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3566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3566A
CN104503566A CN201410697454.9A CN201410697454A CN104503566A CN 104503566 A CN104503566 A CN 104503566A CN 201410697454 A CN201410697454 A CN 201410697454A CN 104503566 A CN104503566 A CN 104503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unit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objec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ub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74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3566B (zh
Inventor
秦丽君
向梅
谢军
张硕
过晓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974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3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3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3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3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3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通过本发明,能够确保使用采集到最精确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指令(如呈现图像或声音等)。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笔记本通常会设置或连接采集单元(采集图像、声音等环境信息),如果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如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处于移动状态,对于如何采集环境信息以精确表征环境特征,相关技术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精确采集环境信息以表征环境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接口;
所述接口,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并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解析环境信息确定在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这样,基于对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能够确保使用采集到最精确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指令(如呈现图像或声音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六;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七;
图1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八;
图1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九;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六;
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七;
图13a~图1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图14i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中,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在步骤102中,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在步骤103中,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在步骤104中,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通过解析环境信息确定在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这样,基于对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能够确保使用采集到最精确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指令(如呈现图像或声音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场景1)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如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可以对应采用摄像头、麦克风实现);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中也可以设置多个采集单元,本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设置两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场景2)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未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第二采集单元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等方式),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与多个采集单元存在数据连接,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多个采集单元,或者电子设备与多个采集单元存在数据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如图3所示设置两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场景3)如图4所示,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未设置于电子设备中,而是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USB等连接方式),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与多个采集单元存在数据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图4所示设置两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的环境信息的类型(如图像、声音)不做限定,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第二采集单元可以为麦克风;再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可以均为摄像头,或者均为麦克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得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以及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也就是说,步骤201中获取的环境信息为第一采集单元、以及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环境信息的集合。
步骤202,解析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得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
解析环境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基于特征识别策略从所述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特征信息;将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与环境中目标对象的预设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中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而可以从环境信息中提取出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例如:
1)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时,可以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轮廓特征(如识别出人脸特征),进而基于轮廓特征在图像环境信息中确定目标对象对应的子环境信息(如人脸、人物的整体图像);
2)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时,可以基于声纹特征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即将目标对象的声音与环境信息中的背景噪声分离)。
步骤203,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1)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例如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对应目标对象)图像在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所占的比例;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基准人脸图像的发生的形变量;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图像中心偏离的距离。
2)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步骤204,基于所述度量值的排序确定最优子环境信息,将输出所述最优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
也就是说,目标采集单元所输出的环境信息为最优环境信息,所表征的环境的特征最为精确。
步骤205,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步骤206,利用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当环境信息获取指令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并呈现环境信息时,由于目标环境信息为最优环境信息,从而能够精确表征环境中的目标对象。
下面结合上述的场景1)至场景3)对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在场景1)中,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同时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将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的维度的度量值、以及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维度的度量值进行排序,将输出度量值最大的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作为目标采集单元,如图6所示,当目标对象(用户)与第一采集单元的距离小于与第二采集单元的距离时,设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的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确定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会高于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例如,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大于目标对象在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也即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为最优环境信息;因此将第一采集单元确定为目标采集单元,并利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如呈现图像;
在场景2)中,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同时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将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的维度的度量值、以及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维度的度量值进行排序,将输出度量值最大的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作为目标采集单元,如图7所示,当目标对象(用户)与第一采集单元的距离小于与第二采集单元的距离时,设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的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确定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如人的声音的音量)会高于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也即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为最优环境信息;因此将第一采集单元确定为目标采集单元,并利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如播放声音;
在场景3)中,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同时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将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的维度的度量值、以及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维度的度量值进行排序,将输出度量值最大的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作为目标采集单元,如图8所示,当目标对象(用户)与第一采集单元的距离小于与第二采集单元的距离时,设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的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确定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会高于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例如,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大于目标对象在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也即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为最优环境信息;因此将第一采集单元确定为目标采集单元,并利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如呈现图像。
实施例二
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处于变化中,这就难以保证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总是最有环境信息,当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不是最优,需要进行目标采集单元的切换,从而确保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的总是最优环境信息,本实施例本实施例对切换目标采集单元的处理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7,保持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中的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
