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9597B -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9597B
CN104519597B CN201310464636.7A CN201310464636A CN104519597B CN 104519597 B CN104519597 B CN 104519597B CN 201310464636 A CN201310464636 A CN 201310464636A CN 104519597 B CN104519597 B CN 104519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group
pending
information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46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9597A (zh
Inventor
汪治
蔡亦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46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9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9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当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当存在可用承载时,将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基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待处理UE使用可用承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一组用户设备中共享承载,对于每个共享承载组只需要配置一次承载即可,而无需在该组的各个承载的创建、删除或者变更过程中分别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承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和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orM2M)通讯将会以指数方式加大现有的计算和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其中嵌入的计算设备被希望是资源受限的,并且在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中与人的交互最小。由于包含了非常大数量的通信资源有限终端,并且很大程度上每个终端的流量较小,MTC与当前移动网络通信服务不同。
然而,大量的MTC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会很容易导致网络堵塞和消耗大量网络资源。例如,网络中的堵塞通常由大量MTC装置同时尝试以下操作引起:1)附着网络;2)激活/更改/停用连接。在支持MTC应用的3GPP系统中,该种网络超负荷的情况可能在一些场景下被引发,例如,在国定假日,由于许多移动支付终端同时激活而被引发,或者,在动力故障时,由于大量计量装置被激活而被引发。也有一些MTC应用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间隔(如恰好每个小时,或每半个小时)中循环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装置来贡献一组MTC设备中的承载,通过简化设置承载的流程和信令,来同时为网络提供者和用户节约资源消耗,并减少由于独立用户设备的数量而造成的超负荷和堵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管理实体(MME)中设置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MME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组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与各个共享承载组分别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以及使用该承载的用户设备(UE)的计数信息,所述共享承载组包括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UE,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创建承载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的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
b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c当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将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d基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基站中用于辅助设置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该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接收到来自MME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判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HSS,其中,所述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共享承载组包含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UE。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MME,其中,所述MME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组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与各个共享承载组分别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以及使用该承载的用户设备的计数信息,所述共享承载组包括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中,所述MME包括:
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在创建承载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的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
第二判断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第一设置装置,用于当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将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基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该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六判断装置,用于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接收到来自MME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判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一组用户设备中共享承载,对于该组用户设备来说,只需要配置一次承载即可,而无需在该组的各个用户设备的承载的创建、删除或者更改过程中分别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承载,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所需执行的操作,以及所需要传输的信令,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会影响不属任一共享承载组的用户设备的承载设置过程,因此能够较好的兼容现有技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的LTE EPS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 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附着过程;
图3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创建承载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创建承载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 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去附着过程;
图6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删除承载方法流程图;
图7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MME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的MME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通信系统中执行。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各类需要通过承载来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优选地,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
1)基于3GPP的LTE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
2)3G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在系统架构上并未改变,因此,以下主要结合现有的通信网络架构,尤其是LTE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架构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1示意出了基于3GPP TS 23.401的LTE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Packet System)的架构。
其中,该EPS包括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GSM增强型数据速率演进(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无线接入网(GERAN,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以及可通过E-UTRAN或者可通过UTRAN/GERAN被访问的演进分组核心(EPC,Evolved Packet Core)。其中,EPC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ServingGPRS Support Node),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PacketData Network Gateway,又称PDN Gateway),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Server),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和运营商的IP服务(如IMS,PSS等)。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E-UTRAN中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BS、e-NodeB、家庭基站(Femtocell)、宏基站(Macro Site)等。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与图1所示的架构相同或相似。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的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所述共享承载组包含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UE。
