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517A -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517A
CN104521517A CN201410836292.2A CN201410836292A CN104521517A CN 104521517 A CN104521517 A CN 104521517A CN 201410836292 A CN201410836292 A CN 201410836292A CN 104521517 A CN104521517 A CN 104521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corn
microbial inoculum
plant
cadm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62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1517B (zh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362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1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8Immunis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体积比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玉米植物30分钟;利用提供的处理箱(1)收获孢子和菌丝体;将玉米植物的根系剪碎成0.5-1毫米的小段, 与风干后的孢子和菌丝体按2:1:1的比例加入第二基质(8)中混合均匀得到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使得形成的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为12-14;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方式,在镉污染土壤中挖出多个深度为3厘米的孔中,浇入一定量的水,添加7-10克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其中,再覆盖1厘米的土层。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镉(Cadmium,Cd)是重金属“五毒”之一,人体中过量的镉可导致骨痛病、肾脏疾病、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的疾病发生。与其它重金属元素不同,土壤中的镉更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研究表明,植物体内的镉更容易与低分子量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含量高的油料作物通常能积累更多的镉,其中,花生属于镉吸收能力较强且镉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之一。花生镉含量超标已经成为制约花生出口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对于消减植物可食部分镉积累的方法有以下方式:一是选用特殊作物品种,筛选或选育镉低积累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品种虽然在镉吸收方面尤其特殊性,其它生物学性状则存在一定缺陷,如产量低、抗逆性差等,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使用;二是在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加入重金属钝化剂,这些钝化材料包括碱石灰、羟基磷灰石、沸石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镉的植物吸收,但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土壤质量下降等;三是利用丛枝菌根(又称AM菌根或VA菌根)降低镉含量,丛枝菌根真菌是直接联系土壤与植物根系的一类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于提高宿主植物抵御重金属毒害的能力、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植物体内,尤其是地上部分的重金属浓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上述方式一中,由于产量低、抗逆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大面积使用,上述方式二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带来的副作用巨大,方式三的缺点在于侵染率不高,投入大。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525189中公开了一种将烟草接种丛植菌根真菌形成共生菌根从而降低烟叶中重金属残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菌根化烟苗的在田间进行移栽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和烟草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后,可以改善烟草磷营养状况,促进烟草生长,减少烟草对重金属的吸收,降低重金属从根系向烟草地上部分的迁移,从而降低烟草重金属残留。
虽然前述已经公开了降低重金属残留的现有技术,由于接种菌根真菌对于植物积累重金属的作用因作物种类、重金属类型和土壤条件而相差较大,花生属于镉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且花生籽粒属于在地下部分,CN201010525189公开的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对植物进行进一步移栽,操作上增加了复杂性和影响了成活性,因此降低了效能;其次,公开的该方法对镉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如花生的降低镉含量效果不佳。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侵染率,操作简单且能够提高埋藏在地下部分的籽粒的降镉效果的方法是人们所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作为镉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的花生籽粒积累镉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对菌剂进行采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定量优化,大幅提高花生籽粒降镉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
用体积比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玉米植物30分钟;将草炭土和通过筛孔直径为2.5-3毫米的筛子的河沙以1:4的比例均匀混合形成第一基质,将所述第一基质在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的高温灭菌,待稳定下降到30-40度时,按每1000千克第一基质中加入120克尿素和450克过磷酸钙的比例在所述第一基质中均匀混合尿素和过磷酸钙形成第二基质,待第二基质的温度冷却到室温后,使用PH测定仪测量所述第二基质,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调节所述第二基质的Ph值处于5.5-6.5之间;
提供一种处理箱,其中,
具有通孔的分隔壁将处理箱分成左侧的第一部分、中间的第二部分和右侧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一分隔壁的通孔直径在1.5至2毫米范围内,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第二分隔壁的通孔直径在40至50微米范围内,使得玉米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第一分隔壁进入第二部分而不能穿过第二分隔壁进入第三部分;
