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4753A -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 Google Patents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4753A
CN104524753A CN201510063044.3A CN201510063044A CN104524753A CN 104524753 A CN104524753 A CN 104524753A CN 201510063044 A CN201510063044 A CN 201510063044A CN 104524753 A CN104524753 A CN 10452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 tennis
racket
handle
backhan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3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贵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630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4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4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它在普通乒乓球直拍的拍柄两侧合适位置、临近拍肩边缘内侧的底板上开设两个对称或非对称的通孔(食指孔)。使用时拍柄下部一侧面相对于虎口,使食指从背面穿透到正面勾压住对侧一个食指孔,称侧勾式握法。对称孔型的适合个人专用,非对称孔型的适合公用。此拍即可侧勾式全横打使用(不能反手正面推挡),也可兼做普通直拍钳握左推右攻使用。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不易脱手,可倒拍使用。在提高反手反面进攻与防守的同时,还使正手正面击球旋转和落点变化能力得到提高,使得传统直拍的钳握式左推右攻打法朝着侧勾式全横打的“两面开弓”方向发展。

Description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乒乓球运动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拍,此拍不易脱手、可倒拍使用,使得传统直拍的钳握式左推右攻打法朝着侧勾式全横打的“两面开弓”方向发展。
背景技术
直拍反手位历来是被认为是直拍选手的死穴。随着乒乓球速度,旋转的飞速发展,直拍反手由于受生理原因的制约,无法随意前倾拍形和发力难一直是直拍选手技术上的最大漏洞。
直拍横打是90年代我国对乒乓球运动的一项技术创新。它就是直拍的一种握拍方式,像握横拍一样来打又跟横拍发力机制不一样的打法。在击球工具上,改变原有直拍单面覆盖正胶或反胶、单面击球的状况,而是在另一面粘上胶皮,使球拍正、反面都可以击球。在反手位用球拍反面回击各种来球,因此,也称为“直拍横打”。直拍横打是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使用普通直拍钳形握法反手稳定性差、失误多、不易发挥直拍横打技术水平。
现在的直板横打技术的运用,基本解决了反手力量、反手上手、中远台反手攻击力等问题。但是,左右转换连接速度问题仍未解决,由于握拍方法己作了些调整,使得正手力量又受到了限制,顾此失彼,使正手杀伤力下降不少。
目前直拍横打的应用有三种类型:
1.反手位防守用推挡,进攻主要用直拍横打。进攻一般是攻速度较慢的过渡球,重点是下旋球。横打的使用率较低,属于辅助技术。这一种直拍反手进攻力弱的通病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但有横打的能力,对方也不能象过去对付直拍那样放心大胆地将球往反手送。
2.直拍横打技术应用已经比较娴熟,不但能攻,而且能守,使用率大幅度增加,与推挡的应用频率已相差不大。这一种大大提高了直拍反手的攻击力,击球手法丰富,变化多,但在推挡与横打的有机结合上,仍存在难点。其原因是任何一个选手,在技术的掌握上总有主次之分,在比赛中为了追求保险,往往习惯使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方法还击来球,如大部分半路出家练直拍横打的选手,一见对方进攻马上下意识地会采用推挡,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横打用的少。又如选手已准备用反面击球,但对方来球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临时再倒换成正面,即便把球打过去质量也不会高。
3.反手全用横打,不用推挡,称“全横打”。全横打攻守自如,已成为主体技术,其与横拍在反手攻的使用手法和频率上已没有什么区别,反手可以成为强项。这一种与横拍打法十分接近,既有横拍利于反手攻的优点,又有横拍中路防守弱,手腕不够灵活的缺点。虽然这种打法王皓已经取得成功,但由于王皓这种全横打打法由于对个人技术素质、身体条件要求高,从而不能量产,不能像横拍那样大量出现优秀选手使得全横打打法争议一直存在。
在普通乒乓球直拍的拍柄两侧合适位置、临近拍肩边缘内侧的底板上开设两个通孔。使用时拍柄下部一侧面相对于虎口,使食指从背面穿透到正面勾压住对侧一个通孔,简称侧勾式握法。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的出现,将使得全横打模式变得简单易行。特点:首先是能最大限度发挥手指与手腕的配合,在提高反手反面进攻与防守的同时,还使正手正面击球旋转和落点变化能力得到提高;再有击球时正反手自然前倾,使左右摆速得以提高;还有就是半路出家的运动员学了此种打法后,自然舍弃了正手推挡,从而不必考虑反手接球时选正面推挡还是反面横打,因为该拍侧勾式握法就不宜正面推挡。对称型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可以倒拍使用,不仅可以使击球变化多,而且使球落在拍面的不同位置,最大限度利用胶皮。