亦即,在HSS中可包含多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对该多个UE中的任一UE,当该UE属于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时,HSS中包含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的各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
其中,可根据UE的相关属性信息来将多个UE划分为多个共享承载组,例如,将IoT中使用同种传感器终端的UE划入同一共享承载组,又例如,将与同一用户对应的多个UE划入同一共享承载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划分共享承载组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MME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组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与各个共享承载组分别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以及使用该承载的用户设备的计数信息。
优选地,所述承载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与承载对应的基站地址信息;
2)该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承载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i)承载标识信息;
ii)分组数据网络地址(PDN address);
iii)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等。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E-UTRAN中的基站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该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
其中,所述私有地址包括但不限于由基站为自身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UE分别生成的私有IP地址。
优选地,所述PDN地址和所述私有地址分别包括地址信息和相应的端口信息。
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2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 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附着过程,其中,根据图2所示的附着过程中包含了创建承载、删除承载以及承载变更等流程。图3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创建承载的方法流程图。根据图3的方法包括由MME执行的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由基站执行的步骤S201、步骤S202。
在步骤S101中,创建承载时,MME根据接收到的来自HSS的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
以图2所示的LTE EPS系统为例,该系统执行如图2所示的信令传递操作。在AS11中,HSS向MME发送位置更新确认信息(Update Location Ack)。此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HSS所发送位置更新确认信息中包含该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中,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可能包含于HSS发送的其他信息中,或者,被HSS单独地发送至MME。
具体地,MME根据所述待处理UE的标识相关信息中是否包含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
其中,当第一标识相关信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时,MME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与该组标识信息对应的共享承载组;否则,MME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共享承载组。
接着,步骤S102中,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MME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具体地,MME根据步骤S101中所获得的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分别在自身保存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查询,当获得与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中任一个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时,MME确定存在与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否则,MME确定不存在与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其中,当MME仅查询获得一个与该待处理UE的组标识信息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时,直接将该组承载组信息对应的承载作为可用承载。
优选地,当MME根据待处理UE的组标识信息进行查询并获得多个组承载信息时,MME由所述多个组承载信息中选择一个,并将其对应的承载座位所述待处理UE的可用承载。
其中,MME可基于多种方式来基于多个组承载信息选择可用承载,例如,根据组承载信息的存储顺序来选择最先被记录的组承载信息对应的承载;又例如,根据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将计数信息最小的组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作为可用承载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选择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MME在步骤S101中接收到来自HSS的与待处理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1和组标识信息G_id1,则MME判断该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1属于一个组标识信息为G_id1的共享承载组,其中,MME中保存的多个组承载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1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则MME根据组标识信息G_id1在表1中查询,并获得与该组标识信息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则MME确定存在与共享承载组G_id1对应的可用承载。
优选地,当步骤S101中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任一共享承载组时,则执行现有的创建承载的流程。继续以LTE EPS为例,通过执行如图2所示的AS12至AS16的信令传输操作,以为该待处理UE创建相应的承载。
接着,在步骤S103中,当存在可用承载时,MME将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继续对前述第一示例进行说明,MME将与共享承载组G_id1的对应的计数信息增加1,以获得与共享承载组G_id1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包括:组标识信息G_id1,基站地址信息eNB_add1,承载属性信息Info_1以及计数信息2。
接着,在步骤S104中,MME基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
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中的组标识信息以及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
2)该组承载信息中的承载属性信息。
具体地,MME基于该组承载信息获取与可用承载对应的承载相关信息和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承载相关信息包括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地址信息和承载属性信息,接着,MME向组承载信息中的基站地址信息对应的基站发送包含所获得的组标识信息和承载属性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如GPRS网络)中时,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可包含于该类型通信系统的其他相应信息中。
亦即,根据本发明的创建承载过程中,当待处理UE属于一具有可用承载的共享承载组时,通信系统无需执行真正的创建承载操作,而仅需将该共享承载组中使用其可用承载的UE的计数信息增加1,并提示该待处理UE使用该可用承载即可。将本发明应用于LTEEPS系统为例,则此时无需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AS12至AS16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从而节约了该部分操作所需消耗的网络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5(图未示)、步骤S106(图未示)和步骤S107(图未示)。
在步骤S105中,当不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MME向服务网关(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来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其中,步骤S105与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向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的操作相同。例如,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LTE EPS时,所述步骤S105与图2的AS12中MME向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的信令操作相同。
接着,在步骤S106中,当接收来自所述SGW的、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反馈的承载创建响应时,MME由所述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将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获得该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