按每1000千克第二基质加入20-50千克摩西球囊霉菌剂的比例将摩西球囊霉菌剂均匀混合在第二基质中并装填在第一部分;将通过筛孔直径为3-4毫米的筛子的河沙装填在第二部分;将粒径为1至1.1毫米的玻璃球装载进入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有进水口,液体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当第一部分中第二基质的含水量在14%-16%范围内时,控制单元关闭位于进水口上的阀;将玉米植物种入第一部分内的第二基质中,控制单元在出苗15天后,控制进水口输入植物营养液,每升植物营养液包括236.0毫克的Ca(NO3)2、101.1毫克的KNO3、27.2毫克的KH2PO4、98.8毫克的MgSO4、1.11毫克的FeSO4·7H2O、0.572毫克的H3BO3、0.368毫克的MnCl2·4H2O、0.045毫克的ZnSO4·7H2O、0.016毫克的CuSO4·5H2O、0.004毫克的H2MoO4·H2O;
在第二步骤中,
从第三部分收获孢子和菌丝体;将玉米植物的根系剪碎成0.5-1毫米的小段,与风干后的孢子和菌丝体按2:1:1的比例加入第二基质中混合均匀得到玉米菌根真菌菌剂,使得形成的玉米菌根真菌菌剂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为12-14个;
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方式,在镉污染土壤中挖出多个深度为3厘米的孔中,浇入一定量的水,添加7-10克玉米菌根真菌菌剂,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其中,再覆盖1厘米的土层。
通过第一步骤中的处理,对玉米的消毒,对基质进行灭菌以及调配,特别是控制基质的酸碱度处于5.5-6.5之间,有利于提高侵染率,由于本发明使用处理箱避免了外源污染且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加入液体的适当含量等,使得所述真菌菌剂能够大幅提高侵染效果,本发明的侵染效果比现有技术中未经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菌剂的侵染效果能提高20-30%,本发明操作简单,将相应的材料放置处理箱中,通过控制单元的操作控制光照、进水量和温度等,有利于菌剂的处理;本发明通过对根系碎段、孢子和菌丝体的比例限定以及每克菌剂的孢子含量限定来准确地提高菌剂的作用效果,进而提高了降镉的效果。即使花生属于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使用本发明处理过的真菌菌剂能够有效地降低花生籽粒的镉含量。
优选地,选用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作为真菌菌剂。
优选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输入量。
优选地,控制单元是可编译的中央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在使用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由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这有利于阳光的照射。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优选地,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处理箱的光照时间和温度,使得其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本发明确定的是,使用根内球囊霉作为菌剂和苜蓿作为宿主植物处理菌剂,其侵染率最高可达到70.2%,可以高效稳定地降低花生籽粒的镉含量。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方式一中的筛选花生镉低积累品种相比,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更快,且不会以降低花生的抗逆性、产量等性状为代价。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方式二中的使用土壤修复剂钝化剂方法相比,本发明所用方法不会造成土壤质量的下降,利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方式三中的使用菌剂方法相比,可以解决镉容易在籽粒中富集的作物种类如花生中镉残留的问题,且效果显著,处理后的菌剂完全可以用于花生植株的根系接种,且本发明更有利于大规模定量配置所需菌剂,可直接用于大规模条件下的花生种植,根系侵染率较高,效果显著。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在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同时,接种菌根真菌还可以提高花生植株的产量、生物量,改善花生的营养状况,尤其是磷营养水平,因此,可降低花生种植中的肥料施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处理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为解决花生籽粒容易积累镉的问题,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
用体积比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玉米植物30分钟,这有利于消除玉米植物给菌剂带来外源污染,将草炭土和通过筛孔直径为2.5-3毫米的筛子的河沙以1:4的比例均匀混合形成第一基质7,将所述第一基质7在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的高温灭菌,进一步排除了外源污染给菌剂的带来的不利影响,稳定下降到30-40度时,按每1000千克第一基质7中加入120克尿素和450克过磷酸钙的比例在所述第一基质7中均匀混合尿素和过磷酸钙形成第二基质8,适当比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有利于促进玉米植物的生长,待第二基质8的温度冷却到室温后,使用PH测定仪测量所述第二基质8,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调节所述第二基质8的Ph值处于5.5-6.5之间,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及菌剂的侵染所需的条件,当酸碱度处于5.5-6.5之间时,出现较好的侵染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箱1,其中,
具有通孔的分隔壁将处理箱分成左侧的第一部分2、中间的第二部分3和右侧的第三部分4,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之间的第一分隔壁5的通孔直径在1.5至2毫米范围内,第二部分3和第三部分4之间的第二分隔壁6的通孔直径在40至50微米范围内,使得玉米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第一分隔壁5进入第二部分3而不能穿过第二分隔壁6进入第三部分4;
按每1000千克第二基质8加入20-50千克摩西球囊霉菌剂的比例将摩西球囊霉菌剂均匀混合在第二基质8中并装填在第一部分2,适当的比例有助于在经济的配比条件下充分利用菌剂和玉米植物之间的反应;将通过筛孔直径为3-4毫米的筛子的河沙装填在第二部分3;将粒径为1至1.1毫米的玻璃球装载进入第三部分4;所述第二部分3设有进水口9,液体通过进水口9进入第一部分2和第三部分4,当第一部分2中第二基质8的含水量在14-16%范围内时,控制单元10关闭位于进水口9上的阀,所述控制单元10可根据具体环境对进水量进行控制,例如通过试验得出的适当水量可存在在控制单元10中,用户可以简便地控制处理箱1的处理过程;将玉米植物种入第一部分2内的第二基质8中,控制单元10在出苗15天后,控制进水口9输入植物营养液,每升植物营养液包括236.0毫克的Ca(NO3)2、101.1毫克的KNO3、27.2毫克的KH2PO4、98.8毫克的MgSO4、1.11毫克的FeSO4·7H2O、0.572毫克的H3BO3、0.368毫克的MnCl2·4H2O、0.045毫克的ZnSO4·7H2O、0.016毫克的CuSO4·5H2O、0.004毫克的H2MoO4·H2O;同样地,控制单元10可以根据玉米植物生长情况控制植物营养液的输入量。