根据国际乒联的比赛规则中有关球拍的规定: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以及用来击球一面的任何覆盖物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由普通直拍在其底板开两个通孔改进而来,所以此拍可以参加正式比赛。
本设计的结构为:
球拍整体------
球拍整体、拍板、指孔、或拍柄的对称性分类:整体对称、部分对称、不对称。
可以在许可范围应用各种乒乓球拍及非乒乓球拍的材料和覆盖物及其结构和表面处理方案。
拍板板型------
常用板型    1,加大板面160*152mm适合弧圈    2,传统板面158*152mm拍肩略宽适合快攻    3,水滴版面158*150mm拍肩略收,拍头略宽,重心靠前,攻击力大。
指孔------
位置:
指孔里面(截面的中间部位)距离拍肩边缘最近在0.2cm—1cm间,距离拍柄(2)下端(拍柄延长到底板内的部分)最近处在0.2cm—5cm间。
形状:呈圆、椭圆、类椭圆状。
边缘:呈圆弧状、斜坡状、垂直状。
大小:周长约在2.5cm—12cm间。
方向:椭圆、类椭圆状食指孔的长轴与球拍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100-800间(参考值在400左右)。
其它:双孔呈对称或不对称状。
拍柄------
外形:外观为椎形、直形、弧形;上下面、左右侧面对称;横截面多为椭圆、类椭圆形。
长度:在65cm—85cm间,参考值在82cm左右。
厚度:最厚处在1.5cm—2.5cm间,参考值在2.3cm左右。
宽度:最宽处在2cm—4cm间,参考值在3.1cm左右。
 发明内容
针对使用普通直拍钳式握法存在反手击球力量小、攻击力弱,正反手转换击球速度(摆速)慢,易脱手、全横打不好学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横打乒乓球拍(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采用侧勾式握法,它适合直拍横打,不易反手推挡,是全横打模式。此拍由普通直拍改进而成,也可以钳握作为普通直拍使用。球员适应快,稳定性高,正反手击球时手感好,易发力、摆速快,球拍不易脱落,是喜欢直拍全横打模式运动员的球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可以用来进行乒乓球直拍全横打模式,它由球拍底板、拍柄、食指孔、胶皮构成。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的由来及使用方法:经过反复观察及研究发现,用普通直拍钳握横打时,一般用食指的第一、二关节中间压住拍边,虽手腕灵活,但球拍正反面转换击球动作大,反手不易发力,大力击球时容易造成球拍脱手等。为了解决普通乒乓球直拍固有的缺陷,本发明根据人体生理特征及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普通乒乓球直拍为基础,在拍的拍柄两侧合适位置、临近拍肩边缘的底板上开设两个供食指穿透使用的不规则椭圆形食指孔,使用时拍柄一侧面贴在虎口处,食指的第一、二关节中间部位贴对侧食指孔的后边缘,食指的第一指节斜下勾压住该食指孔内侧面,(以右手执拍为例)在距执拍手食指一侧拍肩(5)边缘内侧于底板合适的位置开一方便扣食指的不规则椭圆形食指孔(3),持拍时虎口紧挨拍柄(2)的侧面,拍柄(2)的反面紧贴食指根部,食指勾压住食指孔(3),拇指自然挨拍柄(2)压住拍面,其余三指自然伸开前端顶住拍子背面,使拍子略微下垂基本上垂直台面,通过手腕、手指微调就可以将球击出,比普通直拍转换速度快,该拍属于全横打型乒乓球拍,不易反手推挡。此握法中正反手(反手指球拍反面)转换迎球时,拇指、食指及手腕较易配合,而且手指紧貼拍面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感,易控制乒乓球。其余三指自然弯曲伸开前端顶住拍子背面且处于手臂延长线上,击球力量较大。食指在这里不仅可以控制拍型而且可以增加正反拍击球力量。而普通直拍钳式握法在正手击球时食指只起控制拍型作用。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使用此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可有效解决普通直拍反手位击球问题,正手位击球更易,球拍比较固定,手腕与手指力量都用上了,用力比较方便。使得持拍更加舒适自然,击球时球拍的稳定性强,击球角度力度易于控制,此拍正反手击球范围大,力量足,不逊于横拍,而且有反面挡、台内拧、弹击、快拨、拉弧圈、快撕、中远台拉球或反拉,还可以有削球等多种击球方式,从而形成了从台内到中远台的一个完整技术系统,有攻有防,因此大幅提高对抗中的相持能力,能够很快为使用者所适应,使乒乓球技能有大幅提高,从而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使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朝着“两面开弓”方向发展。本发明乒乓球拍应尽量选用重量较轻的底板及胶皮以降低乒乓球拍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击球的准确度及减轻手的疲劳感。球员在粘拍时把与通孔接触的部分去除,球员还可以在粘拍时把两个食指孔下端之间的沿弧形部分(如图3、图4阴影所示例)去除,使胶皮(4)(正反两面)于拍柄(2)—侧为弧形状。厂家可根据运动员的情况生产适宜长度、宽度、厚度拍柄的本发明乒乓球拍。
