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8512B -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8512B
CN104518512B CN201410811913.1A CN201410811913A CN104518512B CN 104518512 B CN104518512 B CN 104518512B CN 201410811913 A CN201410811913 A CN 201410811913A CN 104518512 B CN104518512 B CN 104518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y
high anti
criterion
controlled high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19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8512A (zh
Inventor
郑彬
马其燕
李仲青
班连庚
项祖涛
周佩朋
盖振宇
张松
刘洋
刘红恩
史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8119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8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8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8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并分析其电气特征;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发出联动调节信号;对可控高抗容量进行调节,并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本发明进一步缩短可控高抗在电磁暂态过程中的容量调节时间,发挥其对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线路转移过电压的限制作用,并可同等实现对区内故障下快速调节可控高抗容量来限制线路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分闸操作过电压等电磁暂态问题的功能要求,拓展可控高抗的功能场景,提升其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典型的三端750kV输电系统的简化接线示意图。图中甲站—乙站及乙站—丙站均为750kV双回输电线路。乙站—丙站线路全长均为278km,其中I线乙站侧装设一组容量为300Mvar的可控高抗,I线丙站侧及II线两侧各装设一组容量为300Mvar的固定高抗,各高抗的中性点小电抗阻值均为700Ω。
可控高抗是解决限制过电压和无功调相调压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控高抗在运行期间,无功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实现调节,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电压,同时它能在线路故障后短时间内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可以对故障引起的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故障清除分闸操作过电压、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及工频过电压起到限制作用。
可控高抗装设在线路上时,线路重载运行时,可控高抗一般运行在低容量状态,以减小线路感性无功,提升线路电压水平;线路轻载运行时,可控高抗一般运行在高容量或满容量状态,以增加线路感性无功,降低线路电压水平。在线路重载或轻载方式下,可控高抗容量在较低档位时,若线路发生故障,其在线路发生故障后的容量控制方式或控制策略将对线路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等电磁暂态问题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线路断路器跳闸清除故障后,由于线路感性无功补偿缺额大,若不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线路分闸操作过电压水平较高;线路可控高抗的中性点小电抗一般均按照其最大感性容量来配置,因此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其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水平也较高,需要将可控高抗容量尽快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来加以限制。
目前国内外用于装设在线路上的可控高抗主要采用高阻抗变压器式和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两种类型,前者为分级调节方式,后者为连续平滑调节方式。其结构简化接线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图2所示为高阻抗变压器式可控高抗,其结构类似一组双绕组变压器,其容量分为4级,通过在变压器副边绕组接入3组辅助电抗器并引出3组抽头,通过晶闸管和低压断路器接入0~3组电抗器,可改变其与原边绕组的并联电感值,进而分4级调节高抗容量,实现对感性无功功率的控制。该可控高抗的响应速度较快,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及自身功率损耗均较小。正常方式下,通过晶闸管阀组的导通/关断并配合低压断路器合闸/分闸操作,实现对容量的稳态调节;线路发生故障时,由线路保护信号联动可控高抗导通晶闸管阀组并同时合上低压断路器,将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至最大。
图3所示为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可控高抗,其结构类似三绕组变压器,变压器高压绕组和控制绕组为Y型接线,而补偿绕组为Δ型接线;控制绕组连接有晶闸管阀组和旁路开关,补偿绕组连接有五次和七次谐波滤波器。晶闸管阀组采用6脉动方式,通过改变晶闸管阀的触发角,实现输出容量的平滑调节。当TCT式可控高抗的控制绕组侧的晶闸管投入运行时,通过接入补偿绕组侧的滤波支路,可以有效降低网侧绕组中的谐波电流分量。正常方式下,通过晶闸管阀组调节触发角实现对容量的稳态调节;线路发生故障时,由线路保护信号联动可控高抗调节晶闸管阀组,并同时合上低压断路器,将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至最大。
如图1所示,对于可控高抗而言,根据其装设位置将线路故障分为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两大类,定义如下:
(1)区内故障:发生在可控高抗装设线路两侧断路器之间的故障;
(2)区外故障:发生在可控高抗装设线路两侧断路器之外的故障。
针对以上两种类型故障,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出的电磁暂态控制策略如下:
(1)对于区内故障,针对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等电磁暂态问题,目前国内外多个超高压可控高抗工程对于高抗容量采取的电磁暂态调节策略如下: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两侧线路保护检测到故障后,给本站故障相断路器发跳闸信号的同时,给本站线路三相可控高抗发联动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信号,即线路两侧可控高抗根据本站线路保护信号动作调节容量。
(2)对于区外故障,目前国内外研究提出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策略如下:线路发生区外单相永久或多相故障时,线路保护检测到故障后,给本站故障相断路器发跳闸信号的同时,经远方通信通道,将线路保护信号发给邻近线路装设的可控高抗,联动调节其至最大感性容量,即可控高抗根据邻近线路的线路保护信号动作调节容量。
高阻抗变压器式可控高抗在发生线路故障时的电磁暂态调节策略如下:(1)区内故障,从发生故障时刻开始,至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状态,由晶闸管阀组导通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30ms,由低压断路器合闸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60ms,即区内故障下可控高抗调节时间约为故障后30~60ms;(2)区外故障,从发生时刻开始,由晶闸管阀组导通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80ms,由低压断路器合闸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110ms,即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调节时间约为故障后80~110ms。
