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123A -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123A
CN104487123A CN201380038614.2A CN201380038614A CN104487123A CN 104487123 A CN104487123 A CN 104487123A CN 201380038614 A CN201380038614 A CN 201380038614A CN 104487123 A CN104487123 A CN 104487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rame assembly
configuration
concavity
revers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7123B (zh
Inventor
E·弗兰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4487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7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 A61M16/062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having an underlying cush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可逆框架组件,所述可逆框架组件包含主体、衬垫组件联接件和换向装置。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体包含至少第一主体构件和第二主体构件。所述主体在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联接到衬垫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侧中的一个上。所述主体被构造成设置于两个凹状配置中的一个中,第一凹状配置,其中所述主体第一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其中所述主体第二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所述换向装置被构造成允许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案依据35U.S.C.§119(e)请求于2012年6月20日提出申请的第61/661,839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案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气体流与用户的气道连通的患者界面组件,所述患者界面组件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界面装置,所述患者界面装置包含患者接触衬垫和是支撑组件的一部分的可逆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传统患者界面装置可包含相对刚性的面板和较柔软的患者接触衬垫或衬垫组件。挠性面板可用作或以其它方式为患者接触衬垫或患者接触衬垫组件的一部分。在下文中,然而,这个描述应指代患者接触衬垫组件,但应理解,患者接触衬垫也可以是挠性面板。所述患者接触衬垫由被构造成大致适于用户的面部的轮廓的相对柔软的材料制成。因此,所述患者接触衬垫围绕用户的鼻部和/或嘴部形成大体连续的密封。
患者界面装置借助于支撑组件支撑或附接到用户的头部。所述支撑组件可包含总体刚性的框架组件和条带组件。条带可以是弹性的或非弹性的。条带可具有可调整的长度。众所周知,排外地由条带组成的支撑组件可抵靠着用户的面部太紧密地偏压(即,拉动)患者接触患者界面装置的衬垫或其它部分。因此,框架组件可用于相对于用户的面部正确地定位患者接触衬垫。框架组件联接到条带组件。
“T型框架”组件包含中心圆环(torus)和两个向后延伸的构件。即,向后延伸的构件联接到圆环的相反的横向侧并且朝向用户的耳朵延伸。患者接触衬垫的一部分被构造成延伸穿过圆环,借此将衬垫组件联接到框架组件。框架组件的远尖端包含被构造成联接到一个或多个条带的条带联接件。在这个配置中,框架组件围绕用户的面部成凹状。
这样的T型框架组件未被构造成可逆的。即,用于形成T型框架组件的材料(通常是模制材料)未被构造成反转的或换向的。此外,面罩和条带联接件设置于一侧(通常是远离用户的面部的侧)上,以使得联接件并不刺激用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呼吸界面装置的可逆支撑组件。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患者界面装置的可逆框架组件。所述可逆框架组件包含主体、衬垫联接件和换向装置。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体包含至少第一主体构件和第二主体构件。所述主体被构造成经由所述衬垫联接件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其中所述衬垫或衬垫组件设置于主体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侧中的一个侧上。所述主体被构造成以下述两个凹状配置中的一个凹状配置设置:第一凹状配置,其中所述主体第一侧围绕所述衬垫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其中所述主体第二侧围绕所述衬垫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所述换向装置被构造成允许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使用患者界面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在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一配置中时,将衬垫联接到框架组件主体;(b)使衬垫从框架组件主体脱离;(c)将框架组件主体以第二配置放置;和(d)当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二配置中时,将衬垫联接到框架组件主体。
在参考附图考虑到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特点以及结构的相关元件和部件组合的操作方法和功能、制造的经济性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所有的这些描述以及权利要求和附图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明各个附图中的相应部分。然而,将会清楚地理解,这些附图仅出于图示和描述的目的,并且不旨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呼吸界面装置的等轴测视图;
图2是框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等轴测视图;
图3是换向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轴测视图;
图4A是框架组件的分解视图,图4B是替代性支撑构件的等轴测视图;和
图5是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用在本文中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包含复数含义。用在本文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或部件“联接”的陈述是指这些部分直接或间接(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或部件)结合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只要出现连结。用在本文中的“直接联接”是指两个元件相互直接接触。用在本文中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是指将两个部件联接以像一个那样移动,而保持相反于彼此的恒定定向。
