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2056B -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2056B
CN104472056B CN201410687287.XA CN201410687287A CN104472056B CN 104472056 B CN104472056 B CN 104472056B CN 201410687287 A CN201410687287 A CN 201410687287A CN 104472056 B CN104472056 B CN 104472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ato seed
potato
taking root
block
roo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7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2056A (zh
Inventor
孔祥宜
石丽
陈明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872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2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2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2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2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2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薯切块,得到种薯块;将所述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然后将浸泡后的种薯块经包衣处理后发芽,即得所述马铃薯种苗。本发明提供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将切块的种薯块先用生根液进行浸泡,使生根液浸透到种薯块内,为后续的发芽生根提供很好的基础;然后将浸泡后的种薯块经包衣处理后发芽,包衣处理主要防治虫害病害。最后得到的马铃薯种苗生长旺盛,颜色翠绿。将得到的马铃薯种苗播种后,产量得到较大提高,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减轻,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以其耐旱、耐瘠薄、高产高效、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而丰富、产业链长等特点,倍受世人的青睐和重视。近年来,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05年已达到488.7万公顷,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的70%左右。但全国平均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14.5吨/公顷。
目前,马铃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量低;二是病虫害严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通过对种苗进行改进,将得到的种苗种植后,产量得到提高,病虫害减轻,能很好的解决目前马铃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薯切块,得到种薯块;
(b)、将所述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
(c)、然后将浸泡后的种薯块经包衣处理后发芽,即得所述马铃薯种苗。
本发明提供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将切块的种薯块先用生根液进行浸泡,使生根液浸透到种薯块内,为后续的发芽生根提供很好的基础;然后将浸泡后的种薯块经包衣处理后发芽,包衣处理主要防治虫害病害。最后得到的马铃薯种苗生长旺盛,颜色翠绿。将得到的马铃薯种苗播种后,产量得到较大提高,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减轻,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生根液可以选用一些市售产品,如购买的艾比蒂ABT生根粉,其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不同的是,浸泡的时间保持在30-60min,如采用浸泡法:播前将种薯块浸在25-50ppm溶液中30-60min。
种薯处理在切块前还经过正常程序的处理,如采用的种薯在入库储藏前在阳光下晾晒1~2d,以杀死块茎表面病菌和减少块茎水分;在播种30d前,剔除病烂薯块后晒种1~2d。以得到品质高的种薯。
此外,种薯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一般采用生育期(出苗到收获)在55~65d的早熟品种,如荷兰15、鲁引1号等G1代脱毒种薯。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种薯切块前经第一包衣液处理,所述第一包衣液处理是用第一包衣液喷施种薯,晾干后切块;
其中,以水的体积计,所述第一包衣液含有咯菌腈种衣剂0.2-0.3g/L、吡虫啉种衣剂1-1.5g/L、磷酸二氢钾2.5-3.5g/L。
咯菌腈种衣剂作为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和大田作物的种传和土传病害;吡虫啉种衣剂主要应用于小麦和玉米,本发明将其应用于马铃薯,具有非常好的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地下害虫,预防病毒病的传播的效果;添加特定含量的磷酸二氢钾为种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试验中发现,各有效成分浓度对喷施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低,种薯内含有太多水分,容易造成种薯表面细胞的破损,进而影响后续的发芽;若是各有效成分浓度过高,则种薯表面会残留过多有效成分,对种薯表面也易造成毒害。经验证发现,本发明选用特定浓度的各有效成分,种薯经第一包衣液喷施晾干后,浸入到种薯内,这三种有效成分协同配合,得到的种苗生长健壮,且不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
其中,咯菌腈种衣剂可以选用先正达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吡咯类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适乐时咯菌腈种衣剂;其他类似品牌的咯菌腈种衣剂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吡虫啉种衣剂选用高巧吡虫啉种衣剂,其他类似品牌的吡虫啉种衣剂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经试验发现,第一包衣液与种薯的添加比例尤为重要,第一包衣液若是喷施过多,后期发芽率低,并且得到的芽柔弱;喷施的过少又达不到灭菌和补充营养的效果;以第一包衣液与种薯的质量比为1:90-100范围内进行喷施,得到的芽生长旺盛,且不易遭受病虫害侵染。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第一包衣液与所述种薯的质量比为1:90-100。
优选地,在步骤(b)中,所述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所述生根液含有IBA300-500mg/L,IAA400-700mg/L,NAA150-300mg/L。采用该生根液对种薯块进行浸泡,使生根液浸入到种薯块内,种薯块发芽种植后,得到的根更为粗壮和发达,对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生根液的配置一般采用先用95%的乙醇将IBA、IAA、NAA溶解,然后再用水定容至使用的浓度。
