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2261A -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2261A
CN104492261A CN201510016156.3A CN201510016156A CN104492261A CN 104492261 A CN104492261 A CN 104492261A CN 201510016156 A CN201510016156 A CN 201510016156A CN 104492261 A CN104492261 A CN 104492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kayexalate
pss
draw
materia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61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以伟
田恩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0161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2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2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包括,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应用于正渗透过程中作为汲取溶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汲取溶质普遍存在的渗透压低、反渗严重、回收困难,有毒以及与膜兼容性不好等问题。

Description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高截留率的新兴技术,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近年来已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它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渗透压差,通过半透膜将原料液侧的水汲取到汲取液一侧,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产品水从稀释的汲取液中分离出来。
FO技术在海水/苦咸水脱盐、工业废水、污水资源化、食品加工,动力发电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FO膜和汲取液是正渗透过程的两大核心,许多人致力于FO膜的开发研究,对合适汲取液的选取及回收方法却鲜有关注。FO过程中汲取溶质的反向渗透以及将汲取溶质从稀释的汲取液中回收再利用过程产生的高能耗是制约整个FO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理想的汲取溶质应具有以下特点:(1)高渗透压,因而可以产生高水通量;(2)极小的反向溶质通量;(3)易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回收再利用。此外,它应是无毒的,低成本的,而且与FO膜具有兼容性。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致力于无机盐离子汲取溶质的研究,比如碳酸氢铵、化肥、磁性纳米粒子等。碳酸氢铵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汲取溶质,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以及相对较容易的回收方法,然而,回收方法中能耗较大,而且其痕量的残留或许都会破坏产品水的口感。肥料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汲取溶质,因为FO过程后被稀释的汲取液肥料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而不需要再回收,但是仅限于农业生产时它才会比较划算。可以产生高渗透压的磁纳米离子近年来也被发现可以用于汲取溶质,通过热磁分离技术对磁纳米粒子进行高效回收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回收过程中纳米粒子易于团聚,而且合成磁纳米粒子的过程较复杂。
另外,由于回收过程中的低能耗,具有刺激相应的聚合物水凝胶汲取溶质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水通量较低。一系列其他可能的潜在汲取溶质,包括有机离子盐、有机化合物也得到了研究,但他们在高渗透压及易回收之间存在着权衡。
为了克服汲取溶质普遍存在的渗透压低、易反渗,回收成本高等缺点,目前市场急需开发一种渗透压高、不易反渗、经济易回收的汲取溶质,以促进正渗透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汲取溶质普遍存在的渗透压低、易反渗,回收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电解质,即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um4-styrensesulfonate),PSS)作为一种新型的汲取溶质,并提供了采用低压超滤、纳滤或反渗透技术对FO过程后稀释的汲取液中的PSS进行回收,经济简便,易于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其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应用于正渗透过程中作为汲取溶质。
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结构为线性、和/或梳形、和/或星形、和/或树枝状、和/或超支化、和/或环状。
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浓度为1-5000g·L-1。例如,浓度可以是1、或500、或1000、或5000g·L-1等。
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分子量为1万-2000万。优选地,可以为1万、或100万、或2000万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液的回收方法,使用超滤、纳滤或反渗透系统从经过稀释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液中浓缩回收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溶质。
优选地,所述浓缩回收是在0.1MPa-1.0MPa压力下进行的。例如,当采用超滤时,浓缩回收在0.1MPa下进行,当采用纳滤时,浓缩回收在0.7MPa下进行,当采用反渗透时,浓缩回收在1.0MPa下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渗透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半透膜的一侧引入原料液;在所述半透膜的另一侧引入聚苯乙烯磺酸溶液作为汲取液;利用渗透压差将所述原料液一侧的水汲取到所述汲取液中;将所述汲取液中汲取的水分离。
优选地,所述原料液为市政污水、或果汁饮料、或垃圾渗滤液、或工业废水、或海水、或生活污水。
在FO通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聚合电解质的反向盐通量明显小于无机盐。这是因为PSS为离子型聚合物,一方面可以电离产生较大的渗透压,从而产生较高水通量;另一方面,聚合物大分子结构不利于离子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因而反向盐通量较低。因此,聚苯乙烯磺酸钠是正渗透汲取液理想的选择。
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汲取溶质普遍存在的渗透压低、反渗严重、回收困难,有毒以及与膜兼容性不好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正渗透系统评价汲取溶质的汲取性能。以去离子水为原料液,0.5mol·L-1NaCl溶液用于汲取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室温23℃±1下采用膜活性层朝向汲取液的膜置方向。