也就是使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均对环境进行采集以输出各自采集的环境信息。
步骤208,当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环境信息,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可以在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的时长超过预设定时的时刻,基于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和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确定最优环境信息,从而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这里的预设定时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定时时刻,从而触发一次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或触发多次(例如周期性)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这里确定最优环境信息的处理与实施例一所述相同,不再赘述;或者,
在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的子环境信息(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度量值低于预设度量值阈值时,触发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1)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时,如目标对象在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或目标对象的在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位置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低于预设距离,则触发重新确定最优环境信息,以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2)当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时,如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小于预设强度值,或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低于预设比值,则触发重新确定最优环境信息,以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在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与当前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的采集单元(也即之前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不同时,利用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也即立即进行目标采集单元的切换;或者,
在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与当前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的采集单元(也即之前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不同时,不立即利用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而是继续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当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与当前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的采集单元不同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才进行目标采集单元的切换,也即切换后的新的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场景1)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如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可以对应采用摄像头、麦克风实现);
场景2)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未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第二采集单元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等方式),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
场景3)如图4所示,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未设置于电子设备中,而是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USB等连接方式),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的环境信息的类型(如图像、声音)不做限定,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第二采集单元可以为麦克风;再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可以均为摄像头,或者均为麦克风。
如图10a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得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步骤302,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作为一个示例,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具体地:
1)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时,可以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轮廓特征(如识别出人脸特征),进而基于轮廓特征在图像环境信息中确定目标对象对应的子环境信息(如人脸、人物的整体图像);2)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时,可以基于声纹特征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即将目标对象的声音与环境信息中的背景噪声分离)。
其次,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具体地:
1)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例如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对应目标对象)图像在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所占的比例;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基准人脸图像的发生的形变量;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图像中心偏离的距离。
2)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再次,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步骤303,判定输出所获得的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
步骤304,判定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进入进入采集模式。
作为一个示例,在判定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之前,还可以利用采集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触发未处于采集模式的单元进入采集模式之后所输出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的条件(例如判断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是否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具体判断方式与步骤302所述相同),以第一采集单元(设为目标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为例,设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支持输出环境的图像信息,当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不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如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或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基于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如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判断触发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时,所输出的环境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是否满足度量值条件(如第二采集单元位于第一采集单元的右侧,且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位于图像中心的右侧边缘时,根据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二采集单元正对目标对象时,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的图像将位于图像中心,人物与图像中心的偏离距离为零,满足呈现呈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条件);或者,判断触发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时,所输出的环境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较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是否更满足度量值条件(如第二采集单元位于第一采集单元的右侧,且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位于图像中心的右侧边缘时,根据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二采集单元正对目标对象时,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的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将小于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的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从而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较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更满足呈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条件),如果是,则判定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否则,继续触发当前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以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0b所示,执行步骤304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步骤305,生成触发指令。
步骤306,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降低功耗。
在上述的场景1)至场景3)中,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中的一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将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的维度的度量值与预设的度量值进行比较,如果小于预设度量值,则触发未处于采集的模式的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设第一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当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低于预设度量值时(例如,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或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的声音信息中,目标对象的声音音量小于预设音量值),则将第二采集单元确定为目标采集单元,触发第二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并利用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此时,还可以生成触发指令使第一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以降低功耗。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场景1)如图11a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及第三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如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可以对应采用摄像头、麦克风实现);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中也可以设置四个以上的采集单元,本实施例中以图11a所示设置三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场景2)如图11b所示,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未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第二采集单元、第三采集单元均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等方式),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及第三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与三个以上采集单元存在数据连接,电子设备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采集单元,本实施例中以图11b所示设置三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场景3)如图11c所示,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与电子设备存在数据连接(可以采用如蓝牙、WiFi、USB等连接方式),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支持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与四个以上采集单元存在数据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图11c所示设置两个采集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支持的环境信息的类型(如图像、声音)不做限定,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第二采集单元可以为麦克风;再例如,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可以均为摄像头,或者均为麦克风。
如图12a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401,获得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中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步骤402,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4。