优选地,在步骤(b)中,所述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30-60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00-150W,每次超声10-15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30-50s。
在控制特定生根液浓度的条件下,辅以特定的超声波处理方法,种薯经发芽种植后,能够极大地刺激细胞分裂,显著地提高了生根率,并且得到的根系较为均一,最终收获的马铃薯均一性好,且结薯率高,显著的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包衣处理具体为: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所述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2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50份,滑石粉1000-1500份。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均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滑石粉既具有很好的预防种薯块的腐烂作用,又具有将其他成分很好的分散的作用,使各成分均匀的附着于种薯块上。本发明将这四种成分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它们之间协同增强作用,不仅极大的减少了马铃薯地下以及地上部分的病虫害,还保证了种薯块在发芽以及生根过程中保持很强的生命力。
经多次试验发现,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为30~40g,得到的马铃薯的产量更高。种薯块过大使后续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根系过多,而地上部分的茎叶又不足以支持地下块茎的生长,使地下的块茎发育萎缩,造成低产;而种薯块过小又使马铃薯苗期营养不足,生长势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差,极易造成缺苗,从而影响最终的产量。优选地,在步骤(a)中,切块的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经试验发现,在10~15℃温度下,一般20d左右即可得到3-4cm的芽。试验表明,芽长3-4㎝,后续种薯块种植后更易于存活,且地下生根适当。在步骤(c)中,所述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4㎝。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将3~4㎝的芽于0-5℃散光炼芽后再进行种植。本发明将长至一定高度的芽特定选用低温下进行散光炼芽,增加了芽对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了芽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经低温处理后的芽种植后,具有很强的活力,能更好的适应种植环境,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生长势旺,从而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炼芽的时间为3~5d。该时间长度的炼芽,进一步增加了芽对低温的耐受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切块的种薯块进行了生根液浸泡,得到的马铃薯种苗生长旺盛,颜色翠绿,播种后,产量得到较大提高,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减轻,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种薯切块前经特定成分含量的第一包衣液处理,晾干后,浸入到种薯内,使各有效成分协同配合,得到的种苗生长健壮,且不易受各种病虫害侵染;
(3)采用特定成分含量的生根液对种薯块进行浸泡,使生根液浸入到种薯块内,种薯块发芽种植后,得到的根更为粗壮和发达,对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在控制特定生根液浓度的条件下,辅以特定的超声波处理方法,种薯经发芽种植后,能够极大地刺激细胞分裂,显著地提高了生根率,并且得到的根系较为均一,最终收获的马铃薯均一性好,且结薯率高,显著的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
(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滑石粉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均匀的附着于种薯块上,它们之间协同增强作用,不仅极大的减少了马铃薯地下以及地上部分的病虫害,还保证了种薯块在发芽以及生根过程中保持很强的活力;
(6)特定限定种薯块的重量为30~40g,使得到的根系适当,进一步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7)对得到的芽进行特定的低温散光炼芽后再进行种植,增加了芽对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了芽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经低温处理后的芽种植后,具有很强的活力,能更好的适应种植环境,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生长更为旺盛,从而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荷兰15种薯,将种薯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组1:将种薯块用艾比蒂ABT生根粉配成的浓度为50ppm的生根液浸泡60min;
组2:将种薯块用艾比蒂ABT生根粉配成的浓度为20ppm的生根液浸泡60min;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份,滑石粉10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得到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施例2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荷兰15种薯,将种薯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组1: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60min,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300mg/L,IAA400mg/L,NAA150mg/L;
组2: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60min,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400mg/L,IAA500mg/L,NAA200mg/L;
组3: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60min,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500mg/L,IAA700mg/L,NAA300mg/L;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份,滑石粉10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3~3.5㎝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施例3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荷兰15种薯,将种薯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60min,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400mg/L,IAA500mg/L,NAA200mg/L;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组1:按重量份计,所述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5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5份,滑石粉1200份;
