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9769A -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9769A
CN104499769A CN201410753721.XA CN201410753721A CN104499769A CN 104499769 A CN104499769 A CN 104499769A CN 201410753721 A CN201410753721 A CN 201410753721A CN 104499769 A CN104499769 A CN 104499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hinged
rod
group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37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9769B (zh
Inventor
崔宽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beili Xiamen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beili Xiamen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beili Xiamen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beili Xiamen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537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9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9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9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9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97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6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telescoping and fol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立杆、篷顶支架及支撑顶杆组;立杆上安装有固定座及滑动座;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

Description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指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和篷顶支架,立杆为伸缩杆,立杆和篷顶支架都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篷顶支架与每根立杆之间都连接有支撑顶杆组,每两根相邻的立杆之间都连接有侧顶杆组,每根立杆和与该立杆连接的每组侧顶杆组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杆,由于帐篷都是于户外使用,其结构必须便于收折携带,因此,该帐篷连接两立杆顶部的侧顶杆组是包括至少两根杆件及枢接件相互枢接。
上述现有的帐篷至少存在以下的不足:
首先,帐篷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其要求是必须便携,而上述结构的帐篷是由多组杆件来支撑起篷布,其杆件繁多,支撑搭配起来既困难又费时,因此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收折后又不够轻便。
其次,帐篷布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形成凹坑,特别是高顶帐篷在雨天使用时,帐篷布于中心干与侧顶杆组的中间位置更容易在雨水的冲击下内凹形成积水,加重帐篷骨架的负重,在拆卸帐篷时也容易被积水溅到,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
再者,由于侧顶杆组是由至少两杆件枢接,上述帐篷内凹积水后,侧顶杆组的受力点全部移至两杆件的枢接点,即枢接件必须承受帐篷布及积水的重量,因此该枢接件极易折断,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当下帐篷返修率相当高的部位,迫切需要改善。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帐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测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缩小收折后的体积,降低帐篷的返修率,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帐篷积水的帐篷架杆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篷顶支架以及用于连接篷顶支架和每根立杆的支撑顶杆组;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沿立杆滑动的滑动座;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连杆单元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与立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滑动件与立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固定座与立杆相互铰接。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组支撑单元及一支撑座,四组支撑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四组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两端部相互铰接的短杆及一支杆,两短杆相互铰接形成短杆铰接点,其中一短杆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铰接,另一短杆与支撑座铰接,支杆的一端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下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与上铰接点铰接的短杆的中部,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各支撑杆上还设有一支杆,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的中部,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上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各连杆单元的中心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支撑件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连杆组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组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组对应篷顶支架的连杆组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组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两支撑杆,两支撑杆分别设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各支撑杆的底端与连杆组的下铰接点铰接,顶端设有支撑座,支撑杆与连杆组的上铰接点连接有一支杆,该支杆的一端与上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的杆身中部,支撑座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篷顶支撑组,该篷顶支撑组包括两支撑单元及顶部横杆,两支撑单元分别设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顶部横杆是由两根相互单向铰接的短杆端部相互铰接构成,支撑单元的两根连杆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另一端的其中一根连杆与顶部横杆的一端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一支杆与顶部横杆的短杆的中部连接,顶部横杆直接接触帐篷布,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篷顶支架以及用于连接篷顶支架和每根立杆的支撑顶杆组;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沿立杆滑动的滑动座;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支撑顶杆组用于连接立杆及篷顶支架,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一连杆及两夹杆,两夹杆夹设于连杆的两侧,并与连杆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连杆的一端与立杆的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下铰接点铰接,两夹杆的一端与立杆的滑动件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铰接。