判定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进入进入采集模式。
作为一个示例,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具体地:
1)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时,可以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轮廓特征(如识别出人脸特征),进而基于轮廓特征在图像环境信息中确定目标对象对应的子环境信息(如人脸、人物的整体图像);2)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时,可以基于声纹特征从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即将目标对象的声音与环境信息中的背景噪声分离)。
其次,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具体地:
1)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例如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对应目标对象)图像在采集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中所占的比例;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基准人脸图像的发生的形变量;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例如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脸(对应目标对象)相对于图像中心偏离的距离。
2)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再次,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步骤403,判定输出所获得的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
步骤404,根据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与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在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输出环境信息。
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三采集单元,也即未输出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
本实施例中,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为一个示例,在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之前,可以利用采集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触发未处于采集模式的单元进入采集模式之后所输出的环境信息是否较当前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更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具体判断方式如步骤402中所述);如果是,则根据采集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未处于模式的采集单元处于模式时所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目标对象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将输出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最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的(如图像中人物的比例最接近最优比例50%,或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最小)的采集单元作为新的目标采集单元,也即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均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时,在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中确定最优采集单元作为新的目标采集单元;如果否,则表明当前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虽然不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但是较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时输出的环境信息仍然更优,因此可以保持当前目标采集单元继续输出环境信息,以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以第一采集单元(设为目标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为例,设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均支持输出环境的图像信息,当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不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如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或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偏离图像中心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基于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第三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如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第三采集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第三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判断触发第二采集单元或第三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时,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所输出的环境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是否均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如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位于第一采集单元的右侧,且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位于图像中心的右侧边缘时,根据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第三年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较第一采集单元的位置正对目标对象,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与图像中心的偏离距离将小于预设距离,则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所输出的环境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是否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当满足时,确定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输出最有环境信息、也即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最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如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与图像中心的偏离距离最小,输出的图像中人物与图像的比例最接近最优比例如50%)的采集单元为新的目标采集单元。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2b所示,基于图12a,执行步骤403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步骤405,生成触发指令。
步骤406,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降低功耗。
在上述的场景1)至场景3)中,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中的一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采集并输出环境信息,将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的子环境信息在不同的维度的度量值与预设的度量值进行比较,如果小于预设度量值,则触发未处于采集的模式的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设第一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当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中子环境信息的度量值低于预设度量值时(例如,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中成像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或目标对象在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的声音信息中,目标对象的声音音量小于预设音量值),则根据第一采集单元与第二采集单元、以及第三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重新确定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输出环境信息时输出最优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采集单元,触发重新确定的目标采集处于采集模式,并利用重新确定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也即实现了目标采集单元的切换,保证总是能够利用最优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此时,还可以生成触发指令使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以降低功耗。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a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0,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解析单元20,用于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30,用于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基于所述度量值的排序确定最优子环境信息,将输出所述最优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信息的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3b所示,基于图13a,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保持单元40,用于在所述解析单元20确定目标采集单元时,保持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的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以,
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环境信息,重新确定所述目标采集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的条件,其中,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
不满足时,根据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与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输出环境信息,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未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
不满足时,将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3c所示,基于图13a,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发单元50,用于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时,生成触发指令;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解析单元20,还用于基于特征识别策略从所述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特征信息;
将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与环境中目标对象的预设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中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可由电子设备中的微处理器或逻辑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接口;
所述接口,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解析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并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实际应用中,接口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数据总线接口,处理器可以通过数据总线接口获取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4a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以及连接体30;其中,
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通过连接体30(可以由转轴实现)连接,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均支持通过连接体30转动,以形成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本体10中面向第二本体20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单元40;
实际应用中,处理器和接口可以设置于第二本体20中;
电子设备中至少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以及第二采集单元60两个采集单元,第一采集单元50以及第二采集单元60均与接口存在信息传输连接;
如图14b和图14c所示,第一采集单元50和第二采集单元60对应设置于电子设备第一本体10侧面上位于显示单元40相对的两侧;或者,如图14d和图14e所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50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60设置于侧面上显示单元40的一侧;
如图14f所示,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和第三采集单元70三个采集单元时,,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第三采集单元70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显示单元40的一侧(可以设置于任一侧,图14f仅为示例),或者如图14g所示,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第三采集单元70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显示单元40的相邻的两侧;或者如图14h所示,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第三采集单元70的位置设置于显示单元40的相对的两侧;或者如图14i所示,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第三采集单元70的位置设置于显示单元40的三个侧边(可以为任意三个侧边,如图14i仅为示例)。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可以设置于第二本体20内部,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实现),用于存储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位置关系,在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环境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目标采集单元,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至少包括采集单元中未输出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