其中,所述SGW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反馈的承载创建响应(Create SessionResponse)的操作与现有通信系统中的操作相同。例如,以LTE EPS为例,则该操作对应于图2所示的AS16。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MME中保存的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表1所示,MME在步骤S101中接收到的待处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2和组标识信息G_id3,并确定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2属于组标识信息为G_id3的共享承载组,且MME在步骤S102中确定不存在与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可用承载,则MME在步骤S105中向SGW发送承载创建请求,以创建新的承载。接着,当MME接收到来自SGW的承载创建响应后,由该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Info_3,以及与该承载对应的基站的基站地址信息eNB_3,并将该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得到与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此时MME中包含的三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下表2所示:
表2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1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G_id3 eNB_add3 Info_3 1
接着,在步骤S107中,MME基于该组承载信息向所创建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该所创建承载。
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此时,所述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该所创建承载对应的组标识信息以及该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
2)所创建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如GPRS网络)中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可包含于该类型通信系统的相似功能的其他相应信息中。
接着,在步骤S201中,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基站接收到来自MME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基站判断该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
2)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优选地,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为前述第一反馈信息或前述第二反馈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接着,在步骤S202中,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基站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所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具体地,基站给该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并用该私有地址来替换附着反馈信息的承载属性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信息;并且,基站根据附着反馈信息和所述私有地址,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其中,所述后续操作用于指示待处理UE使用如附着反馈信息中所包含的承载。例如,以LTE EPS为例,其后续操作包括如图2所示的AS18至AS22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中时,其具体实施的后续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来确定如何实现该部分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私有地址为私有IP地址。
优选地,参照图4,图4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创建承载的方法流程图。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所述基站还执行步骤S203、步骤S204、步骤S205以及步骤S206。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时,在步骤S203中,基站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具体地,基站根据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和/或所述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在自身包含的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关系中查询,当获得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查询项时,基站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否则,基站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接着,在步骤S204中,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基站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中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并传输该转换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私有地址和所述PDN地址各自均包含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确定替换上行链路数据中的地址信息的方式。例如,可采用基于RFC 3022中明确的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将需要传输的G-PDU数据的私有IP替换为公有的PDN地址,并通过基站自身与SGW以及PGW之间共享的GTP-U隧道来传输该分组数据。其中,所述G-PDU定义来自3GPP TS 29.281。
接着,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在步骤25中,基站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具体地,基站根据待处理UE的PDN地址和/或所述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在自身包含的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关系中查询,当获得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查询项时,基站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否则,基站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接着,在步骤S206中,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中包含的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并传输该替换后的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确定替换下行链路数据中的地址信息的方式。例如,基站接收来自GTP-U隧道的分组数据,并基于RFC 3022中明确的NAPT逻辑,将需要传输的T-PDU数据的共有PDN地址替换为私有IP,并通过基站与相应的UE之间的空中接口将该分组数据发送给该UE。其中,所述T-PDU定义来自3GPP TS 29.28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6,其中,图5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去附着过程,该去附着过程中包含了删除承载的操作;图6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删除承载方法流程图。其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删除一待处理UE的承载的过程中,还包括步骤S108、步骤S109和步骤S110。
在步骤S108中,MME根据收到的承载释放指示,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使用该待删除的承载的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待处理UE使用的承载相对应。
其中,所述承载释放指示用于触发MME执行删除操作。优选地,所述承载释放指示可由不同设备发起。
以图5所示流程为例,在DS1中,由基站向MME发送该承载释放指示,以删除承载。
优选地,当所述承载释放指示来自基站时,所述承载释放指示中可包含待处理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或待删除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具体地,MME根据所述承载释放指示中所包含的待处理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并当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或者,MME根据所述待删除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于该承载属性信息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并当存在组承载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优选地,当步骤S108中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则执行现有的删除承载的流程。以LTE EPS为例,通过执行如图5所示的DS2至DS6,以及DS8,DS9的信令传输操作,以删除该待处理UE的承载。
接着,在步骤S109中,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MME判断该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是否为1。
接着,在步骤S110中,当计数信息不为1时,将该计数信息减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其中,MME在步骤S108中获得待处理用户设备的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1和组标识信息G_id1,MME包含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下表3所示:
表3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2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则MME确定该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1对应于组标识信息为G_id1的共享承载组,并且,在步骤S109中,MME根据表3确定该共享承载组G_id1的计数信息2不为1。则MME将该计数信息减1,以获得该共享承载组新的计数信息1。
根据本实施例的删除承载过程,对于属于一共享承载组中的UE,若该UE不为该共享承载组中最后一个UE,则意味着当前还有其他UE正在使用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故MME无需执行删除操作,而仅需将该共享承载组中的计数信息减去1即可。
将本发明应用于LTE EPS系统为例,则此时无需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DS2至DS6,DS8,和DS9这几个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从而节约了该部分操作所需消耗的网络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包括步骤S111(图未示)和步骤S112(图未示)。