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与现有结构相较省去了连接相邻两立杆之间的侧顶杆组形成无侧杆组的帐篷支架,其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的架杆结构省去现有结构中的各侧顶杆组及相应的斜支杆,这样,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杆件的减少也相对的降低制造成本;
其次,本发明可避免雨天使用时积水,特别是篷顶支架上加设顶部支架、顶撑组、支撑杆及篷顶支撑组后,其可完全避免积水,原因是相邻两立杆之间没有侧顶杆组的支撑,下雨时不会形成凹坑,雨水会沿着帐篷布直接落下,无法形成积水,因此可避免帐篷骨架负重,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拆卸时由于帐篷布积水容易被溅到的状况发生。
再者,本发明由于省去了侧顶杆组,避免了由于侧顶杆组是由至少两杆件枢接,帐篷凹积水后枢接件必须承受帐篷布及积水的重量,因此该枢接件极易折断,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的状况发生,降低帐篷的返修率,提高帐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立杆1                       固定座10
滑动座11                    止动装置11a
篷顶支架2                   连杆组2A
连杆单元21                  连杆211
上铰接点2Aa                 下铰接点2Ab
上中心铰接点21a             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                连杆单元31
连杆311                    支撑顶杆组3A
连杆单元31A                连杆311A
夹杆312A                   顶部支架4
支撑单元41                 支撑座42
短杆411                    支杆412
短杆铰接点413                顶部支架4A
支撑杆41A                  支撑座42A
顶部支架4B                 支撑杆41B
支撑座42B                  支杆43B
顶撑组5                     连杆单元51
中心杆52                    连杆511
中心固定连接座53            滑动连接件54
支撑件55                    顶撑组5A
连杆单元51A                 连杆511A
中心杆52A                   中心固定连接座53A
中心滑动连接件54A           支撑件55A
顶撑组6                      连杆组6A
连杆单元61                   连杆611
中心杆62                     中心固定连接座63
中心滑动连接件64             支撑件65
支撑杆7                      支撑座71
支杆7A                       篷顶支撑组8
支撑单元81                    连杆811
顶部横杆82                    短杆821
支杆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
如图1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的各立杆1竖直放置,且相互拉开到预定位置,同时将滑动件11往上滑动至预定位置,并用止动装置11a将滑动件11固定在立杆1上,篷顶支架2会被连动拉开形成展开状态,这样即可实现帐篷骨架的展开,当然,帐篷骨架上要放置帐篷布,帐篷布通过篷顶支架2以及立杆1的顶部进行支撑。需要折叠时,收起帐篷布,松开止动装置11a,同时将立杆1伸缩至最短状态,然后将滑动件11往下滑动,连杆单元31上的两根连杆311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四根立杆1往篷顶支架的方向移动,同时篷顶支架2的每一连杆单元21的各根连杆211相互靠拢,最终将各个杆件收折在一起。
本发明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省去现有结构中的各侧顶杆组及相应的斜支杆,这样,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杆件的减少也相对的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本发明可避免雨天使用时积水,原因是相邻两立杆之间没有侧顶杆组的支撑,下雨时不会形成凹坑,雨水会沿着帐篷布直接落下,无法形成积水,因此可避免帐篷骨架负重,进而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拆卸时由于帐篷布积水容易被溅到的状况发生,并可避免帐篷的返修率。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部支架4。
如图2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形成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部支架4包括四组支撑单元41及一支撑座42,四组支撑单元对应篷顶支架2的四组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41包括两端部相互铰接的短杆411及一支杆412,两短杆411相互铰接形成短杆铰接点413,其中一短杆411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铰接,另一短杆411与支撑座42铰接,支杆412的一端与篷顶支架2的下铰接点2Ab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与上铰接点2Aa铰接的短杆411的中部。支撑座42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部支架4A。
如图3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形成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部支架4A包括四根支撑杆41A及一支撑座42A,各支撑杆41A的一端与支撑座42A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21b铰接,支撑座42A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A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部支架4A。
如图4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形成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A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A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A,每一组连杆单元31A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A的每一连杆单元31A包括一连杆311A及两夹杆312A,两夹杆312A夹设于连杆311A的两侧,并与连杆311A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连杆311A的一端与立杆1的固定座10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2的下铰接点2Ab铰接,两夹杆312A的一端与立杆1的滑动件11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铰接。两夹杆312A夹压连杆311A,可增加帐篷架杆的整体支撑强度。
顶部支架4A包括四根支撑杆41A及一支撑座42A,各支撑杆41A的一端与支撑座42A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21b铰接,支撑座42A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部支架4B。
如图5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形成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部支架4B包括四根支撑杆41B及一支撑座42B,各支撑杆41A的一端与支撑座42B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连杆单元21的下中心铰接点21b铰接,各支撑杆41B上还设有一支杆43B,支杆43B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41B的中部,另一端与篷顶支架2的上中心铰接点铰接21a,支撑座42B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撑组5。
如图6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撑组5包括四组连杆单元51及一中心杆52,四组连杆单元51对应篷顶支架2的各连杆单元21的中心铰接点,该顶撑组5的每一连杆单元5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511,中心杆52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53,中心杆52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52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54,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图中未示出)的支撑件55;该顶撑组5的每一连杆单元51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2及中心杆52,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5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铰接,与中心杆52连接的连杆单元51中的一根连杆511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54与中心杆52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511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53与中心杆52相互铰接。支撑件55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撑组5A。