用在本文中的词语“整体的”是指部件作为单件或单元而产生。即,包含分开产生然后联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的多个件的部件并不是“整体的”部件或主体。用在本文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或部件相互“接合”的陈述应指这些部分直接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或部件相互施加力。用在本文中的术语“数量”应指一个或大于一个的整数(即,多个)。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用在本文中的方向性短语,例如但不限于,顶部的、底部的、左边的、右边的、上部的、下部的、前面的、后面的以及它们的派生词涉及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元件的定向,且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用在本文中的“大体连续的密封”可具有间隙或当用户移动时可裂开。用在本文中的“更完全的密封”具有在长度上比大体连续的密封的间隙短的间隙,或者,当用户移动时对裂开具有抵抗性。
用在本文中的“对应”指示两个结构部件被定大小成以最小摩擦量彼此接合。因此,对应于构件的开口大小稍大于构件以使得构件可以最小摩擦量通过开口。如果两个部件被说成是“紧贴地”装配在一起,那么这个定义将被修改。在该情形中,部件的大小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小,借此摩擦量增加。
用在本文中的“刚性的(rigid)”意指大致不可弯曲。用在本文中的“刚硬的(stiff)”意指被构造成当被暴露于最小的偏压时维持形状,但当暴露于最小偏压时可弯曲。举例来说,细线(例如但不限于,扎丝中所使用的线)可易于弯曲,但在那之后将维持其配置直到再次弯曲为止。用在本文中的“形状维持构件”是当暴露于偏压时具有挠性但当移除偏压时返回到选定配置的构件;例如但不限于,半硬质塑料。用在本文中的“张力构件”是当暴露于张力时具有最大长度但否则大致具有挠性的结构,例如但不限于,链。
用在本文中的“联接部件”是联接组件的一个元件。即,联接组件包含被构造成联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元件或部件。应理解,联接组件的元件对应于彼此或以其它方式被构造成接合在一起。举例来说,在联接组件中,如果一个联接元件是螺栓,那么另一个联接元件是螺母。此外,应理解,可能不同时描述联接组件的两个元件。
用在本文中的“可逆挠曲件”是被构造成挠曲并且维持于至少两个配置中的挠曲件。即,被构造成以单个配置使用但可被迫到第二配置中的挠性构件不是“可逆挠曲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例性实施例的患者界面组件8。患者界面组件8包含患者界面装置9和支撑组件40。患者界面装置9经由患者回路联接到压力产生系统(未示出),如业内众所周知的。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压力产生系统是能够产生呼吸气体流或在提高的压力下提供气体的任何装置。这些压力产生系统的实例包含通气机、CPAP装置或可变压力装置(例如,自动滴定装置)、成比例的辅助通气()装置、成比例的气道正压(PPAP)装置、由宾夕法尼亚州的Philips Respironics of Murrysville制造和分销的C-FlexTM装置、装置或装置(其中提供给患者的压力随患者的呼吸循环而变化,以使得在吸气期间比在呼气期间输送更高的压力)或其它压力支持装置。
患者界面装置9包含衬垫组件10,所述衬垫组件包含具有面板12的主体11和衬垫15,下文予以论述。在实例性实施例中,面板12是大致刚性的。在实例性实施例中,图1中所示出,面板12是被构造成覆盖用户的鼻部的单个件。即,患者衬垫组件10具有被构造成延伸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上方的周边轮廓。在这个实施例中,主体11与面板12共同延伸。应理解,这是实例性实施例并且衬垫组件10可被构造成延伸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或者只是用户的嘴部上方。此外,应理解,面板12可由柔软或挠性材料制成。面板12限定下部开口14。下部开口14可充当气体入口。气体入口(下部开口14)可联接到用于在衬垫组件10与外部气体源(未示出)(例如,鼓风机,或任何其它适合装置)之间携载气体(例如,空气)的联接装置16(例如,转环管道)。将进一步理解,衬垫组件10可由整体元件而非多个部件构成的组件形成。
想到的是,外部气体源可囊括而不限于能够供应供用户消耗的气体的任何气体输送或气体产生系统。各种气体输送疗法的非限制性实例可包含但不限于持续气道正压(CPAP)疗法、自动滴定气道正压疗法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疗法,如上所述。图1中所示出的特定联接装置16并非意在限制,并且应理解,本发明预期可永久地或选择性地附接到下部开口14以将气体携载到衬垫组件10或携载来自衬垫组件10的气体的各种不同的联接装置。因此,各种联接装置(例如,在一个或两个端部上具有或不具有转环,和具有或不具有与装置形成一体的呼气系统)可替代联接装置16。
衬垫组件10进一步包含支撑组件联接件18。支撑组件联接件18被构造成联接到支撑组件40。对于下文所论述的支撑组件40(并且更具体来说,框架组件50),支撑组件联接件18是被构造成与如下文所论述的闭合、挠性回圈或圆环形状的构件65介接的联接件。因此,支撑组件联接件18可能是面板12中的回圈状凹槽。凹槽的外边缘具有比圆环形状的构件65大的横截面面积,并且框架组件50必须在面板12上方伸展以使得圆环形状的构件65可设置于凹槽中。此外,面板12的外表面的轮廓可形成平台17。平台17被构造成邻接,并且借此影响下文所论述的框架组件50的形状。此外,衬垫组件10可包含部分地延伸于平台17上方的保持凸缘19。在实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凸缘19大体平行于平台17而延伸,因此形成所述凹槽。因此,如果平台17相对于用户的面部是凹状的,那么保持凸缘19相对于用户的面部也是凹状的。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可以是如下文所论述的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10。
衬垫15被构造成从面板12朝向用户的面部延伸,并且大体限定衬垫组件10的深度。衬垫15包含由挠性材料制成的衬垫主体20。衬垫15被构造成接合用户的面部并且提供大体连续的密封。如果衬垫组件10维持于相对于用户的面部大体切向的定向中,那么这个密封可被改进成更完全的密封。导致衬垫15接合用户的面部的偏压由支撑组件40形成。
支撑组件40包含至少一个条带42和框架组件50。条带42是张力构件。如所示出,支撑组件40包含两个条带42,然而,权利要求书并不限于这个配置。每一条带42被构造成围绕用户的头部延伸。众所周知,支撑组件条带42可以以任何数目个配置形成具有条带42的网(未示出)。条带42可由弹性或非弹性的材料制成。
框架组件50是可逆框架组件50。可逆框架组件50包含具有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的主体52。框架组件主体52包含至少第一大致平坦细长的构件60和第二大致平坦细长的构件62、衬垫组件联接件64和换向装置70。框架组件主体52被构造成在衬垫组件联接件64处联接到衬垫组件10,其中衬垫组件10大致设置于主体第一侧54或主体第二侧56中的一者上。即,在实例性实施例中,衬垫组件联接件64是限定开口66的圆环形状的构件65。用在本文中的“圆环”被广泛地解释为可能不对称的闭合回圈。圆环形状的构件65可以是整体的主体,部分整体的主体或具有联接在一起的元件的非整体的主体。开口66被定大小成允许衬垫组件10的一部分延伸穿过其中,如下文所论述。除衬垫组件10的延伸穿过开口66的部分之外,衬垫组件10设置于主体第一侧54或主体第二侧56中的一者上。