组2:按重量份计,所述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2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份,滑石粉15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3~3.5㎝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施例4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荷兰15种薯,将种薯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60min,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400mg/L,IAA500mg/L,NAA200mg/L;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份,滑石粉1000份;
组1: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即得马铃薯种苗;
组2: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3~3.5㎝的芽于3℃散光炼芽4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组3: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5~4㎝,将得到的芽于0℃散光炼芽5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施例5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荷兰15种薯,将种薯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400mg/L,IAA500mg/L,NAA200mg/L;
组1: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30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50W,每次超声10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30s;
组2: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45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20W,每次超声12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40s;
组3: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60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00W,每次超声15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50s;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份,滑石粉10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得到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施例6
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组1:选用荷兰15种薯,用第一包衣液喷施种薯,第一包衣液与种薯的质量比为1:90,晾干后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其中,以水的体积计,第一包衣液含有咯菌腈种衣剂0.3g/L、吡虫啉种衣剂1.5g/L、磷酸二氢钾3.5g/L;
组2:选用荷兰15种薯,用第一包衣液喷施种薯,第一包衣液与种薯的质量比为1:100,晾干后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其中,以水的体积计,第一包衣液含有咯菌腈种衣剂0.2g/L、吡虫啉种衣剂1g/L、磷酸二氢钾2.5g/L;
将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其中,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生根液含有IBA400mg/L,IAA500mg/L,NAA200mg/L;
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45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20W,每次超声12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40s;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5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5份,滑石粉12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得到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按重量份计,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份,滑石粉1000份;
然后进行发芽,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3.5㎝,将3~3.5㎝的芽于5℃散光炼芽3d后即得马铃薯种苗。
实验例1
将实施例1-6得到的马铃薯种苗种植,同时将目前常采用的处理方法得到的马铃薯种苗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中的马铃薯的处理具体为:将荷兰15种薯在20℃的温水中预浸1分钟,然后用70%克露(800倍液)浸泡种薯15分钟后晾干,切块后发芽,即得马铃薯种苗;
播种前细耙一遍,整平土地;实行双行起垄种植,平地开沟,将,马铃薯种苗放置在沟内,覆土起垄,垄距70~80㎝,每垄2行,斜对角播种,株距为20~25㎝,播种密度5000株/亩地;
每种马铃薯种苗种植半亩地,马铃薯的种植均在大棚内,施肥和大棚内的温度按常规的马铃薯的管理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叶面喷施0.2%硼酸,在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第一抗性药液,其中,第一抗性药液的成分为0.6%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增加马铃薯的抗性,防御霜冻和病害发生;喷施68.75%银法利600倍液防晚疫病;喷施防晚疫病液,防晚疫病液含有烯酰吗啉、杜邦克露,还需要喷施吡虫啉防蚜虫,0.6%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保护叶片。根据要求喷施上述药物,并记录喷施的次数。最终得到的结果见表1。
表1各种马铃薯种苗种植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马铃薯种苗种植后极大的节约了生产管理的劳动次数,并且产量有了大幅提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人还采用其他的种薯进行了种植,如鲁引1号,其结果与荷兰15结果一致。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6)

1.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种薯切块,得到种薯块;
(b)、将所述种薯块用生根液浸泡;
(c)、然后将浸泡后的种薯块经包衣处理后发芽,即得所述马铃薯种苗;
在步骤(a)中,种薯切块前经第一包衣液处理,所述第一包衣液处理是用第一包衣液喷施种薯,晾干后切块;
其中,以水的体积计,所述第一包衣液含有咯菌腈种衣剂0.2-0.3g/L、吡虫啉种衣剂1-1.5g/L、磷酸二氢钾2.5-3.5g/L;
所述第一包衣液与所述种薯的质量比为1:90-100;
在步骤(b)中,所述生根液的主要成分为IBA、IAA、NAA的混合溶液,以生根液的体积计,所述生根液含有IBA300-500mg/L,IAA400-700mg/L,NAA150-300mg/L;
