应函数;
若所述第二角点响应函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二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其中,所述第一自相关矩阵和第二自相关矩阵均为:
<mrow> <mi>M</mi> <mo>=</mo> <mi>G</mi> <mrow> <mo>(</mo> <mi>s</mi> <mo>)</mo>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sup> <mi>I</mi> <mi>x</mi> <mn>2</mn> </msubsup> </mtd> <mtd> <mrow> <msub> <mi>I</mi> <mi>x</mi> </msub> <msub> <mi>I</mi> <mi>y</mi>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I</mi> <mi>x</mi> </msub> <msub> <mi>I</mi> <mi>y</mi> </msub> </mrow> </mtd> <mtd> <msubsup> <mi>I</mi> <mi>x</mi> <mn>2</mn> </msubsup>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所述M表示像素点(x,y)的自相关矩阵,所述G(s)表示高斯平滑模板,所述Ix和所述Iy分别为所述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所述像素点(x,y)为第一区域的像素点,或者,所述像素点(x,y)为第二区域的像素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所述计算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N边形和所述第二N边形不相同,提示所述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提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以及拼接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镜头在第一方向拍摄到的第一帧图像和在第二方向拍摄到的第二帧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帧图像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帧图像的第二区域重叠;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所述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分别得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第二特征角点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的集合;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确定匹配特征角点对,其中,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为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存在对应关系的N对特征角点,N≥3,N为整数;
所述拼接单元,用于以所述匹配特征角点对的位置为基准拼接所述第一帧图像和所述第二帧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三计算模块、计数模块、选取模块、以及第二确定模块;
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计算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余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所述计数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将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对应的特征角点的权值加1;
所述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一N边形,以及,选取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组成第二N边形;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N边形与所述第二N边形相同,将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与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权值最大的N个特征角点确定为匹配特征角点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以及第一确定模块;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自相关矩阵;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自相关矩阵,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角点响应函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角点响应函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特征角点;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自相关矩阵;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自相关矩阵,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二角点响应函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角点响应函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二角点响应函数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特征角点;
其中,所述第一自相关矩阵和第二自相关矩阵均为:
<mrow> <mi>M</mi> <mo>=</mo> <mi>G</mi> <mrow> <mo>(</mo> <mi>s</mi> <mo>)</mo>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sup> <mi>I</mi> <mi>x</mi> <mn>2</mn> </msubsup> </mtd> <mtd> <mrow> <msub> <mi>I</mi> <mi>x</mi> </msub> <msub> <mi>I</mi> <mi>y</mi>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I</mi> <mi>x</mi> </msub> <msub> <mi>I</mi> <mi>y</mi> </msub> </mrow> </mtd> <mtd> <msubsup> <mi>I</mi> <mi>x</mi> <mn>2</mn> </msubsup>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所述M表示像素点(x,y)的自相关矩阵,所述G(s)表示高斯平滑模板,所述Ix和所述Iy分别为所述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所述像素点(x,y)为第一区域的像素点,或者,所述像素点(x,y)为第二区域的像素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具体还用于:
计算所述第二特征角点集合中每个特征角点与其10*10邻域范围内的特征角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N边形和所述第二N边形不相同,提示所述第二帧图像拍摄失败。
CN201410837445.5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4539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445.5A CN10453984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445.5A CN10453984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847A CN104539847A (zh) 2015-04-22
CN104539847B true CN104539847B (zh) 2018-05-15

Family

ID=5285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7445.5A Active CN10453984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9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7257B (zh) * 2015-12-29 2018-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景照片的拍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及自拍杆
WO2022246608A1 (zh) * 2021-05-24 2022-12-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生成全景视频的方法、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N114189660A (zh) * 2021-12-24 2022-03-15 威艾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向摄像头的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14615426A (zh) * 2022-02-17 2022-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6037C (zh) * 2007-08-31 2008-12-24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特征的大幅面文化遗产图像拼接方法
CN101504761B (zh) * 2009-01-21 2012-07-18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拼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755B (zh) * 2011-07-22 2016-0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全景图像产生方法和图像捕获设备
CN102903085B (zh) * 2012-09-25 2015-09-09 福州大学 基于角点匹配的快速图像拼接方法
CN103150715B (zh) * 2013-03-13 2016-10-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拼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847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9842B (zh) 图片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4539847B (zh)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94308B (zh) 双摄像头以不同视角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CN107666606B (zh) 双目全景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447864B (zh)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73228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327437B (zh)
CN10769067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4599317B (zh) 一种实现3d扫描建模功能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US20150235408A1 (en) Parallax Depth Rendering
CN108848367A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05104B (zh) 一种人脸图像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59272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358609A (zh) 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图像叠加方法及装置
US1128877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13398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91941B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02183B (zh) 全景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10335228A (zh) 一种图像视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1223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131421A (zh) 一种视频图像的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544455B (zh) 一种超长高清实景长卷无缝融合方法
CN106576140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08734791B (zh) 全景视频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80133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