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443B - 用于例如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例如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8443B
CN104508443B CN201380040605.7A CN201380040605A CN104508443B CN 104508443 B CN104508443 B CN 104508443B CN 201380040605 A CN201380040605 A CN 201380040605A CN 104508443 B CN104508443 B CN 104508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essure
electrodes
carrier film
pressure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6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8443A (zh
Inventor
A·施泰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SA
Original Assignee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SA filed Critical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S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3/06166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8263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50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8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例如用于设置在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中,用于测量由穿戴者的脚所施加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挠性承载膜和第二挠性承载膜,第一和第二承载膜通过具有开口的间隔膜、设置在第一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和设置在第二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二电极相互附接到一起,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按相互面对关系的方式设置在开口中,以便当压力施加到压力传感单元上时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并且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第一电极是电阻性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第一和第二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第一承载膜承载导电轨条,该导电轨条接触第一电极的沿着间隙延伸的边沿部分,每个导电轨条在相应边沿部分中限定出等势线。在第一承载膜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电绝缘的套印以便覆盖住间隙。套印至少与其中第一电极被导电轨条接触的边沿部分部分地重叠。

Description

用于例如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特别但不排他地用于例如鞋、长靴、凉鞋等的鞋类制品。这种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穿戴者的脚施加在鞋底结构上的压力。
背景技术
文件US 2010/0063779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成式传感器系统的鞋。传感器系统收集经由通信端口传输的用于进一步用途的性能数据。所述鞋包括设置在鞋底结构中的、用于在多个区域中测量由穿戴者的脚施加在鞋底结构上的压力(力)的力传感器和配置成采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的电子模块。所述模块配置成将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以用于进一步处理。在US 2010/0063779中公开的实施例之一中,压力传感器包括四个伸长的压力传感单元,其中每个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电极之间以将电极连接到一起的力敏电阻材料。当压力施加至力敏材料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并且电子模块检测到电阻方面产生的变化。呈现出基于体积的电阻性能的材料被用作力敏材料:当所述材料被压缩时,包含在其中的导电颗粒移拢到一起,由此形成导电路径并且减小了电阻。如果必需别的电阻对压力的特性,则必需找到一种合适的力敏材料,这可能是困难的。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压力传感单元具有增大的动态范围,即,其电阻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得更慢但在更宽范围上。该目的通过一种压力传感器来实现。
发明内容
