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9437A -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9437A
CN104539437A CN201410850904.3A CN201410850904A CN104539437A CN 104539437 A CN104539437 A CN 104539437A CN 201410850904 A CN201410850904 A CN 201410850904A CN 104539437 A CN104539437 A CN 104539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file
point
resour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09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9437B (zh
Inventor
蔡东赟
张家柱
刘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Sec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09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9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9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9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9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若是,则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若否,则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若是,则利用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若否,则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本发明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网络中的资源获取主要都是基于HTTP(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RCP(Remote Copy Protocol,远程复制协议)和P2P(Peer-to-Peer,点对点)文件传输技术的,每一种资源获取方式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适用范围。在现有技术中,资源获取的方式通常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比如用户使用HTTP协议或FTP协议在浏览器的网页上获取所需资源),因而对于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的应用场景,上述任意一种资源获取方式都会使得传输链路上同时存在大量重复数据,极大地影响了整体的传输效率。
比如对于局域网内的数据分发场景,服务器需要同时给多个终端发送同一份大小可达几十GB的数据或者文件,按照上述任意一种传输方式均会在总体的传输链路上同时产生很多份相同的数据,不仅会造成传输链路的拥塞,还会使交互机设备的带宽成倍地增加,导致终端获取资源的速度非常缓慢。
同一场景下,传统的P2P文件传输技术可以通过利用端到端的数据流量来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对数据或文件的传输,但是其需要占用通信设备中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的巨大带宽,使得多份大小可达几十GB的数据或文件都需要通过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进行转发,导致终端设备上其他基于同一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的网络应用都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
获取装置,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所述发送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所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所述判断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
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利用所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可选地,所述获取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所述多个数据单元为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所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可选地,所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所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包括由所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所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校验子模块,用于在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执行子模块,用于在校验子模块对任一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的校验结果为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若是,则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若否,则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所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若是,则利用所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若否,则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所述多个数据单元为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包括:
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所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可选地,所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所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包括由所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
所述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包括:
当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所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当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可选地,在所述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之后,还包括:
当任一文件传输单元的校验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由于优先采用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因而在整个网络中可以采用多播传输进行资源获取的终端设备都采用了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可以使得整个通信链路上只存在至多几份同样的数据,因而大大减少了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对通信资源的占用,降低了通信网络的负荷,同时还提高了整体的传输效率。因此,本发明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还可以次优先地选用P2P传输方式,相比较HTTP传输方式同样可以减小从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的占用。同时,由于大部分终端设备都已经在使用多播传输方式进行资源获取了,因而可以减小P2P传输方式对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带宽的占用,反过来P2P传输方式可以在时间顺序上使很多终端设备先获取到资源,可以成为其他终端设备的辅助传输设备(将拥有该资源的终端设备视为服务器,临近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流程以多播传输方式获取资源),因而起到很好地相互补充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多播传输协议从服务器中获取资源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根据多个数据单元得到待获取资源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上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步骤102: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若是,则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步骤103:若否,则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上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步骤104: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若是,则利用上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步骤105:若否,则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的网络架构是包括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台终端设备的任意形式的网络,当然该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如路由器和/或网络交换机的网络通信设备。这里,上述资源可以是设备中任意格式的数值或者数值集合,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各种格式的文件或者多个文件所在的目录。上述资源获取指的是将从其他网络节点中获取资源,具体可以是从服务器中下载补丁文件,或者从另外一个终端设备中拷贝数据库。另外,本文中的服务器意指为终端设备提供资源获取服务的网络设备,而终端设备即获取资源的主体,当然基于这一概念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均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形式。