在第二步骤中,
从第三部分4收获孢子和菌丝体;将玉米植物的根系剪碎成0.5-1毫米的小段,与风干后的孢子和菌丝体按2:1:1的比例加入第二基质8中混合均匀得到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使得形成的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为12-14个;
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方式,在镉污染土壤中挖出多个深度为3厘米的孔中,浇入一定量的水,添加7-10克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其中,再覆盖1厘米的土层。
其中,优选地,选用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作为真菌菌剂。
优选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输入量。
优选地,控制单元10是可编译的中央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1在使用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1由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这有利于阳光的照射。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1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优选地,控制单元1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常的控制器可被连接到工作站或其他外部装置例如,控制面板和/或数据库。控制器可以从输入设备和/或传感电路接收数据。传感电路接收来自用于测量进水量、温度、ph值等传感信号。
处理器可以分析传感数据以确定如何处理好进水时机及进水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编译、组织或分析在存储器的存储格式的传感数据。处理器以执行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处理器可确定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以及温度。处理器可以生成包括性能的信息和使用通信接口发送信息到工作站或用户的移动装置。
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及其组合、或其他已知或以后开发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例如与网络、分布式处理或云计算相关的单个装置或装置组合。
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其它类型的存储器。存储器302可以是从网络装置除去,例如安全数码SD存储卡。
输入装置可以被用来输入阈值和如上所述的参数。输入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按钮、键区、键盘、鼠标、触摸板、语音识别电路或用于输入数据到控制单元10的其他装置或部件。输入装置和显示器可被组合为触摸屏幕。输入装置可以是连接到诸如智能电话、计算机或用于发送用户设置到控制单元的笔记本的移动装置的接口。
除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任何可操作的连接口。可操作的连接口可以是其中的信号、物理通信和/或逻辑通信可以被发送和/或接收的一个连接口。可操作的连接口可以包括物理接口、电气接口和/或数据接口。通信接口可以被连接到网络。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例如,以太网、无线网络、或其组合。无线网络可以是蜂窝电话网络、802.11、802.16、802.20或WiMax网络。进一步地,网络可以是诸如互联网的公共网络、如内部网络的专用网络、或其组合且可以使用现有的或以后开发的各种网络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基于网络协议的TCP/IP。
当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或数据库被示出为单个介质,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诸如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和/或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集的相关联的缓存和服务器。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应包括能够存储、编码或携带一组通过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或引起计算机系统执行本文所公开的任何一个或更多的方法或操作的指令的任何介质。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具体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容纳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卡或其它组件的固态存储器。进一步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其他易失性可重写存储器。在替代实施例中,如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阵列和其他硬件装置的专用硬件工具可被构造为实施本文所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包括多个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的应用可以广泛地包括多个电子和计算机系统。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使用带有相关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两个或多个特定互连的硬件模块或装置实施功能,相关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能够在模块之间并通过模块进行通信,或作为专用集成电路的一部分。
适合于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的处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和专用微处理器,和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地,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的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装置。通常地,计算机还可以包括或者可操作地联接以接收数据或传送数据,或两者的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的大容量存储装置。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媒介和存储器装置,其包括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装置的半导体存储器装置;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盘的磁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被增补,或在专用逻辑电路中并入。