所述生根液浸泡的时间为30-60min,浸泡的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100-150W,每次超声10-15s,相邻两次超声的间隔为30-50s。
2.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包衣处理具体为:
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后的种薯块拌匀;
按重量份计,所述包衣混合物含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份,7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200份,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50份,滑石粉1000-15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切块得到的种薯块的重量均为30~4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发芽得到的芽的长度为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将3~4㎝的芽于0-5℃散光炼芽后再进行种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炼芽的时间为3~5d。
CN201410687287.XA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2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287.XA CN104472056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287.XA CN104472056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2056A CN104472056A (zh) 2015-04-01
CN104472056B true CN104472056B (zh) 2016-03-30

Family

ID=5274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72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2056B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2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4450A (zh) * 2015-04-30 2015-09-16 韩文贺 一种春马铃薯膜上覆土种植方法
CN106416695A (zh) * 2016-09-22 2017-02-22 程世忠 一种红薯套种苗的培育方法
CN106386137A (zh) * 2016-09-22 2017-02-15 程世忠 一种落叶乔木下套种红薯的方法
CN107018775A (zh) * 2017-03-10 2017-08-08 海门市兵杰农产品有限公司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08353748A (zh) * 2017-12-29 2018-08-03 天长市金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8142237A (zh) * 2018-02-01 2018-06-12 青海大学 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8476901A (zh) * 2018-05-21 2018-09-04 徐晓琴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8466A2 (en) * 2001-01-24 2002-08-01 Global Protein Products Method of increasing crop yield
CN102934549A (zh) * 2012-11-26 2013-02-20 天津市洋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
CN103081672A (zh) * 2012-11-14 2013-05-08 安徽省绿溪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8466A2 (en) * 2001-01-24 2002-08-01 Global Protein Products Method of increasing crop yield
CN103081672A (zh) * 2012-11-14 2013-05-08 安徽省绿溪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CN102934549A (zh) * 2012-11-26 2013-02-20 天津市洋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微型种薯丸粒化包衣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加工型马铃薯大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刘宝芝;《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1(第10期);45、47 *
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吕德方等;《现代化农业》;20081231(第10期);27-28 *
马铃薯大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滕亚芳;《蔬菜》;20111231(第6期);30-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2056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2165B (zh)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04472056B (zh) 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CN101843203B (zh) 微纳气泡水灌溉水稻的增氧栽培法
CN109105186B (zh) 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
CN111226721A (zh) 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11280006B (zh) 一种免覆盖丹参育苗的技术
CN110856469A (zh) 一种水稻直播半期旱作的栽培方法
CN106613274B (zh) 一种草乌头种子育苗方法
CN108496668A (zh) 一种黄皮果的育苗方法
CN108934679B (zh) 一种棘茎楤木的根插育苗与幼苗管养方法
CN106613185A (zh) 谷子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
CN109511534B (zh) 浆果种子播种繁殖方法
CN109526298B (zh) 一种百香果种子处理方法及其播种繁殖方法
CN107125004A (zh) 一种高产高效的谷子花生夏播间作方法
CN106797776A (zh) 丹参种子育苗方法
CN106386042A (zh) 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6105619A (zh) 一种菠菜种植方法
CN106069011A (zh) 一种优质水蜜桃果树的栽培方法
CN108419632A (zh) 玉米地轮作绿肥作物的方法
CN106416711A (zh) 一种冬种马铃薯节本增效配套栽培方法
CN106993414B (zh) 发芽箱及三叶木通种苗繁殖方法
CN102487704B (zh) 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
CN110367052A (zh) 一种野菊花的种植方法
CN115349410B (zh) 一种提高出种率的荞麦育种方法
CN103109725A (zh) 一种百合基质袋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