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966B -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69966B CN104469966B CN201410745109.8A CN201410745109A CN104469966B CN 104469966 B CN104469966 B CN 104469966B CN 201410745109 A CN201410745109 A CN 201410745109A CN 104469966 B CN104469966 B CN 1044699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ority
- random access
- different
- time
-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01150039363 SIB2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56 bina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7 un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75—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with assigned priorities base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前导序列传输步骤、随机接入响应步骤、MSG3发送步骤、冲突解决消息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不同优先级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高优先级用户接入平均时延短,同时降低其掉话率;其次,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选择优先级划分模式,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掉话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TD-LTE虚拟集群专网是针对特定用户的需求,建立在TD-LTE公用网络上,以指挥调度为主体应用的多用途无线通信系统。与集群通信系统相比,虚拟集群专网只需在现有公用网络基础上针对用户需求临时搭建具有集群功能的用户群网络,这种方法建设成本低,方便搭建和拆除,同时公网的网点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虚拟集群系统的覆盖面积广,还有因为虚拟专网直接依附于公网,便于统一维护管理。不同用户对虚拟集群专网有不同要求,比如国家安全部门,为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时延短、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和可靠性高的高性能集群通信系统;相比之下食品、物流、交通运输和服务等相关部门对集群系统的时延和成功率要求较低,而对接入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有更高要求。根据用户优先级高低,当发生紧急随机接入时,保证高优先级用户能够迅速接入,以便其在指挥调度中充分发挥作用。现有的随机接入算法中,单个无线接入控制信道采用单一退避算法,不同优先级接入不同信道,这样信道的利用率不高,而且系统的总体平均时延高和接入成功率低。
相关工作在国内外有很多,文章[1]研究了的基于小区负载的无线接入功率控制方法,但没有考虑到优先级划分问题;文章[2]研究了基于优先级和拥塞率控制的负载均衡,但并没有考虑退避算法的优化和优先级的动态自适应调整;文章[10]研究在LTE自组网中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中干扰和重传对功率控制的影响,但是没用考虑到用户优先级问题;文章[11]研究在TD-LTE集群中以优先计划分无线接入资源保证高优先级用户优先接入,但是没有考虑系统的负载情况;
文章[3]研究不同场景下提高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检测准确性,文章[4]研究了LTE的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高效的物理硬件实现方法,文章[6]研究控制无线接入前导检测降低能耗,文章[16]研究在高传输延迟下提高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准确度,文章[20]研究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卫星通信中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距离估计方法,文章[26]研究LTE系统中用户面能耗控制方法。相关文章中,有关LTE无线接入中退避算法和优先级划分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优先级均为系统固定划分且每个信道采用单一退避算法。
参考文献:
[1]Kwan R,Arnott R,Kubota M.On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for ltesystems[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Fall(VTC 2010-Fall),2010IEEE72nd.IEEE,2010:1-5.
[2]Kwan R,Arnott R,Trivisonno R,et al.On pre-emption and congestioncontrol for LTE systems[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Fall(VTC 2010-Fall),2010IEEE 72nd.IEEE,2010:1-5.
[3]Yang X,Fapojuwo A O.Enhanced preamble detection for PRACH in LTE[C]//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WCNC),2013IEEE.IEEE,2013:3306-3311.
[4]He Y,Wang J,Su Y,et al.A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PRACHgenerator in LTE UE transmitters[C]//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Computing Conference(IWCMC),20117th International.IEEE,2011:2226-2230.
[5]Hu Y,Han J,Tang S,et al.A Method of PRACH Detection ThresholdSetting in LTE TDD Femtocell System[C]//201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in China(CHINACOM).IEEE,2012:408-413.
[6]Freire-Irigoyen A,Torrea-Duran R,Pollin S,et al.Energy efficientPRACH detector algorithm in SDR for LTE femtocells[C]//Communications andVehicular Technology in the Benelux(SCVT),201118th IEEE Symposium on.IEEE,2011:1-5.
[7]Ubeda C,Pedraza S,Regueira M,et al.LTE FDD 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 Dimensioning and Planning[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Fall),2012IEEE.IEEE,2012:1-5.