优选地,控制单元10同时控制处理箱1的光照时间和温度,使得其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由于避免了外源污染且适当的各种配比,使得所述真菌菌剂11能够大幅提高侵染效果,本发明的侵染效果比现有技术中未经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菌剂的侵染效果能提高20-30%,进而提高了镉金属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吸收重金属的能力。
表1为本发明选用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为Gm)、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简称为Gv)和(根内球囊霉G.introradies、简称为Gi)作为真菌菌剂,选用白三叶草、苜蓿或玉米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对照表。
如表1所示,其中,摩西球囊霉作为真菌菌剂,从植物的浸染率来看,苜蓿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低,为52.8%,玉米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高,达到74.3%;同样地,地表球囊霉菌作为真菌菌剂,从植物的浸染率来看,玉米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低,为56.6%,三叶草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高,达到72.0%;根内球囊霉菌作为真菌菌剂,从植物的浸染率来看,三叶草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低,为67.2%,苜蓿作为宿主植物的侵染率最高,达到70.2%;其中,选用摩西球囊霉作为真菌菌剂,苜蓿作为宿主植物的条件下,侵染率52.8%最低,现有技术中一般侵染率大约30%-50%。经过本发明处理的真菌菌剂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平均为13.8。
表1侵染率对照表表(±后的数字表示标准误差)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选用摩西球囊霉作为真菌菌剂,玉米作为宿主植物,其侵染率达到74.3%,远高于现有技术中的30%-50%的侵染率,且操作简单可控。
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
用体积比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苜蓿植物30分钟;将草炭土和通过筛孔直径为2.5-3毫米的筛子的河沙以1:4的比例均匀混合形成第一基质7,将所述第一基质7在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的高温灭菌,待稳定下降到30-40度时,按每1000千克第一基质7中加入120克尿素和450克过磷酸钙的比例在所述第一基质7中均匀混合尿素和过磷酸钙形成第二基质8,待第二基质8的温度冷却到室温后,使用PH测定仪测量所述第二基质8,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调节所述第二基质8的Ph值处于5.5-6.5之间;
提供一种处理箱1,其中,
具有通孔的分隔壁将处理箱分成左侧的第一部分2、中间的第二部分3和右侧的第三部分4,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之间的第一分隔壁5的通孔直径在1.5至2毫米范围内,第二部分3和第三部分4之间的第二分隔壁6的通孔直径在40至45微米范围内,使得玉米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第一分隔壁5进入第二部分3而不能穿过第二分隔壁6进入第三部分4;
按每1000千克第二基质8加入30-40千克根内球囊霉菌剂的比例将根内球囊霉菌剂均匀混合在第二基质8中并装填在第一部分2;将通过筛孔直径为3-4毫米的筛子的河沙装填在第二部分3;将粒径为1至1.1毫米的玻璃球装载进入第三部分4;所述第二部分3设有进水口9,液体通过进水口9进入第一部分2和第三部分4,当第一部分2中第二基质8的含水量在14%-16%范围内时,控制单元10关闭位于进水口9上的阀;将苜蓿植物种入第一部分2内的第二基质8中,控制单元10在出苗15天后,控制进水口9输入植物营养液,每升植物营养液包括236.0毫克的Ca(NO3)2、101.1毫克的KNO3、27.2毫克的KH2PO4、98.8毫克的MgSO4、1.11毫克的FeSO4·7H2O、0.572毫克的H3BO3、0.368毫克的MnCl2·4H2O、0.045毫克的ZnSO4·7H2O、0.016毫克的CuSO4·5H2O、0.004毫克的H2MoO4·H2O;
在第二步骤中,
从第三部分4收获孢子和菌丝体;将苜蓿植物的根系剪碎成0.5-1毫米的小段,与风干后的孢子和菌丝体按2:1:1的比例加入第二基质8中混合均匀得到苜蓿菌根真菌菌剂12,使得形成的苜蓿菌根真菌菌剂12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为12-14个;
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方式,在镉污染土壤中挖出多个深度为3厘米的孔中,浇入一定量的水,添加8-9克苜蓿菌根真菌菌剂12,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其中,再覆盖1厘米的土层。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选用根内球囊霉菌作为真菌菌剂,苜蓿作为宿主植物,其侵染率达到70.2%且反应最为稳定以及操作简单可控。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镉金属处理效果,本发明对土壤镉含量分别在1毫克/千克的低污染土壤和10毫克/千克的高污染土壤中进行实验,表2所示的花生根系和籽粒中的镉含量对照表。研究结果表明,从根系镉的吸收来看,接种菌根真菌没有显著影响花生根系镉含量。但从花生籽粒镉含量来看,接种菌根真菌均极显著降低了籽粒镉含量,使土壤低镉浓度下的籽粒镉浓度降低了38%,使高镉浓度下的籽粒镉浓度降低了27%。
表2花生根系和籽粒中的Cd含量对照表
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促进磷的吸收,表3是花生根系、籽粒及叶片磷含量对照表,如表3所示,无论土壤镉浓度的高低,接种菌根均显著促进了花生根系生长。而叶片的磷含量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与不接种AM真菌相比,形成共生菌根极显著改善了花生的磷营养状况。从花生产量来看,单株花生产量均显著提高,在土壤低镉和高镉浓度下,分别提高了21.0%和15.3%。
表3花生根系、籽粒及叶片磷含量对照表
结合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技术特征、整体、特性、化合物、化学成分或组应被理解为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之不相容。在本申请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公开的所有特征,和/或任何方法或处理公开的所有步骤可以任意组合结合,除了其中至少一些这样的特征和/或步骤是互斥的。本发明不限于任何前述实施例的详述。本发明扩展到本申请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公开的技术特征的任何新颖的一个或任何新颖的组合,或任何方法或处理公开的步骤的任何新颖的一个或任何新颖的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
用体积比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玉米植物30分钟;将草炭土和通过筛孔直径为2.5-3毫米的筛子的河沙以1:4的比例均匀混合形成第一基质(7),将所述第一基质(7)在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的高温灭菌,待稳定下降到30-40度时,按每1000千克第一基质(7)中加入120克尿素和450克过磷酸钙的比例在所述第一基质(7)中均匀混合尿素和过磷酸钙形成第二基质(8),待第二基质(8)的温度冷却到室温后,使用PH测定仪测量所述第二基质(8),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调节所述第二基质(8)的Ph值处于5.5-6.5之间;
提供一种处理箱(1),其中,