上述步骤101中,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多播请求消息,且该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其中,多播传输协议一般都是基于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可以具体为下述协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远程矢量多点传送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DVMRP)、组播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Multicast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MOSPF),密集模式独立组播协议(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Mode,PIM-DM)、基准树协议(Core Based Trees,CBT)和稀疏模式独立组播协议(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等。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播传输协议的种类也可以是上述类别中的子类别,具体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可以是多播传输协议的名称或者通用代号等。
基于这一多播传输请求消息,服务器可以先根据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检测当前的网络架构是否可以支持其中的任意一种多播传输协议。若可以支持,则服务器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和终端设备的信息从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中选取一种,并基于该多播传输协议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一测试数据包以做出响应(比如根据测试数据包生成若干数据单元,并将数据单元作为UDP的负载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若不可以支持,则服务器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一代表多播传输建立失败的响应消息。
基于上述服务器的操作,上述步骤102中,终端设备可以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若是,则可以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在与该服务器建立可用的多播传输连接后记录与该服务器对应的资源获取方式为“多播传输”,此后在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时可以直接基于该多播传输连接通过多播数据分发流程获取资源。即,上述“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可以具体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相应设置来实现。
另一方面,未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可能是因为网络不支持多播传输(接收到了服务器返回的代表多播传输建立失败的响应消息),或者服务器无响应或响应时间过长(由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来衡量),因此中终端设备可以抛弃多播传输方式,改为其他方式进行资源的获取。比如,上述步骤103中,设备具体改用点对点(P2P)传输,即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其中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服务器接收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后,就可以按照一般的P2P传输流程进行相应的一系列处理,为该终端设备建立点对点传输通道并返回包括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以使终端设备直接从另一网络节点中通过P2P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或者,服务器在建立点对点传输通道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返回一代表建立点对点传输通道失败的响应消息。
类似于上述步骤102和步骤103,步骤104中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若是,则可以直接利用上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具体地可以是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设置的方式实现(终端设备记录与该服务器对应的资源获取方式为“P2P传输”)。若否,则上述步骤105可以抛弃P2P传输方式,改用传统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这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采用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因而在整个网络中可以采用多播传输进行资源获取的终端设备都采用了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可以使得整个通信链路上只存在至多几份同样的数据,因而大大减少了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对通信资源的占用,降低了通信网络的负荷,同时还提高了整体的传输效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次优先地选用P2P传输方式,相比较HTTP传输方式同样可以减小从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的占用。同时,由于大部分终端设备都已经在使用多播传输方式进行资源获取了,因而可以减小P2P传输方式对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带宽的占用,反过来P2P传输方式可以在时间顺序上使很多终端设备先获取到资源,可以成为其他终端设备的辅助传输设备(将拥有该资源的终端设备视为服务器,临近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流程以多播传输方式获取资源),因而起到很好地相互补充的效果。
更具体地,上述步骤102: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可以具体包括图2所示出的步骤:
步骤201: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步骤202:接收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上述多个数据单元为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步骤203: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上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
基于上述步骤流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播网络下的数据分发流程进行资源的获取。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步骤203: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上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可以进一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
步骤2031: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上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上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上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上述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算法可以说是一种增加传输数据冗余度来提高传输可靠性的算法。通过该算法,终端不需要接收到服务器所发送的所有数据单元,也可以还原出服务器所发送的全部原始数据,即通信过程中可以允许丢包。同时,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还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纠错,以进一步提高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上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上述文件传输单元包括由上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上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上述步骤2031: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可以具体包括如图3所示出的步骤:
步骤301:当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上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上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步骤302:当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上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上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采用上述方式可将校验信息添加至被分割前的文件传输单元中,以实现对接收数据的校验,保障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上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之后,还可以包括图3中未示出的:
步骤303:当任一文件传输单元的校验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即,可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对校验失败的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或者,可使服务器反复发送多份相同的多个数据单元,使得出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数据单元丢失或错误均可以在下一轮的数据单元发送过程中重新接收,以进一步保障通信的可靠性;或者,还可以通过向其他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总之,上述多播传输过程中的前向纠错编码和校验信息可以充分保障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补丁文件的情景下,利用上述资源获取方法以多播传输方式进行补丁文件传输的具体流程如下上述:
在文件层次上,服务器对于待传输的补丁文件(或者补丁文件目录),会先进行分片处理,比如将所有待传输的补丁文件分为多个大小相同的文件片段(当然有个别文件片段的大小可能会不同,其可以通过如添加空白数据的常用手段进行规范化或者特殊处理,下文的类似情况均不再赘述)。为了保障通信的可靠性,可以在文件片段中添加校验信息,比如根据文件片段生成的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以生成文件层次上的文件传输单元。对于每个终端设备而言,在得到每个文件传输单元后,可以利用校验信息校验得到的文件片段与原始文件片段的一致性。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可以抛弃该文件传输单元并重新传输;若校验可以顺利通过,则将得到的文件片段存储,待得到所有文件片段后再通过分片的逆向操作得到原始的补丁文件。以上则为服务器与终端设备在文件层次上的处理流程。
在数据层次上,服务器将每一文件传输单元分为多个大小较小的、适于前向纠错编码的数据块,比如说大小均为64KB的多个数据块。对于每一数据块,再根据前向纠错编码生成多个相同大小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比如64个1024字节的原始数据单元和64个1024字节的纠错数据单元(可以使原始数据单元的个数与校验数据单元的个数相同以得到较佳的文件传输可靠性和较小的数据冗余度)。在进行前向纠错编码时,所基于的编码标准可以选用Reed-Solomon编码标准。基于前向纠错编码的原理,对于上述总数为128个的数据单元,接收数据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容忍最多64个原始数据单元或校验数据单元同时丢失,即接收到这些数据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应的数据还原算法根据总数至少为64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原始的数据块。以上则为服务器与终端设备在数据层次上的处理流程。
在传输层次上,服务器可以以IP多播的通信方式将与每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数据单元传输给终端设备(位于通信链路上的每一数据包包括加了协议信息头的数据单元),终端设备则通过收集接收到的数据单元为还原数据块做准备。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将原始数据单元或校验数据单元作为通信协议头的负载同时发送给指定的多个终端设备,并在发送完一轮后紧接着发送下一轮,无限循环下去直到服务器主动终止这一过程。即:当发送完一个数据单元后紧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单元直到整个数据块发送完毕,当发送完一个数据块的所有数据单元后紧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块直到整个文件传输单元发送完毕,当发送完一个文件传输单元的所有数据块后可以再重新发送这一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有数据块,直到服务器主动终止这一过程。当然,上述IP多播的通信协议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异步分层编码协议等等,但这些协议都满足同一个基本特征:通信过程的整个链路上只存在一份数据,而不需要同时传输多份相同的数据。
同时,服务器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控制终端设备的文件传输过程:在通信协议头中加入“正在发送”、“即将停止”和“停止发送”三类标识,分别代表“当前文件传输单元是新发送的,终端设备应当接收”、“当前文件传输单元已经发送完毕,若终端设备已经收全则可以停止接收”和“终端设备应立即停止接收”。服务器在发送文件传输单元时会先给数据单元添加“正在发送”的标识;在已经发送完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所有数据块的所有数据单元之后、在停止发送数据单元之前,给数据单元添加“即将停止”的标识;并在最终停止发送时,给数据单元添加“停止发送”的标识。相应地,若终端设备接收到带有“正在发送”标识的数据单元,则按照通信协议头中的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单元存放到与该数据单元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并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单元后通过数据还原算法来还原数据块;若终端设备接收到带有“即将停止”标识的数据单元,则检测是否已经得到了该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有数据块,若是则停止接收;若终端设备接收到带有“停止发送”标识的数据单元时,则立刻停止接收并进行意外处理(例如向附近的通信节点或服务器请求重新传输没有成功接收的文件传输单元)。
以上为服务器与终端设备在传输层次上的处理流程。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由于优先采用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因而在整个网络中可以采用多播传输进行资源获取的终端设备都采用了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可以使得整个通信链路上只存在至多几份同样的数据,因而大大减少了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对通信资源的占用,降低了通信网络的负荷,同时还提高了整体的传输效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参见图4示出的结构框图,该服务器包括:
发送装置4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上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判断装置42,用于在上述发送装置41向服务器发送上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
获取装置43,用于在上述判断装置42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上述发送装置41还用于在上述判断装置42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上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上述判断装置42还用于在上述发送装置41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
上述获取装置43还用于在上述判断装置42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利用上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上述获取装置43还用于在上述判断装置42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相应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采用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因而在整个网络中可以采用多播传输进行资源获取的终端设备都采用了多播传输方式来获取资源,可以使得整个通信链路上只存在至多几份同样的数据,因而大大减少了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对通信资源的占用,降低了通信网络的负荷,同时还提高了整体的传输效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下载同一服务器上同一份数据会导致资源获取速度缓慢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次优先地选用P2P传输方式,相比较HTTP传输方式同样可以减小从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下行带宽的占用。同时,由于大部分终端设备都已经在使用多播传输方式进行资源获取了,因而可以减小P2P传输方式对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带宽的占用,反过来P2P传输方式可以在时间顺序上使很多终端设备先获取到资源,可以成为其他终端设备的辅助传输设备(将拥有该资源的终端设备视为服务器,临近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流程以多播传输方式获取资源),因而起到很好地相互补充的效果。
具体地,上述获取装置43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
发送模块43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接收模块432,用于接收上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上述多个数据单元为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433,用于基于上述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上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
基于上述功能模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播网络下的数据分发流程进行资源的获取。