如下文所论述,框架组件主体52以及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0是“刚硬”的或“形状维持构件”。因此,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当被未偏压时是大致平坦的。应理解,在使用中,并且在来自条带42的偏压下,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可能不是大体平坦的。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中的每一者在近端部61处联接到圆环形状的构件65的相反的横向侧并且从其向外延伸。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各自具有包含条带联接件68的远端部63。如所示出,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是大体“T形状的”;即,每一主体构件60、62的远端部63分成多个远端部63。在这个配置中,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的每一远端部63包含条带联接件68。条带联接件68是可逆的,如下文所论述,并且在一个实例性实施例中,是条带42可穿过其形成回圈的狭槽69。因此,条带42可联接到框架组件50并且支撑组件40被构造成环绕用户的头部。
框架组件50(并且更具体来说,框架组件主体52)被构造成以下述两个大体凹状配置中的一个设置:第一凹状配置,其中主体第一侧54围绕衬垫组件10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其中主体第二侧56围绕衬垫组件10成凹状。如下文所论述,框架组件主体52由挠性和半挠性材料制成。因此,用在本文中的“大体凹状”意指以一般方式成凹状的配置。因此,虽然大体平坦并且不弯曲,但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是框架组件主体52的“大体凹状”配置的一部分,因为整个框架组件主体52是“大体凹状”。即,在衬垫组件10设置于圆环形状的构件65中的情况下,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0从圆环形状的构件65大体横向向外延伸。然而,在框架组件主体52处于大体凹状配置中的情况下,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各自向后延伸。在使用中,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各自朝向用户的耳朵中的一个延伸。因此,框架组件50(并且更具体来说,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部分地环绕用户的头部。
换向装置70被构造成允许框架组件主体52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换向装置70可进一步被构造成将框架组件主体52维持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中。举例来说,在图2中所示出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中,框架组件主体52是大致平坦的。即,圆环形状的构件65以及第一构件60和第二构件62是平坦的,并且如果放置于平坦表面上,那么可设置于大体同一平面中。在这个实施例中,换向装置70包含围绕衬垫组件联接件64处设置的可逆挠曲件80。用在本文中的“围绕…处”意指可逆挠曲件80可以是衬垫组件联接件64的一部分或与其毗邻地(即,在衬垫组件联接件64与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联接部处)设置。因此,可逆挠曲件80并入到衬垫组件联接件64中,因为衬垫组件联接件64是刚硬或形状维持的,但可围绕衬垫组件10在任一方向上弯曲。即,衬垫组件联接件64可围绕衬垫组件10以大体凹状配置放置,其中任一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或第二侧56是凹状表面。
如上所述,衬垫组件10包含在面板12上的支撑组件联接件18,如图1中所示出。当框架组件50(并且更具体来说,衬垫组件联接件64)联接到衬垫组件10(并且更具体来说,支撑组件联接件18),如下文所论述的框架组件主体52的挠性性质允许框架组件主体52围绕面板12弯曲;当施加条带42的偏压时,这尤为正确。因此,框架组件主体52可联接到支撑组件联接件18,其中主体第一侧54邻接面板12,并且框架组件主体52将遵循面板12的轮廓,借此变得围绕衬垫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即,在这个第一配置中,主体第一侧54围绕衬垫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相反地,框架组件主体52可联接到支撑组件联接件18,其中主体第二侧56邻接面板12,并且框架组件主体52将遵循面板12的轮廓,借此变得围绕衬垫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在这个第二配置中,主体第二侧56围绕衬垫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用户可通过在将衬垫组件10联接到框架组件50之前将衬垫组件10定位于选定侧上而在配置之间切换。因此,框架组件50是可逆的。
在另一实例性实施例中,换向装置70被构造成将框架组件主体52维持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中。如图1中所示出,圆环形状的构件65被成形为中空截锥体90。用在本文中的“截锥体”是任何被截断的、大体圆锥截面或类似形状,例如,被截断的角锥体。如下文所论述,截锥体90是挠性的。众所周知,挠性截锥体90可被反转。此外,因为截锥体90甚至当被反转时维持其圆锥性质,所以截锥体90趋向于停留于反转配置中。因此,当截锥体90在第一配置中时,其中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联接到截锥体90的横向边缘,在各自向后延伸的情况下,框架组件50是大体凹状的。截锥体90可被反转并且将维持反转的圆锥形状。因为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联接到截锥体90的横向边缘,所以在第二配置中,框架组件50也是大体凹状的。此外,因为需要一些力来反转截锥体90,所以截锥体90将框架组件50维持于第一配置或第二配置中。即,一旦截锥体90在第一或第二配置中,即意指框架组件50在同一配置中,那么,截锥体90趋向于停留于该配置中。因此,用户选择框架组件50的配置并且将衬垫组件10联接到是凹状侧的那一侧。即,主体第一侧54或主体第二侧56可以是凹状侧。如此,框架组件50是可逆的。
在其中圆环形状的构件65是大体平坦的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换向装置70正好是可逆挠曲件80。在该实施例中,框架组件主体52当被偏压时将遵循面板12的轮廓,借此变得围绕衬垫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然而,维持凹状形状依靠于条带42的偏压。在类似于其的另一实施例中,换向装置70被构造成将框架组件主体52维持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中。这通过将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00提供于衬垫组件10上并且将第二换向装置部件102提供于框架组件50上来完成。第二换向装置部件102是可逆挠曲件80,如上文所描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00包含凹状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