在步骤S111中,当计数信息为1时,MME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该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
其中,所述MME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Delete Bearer Command)的操作与现有通信系统中的操作相同。例如,以LTE EPS为例,则该操作对应于图5所示的DS2。
接着,在步骤S112中,当接收到承载删除响应时,MME删除与该共享承载组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
优选地,所述承载删除响应来自SGW。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MME在步骤S108中获得的待处理用户设备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3和组标识信息G_id2,MME包含如表3所示的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且MME在步骤S109中确定与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3对应的共享承载组G_id2的计数信息为1,则MME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该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接着,当MME接收到承载删除响应时,删除共享承载组G_id2的组承载信息,则此时MME仅包含如下表4所示的一项组承载信息。
表4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当一待处理UE属于MME中的一共享承载组,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不变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由该MME执行的步骤S113(图未示)、步骤S114(图未示)、步骤S115(图未示)、步骤S116(图未示)、步骤S117(图未示)以及步骤S118(图未示)。
在步骤S113中,所述MME与所述原始MME交换各自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具体地,MME通过现有的信令传输,例如上下文请求/反馈(Context request/response)等方式来与原始MME交换各自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在步骤S114中,MME基于自身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以及所述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是否被共享,以及,所述MME中是否存在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
其中,MME先判断待处理UE是否属于该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并当属于一个共享承载组时,根据原始MME中该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原始MME是否被共享。
例如,当所述待处理UE组属于原始MME中的一个共享承载组,且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大于1,则MME确定该承载在原始MME中被共享;否则,MME判断该承载在原始MME中未被共享。
其中,MME判断是否存在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的方式与前述第二判断装置102中所述的方法相同或相似,不再赘述。
在步骤S115中,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并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采用所述原始MME中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上下文作为该待处理UE的承载。
在步骤S116中,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但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通知所述原始MME删除其对应的该待处理UE的承载,以重用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作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在重用承载时需要改变的一些参数信息,如改变用户位置(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信息元素(IE,InformationIE)、用户设备时区要素(UE Time Zone IE)、用户闭合用户组信息IE(User CSGInformation IE)等参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17中,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但当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重用该共享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优选地,所述原始MME中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仍然被保留。
在步骤S118中,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优选地,所述原始MME中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仍然被保留。
其中,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发生变化时,执行如前述参照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来为所述待处理UE在所述MME上创建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对于创建承载、删除承载,以及在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时的承载变更过程的改进,可应用于不同的操作阶段,例如,仍然以LTEEPS为例,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删除承载与承载变更过程也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附着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于每个共享承载组,无论该组中包含多少个UE,都只需执行一次创建或者删除操作,而无需在每个UE的附着过程中或者去附着过程中分别执行一次创建和删除操作,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网络中的信令传输,极大的减轻了网络负荷,节约了网络资源。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于不属于共享承载组的UE仍然采用现有的操作,从而使得该方案能够较好的兼容现有技术,因此在其实施上非常便利。
结合图2和图7。其中,图2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 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附着过程,其中,根据图2所示的附着过程中包含了创建承载、删除承载以及承载变更等流程。图7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MME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根据本发明所示的MME包括第一判断装置101,第二判断装置102,第一设置装置103,第一发送装置104,根据图7所示的基站包括第六判断装置201和分配装置202。
在创建承载时,第一判断装置101根据接收到的来自HSS的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
以图2所示的LTE EPS系统为例,该系统执行如图2所示的信令传递操作。在AS11中,HSS向MME发送位置更新确认信息(Update Location Ack)。此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HSS所发送位置更新确认信息中包含该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中,所述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可能包含于HSS发送的其他信息中,或者,被HSS单独地发送至MME。
具体地,第一判断装置101根据所述待处理UE的标识相关信息中是否包含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
其中,当第一标识相关信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时,第一判断装置101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与该组标识信息对应的共享承载组;否则,第一判断装置101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共享承载组。
接着,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第二判断装置102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具体地,第二判断装置102根据第一判断装置101所获得的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分别在自身保存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查询,当获得与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标识信息中任一个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时,第二判断装置102确定存在与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否则,第二判断装置102确定不存在与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其中,当第二判断装置102仅查询获得一个与该待处理UE的组标识信息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时,直接将该组承载组信息对应的承载作为可用承载。
优选地,当第二判断装置102根据待处理UE的多个组标识信息进行查询并获得多个组承载信息时,第二判断装置102由所述多个组承载信息中选择一个,并将其对应的承载座位所述待处理UE的可用承载。
其中,MME可基于多种方式来基于多个组承载信息选择可用承载,例如,根据组承载信息的存储顺序来选择最先被记录的组承载信息对应的承载;又例如,根据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将计数信息最小的组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作为可用承载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选择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第一判断装置101接收到来自HSS的与待处理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1和组标识信息G_id1,则第一判断装置101判断该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1属于一个组标识信息为G_id1的共享承载组,其中,MME中保存的多个组承载信息如下表5所示。
表5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1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则当第二判断装置102根据组标识信息G_id1在表5中查询,并获得与该组标识信息对应的一个组承载信息,则当第二判断装置102确定存在与共享承载组G_id1对应的可用承载。