[8]Mansour M M.Optimized architecture for computing Zadoff-Chusequences with application to LTE[C]//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09.GLOBECOM 2009.IEEE.IEEE,2009:1-6.
[9]Premnath K N,Pradhan P,Darshan R,et al.Self-configuration of basicLTE radio parameters using Magnetic Field Model[C]//Wireless CommunicationSystems(ISWCS),2012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EEE,2012:36-40.
[10]Lee W,Kim D,Choi S,et al.Self-optimization of RACH powerconsidering multi-cell outage in 3GPP LTE systems[C]//Vehicular TechnologyConference(VTC Spring),2012IEEE75th.IEEE,2012:1-5.
[11]唐宏,李敏,周到.TD-LTE集群通信系统基于优先级划分的随机接入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2013,25(6).
[12]Liang B,He Z,Niu K,et al.The research on random access signaldetection algorithm in LTE systems[C]//Microwave,Antenna,Propagation and EMCTechnologi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PE),2013IEEE 5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IEEE,2013:115-118.
[13]Yu C,Xiangming W,Wei Z,et al.Random access algorithm of LTE TDDsystem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detection[C]//Semantics,Knowledge and Grid,2009.SKG 2009.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9:346-350.
[14]Wei L,Li X,Wu Y,et al.Time-domain-cascade-correlation TimingAdvance estimation method in LTE-A super coverage[C]//WirelessCommunications&Signal Processing(WCSP),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3:1-6.
[15]Qiu L,Huang Y,Zhu J.Fast acquisition scheme and implementation ofPRACH in WCDMA system[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1.VTC2001Fall.IEEE VTS 54th.IEEE,2001,3:1701-1705.
[16]Kim S,Joo K,Lim Y.A delay-robust random access preamble detectionalgorithm for LTE system[C]//Radio and wireless symposium(RWS),2012IEEE.IEEE,2012:75-78.
[17]Gonuguntla V,Garg R,Kompalli S C,et al.SRS-based user proximitydetection in LTE small cells[C]//Communications (NCC),2014Twentieth NationalConference on.IEEE,2014:1-6.
[18]Fangliao Y,Zhiqiang H,Xinglin W,et al.GPP-based Random AccessPreamble Detection in TD-LTE[C]//201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in China(CHINACOM).IEEE,2012:802-806.
[19]de Figueiredo F A P,Miranda J P C L,Cardoso F A C M,et al.DRC-Convergent Networks Department,CPq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mpinas,SP-Brazil[C]//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ICSPCS),2013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3:1-6.
[20]Li C,Ba H,Duan H,et al.A two-step time delay differenceestimation method for initial random access in satellite LTE system[C]//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ACT),2014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IEEE,2014:10-13.
[21]Martín-Sacristán D,Cabrejas J,Calabuig D,et al.MAC layer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iques in UTRAN LTE downlink[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9.VTC Spring 2009.IEEE 69th.IEEE,2009:1-5.
[22]Imran R,Zorba N,Yaacoub E,et al.A new MAC design in LTE for MIMOmultiuser schemes[C]//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CCIT),2013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3:280-284.
[23]Akyildiz H A,Akkuzu B,Hokelek I,et al.A QoS-aware reconfigurableLTE MAC scheduler[C]//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Conference(SIU),201422nd.IEEE,2014:1467-1470.
[24]Li Z,Gao L,Liu M.Comparison of MAC protocols between WiMAX andLTE[C]//Circuits,Communications and System(PACCS),2010Second Pacific-AsiaConference on.IEEE,2010,2:209-212.
[25]Li X,Zaki Y,Dong Y,et al.SON potential for LTE downlink MACscheduler[C]//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ing Conference(WMNC),20136th JointIFIP.IEEE,2013:1-7.