两个食指孔呈对称或非对称式分布,使用时食指勾压住其相应的一个食指孔。双孔对称的球拍适合个人专用,拍子正反面可以贴相同或不同胶皮,能倒换拍面使用;使球落在拍面的不同位置,使乒乓球打法多变且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胶皮,使胶皮的使用寿命延长;食指孔短轴比食指厚度略大,以防止击球时食指伸开滑出孔造成拍子脱手。属个人专用拍;有非对称孔的适合公共场合用,食指孔短轴、长轴大些,以适应更多人群使用,属大众公用拍。此拍既可以用侧勾式握法全横打使用,还可以兼做普通乒乓球直拍钳式握法左推右攻使用,是一种适合更多人用的乒乓球拍。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的打法更丰富,比赛更精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孔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孔非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握法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握法反面示意图
图1、图2中球拍底板⑴、拍柄(2)、食指孔(3)、胶皮(4)(正反两面),图1、图2中(5)、(6)分别为右、左拍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两种基本方案,图1为本发明的双孔对称结构方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双孔非对称结构方案示意图。
本发明所说普通乒乓球直拍指中式直拍,板面接近圆形,拍柄外形圆润,采用硬木材质,多为中国选手使用,如今的中直手柄越来越趋同化,多是截面椭圆、角度不大的锥形。原因有二:其一,使用中直板的主要是中国人,很集中,手掌条件差异不大,中国人的手指长度:男性平均长度在9厘米左右,女性平均长度在7.5厘米左右。其二,直板握法决定了手与拍柄的接触范围是有限的半周,以食指根部顶住手柄背面,虎口自然包覆。但各品牌之间,以及同品牌不同型号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主要在于宽度、厚度带来的粗细不同上,手柄长度,主流产品都在82mm左右。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确,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现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双孔对称型侧勾式全横打乒乓球双孔直拍
 这种乒乓球拍如图1所示。
双孔呈对称型的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两个食指孔大小一样、位置相对于拍柄对称,可生产半成品乒乓球拍,适合个人专用。生产厂家选定合适的底板后,可在拍柄两侧距离拍肩边缘内侧0.5cm左右,距离拍柄最近处0.5cm或1cm或1.5cm左右底板位置分别对称开两个通孔。半成品乒乓球拍可预制两个通孔为直径1cm左右的圆孔或根据多数人的手型生产几种椭圆孔型号的双孔乒乓球拍产品供使用者选择。圆孔型、椭圆孔形的内面垂直于底板平面。圆孔型的打磨多些,适合的人群范围较大;椭圆孔形的乒乓球拍稍加打磨即可使用,适合的人群范围少些。生产厂家可配套提供参考图样或样板拍供参考及打磨工具,进而让使用者按自己使用的右手或左手使用的舒服度实际打磨成椭圆状使食指勾压在最佳食指孔里面,销售店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帮助制作。生产厂家可按使用者要求定制,也可根据多数人的手掌情况生产对称型号的成品球拍让消费者选择使用(可参考实施例2 双孔非对称型侧勾式全横打乒乓球双孔直拍,食指孔的大小、形状以统计信息为准。)。上述为示例,实际生产制作时生产厂家可根据人体手部统计数据、根据需求生产球拍。
 实施例2 双孔非对称型侧勾式全横打乒乓球双孔直拍
 这种乒乓球拍如图2所示。
双孔呈非对称型的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两个食指孔位置相对于拍柄不对称,是成品乒乓球拍,适合公用场合大众使用。生产厂家选定合适的底板后,可在距离拍肩边缘内侧0.5cm左右,距离拍柄最近处1cm左右底板位置上开一个(长轴为2.2cm、短轴为1.5cm)左右的椭圆食指孔,在对侧距离拍柄最近处1.5cm左右底板位置上开一个(长轴2.5cm、短轴1.8cm)左右的椭圆食指孔,左右食指孔的位置不同(食指孔内边缘为圆弧状),以较大范围适应手掌大小不同、左右手使用不同的使用者。椭圆食指孔的内面为圆弧状、垂直于底板平面。上述为示例,实际生产制作时生产厂家可根据人体手部统计数据、根据需求生产球拍。
 因为全横打使用手腕、肘部较多,腿部着力大所以在练习时应注意保护手腕、肘部及膝盖,可戴护腕、护肘、护膝及用热水泡泡手、脚加以按摩进行保护,另外练习时身体应活动开,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关节感到酸痛就应该及时休息,避免伤病发生。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由普通直拍改进而且兼做普通直拍用,不怎么增加成本,厂家易批量生产及定制加工。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如侧勾式全横打需求而不能兼做普通球拍需要的(如比普通球拍加大些、拍柄增宽些等)也在本发明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6)