优选地,当第一判断装置101中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任一共享承载组时,则执行现有的创建承载的流程。继续以LTE EPS为例,通过执行如图2所示的AS12至AS16的信令传输操作,以为该待处理UE创建相应的承载。
接着,当存在可用承载时,第一设置装置103将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继续对前述第一示例进行说明,第一设置装置103将与共享承载组G_id1的对应的计数信息增加1,以获得与共享承载组G_id1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包括:组标识信息G_id1,基站地址信息eNB_add1,承载属性信息Info_1以及计数信息2。
接着,第一发送装置104基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
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中的组标识信息以及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
2)该组承载信息中的承载属性信息。
具体地,第一发送装置104基于该组承载信息获取与可用承载对应的承载相关信息和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承载相关信息包括与该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地址信息和承载属性信息,接着,第一发送装置104向组承载信息中的基站地址信息对应的基站发送包含所获得的组标识信息和承载属性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如GPRS网络)中时,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可包含于该类型通信系统的其他相应信息中。
亦即,根据本发明的创建承载过程中,当待处理UE属于一具有可用承载的共享承载组时,通信系统无需执行真正的创建承载操作,而仅需将该共享承载组中使用其可用承载的UE的计数信息增加1,并提示该待处理UE使用该可用承载即可。将本发明应用于LTEEPS系统为例,则此时无需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AS12至AS16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从而节约了该部分操作所需消耗的网络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MME还包括第二发送装置(图未示)、第二设置装置(图未示)和第三发送装置(图未示)。
当不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第二发送装置向服务网关(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来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其中,第二发送装置所执行的操作与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向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的操作相同。例如,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LTE EPS时,第二发送装置的操作与图2的AS12中MME向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的信令操作相同。
接着,当接收来自所述SGW的、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反馈的承载创建响应时,第二设置装置由所述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将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获得该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MME中保存的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表5所示,当第一判断装置101接收到的待处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2和组标识信息G_id3,并确定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2属于组标识信息为G_id3的共享承载组,且第二判断装置102确定不存在与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可用承载,则第二发送装置向SGW发送承载创建请求,以创建新的承载。接着,当第二设置装置接收到来自SGW的承载创建响应后,由该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Info_3,以及与该承载对应的基站的基站地址信息eNB_3,并将该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得到与共享承载组G_id3对应的组承载信息,此时MME中包含的三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下表6所示:
表6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1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G_id3 eNB_add3 Info_3 1
接着,第三发送装置基于该组承载信息向所创建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以供该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该所创建承载。
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此时,所述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该所创建承载对应的组标识信息以及该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
2)所创建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如GPRS网络)中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可包含于该类型通信系统的相似功能的其他相应信息中。
接着,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基站接收到来自MME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基站中的第六判断装置201判断该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1)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
2)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优选地,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为前述第一反馈信息或前述第二反馈信息。
优选地,以LTE EPS为例,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于图2所示的AS17的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附着接受(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Attach Accept)信息中。
接着,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分配装置202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所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具体地,分配装置202给该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并用该私有地址来替换附着反馈信息的承载属性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信息;并且,分配装置202根据附着反馈地址和所述私有地址,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其中,所述后续操作用于指示待处理UE使用如附着反馈信息中所包含的承载。例如,以LTE EPS为例,其后续操作包括如图2所示的AS18至AS22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当本发明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中时,其具体实施的后续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来确定如何实现该部分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私有地址为私有IP地址。
优选地,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基站还包括第七判断装置(图未示)、第一转换装置(图未示)、第八判断装置(图未示)和第二转换装置(图未示)。
接着,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时,第七判断装置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具体地,第七判断装置根据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和/或所述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在自身包含的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关系中查询,当获得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查询项时,第七判断装置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否则,第七判断装置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接着,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第一转换装置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中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并传输该转换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私有地址和所述PDN地址各自均包含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确定替换上行链路数据中的地址信息的方式。例如,可采用基于RFC 3022中明确的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将需要传输的G-PDU数据的私有IP替换为公有的PDN地址,并通过基站自身与SGW以及PGW之间共享的GTP-U隧道来传输该分组数据。其中,所述G-PDU定义来自3GPP TS 29.281。
接着,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第八判断装置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具体地,第八判断装置根据待处理UE的PDN地址和/或所述待处理UE的设备标识信息,在自身包含的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关系中查询,当获得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查询项时,第八判断装置确定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否则,第八判断装置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接着,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第二转换装置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中包含的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并传输该替换后的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确定替换下行链路数据中的地址信息的方式。例如,基站接收来自GTP-U隧道的分组数据,并基于RFC 3022中明确的NAPT逻辑,将需要传输的T-PDU数据的共有PDN地址替换为私有IP,并通过基站与相应的UE之间的空中接口将该分组数据发送给该UE。其中,所述T-PDU定义来自3GPP TS 29.28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8,其中,图5示意出了一种基于3GPPTS 23.401的用户设备的去附着过程,该去附着过程中包含了删除承载的操作;图8示意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MME。根据图8所示的用于删除一待处理UE的承载的MME还包括第三判断装置105,第四判断装置106,第三设置装置107。