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可控高抗在发生线路故障时的电磁暂态调节策略如下:调节时间如下:(1)区内故障,从发生故障时刻开始,至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状态,由晶闸管阀组调节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30~35ms,由旁路开关合闸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60~70ms,即区内故障下可控高抗调节时间约为故障后30~70ms;(2)区外故障,从发生时刻开始,由晶闸管阀组导通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80~85ms,由旁路开关合闸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110~120ms,即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调节时间约为故障后80~120ms。
可以看出,按照现有技术方案,线路发生故障时,两种类型可控高抗的电磁暂态控制策略及容量调节时间基本一致,可用图4、图5表示。
线路发生故障时,断路器跳闸时间一般为故障后40~60ms,而断路器最大分闸操作过电压一般出现在断路器跳闸后5~30ms,即故障后45~90ms;基于线路单相重合闸时间整定要求,潜供电流熄弧时间一般要求控制在0.5s以内,现场实测潜供电流燃弧时间一般不超过0.2s,因此可控高抗容量在故障后0.3s以内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即可满足要求。
采用现有技术方案时,发生可控高抗区内故障时,晶闸管阀组及旁路开关根据线路保护信号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30~70ms,区外故障下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则约为80~120ms,而线路断路器最大分闸操作过电压一般出现在断路器跳闸后5~30ms即故障后45~90ms,可见现有技术方案可以对区内故障下线路的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问题起到限制作用,也可对部分区内故障工况下的分闸操作过电压起到限制作用,但对区外故障时在可控高抗装设线路上的转移过电压无法起到限制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对邻近线路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起到限制作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进一步缩短可控高抗在电磁暂态过程中的容量调节时间,发挥其对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线路转移过电压的限制作用,并可同等实现对区内故障下快速调节可控高抗容量来限制线路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分闸操作过电压等电磁暂态问题的功能要求,拓展可控高抗的功能场景,提升其工程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并分析其电气特征;
步骤2: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发出联动调节信号;
步骤3:对可控高抗容量进行调节,并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变电站内测量系统采集线路电流,该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驱动信号;
步骤1-2:变电站内测量系统接入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
步骤1-3:分析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所述电气特征包括幅值、二次谐波、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所述基波分量包括零序分量和正序分量。
所述步骤2中,在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中设置由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和直流分量限值共4个单项判据构成的联合判据,按照该联合判据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装设可控高抗的线路或邻近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并给晶闸管阀组、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发送可控高抗容量联动调节信号。
4个单项判据分别定义为第一判据、第二判据、第三判据以及第四判据,按照如下逻辑关系构成联合判据:
第一判据和第二判据构成逻辑或,然后再和第三判据、第四判据构成逻辑与;
四个单项判据分别为:
(1)第一判据为相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基波分量,与前一采样值相比的变化量≥1.5倍;
(2)第二判据为零序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之比≥15%;
(3)第三判据为二次谐波制动,需同时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二次谐波与基波分量之比≤15%,以及连续2个采样点即时间间隔30ms以内的二次谐波变化率≤0;
(4)第四判据为直流分量限值,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直流分量与基波分量之比≥30%。
所述步骤3中,可控高抗发出联动调节容量信号后,启动晶闸管阀组导通或调节触发角,并同步启动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合闸动作,将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以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驱动源,获取信号速度快,不需要经过远方通道,可将区外故障工况下可控高抗容量调节时间缩短至35ms,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明显缩短,并因超前于最大转移过电压出现时间而可以对过电压起到限制作用。对于区内故障,本发明技术方案下可控高抗容量的调节时间为故障后35~75ms,与现有技术方案相当,可以满足限制可控高抗装设线路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以及部分工况下分闸操作过电压的抑制要求。并且,该方法通过设置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直流分量限值等四项判据,在确保实现在区外或区内故障下快速调节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的前提下,还可以避免潮流转移、高阻抗接地或合空变励磁涌流等造成的误动作。反映出本发明兼具快速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典型三端750kV输电系统的简化接线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高阻抗变压器式可控高抗简化接线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6脉动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可控高抗简化接线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区内故障下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过程及动作时间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容量的调节过程及动作时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内/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过程及动作时间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CT式可控高抗不调节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故障后75ms调节TCT式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故障后35ms调节TCT式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CT式可控高抗不调节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故障后75ms调节TCT式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路故障后35ms调节TCT式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以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并联电抗器容量的驱动源,能够确保在发生区内和区外故障时可以将可控高抗快速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从而对可控高抗装设线路的潜供电流、过电压等电磁暂态问题起到有效限制作用。