[26]Fan J,Alanara S.UE power saving with RRC semi-connected state inLTE[C]//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mposium(WTS),2014.IEEE,2014:1-5.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前导序列传输步骤: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步骤:当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发送步骤: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步骤: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随机接入方法中,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在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随机接入方法中,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各优先级用户的传输时延tr,公式如下:
式(1)中,λ表示在退避时间内随机选择接入时间的参数,既λ∈(0,1)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参数;m表示退避时间窗长度增量,1优先级m=1.5,2优先级m=2,3优先级m=2.5;nc表示用户碰撞次数,这里为求得各优先级的时延,以B1max、B2max、B3max分别代替Bmax,求得
确定各优先级重传次数上限B1max、B2max、B3max,用β表示接入失败率,
其中,nf是接入失败用户数量,ns是接入成功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如下:按照各优先级用户间平均时延关系可得
为满足β1<β2<β3,假设
B1max≥B2max≥B3max (6)
根据3GPPTD-LTE系统规定,前导序列重传次数最大不超过10次,为尽量提高1优先级群组的接入成功率,取B1max=10,联立不等式组(5)(6),可得
由上述计算,确定不同退避算法的重传上限之间的限制关系,以此调整系统设置,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随机接入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在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中,根据系统负载计算优先级组合方式,并求出了该算法的平均时延理论极限,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信令复杂度问题,优化系统平均延时和接入成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系统负载区间划分步骤:计算系统负载和平均时延的算法,以系统当前的时间为负载的总监测时间,在系统非空闲状态下,可得如下关系:
式(8)中,τ是针对不同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例如最高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小于100ms,普通用户平均时延要求小于300ms;tg是数据包产生时间,s是成功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如果取观测时间为全部传输时间,以传输时延τ为限制,能够求得不同延时下系统负载要求,根据上面给出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系统在满足不同平均延时的负载值ρx,
如下
本发明以τ分别取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对应求得ρ1,ρ2,ρ3,ρ4,ρ5分别表示满足不同时延要求时,系统的负载上限,并以此划分系统负载区间;
基于负载的最优的优先级组合模式步骤: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找出在系统负载等于ρx情况下,使得系统平均时延和单位时间内掉话率乘积最小的优先级组合模式,
式(10)(11)中,s是成功传输的用户数量,ρx表示系统负载情况,tr用户总传输时延,tg是数据包产生总时间,是对应优先级用户的时延,ai是对应优先级的判断参数,其中,ai只取0和1,判断接入中是否有该优先级;
动态优先级选择步骤:演进基站首先计算当前系统负载情况,判断ρ的所处区间,根据负载区间对应的优先级组合模式配置系统的随机接入的优先级划分,并按照用户的优先级发起随机接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系统,包括:
前导序列传输模块:用于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模块:用于当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发送模块:用于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模块: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随机接入系统包括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在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不同优先级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高优先级用户接入平均时延短,同时降低其掉话率;其次,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选择优先级划分模式,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掉话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随机接入过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单优先级平均时延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优先级掉话率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不同模式平均时延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不同模式掉话率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不同模式掉话率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不同模式吞吐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平均时延对比图。