在删除一待处理UE的承载的过程中,第三判断装置105根据收到的承载释放指示,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使用该待删除的承载的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待处理UE使用的承载相对应。
其中,所述承载释放指示用于触发MME执行删除操作。优选地,所述承载释放指示可由不同设备发起。
以图5所示流程为例,在DS1中,由基站向MME发送该承载释放指示,以删除承载。
优选地,当所述承载释放指示来自基站时,所述承载释放指示中可包含待处理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或待删除的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
具体地,第三判断装置105根据所述承载释放指示中所包含的待处理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并当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或者,第三判断装置105根据所述待删除承载的承载属性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于该承载属性信息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并当存在组承载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优选地,当第三判断装置105确定该待处理UE不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执行现有的删除承载的流程。以LTE EPS为例,通过执行如图5所示的DS2至DS6,以及DS8,DS9的信令传输操作,以删除该待处理UE的承载。
接着,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第四判断装置106判断该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是否为1。
接着,当计数信息不为1时,第三设置装置107将该计数信息减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其中,第三判断装置105获得待处理用户设备的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1和组标识信息G_id1,MME包含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如下表7所示:
表7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2
G_id2 eNB_add2 Info_2 1
则第三判断装置105确定该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1对应于组标识信息为G_id1的共享承载组,并且,第四判断装置106根据表7确定该共享承载组G_id1的计数信息2不为1。则第三设置装置107将该计数信息减1,以获得该共享承载组新的计数信息1。
根据本实施例的删除承载过程,对于属于一共享承载组中的UE,若该UE不为该共享承载组中最后一个UE,则意味着当前还有其他UE正在使用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故MME无需执行删除操作,而仅需将该共享承载组中的计数信息减去1即可。
将本发明应用于LTE EPS系统为例,则此时无需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DS2至DS6,DS8,和DS9这几个部分的信令传输操作。从而节约了该部分操作所需消耗的网络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MME还包括第四发送装置(图未示)和删除装置(图未示)。
当计数信息为1时,第四发送装置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该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
其中,所述第四发送装置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Delete Bearer Command)的操作与现有通信系统中的操作相同。例如,以LTE EPS为例,则该操作对应于图5所示的DS2。
接着,当MME接收到承载删除响应时,删除装置删除与该共享承载组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
优选地,所述承载删除响应来自SGW。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第三判断装置105获得的待处理用户设备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UE_id3和组标识信息G_id2,MME包含如表7所示的两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且第四判断装置106确定与待处理用户设备UE_id3对应的共享承载组G_id2的计数信息为1,则第四发送装置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该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接着,当删除装置接收到来自SGW的承载删除响应时,删除共享承载组G_id2的组承载信息,则此时MME仅包含如下表8所示的一项组承载信息。
表8
组标识信息 基站地址信息 承载属性信息 计数信息
G_id1 eNB_add1 Info_1 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当一待处理UE属于MME中的一共享承载组,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不变时,根据本实施例的MME还包括交换装置(图未示),第五判断装置(图未示)、采用装置(图未示)、第一重用装置(图未示)、第二重用装置(图未示)和创建装置(图未示)。
交换装置与所述原始MME交换各自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具体地,交换装置通过现有的信令传输,例如上下文请求/反馈(Contextrequest/response)等方式来与原始MME交换各自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第五判断装置基于自身所属MME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以及所述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是否被共享,以及,所述MME中是否存在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
其中,第五判断装置待处理UE是否属于该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并当属于一个共享承载组时,根据原始MME中该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来判断该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原始MME是否被共享。
例如,当所述待处理UE组属于原始MME中的一个共享承载组,且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大于1,则第五判断装置判断该承载在原始MME中被共享;否则,第五判断装置判断该承载在原始MME中未被共享。
其中,第五判断装置判断是否存在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的方式与前述第二判断装置102中所述的方法相同或相似,不再赘述。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并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该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采用装置采用所述原始MME中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上下文作为该待处理UE的承载。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但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第一重用装置通知所述原始MME删除其对应的该待处理UE的承载,以重用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作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在重用承载时需要改变的一些参数信息,如改变用户位置(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信息元素(IE,InformationIE)、用户设备时区要素(UE Time Zone IE)、用户闭合用户组信息IE(User CSGInformation IE)等参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在此不再赘述。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但当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第二重用装置重用该共享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优选地,所述原始MME中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仍然被保留。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创建装置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优选地,所述原始MME中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仍然被保留。
其中,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发生变化时,执行如前述参照图2和图7所示实施例的步骤,来为所述待处理UE在所述MME上创建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对于创建承载、删除承载,以及在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时的承载变更过程的改进,可应用于不同的操作阶段,例如,仍然以LTEEPS为例,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删除承载与承载变更过程也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附着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对于每个共享承载组,无论该组中包含多少个UE,都只需执行一次创建或者删除操作,而无需在每个UE的附着过程中或者去附着过程中分别执行一次创建和删除操作,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网络中的信令传输,极大的减轻了网络负荷,节约了网络资源。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于不属于共享承载组的UE仍然采用现有的操作,从而使得该方案能够较好的兼容现有技术,因此在其实施上非常便利。