与目前采取的依靠线路保护信号联动调节可控并联电抗器容量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区外故障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容量调节速度;并且该方法通过设置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直流分量限值等四项判据,可以避免潮流转移、高阻抗接地或合空变励磁涌流等造成的误动作,兼具快速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并分析其电气特征;
步骤2: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发出联动调节信号;
步骤3:对可控高抗容量进行调节,并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变电站内测量系统采集线路电流,该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驱动信号;
步骤1-2:变电站内测量系统接入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
步骤1-3:分析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所述电气特征包括幅值、二次谐波、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所述基波分量包括零序分量和正序分量。
所述步骤2中,在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中设置由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和直流分量限值共4个单项判据构成的联合判据,按照该联合判据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装设可控高抗的线路或邻近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并给晶闸管阀组、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发送可控高抗容量联动调节信号。
4个单项判据分别定义为第一判据、第二判据、第三判据以及第四判据,按照如下逻辑关系构成联合判据:
第一判据和第二判据构成逻辑或,然后再和第三判据、第四判据构成逻辑与;即:
“第一判据or第二判据”and“第三判据”and“第四判据”。
四个单项判据分别为:
(1)第一判据为相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基波分量,与前一采样值相比的变化量≥1.5倍;
(2)第二判据为零序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之比≥15%;
(3)第三判据为二次谐波制动,需同时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二次谐波与基波分量之比≤15%,以及连续2个采样点即时间间隔30ms以内的二次谐波变化率≤0;
(4)第四判据为直流分量限值,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直流分量与基波分量之比≥30%。
单项判据具体见表1:
表1
所述步骤3中,可控高抗发出联动调节容量信号后,启动晶闸管阀组导通或调节触发角,并同步启动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合闸动作,将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区内和区外故障下,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过程调节时间一致,具体如下:从发生故障时刻开始,至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状态,由晶闸管阀组动作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35~40ms,由旁路开关合闸来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时间约为65~75ms,即区内或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调节时间约为故障后35~75ms。本发明提出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过程及动作时间如下图6所示。
可见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采取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时,区内故障下,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时间基本一致,区外故障下,可控高抗容量调节时间则相比缩短约45ms。
下面分别针对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区内和区外故障时的典型电磁暂态问题,介绍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可控高抗容量电磁暂态调节方法起到的限制效果。
(1)区内故障:潜供电流问题
基于图1所示的典型三端750k输电系统,以TCT式可控高抗为例,对乙站—丙站I线乙站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潜供电流进行仿真计算,乙站侧可控高抗额定容量调节范围为容性48Mvar~感性300Mvar,计算中初始容量为容性48Mvar。计算中对比分析了乙站侧可控高抗在故障后不调节容量、采取现有技术方案即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以及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即故障后3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三种工况对潜供电流暂态过程的影响,结果如图7~图12所示,图中横坐标均为时间,单位为ms。
图7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可控高抗不调节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8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9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1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10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可控高抗不调节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11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图12所示为TCT式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条件下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200~300ms时间内的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波形。
由图7~图12可知,与不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相比,采取故障后调节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可以对潜供电流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调节时间为35ms即本发明技术方案和75ms即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其在断路器跳闸后约200ms后的潜供电流幅值基本相当,并且均存在周期过零点,潜供电流均可过零点灭弧,满足常用的0.6s及以上单相重合闸时间要求。即采取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装设线路的潜供电流问题。