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例如可以采用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渗透进入汲取液中水的质量,电导率仪(例如可以采用DDSJ-308A)测试实验中原料液的电导率,从而确定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盐通量。
其中,水通量及反向盐通量由下列公式计算:
J w = Δm Δt × 1 A m - - - ( 1 )
J s = ( C t V t ) - ( C 0 V 0 ) A m Δt - - - ( 2 )
式(1)中,Jw(L·m-2·h-1,简写为LMH)为水通量;Δm(g)为在时间Δt(h)内从原料液渗透进入汲取液的水质量;Am(m2)为有效膜面积。
式(2)中,Js(g·m-2·h-1,简写为gMH)为反向盐通量;Co(mol·L-1)为初始原料液的浓度;Vo(L)为初始原料液的体积;Ct(mol·L-1)为实验运行时间Δt(h)后原料液的浓度;Vt(L)为实验运行时间Δt(h)后原料液的体积;Am(m2)为有效膜面积。
经计算后可得,0.5mol·L-1NaCl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7.14LMH,反向盐通量为19.54gMH。
FO实验后,1.0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反渗透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NaCl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利用下式(3)计算浓缩过程中的水通量:
J w = ΔV Δt × 1 A m - - - ( 3 )
式(3)中,Jw(LMH)为浓缩过程中的水通量;ΔV(L)为在时间Δt(h)内透过膜的水体积;Am(m2)为有效膜面积。
利用下式(4)计算盐截留率,其中,盐截留率指被膜截留的汲取溶质百分含量。
R = ( 1 - c p c f ) × 100 % - - - ( 4 )
式(4)中,R指截留率,Cf(g·mL-1)与Cp(g·mL-1)分别指浓缩液及透过液的盐浓度。
上述浓缩实验表明,反渗透膜对NaCl的截留率达到99%,平均水通量为10LMH。
实施例1
使用线性PSS(分子量为1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1g·L-1的PSS(1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市政污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线性PSS(10,000)的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1g·L-1的线性PSS(1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0.1LMH,反向盐通量为0.02gMH。
FO实验后,在1.0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反渗透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线性PSS(1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反渗透膜对线性PSS(10,000)的截留率达到99.2%,平均水通量为22.0LMH。
实施例2
采用梳形PSS(分子量为1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500g·L-1的PSS(1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果汁饮料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梳形PSS(10,000)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g·L-1的梳形PSS(1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2.2LMH,反向盐通量为8.02gMH。
FO实验后,在1.0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反渗透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梳形PSS(1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反渗透膜对梳形PSS(10,000)的截留率达到99.3%,平均水通量为22.6LMH。
实施例3
采用星形PSS(分子量为1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5000g·L-1的PSS(1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垃圾渗滤液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星形PSS(10,000)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0g·L-1的星形PSS(1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28LMH,反向盐通量为28.32gMH。
FO实验后,在1.0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反渗透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星形PSS(1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反渗透膜对星形PSS(10,000)的截留率达到99.7%,平均水通量为24.2LMH。
实施例4
采用树枝状PSS(分子量为1,00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1g·L-1的PSS(1,00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市政污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树枝状PSS(1,000,000)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所得实验结果表明,1g·L-1的树枝状PSS(1,00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0.09LMH,反向盐通量为0.01gMH。
FO实验后,在0.7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纳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树枝状PSS(1,00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纳滤膜对树枝状PSS(1,000,000)的截留率达到99.8%,平均水通量为33.0LMH。
实施例5
采用超支化PSS(分子量为1,00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500g·L-1的PSS(1,00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工业废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超支化PSS(1,000,000)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g·L-1的超支化PSS(1,00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8.6LMH,反向盐通量为7.86gMH。
FO实验后,在0.7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纳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超支化PSS(1,00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纳滤膜对超支化PSS(1,000,000)的截留率达到98%,平均水通量为23LMH。