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功能或步骤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中设置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MME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组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与各个共享承载组分别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以及使用该承载的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的计数信息,所述共享承载组包括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UE,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创建承载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的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属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
b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是否存在与该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c当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将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d基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所述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信息,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所述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步骤b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不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向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来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当接收来自所述SGW的、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反馈的承载创建响应时,由所述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将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获得所述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
-基于所述组承载信息向所创建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以供所述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所创建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删除一待处理UE的承载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承载释放指示,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使用待删除的承载的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待处理UE使用的承载相对应;
-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所述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是否为1;
-当计数信息不为1时,将所述计数信息减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计数信息为1时,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所述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
-当接收到承载删除响应时,删除与所述共享承载组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所述MME中的一共享承载组,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不变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与所述原始MME交换各自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基于所述MME自身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以及所述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是否被共享,以及,所述MME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并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采用所述原始MME中的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上下文作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但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通知所述原始MME删除其对应的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重用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作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但当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重用所述共享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6.一种在基站中用于辅助设置承载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的设备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所述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UE所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所述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接收到来自MME的、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判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时,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根据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中所述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替换为所述待处理UE的PDN地址,并传输转换后的所述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根据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中包含的所述待处理UE的PDN地址替换为所述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并传输所述替换后的下行链路数据。
8.一种设置承载的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其中,所述MME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组承载信息用于指示与各个共享承载组分别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以及使用所述承载的用户设备的计数信息,所述共享承载组包括共享承载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其中,所述MME包括:
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在创建承载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的待处理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HSS中包含一个或多个UE的标识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标识相关信息包括所述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包括所述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UE所属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
第二判断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共享承载组中的任一共享承载组对应的可用承载;
第一设置装置,用于当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将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计数信息增加1;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组承载信息向与所述可用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以供所述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可用承载;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UE的设备映射信息,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一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所述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ME,其中,所述MME还包括: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当不存在所述可用承载时,向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来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第二设置装置,用于当接收来自所述SGW的、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反馈的承载创建响应时,由所述承载创建响应中获取所创建承载的承载相关信息,将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计数信息设为1,以获得所述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
第三发送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组承载信息向所创建承载对应的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以供所述基站指示所述待处理UE使用所述所创建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MME,其中,在删除一待处理UE的承载的过程中,所述MME还包括:
第三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承载释放指示,判断所述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使用待删除的承载的共享承载组,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待处理UE使用的承载相对应;
第四判断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判断所述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中的计数信息是否为1;