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时,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基于所述度量值的排序确定最优子环境信息,将输出所述最优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40以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50采集输出的信息的集合。
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时,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目标采集单元时,保持所述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的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以,
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采集输出的环境信息,重新确定所述目标采集单元。
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时,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
不满足时,将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所述环境信息为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时,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时,生成触发指令;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特征识别策略从所述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特征信息;
将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与环境中目标对象的预设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中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当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采集单元50、第二采集单元60时,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
不满足时,将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时,生成触发指令;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基于特征识别策略从所述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特征信息;
将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与环境中目标对象的预设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中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基于所述度量值的排序确定最优子环境信息,将输出所述最优子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信息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采集单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的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采集模式;以,
当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采集输出的环境信息,重新确定所述目标采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的条件,其中,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
不满足时,根据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与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采集单元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输出环境信息,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未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目标对象条件,
不满足时,将未处于采集模式的采集单元确定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以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所述环境信息为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处于采集模式的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进入采集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触发指令;
响应所述触发指令,以触发非目标采集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的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解析结果得到所述环境信息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子环境信息,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当所述度量值满足预设度量值条件时,判定所述环境信息满足呈现环境中目标对象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包括:
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相对于基准目标对象图像的形变量;
所述目标对象的图像在对应的环境信息中偏离基准位置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呈现目标对象的基准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至少一个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包括:
当所述子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时,基于以下维度基准条件至少之一分析所述子环境信息,以得到所述子环境信息在相应维度呈现所述目标对象的度量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值;
所述目标对象的声音信息的强度与所述环境信息中背景噪声强度的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包括:
基于特征识别策略从所述环境信息中识别出特征信息;
将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与环境中目标对象的预设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所述识别出的特征信息中对应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接口;
所述接口,用于获得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解析所述环境信息,基于解析结果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确定目标采集单元;并获得目标环境信息,所述目标环境信息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输出的环境信息;并利用所述目标环境信息响应环境信息处理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连接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均支持通过所述连接体转动,以形成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中面向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中至少设置有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均与所述接口存在信息传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侧面上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相对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在备选采集单元集合中,确定支持输出满足呈现环境目标对象条件的一个采集单元为所述目标采集单元,所述备选采集单元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中未输出所述环境信息的采集单元。
CN201410697454.9A 2014-11-26 2014-11-26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503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7454.9A CN104503566B (zh) 2014-11-26 2014-11-26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7454.9A CN104503566B (zh) 2014-11-26 2014-11-26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3566A true CN104503566A (zh) 2015-04-08
CN104503566B CN104503566B (zh) 2019-12-24

Family

ID=5294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7454.9A Active CN104503566B (zh) 2014-11-26 2014-11-26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35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481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853A (zh) * 2006-11-07 2008-05-14 奥城同立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交通道路图像双向抓拍方法和电子警察系统
CN101433098A (zh) * 2006-03-03 2009-05-13 Gn瑞声达A/S 助听器内的全向性和指向性麦克风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
US20110085675A1 (en) * 2009-10-12 2011-04-14 Timothy Wickstrom Switchable Two-Element Directional Microphone System
CN102498709A (zh) * 2009-05-14 2012-06-13 鹦鹉股份有限公司 从两个或多个麦克风中为语音处理系统,例如工作在嘈杂环境中的免提电话设备,选择一个麦克风的方法
CN103856707A (zh) * 2012-12-03 2014-06-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098A (zh) * 2006-03-03 2009-05-13 Gn瑞声达A/S 助听器内的全向性和指向性麦克风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
CN101178853A (zh) * 2006-11-07 2008-05-14 奥城同立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交通道路图像双向抓拍方法和电子警察系统
CN102498709A (zh) * 2009-05-14 2012-06-13 鹦鹉股份有限公司 从两个或多个麦克风中为语音处理系统,例如工作在嘈杂环境中的免提电话设备,选择一个麦克风的方法
US20110085675A1 (en) * 2009-10-12 2011-04-14 Timothy Wickstrom Switchable Two-Element Directional Microphone System
CN103856707A (zh) * 2012-12-03 2014-06-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481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4816B (zh) * 2017-11-01 2021-04-16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3566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9622B (zh) 视频分类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7512B (zh) 一种环境声音分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5451029B (zh) 一种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72477A (zh) 视频监控方法和视频监控系统
CN102870135B (zh) 用于形状提取的方法和装置、尺寸测量装置和距离测量装置
CN108229262B (zh) 一种色情视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754541A (zh)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9593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44381B (zh) 人脸跟踪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7040634B2 (ja) 群集推定手法の統合及び自動切り替え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87848A (zh) 视频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460792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9740527B (zh) 一种视频帧中图像处理方法
CN109711287B (zh) 人脸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75506A (zh) 人脸形状点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875500A (zh) 行人再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634793A (zh) 一种网络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6705059B (zh) 一种音频半监督自动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50356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78930B (zh) 运动目标提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3711A (zh) 表情迁移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0942A (zh) 一种声音与视觉多级融合的鱼类行为识别方法
JP2020527433A (ja) 人体疲労値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JP4449483B2 (ja) 画像解析装置、および画像解析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033959B (zh) 为对象的面部增加特效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