实施例6
采用环状PSS(分子量为1,000,000)为汲取溶质,配制5000g·L-1的PSS(1,000,000)溶液为汲取液,以海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环状PSS(1,000,000)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0g·L-1的环状PSS(1,000,000)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18LMH,反向盐通量为58.6gMH。
FO实验后,在0.7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纳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环状PSS(1,000,000)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纳滤膜对环状PSS(1,000,000)的截留率达到99.8%,平均水通量为34.5LMH。
实施例7
采用线性PSS(分子量为2000万)为汲取溶质,配制1g·L-1的PSS(2000万)溶液为汲取液,以生活污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线性PSS(2000万)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1g·L-1的线性PSS(2000万)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0.08LMH,反向盐通量为0.01gMH。
FO实验后,在0.1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超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线性PSS(2000万)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超滤膜对线性PSS(2000万)的截留率达到99.9%,平均水通量为53.8LMH。
实施例8
采用星形PSS(分子量为2000万)为汲取溶质,配制500g·L-1的PSS(2000万)溶液为汲取液,以工业废水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星形PSS(2000万)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g·L-1的PSS(2000万)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11.88LMH,反向盐通量为0.93gMH。
FO实验后,在0.1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超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星形PSS(2000万)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超滤膜对星形PSS(2000万)的截留率达到99.9%,平均水通量为52.6LMH。
实施例9
采用超支化PSS(分子量为2000万)为汲取溶质,配制5000g·L-1的PSS(2000万)溶液为汲取液,以垃圾渗滤液为原料液,FO膜采用美国HTI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聚酰胺复合膜,采用FO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置方向,原料液和汲取液分别以184ml/min的体积流量在膜两侧错流循环,实验在室温23℃±1下进行。
连接电脑的电子天平(BSA6202S-CW,赛多利斯)每隔2min记录从原料液侧渗透进入汲取液侧水的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A)检测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的超支化PSS(2000万)含量,从而确定反向盐通量。
所得实验结果表明,5000g·L-1的超支化PSS(2000万)汲取液产生的水通量为56.3LMH,反向盐通量为1.21gMH。
FO实验后,在0.1MPa压力下,实验室规模的超滤系统用于从稀释的汲取液中浓缩回收超支化PSS(2000万)汲取溶质,使之循环再利用。
根据公式(3)和(4),本实施例中的浓缩实验表明,超滤膜对超支化PSS(2000万)的截留率达到99.9%,平均水通量为48.6LMH。
结论
对比例所用汲取液为无机盐氯化钠,实施例1-9所用汲取液为不同结构、不同分子量及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
在FO通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聚合电解质的反向盐通量明显小于无机盐。这是因为PSS为离子型聚合物,一方面可以电离产生较大的渗透压,从而产生较高水通量;另一方面,聚合物大分子结构不利于离子从汲取液反渗进入原料液,因而反向盐通量较低。因此,聚苯乙烯磺酸钠是正渗透汲取液理想的选择。

Claims (8)

1.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应用于正渗透过程中作为汲取溶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结构为线性、和/或梳形、和/或星形、和/或树枝状、和/或超支化、和/或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浓度为1-5000g·L-1;例如,可以是1、或500、或1000、或5000g·L-1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分子量为1万-2000万;优选地,可以为1万、或100万、或2000万等。
5.一种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超滤、纳滤或反渗透系统从经过稀释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液中浓缩回收聚苯乙烯磺酸钠汲取溶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回收是在0.1MPa-1.0MPa压力下进行的。
7.一种正渗透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半透膜的一侧引入原料液;
在所述半透膜的另一侧引入聚苯乙烯磺酸溶液作为汲取液;
利用渗透压差将所述原料液一侧的水汲取到所述汲取液中;
将所述汲取液中汲取的水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渗透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液为市政污水、或果汁饮料、或垃圾渗滤液、或工业废水、或海水、或生活污水。
CN201510016156.3A 2015-01-13 2015-01-13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Pending CN104492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6156.3A CN104492261A (zh) 2015-01-13 2015-01-13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6156.3A CN104492261A (zh) 2015-01-13 2015-01-13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2261A true CN104492261A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3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6156.3A Pending CN104492261A (zh) 2015-01-13 2015-01-13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22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2037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渗透水凝胶汲取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4956A (en) * 2008-10-31 2010-05-05 Apaclara Ltd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using a field separable osmotic agent