图9是本发明的动态和固定动态优先级掉话率对比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动态和固定动态优先级吞吐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在本发明中,UE(用户设备)选择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以后,就可以发起初始的随机接入过程了。在LTE系统中,随机接入是一个基本的功能,UE只有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系统的上行同步以后,才能够被系统调度来进行上行的传输.LTE中的随机接入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无竞争的随机接入两种形式。本发明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本发明的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前导序列传输步骤: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preamble序列(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PRACH发送preamble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步骤:当eNB(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RAR(Random Access Respond,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RA-RNTI(Random Access RNTI,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message 3)发送步骤: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但此时并不能确定RAR消息是发送给UE自己而不是发送给其他的UE的。由于UE的前导序列是从公共资源中随机选取的,因此,存在着不同的UE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发送相同的接入前导序列的可能性,这样他们就会通过相同的RA-RNTI接收到同样的RAR。而且UE也无从知道是否有其他的UE在使用相同的资源进行随机接入.为此UE需要通过随后的MSG3和MSG4消息,来解决这样的随机接入冲突.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步骤: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Contention-Resolution(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按照上面所述的规则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过程如图1所示。
2随机接入技术的相关工作及原理
2.1基本退避算法和理论介绍
(1)UB(Uniform backoff algorithm,均匀退避算法)
UB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的而且最容易实现的退避算法。在该算法中,如果用户随机竞争接入失败,则在一定的时间内重传,退避时间在退避窗口内服从均匀分布,用户在退避窗内随机选择位置重传,重传最大时间w为固定值,与重传次数无关。
固定的退避窗长度是UB算法的主要局限,当系统用户较少时,较大的w(退避窗长度)会使得系统的平均时延增大;相反,较多的用户和较小的w则会增大用户碰撞概率,导致系统的接入成功率降低。
(2)BEB(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BEB算法被广泛的使用在IEEE802.16系统的MAC层中,该算法解决了UB算法由于固定退避窗长度所导致的灵活性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BEB算法采用让每次重传的最大值服从二进制指数分布,而在本次重传中的时间延时服从均匀分布。这样每次发生冲突,退避时延窗长度就会扩大一倍,直到达到最大值,而当本次发送成功后,退避窗还原为初始值。
由于退避时延窗长度取决于重重次数大小,如果重传次数较多,用户会在更长的窗长度内重传,这样用的平均时间会大大延长,重传的成功率会降低;相反,更短的窗长度会降低用户的平均时延,并增大接入成功率,这是BEB算法导致不公平的关键问题所在。
(3)最优接入控制算法
最优接入控制算法是算法的理论上限,即物理不可实现的。算法假设基站可以精确检测出当前时刻等待接入的用户数目n,用户之间相互独立,每个用户都以等概率p等待下一时刻接入。当前时刻只有一个用户接入,那么该用户成功接入,如果在一个时隙内有两个以上用户进行接入,会引起发生碰撞。在下一个时隙,发生碰撞的用户和其余等待接入用户一起竞争接入。根据描述信道的成功率定义为信道中只有一个用户接入的概率,表达式如下所示:
S=np(1-p)n-1
对p求导可得,当时,S可以取得最大值,当n区域无穷大时,S=0.3679。如果所有用户在每个时隙都以接入,这时系统的吞吐量最大,即单位时间内信道的接入成功率。该算法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等待接入用户能够准确知道当前时刻等待接入用户数目,这要求数据的实时更新,是导致该算法不能在物理上实现的主要原因,但是该算法给出了吞吐量和平均延时的理论值上限,对实际算法有对比参考意义。
2.2平均时延计算方法
根据上文2.1中介绍的退避算法,结合各优先级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下,计算各优先级用户的传输时延tr,公式如下:
式(1)中,λ表示在退避时间内随机选择接入时间的参数,既λ∈(0,1)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参数;m表示退避时间窗长度增量;nc表示用户碰撞次数;w表示初始退避窗长度。
2.3系统负载计算方法
本发明是基于随机接入负载的动态优先级随机接入控制算法,负载是本发明算法的重要参数,这里给出小区随机接入负载的计算方法[1]。表达式如下:
式(2)中,ρi表示用户i占用系统负载百分率;ni表示用户i在计算时间内占用资源数;K表示可以调度的总资源数;ΔT表示计算时间。
式(3)中,ρ系统在观察时间内的负载情况,N表示等待接入用户总数。
3基于系统负载的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本发明为保证不同优先级用户之间的区分度,不同优先级采用不同的退避算法。选择退避算法时,如果为尽量避免用户碰撞而选择较长的退避时延窗,那么系统的接入成功率增高,但是系统的平均时延也会增大并且信道利用率降低;相反,如果选择较短的退避时延窗,那么系统的平均时延降低和信道利用率提高,但是系统的接入成功率会降低。采用单一退避算法的系统无法同时保证平均时延和接入成功率。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多种退避算法结合的方法,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3.1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
本发明提出单信道多模退避算法的主要原因是: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就可以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其中,退避算法的最大重传次数上限,它表示当该接入用户的重传数目超过上限后,系统强制结束本次无线接入,并将其重传等待时间重置为初始值或减少相应的时间,用户掉话并等待下次接入[3]。这里的重传次数上限限制了系统的平均时延,同时也限制了掉话率。首先,如果重传次数上限较大,系统整体的平均时延升高,但是掉话率降低;相反,重传次数上限较小,系统整体的平均时延降低,但是掉话率升高,系统平均时延和掉话率呈现反相关[4]。本发明算法设计,高优先级用户采用的是改进BEB算法,其平均时延最短,掉话率最高,通过调整其重传次数上限,在保证高优先级用户延时最低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重传次数上限使其掉话率也低于其他优先级用户。
LTE的扁平体系架构可有效支持实现集群呼叫时延小的客户需求,LTE标准中定义了9种不同的QCI(QoS Class Identifier,服务质量等级定义)的值,每个QCI都与一个优先级相关联,9种QCI整体分为三大类,分别为话务类、交互类和缓冲类,其中最长的系统平均时延限制是300ms。根据以上公网的优先级设置,结合集群系统的指挥调度需求,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这样就降低了碰撞发生的概率,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信道利用率[2]。下面给出算法的具体方法:
(1)根据上文2.3.2给出的用户时延计算方法,计算各优先级用户的传输时延tr,公式如下:
式(1)中,λ表示在退避时间内随机选择接入时间的参数,既λ∈(0,1)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参数;m表示退避时间窗长度增量,1优先级m=1.5,2优先级m=2,3优先级m=2.5;nc表示用户碰撞次数。
这里为求得各优先级的时延,以B1max、B2max、B3max分别代替Bmax,求得
(2)确定各优先级重传次数上限B1max、B2max、B3max,根据本发明算法,为保证1优先级掉话率最低,可以减小1优先级重传次数上限B1max,来降低高优先级掉话率。用β表示接入失败率,
其中,nf是接入失败用户数量,ns是接入成功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前文中给出的tr计算方法,按照各优先级用户间平均时延关系可得
为满足β1<β2<β3,假设
B1max≥B2max≥B3max (6)
根据3GPPTD-LTE系统规定,前导序列重传次数最大不超过10次,为尽量提高1优先级群组的接入成功率,取B1max=10。联立不等式组(5)(6),可得
由上述计算,可以确定不同退避算法的重传上限之间的限制关系,以此调整系统设置,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随机接入性能。
3.2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
虚拟集群专网的不同用户有着不同QoS需求,在竞争接入过程中为重要用户应该优先竞争接入,因此,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划分各用户的优先级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用户由于所处优先级不同,接入时延和成功率都有区别,整体原则是优先级越高对应的接入延时越低和接入成功率越高[5]。以优先级区分可以按用户QoS需求采用不同接入算法,传统的优先级划分都是固定的,既系统内用户的优先级都是不变的,然而这种划分方法主要缺陷无法根据系统的情况调整自身,当系统负载较高时,如果采用较多的优先级数目,会使系统的平均时延增大和接入成功率降低,因为对于低优先级的用户采用的退避时延窗长度更长;当系统负载较低时,如果采用较少的优先级数目,用户之间的区分度较低,难以保证不同用户的QoS需求[6]。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最小化高优先级用户平均时延和掉话率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根据系统负载计算优先级组合方式,并求出了该算法的平均时延理论极限,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信令复杂度问题,优化系统平均延时和接入成功率。
3.2.1动态优先级划分
(1)系统负载区间划分
结合第2章中,计算系统负载和平均时延的算法,以系统当前的时间为负载的总监测时间,在系统非空闲状态下,可得如下关系:
式(8)中,τ是针对不同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例如最高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小于100ms,普通用户平均时延要求小于300ms。tg是数据包产生时间,s是成功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如果取观测时间为全部传输时间,以传输时延τ为限制,可以求得不同延时下系统负载要求,根据上面给出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系统在满足不同平均延时的负载值ρx。
如下
本发明以τ分别取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对应求得ρ1,ρ2,ρ3,ρ4,ρ5分别表示满足不同时延要求时,系统的负载上限,并以此划分系统负载区间。
(2)基于负载的最优的优先级组合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找出在系统负载等于ρx情况下,使得系统平均时延和单位时间内掉话率乘积最小的优先级组合模式。
式(10)(11)中,s是成功传输的用户数量;ρx表示系统负载情况;tr用户总传输时延,tg是数据包产生总时间,是对应优先级用户的时延,;ai是对应优先级的判断参数。其中,ai只取0和1,判断接入中是否有该优先级。根据以上算法可以算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最优的优先级组合模式,结果如下表3-1所示:
表3-1优先级判断表
(3)动态优先级选择
eNode(演进基站)首先计算当前系统负载情况,判断ρ的所处区间,根据负载区间对应的优先级组合模式配置系统的随机接入的优先级划分,并按照用户的优先级发起随机接入。因为实时计算最优的优先级模式会带来过多的信令开销,所以eNode(演进基站)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更新不同模式的优先级组合方式,同时可以根据当前要求增加优先级数目,满足系统当前要求。对应关系如下表2-1所示:
表2-1负载和优先级对照表
4仿真设计
4.1相关参数的设定
考虑在TD-LTE公网的无线接入控制采用slotted Aloha协议,结合Matlab仿真平台对本文相关算法进行性能仿真。将设计算法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固定优先级随机接入算法进行对比,相关参数如表4-1所示。
表4-1仿真参数设置
4.2仿真结果及分析
本发明3个优先级采用了不同的退避算法,这里分别使用相同话务量下,各优先级的平均时延和掉话率,图2是三种算法单独的平均时延显示,结果显示,整体高优先级平均时延更低,随话务量增大低优先级用户平均时延增加更快。图3是利用控制退避算法的重传上限调整各优先级用户的掉话率,结果显示,在高优先级用户平均时延较低时,保证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也较低。
根据算法求得的5种动态优先级组合模式,将每种模式分别单独仿真。图4是5种模式单独情况的平均时延,仿真结果分析看出,模式1、模式2、模式3在较小和正常的话务量情况效果更好;模式4、模式5在较高的话务量情况效果更好。
图5是5种模式单独的情况下的掉话率,模式1和模式2的掉话率明显高于模式3、模式4、模式5。针对图5中模式3、模式4、模式5掉话率曲线范围远小于模式1和模式2,为便于观察模式3、模式4、模式5掉话率,给出图6,将这三种模式的掉话率单独显示。
图7是5种模式单独的情况下的吞吐量,可以看出模式1、模式2、模式3在通话量较小和正常时吞吐量更大,模式4、模式5在较高的话务量情况效果更好。
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先级接入和固定优先级接入两种算法以同样的总数据发送量及相同的话务量进行仿真。
图8是平均时延仿真结果,结果显示,较小和正常话务量下两种算法平均时延接近,当话务量较大时,动态优先级接入算法优于固定优先级算法。同时给出了,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的平均时延理论下限,按照相同话务量下,取全部模式下平均时延的最小值。因为在系统实时更新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算法的理论下限,所以在实际中不可实现,但是可以给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图9是掉话率仿真结果,结果显示,在话务量较低时两种算法均不会掉话;随话务量增加,动态优先级算法掉话率明显小于固定优先级,而且动态优先级算法掉话率增长趋势更为平缓。