如上所述,保持凸缘19部分地延伸于平台17上方。因此,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限定凹槽。当框架组件主体52设置于平台17与保持凸缘19之间时,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将框架组件主体52成形。因此,如果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以凹状轮廓延伸,那么框架组件主体52维持成凹状形状。即,圆环形状的构件65限定框架组件主体52中的开口66,所述开口是衬垫组件联接件64。在衬垫组件联接件64处的框架组件主体52被构造成紧密地装配于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与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17之间。在这个配置中,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00接合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两个,并且导致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延伸于与由平台17和保持凸缘19限定的曲线类似的曲线上方。因此,框架组件主体52维持于选定配置中。即,框架组件主体52可被定位,其中第一侧54或第二侧56邻接平台17,所以框架组件主体52可在第一或第二配置中,如上文所描述。
在另一实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00可被增强,以便更好地定位框架组件主体52。即,如图3中所示出,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包含细长横向第一部分110和细长横向第二部分112。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联接到衬垫组件10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一窄配置(以阴影示出)与第二宽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窄配置中,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被定大小成通过可逆框架组件联接开口66,在第二宽配置中,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被定大小成具有大于可逆框架组件联接开口66的横截面面积。即,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类似于联接到衬垫组件10的翅膀。当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被提升到他们几乎碰触的点时,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被定大小成通过可逆框架组件联接开口66。当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降低时,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被定大小成具有大于可逆框架组件联接开口66的横截面面积。此外,在第二配置中,与其中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19并不具有细长横向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的实施例相比,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具有更大的与框架组件主体52接触的区域。此外,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可被朝向其第二配置偏压。因此,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12将把框架组件50维持于凹状配置中。
如上所述,框架组件主体52是挠性的。在实例性实施例中,框架组件主体52是“刚硬”的或“形状维持构件”。注意,由“刚硬”的或“形状维持构件”制成的截锥体90将把其自身维持于选定配置中。即,被反转的由“刚硬”的或“形状维持构件”制成的截锥体90将把其自身维持于反转配置中并且不返回到原始配置。因此,形状维持为截锥体90,但定向可能改变。如图4A中所示出,框架组件主体52包含至少第一材料构件120、第二材料构件122和支撑构件124。如所示出,存在额外的材料构件,第三材料构件126和第四材料构件128。
在实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是硅树脂,并且第三材料构件126和第四材料构件128是织物。支撑构件124可被分叉,如图4中所示出。注意,在实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4是整体的主体。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是挠性的,并且因此可在支撑组件联接件18上方伸展。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具有不同特性或相同特性,即,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由相同材料、类似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举例来说,第一材料构件120可以是覆盖织物的硅树脂,并且第二材料构件122可为暴露的硅树脂。此外,材料构件120、122、12、126、128可通过粘合、火焰层压、多重模制(multi-shot molding)、包胶模制、缝合、机械互锁中的任一个联接或使用自身粘合材料。
此外,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的特性包含其外观和纹理。举例来说,第一材料构件120可以是一个颜色或图案并且第二材料构件122可以是另一颜色或图案。颜色和/或图案可并入到材料中(例如但不限于,凹槽模制到硅树脂主体中或缝合于织物主体上),或图案可印刷于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织物主体)上。因此,图案可具有视觉和/或触觉特性,因为图案可不仅在视觉上显而易见,而且还可以感觉得到。作为实例性实施例(未示出),材料构件可大致是一个颜色的硅主体,该主体具有另一颜色的凸起的橡胶小块。此外,橡胶小块可设置成图案。这样的配置可用作防滑表面。因此,第一材料构件120可具有是防滑纹理的外表面,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以是大致平滑的织物。在这个配置中,用户可选择具有第一材料构件120或第二材料构件122,其中其相关联特性暴露于其它人以供查看,而其它材料构件120、122将接合用户的面部。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选自包含硅树脂、橡胶、凝胶、热塑性塑料、泡沫和纺织品的群组。因此,用在本文中的材料构件120、122的“特性”包含材料的类型和材料的外观(包含颜色、图案、设计或其它标记)和纹理。