所提出的压力传感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挠性承载膜和第二挠性承载膜,第一和第二承载膜通过具有开口的间隔膜、设置在第一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和设置在第二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二电极相互附接到一起,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按相互面对关系的方式设置在开口中,从而当压力施加到压力传感单元上时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并且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第一电极是电阻性电极(例如,由石墨油墨、碳墨、石墨式碳墨等制成的)。多个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第一和第二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第一承载膜承载导电轨条,该导电轨条接触第一电极的沿着间隙延伸的边沿部分,每个导电轨条在相应边沿部分中限定出等势线。在第一承载膜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电绝缘的套印(overprints)以便覆盖住间隙。该套印至少与其中第一电极被导电轨条接触的边沿部分部分地重叠(优选完全覆盖)。电绝缘的套印局部地防止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直接接触并且使缺少它们处能直接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可能主要是(但不排他地)用于鞋类制品(特别是,例如跑步鞋、网球鞋等的运动鞋),所述鞋类制品包括用于支撑穿戴者的脚的鞋底结构和用于将穿戴者的脚保持在鞋底结构上的鞋帮。在该情况中,根据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优选设置在鞋底结构中以用于测量由穿戴者的脚施加在鞋底结构上的压力。
上述压力传感单元由于在第一电极的边沿区域中存在电绝缘套印和导电轨条而呈现出改善的动态响应。这些层局部地增强了第一承载膜,由此承载膜的机械响应转至更高压力(即,其在压力下更不容易弯曲)。从而,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增长速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在更高压力下,接触区域朝压力传感单元的边沿扩展,其中至少第一承载膜由于存在导电轨条和套印而在压力下更不容易屈服)。进而,这意味着,与传统的压力传感单元相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在更高压力下出现最大的机械接触。
优选是,压力传感单元按如此方式配置(特别是通过定制电绝缘套印的形状),即,使介于大约0.1巴到7巴范围的压力转化为电阻性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并因而单元的电阻)的从0%(在开启压力下,即在大约0.1巴处)到大约100%(在大约7巴处完全接触)的稳定变化。
优选是,第二电极也是电阻性电极。备选是,它们可能是导电电极(例如,由银系油墨或者导电碳/石墨油墨制成的)。电绝缘的套印优选是由电绝缘(非传导性)的油墨制成的。
有利地,多个第二电极包括第三组电极和第四组电极,第三和第二第四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最优选是,第一和第二电极是相互镜像对称的。
此外,第二承载膜可能承载导电轨条,该导电轨条接触第二电极的沿着间隙延伸的边沿部分。
第三和第四组电极当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时可能通过高阻抗彼此分开并且当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经由第一电极分流(shunted)。另外或者备选是,第一和第二组电极当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时可能通过高阻抗相互分开并且当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经由第二电极分流。
优选是,设置在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中的压力传感器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单元位于当鞋类的穿戴者站着不动、步行或者跑动时期望经受压力峰值的区域中。有利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单元中的每个优选位于相应于从跟骨、第一跖骨的头部、第四或第五跖骨的头部、第二或第三跖骨的头部和第一趾骨的头部中选出的穿戴者的脚部的骨头或骨头的一部分的区域中。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当穿戴者站立不动时压力的最大值一般位于跟骨下面、位于第四和/或第五跖骨的头部下面和位于第一趾骨的头部下面;当穿戴者散步时,压力的最大值通常在跟骨下面,在第二和/或第三跖骨的头部下面和在第一趾骨的头部下面。
压力传感单元可能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压力传感单元中的每个可能是卵形、椭圆形或者具有圆角的矩形。
为了均衡化开口内部的气体压力,每个压力传感单元有利地包括通风孔。通风孔可以与压力传感器外部(例如,大气)流体连通或者可能与压力传感器内部的气体(例如,空气)贮存器流体连通。所述气体贮存器可能例如是第一与第二承载膜之间的空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压力传感器包括例如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制成的、优选借助于粘合剂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承载膜上的泡沫橡胶支撑件。
如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压力传感器可能设置在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不同部分中。例如,压力传感器可能设置在内底上或者其中。备选是,压力传感器可能设置在中底上、其中或者下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其包括挠性的多层膜结构,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还包括用于电子控制模块的槽形接受器,所述接受器在其内部包括用于使压力传感器与电子控制模块接合的多个连接插脚。优选是,所述槽形接受器是由例如PET或者环氧树脂的塑料材料制成的。