具有通孔的分隔壁将处理箱分成左侧的第一部分(2)、中间的第二部分(3)和右侧的第三部分(4),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之间的第一分隔壁(5)的通孔直径在1.5至2毫米范围内,第二部分(3)和第三部分(4)之间的第二分隔壁(6)的通孔直径在40至50微米范围内,使得玉米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第一分隔壁(5)进入第二部分(3)而不能穿过第二分隔壁(6)进入第三部分(4);
按每1000千克第二基质(8)加入20-50千克摩西球囊霉菌剂的比例将摩西球囊霉菌剂均匀混合在第二基质(8)中并装填在第一部分(2);将通过筛孔直径为3-4毫米的筛子的河沙装填在第二部分(3);将粒径为1至1.1毫米的玻璃球装载进入第三部分(4);所述第二部分(3)设有进水口(9),液体通过进水口(9)进入第一部分(2)和第三部分(4),当第一部分(2)中第二基质(8)的含水量在14%-16%范围内时,控制单元(10)关闭位于进水口(9)上的阀;将玉米植物种入第一部分(2)内的第二基质(8)中,控制单元(10)在出苗15天后,控制进水口(9)输入植物营养液,每升植物营养液包括236.0毫克的 Ca(NO3)2、101.1毫克的KNO3、27.2毫克的KH2PO4、98.8毫克的MgSO4、1.11毫克的FeSO4·7H2O、0.572毫克的H3BO3、0.368 毫克的MnCl2·4H2O、0.045毫克的ZnSO4·7H2O、0.016毫克的CuSO4·5H2O、0.004毫克的H2MoO4·H2O;
在第二步骤中,
从第三部分(4)收获孢子和菌丝体;将玉米植物的根系剪碎成0.5-1毫米的小段, 与风干后的孢子和菌丝体按2:1:1的比例加入第二基质(8)中混合均匀得到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使得形成的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中每克中孢子数量范围为12-14个;
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方式,在镉污染土壤中挖出多个深度为3厘米的孔中,浇入一定量的水,添加7-10克玉米菌根真菌菌剂(11),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其中,再覆盖1厘米的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单元(10)是可编译的中央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输入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箱(1)在使用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箱(1)由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箱(1)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单元(10)同时控制处理箱(1)的光照时间和温度。
CN201410836292.2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21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6292.2A CN104521517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6292.2A CN104521517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517A true CN104521517A (zh) 2015-04-22
CN104521517B CN104521517B (zh) 2016-08-31

Family

ID=5283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62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21517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15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365483A (en) * 1982-04-22 1983-10-27 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rp. Mycorrhizal seed pellets
EP1173052A2 (en) * 1999-04-23 2002-01-23 Greentech, Inc. Plant growth improvement for modular plant systems
CN101306427A (zh) * 2007-05-17 2008-11-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的方法
CN101947545A (zh) * 2010-09-27 2011-01-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修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047808A (zh) * 2010-10-29 2011-05-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降低烟草重金属残留的方法
CN102523863A (zh) * 2011-11-18 2012-07-0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栽培三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365483A (en) * 1982-04-22 1983-10-27 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rp. Mycorrhizal seed pellets
EP1173052A2 (en) * 1999-04-23 2002-01-23 Greentech, Inc. Plant growth improvement for modular plant systems
CN101306427A (zh) * 2007-05-17 2008-11-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的方法
CN101947545A (zh) * 2010-09-27 2011-01-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修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047808A (zh) * 2010-10-29 2011-05-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降低烟草重金属残留的方法
CN102523863A (zh) * 2011-11-18 2012-07-0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栽培三七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晓红等: "丛枝菌根真菌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菌物学报》 *
毕银丽等: "丛枝菌根的双重培养方法及其菌丝际的建立", 《菌物系统》 *
王凯荣等: "花生镉污染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
王幼珊等: "盆栽基质及营养液对AM真菌接种剂繁殖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陈保东等: "玻璃珠分室培养AM真菌方法的建立", 《菌物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517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ri et al. Effects of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e and applied phosphorus through targeted yield precision model on root morphology, productivity, and nutrient dynamics in soybean in an acid alfisol