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三材料构件126设置于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上,并且第二材料构件122和第四材料构件128设置于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56上。支撑构件124设置于第一材料构件120与第二材料构件122之间。此外,第一材料构件120、第二材料构件122、第三材料构件126和第四材料构件128被成形成大致适形于支撑构件124的形状。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贴敷到支撑构件124,粘合到支撑构件124或与支撑构件124形成为整体的主体。然而,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延伸超出支撑构件124的边缘,借此为框架组件主体52提供挠性。
即,支撑构件124比第一材料构件120、第二材料构件122、第三材料构件126和第四材料构件128坚实,但仍具挠性。支撑构件124给予框架组件主体52其刚硬度或返回到特定形状的能力。支撑构件124包含第一侧构件130和第二侧构件132。支撑构件第一侧构件130限定第一主体构件60,并且可限定圆环形状的构件65的第一部分134(如图4B中所示出)。支撑构件第二侧构件132限定第二主体构件62,并且可限定圆环形状的构件65的第二部分136(如图4B中所示出)。因此,当圆环形状的构件65是截锥体90时,支撑构件第一侧构件130限定截锥体90的第一部分134并且支撑构件第二侧构件132限定截锥体90的第二部分136。因此,支撑构件第一侧构件130和第二侧构件132各自具有形状,例如,上文所论述的第一主体构件60和第二主体构件62以及圆形部分134、136的“T型形状”。
当组装时,第一侧构件130和第二侧构件132,或支撑构件圆形部分134、136可能不直接联接。即,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可在第一侧构件130与第二侧构件132之间的间隙上方、或支撑构件圆形部分134、136上方延伸。在这个配置中,圆环形状的构件65极具挠性,因为第一侧构件130和第二侧构件132,或支撑构件圆形部分134、136并不直接联接。因此,第一材料构件120和第二材料构件122的挠性性质提供围绕衬垫组件联接件64设置的可逆挠曲件80。此外,当支撑构件124被分叉并且支撑构件圆形部分134、136并不是整体的(即,支撑构件圆形部分134、136是被联接的)时,增加了反转截锥体90的简便度。
在图4A中所示出的实例性实施例中,所有材料构件和支撑构件120、122、124、126、128是大致平面的。因此,框架组件主体52是大致平面的。此外,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和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56各自具有轮廓或横截面形状。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54轮廓和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56轮廓是大致类似的。注意,当框架组件50不可逆时,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的轮廓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不可逆框架组件可包含卡扣或钩环紧固件作为衬垫组件联接装置16。这些紧固件位于框架组件50的单个侧上,即,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上的轮廓是不同的,因为无需将框架组件50换向。本发明框架组件50利用联接件(例如,开口,例如,圆环形状的构件开口66)作为联接装置16,因为这些联接件具有可逆的轮廓。
因此,如图5中所示出,使用如上文所描述的具有可逆框架组件50的患者界面装置8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一配置中时,将衬垫组件联接200到框架组件主体;使衬垫组件从框架组件主体脱离202;将框架组件主体以第二配置放置204;和当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二配置中时,将衬垫组件联接206到框架组件主体。如果换向装置70包含挠性的中空截锥体90,那么将框架组件主体以第二配置放置204的步骤包含反转208截锥体90的步骤。此外,在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一配置中时将衬垫组件联接200到框架组件主体的步骤和在框架组件主体在第二配置中时将衬垫组件联接206到框架组件主体的步骤可分别包含下述进一步的步骤:以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毗邻用户的面部的方式使用210衬垫组件和以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毗邻用户的面部的方式使用212衬垫组件。
在权利要求书中,置于括号内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词语“包括”或“包含”并不排除列于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在列出几种构件的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几个可用一种硬件或相同的硬件来实施。出现在元件前面的词语“一”和“一个”并不排除多个这类元件的存在。在列出几种构件的任何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构件中的几个可用一种硬件或相同的硬件来实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某些元件的单纯事实并不表明这些元件不能够结合起来使用。
尽管出于图示的目的在目前认为最实用和最优选的实施例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将会理解,这些细节仅仅是为了该目的,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变化和等同布置。举例来说,将会理解,本发明预期在可能程度上任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任何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包含衬垫组件(10)和支撑组件(40)的患者界面装置(9)的可逆框架组件(50),所述衬垫组件包含支撑组件联接件(18),所述支撑组件包含至少一个条带(42),所述可逆框架组件包括:
框架组件主体(52),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具有第一侧(54)和第二侧(56),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包含至少大致平坦细长的第一主体构件(60)和大致平坦细长的第二主体构件(62)、衬垫组件联接件(64)和换向装置(70),所述第一主体构件和所述第二主体构件中的每一个在近端部(61)处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
所述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大致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中的一个上;
所述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以下述两个凹状配置中的一个设置:第一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中,主体第一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主体第二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并且