接受器优选设置在挠性多层膜结构中所提供的开口中。接受器可能包括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相互组装到一起,以便在相互之间挤压多层膜结构中的开口的边沿并且从而将多层膜结构固定到接受器上。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举例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非限制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运动鞋的鞋底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图1的运动鞋的压力传感器的顶视图;
图3是图2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单元中的一个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B-B平面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图解在没有电绝缘套印的情况下和具有这种套印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单元的电反应中的差异的图形;
图6是图2中所示的压力传感器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7是用于图2的压力传感器的备选电路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8是用于图2的压力传感器的另一备选电路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9是图3的压力传感单元的一变型的分解图;
图10是如图3或9中所示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随压力增长的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处于运动鞋10形式的鞋类制品在图1中描绘成包括鞋帮12和鞋底结构14。鞋帮12固定到鞋底结构14上并且限定出用于接收脚的腔室。鞋底结构14包括外底14.1、中底14.2和内底14.3,该内底14.3形成了运动鞋10的接收脚的腔室的底部。
膜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EVA底基17的上表面上。在所示实施例中,优选由冲击衰减材料形成的中底14.2在附接至其上表面的其底基17上具有膜型压力传感器16。当内底在合适位置上时,压力传感器10从而被夹在内底14.3与中底14.2之间。
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的,压力传感器16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单元18,其位于鞋底结构14的不同区域中、用于测量由穿戴者的脚施加在鞋底结构14上的压力。
现在将参照图3和4来描述压力传感单元18的配置。图3显示了压力传感单元18的不同层。图4以截面图显示了图3的压力传感单元。压力传感器16包括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含第一承载膜20、第二承载膜22和间隔部24。间隔部24一般是与第一和第二承载膜20、22叠层在一起的双面粘合剂。第一和第二承载膜20、22优选是由PET制成的,但是例如PEN、PI、PEEK等其他材料也是可能的。每个承载膜可能由单个膜层构成或者由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多个膜层组成。间隔部24优选包括PET、PEN、PI、PEEK等膜层,该膜层在其每个侧面上施加有粘合剂。在每个压力传感单元18处,间隔部包括长圆形开口26,第一和第二承载膜20、22可以在该开口内被压在一起。在每个压力传感单元18中,在第一承载膜20上印刷多个第一电阻性电极28,并且在第二承载膜22上按与多个第一电极28处于面对关系地印刷上多个第二电极30。多个电极28、30中的每个被相应的导电轨条34、36接触。多个第一电极28被部分地以电绝缘套印32(例如由非传导性油墨制成的)覆盖住,从而以局部地防止第一承载膜20上的电极与第二承载膜22上的电极之间的直接接触。
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多个第一电极28包括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该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42。每组电极仅在压力传感单元18的一个纵向侧上接触导电轨条34。导电轨条34包括柱条35,该柱条35设置成与第一电极28的沿着间隙42延伸的边沿部分接触。同样地,多个第二电极30包括第三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该第三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42’。每组电极仅在压力传感单元18的一个纵向侧上接触导电轨条36。导电轨条36包括柱条35’,该柱条35’设置成与第二电极30的沿着间隙42’延伸的边沿部分接触。
响应于作用于压力传感单元18的压力,第一和第二承载膜20、22中的至少一个朝另一承载膜偏转,直到承载膜20、22或者其相应表面上的元件发生接触。图10图解了第二承载膜22上的机械接触区域的演变。轮廓64、64’和64”表示当压力传感单元上的压力增大时的接触区域。一旦形成接触(内部轮廓64),则机械接触区域的半径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参见箭头66)。当在电极28和30之间形成直接接触时,导体34和36之间的电阻变为有限的并且结果电流可以流过。因为第一与第二电极28、30之间的接触区域增大,所以导体34与36之间可测得的电阻减小了。电阻性电极28、30与相应导电迹线34、36之间的接触位置、电阻性电极的比电阻、第一与第二电极28、30的形状、电绝缘套印32的形状和承载膜20、22的机械性能确定了随压力变化的单元电阻。参见图3、9和10的单元配置,第一和第二电极28、30具有大致等边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底部基本上平行于压力传感单元的纵轴线延伸。每个电极28、30在与底部相反的末端处与导电柱条35、35’接触。第一与第二电极28、30之间的最初接触(轮廓64)大致出现在每个三角形的中心处。第一电极28上的电绝缘套印32(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防止形成单个的连续接触区域。当压力增大时每个接触区域大致如箭头66所示地扩大。当接触区域已经达到某一尺寸时,导体34与36之间的剩余电阻主要是由于接触区域与导电柱条35、35’之间电阻性路径。(可以忽略导电轨条和柱条的电阻。)在更高压力下,每个接触区域增长为柱条35、35’之间的部位,其沿三角形的尖端的方向渐缩。因为电绝缘套印32局部地使承载膜20、22相互维持在某一最小距离处,所以当接触区域进入柱条35、35’之间的部位时接触区域的增长速度减小。
