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9535B -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9535B
CN104509535B CN201410828163.9A CN201410828163A CN104509535B CN 104509535 B CN104509535 B CN 104509535B CN 201410828163 A CN201410828163 A CN 201410828163A CN 104509535 B CN104509535 B CN 104509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ocyclam
pymetrozine
pesticidal combination
effective ingredient
com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81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9535A (zh
Inventor
许网保
虞国新
魏明阳
臧伟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R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R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R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R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281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9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9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9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其中杀虫环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50:1~3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飞虱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在保持原有的防效的基础上不仅扩大了杀虫谱,而且能延缓害虫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还具有增效作用。吡蚜酮的价格高于杀虫环,本发明将杀虫环与少量吡蚜酮复配,扩大了杀虫谱,减少了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escription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含有杀虫环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剂进行科学复配,用以扩大杀虫谱得到广泛运用。如用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与毒死蜱或三唑磷、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异丙威等复配的农药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吡虫啉的抗性增长很快,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防治效果不断下降,亩用药量显著增加,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特别是吡虫啉不但有高抗性,而且还对自然界中传播花粉的蜂群毒杀严重,因此阻断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链条,给自然生态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吡虫啉能否能继续使用,在农业管理部门和农药生产部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表公告称,将重新设定吡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农药的毒性判定标准。加拿大虫害防治管理机构(PMRA)将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环境风险进行重新评审。美国环保署早在2009年就开始公开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进行复审。巴西环保署(IBAMA)也将重新评估杀虫剂吡虫啉对环境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或延缓害虫抗药问题,提供一种杀虫谱广又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其中杀虫环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50:1~30。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杀虫环及吡蚜酮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施用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例如杀虫环和吡蚜酮二者的重量比为1~50:1、1~50:1~20、1~50:1~10、1~30:1~30、5~30:1等,在一些优选方案中,二者的重量比可以为50:1、45:1、40:1、35:1、30:1、29:1、28:1、27:1、26:1、25:1、24:1、23:1、22:1、21: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1:1、1:5、1:10、1:20、1:30等。
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的质量含量为1~99%,优选5~90%,进一步优选20~80%。
本组合物可以杀虫环和吡蚜酮为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或剌吸式口器害虫对农作物虫害方面,特别是应用于防治二化螟或稻飞虱对农作物虫害方面。
杀虫环为沙蚕毒素仿生农药,为选择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被植物吸收后能向顶端组织传导。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持效期为7~14天,也可防治寄生线虫,如水稻白尖线虫,对一些作物的锈病和白穗病也有一定防效。能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水稻蓟马、叶蝉、稻瘿蚊、飞虱、桃蚜、苹果蚜、苹果红蜘蛛、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蔬菜害虫等。适用于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吡蚜酮的防治范围为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适用于蔬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等作物。
综上所述,这两种药剂都是安全、高效、环保型农药。但是两者单独使用时各有优缺点,如杀虫环对鳞翅目害虫如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好,对稻飞虱等剌吸式口器害虫效果差,而吡蚜酮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但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差。