图10是吞吐量仿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算法的整体趋势相近,在高负载情况下动态优先级接入算法吞吐量下降速率更慢,动态优先级接入算法吞吐量整体优于固定优先级接入算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系统,包括:
前导序列传输模块:用于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模块:用于当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发送模块:用于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模块: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
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该随机接入系统包括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在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
本发明利用不同优先级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高优先级用户接入平均时延短,同时降低其掉话率;其次,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选择优先级划分模式,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掉话率。
而且,本发明利用动态的优先计划分和多模退避算法相结合,充分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和提高系统吞吐量,有效提高系统延时和成功率性能及信道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无线接入中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和单信道多模退避算法,以此提高TD-LTE虚拟集群专网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前导序列传输步骤: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步骤:当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发送步骤: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步骤: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
在随机接入方法中,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在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
在随机接入方法中,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
在所述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各优先级用户的传输时延tr,公式如下:
式(1)中,λ表示在退避时间内随机选择接入时间的参数,且λ∈(0,1)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参数;m表示退避时间窗长度增量,1优先级m=1.5,2优先级m=2,3优先级m=2.5;nc表示用户碰撞次数,这里为求得各优先级的时延,以B1max、B2max、B3max分别代替Bmax,求得
确定各优先级重传次数上限B1max、B2max、B3max,用β表示接入失败率,
其中,nf是接入失败用户数量,ns是接入成功用户数量,计算方法如下:按照各优先级用户间平均时延关系可得
为满足β1<β2<β3,假设
B1max≥B2max≥B3max (6)
根据3GPPTD-LTE系统规定,前导序列重传次数最大不超过10次,为尽量提高1优先级群组的接入成功率,取B1max=10,联立不等式组(5)(6),可得
由上述计算,确定不同退避算法的重传上限之间的限制关系,以此调整系统设置,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随机接入性能;
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在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中,根据系统负载计算优先级组合方式,并求出了算法的平均时延理论极限,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信令复杂度问题,优化系统平均延时和接入成功率;
在所述基于系统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划分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系统负载区间划分步骤:计算系统负载和平均时延的算法,以系统当前的时间为负载的总监测时间,在系统非空闲状态下,可得如下关系:
式(8)中,τ是针对不同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最高优先级用户的平均时延要求小于100ms,普通用户平均时延要求小于300ms;tg是数据包产生时间,s是成功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如果取观测时间为全部传输时间,以传输时延τ为限制,能够求得不同延时下系统负载要求,根据上面给出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系统在满足不同平均延时的负载值ρx,
如下
本发明以τ分别取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对应求得ρ1,ρ2,ρ3,ρ4,ρ5分别表示满足不同时延要求时,系统的负载上限,并以此划分系统负载区间;
基于负载的最优的优先级组合模式步骤: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找出在系统负载等于ρx情况下,使得系统平均时延和单位时间内掉话率乘积最小的优先级组合模式,
式(10)(11)中,s是成功传输的用户数量,ρx表示系统负载情况,tr用户总传输时延,tg是数据包产生总时间,是对应优先级用户的时延,ai是对应优先级的判断参数,其中,ai只取0和1,判断接入中是否有该优先级;
动态优先级选择步骤:演进基站首先计算当前系统负载情况,判断ρ的所处区间,根据负载区间对应的优先级组合模式配置系统的随机接入的优先级划分,并按照用户的优先级发起随机接入。
2.一种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导序列传输模块:用于UE从小区广播消息SIB2中读取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数目numberofRA-Preambles,随机从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UE根据小区广播消息中读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调整发送功率,在连续3个子帧内随机选择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随机接入响应模块:用于当演进NodeB检测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在MAC层生成随机接入响应,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临时标识来监听RAR消息;
MSG3发送模块:用于UE接收到RAR消息,获得上行的时间同步和上行资源,MSG3是随机接入过程第3条消息,为了区分不同的UE,在MSG3中会携带一个UE特定的ID,用于区分不同的UE;