可以通过适当地套印32成形来按预定方式调整压力传感单元的电反应功能,即电阻与压力的比,因为电绝缘套印32局部地防止第一与第二电极28、30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在其中缺少电绝缘套印32的区域中可能直接接触。
图5示意性地图解了在没有套印的情况下(虚曲线38)和如图3中成形有套印的情况下(连续曲线40)的压力传感单元的电反应方面的差异,所以其他单元参数是相同的。注意到,对于压力传感单元,在没有绝缘套印的情况下,电阻变化在起始于致动压力pact(电极开始接触时的压力)的较小压力范围中发生。高于pact,则电阻在低值处迅速变平。对于装备有绝缘套印的单元,电阻变化在相当长的压力区间上展开。因此,与没有绝缘套印的单元相比,具有绝缘套印的单元能够在相当高的压力下进行压力测量。应当注意到,导电柱条35、35’和绝缘套印32还局部地增强了承载膜20、22。承载膜20、22的柔韧度从而局部地减小,这意味着,在导电柱条和绝缘套印附近,需要更大压力来使第一与第二电极接触,这增大了传感器的动态量程。
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的,压力传感单元18设置在鞋10的区域中,其中当穿戴者站立、步行或者跑步时出现期望的压力峰值。具体地说,压力传感单元中的第一个定位在第一趾骨(大脚趾)的头部区域中,第二个在第一跖骨的头部区域中,第三个在第五跖骨的头部区域中,并且第四个在腓跗骨(跟骨)的区域中。
为了将压力传感器16固定到鞋底结构14(在该实例中的中底)上,压力传感器16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垫44(参见图2)。固定垫44优选是由最初由防粘衬里保护的压敏或者遇热起作用的粘合剂层组成的,在将压力传感器16附接至鞋底结构14的其承载构件上之前移除该防粘衬里。代替使用局部固定垫44,第一承载膜20或者第二承载膜22的整个表面可以涂敷有粘合剂(并且最初由防粘衬里保护)。
压力传感器16还包括电子控制模块46,该电子控制模块46设置在槽形接受器62内并且机械地附接到压力传感器10的多层膜结构上。连接条48使压力传感单元18与电子控制模块46互连。连接条48是压力传感器16的多层膜结构的整体部分并且承载导电轨条,该导电轨条使每个压力传感单元18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与电子控制模块46电力地连接。连接条48可能具有螺旋形形状以起弹簧的作用并且由此增加传感器平面中的压力传感器的弹性。
电子控制模块46优选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处理器等。有利地,电子控制电路配置成将所收集的压力数据或者源自其的任何数据无线地传输至具有用户接口的接收器设备。这种接收器设备可能包括(腕)表、心率监视器的腕部接收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式电话、便携式媒体播放机等。在所示实施例中,电子控制模块46设置在中底14.2的空穴或者凹坑中。空穴或者凹坑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设置在鞋底结构14的别处。
为了均衡化间隔部24的开口26内的气体压力,每个压力传感单元18包括通风孔58(在图2和3中最佳地示出)。通风孔58将压力传感单元的内部流体地连接至外部,以便基本上避免压力传感单元内部的气体压缩并从而对每个单元18的反应曲线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或者备选地,通风孔58可以连接至膜型压力传感器内部的气体贮存器。
图6是压力传感器16的挠性电路的示意性方框图。压力传感单元18绘成可变电阻18.1-18.4。单元电力上并联地设置在电子控制模块(图6中未示出)的相应端子50.1、50.2、50.3或50.4与接地电路52之间。电子控制模块基于在每个端子50.1、50.2、50.3或50.4与接地电路之间测得的电阻(或者电流或电压,如果这些量中的一个保持不变)来确定压力值。应当注意到,单元的反应曲线受电极材料的电阻率方面变化的影响,其可能依据使用期、温度、湿度或者其他环境影响而变化。为了能够校正或者补偿对压力值的这种影响,提供了参考电阻器54。参考电阻器54是由与电极28、30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其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6上的某处以便其基本上经受与电极28、30相同的环境影响。在所示实施例中,参考电阻器54与压力传感单元电力上并联地设置在参考端子56与接地电路52之间。电子控制模块测量参考电阻器54的电阻。使用与标称值的任何偏差来校正压力传感单元18的读数。参考电阻器54可能设置在承载膜20、22中的任一个上。还可以使用设置在承载膜中的一个或两者上的多个电阻器。另一可能性将提供预加载压力传感单元(即,其中电极永久地保持接触的压力传感单元)。
优选通过将碳墨印刷到相应承载膜上来获得压力传感单元的参考电阻器54和电阻性电极28、30。导电轨条34、36(包括柱条35和35’)优选由银系油墨制成。
图7是用于压力传感器16的备选挠性电路的示意性方框图。不同于图6的挠性电路,参考电阻器54电力地设置在接地电路52与压力传感单元18之间,再次按分压器方式绘制成可变电阻器18.1-18.4。在测量期间,每次一个压力传感单元可以借助于其端子50.1、50.2、50.3或者50.4连接至电压源(例如,电池)。电子控制模块基于在测量端子60上所测得的电压来确定压力值。可以通过Rx=Rref(U0/Umeas-1)来获得压力传感单元18.1-18.4中的一个的电阻RX,其中Rref是参考电阻器的电阻,U0是在端子50.1、50.2、50.3或50.4处施加的电压,并且Umeas是在端子60处测得的电压。作为一个假定,压力传感单元的电阻和参考电阻器由于环境影响(温度、使用期等)而经受相同变化,则标称电阻Rx/Rref基本上与这些影响无关。在所有其他方面,用于图7的压力传感器16的电路按与图6的相同方式地配置和工作。