可选地,上述处理模块433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上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上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上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上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相应的,上述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算法可以说是一种增加传输数据冗余度来提高传输可靠性的算法。通过该算法,终端不需要接收到服务器所发送的所有数据单元,也可以还原出服务器所发送的全部原始数据,即通信过程中可以允许丢包。同时,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还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纠错,以进一步提高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可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上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上述文件传输单元可包括由上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上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可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
相应地,上述处理模块433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
处理子模块4331,用于在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上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上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校验子模块4332,用于在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上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上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采用上述方式可将校验信息添加至被分割前的文件传输单元中,以实现对接收数据的校验,保障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另外,上述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执行子模块4333,用于在校验子模块对任一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的校验结果为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即,可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对校验失败的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或者,可使服务器反复发送多份相同的多个数据单元,使得出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数据单元丢失或错误均可以在下一轮的数据单元发送过程中重新接收,以进一步保障通信的可靠性;或者,还可以通过向其他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总之,上述多播传输过程中的前向纠错编码和校验信息可以充分保障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此外,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执行前述的图1至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流程,本实施例不在此进行详述。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互相排斥之处,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浏览器终端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
获取装置,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所述发送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时,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所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所述判断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之后,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
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利用所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判断装置判定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时,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所述多个数据单元为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所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所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包括由所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所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校验子模块,用于在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执行子模块,用于在校验子模块对任一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的校验结果为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6.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多播传输请求消息,所述多播传输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种可支持的多播传输协议的标识;
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测试数据包,若是,则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若否,则向服务器发送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所述点对点传输请求消息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
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点对点通道信息的消息,若是,则利用所述点对点通道信息获取资源;
若否,则基于超文本传送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从该服务器中获取资源,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包括待获取资源的标识的消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以多播的通信方式发送的多个数据单元,所述多个数据单元为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待获取资源的标识对应的资源生成的多个数据单元;
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使用的多播传输协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包括:
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
其中,所述数据单元包括由待获取资源分得的多个原始数据单元和利用所述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得到的多个校验数据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原始数据单元由多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分得,所述多个相同大小的数据块由多个文件传输单元分得,每一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包括由所述待获取资源分得的文件片段以及与该文件片段对应的校验信息,生成所述校验信息的数据校验编码算法包括文件完整性校验编码算法和/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算法,
所述当接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单元得到所述待获取资源,包括:
当接收到的与任一数据块对应的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的数目之和达到所述预设值时,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单元和校验数据单元得到该数据块;
当与任一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均已得到时,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块还原该文件传输单元,并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文件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校验信息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校验之后,还包括:
当任一文件传输单元的校验失败时,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利用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多个数据块对该文件传输单元进行纠错;
抛弃已经接收到的所有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并继续接收与该文件传输单元对应的数据块;