如图7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撑组5A包括四组连杆单元51A及一中心杆52A,四组连杆单元51A对应篷顶支架2的连杆组2A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5A的每一连杆单元51A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511A,中心杆52A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53A,中心杆52A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52A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54A,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图中未示出)的支撑件55A;该顶撑组5A的每一连杆单元51A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2及中心杆52A,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511A分别与篷顶支架2连杆组的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铰接,与中心杆52A连接的连杆单元51A中的一根连杆511A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54A与中心杆52A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511A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53A与中心杆52A相互铰接。支撑件55A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八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撑组6。
如图8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2A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顶撑组6包括四组连杆组6A及一中心杆62,四组连杆组6A对应篷顶支架2的连杆组2A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6的每一连杆组6A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61,每一连杆单元6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611,中心杆62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63,中心杆62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62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64,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图中未示出)的支撑件65;该顶撑组6的每一连杆组6A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2及中心杆62,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611分别与篷顶支架2连杆组的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铰接,与中心杆62连接的连杆单元61中的一根连杆611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64与中心杆62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611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63与中心杆62相互铰接。支撑件65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9为本发明的第九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两支撑杆7。
如图9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两支撑杆7分别设于篷顶支架2连杆组2A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支撑杆7的底端与连杆组2A的下铰接点2Ab铰接,顶端设有支撑座71,支撑杆7与连杆组2A的上铰接点2Aa连接有一支杆7A,该支杆7A的一端与上铰接点2Aa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7的杆身中部,支撑座71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十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无侧杆组帐篷架杆结构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1和篷顶支架2都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1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1。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以及使帐篷具有更好的防积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篷顶支撑组8。
如10所示,展开后的立杆1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1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1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1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11a;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11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2A,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2A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Aa及下铰接点2Ab,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21a及下中心铰接点21b。
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1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3的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与立杆1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1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1相互铰接。
篷顶支撑组8包括两支撑单元81及顶部横杆82,两支撑单元81分别设于篷顶支架2连杆组2A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8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811,顶部横杆82是由两根相互单向铰接的短杆821端部相互铰接构成,支撑单元81的两根连杆811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Aa、下铰接点2Ab铰接,另一端的其中一根连杆811与顶部横杆82的一端铰接,另一根连杆811通过一支杆83与顶部横杆82的短杆821的中部连接。顶部横杆82直接接触帐篷布(图中未示),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1)

1.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杆、篷顶支架以及用于连接篷顶支架和每根立杆的支撑顶杆组;
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沿立杆滑动的滑动座;
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