冲突解决消息模块:如果在最大重传时间内,UE接收到eNodeB返回的竞争决议消息,如果其中携带的UE的ID与自己在Msg3中上报给eNodeB的相符,那么UE就认为自己赢得了此次的随机接入冲突,随机接入成功,并将在RAR消息中得到的临时C-RNTI置为自己的C-RNTI,否则的话,UE认为此次接入失败,并进行随机接入的重传过程;
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利用控制退避时延窗长度和退避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高优先级平均时延下,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以系统负载为限制,动态选择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优先级模式;
该随机接入系统包括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在基于优先级划分的多模退避算法中,首先,通过不同优先级用户采用不同退避算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用户;其次,多模退避算法采用不同的退避窗长度和重传次数上限相结合,降低高优先级用户掉话率;在随机接入系统中,将所有用户整体分为3种大类型,对应为指挥调度类、普通话务类和数据缓冲类,根据三类用户的不同平均时延需求,分别对应1优先级、2优先级和3优先级;因为不同的算法采用了不同的窗长度,当不同优先级用户接入发生碰撞后,会在不同长度的范围内随机重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45109.8A CN104469966B (zh) | 2014-12-08 | 2014-12-08 |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45109.8A CN104469966B (zh) | 2014-12-08 | 2014-12-08 |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9966A CN104469966A (zh) | 2015-03-25 |
CN104469966B true CN104469966B (zh) | 2019-03-01 |
Family
ID=5291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45109.8A Active CN104469966B (zh) | 2014-12-08 | 2014-12-08 |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699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5867B (zh) * | 2015-03-27 | 202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4852760B (zh) * | 2015-04-14 | 2018-05-25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传输媒体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5163334B (zh) * | 2015-07-10 | 2018-1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Lte小区支持最大用户数能力的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06559458A (zh) * | 2015-09-30 | 2017-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异构集群的通讯优化方法及装置 |
EP3420776B1 (en) * | 2016-02-22 | 2020-09-30 | ZTE Wistron Telecom AB | Dynamic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ar) reception termination |
CN107466112B (zh) * | 2016-06-03 | 2022-08-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
CN107659963B (zh) | 2016-07-26 | 2020-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前导序列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
CN108289338B (zh) * | 2017-01-09 | 2023-07-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信道选择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US20200008247A1 (en) * | 2017-03-23 | 2020-01-0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Nr (new radio)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 and multi-beam operation |
CN106982467B (zh) * | 2017-04-25 | 2020-02-1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动态分配prach资源的接入拥塞控制方法 |
CN109963319B (zh) * | 2017-12-26 | 2020-12-29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海量配用电数据分级接入方法 |
CN110572844B (zh) * | 2018-06-06 | 2023-01-24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
AU2019289363A1 (en) * | 2018-06-19 | 2021-01-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indicating channel access typ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08924939B (zh) * | 2018-07-03 | 2022-11-01 | 南京邮电大学 | 用于NB-IoT系统区分设备优先级的上行传输前导码分配方法 |
CN111093283B (zh) * | 2018-10-24 | 2022-11-25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负载的窄带数字集群系统控制信道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CN110489447B (zh) * | 2019-07-16 | 2022-05-27 | 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753405B (zh) * | 2019-09-26 | 2021-12-07 | 江苏久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随机快速接入方法 |
CN111277964B (zh) * | 2020-01-22 | 2022-04-01 | 北京市万格数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Pdt系统高并发状态的移动终端随机接入方法 |