Polverigiani et al. Effect of soil condition on apple root development and plant resilience in intensive orchards
Ortas et al. Response of maize genotypes to several mycorrhizal inoculums in terms of plant growth, nutrient uptake and spore production
Singh et al. Root growth, nodulation, grain yield, and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 of lentil as influenced by phosphorus, irrigation, and inoculation
Fagbenro et al. Effects of gliricidia biochar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on moringa plant grown in an oxisol
Son et al. Soil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four years after thinning in a Japanese larch plantation
Yang et al. Effect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on soil CO2 efflux and labile organic carbon pools in an intensively managed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lantation in subtropical China
Arancon et al. Effects of coconut husk and sphagnum moss-based media on growth and yield of romaine and buttercrunch lettuce (Lactuca sativa) in a non-circulating hydroponics system
Alfadil et al. Wheat straw biochar application improves th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yield attributes of maize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and salinity stress
Mai et al. Simultaneously maximizing root/mycorrhizal growth and phosphorus uptake by cotton plants by optimizing water and phosphorus management
Marsden et al. Two independent estimations of stand‐level root respiration on clonal Eucalyptus stands in Congo: up scaling of direct measurements on roots versus the trenched‐plot technique
Akpinar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mpost compositions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nd nutrients concentration of leek (Allium porrum L.) plant
Alfadil et al. Straw biochar-induced modification of th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enhances growth,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maize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Nordborg et al. Carbon and nitrogen stocks in soil, trees and field vegetation in conifer plantations 10 years after deep soil cultivation and patch scarification
Vasilikiotis et al. Orchard management practices affect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root colonisation of almond
Yao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l dependency of wheat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phosphorus efficiencies
Ghehsareh et al. Effects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 on water requirement and growth indices of Ficus benjamina L.‘Starlight’
Ferrara et al. Soil respiration during three cropping cycles of durum wheat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conditions in a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CN102870598A (zh) 一种筛选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的方法
Sharma et al. Mycorrhizal dependency and growth responses of Acacia nilotica and Albizzia lebbeck to inoculation by indigenous AM fungi as influenced by available soil P levels in a semi-arid Alfisol wasteland
Kolawole Effects of leguminous plant residues and NP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yam (Dioscorea rotundata ‘cv’ewuru) in south-western Nigeria
CN104521517A (zh) 一种降低花生籽粒镉含量的方法
Ortas et al. Sour orange (Citrus aurantium L.) growth is strongly mycorrhizal dependent in terms of phosphorus (P) nutrition rather than zinc (Zn)
Olayiwola et al.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Glomus mossae) and compost on early growth performance of Parkia biglobosa
Yang et al. Effects of the key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factors on the advantages of film mulching spring maize in northwest China: A meta-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