US2012008037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Ravindra Revanur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forward osmosi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WO2012146629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Basf Se Composite membranes comprising a sulfonated polyarylether and their use in forward osmosis processes
CN103492038A (zh) * 2011-04-25 2014-01-01 特雷维系统公司 用于正渗透水处理的反向可溶溶质的回收
JP2014512952A (ja) * 2011-04-25 2014-05-29 オアシス ウォータ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浸透分離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4956A (en) * 2008-10-31 2010-05-05 Apaclara Ltd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using a field separable osmotic agent
US2012008037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Ravindra Revanur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forward osmosi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CN103492038A (zh) * 2011-04-25 2014-01-01 特雷维系统公司 用于正渗透水处理的反向可溶溶质的回收
JP2014512952A (ja) * 2011-04-25 2014-05-29 オアシス ウォータ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浸透分離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2146629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Basf Se Composite membranes comprising a sulfonated polyarylether and their use in forward osmosis process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2037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渗透水凝胶汲取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waileh et al.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s and process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search trends and future outlook
Chung et al. Forward osmosis processe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Luo et al. A review on the recovery methods of draw solutes in forward osmosis
Tian et al. A study of poly (sodium 4-styrenesulfonate) as draw solute in forward osmosis
Qin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forward osmosis for desalination: A review
Lee et a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using membrane-integrated separation processes
CN102745776B (zh) 正渗透耦合反渗透处理反渗透浓排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18752B (zh) 一种高含量春雷霉素水剂的制备方法
Tian et al.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anofiltration (nf) technology for brackish water treatment
CN105712560A (zh) 正渗透技术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13464A (zh) 一种添加石墨烯量子点的正渗透膜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正渗透膜以及该膜的应用
CN206142985U (zh) 一种高含盐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
CN104803448A (zh) 高盐度高有机物浓度废水的正渗透处理方法
Nguyen et al. Exploration of an innovative draw solution for a forward osmosis-membrane distill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Charcosset Classical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embrane processes for desalination and natural water treatment
Pei et al. Emerging forward osmosis and membrane distillation for liquid food concentration: A review
Chen et al. Synthetic draw solutes for forward osmosis: Status and future
CN106925119B (zh) 聚环氧琥珀酸作为汲取液在正渗透上的应用
Ibraheem et al.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review of fabrication, modification,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CN104328452B (zh) 一种葡萄糖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法生产工艺
CN205710252U (zh) 正渗透技术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装置
TWI322185B (en)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and purification of organic acids
Bóna et al. Progress towards st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fu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s
CN111362359B (zh) 一种利用驱动剂反向渗透的正渗透浓缩回收藻酸盐的方法
CN104492261A (zh) 正渗透分离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