所述换向装置被构造成允许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与第二凹状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含围绕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设置的至少一个挠曲件(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装置包含挠性中空截锥体(90);
所述主体第一主体构件联接到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的一个横向侧;并且
所述主体第二主体构件联接到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的另一横向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包含第一材料构件(120)、第二材料构件(122)和支撑构件(124);
所述第一材料构件和所述第二材料构件具有不同特性;
所述第一材料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上;
所述第二材料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上;
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材料构件与所述第二材料构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含第一侧构件(130)和第二侧构件(132),所述支撑构件第一侧构件限定所述第一主体构件和所述圆环形状的构件的第一部分(134),并且所述支撑构件第二侧构件限定所述第二主体构件和所述圆环形状的构件的第二部分(1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装置包含挠性中空截锥体;
所述主体第一主体构件联接到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的一个横向侧;
所述主体第二主体构件联接到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的另一横向侧;
所述换向装置的所述支撑构件第一侧构件第一部分是截锥体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换向装置的所述支撑构件第二侧构件第二部分是截锥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限定开口(66);并且
所述换向装置截锥体开口是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选自包含硅树脂、橡胶、凝胶、热塑性塑料、泡沫和纺织品的群组;并且
所述第二材料选自包含硅树脂、橡胶、凝胶、热塑性塑料、泡沫和纺织品的群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第一侧和所述主体第二侧各自具有轮廓,并且所述主体第一侧轮廓和所述主体第二侧轮廓大致类似。
10.一种患者界面装置(9),包括:
衬垫组件,所述衬垫组件具有带有第一换向装置部件(100)的支撑组件联接件;
可逆框架组件,所述可逆框架组件具有带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主体,所述主体包含至少第一主体构件和第二主体构件、衬垫组件联接件和第二换向装置部件(102);
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设置于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中的一个上;
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以下述两个凹状配置中的一个设置:第一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中,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并且
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和所述第二换向装置部件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与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联接件第一换向装置部件被构造成将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维持于所述第一凹状配置或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的一个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包含平台(17),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是凹状的;
所述第二换向装置部件包含围绕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设置的至少一个挠曲件;并且
当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时,所述可逆框架组件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联接件上的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包含保持凸缘(19),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保持凸缘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上方延伸,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保持凸缘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延伸;
所述可逆支撑组件衬垫组件联接件是所述框架组件主体中的开口,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框架组件联接件开口处被构造成装配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部件平台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逆支撑组件联接件是挠性的并且被构造成伸展,借此增加其横截面面积,以便装配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包含细长横向的第一部分(110)和细长横向的第二部分(112);
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一窄配置与第二宽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窄配置中,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被定大小成通过所述可逆框架组件联接件开口,在所述第二宽配置中,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被定大小成具有比所述可逆框架组件联接件开口大的横截面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患者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部件装置保持凸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被偏压到所述第二宽配置。