CN112437497B (zh) * | 2020-11-10 | 2022-06-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 | 一种用于数据链随机接入协议的退避方式设计方法 |
CN114866201B (zh) * | 2021-01-20 | 2023-07-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接入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6723586B (zh) * | 2023-08-10 | 2023-11-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7333A (zh) * | 2005-12-22 | 2006-05-2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 |
CN103945558A (zh) * | 2014-03-27 | 2014-07-2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于网络负载的自适应信道接入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49613B1 (en) * | 2008-02-27 | 2017-10-25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4
- 2014-12-08 CN CN201410745109.8A patent/CN1044699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7333A (zh) * | 2005-12-22 | 2006-05-2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 |
CN103945558A (zh) * | 2014-03-27 | 2014-07-2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于网络负载的自适应信道接入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D-LTE集群通信系统基于优先级划分的随机接入算法;唐宏等;《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31231;第25卷(第6期);第1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9966A (zh) | 2015-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69966B (zh) |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 |
JP7091307B2 (ja) | NB-IoT用のマルチPRBページング/ランダムアクセス | |
KR102620971B1 (ko) | 비면허 대역 채널에서 클리어 채널 평가에 근거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 |
KR102693962B1 (ko) | 공유된 통신 매체 상의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 | |
JP6884805B2 (ja) | サイクリック・プレフィックスの長さを設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5898770B (zh) | 一种空频道检测方法及节点设备 | |
US11375536B2 (en)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articipating in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 |
RU2762809C1 (ru) |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аппарат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 |
JP2022031919A (ja) | 通信装置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 |
KR20190069430A (ko) | 파형-의존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절차 | |
JP7250848B2 (ja) | 補助アップリンク上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サポートに対す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応答のあいまいさ除去 | |
TW201927042A (zh) | 在上行鏈路資料通道和特定於細胞或特定於ue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避免衝突的技術和裝置 | |
CN108141851B (zh) | 选择非授权无线通信的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 |
Xiao et al. | An adaptive channel access mechanism for LTE-U and WiFi coexistence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 |
US20160353485A1 (en) | Managing medium access for wireless devices | |
CN113412673A (zh) | 用于处理2步和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ue、网络节点和方法 | |
Wali et al. | A novel access scheme for IoT communications in LTE-Advanced network | |
KR101720319B1 (ko)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프레임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070329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 |
JP2021503765A (ja) | アップリンク固有のバックオフインジケータ | |
EP4005328A1 (en) |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
CN103945436B (zh) | 一种调整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参数值的方法及设备 | |
KR20150019651A (ko) | 가상 셀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억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 |
Al-Khansa et al. | A semi-distributed LTE-WiFi system design for future LTE-unlicensed: Deployments in small-cell environments | |
Ouaissa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andom access mechanism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n LTE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