1.一种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包括球拍底板(1)、拍柄(2)、食指孔(3)、胶皮(4)(正反两面)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沿乒乓球拍长度方向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柄(2)为前后面、左右侧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孔(3)为对称或非对称的两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孔(3) 分布在拍柄(2)两侧、拍肩(5)、 (6)边缘内侧的底板(1)上,食指孔(3)内距离拍肩边缘最近处在0.2cm-1.2cm间,距离拍柄(2)下端(拍柄延长到底板内的部分)最近处在0.2cm—5cm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孔(3)为圆、椭圆(包括不规则椭圆)状。
CN201510063044.3A 2015-02-08 2015-02-08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Pending CN104524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3044.3A CN104524753A (zh) 2015-02-08 2015-02-08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3044.3A CN104524753A (zh) 2015-02-08 2015-02-08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4753A true CN104524753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4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3044.3A Pending CN104524753A (zh) 2015-02-08 2015-02-08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475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27A (zh) * 1995-12-06 1997-06-11 池立新 一种乒乓球拍
CN1528481A (zh) * 2003-10-08 2004-09-15 池立新 乒乓球拍
CN201516266U (zh) * 2009-03-26 2010-06-30 吴金盛 一种乒乓球拍
CN203763804U (zh) * 2014-02-17 2014-08-13 周刚 平握式乒乓球拍
CN204428743U (zh) * 2015-02-08 2015-07-01 赵贵兴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27A (zh) * 1995-12-06 1997-06-11 池立新 一种乒乓球拍
CN1528481A (zh) * 2003-10-08 2004-09-15 池立新 乒乓球拍
CN201516266U (zh) * 2009-03-26 2010-06-30 吴金盛 一种乒乓球拍
CN203763804U (zh) * 2014-02-17 2014-08-13 周刚 平握式乒乓球拍
CN204428743U (zh) * 2015-02-08 2015-07-01 赵贵兴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11875A1 (en) Squash racquet grip and training aid
CA2650345A1 (en) Ergonomic sports/utility handle
MX2010002148A (es) Raqueta para tenis de mesa tipo saludo de mano con parte sobresaliente de soporte.
JP7144888B2 (ja) 調整可能なハンドルを備えたハンドヘルドキューガイド
US20120015765A1 (en) Table tennis blade and method of use
CN204428743U (zh)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CN204428746U (zh) 一种兵乓球拍
CN210409426U (zh) 一种直板乒乓球拍
CN104524753A (zh) 侧勾式全横打双孔乒乓球直拍
CN204106991U (zh) 一种乒乓球直拍横打新型球拍
CN206777759U (zh) 一种外伸横杠斜柄乒乓球拍
JP3221748U (ja) 卓球ラケット
CN205516292U (zh) 一种掌式乒乓拍
CN204709735U (zh) 一种宽颈横杠侧握乒乓球拍
JP6632981B2 (ja) 複合型バット構造
US20180318681A1 (en) Grip Aid
CN214232538U (zh) 一种指戴式啦啦操花球
CN209575690U (zh) 月拇三缩式直拍横打乒乓球拍
WO2015003631A1 (zh) 一种辅助手柄乒乓球拍
CN212439943U (zh) 一种手指环扣钳握直拍横打乒乓球拍
CN206138678U (zh) 一种乒乓球拍
CN206965053U (zh) 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
WO2011032459A1 (zh) 柄部改进的乒乓球拍底板
CN218280472U (zh) 一种直握乒乓球拍
CN220294084U (zh) 多用途球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