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连杆单元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与立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滑动件与立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固定座与立杆相互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组支撑单元及一支撑座,四组支撑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四组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两端部相互铰接的短杆及一支杆,两短杆相互铰接形成短杆铰接点,其中一短杆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铰接,另一短杆与支撑座铰接,支杆的一端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下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与上铰接点铰接的短杆的中部,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各支撑杆上还设有一支杆,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的中部,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上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各连杆单元的中心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支撑件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连杆组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单元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组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组对应篷顶支架的连杆组的各组铰接点,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该顶撑组的每一连杆组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两支撑杆,两支撑杆分别设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各支撑杆的底端与连杆组的下铰接点铰接,顶端设有支撑座,支撑杆与连杆组的上铰接点连接有一支杆,该支杆的一端与上铰接点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的杆身中部,支撑座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篷顶支撑组,该篷顶支撑组包括两支撑单元及顶部横杆,两支撑单元分别设于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两组对角线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顶部横杆是由两根相互单向铰接的短杆端部相互铰接构成,支撑单元的两根连杆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另一端的其中一根连杆与顶部横杆的一端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一支杆与顶部横杆的短杆的中部连接,顶部横杆直接接触帐篷布,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10.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杆、篷顶支架以及用于连接篷顶支架和每根立杆的支撑顶杆组;
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沿立杆滑动的滑动座;
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组,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组包括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组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两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的铰接点为上中心铰接点及下中心铰接点;
支撑顶杆组用于连接立杆及篷顶支架,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连杆组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一连杆及两夹杆,两夹杆夹设于连杆的两侧,并与连杆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连杆的一端与立杆的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下铰接点铰接,两夹杆的一端与立杆的滑动件铰接,另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铰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部支架,该顶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连杆单元的下中心铰接点铰接,支撑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CN201410753721.XA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99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3721.XA CN104499769B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3721.XA CN104499769B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9769A true CN104499769A (zh) 2015-04-08
CN104499769B CN104499769B (zh) 2016-10-12

Family

ID=5294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37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99769B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97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31661Y1 (ko) * 2003-08-06 2003-10-30 카라반인터내셔날 주식회사 이동식 천막프레임
US6929017B2 (en) * 2002-10-29 2005-08-16 Taewoong Byun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regular polygon
CN201924651U (zh) * 2011-01-05 2011-08-10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高顶帐篷顶部折收结构
CN203947855U (zh) * 2014-06-27 2014-11-19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帐篷骨架
CN204457058U (zh) * 2014-12-11 2015-07-08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9017B2 (en) * 2002-10-29 2005-08-16 Taewoong Byun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regular polygon
KR200331661Y1 (ko) * 2003-08-06 2003-10-30 카라반인터내셔날 주식회사 이동식 천막프레임
CN201924651U (zh) * 2011-01-05 2011-08-10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高顶帐篷顶部折收结构
CN203947855U (zh) * 2014-06-27 2014-11-19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帐篷骨架
CN204457058U (zh) * 2014-12-11 2015-07-08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9769B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8834U (zh) 一种带屋檐结构的高顶帐篷
CN201200166Y (zh) 一种折叠床架及交叉架
CN204370900U (zh) 一种帐篷架杆结构
CN209908072U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商用折叠篷
CN201119618Y (zh) 一种折叠支撑架及交叉架
CN110080602A (zh) 一种帐篷架杆的改进结构
CN104763216A (zh) 凉篷架、凉篷及凉篷架的顶篷架
KR200482801Y1 (ko) 폴딩 텐트 프레임
CN204457058U (zh)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CN206769534U (zh) 一种防积水的帐篷架杆
CN205445113U (zh) 一种折叠凉篷架及其支撑机构
CN203890758U (zh) 落地式折叠晾衣架
CN204370902U (zh) 一种高顶帐篷的架杆结构
CN108612390A (zh) 一种帐篷架杆顶部的改进结构
CN109441212A (zh) 一种帐篷架杆的改进结构
CN104499769A (zh) 一种无侧杆组的帐篷架杆结构
CN104499768B (zh) 一种帐篷架杆结构
CN104499770A (zh) 一种高顶帐篷的架杆结构
CN204754427U (zh) 一种双层顶折叠帐篷
CN204457061U (zh) 一种凉棚的架杆结构
CN209509646U (zh) 一种可收折帐篷架杆改进结构
CN204457057U (zh) 一种冲顶凉棚的架杆结构
CN205665510U (zh) 一种立式投影幕
CN205788997U (zh) 折叠展示架
CN201011148Y (zh) 一种凉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