17.一种使用包含患者界面装置和支撑组件的患者界面组件的方法,所述患者界面装置包含衬垫组件,所述衬垫组件具有支撑组件联接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至少一个条带和可逆框架组件,所述可逆框架组件包含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框架组件主体,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包含至少大致平坦细长的第一主体构件和大致平坦细长的第二主体构件、衬垫组件联接件和换向装置,所述第一主体构件和所述第二主体构件中的每一个在近端部处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所述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在所述衬垫组件联接件处联接到所述衬垫组件,其中所述衬垫组件大致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的所述第一侧或第二侧中的一个上,所述框架组件主体被构造成以下述两个凹状配置中的一个设置:第一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中,所述主体第一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和第二凹状配置,在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所述主体第二侧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成凹状,并且所述换向装置被构造成允许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与第二凹状配置之间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中时,将所述衬垫组件联接(200)到所述框架组件主体;
使所述衬垫组件从所述框架组件主体脱离(202);
将所述框架组件主体以所述第二凹状配置放置(204);和
在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时,将所述衬垫组件联接(206)到所述框架组件主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含挠性中空截锥体,并且所述将所述框架组件主体以所述第二凹状配置放置的步骤包含反转(208)所述截锥体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一凹状配置中时将所述衬垫组件联接到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的步骤和在所述框架组件主体在所述第二凹状配置中时将所述衬垫组件联接到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以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第一侧毗邻所述用户的面部的方式使用(210)所述衬垫组件;和
以所述框架组件主体第二侧毗邻所述用户的面部的方式使用(212)所述衬垫组件。
CN201380038614.2A 2012-06-20 2013-06-19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Active CN104487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1839P 2012-06-20 2012-06-20
US61/661,839 2012-06-20
PCT/IB2013/055025 WO2013190480A1 (en) 2012-06-20 2013-06-19 Reversible frame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123A true CN104487123A (zh) 2015-04-01
CN104487123B CN104487123B (zh) 2017-05-10

Family

ID=4917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614.2A Active CN104487123B (zh) 2012-06-20 2013-06-19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6356B2 (zh)
EP (1) EP2863979B1 (zh)
JP (1) JP6291487B2 (zh)
CN (1) CN104487123B (zh)
WO (1) WO20131904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259A (zh) * 2015-07-24 2017-02-01 新广业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面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55561S1 (en) * 2019-03-01 2022-06-2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rame for a medical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8174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Resmed Ltd Interchangeable mask assembly
CN101237902A (zh) * 2005-06-06 2008-08-06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面罩系统
CN101516300A (zh) * 2006-08-04 2009-08-26 Ric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鼻和口部患者接口
WO2009139647A1 (en) * 2008-05-12 2009-11-19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Interface
CN101861180A (zh) * 2007-11-15 2010-10-13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结构
CN102014999A (zh) * 2008-03-04 2011-04-13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面罩系统
WO2011121466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exible mask attachment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O2012028995A1 (en) * 2010-08-30 2012-03-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ith a frame assembly having a double-y supporting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8763A (ja) * 1990-02-02 1991-10-09 Takashi Nishiyama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ゴーグル
AUPQ880800A0 (en) * 2000-07-17 2000-08-10 Australian Centre For Advanced Medical Technology Ltd Mask
EP1658873A1 (de) * 2004-11-22 2006-05-24 Gerhard Schumacher Maske für eine Atem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der Schlaf-Apnoe
US20060174891A1 (en) * 2005-02-10 2006-08-10 Ammann Shari R Neonatal breathing device and method