图8是用于压力传感器16的另一备选挠性电路的示意性方框图。根据该备选方案,参考电阻器54与压力传感单元18.1-18.4中的一个并联地设置。在该布置中,参考电阻基本上高于处于致动状态的压力传感单元18.1-18.4的电阻(即,高于致动压力)。
图9显示了图3的压力传感单元18的变型。相对于图3的唯一差别是第三和第四组第二电极30被单独的导电轨条36、36’接触。因而,当第一和第二电极不相互接触时第三和第四组电极相互被高阻抗分开。当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它们经由第一电极分流。在导电轨条36与36’之间测得单元的电阻。因此,压力传感单元是所谓的“分流模式”类型。(相反,图3的单元据说是“直通模式”类型;在导电轨条34与36之间测得电阻。)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根据公开内容的全部教导来针对所述详细说明研发出不同改进和备选方案。因此,所公开的特定配置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一与全部等同物的全部广度所给出的发明范围。
附图标记
10 运动鞋
12 鞋帮
14 鞋底结构
14.1 外底
14.2 中底
14.3 内底
16 压力传感器
17 EVA底基
18 压力传感单元
18.1-18.4 代表压力传感单元的可变电阻器
20 第一承载膜
22 第二承载膜
24 间隔部
26 开口
28 多个第一电极
30 多个第二电极
32 电绝缘套印
34 导电轨条
35,35’ 导电柱条
36,36’ 导电轨条
38 压力传感单元在没有绝缘套印的情况下的电反应
40 压力传感单元在具有绝缘套印的情况下的电反应
42,42’ 交错电极之间的间隙
44 固定垫
46 电子控制模块
48 连接条
50.1-50.4 端子
52 接地电路
54 参考电阻器
56 参考端子
58 通风孔
60 测量端子
62 槽形接受器
64,64’,64” 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
66 图解接触区域随压力增大而增长的箭头

Claims (19)

1.一种包括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单元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中的每个包括
第一挠性承载膜和第二挠性承载膜,所述第一和第二承载膜通过具有开口的间隔膜相互附接到一起,
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膜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按相互面对关系设置在所述开口中,从而当在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上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可以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域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是电阻性电极,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
所述第一承载膜承载导电轨条,所述导电轨条接触所述第一电极的沿着所述间隙延伸的边沿部分,每个导电轨条限定出等势线,
一个或多个电绝缘套印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膜上以便覆盖住所述间隙,所述套印至少与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被所述导电轨条接触的边沿部分部分地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是电阻性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包括第三组电极和第四组电极,所述第三和第二、第四组电极设置成交错而在其之间限定出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承载膜承载导电轨条,所述导电轨条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沿着所述间隙延伸的边沿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不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三和第四组电极相互被高阻抗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三和第四组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电极分流。
6.如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不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三和第四组电极相互被高阻抗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三和第四组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电极分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不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电极相互被高阻抗相互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电极经由所述第二电极分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成设置在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中以便测量由穿戴者的脚施加在所述鞋底结构上的压力,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单元位于当穿戴者静止站立、行走或者跑步时期待经受压力峰值的区域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单元中的每个位于相应于从跟骨、第一跖骨的头部、第四或第五跖骨的头部、第二或第三跖骨的头部和第一趾骨的头部中选出的穿戴者脚部的骨头或者骨头的一部分的区域中。