向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发送包括该文件传输单元的标识的传输请求消息,以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返回该文件传输单元。
CN201410850904.3A 2014-12-30 2014-12-30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4539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0904.3A CN104539437B (zh) 2014-12-30 2014-12-30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0904.3A CN104539437B (zh) 2014-12-30 2014-12-30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437A true CN104539437A (zh) 2015-04-22
CN104539437B CN104539437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85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0904.3A Active CN104539437B (zh) 2014-12-30 2014-12-30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94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450A (zh) * 2018-09-30 2019-03-0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幕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00622A (zh) * 2018-11-16 2020-05-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984A (zh) * 2009-05-05 2009-10-0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的安全接入方法
CN104200641A (zh) * 2014-09-19 2014-12-10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能源审计的数据采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984A (zh) * 2009-05-05 2009-10-0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的安全接入方法
CN104200641A (zh) * 2014-09-19 2014-12-10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能源审计的数据采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450A (zh) * 2018-09-30 2019-03-0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幕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00622A (zh) * 2018-11-16 2020-05-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200622B (zh) * 2018-11-16 2022-04-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9437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3765B2 (en) Failure protection for traffic-engineered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CN104580441A (zh) 局域网内的数据分发方法、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JP5788988B2 (ja) 不均一誤り保護および一括ファイル配信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汎用ファイル配信の方法
US9232433B2 (en) Dynamic coding for network traffic by fog computing node
CN104503801B (zh) 软件升级指令分发方法、通信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0661702B (zh) 一种链路备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50185585A1 (en)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CN110943800A (zh) 数据包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181971A (zh) 一种iptv终端的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112744A1 (en) Improved joint fountain coding and network coding for loss-tolerant information spreading
CN105450529B (zh) 跨二层虚拟网络传输组播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2129751A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による処理方法
US11134129B2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forward packet based on bit string within the packet
CN106686410B (zh) Hls流媒体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04539437A (zh) 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KR102290779B1 (ko)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302403A1 (en) File Repair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491647A (zh) 一种交换机报文测试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KR101533056B1 (ko) 안정성 향상을 위한 사용자 데이터그램 프로토콜 네트워킹 방법
US20180115601A1 (en) Load balancing
CN110213259A (zh) 电力测控报文的udp传输方法、发送终端及接收终端
de Araujo Zanella et al. A reed-solomon based method to improve message delivery in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CN103036984B (zh) 一种单向流量的检测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564856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69811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error correction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3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Road No. 10, building 15, floor 17, layer 1701-26, 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AN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i Dongbin

Inventor after: Meng Jun

Inventor after: Liu Xuez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zhu

Inventor after: Liu Jiao

Inventor before: Cai Dong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zhu

Inventor before: Liu Jia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Address before: 100015 15, 17 floor 1701-26, 3 building, 10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ANXI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1

Address after: 100044 2nd floor, building 1, yard 26, Xizhimenwai South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EGEND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Inc.

Patentee after: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Address before: Room 332, 3 / F, Building 102, 28 xinjiekouw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before: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4 2nd floor, building 1, yard 26, Xizhimenwai South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Qianxin Wang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Address before: 100044 2nd floor, building 1, yard 26, Xizhimenwai South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EGEND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Inc.

Patentee before: QAX Technology Group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