(2)区内故障:单相接地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问题
基于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所用边界条件,对乙站—丙站I线丙站侧发生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后三相跳闸甩负荷时分闸的操作过电压进行仿真计算,乙站侧可控高抗初始容量为容性48Mvar。计算中对比分析了乙站侧可控高抗在故障后不调节容量、采取现有技术方案即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以及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即故障后3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三种工况对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的影响。
由计算结果可知,与不调节可控高抗容量时的最大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为909.3kV即1.39p.u.相比,其中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即故障后35ms内将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措施可将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降至892kV即1.36p.u.,可见可以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而调节时间为故障后75ms即现有技术方案则无法起到限制过电压的作用,这是由于最大甩负荷分闸过电压出现在断路器跳闸后约5ms即故障后约55ms。因此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当可控高抗靠晶闸管阀组导通或调节触发角来实现容量调节时,其调节时间为故障后35ms,超前于最大过电压出现时间,因此可以对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3)区外故障:接地故障清除转移操作过电压问题
基于潜供电流仿真计算所用边界条件,对甲站—乙站一回线路甲站侧发生三相接地后线路三相跳闸清除故障,在乙站—丙站线路产生的转移操作过电压进行仿真计算,乙站侧可控高抗初始容量为容性48Mvar。计算中对比分析了乙站侧可控高抗在故障后不调节容量、采取现有技术方案即故障后7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以及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即故障后35ms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三种工况对接地故障清除转移操作过电压的影响。
由计算结果可知,与不调节可控高抗容量时的最大甩负荷分闸操作过电压为930.3kV即1.43p.u.,相比,采取故障后调节可控高抗至最大感性容量可以对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调节时间为35ms即本发明技术方案时,在乙站—丙站线路产生的最大转移操作过电压为907.7kV即1.39p.u.;调节时间为75ms即现有技术方案时,在乙站—丙站线路产生的最大转移操作过电压为910.6kV即1.40p.u.。这是由于甲站—乙站线路甲站侧发生单相永久故障后三相跳闸时,在乙站—丙站线路上产生的最大转移过电压出现在断路器跳闸后约24ms即故障后约74ms。因此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当可控高抗靠晶闸管阀组导通或调节触发角来实现容量调节时,其调节时间为故障后35ms,超前于最大过电压出现时间,因此可以对故障清除转移操作过电压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综合以上,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电磁暂态调节方法,可以实现对线路区内故障时的潜供电流、甩负荷分闸过电压及区外故障时的转移过电压起到限制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以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驱动源,不区分可控高抗线路的区内或区内故障,与目前采取的依靠故障后的线路保护信号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差别,尤其对于区外故障,本发明提出不需要经过远方通道传输可控高抗容量调节信号,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可以显著该工况下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速度,有助于限制可控高抗线路上的过电压。
本发明对可控高抗装设线路的线路电流设置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直流分量限值等四项判据,可以实现准确辨识可控高抗装设线路发生区外或区内故障的工况,然后快速启动可控高抗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并可避免线路潮流转移、近区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或高阻抗接地等工况对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造成误动或拒动的情况。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装设可控高抗线路的线路电流,并分析其电气特征;
步骤2: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发出联动调节信号;
步骤3:对可控高抗容量进行调节,并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变电站内测量系统采集线路电流,该线路电流作为联动调节可控高抗容量的驱动信号;
步骤1-2:变电站内测量系统接入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
步骤1-3:分析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所述电气特征包括幅值、二次谐波、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所述基波分量包括零序分量和正序分量;
所述步骤2中,在可控高抗的控制保护装置中设置由相电流突变量、零序电流突变量、二次谐波制动和直流分量限值共4个单项判据构成的联合判据,按照该联合判据对线路电流的电气特征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装设可控高抗的线路或邻近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并给晶闸管阀组、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发送可控高抗容量联动调节信号;
4个单项判据分别定义为第一判据、第二判据、第三判据以及第四判据,按照如下逻辑关系构成联合判据:
第一判据和第二判据构成逻辑或,然后再和第三判据、第四判据构成逻辑与;
四个单项判据分别为:
(1)第一判据为相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基波分量,与前一采样值相比的变化量≥1.5倍;
(2)第二判据为零序电流突变量,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之比≥15%;
(3)第三判据为二次谐波制动,需同时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二次谐波与基波分量之比≤15%,以及连续2个采样点即时间间隔30ms以内的二次谐波变化率≤0;
(4)第四判据为直流分量限值,需满足任一相线路电流的直流分量与基波分量之比≥30%;
所述步骤3中,可控高抗发出联动调节容量信号后,启动晶闸管阀组导通或调节触发角,并同步启动低压断路器或旁路开关合闸动作,将可控高抗的容量调节至最大感性容量。