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中的每个是卵形、椭圆形或者具有圆角的矩形。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中的每个包括通风孔,用于均衡化所述开口内部的气体压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通风孔与外部或者气体贮存器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包括泡沫橡胶支撑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泡沫橡胶支撑件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等边三角形的形状,并且其中接触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电极的边沿部分的所述导电轨条包括从所述三角形的尖端伸出的柱条。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包括挠性多层膜结构,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还包括用于电子控制模块的槽形接受器,所述接受器在其内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接合的多个连接插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接受器设置在所述挠性多层膜结构中所提供的开口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接受器包括底部部分和上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和所述上部部分被相互组装,以便在彼此之间挤压所述多层膜结构中的所述开口的边沿并且因而将所述多层膜结构固定到所述接受器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要求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接受器包括底部部分和上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和所述上部部分被相互组装,以便在彼此之间挤压所述多层膜结构中的所述开口的边沿并且因而将所述多层膜结构固定到所述接受器上。
CN201380040605.7A 2012-06-06 2013-06-06 用于例如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 Active CN104508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92016 2012-06-06
LU92016 2012-06-06
PCT/EP2013/061665 WO2013182633A1 (en) 2012-06-06 2013-06-06 Pressure sensor, e.g. in sol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8443A CN104508443A (zh) 2015-04-08
CN104508443B true CN104508443B (zh) 2016-11-30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82714A1 (en) Pressure sensor, e.g. in sol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10352787B2 (en) Sensor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footwear
CN103765180B (zh) 例如用于鞋类物品的薄膜型压力传感器
US20140033572A1 (en) Footwear article with pressure sensor
CN108024589B (zh) 插入到鞋类物件中的鞋垫以及监测足部压力的系统
KR102040077B1 (ko) 힘 및/또는 압력 센서
US102222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automated feedback to a user using a shoe insole assembly
CN105266257A (zh) 基于全足压力信息获取的智能鞋
JP6688887B2 (ja) 張力緩和要素を有する電気粘性流体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633131B2 (e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t least one analyte in a body fluid of a user
CN205250477U (zh) 基于全足压力信息获取的智能鞋
KR20100123827A (ko) 지능형 교정 깔창
US114067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ressure determination in an insulin pump
CN105264349A (zh) 用于测量载荷变化的换能器装置
CN104508443B (zh) 用于例如鞋类制品的压力传感器
CN115804586A (zh) 一种平板式足底压力检测系统
US11399587B2 (en)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helmets
US20220280101A1 (en) Wireless pressure-sensor integrated smart bandage
CN113347899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负荷感测装置
CN217525110U (zh) 一种多功能体脂秤
CN115886391A (zh) 一种智能跑鞋
WO2021188383A1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hear forces in regard to a pressure imaging array, single point sensor for shear forces,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