第三设置装置,用于当计数信息不为1时,所述计数信息减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ME,其中,所述MME还包括:
第四发送装置,用于当计数信息为1时,向SGW发送承载删除命令,以删除所述待处理UE所属的共享承载组所使用的承载;
删除装置,用于当接收到承载删除响应时,删除与所述共享承载组相对应的组承载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ME,其中,所述待处理UE属于所述MME中的一共享承载组,在所述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所使用的SGW不变时,所述MME还包括:
交换装置,用于与所述原始MME交换各自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分别对应承载相关信息和/或组承载信息
第五判断装置,用于在一待处理UE的跟踪区更新过程中,当待处理UE由原始MME转移至所述MME的过程中所使用的SGW不变时,基于自身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以及所述原始MME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承载组的组承载信息,来判断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是否被共享,以及,所述MME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
采用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并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采用所述原始MME中的与所述待处理UE对应的承载上下文作为该待处理UE的承载;
第一重用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未被共享,但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通知所述原始MME删除其对应的该待处理UE的承载,且重用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作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第二重用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但当所述MME中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重用该共享承载组所对应的承载为所述待处理UE的承载;
创建装置,用于当所述待处理UE所使用的承载在所述原始MME中被共享,且所述MME中不存在与所述共享承载组对应的承载时,为所述待处理UE创建承载。
13.一种用于辅助设置承载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的设备映射信息,其中,所述设备映射信息包括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和相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其中,各个UE的第二标识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或者,该UE的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该UE所用承载对应的共享承载组的组标识信息;各个UE的地址相关信息分别包括该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地址,或者,包括该UE的PDN地址以及相应的私有地址;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六判断装置,用于在创建一待处理UE的承载过程中,当接收到来自MME的、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附着反馈信息时,判断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是否包含组标识信息;
分配装置,用于当所述附着反馈信息包含组标识信息时,给所述待处理UE分配一个私有地址,来替换所述附着反馈信息中包含的PDN地址,并生成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设备映射信息,以基于替换后的所述附着反馈信息来执行后续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七判断装置,用于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时,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第一转换装置,用于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中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并传输该转换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八判断装置,用于在传输与一待处理UE对应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判断该待处理UE是否属于一共享承载组;
第二转换装置,用于当该待处理UE属于一共享承载组时,根据与该待处理UE对应的地址相关信息,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中包含的该待处理UE的PDN地址替换为该待处理UE的私有地址,并传输该替换后的下行链路数据。
CN201310464636.7A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04519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4636.7A CN10451959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4636.7A CN10451959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597A CN104519597A (zh) 2015-04-15
CN104519597B true CN104519597B (zh) 2018-10-30

Family

ID=5279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4636.7A Active CN10451959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9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916B (zh) * 2017-05-05 2020-08-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07B (zh) * 2017-12-2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805B (zh) * 2007-08-28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承载共享ambr的控制方法
CN102075872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承载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及通信系统
CN102076028B (zh) * 2009-11-23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用承载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核心网络侧设备
US9392576B2 (en) * 2010-12-29 2016-07-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tranporting a plurality of media streams over a shared MBMS bearer in a 3GPP complia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597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35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ging off-line state terminals
EP2768251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mobile terminal
US90661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network resources
US8811317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local access and system thereof
CN103856927B (zh)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17075757A1 (zh) 选择网络功能服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70125127A (ko)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통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CN103428731B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服务网关
CN10254765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871904B1 (en) Ue configurat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ximity awareness
CN111277720B (zh) 一种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88538B (zh) 一种专用网络选择方法、终端、接入网节点及核心网节点
CN11231238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796188A (zh) 下行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11922B (zh) M2m业务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用户签约数据存储器
JP641488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短文メッセージを効率的に伝達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868036A (zh) 一种控制ue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GB2497073A (en) A virtual mobility manager stores context information for an offlin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4519597B (zh) 一种用于设置承载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980912B (zh) ProSe临时标识的通知与更新方法和装置
US11147113B2 (en)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WO2016191951A1 (zh) 近距离业务的通信路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79479A (zh) 一种确定用户标识和通知参数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918247A (zh) 一种业务发现及鉴权的方法、设备、终端和系统
KR101598598B1 (ko) 지능적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통합 기지국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