CN201410811913.1A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Active CN104518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913.1A CN104518512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913.1A CN104518512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512A CN104518512A (zh) 2015-04-15
CN104518512B true CN104518512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79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1913.1A Active CN104518512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8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908B (zh) * 2019-06-13 2022-03-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阻抗变压器的零序过流保护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262233B (zh) * 2020-03-12 2022-08-16 四川旭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541A (zh) * 2008-03-10 2008-11-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励磁设备
CN101699737A (zh) * 2009-10-30 2010-04-28 重庆大学 基于可控电抗器的线路串联电压控制装置
CN102130458A (zh) * 2011-03-02 2011-07-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特高压柔性并联电抗器
CN103259259A (zh) * 2012-11-14 2013-08-21 陕西省电力公司规划评审中心 一种抑制750kV多FACTS线路电磁暂态问题的高抗配置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541A (zh) * 2008-03-10 2008-11-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励磁设备
CN101699737A (zh) * 2009-10-30 2010-04-28 重庆大学 基于可控电抗器的线路串联电压控制装置
CN102130458A (zh) * 2011-03-02 2011-07-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特高压柔性并联电抗器
CN103259259A (zh) * 2012-11-14 2013-08-21 陕西省电力公司规划评审中心 一种抑制750kV多FACTS线路电磁暂态问题的高抗配置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750kV磁控式可控高抗谐波特性仿真与实测分析;周佩朋等;《电网技术》;20140430;第38卷(第4期);正文第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512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226B (zh) 智能变电站站域差动保护方法
CN105610147A (zh) 一种基于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方法
CN102222889B (zh) 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的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87727A (zh) 一种用于超/特高压线路的可控移相器及其操作方法
Jovcic et al. Theoretical aspects of fault isolation on high-power direct current lines using resonant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converters
CN111769530A (zh)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柔性直流输电故障电流协同抑制方法
CN106329509B (zh) 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保护系统
CN104518512B (zh) 一种基于线路电流的可控高抗容量的电磁暂态调节方法
CN103928918A (zh) 一种变压型高压直流断路器短路故障的切除系统及方法
CN102074962B (zh) 复合开关型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
CN103545836A (zh) 一种电容换相换流器逆变侧系统
CN105896496A (zh) 一种采用磁控快速断路器的多级差保护配电自动化设备
Fujii et al. 450MVA GCT-STATCOM for stability improvement and over-voltage suppression
CN102074961B (zh) 采用串联公共电抗器配置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
CN104749453B (zh) 降低外网单相接地故障对用户电压暂降影响的方法
CN102780215B (zh) 一种矿用低压电网容性电流自动补偿装置
CN202353224U (zh) 低压相控投切电容器开关
CN202433466U (zh) 新型井下小电流接地监测装置
CN102237687B (zh) 多柱本体独立控制复合开关型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
CN111211544B (zh) 一种阀侧主设备配置和变压器接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98782U (zh) 相控式消弧线圈
CN108152721B (zh) 半波长输电线路沿线高速接地开关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2074958B (zh) 采用阀支路并联型配置的晶闸管阀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
Page Analysis in circuit breake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high-voltage dc networks
CN217848948U (zh)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柔性熄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IC 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505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Bin

Inventor after: Liu Hongen

Inventor after: Shi Mingming

Inventor after: Ma Qiyan

Inventor after: Li Zhongqing

Inventor after: Ban Liangeng

Inventor after: Xiang Zutao

Inventor after: Zhou Peipeng

Inventor after: Gai Zhenyu

Inventor after: Zhang Song

Inventor after: Liu Ya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Bin

Inventor before: Ma Qiyan

Inventor before: Zhou Peipeng

Inventor before: Li Zhongqing

Inventor before: Ban Liangeng

Inventor before: Xiang Zu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ENG BIN MA QIYAN ZHOU PEIPENG LI ZHONGQING BAN LIANGENG XIANG ZUTAO TO: ZHENG BIN MA QIYAN LI ZHONGQING BAN LIANGENG XIANG ZUTAO ZHOU PEIPENG GAI ZHENYU ZHANG SONG LIU YANG LIU HONGEN SHI MING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07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