US8235043B2 (en) 2007-12-06 2012-08-07 Artivent Corporation Volume adjustable manual ventilation device
EP2425868B1 (en) 2006-07-28 2014-11-19 ResMed Limited Delivery of respiratory therapy
EP3053621B1 (en) 2006-07-28 2019-10-16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for delivery of respiratory therapy
JP5911189B2 (ja) 2006-12-15 2016-04-27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ResMed Limited 呼吸療法の実施
CN101977656A (zh) * 2008-01-18 2011-02-16 呼吸科技公司 提高无创通气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US8291285B1 (en) 2008-09-18 2012-10-1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irculant processing scheduler for layered LDPC decod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902A (zh) * 2005-06-06 2008-08-06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面罩系统
WO2007048174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Resmed Ltd Interchangeable mask assembly
CN101516300A (zh) * 2006-08-04 2009-08-26 Ric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鼻和口部患者接口
CN101861180A (zh) * 2007-11-15 2010-10-13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结构
CN102014999A (zh) * 2008-03-04 2011-04-13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面罩系统
WO2009139647A1 (en) * 2008-05-12 2009-11-19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Interface
WO2011121466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exible mask attachment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O2012028995A1 (en) * 2010-08-30 2012-03-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ith a frame assembly having a double-y supporting struc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259A (zh) * 2015-07-24 2017-02-01 新广业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面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66356B2 (en) 2019-01-01
WO2013190480A1 (en) 2013-12-27
JP6291487B2 (ja) 2018-03-14
CN104487123B (zh) 2017-05-10
EP2863979A1 (en) 2015-04-29
US20150182718A1 (en) 2015-07-02
EP2863979B1 (en) 2020-12-02
JP2015529473A (ja)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8386B (zh) 织物衬垫构件
JP7247272B2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9764106B2 (en) Unidirectional flexion clip
EP3549629B1 (en) Flexible mask coupling
EP2699297B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headgear for use in patient interface system
US8051855B2 (en) Respiratory mask
US10828451B2 (en) Passive nose bridge pressure distributing insert
US20180099113A1 (en) Tubing assembly for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and el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fit and feel of such assembly
US20140166019A1 (en) Headgear apparatus for nasal interface
CN105358204A (zh) 病人接口及其多个方面
US20160271354A1 (en) Modular back strap for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US20160074612A1 (en) Portable patient interface system
JP2021519169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デバイスのための調節可能なフレーム
US10183137B2 (en) Respiratory interface device customization utilizing a generic cushion template
CN104703648A (zh) 使用安装的插塞插入件的可定制衬垫
CN104487123A (zh) 用于患者界面组件的可逆框架
US20140083427A1 (en)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including pressure relief for deformable compenents
US20150217071A1 (en) Leak correction for a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US20140096775A1 (en)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including an adjustable forehead support having a vertical wheel drive mechanism
US9943659B2 (en) Lever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mask
US20210030994A1 (en) Strap with adhesive silicone adjus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