利用杀虫环与吡蚜酮为有效成份,按照本发明所表述的不同配比,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农药剂型加工用农药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农药剂型加工的方法,可以加工成各种农药剂型。
本发明的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杀虫范围广;2、持效期长;3、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4、使用复合制剂,两种杀虫剂的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杀虫效果,同时可扩大杀虫谱,减少用药次数,减轻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
为了确认杀虫环与吡蚜酮混配,是具有增效作用、相加作用还是拮抗作用,我们首先对杀虫环和吡蚜酮进行了配方筛选研究,将室内生测的对象定为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二化螟和稻飞虱。
实施例1:杀虫环与吡蚜酮不同重量份比例混配对水稻二化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用药采用95%吡蚜酮原药和90%杀虫环原药,使用丙酮将原药溶解,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备用,所使用的吡蚜酮原药、杀虫环原药由本公司自行生产,溶剂及农药助剂均为从市场采购。
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1.0μL。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二化螟3龄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二化螟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表1 杀虫环与吡蚜酮不同重量份比例混配对水稻二化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种类 重量配比 LC50值(mg/L) 增效系数(CTC)
杀虫环 —— 306.1207 ——
吡蚜酮 —— 556.4443 ——
杀虫环∶吡蚜酮 50∶1 275.9852 129.85
杀虫环∶吡蚜酮 30∶1 61.3245 562.43
杀虫环∶吡蚜酮 15∶1 66.8297 590.99
杀虫环∶吡蚜酮 5∶1 64.5102 557.26
杀虫环∶吡蚜酮 1∶1 435.7846 125.14
杀虫环∶吡蚜酮 1∶5 465.6544 117.54
杀虫环∶吡蚜酮 1∶15 498.5675 114.84
杀虫环∶吡蚜酮 1∶30 512.4832 112.37
杀虫环∶吡蚜酮 1∶50 528.3672 108.45
从表1看出,杀虫环和吡蚜酮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二化螟2龄幼虫增有增效作用,当两者混配比例在5∶1到30∶1时,均具有超高的增效作用,其中杀虫环∶吡蚜酮为15∶1的CTC值达到了590.99。
实施例2;杀虫环与吡蚜酮不同重量份比例混配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药剂对水稻稻飞虱2龄成虫的室内毒力采用浸渍法。
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溶液将各药剂母液分别稀释成等比梯度4~6个系列质量浓度。以含有0.1%吐温80和0.1%丙酮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将试虫放入已用滤纸折好的漏斗中,用移液枪取如上药液3mL至漏斗内,使试虫在药液中保持30秒,取出后放于滤纸上吸去多余的药液,将试虫转入玻璃养虫管(直径1.8cm,高8cm)中放入适量含水量(约为18%)的湿土及新鲜的水稻叶片,塞上胶塞以防止该虫逃逸。5天后调查试虫死亡情况,死亡标准为熟练技术人员用毛笔轻触虫体,不动,或不能正常爬动者计为死亡。
表2 杀虫环与吡蚜酮不同重量份比例混配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种类 重量配比 LC50值(mg/L) 增效系数(CTC)
杀虫环 —— 11.3825 ——
吡蚜酮 —— 78.3152 ——
杀虫环∶吡蚜酮 50∶1 14.5222 118.87
杀虫环∶吡蚜酮 30∶1 6.7518 214.39
杀虫环∶吡蚜酮 15∶1 5.3125 299.50
杀虫环∶吡蚜酮 5∶1 4.8851 406.87
杀虫环∶吡蚜酮 1∶1 8.1234 327.86
杀虫环∶吡蚜酮 1∶5 10.2145 310.40
杀虫环∶吡蚜酮 1∶15 12.1872 235.37
杀虫环∶吡蚜酮 1∶30 15.7821 203.91
杀虫环∶吡蚜酮 1∶50 18.6523 163.12
从表2看出,杀虫环和吡蚜酮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稻飞虱3龄成虫增有增效作用,当两者比例在30∶1到1∶30之间,增效作用显著,其中杀虫环∶吡蚜酮为5∶1的CTC值达到了406.87,具有超高的增效作用。
综合上述两表的毒力测定结果数据,杀虫环和吡蚜酮不同比例混配,当两者比例为5∶1到30∶1时,对水稻二化螟的增效作用十分显著;当两者比例为30∶1到1∶30时,对水稻稻飞虱的增效作用也相当显著。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除虫效果,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农业使用成本,所以配方选择要对生产成本和防治效果综合考量。
为此我们选用以下几个配比进行了样品试制,并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所用杀虫环原药、吡蚜酮原药为本公司生产,所用农药助剂为外购。
以下具体制剂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制剂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3:30%杀虫环·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50%杀虫环·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20%杀虫环·吡蚜酮悬浮剂
实施例6:50%杀虫环·吡蚜酮可溶粉剂
实施例7:25%杀虫环·吡蚜酮悬浮剂
实施例8:80%杀虫环·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将杀虫环与吡蚜酮各种不同配比制得的以上六个实施例,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同时通过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0%杀虫环可溶粉剂的效果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试验地点为江苏省农科院试验地,时间为2014年8月18日,试验共八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9*5m2,所有小区的种植习惯均与当地的种植习惯相同。
调查标准为:按5点取样法,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25丛。于施药前和施药后第1、7、15天分别调查25丛水稻的二化螟幼虫及稻飞虱成虫的数量,做好详细记录,计算防治效果。具体数据(数据为三个重复的平均值)如下:
表3:杀虫环、吡蚜酮单剂以及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使用相同的有效成份剂量下,杀虫环和吡蚜酮不同配比复配后,对水稻二化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两种单剂,所有配方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当配方中杀虫环含量高时,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好,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一些,当配方中吡蚜酮含量高时,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一些,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这一结果也真实反映了这两个药剂的特性。从上表数据看出,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7天的防效要高于药后1天的防效,药后15天的防效也高于药后1天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单剂相比,复配制剂扩大了杀虫谱,延长了持效期,减少了用药次数,节省了用工,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了农民用药成本。

Claims (8)

1.一种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其中杀虫环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30:1。
2.一种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其中杀虫环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5~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的质量含量为5~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杀虫环和吡蚜酮的质量含量为2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杀虫环和吡蚜酮为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选自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或剌吸式口器害虫对农作物虫害方面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二化螟或稻飞虱对农作物虫害方面的应用。
CN201410828163.9A 2014-12-28 2014-12-28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Active CN104509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8163.9A CN104509535B (zh) 2014-12-28 2014-12-28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8163.9A CN104509535B (zh) 2014-12-28 2014-12-28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535A CN104509535A (zh) 2015-04-15
CN104509535B true CN104509535B (zh) 2016-11-30

Family

ID=5278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8163.9A Active CN104509535B (zh) 2014-12-28 2014-12-28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9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7440A (zh) * 2017-03-27 2017-12-0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含沼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51A (zh) * 2006-06-09 2007-12-12 梁建忠 杀虫环+锐劲特组合微乳剂制备方法
CN101313679A (zh) * 2007-05-30 2008-12-03 梁建忠 杀虫环+吡虫啉组合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
CN101133740A (zh) * 2007-09-30 2008-03-05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杀虫环和吡虫啉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69494A (zh) * 2009-08-21 2010-03-17 成都皇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535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9716B (zh) 蛇床子素与苦参碱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3918696A (zh) 一种含四氯虫酰胺与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40261A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
CN101803605A (zh) 一种丁烯氟虫腈与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4509535B (zh) 含杀虫环及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55432B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4542616A (zh) 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4186554A (zh) 除虫菊素和苏云金杆菌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3651510A (zh) 含环氧虫啶与烟碱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5532680B (zh) 一种含三氟苯嘧啶和环氧虫啶的高效复配农药组合物
CN107333764B (zh) 含有氟吡呋喃酮和杀虫磺的杀虫组合物
CN106376598B (zh)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40259A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73828A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42651A (zh) 含有吡蚜酮和杀螟丹的杀虫组合物
CN105010355A (zh) 用于水稻田的杀菌杀虫组合物及其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07156152A (zh) 含有三氟苯嘧啶和杀虫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27958A (zh) 多杀菌素与仲丁威的杀虫组合物
CN108782591A (zh) 含有环氧虫啉和杀螟丹的杀虫组合物
CN108967436A (zh) 含有环氧虫啉和杀虫环的杀虫组合物
CN109169671A (zh) 含有环氧虫啉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7125253A (zh) 含有氟吡呋喃酮和杀螟丹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06200A (zh) 一种含季酮酸和苯丁锡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489994B (zh)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
CN106386826A (zh) 含有环氧虫啶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